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华夏)-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万重甲步卒,已经基本上可以左右一场数十万人的战争了。

    仅仅看城下那样正缓缓逼上来的秦军重甲步卒森严的阵形,如山的气势,项益心中就已经知道,自己这城中七万余人的乌合之众根本不可能抵挡的住这些秦军攻击,即便是加上如今寿春的那十余万比安丰城中兵卒要精锐的多的大军,在旷野上同这些秦军遭遇,孰胜孰负项益心中依然没有一点底。

    整个楚国,在项益的印象中似乎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在正常的天气下,在旷野中对抗这样一支秦军。就算是整个项氏一族以故大将军项燕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为模板建立起来的近十万精锐同样不能。

    因为项益看到了游弋在玄武军阵形左右两侧连战马身上都披挂着铁甲的骑兵。

    看着愈来愈近的黑压压月一片全身仅露出两个寒光闪闪眼眸的秦军兵卒,虽然如今还隔着数千步之遥,但是那如山的压力却是已经让整个安丰城城头上的楚军尽皆有一种喘不过气来之感。

    随着秦军阵形的前进,轰隆声响中,似乎连安丰城不高的城墙都在震颤。

    这,是一群来自地狱的恶魔。

    楚国复立,先有会稽、九江两郡之地,后有闽中、长沙、黔中、东海四郡归附,使新楚基本上已经尽皆光复故土,但是兵力上却是同原来的楚国无法相提并论。

    王翦灭楚的时候,楚国大将军项燕麾下有精锐六十万之众,这还不算各个郡县之中驻扎的少数守城兵卒。而如今楚国全国之堤旎过区区四十余万兵卒而已,而且还是良莠不齐。

    更为重要的是,这四十余万兵卒尽皆都汇聚在九江或者说如今新楚都城寿春附近。其余的数个郡,除会稽做为项氏一族老巢留有数万大军外,其余各郡,基本上只是改易旗帜而已,少有变化。更不要说派驻军队进行有效的管辖和控制了。

    四十余万楚军,项羽领十万大军从东海北上。项梁领着剩余几乎所有楚军精锐渡过淮河想要在秦军南下大军赶到之前先将已经盘踞在淮河北岸月余之久的二十万秦军击败乃至诛灭的计划,身为项氏族人的项益都很清楚。

    如今,寿春附近基本上已经没有丝毫属于项氏一族的兵卒,剩余的十余万兵卒尽皆都被昭屈景三族所控制。对那十余万兵卒,项益自己都看不上,更不要说对上这些如狼似虎的秦军精锐了。

    项益很清楚,境内空虚的楚国,最大的依仗只能是安丰和寿春这两座看起来很是坚固的城墙。而安丰城。又是国都寿春最后的屏障。

    如果安丰城失守,那么这股字武关南下的秦军,最迟只需数个时辰就能够兵锋直指寿春。

    项益对自己的性命到不是很看重。他所担心的是,原本在计算中应该在两日之后才能够到达的出武关南下的秦军,整整提前了两日就已经出现在安丰城下,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从函谷关南下的秦军也已经提前到达了淮河南岸呢?

    要知道,从咸阳出武关再到九江。比从咸阳出函谷关走直道直接南下陈郡,可是还要远上那么几分的。

    昭屈景三族控制的十万大军,能不能守住寿春城,能不能坚持到项梁领军归来,这些在项益的眼中其实都不重要。

    如今的项氏族人早就已经不再是那个效忠楚国王室的项氏一族。项氏一族的重要性,在如今项氏一族的年轻人心中。同样也要远远超过楚国存亡的重要性。

    楚国亡或者不亡,在他们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项氏一族的安危。

    寿春失守,让秦军将昭屈景三族以及那个放牛娃出生的楚王给杀掉,正好方便了项氏一族自立为王。这不仅是项益这般打算。怕是所有的项氏族人处在他的境界,首先想到的也只会是项氏一族。

    项益其实很想就这样放秦军入城。然后自己带着项伯跑路,让昭屈景三族同这股秦军死磕。

    但是,在如今项梁已经渡过淮河的情况下,他的信使最快也要在晚上或者明天才能渡过淮河见到项梁。告知安丰城的情况,以及他心中的怀疑,也是如今项益最为担心的事情,那就是秦军从函谷关南下的大军已经到达淮河北岸或者说是会提前到达淮河北岸。

    如果秦军已经到达淮河北岸的大营,后果项益已经不敢设想;如果秦军还没有到达或者说即将到达淮河北岸的秦军大营,那么项益只希望自己的信使能够先一步追上项梁,告诉他的猜测。

    到如今,项益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楚国和自己的项氏一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项益现在唯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尽力拖延住安丰城的这股秦军,他还没有自大到真的像同他跟项伯说的那样紧靠这数万的老弱残兵守住安丰城。

    想要守住安丰城,也只能寄希望于寿春的昭屈景三族能够看明情况,放弃同项氏一族的龃龉,不要落井下石,尽早派出援军才有那么一丝希望!

    “兄弟们,暴秦就这数万兵卒,如今城内我等有近十万大军以及十余万百姓,粮草充足,滚石檑木更是多不胜数,我等只要守住数个时辰,大王和大将军就会派援军前来!如果暴秦破城,我等楚人,不仅尔等要死,尔等妻儿老小也要尽皆被暴秦诛杀!唯今之计,唯一战尔!……”

    “咚咚咚!”

    隆隆的战鼓声,从城墙下秦军大阵后方陡然响起,卷起无边声浪合着玄武军步卒轰隆脚步声,滚滚而来。

    ps:首先对我的断更,对所有一直支持二世的书友说声诚挚的抱歉,鞠躬!刚刚看到,断更的这几天,每天都依然有那么几位一直支持的书友打赏,感谢埋伏兄连续的万币打赏支持和鼓励!感谢峰雪兄,3998、草原狼骑、忘齋、套利人、嘉豪~~~~~~~~~等几位书友一路的支持和鼓励!感谢众多书友不吝的推荐票支持!感激和愧疚!

    本书不会太监,这样说可能会让一些巴不得我太监的人失望了!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会好好的、努力的、一直写下去!私事基本上解决,我会努力回报大家对我的厚爱!鞠躬!

    现在凌晨四点,这是今天的第一章!

第八章 攻城

    第八章 攻城

    随着滚滚战鼓声,已经就位的玄武军大型连射弩机在“嘎吱嘎吱”的令人压根酸软的机括声响声中,准心缓缓开始抬高。

    最前方的五千手持巨盾的步卒继续朝着安丰城逼近而去。

    安丰城其实并不大,以玄武军配备的数百张大型连射弩机略微散开,基本上就可以覆盖西面一整个城墙。不过翁仲并没有选择分散,而是将所有的大型连射弩机都布置在了即将发动进攻的五千步卒身后。

    数百张大型连射弩机瞄准的方向,正是那一段不过百余丈长的城墙。云梯有限,显然只能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只要有一到两处能够登上城墙,安丰城基本上算是已经被拿下。

    翁仲还不曾想过有人能够将玄武军逼退。所以他给负责攻城的五千由重甲骑兵改为步卒的兵卒下了死命令,那就是最多两个时辰,他必须看到玄武军战旗和“秦”字大旗插上安丰城的城头,且伤亡不能太多。

    其实皇帝在成武城的遭遇,虽然外界知道的很少,但是这件事在灞上大营并不是什么机密。毕竟损失了数千的精锐根本不可能隐瞒的下来。

    为了保密起见,虽然所有在成武阵亡的兵卒都没有进行盛大的祭典,但是所有的抚恤都已经暗中在龙卫府的操办下发了下去。

    该有的勋章,一直放在灞上大营的库房中。只等着皇帝剿灭所有的乱贼之后就将正式的诏告天下。

    玄武军在那一战中的表现虽然已经极为抢眼,但是却显然同皇帝预期的战力相差甚远。所有的玄武军兵卒包括翁仲同样憋着一口气。

    要知道,五大军团,玄武军是第一个正式被命名下来的。当然他们并不知道玄鸟军的事情。同样,玄武军也是第一个产生伤亡的军团。

    这,在玄武军一众人看来,不仅不是荣耀,反而是一种耻辱。即便当时情况是在敌我悬殊极为巨大的情况下。

    五大军团的动向,每一天都有专门的龙卫府信鸽、信鹰互相进行通报。玄武军这一战,应该是除了已经被调派到九原的朱雀军外的第一战。

    五大军团,都是皇帝一手建立,都是皇帝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编练出来的。五大军团的主将互相都极为熟悉,而且关系都颇好。

    但是暗地里,五大军团同样都在暗中较劲。这较劲在当初灞上大营进行演习时,就已经开始。不过演习毕竟是演习,演习的敌人都是自己将来将要并肩作战的袍泽,自然不可能跟真刀实枪的对敌厮杀一般,往死里干。

    而如今这平乱之战,将会真正的决出皇帝的五大亲军中,哪一个才是大秦第一!

    在前进了四百步之后,五千手持巨盾的玄武军步卒距离安丰城城墙的距离已经不到一千步。玄武军步卒除了第一排的兵卒依然保持着阵形将手中的巨盾牢牢的竖在身前外,从第二排开始,玄武军步卒都开始放慢脚步,拉开距离之后,将巨盾举过头顶,遮盖在头顶之上。

    一丈余高的巨盾,足够将第一排的步卒头顶也都遮掩住。

    如此继续前进了两百步,五千步卒组成的攻城方阵,已经完全变为一个完全被巨盾遮掩的庞大龟壳阵形。抬着云梯的玄武军步卒也都被遮掩在盾牌下方。

    逐渐变得急促的战鼓声,嘎然而止!

    “梆梆梆!”

    鼓声停歇的刹那,连串的连绵不绝僵硬梆响声中,近三百余张大型连射弩机同时张开了强劲的弓弦,儿臂粗细的弩臂在连续的震颤中,狠狠的将放置在弩槽上的六只三尺余长巨大弩箭激射而出。

    近两千只巨型弩箭带着尖利的破空声,在城墙上的楚军还没有反应股来前就已经飙射到城墙之上。

    冷兵器时代,类似投石机、大型连射弩机这样的远程攻防武器,就如同后世热兵器时代出现的大炮的概念。大炮出现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之为战争之王。

    即便是在后世如坦克、导弹、飞机等一系列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说过不再使用大炮,反而依然在不断的提升火炮的性能。

    相对于操作不易、笨痔旎堪的投石机,大型连射弩机也许打击面和杀伤性不如投石机那般让人恐惧,但是大型连射弩机的可靠性和超远射程,却俨然已经奠定了他在冷兵器时代的霸主地位。

    安丰城的城墙之上,惨嚎连连石屑横飞火花四溅。至少有数百楚军因为躲避不及而被飙射而至的强劲巨型弩箭给洞穿血肉之躯,要么被长长的弩箭给钉死在城头之上,要么就直接被弩箭带飞从城墙上摔落在安丰城内,惊起满城的恐慌。

    剩下没有射中的弩箭,要么是越过城墙落入城内,要么就是深深的没入安丰城坚硬的城墙之内。使原本平滑难攀的那百来丈的城墙看起来犹如突然长出了尖刺的刺猬。

    仅仅一波弩箭,城墙上的楚军至少伤亡近千人。死的倒是只有三四百人,其余很多都是被甭飞的石块给砸伤的!

    惊魂未定的项益摸摸自己脸上被甭飞的石屑擦伤的脸,探出脑袋看着距离城墙千余步之遥的秦军弩机方阵,眼中流露出惊骇之色!

    他不是没有见过秦军的大型连射弩机,安丰城城头之上就有十余张南越方面援助而来秦军使用的大型连射弩机。这十余张弩机还是项梁让项伯从寿春城带来的。如今寿春城城头之上还有六十余具秦军制式的大型连射弩机。还有二十余具大型连射弩机被安排在项梁的大军中。

    至于项羽北上的十万大军,也仅仅是只配备了一万的小型手弩,却是没有多余的大型连射弩机给他使用了。

    但是那些同样身为秦军制式兵械的大型连射弩机,在项益看来,同眼前这些恶魔般的秦军所使用的大型连射弩机那是天壤之别。

    目测之下,城外秦军发射大型连射弩机的距离距离城墙足足有一千五百步。

    一千五百步之外,发射出的弩箭依然能够没入坚硬的城墙之中,而且还是从地上仰射。那说明城外秦军所使用的大型连射弩机在平射时候的有效杀伤射程至少应该在一千八百步开外。

    而南越方面送来的一百具大型连射弩机,项益当初可是曾经亲自上前试过其威力,一千两百步的射程,八百到九百步的有效杀伤。

    那么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就是子婴留了一手,给了楚国偷工减料的弩机,要么就是秦军再次改良了军械,才使同样制式的大型连射弩机拥有了远超南越秦军弩机的射程。

    如果是第一个原因,倒还好。毕竟在楚国支撑不住的时候,唇亡齿寒之下南越方面定然不会袖手旁观。但是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么显然在对阵的时候,无论是南越还是楚国都将对秦军的大型连射弩机无能为力。

    只能被动挨打!

    此刻,攻城的五千玄武军步卒已经距离安丰城城墙不到五百步的距离!

    “快,用弩机给我射!”

    项益起身看着吓得一个个缩在城墙下不敢露头的楚军兵卒陡然爆喝道!

    如梦初醒的一干楚军兵卒,跌跌撞撞的去操作放置在安丰城城头之上的大型连射弩机!十余台大型连射弩机,项伯当初为了保险起见,在四面城墙上每个方向都放置了三具!

    三具大型连射弩机,已经是如今楚军能够打击到秦军攻城兵卒的唯一力量!

    嘎吱声响中,城墙上的楚军大型连射弩机,终于被手忙脚乱的楚军兵卒给调整好了角度,连瞄准都不瞄准就这样直接射了出来。

    南越所用的大型连射弩机还是老式的弩机,一具弩机里面只能装载三支弩箭。三具弩机九只弩箭,就这样孤零零的从城墙上迸射而出,朝着以排山倒海之势碾压上来的秦军步卒方阵。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九只弩箭,不是偏了十万八千里射到秦军后面去了,就是插在距离玄武军攻城步卒足足有数十步远的地面上,硬是连秦军步卒的毛都没有碰到一根。

    即便是在没有被大秦覆灭的故楚中,大型连射弩机也仅仅是少量装备,甚至于根本没有装备。而如今的楚军更是根本没有使用大型连射弩机的经验,虽然有南越方面派来的兵卒进行了指导,但是那也仅仅是项梁手中的精锐。

    如今在安丰城中的楚军,原本不是普通老百姓,就是老弱,连正规的军事训练都没有过,又怎么可能有操作大型连射弩机的经验。

    “蠢货!”项益恨不得将一干楚军都给生撕了!

    翁仲手中拿着一只单筒望远镜,能够清楚的看到安丰城城头上楚军的动作。

    很快又是两千余只弩箭从秦军大阵中飙射而出,不过这次至少有数十具大型连射弩机瞄准的方向是城头上那仅有的能对攻城玄武军产生威胁的大型连射弩机!

    听到城墙下的梆响声,已经品尝过一次秦军弩机厉害的楚军兵卒,立刻用最快的速度缩在了城墙下,抱紧头紧紧缩成一团!

    躲起来并不是绝对安全,刚刚那些被甭飞的石块砸伤的楚军就是鲜明的例子!

    连串的咔嚓巨响中,西城墙上的三具大型连射弩机每一具都至少挨了五六只弩箭,被打的当场成为一堆破烂的木屑,成为废品!

第九章 兵临寿春

    第九章 兵临寿春

    三具仅仅放了一轮空箭的大型连射弩机再刚刚露头不到片刻功夫就彻底成为一堆碎木头,使得项益手中再也没有能够威胁到攻城玄武军步卒的武器。

    一直到手持巨盾的玄武军攻城步卒前进到距离安丰城城头不到三百步的距离,安丰城城头上再也没有任何大型连射弩机出现。

    翁仲令旗摇晃间,原本跟随在大型连射弩机左右两翼的五千手持强弩的玄武军兵卒,开始缓步朝前行去。于此同时,一直游弋在整个军阵左右两翼外围的两支玄武军重甲骑兵开始有目地的朝着两侧散开,

    玄武军携带的大型连射弩机都是尚坊经过改良采用齿轮机括进行装填巨弩,所以发射速度相交秦军之前装备的连射弩机至少要快上数倍,而且还省去了足足一半的人手。

    当攻城的玄武军步卒距离安丰城城墙不到百步的时候,远在后方的三百余具大型连射弩机已经至少向着那段将要做为玄武军主攻方向的不过百余丈的城墙飙射了足足有近万只巨型弩箭。

    守城楚军都蜷缩在城墙墙垛下方,近万只巨型弩箭除了第一波有些许直接战果外,剩余的基本上都落空,最多就是溅射出的碎尸砸伤一些楚军。

    城墙上的楚军能躲,但是城内的人却是没有地方躲避。不断的有巨弩越过城墙带着厉啸射入安丰城内,引得惊叫连连,不到片刻功夫,西城墙后两百步内基本上就无人敢在立足。

    到最后,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整个安丰城西城墙之上,已经没有一个楚军敢露头。所有的守城楚军包括项益本人,都只能尽量蜷缩起来,躲在墙垛之下。

    玄武军大型连射弩机在攻城步卒进入城墙百步内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发射。不过蜷缩在城墙下的楚军兵卒,却是依然动都不敢动上一下。

    无论项益怎么吼骂,却是没有一个楚军敢站起来。当然,项益他自己也同样是不敢站起来。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性命。

    攻城的五千步卒就这样在没有遇到丝毫有力抵抗的情况下到了安丰城城墙下方。

    “砰砰砰!”

    连串的巨响声中,数十张粗而长的巨大云梯齐齐搭上安丰城的城墙之上。

    随着攻城云梯被搭上城墙,城外,秦军刚刚才停歇不久的隆隆战鼓声,陡然再次响起。

    云梯搭上城墙,只要不是个傻子都知道,秦军肯定马上就会顺着云梯爬上城墙。秦军要攻城,那就意味着一直呼啸着飞来飞去的秦军大型连射弩机自然不会再发动攻击。

    毕竟,如果在秦军攀城的时候攻击,伤到的首先就将会是身在城墙外面的秦军。

    “快!秦人要攻城了,不会再射箭了,快把这些云梯都给我推倒。用滚石檑木给我砸!”

    项益一骨碌爬起来,连踢带踹的将依然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楚军兵卒给拽起来,大声吼道。可是任凭他喊破了喉咙却是仅有少数瑟瑟发抖的楚军兵卒起身。

    这些人,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见识到真正的战争。城下呼啸而来的一波*如疾风骤雨般的巨型弩箭,城墙上不断响起的同伴临死前的惨嚎声,早就将他们先前好不容易被项益鼓动起来的勇气给彻底的打没了。

    项益接连用铜剑斩了数个缩在城墙下动都不动的楚军兵卒,城墙上的守城楚军终于瑟瑟缩缩的爬起来,半蹲着身子小心翼翼的拿着手中的武器站到了守城的位置。

    这个时候按理说应该用弓箭才是。不过这些刚刚成为兵卒的百姓,先不说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会拉弓射箭,如今的楚国的就连项梁的嫡系弓箭都不够用,更不用说拿来给这些明显是炮灰型的兵卒使用了。

    长长的云梯搭在城头之上,项益探头看间,才发现没有一个秦军攀爬,反而尽皆退后了十余步,用巨盾牢牢遮掩住身体。

    “嗡!”

    让人听之头皮不禁发麻的恐怖嗡鸣声陡然自攻城的步卒方阵后方响起,随着这空气震颤的嗡鸣声,一大片乌云从黑森森的秦军大阵中腾空而起。

    庞大的乌云瞬间攀上安丰城城墙上空,然后带着尖利的呼啸声急坠而下!

    秦人无敌于天下的强弩,在时隔十余年之后,又一次再江南之地展现无双风采!

    在嗡鸣声响起的时候,刚刚起身准备推到搭在城墙上云梯的楚军兵卒不由自主的仰起了脑袋想看看是什么东西。乌云下坠如闪电,肉眼可见,在那乌黑的云团中,是无数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寒芒的锋利箭头!

    听到那尖利呼啸声的瞬间,所有的出楚军条件反射般再次飞快的蜷缩起身体,躲在墙角下。

    可是,这一次来的不是从下方仰射而来的巨弩,而是数万支长不过数寸的小巧三棱弩箭!

    很多时候,双方战力的对比是根本不能用人数来计算的。正如后世的伊拉克战争,老萨号称数十万的精锐大军,米帝不过出动了数万人,就横扫一切!

    长不过百丈的一段城墙,汇聚进两三万支弩箭,能有多少死角?

    在嗡鸣声响起的那一刻,项益已经闭上了眼睛。

    没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躲过秦军强弩的袭击!就算项梁的江东子弟精锐在此,也只能被动防守。更何况安丰城这些要盾牌没盾牌、要强弓没强弓的乌合之众。

    项益知道,自己还是小看了秦军的战力。又或者说是高看了这安丰城号称七万大军的兵卒战力。

    无数数寸大小的锋利弩箭如下雨般密集的落在项益所在的这一段城墙之上。弩箭撕裂铠甲衣物血肉贯入人体的声音连绵不绝,惨嚎声却是极为稀少,很多楚军兵卒往往是还没有来得及发出惨叫,就已经变成刺猬就此毙命。

    随着浑身插满弩箭的项益倒下,象征着安丰城大局已定。

    攻城兵卒没有多等,在五千弩兵发射完毕之后,就纷纷顺着先前搭好的云梯朝着城墙之上攀登上去。而游弋在秦军大阵左右两翼的两支重甲骑兵则是纷纷朝着城门两侧移动过去,用手中的强弩开始清除其余两段城墙上的楚军兵卒。

    玄武军已零伤亡顺利登上安丰城城墙。

    登上城墙的玄武军重甲步卒,丝毫不停留飞快的顺着城墙甬道朝着城墙下方杀将过去。他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安丰城的城门打开。

    后续登上城墙的玄武军步卒,则是顺着西城墙朝着南北两处城墙杀过去。所过之处,无数的楚军兵卒纷纷亡命逃窜,根本没有人敢抵抗。

    不到一个时辰,整个安丰城已经尽皆落入翁仲之手。

    这一战,玄武军统共伤亡不过百余人。

    安丰城七万的守城楚军,除了攻城的时候被弩箭射杀以及被登上城墙的玄武军斩杀和逃命的时候互相践踏至死的数千兵卒外,其余近六万余人,不用玄武军提醒已经自动的放下武器,尽皆成为俘虏。

    除了安丰县令,其余大大小小的官吏都被一网成擒。

    不过项伯和安丰县令两人却是跑了。原来项伯下了城墙就直接领着几个亲随偷偷打开城门逃了,临走没忘记带走安丰县令送给他的美貌小妾,安丰县令也跟着他一起逃了。

    翁仲并没有入城,一边命人打扫战场,一边派出大量的兵卒安抚惊魂未定的安丰百姓。在一切都就绪之后,留下两千五百人的重甲骑兵和两千五百人的重甲步卒,翁仲就直接领军朝着六十余里外的寿春进发。

    攻占安丰城,在翁仲看来并没有一点挑战性。但是大量的楚军战俘却给他带来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消息,那就是如今寿春守军不过十余万人,项梁昨夜已经领军渡过淮河想要击溃一直驻扎在淮河对岸的冯劫和韩信的二十万大军。

    项梁渡过淮河,主动进攻如今已经被青龙和白虎两军进驻的大营,翁仲一点都不担心。他不认为项梁能够偷袭得手,既然不能偷袭得手,那么到最后似乎也只能硬碰硬。

    硬碰硬,三十万楚军碰上二十万皇帝一手建立的两支精锐,翁仲已经在心中羡慕徐闯和杜腾两人的好运气了。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功嘛。

    不过自己的运气似乎也不差。

    攻破楚国都城寿春的功劳,难道还不够大吗?

    在玄武军攻破安丰城的时候。项益的信使才刚刚到达寿春城。在翁仲领军直奔寿春而来的时候,昭通、景共。屈平等一干人等还在为是否应该出兵驰援安丰而举棋不定。

    安丰城有七万大军驻守,而且粮食等还算充足,怎么看也能撑的了两三天。他们却是不知道,秦军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将安丰城完全掌控在手中。

    六十余里的距离,玄武军即便慢悠悠的行军,也不过是两三个时辰的路程而已。更何况在拥有了大量箱车之后,玄武军的机动性已经大大提高,不过一个多时辰,翁仲大军前锋已经能够模糊的看到远处新楚都成寿春那若隐若现的城墙轮廓。

    翁仲根本没打算隐藏过行踪,所以在距离寿春还有二十余里的时候,玄武军就被寿春派出到安丰的斥候给发现,并飞报楚王熊心。

    当收到秦军最多半个时辰之后就将兵临寿春城下的消息,整个楚国朝野顿时一片惊慌!(未完待续)

第十章 嗅到的危险

    虽然到如今安丰城还没有任何一点消息传来,甚至于连一向贪生怕死而又爱好金玉美色的寿春守将项伯都没有任何消息,但是秦军既然能够出现在距离寿春不足二十里之地,楚国满朝上下就算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安丰城显然已经凶多吉少。

    仅有数万的秦军,如果不拔掉安丰城这个守在寿春门前的钉子,是决计不敢直接越过安丰城兵临寿春城下的。这一点,所有人都清楚。

    虽然不知道安丰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就被秦军攻陷,但是在昭通等人分析看来,显然是秦军用了计策诳开了安丰城的大门,不然七万曱人,就算是七万头猪,也要杀上至少数天啊。

    这不能不说又是另一种自我安慰了。

    昭通等人依然还停留在以人数论战力的境界之上。

    如果项伯能够直接回到寿春,向熊心、昭通等人说明他在安丰看到的情况他们怕是就不会这样想了。可是项伯他怕了,面对数万如同神魔般的玄武曱军,他没有选择回到寿春,而是直接打算渡过淮河去找项梁了。

    在他看来,如果项梁不能够及时的回军寿春的话,虽然秦军不是很多,寿春也墙高城坚,却是无论如何都侍旎住的。

    如今整个楚国最安全的地方,当然非项梁那莫属了。

    不能不说项伯虽然大本事没有,但是对关系到自己小命的事情上还是看的比较清楚的。

    寿春,秦军兵临城下的消息,根本无法隐瞒。因为翁仲是大张旗鼓来的,当四万余玄武曱军到达寿春城下的时候门紧闭的寿春城中,已经是人心惶惶,流言四起!

    好在吴芮没有跟随项梁渡河,吴芮虽然没有真正的统兵打过仗,但是至少要比压根不懂军事的昭通、屈平、景共等人要强的多。

    如果不是有吴芮在,怕是已经如热锅上蚂蚁般的熊心、昭通等人怕是连城门都忘记关上,那样的话,翁仲倒是可以直接进城了!

    在面曱临生死存亡之际,昭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