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吃相-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缺钱……朕富有天下,怎么会缺钱……”秦始皇静静的坐在大椅上,捋着胡须脸皮微微抽搐。
  “非是陛下缺钱,而是这次修建图书馆的事有些突然,本来少府的钱足够支撑到明年开春……”赵威小心翼翼的解释。
  “陛下,要不先从财政署调集一些钱款暂时解困……”
  “不行,朕已经在朝堂上说要从少府内库开支,焉能出尔反尔,明年……明年恐怕会更缺钱……唉!”皇帝郁闷的站起来,背着手在大殿之中来回走动。
  “陛下,中尉府令陆大人言有急事奏报!”紫宸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个卫尉禁军单膝跪地禀报。
  “宣!”皇帝收起郁闷的心情。
  片刻之后,中尉府令陆嚣身穿金晃晃的铠甲来到紫宸殿。
  “陆中尉有何要事进宫见朕?”看着脚步匆匆的陆嚣,始皇帝心头疑惑不已。
  “陛下,臣方才获悉,有诸生吵吵嚷嚷正从四面往皇宫汇聚而来,人数不下数千,臣担心会出事!”陆嚣赶紧回答。
  “可知他们为何而来?”秦始皇脸色一下变得冷峻无比。
  “陛下,听闻是为了图书馆修建雕像而来,臣让禁军在皇宫四周的街道阻拦,但人数越来越多,此事臣不知该如何答复,强行驱散又恐惹出祸端,还请陛下决断!”
  秦始皇:……
  “陛下,此事越闹越大,还需早做决断,其实臣以为清河侯的方法还是不错……”赵威在旁边提醒。
  “陆中尉去向诸生说明,百家先贤的雕像朕会安排,让所有人回去安心等待消息,来人!”
  “请陛下吩咐!”站在旁边的一个内侍赶紧站出来。
  “去请左相入宫,就说朕有要事相商!”皇帝大袖一摆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第1090章 破而后立
  陈旭正在带着胡宽张苍等跟一群科学院的匠工匠吏在城南的空地上视察,拿着一叠图纸反复研究规划的三栋建筑该如何修建最合适。
  少府眼下拿不出钱来基本上也不会影响工程的进度,三千万钱足够完成大部分的工程量了,等到明年,少府必然能够把剩下等钱补足。
  但卖雕像的产权被皇帝拒绝,实际上陈旭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百家门徒作为有传承渊源的士族,无论在朝堂还是在民间的地位都非常高,如今已经构成了大秦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开馆授徒传播思想,充作底层文吏书吏等,为推动大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几大学院开设之后,百家门徒渐渐从混乱分散的野蛮状态慢慢融入了大秦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成为了推动大秦发展最重要的力量。
  但百家门徒必然还是散乱的,在思想上具有天然的相互敌视感,因此要想各个门派能够友好相处是不可能的,陈旭要想融汇百家,创建有大秦特色的治国理论,那么百家门徒必须能够相互妥协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就必须让百家门徒能够有一个共同承认的东西,找到他们共同的信仰。
  因此图书馆就是陈旭为他们汇聚信仰的地方。
  而光是一个图书馆还并不够,中国人自古崇尚自己的祖先,尊师重道是百家门徒共同遵守的规矩,因此陈旭在翻来覆去想了许久之后,想到了立雕像这个不要脸的计策。
  如果真的把百家先贤的雕像立在了图书馆门口,那么图书馆真正从此就成为了百家门徒崇拜的信仰之地,相当于教堂一样的存在,因为这里矗立着他们赖以处身立命的门派先贤,作为门徒断然不能给先贤丢脸。
  至于用雕像卖钱,陈旭感觉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要把自己的门派老祖立在图书馆门口供天下人瞻仰,多少得付出一些代价吧,不然会让人觉得不够虔诚,也无法调动百家门徒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没有足够的付出就没有足够的回报,如若轻易就能得到一件东西,必然不会太过珍惜,当然付出越多,那么表示作为后世门徒越发的尊重和虔诚。
  当前能够衡量这种尊重和虔诚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那就是……出钱!
  就像后世香客到寺庙功德箱捐香火钱一样,捐的越多就越是虔诚,自然菩萨也越高兴,至于真正高兴的是不是寺庙的方丈,只有庙里的和尚晚上数钱才知道。
  何况陈旭自己掏腰包三千万钱,却让百家门徒占便宜,这种事陈旭必然是有些怨念的。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负责修,你们跟着出点儿钱一点儿都不过分,那样才公平对吧!何况这百家先贤又不光是我陈家的,他们是民族的,也国家的,中华民族人人有份才对,读书越多的人越该出钱,所有的文化知识都是老祖宗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
  “侯爷,您说如果陛下真的答应要在图书馆门前立百家先贤的雕像,我的老师荀子能够排到第几位?”
  站在满是火烬残骸的空地上,一群人观看图纸研究方案,说到图书馆的时候,张苍忍不住开口。
  “荀子乃是大贤者,如今本侯推行的治国方略基本上都是得益于他的理念,如果是本侯来排序,将其排在第一都不为过,但毕竟荀子去世还没多少年,与墨儒道法等诸多先贤比起来,资历差的太多,但排在前十估计没太大问题!”陈旭笑着说。
  “前十……”张苍脸色略有些不太好看,但最后又不得不承认陈旭说的很有道理。
  “先贤如此多,如果从三皇五帝算起的话,恐怕荀子排进前十都不可能!”胡宽在旁边顶了一句。
  张苍脸皮抖抖了一下脸色更加颓然,揪着胡须微微点头叹气,胡宽说的也非常有理。
  “呵呵,张院长无需郁闷,眼下还不清楚皇帝的心思,因此立雕像之事还有待商榷,但你大可放心,这图书馆门前的雕像不会有三皇五帝,本侯打算将三皇五帝和陛下的雕像放到大礼堂前面,打造一个华夏帝王群雕组合供万民瞻仰,这图书馆门口只会有百家先贤,荀子教出了韩非、李斯、鱼梁公和张院长等几位优秀的学生,每一位都有济世安邦之才,如此大贤者,到时候本侯一定会将其安放到前十!”
  “多谢侯爷,侯爷放心,我与几位师兄弟必然也不会让侯爷白费劳力,前些日子已经说好了,我等凑集三十万钱为师尊立雕像,一定要凭实力将师尊的雕像立在前十的位置!”张苍激动的对着陈旭连连拱手。
  “咦,想不到你们这么有钱?”胡宽惊讶不已。
  “嘿嘿,我跟着侯爷在科学院多年,每年的官秩加上陛下数次赏赐,积存下来也有二十余万钱,师兄和师弟都在开馆授徒,师兄如今还是文学院副院长,每年也有固定的官秩,加起来凑三十万钱没太大问题,李斯的次子李斌前几日来找我,似乎也想参与出一些钱,不过老夫没答应……”
  “李斯虽然与本侯有过诸多争斗,但毕竟各自理念不同,斯人已经作古,其一生所作所为,当得起功臣二字,也算没有辱没荀子一番教诲,到时候如果给荀子立像,还是将他的名字加上去吧!”突然提到李斯,陈旭也微微有些叹息。
  李斯的死太突然了,而且没有逃脱宿命,还是死在赵高手上。
  但这样也好,总比等他祸乱大秦之后被腰斩弃世夷三族的结局要美满的多。
  “侯爷,您……您说……我们……”旁边一个头扎道髻须发灰白的匠吏脸皮涨红忐忑不安的开口。
  “你是想说你们墨家祖师墨翟吧?”陈旭捏着下巴微微思索之后点头,“墨翟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位大贤者,他不光有迥异百家学派的治国理念,还有丰富而详实的科学理念和探索精神,在数学、物理、天文、格物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如果是本侯来排序,他当能排进前五甚至前三……”
  “可是……我等……没……没钱……”匠吏结结巴巴羞愧无比的低头。
  “没钱,的确是个大问题!”陈旭呲牙咧嘴指着眼前被焚烧之后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说,“墨翟自诩为布衣之士,主张君民平等反对战争,制定严厉的规矩来严格约束门徒苦行节俭行侠仗义,但殊不知所有人都是趋利而行,发财致富过上美好的生活才是万民的向往,勤俭节约固然好,但若是把清贫当做一种荣耀,那就已经误入歧途,而他最大的问题是君民平等……”
  而陈旭君民平等几个字一出口,站在旁边的几个匠工匠吏都忍不住微微打了几个哆嗦,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
  就连张苍和胡宽几个官员都一下把嘴巴紧紧闭上。
  此时陈旭身边跟随着一群匠工匠吏,大部分都是民间投奔而来的墨徒,都是非常厉害的工匠,如今是科学院各个研发部门的主力军。
  而如今的大秦天下,几乎所有工匠都和墨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初墨家入秦之时,给大秦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而大秦在墨家的影响下也非常重视工匠的培养和创新,在征服六国的战争之中得到了墨家改进设计的许多攻城器械,为大秦统一六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只可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喜欢就叫小甜甜,不喜欢就叫牛夫人,墨家虽然长于技术但却是属于政治思维脑癌患者,俗称程序员,从来就不会去揣摩项目经理和公司老总的心理活动,也不会溜须拍马,因此很快就被法家用一句侠以武乱禁就刚的稀里哗啦,墨家从此亡命天涯,大部分墨徒都隐匿民间过着极度清贫节俭的生活。
  “在本侯看来,你们墨家的教义本身就有问题,到如今四分五裂也在情理之中,君民平等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华夏就如眼前这一片空地,以前本来有七栋宅院,但一把火就将其全部焚烧殆尽,这把火看似损失庞大,但所谓不破不立,如果没有这把火,这座图书馆也没地方修,如今大秦一统华夏,墨家的行为和治国理念不合时宜,自然不能得到推广,如果想要墨家得到新生,就必须完全破除以前那些不合时宜的教义,发挥墨家的特长,破而后立,把墨翟在科学方面的理论发扬光大,以造福大秦和天下万民,这就是本侯对你们墨徒的希望……”
  陈旭说到这里转头看着方才说话的匠吏,“你们说墨家没钱,那是因为你们的思想还未转变过来,在本侯看来,精于机关技巧的墨徒才是未来大秦最富裕最有前途的一群人,专利法案的推出,各种创新和发明得到的专利将来会让你们挣钱挣到手软,如果你们不能把墨子的雕像竖在前十,恐怕将来都没脸进图书馆!”
  “侯爷说的是!”旁边几个匠工匠吏都羞愧的低头。


第1091章 两全其美
  “侯爷,侯爷~~”远处几匹马沿着街道狂奔而来。
  “侯爷,陛下请您入宫商讨紧急事务!”侯府一个管事和一个宫人下马急切的说。
  “发生了何事?”陈旭有些奇怪的询问。
  今天咸阳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皇帝突然召他入宫干什么?
  “侯爷,听闻图书馆门前要修建雕像,如今数千百家门徒皆都往皇宫汇聚而去,中尉府令陆大人不知如何处置,陛下邀请侯爷入宫商讨对策!”宫人把事情的缘由简单的述说了一遍。
  “你们继续研究,本侯去去就回!”陈旭吩咐一声之后让侍卫车夫把马车开过来,蹬车跟着宫人往皇宫而去。
  果然,快到皇宫的时候,路上到处都是喧嚣热闹的场面,无数各种装束的百家门徒聚集在距离皇宫不远的街上吵嚷,不过全都被中尉府的禁军死死拦在路口,而且四面八方吼叫吵嚷之声此起彼伏,满耳听见的就是入你老娘,入你娘子这些亲切打招呼的声音。
  “快让开,清河侯来也!”
  “清河侯一定是去皇宫,我等赶紧请愿!”
  “侯爷,我们名家祖师惠子必排第一……哎呦,入你娘子,哪个打我?”
  “惠施不过口舌之徒,焉能占据百家先贤之地,我们兵家才是第一,谁敢胡言乱语某揍他……”人群中一个身背长剑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挥舞着砂钵大的拳头向四周展示自己强壮的肱二头肌。
  “侯爷,我儒家愿意出五十万钱,孔子必排第一~”
  “医家第一……”
  车窗外喧哗震天,陈旭坐在马车上脸皮不停抽抽。
  踢踢踏踏之间,清河侯的四驱豪华越野车顺着大街径直穿过中尉禁军设置的路障,很快就消失在街口。
  “诸位速速散去莫要喧哗,清河侯去皇宫与陛下商议雕像之事,稍后便有消息通传出来,若是继续聚集闹事,本官就将其拿入中尉府监牢……”陆嚣身穿金色铠甲手按长刀站在街口大吼。
  紫宸殿中,始皇帝心情略微烦躁的翻看着案桌上的奏书,赵威垂手站在旁边低头不语,宫人出门传旨,半个时辰过去了,还没见清河侯前来。
  “报,陛下,清河侯到!”焦躁的等待之中,伴随着急匆匆的就脚步声,门外响起宫人的禀报声。
  “快请!”秦始皇大袖一摆站了起来,站在旁边不知所措的赵威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陛下恕罪,臣来迟了!”陈旭方才来的路上,已经得知为了找自己,传旨的宫人接连跑了四五个地方才找到自己,因此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拱手道歉。
  “无妨无妨,皇宫外的事爱卿可能已经知晓,关于图书馆门前的雕像一事,还请爱卿帮忙想一个办法……”皇帝上前挽着陈旭的手坐下,吩咐宫女上茶。
  陈旭坐下之后笑着说,“陛下无忧,此乃好事,说明百家诸生对这件事都很上心,也说明陛下的仁德已经得到了百家门徒的拥护和认同!”
  “爱卿何出此言?”不光秦始皇诧异,赵威都忍不住凑过来。
  “眼下六国归一,百家门徒齐聚咸阳,熙熙攘攘各自宣传不同理念,大秦要博采众长融汇百家,就必然要得到百家门徒的共同拥护才行,臣修建这个图书馆,就是要把以前分散于全国的先贤著作放在一起,表示陛下对百家诸生一视同仁的态度,但百家门徒因为理念不同照样会互相争斗不休,这不利于大秦安稳,臣因此便想把百家先贤雕像都放在图书馆门口,这样百家门徒便会感觉到自家的理念得到了陛下的重视和认同,对于大秦更加有归属感,每次进入图书馆,看着自家先贤,都会不知不觉有一种神圣的仪式感,就像我们平日祭拜家祠和祖庙一般,此乃收心之术!”
  “好一个收心之术!”秦始皇瞬间豁然开朗,彻底明白了陈旭要弄雕像的原因。
  “陛下眼下所虑者,就是雕像竞标的问题,肯定觉得的是有辱斯文,但在臣看来,此事并非不可取,只不过臣思来想去,也觉得全都全都用钱来衡量先贤的贡献和名望的确太过庸俗,因此方才来的路上,臣想到一法,既能将百家先贤的雕像竖起来,又能弄到一笔钱来补贴图书馆的修建,乃是一石二鸟……嗯,一举两得之举也!”
  “左相这一举两得之法到底该如何操作!”赵威忍不住开口。
  “募捐!”陈旭开口。
  “如同当初赈灾一般募捐?”秦始皇愣了一下。
  “不错,修建百家先贤的雕像,本来就应该是百家门徒的责任,只有让他们自己出钱出力,才能表现出他们对先贤的虔诚和尊重,出钱出力越多,自然越是虔诚,臣打算在报纸上登载一条新闻,让整个大秦的名士都参与到这次百家先贤的评选之中来,最后根据得票的多少来决定雕像的位置,这样就解决了竞标排序的问题,等排序出来之后公布在报纸上,号召百家门徒踊跃捐钱捐物修建……”
  “侯爷,既然排序已经确定,诸生不捐钱物又如何?”赵威忍不住又问。
  “嗯,这个问题很好解决,这一百尊雕像我们是统一修建,并非谁捐的多就修,捐的少就不修,我们总数要筹资一千万钱,什么时候筹够了什么时候开始修建,如果两年之内还筹不够,所有的捐款就将投入到各地学校和卫生院的扩建之中去,而且这个雕像修建计划将会永久取消!”
  “侯爷,如果两年真的筹不够,难道真的要永久取消雕像修建计划?”赵威忍不住又又又问,因为按照陈旭方才说的收心计划,不修的话这个心必然也收不起来,那岂不是前后矛盾。
  “不会的,他们会凑够的,而且我觉得很快就会凑够,因为我会在报纸上告诉所有人,到时候会在图书馆每一级台阶上铭刻一句诸子名言,同时还会在台阶上立下十块功德碑,凡是捐款捐物达到一千钱的人,就会录籍贯姓名于其上流传后世,捐的越多,功德碑的位置越是靠近图书馆的大门,而且捐款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会调动六国诸生对图书馆的认同,增强对大秦的认同感,毕竟这座图书馆有他们的贡献,功德碑上有他们的名字,这是一个莫大的殊荣……”
  “妙……实在是妙,这简直堪称神妙之策……”秦始皇激动的站起来抚掌连连赞叹。
  赵威也是张大嘴巴双眼放光的流口水。
  这种操作方法不仅会让天下士族对于百家先贤的排位心服口服,而且还利用功德碑将捐款之人的积极性也完全调动起来,由此还会增强对图书馆和大秦的认同感,真的堪称一石二鸟的绝妙好计。
  陈旭几句话,就将皇帝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接下来三人详细讨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之后,陈旭告辞离去,去报馆找陈平把评选百家先贤的策划书先弄出来。
  图书馆和京师大学还有礼堂要全部修好,估计要一两年时间,雕像可以安排到最后修建,这笔钱也并非迫切需要,可以慢慢筹,而且陈旭相信等报纸上的公告登载出来,百家门徒捐款一定非常踊跃,甚至还有富豪商贾也会跟着凑热闹,毕竟商人也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贤者,名叫范蠡,而且当今范氏还是天下商界领袖,如今家产已有亿万,他们定然也不甘人后。
  说不定……图书馆修好之后还会大赚一笔。
  报馆内,当陈平和丘乘付安等一群主编责编听完陈旭关于为百家先贤立雕像和筹钱的方略之后,整个房间足足安静了半分钟,然后才响起各种赞叹和感慨之声,都恨不得把侯爷的脑袋劈开看看里面的脑浆子到底是怎样长的。
  募捐这种事前几年就有过了,当初给齐东两郡赈灾发挥了重大作用,咸阳各界捐款捐物无法计数,第一次让大秦民众体会到了同舟共济的感动,不光让大秦都市报在全国范围内一炮打响,也因此让齐东两郡的民众对大秦的归属感一下增强了无数倍。
  而这次竞标修建百家先贤雕像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所有人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知道这是经费不足闹的,同时又非常不舒服,至于哪里不舒服又都说不出清楚,终归就是花钱给自己门派的先贤买名次,让所有人都有一种无可奈何的羞辱感。
  花钱吧,即便是把门派老祖的雕像竖在了图书馆最高层甚至第一,如果名不副实,也绝对会让天下人耻笑,而且拼钱,谁特么拼得过天下商贾,他们可以用钱给范蠡塑造一座黄金雕像耸在最高处,每天金光闪闪亮瞎所有咸阳人的狗眼。
  学问绝对不能被商贾毁于铜臭。
  但这种事一旦拼钱又几乎板上钉钉无法改变。
  但不花钱吧,自家门派如果名次靠后甚至被排挤在图书馆的台阶之外,门派弟子以后必然更加受到耻笑在民间抬不起头来,从此落下一个不贤不肖的名声,以后开馆授徒弟子都收不到。
  也就是说,无论花不花钱,花多少钱,给自家门派先贤立雕像这种事注定都是一个令人牙疼的问题。
  但今天侯爷带回来的这个新方法,突然一下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难题。
  通过民间投票解决百家先贤的排名问题,通过功德碑解决募捐的问题。
  真的堪称两全其美。


第1092章 总的有个顺序
  听完陈旭这个一石二鸟的筹钱方法之后,报馆会议室里喧哗无比。
  丘乘付安计通庞雀等人都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慷慨解囊为自己门派的老祖捐钱,到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供世人瞻仰,而报馆这些人也财大气粗,出手至少都是上万,这些人跟着陈旭混了几年,本来就薪水丰厚,而且这次又因为报馆捐款三千万修建图书馆,每个人都混了一个实缺的官身,虽然依旧还是在报馆上差,但身份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眼下全都是一身四五六七八九品的官员,一个个都算是功成名就了,因此不到一刻时间,光是报馆的意向捐款就达到了十余万钱,而且消息传到外面,还有不少记者和管事也都跑到会议室来要求捐款留名。
  在这件事的带动下,整个报馆吵嚷喧哗声响彻整条大街,弄得报馆门口很快就聚集了一大群人打听消息。
  吵吵嚷嚷半个小时之后,陈平把所有不相干的人都全部赶走,会议室才终于慢慢安静下来。
  接下来经过群策群力一番策划,很快一个大致的百家先贤评选策划书就大致出炉。
  内容就是为了保存华夏无数先贤典籍,繁荣大秦的文化市场,弘扬华夏悠久的文明传承,清河侯上奏皇帝要在咸阳城修建一座藏书百万的大秦国立图书馆,而为了纪念所有呕心沥血的先贤和前辈,特地邀请天下名士参与评选百位大贤,以诸子之名建造雕像立于图书馆前的台阶之上,每一份策划书就是一张选票,投票人写下自己推荐的人物,密封投寄于各地县衙郡府,最后汇总到大秦都市报馆,之后报馆会在咸阳招募志两百名各派名士组成评委会进行开封统计,春二月会在报纸上登载评选结果。
  评选策划书还特别声明,投选的人物一定要有完整的传承和典籍存世,否则将被视为废票等等。
  在这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时代,拉选票这种事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即便是出现,也只能出现在极小的圈子之内,一份报纸附赠一张选票,保证让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大事读书识字阶层的能够参与评选。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次评选,将彻底看清楚大秦天下,究竟哪个门派的门徒最多,哪些门派非常活跃,还有那些门派已经经营不善倒闭了。
  为了配合这次大众评选,报馆还要去文学院查阅资料,让文学院先进行一次百家名人的初选,要求就是必须有清晰的传承,必须有完整的理论,必须有确切的人物来历,初选之后的所有名人将会全部印刷在一期专刊上做简单的介绍,包括人物名称、籍贯、派别、传承来源以及存世的著作典籍等。
  而在百家名人的增刊简介最后,特别注明此次评选出来的百家名人将会被制作三丈高的雕像树立在咸阳城国立图书馆门前的台阶上,而因为修建图书馆和雕像的经费欠缺,面向全国民众进行募捐,凡是募捐达到一千钱以上的,就会勒名于十块功德碑之上,矗立在图书馆门前供天下人瞻仰。
  这个百家名人评选活动,明显带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因为自三皇五帝开始,华夏名人贤士实在是太多了,如果没有一次初选的话,估计到时候统计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麻烦,如果发行十万份报纸,收回五万分选票的话,恐怕入选的人数上万也说不定。
  可惜没照片,要不然还能把照片也登载上去。
  虽然陈旭对此很遗憾,但评选百家名人的活动却让陈平等人几乎陷入了不可自拔的疯狂之中,等陈旭安排完之后,呼呼啦啦数十人便作鸟兽散,纷纷开始进行自己分派的任务。
  华夏有史以来,第一次民主选举即将开始。
  而随着报馆的消息传播出去,民间本来都在筹钱的各家门徒在短债的呆滞惊愕之后,很快就陷入了更加的疯狂之中。
  开始筹钱是迫不得已,是为道义所驱,是为门派利益而战,需要用钱把自家门派的老祖推上图书馆的台阶之上,甚至还要占一个好位置。
  但突然之间这个方法就没用了,转变成了投票选举。
  投票选举自然是门派弟子越多越好,像儒家、法家、阴阳家、道家、医家、黄老学派等等弟子众多的,自然一下全都放下心来,但随即功德碑勒名纪念的事却让各个门派内部混乱一场,原先捐钱的都纷纷要把自己筹的钱拿回去,改用自己的私人名义捐款,于是很多门派内部争斗吵嚷不休,似乎有解体的征兆。
  文学院比之民间的争吵更加厉害,数千大秦名士聚集在这里,为初选的百家名人录争吵不休,按照陈旭的打算,遴选一百二十个思想比较成熟而且名气比较大的门派人物,但这个数量完全不够分配,像兵家、法家、儒家、道家等大的门派名人不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是大名鼎鼎,但有些小门小派的名人完全就不出名,只有门派的一些弟子知晓,而且还有一些名人虽然出名,像名家的公孙龙这些嘴炮名士,眼下几乎被百家门徒都嫌弃的地步,因此在这些人物的初选之上,整个文学院如同炸锅了一样,史书也不编了,诗经也不整理了,百家典籍也不出版了,所有的工作全都停了下来参与到这场争论之中。
  无论民间如何吵嚷不休,陈旭都懒得去管。
  不管如何争吵,终究会吵出来一个结果,因为陈旭只给了陈平三天的初选时间,在这个压力下,肯定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而如此大张旗鼓的民主选举不仅对百姓来说是新鲜事,对于大秦的文武官员和皇帝来说更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用选票评选一百位百家先贤,用这种方法来给百家门派排定次序,这完全是破天荒的举动,因此第二天上朝陈旭便被满朝文武官员包围了,从朝堂门口一直讲到朝堂之上,皇帝上朝之后继续讲,陈旭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将这次评选活动的初衷和经过全都说的明明白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有人官员都被陈旭这个巨大的脑洞折磨的脑浆子沸腾,随即朝堂之上也炸锅,平日上朝负责打酱油的一群博士大夫更是群情激动。
  “侯爷,您这种评选方法某不能认同!”一个博士跳出来挥舞着笏板激动的嚷嚷。
  “为何不能认同!”看此人一身宽袖大袍鹅冠绣带的打扮,陈旭就知道这是一个儒家门徒。
  朝堂之上这群博士基本上都是儒生,大夫的成分要复杂一些,但儒家门徒也很多,平日这些人都是陈旭的铁杆粉丝,每次负责为陈旭的各种奏书和政令摇旗呐喊,但今天这群人竟然都有些炸窝。
  “侯爷,自古以来名士从无排名之说,您如此做,岂不是开攀比之恶风,以后岂不是谁家门徒多谁就能排在前面?”
  “然,这样有何问题?”陈旭点头。
  见陈旭回答的如此干脆,这个博士一下就结巴了,“侯爷……问……问题自然有,如果光靠弟子多获胜,那岂不是都去开馆授徒,何人愿意来做学问?”
  “嘁,不做学问哪儿来的弟子?”另一个大夫驳斥。
  “无论如何,评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