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籁呀!真是天籁呀!”
  张济忍不住大叫道,立刻向声音传来处赶去,不一会儿,张济终于看到了那个演奏琵琶乐的人。
  琵琶的演奏者是一个堪堪三十的妇人,此刻这妇人独自侧坐在一处火堆前,旁若无人的低眉信手弹奏着怀中的琵琶。
  这琵琶声悠悠不绝,玉手在琵琶上来回挑拨,大弦嘈嘈,小弦切切,错乱杂弹间却藏着幽咽仇恨。
  以曲诉情,光是听着曲中的冷凝音调,在场的听闻者就可感受到演奏者心中裂帛般的沉痛。
  突然,琵琶声再不似之前的嘈杂,瞬间变得低沉下来,仿佛滴水落尽。
  弦弦掩抑间不再露出任何起伏之音,平淡无波的声音好似无声一般,让每个人都感到脑海鸣动,一股绝望与茫然的情绪染上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每个人都处在这个极致悲伤到极度绝望的过程中之时,琵琶声突然停止,四周都变得悄然一片,然而每个人的脑海里,依旧余音云绕,忧愁的思绪连绵不消。
  这少妇停止琵琶的弹奏之后,似乎并未察觉不远处有一队兵卒正凝视着她,她看着面前的火堆,哀叹了一声,随后将手中琵琶抛出,直丢入火堆之中。
  所有人都没料到妇人会有如此行径,顿时众人尽皆惊骇无匹,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张济的反应力最快,在琵琶被抛出的瞬间,他便飞步向前扑去,彷如一匹脱缰的烈马一般。
  只是一个呼吸间,张济就冲到女子身侧,双手完全不顾火堆的灼烧,伸手就往火堆里抓去,连带着火星的将琵琶从火中拽出。
  张济连忙将琵琶上的余火拍灭,毫不在意衣袖被火焰焚烂,当火焰扑灭,见到琵琶尚是完好之后,张济这才松了口气。
  张济拿着琵琶,转头看向一旁的妇人,严肃问道:“这位姑娘为何如此!这般好的琵琶,怎么就往火堆里丢弃?!”
  此时,听着张济的质问,妇人抬首茫然的看着张济的脸庞,却见张济身着军甲,立即面色愤恨的言道:“此物乃我所有,我如何处置,不由你来决定!”
  听着妇人如此藐视无礼的话语,周围的士卒顿时恼怒,想上来教训这个对他们将军无礼的妇人。
  张济立即转头看向众亲军,说道:“不得无礼!”
  言罢,张济将琵琶递到妇人面前,言道:“将它收好,别再往火里丢了!”
  妇人看了眼面前的琵琶,眼神中晃过一丝留恋之色,随即眼神瞬间绝然,并未接手张济递来的琵琶。
  张济看着妇人的举动,眼中亦是闪过一丝哀伤。
  从这妇人的表情中,他能够猜出这个妇人的大致遭遇,恐怕是其家人未能在这场乌丸人入侵的浩劫中幸免,如今她孤身一人,对生存的**已经彻底消去,唯想着一死而了解心中所有的痛苦。
  正如张济所料,此妇人唤作邹氏,是幽州一富户的妻室,她全家上下被乌丸人屠杀,如今只剩她一人苟活于世,万念俱灰之下,她才准备将自己的琵琶焚烧,然后选择一处地方自缢而去。
  张济虽然猜到了邹氏的心思,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粗人,不懂得如何安慰人心。
  无奈之下,张济只好将琵琶放在邹氏身旁,留下两个亲卫监视,防止邹氏再次乱来,然后便和田豫继续巡夜。
  此后,张济每日空闲之时,都会来这难民营中寻找邹氏,并且还带来粮米等物,只求邹氏再次弹奏琵琶,让他张济再听一听那天籁一般的琵琶乐。
  一开始对于张济的到来,邹氏连搭理都没有搭理,张济对此也不着急,就在一旁等待,时间到了就走,没听到琵琶乐也不生气。
  而对于张济送来的粮食,邹氏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返还回去张济也不收,无奈之下,邹氏只好将多余的粮食分给营中的老弱病残。
  久而久之,对于张济的殷勤,邹氏也有些过意不去了。
  终于有一次,张济到来之后,邹氏竟然拿起了琵琶,不邀自行的弹奏起了琵琶乐。
  自此,双方的戒备与隔阂似乎被打破,张济依旧有空就带东西来,而邹氏每次也为张济演奏一段琵琶乐。
  就这样,二人之间也不多说其他,便这样无声默契的进行着彼此的交易。
  而渐渐地,邹氏在演奏琵琶中,脸上的茫然与决绝逐渐冰逝,似乎寻找到了新的生存之光。
  因为忠于她的琵琶乐的一个倾听者,而产生的光芒。
  ……
  这一天,渔阳城依旧平静,西边的天际,却涌起了一阵烟尘。
  田豫见状顿时一惊,连忙引兵出城,整装列阵相待。
  就在此时,张济却是找到田豫,言道:“田将军莫慌,这西边来的军队应该不是敌人,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应该是我并州的后续军伍来了!”
  (本章完)


第288章 赵云到来
  听到张济的话语,田豫脸上的惊惧之色渐消,不过却也不敢完全放松警惕,依旧让身后的士卒严整列队,随时准备战斗。
  不一会儿,果然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军浩荡而来,张济立刻让亲卫亮出旗号,以表自军身份,防止不必要的冲突。
  当张济将旌旗立起之后,所来的不明骑军也纷纷亮出旌旗,赫然就是并州军的号令。
  张济看清来军旗号之后,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向田豫急忙言道:“是赵将军来了!”
  听到张济的话语,田豫脸上也露出一丝惊喜,很是激动的问道:“可是那个孤骑诱伏颜良的赵子龙将军?”
  张济没想到田豫还听过赵云的事迹,连忙点了点头言道:“对对对,就是那位号称并州军胆的赵子龙!”
  听到张济的确认之后,田豫脸上的激动欣喜之色更浓,他虽然远在并州,却也闻听过赵云的事迹。
  此前赵云本是一个无名小将,并无什么惊世骇俗的战绩,直到并州与渤海在魏郡的邺城争夺战中,赵云假装成高览的信使,孤骑诱引颜良大军尽入并州军伏击,此战几乎全歼颜良之军,连颜良本人也险些被擒杀,可谓将袁绍军重创,为丁靖最终夺取邺城打造了前提基础。
  自此,赵云在冀州一战成名,不但以武勇著称,还以过人的胆气见闻,被称为丁靖帐下第一先驱。
  并且赵云的年龄也不大,和他田豫相仿,彼此的名气也不相上下。
  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田豫对赵云的注意度极高,常常将赵云的作为与自己相比较,并以此猜度彼此的本领差距。
  而越是琢磨之后,田豫对赵云的兴趣就越大,对赵云的认识也越深,心中的佩服也更重。
  他田豫知道赵云的能力与前途都远远不可计量,如今的赵云就像是一头刚刚出水的蛟龙,才刚刚显露他的峥嵘利爪,而他田豫却只是一头小鳄,他们两个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田豫虽然很有自知之明,但是却也不是一个妄自菲薄的人。
  赵云即便仅仅锋芒毕露,就已经远超一流,但这并不会让他田豫屈服敬畏。
  反而愈加激起了田豫的竞争之心,他田豫就是要看看,自己绝不会必赵云这个同龄人差到哪里去的。
  很快赵云就抵达了田豫军阵前,张济连忙出马迎接,微微行礼言道:“赵将军终于来了!”
  赵云向着张济恭敬回礼,焦急言道:“主公在哪?”
  张济连忙回道:“昨日主公传人从无终城传来回信,他已领军进入右北平,准备奇袭乌丸军!”
  赵云闻言微微皱眉,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言道:“等等!军报上不是说有十万乌丸人入幽么?为何我一路行来,却不见一个乌丸军?”
  张济回道:“多亏主公力挽狂澜,将乌丸人驱逐回无终城以东,如今十万乌丸军都在右北平和辽西之地。”
  “威武!”
  赵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身为常山人的他,自然也知道乌丸军的旷野战力。
  十万乌丸军席卷而来,绝不是轻易可以相抗的。
  而且丁靖手里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三千羌骑和张济带来的三千并州骑军,满打满算可投入战斗也只有六千人。
  可就是这样,丁靖竟然就能将乌丸人打回无终城以东,保住了大半个幽州的安宁。
  这般的战绩,岂能不让赵云惊叹!
  不过如今十万乌丸军聚集在右北平,而丁靖仅仅带着数千骑入右北平作战,其中艰苦危险真的难以预料。
  赵云虽然极度信服丁靖的勇猛战力,但是心中却依旧放心不下,极度担忧丁靖遭遇危险,毕竟那可是面对十万人的乌丸军。
  思及此处,赵云顿时担心无比,连忙看向张济,问道:“可知主公在右北平何处作战?”
  张济闻言一愣,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是去奇袭乌丸军的,具体行军路线并未述明,难道子龙将军你是要引军去协助主公么?”
  赵云点了点头,肃然言道:“主公身边兵马不过数千,却要去应对超过十倍的敌人,这般战事实在太过危险,我必须引兵去助战。”
  听到赵云的回答,张济心中亦是感同身受,言道:“既然如此,我请一位对右北平地形熟悉的人作为路导,帮助子龙将军助战主公。”
  赵云连忙拱手道谢:“那就多谢张济将军了!”
  随后,张济连忙回道田豫军阵中,向着众幽州军请道:“诸位,我并州军需要一个熟识右北平地形的作为向导,谁可帮我并州这个忙,冒险做一下这个向导,来日必有重谢。”
  听到张济的请求话语,众将卒纷纷面面相觑,如今谁都知道右北平的局势,那里可是有十万异族军队纵横,此刻作为向导前往右北平,丢掉性命的危险实在太大了。
  一时间,即便他们已经和张济相处良好,并且还有重谢为允诺,却依旧无人响应。
  就在此时,人群中站出一人,却是平谷城的司马杨夏。
  杨夏看向张济,自荐道:“张济将军,我来给你们当向导。”
  他杨夏不是一个怕死的人,所以对作为向导去右北平之事,他的心中没有一点畏惧。
  并且在他的认知中,他知道并州军去右北平的目的,那就是将乌丸人打败并驱逐出幽州。
  虽然杨夏也知道并州军此举的本质还是为了收服幽州,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帮助并州军,毕竟原则上而言,入侵劫掠幽州的乌丸人,才是他的首要敌人。
  看到杨夏毛遂自荐,张济顿时欣喜无比,连忙上前拉住杨夏的手臂,就要将其引荐给赵云。
  而就在此时,田豫却将二人拦了下来,并肃然对张济言道:“张济将军,我来给赵将军当向导!”
  “什么!”听到田豫的话语,二人尽皆吓了一跳,不知田豫为何如此做。
  张济愣神地看着田豫,惊诧的言道:“田将军,你可是渔阳幽州军的最高将领,何必如此冒险?!而且你去了右北平,谁来领导这渔阳城?”
  田豫闻言依旧神色坚定,转目看向杨夏,言道:“杨司马,我手下的这帮儿郎就先交给你了,至于渔阳城的政事,都交给袁营处置,我想他自有分寸。”
  随后,田豫又看向张济,口气肃然,道:“张将军,你应该也知道,昔日我田豫也是白马义从的一员,并且还是最精锐的斥候军,毫不夸张的说,这右北平的一草一石,我都了然于心,请务必让我作为你们的向导!”
  听着田豫的话语,杨夏神色微怔,只感觉眼前的画面,不就和此前他们被难楼军追击时,丁靖托付田豫带路先领步兵撤退的场景一模一样么!
  (本章完)


第289章 右北平之伏
  直到这一刻,杨夏终于发现了这田豫竟然还有一个特技,那就是非常擅长认路,是一个天生的最佳向导。
  此刻,张济听着田豫的自荐,也没有理由拒绝,只好将田豫作为向导引荐给赵云。
  当赵云听到自荐作向导的是幽州军骁将田豫之后,整个人也有些吃惊,不过他却也没有多说其他,欣然对田豫表示感激与欢迎。
  准备好一切之后,赵云不愿再在渔阳有任何一丝停留,立即引兵向右北平而去。
  离开之前,赵云还向张济言道:“张将军,徐荣将军的兵马已经抵达涿郡,若有什么战事需要,可以去涿郡向徐荣将军求援。”
  ……
  同一时间,右北平城。
  今日的乌丸军本打算照例攻城,突然却见右北平城内似有火光涌起,更有无数浓烟滚滚升起,浓烟几乎连成一片,而右北平城中也传来连绵不绝的惊慌喊叫声。
  看着右北平如此情况,丘力居和乌延顿时意识到了什么,彼此相互对视,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乌延驱马走到丘力居身旁,低声言道:“盟主,难道是城中内应动手了?”
  丘力居点了点头,认定地言道:“应该没错,此时右北平上下已经疲惫不堪,可谓强弩之末,对内防范应该不足,正是邢举动手的最佳时候!”
  丘力居不敢有任何拖延,唯恐邢举的内应之举被公孙军迅速扑灭,连忙召集大军趁势进攻城池,而众乌丸军虽然不知道丘力居和乌延在城中安排了内应,但看这情势,他们也知道城中必然出了动乱,如此绝好的进攻机会,众乌丸军岂会放过。
  一时间,各部乌丸军争先恐后的请战攻城,丘力居也不阻止,凡是请战的一应允诺。
  瞬间,数万人的乌丸军浩荡向右北平城进攻而来,其声势之雄壮,可谓震动天地。
  而这个时候,城外的鲜卑军也意识到了什么,连忙让人快马去通知丁靖,让丁靖立即引军来战。
  没过多久,乌丸军的攻城器械就顺利推进至右北平城下,而城头上的反击力度也十分疲弱。
  乌丸军尽皆认为公孙军,因为受到城中的大火动乱影响,而导致防备力度都由此降低。
  而就在此时,乌丸军尚来不及登上城头,只见右北平的北城门突然打开一条细缝,而在城门之后还有吼叫拼杀声传来,似乎有人正在竭力从内部打开城门。
  乌丸军见状之后还有些愣神,随即纷纷都反应了过来,知道门后有内应正在打开城门。
  瞬间,所有的乌丸军都向城门处涌来,配合里面的人冲击城门,想要一举打破城门,顺势杀入城中。
  只要将城门控制在手,这右北平可谓中门洞开,一切都将就此化作定局。
  右北平城的情况被丘力居看在眼里,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军队,只剩下他这个盟主和乌延这个残部的兵马了,其余各部的兵马都已经冲到右北平城下。
  此刻若是他丘力居再不引军出手,就只能坐看其他各部席卷劫掠右北平城了,到时候他丘力居莫说分一口肉,恐怕连汤都喝不到了。
  “全军出击!”
  丘力居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急切引军压上,全军向右北平城下冲去。
  直到此刻,右北平联军的主要战力,几乎全部都涌到右北平城下,向着那城门死命冲击。
  突然,右北平的北城门轰然而塌,整个北城门瞬间洞开。
  乌丸军见状后,尽皆高声嚎叫不止,宛如洪水一般通过城门向城中涌去,谁也不愿意落后其他一步,唯恐自己比别人晚上一步,而少抢掠到一丝好处。
  十万人,这是一个极度庞大的数量,光是一个个人站在一起,便是接连成片的漆黑浪潮场景。
  此刻虽然右北平城门洞开,但是一次也只能允许数十人一齐进入,更多的人却只能在城外遥遥相望,等待前面的家伙进城之后,自己才能进城。
  这样的后果可谓极度严重,他将乌丸联军乌合的本质最大的体现了出来,焦急等待在城外的人眼巴巴的看着前面的人进城,没进去一个人,他们的心就更焦急一分,所获的好处就更少一分。
  这一刻,每个人的**都被勾起,焦急的人们开始变得愈加无序,不听号令的家伙变得此起彼伏,众军彼此推搡、辱骂、踩踏,似乎已经忘记了彼此身为联军同袍的身份,只想着自己能够快点进城。
  就这样,无数的细小摩擦被无限放大,继而就像导火索一般,引起了更大的乱斗和火拼。
  还未全军进城,就有数千人直接被自己人杀死,而更多的人也身负各种大小伤势。
  就在此时,乱军中的鲜卑军突然主动退离,向着两旁撤退,似乎不想参与这场自己人的混战的样子。
  有了鲜卑军的脱离,城下的空间顿时多了不少,各部军纷纷趁势向前继续推进。
  对于鲜卑军的举动,丘力居身旁的蹋顿感到无比疑惑,他不懂鲜卑人为何主动远离城门,这样做岂非是主动放弃提前入城,相当于拱手让出无数好处。
  蹋顿不相信鲜卑人不是贪婪之辈,心中感到颇为忧虑,他连忙看向丘力居,担忧言道:“父亲,鲜卑军向我军两侧和后方退去了!”
  丘力居看了看四周的情况,果然见到鲜卑军向着后方两侧有序退去,似乎并不急着进入城中劫掠的样子。
  未等丘力居回答,另一旁的楼班却是急切叫道:“父亲,别管鲜卑人了,既然他们不想进城劫掠,那样岂不是最好,我们能得到好处肯定更多!”
  “而且父亲快看,差不多已经有两三万人进城了,我们再不加快速度的话,岂不是白来一趟了!”楼班手指城门再次大叫。
  丘力居顺着楼班的手指看去,果然见到已经有数万人进入了城中,而后续还有更多的人往城中涌去。
  这一刻,丘力居也有些纠结了,蹋顿和楼班的言语,都有各自的道理。
  依照蹋顿的见解,这鲜卑人的撤退举动,的确很是古怪,若是不弄清楚的话,后患无穷。
  可这楼班说的也没错,若是他丘力居再不引军突入城中,恐怕这偌大的右北平,能分给他丘力居的好处将乏善可陈。
  (本章完)


第290章 火海
  “鲜卑军的行动很是诡异,不过他们毕竟只有两万人马,若是想趁机作乱的话,所能造成的威胁也不会太大。”丘力居思虑片刻后说道,“算了,我们还是先抢先进城再说,等占据了右北平,就算鲜卑军到时候想反水,也成不了什么大浪!”
  言罢,丘力居不再搭理鲜卑军的异动,悍然领军向城门处突进,凡是拦在他们前路的,统统都被冲散溃乱。
  就在丘力居引军抵达城门口之时,已经有超过四万人的乌丸军杀入城中。
  这帮乌丸军杀入城中之后,立即高举战刀,呐喊不止地向前冲锋。
  野心比较大的就往城中街道冲锋,只朝着城池中心的官府和富户杀去,那里是财富好处积累最多的区域。
  而野心比较小的,进城后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了,几乎看见房屋就往里面冲。
  转瞬间,靠近北城门的所有街道、房屋、宅院、商铺,都被乌丸军汹涌占据,这帮贪婪的家伙,冲入这些民宅之中,劫掠抢夺不止。
  然而没过多久,这些杀入城中的乌丸军,便发现了事情不对劲。
  他们发现这北城门附近,除了城头上有一些守军之外,这些街道和民宅里,却不见一个守军,除了他们乌丸军自己之外,甚至连一个人影也没有看到。
  而且最奇怪的是,这些街道的两侧都摆满了木柴干草,甚至连许多的民宅里都有着不少易燃之物。
  至于什么粮食和值钱之物,乌丸军是一个也没有搜刮到,连个稍微好一点的陶碗都看不着,似乎这里早就被人提前清扫了一遍。
  而一些精明冷静的乌丸军,除了在入城后就展开搜刮行径之外,他们还留了一点心思来观察周围环境。
  很快,这些精明冷静的乌丸军,就发现了这城中的不妙。
  在攻城前,他们所观望到的城中涌起的火光和浓烟,其实并非是因为城中大面积失火所致,而是有人制造了几个巨大的火堆,并且用了些牛羊粪为火引,故而加大了烟势。
  若是他们之前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这城中升起的浓烟又细又直,大风吹过都难以散去,这种烟尘绝不是平凡火灾所能引起的。
  “不好!有诈!”顿时,有人心生出了极度的危机感,忍不住大声吼叫道。
  然而看清形势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被贪婪**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号令或劝说,只管往更深处冲杀抢掠。
  ……
  此时,右北平城中某处屋顶,公孙续领着数个亲兵在此已经等待多时,他正在遥遥观望着北城门附近的情况。
  这个时候,乌丸军几乎占据了半个北城门,足足数万人进入了城中,并且已经向四周开始扩散。
  看着城中的如此情况,公孙续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无论如何都必须动手,哪怕要付出半个北城区作为代价,否则一切都结束了。
  公孙续瞪大了眼睛注视着整个北城区,面色冷毅的对身旁的轻兵下令道:“传令下去,点火吧!”
  言罢,亲兵立即站起,拿出两杆令旗,迎空挥舞,以此传达公孙续的命令。
  随着号令旗的舞动,整个北城区传来阵阵金鼓之声,这是公孙续设置的纵火信号。
  顿时,早就藏伏在右北平的北城区公孙军,纷纷点燃早就准备好的火把、火箭,对着右北平城的民宅、街道开始纵火,而放完火后,这帮公孙军立刻躲进已经挖好的地窖或水井中,以防自己被烈火波及。
  只一瞬间,半个北城区就出现了数十个焰焚大火,并且这些起火点彼此呼应,不一会儿就各自相连,形成一股重重相围的火势。
  能一下子制造这般大的火势,除了用上了从邢举那里缴获的纵火之物外,公孙续自己也算是用尽了右北平所有的家底。
  右北平作为幽州第一军事重镇,自然储备着不少引火之物,这些引火利器本来是用来守城用的,此刻却被公孙续全部投入到了这场大火伏击之中。
  不过就算如此,想要制造面前这样一场大火,所需要的条件依旧远远不够。
  其中还需要不少城中居民的支持才行,毕竟制造这场大火,要的不止是火源和火料,还需要这半个北城区作为放火之地。
  公孙续可谓用尽了浑身解数,才在这短短两日间,将这半个北城区的居民说服,继而成功制造了这样一次庞大的火焰伏击。
  ……
  此时,杀入城中的乌丸军,也终于发现了四周火光冲天的场景,并且因为满街满屋的引火之物,这些火焰蔓延的速度极快,没一会儿就相连成片,几乎化作一层层的烈火浪潮,向着北城区的乌丸军熊熊烧来。
  “快撤!大火来了!”
  “快跑呀!”
  “******的!别当老子路!”
  “救命呀!”
  “啊~~~火~~~好痛~~~~啊~~~~”
  瞬间,杀入城中的乌丸军,便被这场大火三面围住,想要不被火焰烧死、熏死,唯有向北城门原路退去。
  只有出了城,才能躲过这场大火!
  可是,数万人冲入城中,拥挤在这半个北城区内,想要原路退出城外,又岂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那些离火焰浪潮近的,想要向后撤退出城。
  而那些才刚刚入城的,又不知道前面有大火围涌的危险,一心只想着往前冲。
  两股人马彼此相互冲撞,不但哪一方都动弹不得,甚至还引起了惨烈的互相厮杀。
  这也难怪,才进城的想要继续掠夺,自然不愿意轻易后退;入城最深的正被烈火威胁,性命不保之下只想后退。在贪婪和生存的**之下,每个人都变得不顾一切,手中的刀剑便成了争利夺命的利器。
  就在乌丸军自相残杀之时,城中的大火终于连成一片火海,并且已经蔓延到乌丸军的人潮中。
  一时间,无数乌丸军被大火焚身灼烧,滚滚的浓烟更是让无数乌丸军熏得眼辣喉痛,甚至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眼见着火势成片,半个北城区都变成火海之后,进入城中的乌丸军也终于全部都察觉到了不妙,心中的劫掠心思也瞬间浇灭,只想着快点退出城内,保住性命。
  此刻,位于城外的丘力居刚刚抵达城门口,却见到之前冲入城中的人,纷纷面色惊慌地向着城外涌来,仿佛城中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并且,丘力居还听到城门内传来无数哀嚎叫声,这些声音不像是被劫掠的城中民众发出的,倒像是他们乌丸军自己的喊声。
  结合不断有乌丸军惊慌向城外溃逃,丘力居的脸上也露出了惊诧之色,他实在弄不清这城内到底发生了何事,以至于出现如此颠倒性场面。
  (本章完)


第291章 鲜卑军动手
  还是蹋顿的反应最快,立即让部下拦住一个刚刚从城中溃逃出来的家伙,带到面前喝问道:“为何如此慌张!城中发生何事?”
  那个被抓来的乌丸军,见到面前赫然是盟主丘力居等人之后,神色才稍微安定,连忙言道:“盟主,城中有埋伏!”
  丘力居闻言一惊,挑了挑眉头,问道:“埋伏!什么埋伏?”
  “公孙军在城中放火焚城,如今半个北平城内都是火海,我们入城的兄弟死伤惨重呀!”那个乌丸军似乎又想起了城中的火势威压,浑身颤抖的言道。
  得知城中的情势之后,丘力居等城外众军瞬间哑然,皆没想到公孙军竟然如此狠断,竟然用焚城之举来伏击他们乌丸军。
  右北平这样做,虽然可以重创进城的乌丸军,但是自身却也会付出极重的代价,这大火焚城对右北平所造成的损失,非数年不可恢复。
  就在此时,蹋顿看向丘力居,急切言道:“父亲,我军先远离城门,为城中的兄弟清理出一条道路来,否则城中数万兄弟必定身葬火海!”
  丘力居听闻蹋顿的言语,顿时瞬间惊醒,连忙下令嘶吼道:“全军散开后退,为城中的兄弟让出一条路来!都给我快点!”
  然而就在丘力居引军疏通道路之时,位于乌丸军后方的鲜卑军,却是将城门下的一举一动,清晰的看在眼里。
  众鲜卑首领尽皆观望着乌丸军的情况许久,如今乌丸军混乱不堪,扶罗韩立即第一个起声喊道:“乌丸军已经中了城中的埋伏,如今乌丸军溃乱无序,阵脚混乱,正是我军进攻的机会,大家跟我杀!”
  言罢,扶罗韩第一个引军冲出,其余鲜卑首领见状,也不再犹豫观望,纷纷引军冲杀而出,向着右北平城下的乌丸军后阵冲锋袭来。
  此刻,丘力居之军尚没有彻底散开,城门口的通道也没有制造好。
  然而就是这般紧急之时,鲜卑军却是突然冲锋杀来,对着城外的乌丸军后阵一顿猛冲厮杀。
  乌丸军根本没想到鲜卑军会在这个时候倒戈一击,连一点防范的准备也没有,毫无防备的被鲜卑军一阵冲击。
  丘力居看着自军后阵被鲜卑军杀得一阵混乱,他整个人的脸色都变得铁青一片,他想不到鲜卑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动手,这时机把握之准确,简直就像是早有预备一般。
  此刻,丘力居整个人都慌神了,四周的联军部队都已经意识到了时机的不妙,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反击的机会。
  若是再想着进城劫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