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也,叔嗣当慎而慎之,否则我等负隅顽抗,惹怒了那张辽,一旦城破,只恐祸连城内百姓!”

顾穆重重颔首,张休听得心惊肉跳,急向顾穆问道:“如此这般,我当若何,元则可有计策教我?”

顾穆心头一紧,故作正色,低声在张休耳畔说道:“叔嗣莫急,我此番过来,正是来解高昌之危。那张辽将震天雷等军器,皆屯于其寨东面一处山坡上,张辽或是见叔嗣有意死守,不敢贸然行事,并无加以重兵布防!”

“叔嗣何不今夜尽遣精兵,前往袭击,若能取得这些震天雷为之所用,莫说要据守高昌,纵是要击退北晋贼子,亦不在话下!”

张休听计大喜,连声说妙,对顾穆毫无疑心,顾穆却唯恐张休起疑,故作急色道:“此下时候不早,未免那张辽起疑,我当速速归去回报,叔嗣你速速准备罢!”

顾穆说罢,作揖一拜,便欲离去,张休脸色连变,忽然叫住了顾穆,肃然而道:“元则且慢,倘若我今夜得手,那张辽必知是你通报此事,必然加害于你!”

“叔嗣勿虑,我顾元则非是惧死之人,只要能保住高昌,纵然是死,亦无悔也!!!”

顾穆肃然喝道,满脸慨然赴义之色,张休浑身一颤,感动不已,同时又是脑念电转,须臾便想出一计,与顾穆谓道。

“元则大可不必如此,我且遣人通报那张辽,言愿献城而降,次日交接,而又与元则多日不见,留于城中款待,一叙旧情便是!”

顾穆一听,甚喜而道:“叔嗣此计甚好,如此不但能令那张辽心生松懈,更能保住某之性命,真可谓是两全其美之计也!”

张休放声大笑,遂修书一封,令一心腹将士去报之张辽,张辽看毕,欣然大喜,并无起疑,重赏来使,教其回报。

张休听闻,暗笑张辽匹夫无谋,于是,到了夜里三更,张休整备兵马,引精兵三千,依照顾穆所报,望晋军屯集军器那处袭击而去。

待张休赶到之时,果见营外守备松懈,仅有千余兵马把守,张休心头一震,一把拨出腰刀,厉声大喝,指挥兵马前往袭击。

张休令声一起,那三千精兵蜂拥而入,在营内的晋兵见状,无不惊慌,抱头鼠窜而逃。

张休引兵突入,速教兵士去夺军器,就在这时,四下喊杀声骤起,擂鼓声震天动地,昏黑夜色之中,忽然火光片片,营外不知杀来了多少兵马,仿佛草木皆兵。

第七百七十二章邓艾赶到

张休见状,顿时吓得面色苍白,不知所然,这时,那些窜入帐篷的将士纷纷退出,惊呼大叫,原来帐内的尽是杂草。

张休方知中计,一众军士亦都慌促大乱,眼看无数晋兵围杀过来,都是胆怯,不知如何是好。

张休最先反应过来,状若疯狂,大喝撤军,陡然间,宛如一声虎啸声起,声动八方,只见火光人群之处,一员彪悍赤甲大将,纵马挺刀奔飞而出,风驰电掣般冲向张休。

张休急提刀而迎,那赤甲大将,虎目圆瞪,浓眉竖起,挥刀就砍,‘铮’的一声巨响,张休手中腰刀顿时被那赤甲大将打飞而去。

“冥顽不灵之辈,可识得我张文远耶?”那赤甲大将正是张辽,此下张辽一声厉喝,震耳欲聋。

张休被吓得六神无主,待反应过来时,只见张辽伸展猿臂,便欲来擒,张休躲避不及,惊呼一声,就被张辽擒了过去。

张休部众眼见张休被擒,急欲来救,张辽将张休砸落在地,背后晋兵一拥而上,瞬间被将张休五花大绑。

“大晋麒麟上将张辽在此,你等统将张休已被擒,何不速速投降?”

这时,张休却仍在不依不饶,破口大骂不绝,喝喊其部众拼死搏杀,以赴大义,张休部众眼见四下数之不尽的晋兵纷纷围来,哪里敢去拼杀,纷纷弃戈跪下,大喝投降。

张休状若疯狂,叫骂不绝,张辽虎目一瞪。转马向张休喝道:“倘若吴国尚能保之。百姓能存以安康。你欲效全忠义,教诸军为之力拼到底,尚有情理可愿!”

“但此下吴国已将覆灭,气数已尽,吴地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诸军纵是拼死相搏,亦只是枉死,你张休不过是一不识时务的莽夫罢了!”

张辽此言犹如当头棒喝。张休听得,怒气顿泄,看着己军一众将士那落寞、惨淡的神色,一时间竟是哑口无言。

张辽冷哼一声,遂命人将一众俘虏尽数收编,就于营内监视,张辽则引剩余兵众,并兼张休一同赶往高昌。

途中,张休忽地大叫喝道:“张辽,你虽将我擒下。但要想以我威胁,逼高昌城内兵众就范。你是痴心妄想!”

张辽闻言,转马望去,淡淡而道:“此下高昌城已落入我军手中,我何必费此功夫!”

张休一听,面色勃然大变,一个念头陡起,然后很快便又压下,仍是不信,叫骂不绝。

张辽并无理会,引兵直到高昌城下,果然在城上火把照耀之下,那随风飘扬的旗帜,竟都是北晋旗号。

马岱、顾穆等人,皆在城上战楼外等候,见得张辽引兵赶来,纷纷吆声大喝,张休见状,又惊又怒,刹时变得面容狰狞,向城上的顾穆竭斯底里地喝道:“顾元则,你这背信弃义,叛国投敌的逆贼,我纵化为厉鬼,亦绝不饶你!”

张休才智不低,早前已隐隐猜到与顾穆有关,但想到两人多年交情,还有顾穆平日为人,却仍是不信。

此下,事实摆在眼前,张休愤恨不已,后悔莫及,仿佛欲将顾穆这昔日好友,生生撕扯成碎片,顾穆面色悲怆,被张休如此辱骂,却无言以对。

原来,顾穆依马岱之计,诈过了张休后,便留于城内为内应,张休引兵刚去,顾穆便暗中与城内官吏商议,道明利害,众人虽有献城之心,但此下听闻顾穆竟如此陷害张休,皆是气愤不已,更有数将当场欲斩顾穆泄恨。

顾穆也是了得,临危不乱,与众人说明,敢以性命担保,张辽绝不会伤害张休性命,众人听了,想顾穆此下如瓮中之鳖,也就信了。

这时,城外猝然响起喊杀声,正是马岱率兵杀到,高昌官吏、将领皆是大惊失色,忽然又听军士来报,有人献了东门,北晋军已然大举杀入城内。

顾穆并无惊色,因为那献了东门之将,正是他早前收买之人,至此,一众高昌官吏、将领见大势已去,无奈只好纷纷降之。

马岱引兵入城,迅速稳定局势,不久后,张辽便率兵赶到,在城上的一众高昌官吏、将领,见张辽果真并无伤害张休,亦是放下心来。

不一时,张辽引兵入城,顾穆与一众高昌文武来劝张休,顾穆苦口婆心,向张休分析局势,言吴南百姓若想恢复以往安居乐业,唯有投靠北晋。

顾穆才智极高,有条有理,细细又与张休分析,吴北之战,恐怕最终还是魏寇赢下,国将覆灭,恳请张休以吴南百姓着想,降于北晋。

最终,张休似乎亦明白此中道理,降了北晋,张辽大喜,顾穆、张休皆得重赏,又对两人极为重用,教其安稳桂阳、庐陵民心,顾穆、张休甚为感激,竭力相辅。

就在桂阳、庐陵渐渐平定,忽有一日,斥候来报,言魏国安东将军邓艾率一万兵马来犯,其军已杀至高昌城北数十里处。

张辽闻报变色,顾穆、张休更是神色紧张,满脸悲痛之色,魏军发兵来攻,看来吴北之战已然结束,最终果然还是魏国笑到了最后!

“平东将军邓艾?此人如何?”张辽对魏国新近崛起的智将邓艾不甚了解,当即问道。

张休面色一沉,深吸一口大气,出席作揖秉道:“回禀张将军,邓艾此子年纪仅是二十出头,却骁勇多谋,乃曹老贼麾下首席谋士‘鬼才’郭嘉之徒,此番曹老贼征伐东吴,此子屡立奇功,勇冠三军,声名大盛,深得曹老贼重用,东吴许多俊杰猛将败于此子手下,不可小觑!”

“哦?此子竟如此年轻,真可谓是少年出英雄!”张辽一扶长须,甚为惊异一叹。

马岱目光一紧,慨然出席,拱手而道:“张将军莫虑,区区竖子有何惧哉,末将愿引一军前往迎之,必将其擒下来见!”

马岱此言一出,数员晋将不知邓艾厉害,纷纷厉声大喝,皆愿出战,张辽见众将战意昂然,心中一喜,便是依从马岱所请,教其率八千兵众前往迎击。

马岱眼眸一亮,他正欲立以功绩,重振西凉马氏一族,此下正是大好时机,马岱慨然领命,速引数员将校而出,前往调拨兵马。

第七百七十三章邓艾激将马岱

马岱离去不久,顾穆面色忧虑,急出而道:“马将军虽是智勇兼备,但锐气过盛,若是遇着一般人物,自非马将军敌手,但邓艾近年能速起盛名,必非等闲之辈,张将军还需谨慎待之!”

张辽见顾穆、张休对邓艾如此忌惮,虎目不禁眯起,沉吟一阵后,微微颔首道:“竟是如此,本将便亲引一军随后接应!”

顾穆、张休见张辽愿听谏言,皆是一喜,齐齐拱手而道:“张将军明察秋毫,实乃大晋之幸也!”

于是,待马岱引兵离去不久,张辽速起一部精锐,并兼顾穆、张休两人前往接应。

却说邓艾迅速夺下庐陵北边数县后,听闻北晋麒麟上将张辽率领一军,正攻往庐陵郡城高昌,当即大惊,细细分析之后,猜得此下晋军必然已攻破交州,乘虚来夺吴南之地。

邓艾急派人赶回吴县,通报曹操,同时又遣人赶往长沙通报于禁,邓艾安排已定,意欲趁乱来夺高昌,不过一路行军谨慎,并无行军过紧。

此下邓艾正赶到高昌城北十余里外,这时,斥候急急来报,言高昌城已被张辽所夺,眼下正有一部晋军望此处赶来。

邓艾面色一变,暗道晋军动作极快,想到己军兵众恶战连连,又连日奔波,而晋军素来精锐,强硬拼杀,恐是败多胜少。

邓艾脑念电转,速教大军摆开阵势,看似与六丁六甲大阵相同,却是不然。此阵由郭嘉所创。在六丁六甲大阵基础上加以修改。颇为深奥。

原来郭嘉昔年曾学一门奇书,名叫《奇门遁甲》,此书包罗万象,非智睿超群,万中无一的绝世之才,难以看透其中深妙。

当然,郭嘉号称鬼才,却难不倒他。郭嘉深研此书,从中将六丁六甲大阵,加以修改,取名为‘阴阳**大阵’。

此阵威力之大,可堪比十万精兵,只可惜那《奇门遁甲》确是深奥,待郭嘉研究出此阵之时,他已命不久矣,遂将此阵传授予邓艾。

邓艾亦是天纵之才,兼之有郭嘉亲自讲解。已是学个七、八,而郭嘉一生所愿。就是希望他这‘阴阳**大阵’能与诸葛亮神鬼莫测的‘八阵图’相比肩。

在邓艾指挥之下,十一名将校分别依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十一个方位摆列,邓艾则自据于甲寅之位。

其中丁六位支为阴,甲神六位支为阳,可谓是阴阳相合,精妙绝伦,邓艾阵势刚是摆定,前方一阵风尘起处,喊杀声大作,却是马岱率兵杀到。

马岱见魏军阵势已定,面色一沉,猛地勒住马匹,只觉前方杀气冲天,连忙细细而看,很快马岱便看出究竟,不禁惊呼叫道。

“这六丁六甲大阵摆得如此齐整,更兼此中似有修改,恐怕势难破矣,这邓艾果非常人也!”

眼下邓艾阴阳**大阵摆定,幸好邓艾部下操练此阵不久,仅有此阵三成威力,不过饶是如此,亦令马岱惊骇不已。

马岱不敢轻举妄动,面色一定,纵马舞枪,猝然飞出,厉声喝道:“我乃大晋虎翼将军马伯瞻,此处乃我大晋境界,你等为何来犯?”

邓艾闻言,一双凌厉的剑目赫赫发光,扯声应道:“马伯瞻,你马氏一族亡于吕布之手,你却为仇敌效死,有何颜面立于天地之下,速速退去,否则莫怪邓某刀下无情!”

马岱被邓艾这般一骂,又见邓艾年幼,顿时大怒不已,双眸瞪大,如是喷火,喝叱骂道:“竖子焉敢大放厥词,可敢与我决一死战?”

“哼,你非我敌手,我不屑与厮斗,还是叫那张辽亲来见我罢!!!”邓艾冷哼一声,甚是猖獗,好似睨视天下英雄一般,举刀遥指马岱。

马岱气得浑身如似冒火,宛如一头怒狮一般,恨不得将邓艾生生活吞,双脚一夹马腹,挺枪便望邓艾杀来。

邓艾心中冷笑,飞马迎去,电光火石之间,两人交马而杀,马岱怒火正盛,一来便是猛攻,枪若狂狮扑咬。

邓艾临危不乱,银枪舞得密不透风,将马岱猛烈的攻势,一一化解,马岱欲杀欲怒,攻势愈加狂烈。

邓艾心头一荡,不敢怠慢,气势刹时迸发,刀式飞舞,锐气骇人,两人杀了渐有数十回合,不相伯仲。

蓦然间,邓艾露出一个破绽,马岱看得眼切,急挺枪望邓艾心窝就刺,邓艾急忙闪避,望马岱面门虚晃一刀,诈过马岱,荡开阵脚,勒马拖刀就走。

马岱杀得正是亢奋,哪里肯舍,从后追来,眼看将要赶到,突变陡起,只见邓艾猛地回身,一刀赫然劈出。

不过马岱却是一精细之人,早有防备,挪身避开,邓艾一刀不中,拧刀又扫,马岱顺势而倒,银枪遂化作一道迅光袭过。

突兀之际,马岱立即翻身,怒喝一声,挺枪向邓艾暴刺过来,邓艾急拧刀挡住,发出一声‘铛’的巨响。

两人厮杀狂烈,可把两军将士看得都陷入呆滞,惊为天人,待两人兵器分开,邓艾再发攻势,舞刀朝着马岱面门一劈。

马岱在马上挪身一闪,晃过神来时,邓艾已然飞马窜入了其阵之内,剑目赫赫,舌战惊雷,厉声喝道:“马岱贼子,可识得此阵耶?”

马岱‘吁’的一声,勒住马匹,眼神炯炯发光,便是应道:“此乃六丁六甲阵也,我岂不知呼?”

“素闻北晋蛮子上阵厮杀,只恃血气之勇,马岱,你可敢破我阵耶?”邓艾剑目一眯,甚是倨傲喝道。

马岱听了,满腔皆是腾腾怒火,扯声喝道:“竖子,你休得猖獗,这般小阵,我须臾便可破之!”

“口上逞威,不算好汉!!!”邓艾听了,心中暗喜,又是鄙夷喝道。

马岱怒不可遏,但却未有立即发令进攻,而是转马退回阵内,与身边两员将校教道:“此六丁六甲阵非比寻常,不可小觑,你等且各引一部兵马分别各从丁酉、甲申两处突进,遂转往甲午、丁卯而出,本将军亲率一部从甲寅而进,从丁丑而出,三路齐攻,此阵即可破也!”

那两员晋将皆乃马氏族人,此下一听,厉声应和,战意昂然,马岱吩咐已毕,教军士擂鼓鸣号,鼓号声霎时大起,震荡天地。

第七百七十四章破阵

马岱纵马举枪,声若虎啸,扯声喝道:“诸军随我厮杀,教这些无知鼠辈识得我大晋豪杰厉害!!!”

马岱喝声一起,坐下马匹如若一道闪雷奔射而动,就望在甲寅处的邓艾飞杀而去,另外两员晋将,各引一部兵马,风驰电掣般亦分别望丁酉、甲申两处冲杀。

邓艾见马岱引军杀来,不惧反喜,扯声一吼,阵中各处方位的十一员魏将,立马各去指挥兵众。

电光火石之间,马岱倏然杀至,舞起手中长枪,暴刺而搠,邓艾舞刀抵挡,却有意且战且退。

马岱立马盛势而攻,乘胜追击,其所引兵士大举而上,瞬间撞入了大阵之内,与此同时,另外两员晋将亦引兵突入,三路晋兵如若三柄巨大的长枪,赫然刺入了魏军大阵。

就在这时,大阵猝变,如若斗转星移,十二方位突兀而变,霎时间又如天旋地转,难分东南西北。

紧接着,道道喊杀声从四面八方赫然骤起,各处皆有魏兵扑杀而来,眼前可见之处,似乎都是魏兵的人马。

马岱刚入腹心,顿时被眼前光景吓了一跳,暗叫不好,神色未稳,陡然一声厉喝突起,马岱心头一揪,急眼望去,正见邓艾复回来杀。

马岱连忙抖数精神,提枪应战,邓艾纵马狂奔,银枪如若惊鸿掣电,暴飞扫出,马岱一枪挡住,暴起一声巨响。

邓艾拧刀杀起,攻势狂烈骇然,招招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杀得马岱一时险象环生。

马岱仓促应战。四周惨叫声响不绝耳,很快又被一波接一波地喊杀声潮盖过,马岱心知必是己军兵士被杀得惨烈,心头大乱,枪式亦渐渐凌乱,而邓艾先前却是留有余力,此下全力而攻。

此下,三路晋兵尽被从各处方位杀来的魏兵围住。渐渐有溃败之势,而从各方位而来的魏兵,互相配合,据位或攻或守,或拦或突,精妙绝伦,杀得晋兵毫无还手之力。

照这般下去,恐怕不需多久,马岱这部兵马将尽数要被邓艾的阴阳**大阵吞没。

陡然间,道道震天喊杀声自不远处汹涌而起。立即轰然盖住了此处杀声,只见张辽杀气冲天。驰马奔飞,引兵漫山遍野地望魏军冲杀过来。

正与马岱厮杀的邓艾,听得喊杀声陡从一方暴起,顿时心头一跳,一枪向马岱咽喉刺去,马岱险险避过,眼看邓艾欲走,却也无力追击,毕竟适才他已落入下风,一时亦无料到邓艾竟会退去。

邓艾飞马冲到阵内腹心,急教阵心军士擂鼓示意变阵,霎时间,鼓号即起,时而长鸣不断,时而急促响亮。

各个方位的魏兵听得,立马随着号响变化,阴阳**如若转动起来,阵型忽而大变。

张辽奔马飞驰,率先突入,手中大刀骤起骤落,径直突杀,所向披靡,无人能挡,随张辽而来的大军,齐齐突杀。

突兀之际,就在张辽军以势如破竹之锐,汹涌直入时,左右两方两队魏兵冲突杀来,将那如若长龙一般的晋军生生截断。

后方那部晋兵立即又被两队魏兵突袭杀住其后路,张辽军首尾难顾,顿时乱了起来,张辽却是未有丝毫慌乱,临战经验丰富的他似乎已有方策,一路望阵内腹心突杀,看着马岱,疾声就道。

“此阵威力无穷,变化多端,绝非平常六丁六甲大阵也,伯瞻你速随我诛杀那邓艾,方可力挽狂澜,破此大阵!”

马岱闻言,眼眸一瞪,杀气暴射,应声一喝,即随张辽并马一同望阵内腹心突杀而去。

邓艾眼见张辽、马岱杀来,临危不乱,即起号令,鼓声震荡,只见大阵腹心内,魏兵队伍纷纷,三五成群,先有钩镰兵冲突杀来,便欲勾马。

张辽看得眼切,所幸其马术极佳,骤马左突右冲,如若一道闪雷弹射,马岱亦不逊色,飞马奔驰,转袭间快得惊人。

两人都是边军出身,而北方边军以骑兵威震天下,两人马术之高,天下之大少有人能出其左右。

邓艾剑目烁烁,一声令起,赫然间弓弦弩箭暴响不绝,张辽、马岱皆是脸色一变,急舞兵器忿然拨打。

邓艾不知何时,已按住了银枪,拽弓拉弦,瞄着马岱,弓弦一震,三根箭矢并排一线,便是朝着马岱射出一发连珠箭。

马岱正拔枪抵挡乱箭,忽然听得一阵骤响,回过神来,连珠箭已然射近,马岱抵挡不及,连忙闪避,连珠箭就在马岱耳边呼啸而过,仅在毫厘之间,吓得马岱冒出了一身冷汗。

此下,张辽却已杀到阵内腹心,邓艾指挥兵士围杀,亦欲趁机将张辽擒下,不过张辽身为北晋仅次于青龙将的麒麟上将,又岂是泛泛之辈。

只见张辽骤马狂突,手中秋水雁翎刀舞得密不透风,杀起一片血肉横飞,阵阵倒散,兼之魏兵大多都是疲倦,截杀不住。

另一处,马岱又在不断冲突,分去了不少兵士,张辽越突越开,邓艾看得心头紧揪,怒喝一声,舞刀飞马迎去。

两人霎时交马,张辽也不试探,一来便是猛攻,刀刀刚烈猛悍,邓艾抖数精神,豁出浑身解数与之纠缠。

邓艾被张辽杀住,在近数月间连番恶战之下,邓艾亦是精神疲惫,适才又与马岱拼杀一番,气力去了四、五,此下面对如此凶猛勇悍的张辽,又岂是他的敌手。

张辽似乎亦看出邓艾精气疲弱,骤起猛攻,攻势愈来愈快,若非邓艾武艺超群,早就被张辽砍落马下。

与此同时,由于魏军大阵无人指挥,晋兵虽乱,但毕竟人数占优,更兼气力正盛,开始发起反击。

邓艾心知局势不妙,如此下去,只恐是两败俱伤,于是邓艾念头一定,扯身避过张辽雷霆一击,怒喝一声,银枪倏然飞刺。

张辽见得,毫无惧色,放声大喝,秋水雁翎刀若有裂天破地之势,暴砍而去,‘铮’的一声轰鸣暴响,银枪被赫然荡开。

张辽看得眼切,施出浑身力劲,拧刀一转,望邓艾咽喉就砍,哪知邓艾早有退却之心,低身一避,就在张辽砍空瞬间,一夹马腹,其马极为灵性,心通主人之意,立即四蹄奔动,飞腾而去。

第七百七十五章论势

张辽见邓艾欲逃,虎目瞪大,吆声喝道:“竖子,休想要逃!!!”

邓艾策马疾驰,大声喝道:“晋贼势大,且莫与之纠缠,速速撤军!!!”

邓艾令声一起,处于各个方位的诸将听得,立马各做调拨,阴阳**大阵瞬间收拢,徐徐往后而撤。

晋兵各部人马都被杀得七零八乱,一时间截杀不住,张辽一路突杀,连斩数员魏将,最终还是势孤力薄,被魏兵合众杀退。

马岱随之赶来,忿怒不已,疾呼叫道:“张将军,魏寇锐气已挫,我等一同再冲杀一回罢!”

张辽闻言,虎目一眯,却是忽然一勒马,望后方撤去,马岱见状,虽有万般不甘,但还是随着张辽撤去。

回到高昌城,张辽听得此番折损近有三千兵马,面色黑沉得好似快要滴出水来,良久之后,长声一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这邓艾年纪轻轻,却有这般能耐,此阵是我等败矣,此子智勇兼备,更擅行兵布阵,假以时日,必成我大晋心腹大患也!”

张休、顾邵两人亦是面色惊骇,适才邓艾所摆大阵,可谓是精妙绝伦,若非张辽及时来救,马岱那八千余兵众恐怕要全军覆没。

随后,张辽又有言,当时情势之危急,若是魏军阵内再有一员与邓艾武艺相当的大将,或是魏军并非远途跋涉,大多疲倦神怠。

纵是他引兵去救,恐怕也要被那看似六丁六甲之阵杀个大败,众人听之。又惊又愕。皆不敢再有轻视。

且说邓艾收兵撤去。想兵士大多疲倦不堪,直撤到高昌七、八十里外的石亭城整兵歇息,途中正逢着押解辎重队伍的孙礼。

原来,当日邓艾与孙礼得知张辽正攻取高昌,两人商议后,决议趁乱偷袭,为免到时情势混乱,辎重有失。邓艾先引兵进发,孙礼则押辎重队伍随后而发。

孙礼心知邓艾了得,本以为邓艾定能趁乱得手,纵然取不得高昌城,亦能占据上风。

但孙礼却未料到,邓艾竟然撤回石亭城,孙礼探得消息,连忙催军而赶,直到石亭城。

石亭城府衙内,孙礼听闻前事。紧绷的神色便是松弛下来,高昌城虽是早被张辽所夺。但所幸邓艾智勇,调拨有道,进退皆宜,摆下阴阳**大阵,大挫晋军,折损其三千余人,而邓艾仅是折了千余兵士,可谓是大获全胜。

孙礼暗暗惊叹,可知当时己军兵士大多疲倦,更兼忽然知得高昌被夺,如遭晴天霹雳,而邓艾却还能稳住阵脚,反将占尽优势的晋军击败。

孙礼试问当时若是由他统军,恐怕并无这般能耐,莫说击败素来以精锐闻名,更兼有张辽、马岱所在的北晋军,就是能保存过半兵力,已是万幸。

想到此处,孙礼双眸不禁迸射出两道精光,甚为敬服地拜道:“士载临危不乱,用兵如神,礼不及也!”

孙礼口中虽是如此道说,但眼眸内却是神色晶亮,毕竟孙礼年纪与邓艾相差无几,亦都是近年魏国风头正盛的年轻一辈。

而且其中邓艾乃郭嘉之徒,孙礼则是司马懿之徒,两人的师傅都是大魏重臣,号称魏国两大智囊。

虽然邓艾并无相比之心,但孙礼却不甘其下,而此时邓艾屡立大功,风头一时之盛,孙礼根本无法可比。

此番兵伐吴南庐陵、桂阳两郡,也不知曹操是否有意令这两位少年英雄暗中争斗,激发两人潜力,齐派而出,孙礼虽为副将,但却望能多立功绩,能将邓艾这个主将比下。

眼下,孙礼对邓艾可谓是心悦诚服,但也并无气馁,毕竟只要天下一日尚未一统,他便有机会超越邓艾。

邓艾听孙礼所赞,淡然一笑,从容而道:“德达谬赞了,只可惜邓某学艺不精,若是当日家师亲来,摆下此阴阳**大阵,莫说那张辽,纵是吕布亲自,亦恐难破此阵!”

孙礼一听,神色连变,惊骇不已,邓艾素来为人谦虚,不喜乱打诳语,看来这阴阳**大阵,定有鬼神莫测之能。

孙礼震惊之余,不禁心里暗道:“鬼才郭奉孝果非寻常之辈,难怪师傅司马懿隐忍多时,甘愿居于其下!”

少顷,孙礼神色一凝,向邓艾问道:“此下高昌已被张辽所夺,高昌乃庐陵重城,紧要之地,我等若不能取之,纵然取下临近小城,亦无济于事,不知士载有何打算?”

邓艾听了,沉了沉色,便向孙礼言道:“张辽既然发兵来取庐陵,恐怕此下交州、桂阳已尽失也,而吴南除桂阳、庐陵之外,尚有零陵、衡阳、长沙三郡!”

“晋贼亦必发兵去取,早前我等虽已遣人通报于将军,却尚不知此下局势若何,依邓某之见,此下不可轻举妄动,但等陛下号令,再做进取!”

孙礼听言,重重颔首,亦是认同,凝声而道:“士载所言极是,如此我等先于此城养精蓄锐,待陛下号令一到,盛而进之,凭我大魏雄军之锐,必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孙礼说罢,两人相视而笑,另一边,邓艾虽撤军退去,可张辽却不敢松懈,连日派斥候去探。

一日,斥候回报,言邓艾屯兵于石亭城内,暂且不见动静,张辽听了,扶须沉吟,一双虎目赫赫生威,徐徐而道:“这邓艾能耐超群,若待其军兵众歇息已毕,蓄势而发,实乃养虎为患,诸位可有计略?”

张辽话音刚落,马岱神色一紧,急出而道:“张将军不必多虑,前番末将不知那邓艾厉害,故有轻视之心,此下若再引军而敌,绝不会败于其下,末将恳请一军,直到石亭城下,以雪前耻!”

张休闻言,脸色一急,连忙出席谏道:“不可!依张将军所言,文将军此下正取零陵、衡阳、长沙三郡,以文将军、郭将军之能,想必此下已尽得三郡!”

“吴南共有五郡之地,曹老贼既派邓艾来取庐陵、桂阳,必定亦会派一大将去取长沙三郡,文将骁勇无敌,更兼郭将军韬略了得,智勇双全,必能保得长沙三郡!”

“即时,曹老贼得知我大晋欲取吴南之地,必然不敢轻举妄动,速教邓艾等人撤军,于此,张将军何不据高昌坚城而守,如此一来,无需多日,吴南五郡皆得太平也!”

张休话音刚落,素来以百姓为先的顾穆,亦急急出席附和道:“张公所言甚是,何况我军前番大折一阵,锐气已戳,还望将军三思!!!”

第七百七十六章取舍之间

张辽闻言,当即陷入沉思,马岱却是不甘败于邓艾之手,冷声喝道:“如此一来,岂不教那邓艾以为我大晋雄军胆怯,怕了他么?”

张休眉头一皱,却不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