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史[上]-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去叫沙弥,还不能算和尚。鉴真是大和尚,天皇写大和尚戒行
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盛朝,出生入死来到日本国,
难能可贵。
鉴真不光到日本是传播佛法,还把中华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
日本(包括豆腐怎么做)。这些都对日本的贡献相当大。日本人说
原来的日本文化就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点进去之后
才能变成豆腐。日本文化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
九分唐三藏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印度)的交往增强。贞观时,
天竺遣使来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了天竺。
高僧玄奘和义净作用非常大。
玄奘就是唐僧,孙悟空的老师。玄奘大师也是两岁出家,精
通佛法,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他觉得佛经有些地方不对,翻译得
不准确,所以他就想去西天取经,学习真正的佛经。为了传播正
版,于是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偷渡出国,十九年游历印度,在印度
的那烂陀寺跟106岁的高僧戒贤法师学习。戒贤法师本来要圆寂了,
阿弥陀佛给他托梦,说从中土大唐要来一个高僧,跟你学法,你
得等他来了把这个法教给他,你再圆寂。所以他就等等等,等了
三年终于把唐三藏给盼来了。
三藏指的是什么?就是把这个佛经分成三部分,经、律、论。
经就是释迦牟尼生前讲的,佛经浩如烟海,基督教就一部《圣
经》,伊斯兰就一部《古兰经》。但是佛经,跟不同的人讲不同的
法,跟天人怎么讲,跟凡人怎么讲,跟阿修罗怎么讲,各有说法。
律是他制定的戒律,给僧团指定的戒律,其中最高级的是受
菩萨戒。和尚是三百多条戒律,尼姑更多。
论是后来高僧大德对它的阐释,唐三藏主要就是学的《瑜伽
师地论》,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讲的法。精通50部,所以才被称
为三藏。佛经穷尽一生都很难读懂一部,懂50部的人,太了不起
了!
印度各国的国王看唐三藏这么神,就劝他别回去了,你的学
问太大了,就留在这儿吧!他说我必须弘扬正版的佛法,所以要
回到东土大唐。于是他满载了600多部佛经回到中国,这时候皇上
也不追究他偷渡了,专门给他盖了大慈恩寺,盖了大雁塔,让他
译经。佛经其实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咱们今天的汉语,两次大规
模引进外来语,其中一次就是佛经。比如说心心相印,大千世界,
一刹那,一弹指,醍醐灌顶,天花乱坠,这全是佛经里的。
顺便说一下另一次语言引进就是20世纪初的日语。那时候我
们也大规模地把日语引进汉语中,我们今天说的话,比如军事、
经济、文化、政治,这些词基本上全是日语。什么积极、消极、
干部这些词还是日语,现在说的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词也全是
日语。它和佛经的引进属于两次大规模的语言引进,所以愤青应
该不说这种词,愤青抵制日货不够,应该抵制日语,他应该说古
汉语才对。物理是日本话,化学也是日本话,愤青要创一个词代
替物理和化学的词,编一个。
唐三藏来翻译这些佛经,穷一人之力是翻译不完的,所以他
得收徒弟。他收徒弟不是孙悟空、猪八戒什么的,他们只会打架。
很多僧人想拜三藏大师,但是佛家最讲缘分,一看咱俩没缘,我
就不收你。皇帝都有点着急了,意思就是你再不收徒弟,回头你
歪过去,这事儿怎么算?但也不能催他,您看您收谁合适?三藏
大师就去找徒弟,他时常漫步长安街头,慧眼炯炯。一天,他在
闹市之间看见一位魁梧少年,眉清目秀,安详而行。蓦然间若觉
似曾相见,前缘有识。又回想起在印度计划回程时,曾在尼犍子
占得一卦,说他东归必得哲嗣,便连忙打听这少年家世。打听出
来,原来是当朝开国公尉迟宗的公子。玄奘感叹道:如此灵慧的
孩子生在将门,不可思议!也是有缘,我的衣钵可以传下去了!
即刻前往国公府拜访。
尉迟宗得知法师来意,虽然不忍骨肉分离,但想到一代高僧
如此器重,也颇为得意。那时代,佛教不仅是清庙净僧的空寂之
事,还是一种普遍的信仰,鲜活的事业。所以虽贵为国公,一见
大法师器重儿子,自然大为高兴,便答应了玄奘的要求。只不过
三藏法师看上的那哥们儿死活不肯出家,都气晕了,你说我堂堂
将门之后能出家吗?但是父命难违,这哥们儿最终还是出家了,
出家的时候带着一车酒、一车肉、一车美女进的大慈恩寺,人称
“三车和尚”。“三车和尚”后来成为一代高僧,就是三藏的弟子,
窥基大师。
三藏大师圆寂之后,他的遗体火化,形成了舍利子。今天有
人说这个舍利子是结石,扯!你烧一个!有结石的人多了,你烧
完了有这个吗?黑的是发舍利,白的是骨舍利,红的是肉舍利,
谁的肉烧完了能结石?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
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灵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
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大
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挖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
记载了玄奘灵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由于玄奘灵骨的名声显著,
各地都想迎请供奉,致使玄奘灵骨一分再分。
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
分别保藏于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
此后,汪伪政府把掌握的这部分又分别供奉在鸡鸣山下的伪
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小九华山(今南京玄奘寺的所_在地)。
而文物保管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在1973年后被迎至灵谷寺佛牙
塔中供奉。
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
1957年被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安放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
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时被毁;第三份则
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被供奉到广州六榕寺,亦在文革
中被毁。
被日本请回的那份,先是安奉在东京增芝上寺,后被移至慈
恩寺。1955年,从这份舍利中分出一份,被迎请到台北日月潭玄
奘寺供奉。而后,日本的那份又被分出一份,迎请到日本奈良的
三藏院供奉。第八份玄奘舍利供奉在台湾新竹玄奘大学,1998年
迎请至南京灵谷寺。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
了一份玄奘大师灵骨舍利安奉在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觉堂中。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等全世界九个地
方被供奉。相对而言,南京九华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后,
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没有动过,最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华
山原青园寺、法轮寺遗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师的灵骨舍利
成为该寺镇寺之宝。
四面套交情
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
唐朝的时候,波斯被大食侵扰,他的王和王子来中国求援。
大食就是阿拉伯,本来波斯请求中国出兵,帮着他打一打大食就
完了。结果当时玄宗在位,唐玄宗觉得这个事儿没法干,所以就
没去,这样一来波斯就被大食所灭。波斯要是不灭的话,其实是
挡住阿拉伯人入侵的最佳屏障。
波斯人信奉拜火教,就是明教,所以金庸先生写那个《倚天
屠龙记》就关于明教那部分就是虚构了。因为明朝的时候波斯早
就灭绝了,七世纪波斯就被阿拉伯给灭了,被他们伊斯兰化之后
哪儿还来的这种东西。后来波斯的国王贝鲁斯和它的王子就留在
长安定居,今天,他们的后代就在中国。
唐高宗时,大食开始与中国通使,也就是阿拉伯人与中国开
始通使。
当时阿拉伯帝国在向东扩张,唐王朝为保卫自己的属国不受
这帮人的蹂躏,于是唐朝的军队就奋起反抗。当时两国在怛罗斯
开战,这是中国古代史上很少有的对外战争。怛罗斯这个地方应
该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当时唐军四万,大食军七万,唐军统帅
就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大食军统帅叫优素福。唐军里面汉族士
兵只有一万多,剩下都是西域各附属国军队,虽然大食七万军队
也有附属国军队,但不幸的是,开战时唐军是迎风列阵,大食军
是背风列阵,所以一打起来的话,唐军睁不开眼。迎面被风吹的,
所以唐军就不支,唐军一不支,属国军队就叛变了,跟着大食军
一块儿打唐军,所以高仙芝只率几十名骑兵退守安西。他退守安
西之后又招募一支军队,准备跟大食再战,这个时候安史之乱爆
发,朝廷调安西精兵去平叛,所以这个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很多
唐军士兵在怛罗斯之战中被俘,被俘的唐军士兵里面有很多工匠,
中国的造纸术就在唐朝时传入了大食。
另外,唐朝和拜占廷帝国(东罗马)有使节往还。东罗马的
皇帝贵族都特别喜欢唐朝的丝绸,同时把一些医术和杂技传到了
中国。
和非洲也有来往。不光史籍上有记载,更关键的是考古证据。
唐墓里的唐三彩,出土的小黑脸小卷毛,就是非洲人。唐朝的时
候,很多富裕的家庭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这个黑奴在当时被称为
昆仑奴,因为咱们中国人认为昆仑是最西面的,从那来的就该叫
昆仑奴。所以唐朝传奇小说里,有很多描写昆仑奴的。
8 先进文化的代表
书生不文弱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原因在于国家统
一强盛,经济繁荣,其次是因为唐朝统治者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第三,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
泼的多民族色彩。
李唐王朝大有胡人气,所以李唐王朝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开
阔宏博多彩的王朝。当时的社会风气是非常开放的,有的公主下
嫁,然后生活了一段时间,回去跟他爸说,这个驸马不好给我换
一个,那就换一个。寡妇再嫁,女子离婚这些事儿很普遍,妇女
裹小脚这种规矩从宋朝才开始。唐朝的时候女的出门都骑马,当
时最流行的体育活动是打马球,女的也都能参加。那么女的如果
要打马球,能裹小脚吗?裹小脚连道都走不了。
唐朝的书生也不是文弱书生,书生文弱都是宋朝以后的事儿
了。由边塞诗人所说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可
见,他也是穿上了都护铁衣,才能写出这些句子,相当于随军记
者。要是没有两下子,当不了边塞诗人,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防
弹背心,一文弱书生到战场上去,你不作吗?所以这帮书生都是
挺了不起的。
唐朝别的诗人,比如李白,诗仙、酒仙、剑仙。他十年学剑
才得来剑仙之名,这家伙一个人云游天下,不怕劫道的。你劫他
一个试试?你看李白诗里面有很多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之类
的句子。而且那会儿唐朝人的风尚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书生都特别想建功立业,所以像他这种文人的秉性脾气,跟当时
多民族的色彩和文化政策是有关的。
科技潜力股
那时候的科技,第一个要说的就是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和火药的国家。隋朝时雕版印
刷术的出现和中国古代的两个传统文化有关,一个是篆刻刻印,
再一个就是拓片。
篆刻就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最早的时候,中国人用刀在龟
甲上刻字,后来发展到在竹子、铜片、玉石上面刻。
所谓拓片,就是先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做成石碑。然后在石
碑上刷一层墨,拿纸往上一贴,揭下来之后就等于把碑文都复印
了,这张纸就叫拓片。可说是最早的盗版活。就是这两样传统文
化造成了雕版印刷的出现。
当然,那个雕版印刷在我们今天看起来是很麻烦的,因为书
有多少页,就要制多少块板,刻错一个字就废了。要是你觉得有
新的构思了,要改稿子,就得重刻。即使是这样,雕版印刷都比
手抄要强多了,所以它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
和印刷一样重要的是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一开始其实是炼丹家发明的,想成仙的道士们在那炼
丹,结果这个炉子就炸了,所有的道士一下就成仙了。一次两次,
他们就总结经验,怎么老成仙呢,最终明白了,硫黄、硝石、木
炭千万别搁一块儿炼,一块儿炼就爆炸。这样的话就发明了火药,
这个和X射线和青霉素的发明道理是差不多的,意外。火药发展到
唐末的时候,开始用于军事。
第二,天文历法。唐朝的僧一行制定了《大衍历》,僧一行是
一个和尚,是密宗的高僧,也就是今天的西藏密宗。中国古代佛
经被翻译成汉语,主要靠四大译经家,除了唐三藏之外,剩下仨
全是外国人:金刚智、善无畏和鸠摩罗什。这个一行和尚就是金
刚智的弟子,他制订了《大衍历》。他的另一个成就是世界上第一
个用科学方法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子午线,就是经线,他
测量这个是为了编历法,编历法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前面我说
过,任何研究都要坚持做下去,大和尚如果坚持研究经纬线,说
不定就能发现地球是圆的了,那么哥白尼和麦哲伦就歇菜了。中
国古代很多科技就因为没有深入研究,最后都为人作嫁衣,成为
别人的研究经验。
第三,医学进步。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称叫《肘后备急
千金方》。意思就是肘子后面备用的紧急千金药方。古人什么东西
都往袖子里装,他们不怕袖子一抖把东西都抖出去吗?其实他们
后面系着一个口袋,有东西都是装在口袋里的。所以肘后备急,
就是把千金方装在这个口袋里,跟那个手机、钱包、IC卡、公交
卡搁一块儿。把千金方和那些重要东西搁一块儿是为了救急。中
暑了,赶紧翻,吃什么,按着方子说的赶紧买去。别买错了,中
暑买黄连素那不管用。孙思邈活了101岁,人称神仙。他从北周一
直活到武则天时代,所以魏征写南北朝和隋朝的历史时,就把他
叫去问,老孙,当时怎么回事儿?老孙就说,犹如亲睹,他都经
历过这事儿,可不犹如亲睹。唐朝人平均寿命29,他101,所以
唐朝人都说他是神仙。这也证明了人家的招儿管用,你把《千金
方》天天带肘子后面,照他这个做,也能活到101。除此之外,吐
蕃的元丹贡布著的《四部医典》也有一定贡献。这是藏医,今天
好多的藏药都叫元丹贡布牌,元丹贡布就是著《四部医典》的吐
蕃医学祖宗。然后,唐高宗时期朝廷20多个人一起编的《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诗绩优股
唐朝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文学上把唐诗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诗坛四大天王王
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誉为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人有
孟浩然和王维,王维的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开创了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特别有
禅意。王维是佛教徒,字摩诘,他取的字出处是一个大菩萨:维
摩诘菩萨。
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多有描写边疆战场上幽怨
苍凉,将士勇武豪气,以及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那个文学成就
很高,比现在部队里的军歌歌词写得好太多了。
然后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这两个传奇人物。俗话说韩柳文,
迁光史,苏辛词,李杜诗就是中国文学的象征。作为一个读书人,
如果要学习写文章,就看韩愈和柳宗元,学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如果学历史,就学司马迁的《史记》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学
完你可以去当政客;如果学宋词,就跟苏东坡和辛弃疾学,学好
了可以干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学写古诗,一定是学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的创作水平是不一样的,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李白的黄金
创作期是国家最强盛的时候,到处莺歌燕舞,他写他看到的东西,
大部分就是花、酒、剑、歌、月,洒脱无极限。杜甫最有名的那
些诗,创作的时间就惨了,安史之乱八年,一年没差全赶上了,
所以就特别忧国忧民。他说“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收蓟北管你屁事儿,他心系国家,看这个仗终于打完了,高兴到
哭。李白一写诗就特别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高兴!杜甫一
写就“卷我屋上三重茅”,郁闷!总的说来,李白的诗虽然也发过
牢骚,但基本上都是写自己高兴的,这小子没什么发愁的事儿;
而杜甫就是动不动伤感到掉眼泪,见到老同学了,也掉眼泪,见
到花瓣落了,也哭。这就好像现在的人喝酒喝醉了,有文醉武醉,
李白是一醉就乐,乐了就掀桌子;杜甫一醉就愁,愁了就哭。
但是,这两个人厉害的地方并不是个人情绪,而是那种气度。
并不是任何掀桌子和掉眼泪的诗人都能写出这些诗来的。李白“天
子呼来不上船”的俊逸洒脱,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那个胸怀抱负,一般人哪及得上!
中唐代表作是白居易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要损人。可是
你要损人的话,最起码得让他能听得懂。你损了半天他都不懂,
你有什么劲儿?我刚在中学教书的时候,特别的搞笑,那帮孩子
特讨厌,我骂他们寡廉鲜耻,底下的孩子一个个睁着眼睛看我,
什么意思老师?我说臭不要脸,这下才明白了!老师不能骂脏字,
好不容易找个文词来表达心情吧!寡廉鲜耻还听不懂,搞得我特
郁闷。所以白居易的诗都是劳动人民语言,但是语言虽俗,意境
不俗。白居易去给李白扫墓,六句诗:“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
限草连云。”第一句能当导游图使,“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
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就这六句,谁敢说
我写李白比白居易写得好,你看着都是大白话,把要点都说出来
了:别看这破地儿,破坟,埋这么一个伟人。所以白居易的诗意
境很高,在日本、韩国广为流传(因为太复杂他们学不会)。
晚唐杜牧、李商隐咏史诗。我个人认为,唐诗最高的艺术成
就就是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他们把律诗发展到了极致,尤其
是李商隐。“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
然,”这些句子的情感很细腻复杂,没人能说清楚。别相信书上的
注解,都是胡说八道的。他感叹自己一生的境遇,不是感叹找对
象没找着,小李子都是借事儿来说自己的事儿。
唐朝知识分子,感叹自己做不上官,写了一首诗:“蓬门未识
绮罗香,拟托良媒暗自伤。”就是说一个穷女孩嫁不出去,“谁爱
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
长。”你把眉毛画长了没有用,没有人娶你,你只能给人缝衣服,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每年辛辛苦苦做的漂亮衣
服,都是给别的新娘子穿。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服装行业的,其实
就是写他自己,因为他做不上官。古人写诗没有直说我当不了官
很痛苦的,都是托物言志。比如说,那姑娘做衣服很痛苦,所以
我很痛苦;那哥们儿电脑又蓝屏了,所以我很痛苦,都是这样表
达象征意义的。李商隐也是一样。
李商隐的咏史诗写得非常好,他写杨贵妃跟唐明皇:“海外徒
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
有莫愁。”你唐玄宗做了四十年皇帝,国破家亡连媳妇都保不住,
你什么玩意儿。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他不是损这
个皇帝,但_是意境在这儿摆着,所以诗歌写得好不好,就看意境。
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五章
你唱“霸”来我登场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
袁腾飞说中国史/上
1 不和谐的大合唱
大葱同化法
开始讲宋元了。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民族融合的高峰期。
先秦是第一个民族融合的高峰,第二个是在魏晋南北朝,匈
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时候,把五胡都给胡进来了。
第三个就是在宋元时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其他
国家很多古老民族都灭亡了,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些民族发展到今
天能够薪火相传、子孙不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是不
断的融合的产物。
我们的民族是比较庞杂,比较杂就意味着相互学习的机会和
各自文化交换的几率比较高,这样整个中华民族的人就都比较聪
明,遗传基因越来越优秀。你看印第安人他跟我们同属于蒙古利
亚人种,但为什么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还处于史前文明时
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太封闭,没有交流。他一千多个
部落有两千多种语言,张村说的李村不懂,李村说的王村不懂,
不懂还不去统一语言,各自摸黑发展。缺乏交流的后果就是张村
知道螃蟹可以吃,李村还把它当毒虫;李村知道鳄鱼不能惹,王
村还老有人去喂鳄鱼。如此一来,繁衍下去总是舅舅外甥女、表
哥表妹、姑妈跟侄子这种系,那这不民族就完蛋了嘛。黑人也一
样,他的民族这么落后,就因为他没有国家概念,只有部落的概
念。
中国最大的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经历民族融合的产
物,先吸取少数民族更合理的知识和优点,然后再用自己的文化
把他们同化。就像南方人来我们小区住仨月,我学习你优秀的地
方,学完了之后顺便给你同化了,你以前吃的是米饭,我把你弄
得和我一样吃面条烙饼,吃香菜大葱和包子。中国经过前面两次
大规模的民族融合,现在迎来了第三次香菜大葱同化法。
播乱五十秋
公元907年,李唐王朝被他的藩镇宣武节度使朱温所灭。朱温
灭唐之后,建立了梁。17年后,梁被后唐代替。后唐完了是后晋、
后汉、后周。等于这黄河流域53年的时间换了五个朝代。梁、唐、
晋、汉、周这五个朝代最长的是后梁,17年,最短的是后汉,只
有4年,4年还换俩皇帝。
所以后人写诗就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四帝,
播乱五十秋。”50年14个皇帝,那你想这些皇帝大多数都是怎么
死的?就是非正常死亡,被人做掉了那种。如果是盛世王朝,汉
武帝在位就长达54年,比五个朝代加起来还多一年,康熙爷是61
年,乾隆爷要算上太上皇63年,辽朝还有好几个皇帝在位四五十
年的,西夏也有。一朝的一位太平天子就堪比五朝,可见这五朝
有多乱。
为什么他能那么乱?就是因为他每一个皇帝都是前一朝的大
将、藩镇。他们手握重兵,打仗的货全在手里,干吗不抢位子。
比如那个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他就公开讲:“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
壮者为之尔”。这不是说当皇帝的没种,而是说,当皇帝的难道天
生就是当皇帝的吗?还不是谁胳膊粗、谁拳头大谁就当老大呗。
所以这样一来,国家不像个国家,倒像个帮派,谁能打谁当头儿,
当然更替得很快了。
天上掉馅饼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在今天的河南陈桥兵变,建
立宋朝。
年号建隆,都东京。这个东京不在日本,而是指开封。宋朝
有四个首都,西京洛阳,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商丘),另一个是
北京大名。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中国还在五代十国这种分裂局面下,
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削平了南方。宋太祖也是因为他做了禁军
大将,手握重兵,才能消平南方,篡权换代。消平南方之后,公
元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
太祖皇帝驾崩之后,皇位采取兄终弟及,由他的弟弟赵匡义
(后改为光义)即位。这个人即位之后就是宋太宗,所以北宋是
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才算把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结束,但是并没有
完成中国的统一。
宋朝跟汉唐这样的王朝是没法比的,因为他并没有完成中国
的统一。我们可以看到跟北宋并存的政权有北边的辽、西边的西
夏、云南的大理,另外还有回纥和吐蕃。
这些个政权里边,地盘最大的实际上是辽,辽就是契丹人建
立的。今天俄语里边的中国两个字,就是发契丹的音,念不好就
听成是你大爷。所以说北宋并没有完成中国统一,他连中原王朝
疆域的主体部分都没有得到。
2 史上代价最大的一顿酒
天才看一半
宋太祖陈桥兵变之前是后周禁军的最高统帅,他篡权的时候
那叫一个水到渠成。
当时正好后周世宗柴荣驾崩,柴荣英年早逝,儿子恭帝柴宗
训即位,年仅七岁。所以赵匡胤等于是欺负人家后周孤儿寡妇,
这样的话他篡取政权的时候几乎兵不血刃,没有遇到什么障碍。
当然,他篡权之后得保证自己的政权长久。自己是造反派,当然
怕造反的人,所以他就问宰相赵普,之前的政权为什么不能长久。
这个赵匡胤本人呢是高干子弟出身,他爸爸和他爷爷都是军
区司令一级的干部,然后他的曾祖也是知州、知县,就是那种地
委书记或者县长之类的干部,所以他属于军区大院长大的孩子。
赵匡胤从小就整天不好好念书,打架,打到进公安局。公安
局一看这是军区赵司令的儿子,不敢管,给他放出来。他又是一
个比较豪侠的人,精通武艺,今天咱们中华武术里还有太祖长拳
这种套路,还有64路盘龙棍,都是当年赵匡胤发明的,他是一个
武将。
赵匡胤认定了一个谋臣叫赵普,这哥们儿天资聪颖,是一个
典型的无师自通型知识分子。怎么个无师自通法?就是赵普这哥
们儿不看书,一共就看过半本《论语》,所以人们才常说半部《论
语》治天下嘛,物尽其用的话,天才看半本就够了。赵匡胤跟赵
普聊天,赵匡胤问赵普,他说“为何唐季以来,帝王凡易八姓”。
为什么自从唐朝末年以来,那帝王换了八个姓。“吾欲为国家建长
久之策,卿谓计将安出?”你给我出个主意,咱们怎么能为把国
家政权维持得久一点。这个赵普一听非常高兴,马上就跪下回答:
“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
臣强而已。”老大,你说这话是天下所有人的福气,前面的国家更
替那么快,其实没别的原因,就是藩镇权力太大的缘故。藩镇就
是那种手握重兵的大将,尤其武将,他们的权力太重,比皇帝的
权力还重,故而助长政权更替。“今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
其权,收其精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安矣。”你现在要想治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