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素利双目紧盯着丁靖,心中有些犯嘀咕,开口问道:“安北将军,这个……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乌丸军可有十万人,就算是十万头猪,要全军覆没起来,也没这么容易吧!”
  听着素利用自己之前的比喻反问回来,丁靖的脸上却是神色如常,依旧自信无比,似乎全灭那十万乌丸军,他还真的有十足的把握。
  (本章完)


第283章 挺进右北平
  众人皆凝视着丁靖,都想听听丁靖到底有何说法,为何口出如此狂言,却还能如此自信。
  被大家这样看着,丁靖却是神态依旧,言道:“别看着我,我不会把我的想法告诉你们的,并非我不信任诸位,只是此事毕竟重大,就算是我的亲信之人,我也不会相告的。此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听丁靖如此神叨的话语,众人皆是眉头一挑,对丁靖这装神弄鬼的样子,感到颇不自然,以至于对丁靖此前的说法,也有了更多的怀疑。
  “安北将军,莫不是你是为了获得我鲜卑军的指挥权,而故意空口大话?!”心直口快的巴林忿而言道。
  对于巴林的质问,丁靖却是一点也不生气,自信且诚恳地言道:“我并非狂言自大!我是真的有把握全灭乌丸军!”
  张绣:“……”
  巴林:“……”
  阿鲁:“……”
  所有人:“……”
  见丁靖依旧狂傲而自信的样子,众人瞬间无言,也不好再怼言丁靖,纷纷侧目看向素利,一副听从素利决断的样子。
  素利一直凝视着丁靖,心里的思绪也流转万千,对于丁靖的自信感到无比心动,只是因为毫无根据,而心存质疑与犹豫。
  不过,所谓富贵险中求,他素利已经弃乌丸而向丁靖了,这本就是一件冒险之举,不妨碍将这个险再冒大一些,此刻的他们鲜卑已经别无他法,唯有撑过此次幽州之行,才能再谈其他。
  最后,素利神色一定,双目坚定的看着丁靖,应答道:“好!安北将军,我素利就再信你一次,我可以想方法让留在右北平的鲜卑军暂时听你的,不过你必须保证你的计划不是胡来的,若是你的计划对我鲜卑不利,那就休怪我鲜卑军不通人情了!”
  听着素利的回答,丁靖心中也终于松了口气,立即拱手拜谢道:“多谢天佑公信任,你也且放心,我绝不会用鲜卑兄弟的性命来开玩笑的!”
  素利点了点头,回头对着巴林和阿鲁言道:“你们两个暂时跟在安北将军军中,一来作为人质,以通安北将军信任;二来作为信使,替安北将军与轲比能、扶罗韩等一干首领传递信件。”
  随后,丁靖与素利又商量了一下合作的细节之后,便各自引兵而去。
  ……
  修整一夜之后,丁靖在无终城留下两百骑,将无终城弄成一个简单驿站,方便丁靖进入右北平之后,也能与渔阳、涿郡等地互通联系。
  而素利也连夜领军向北而去,往着乌丸人的老巢偷偷摸去。
  待一切准备完毕,丁靖也立即领军进入右北平,而因为素利引军西来无终城的关系,这右北平郡西部别无一个乌丸斥候。
  因此,丁靖大军飞奔前进,却仿佛进入无人之境一般,没有一支乌丸军发现他们的踪迹,并且前来阻截。
  经过两日的奔驰,丁靖终于到达右北平城西四十里的一处密林中。
  到了这里,再往东行的话,就没那么安全了,被乌丸斥候发现的概率极大。
  因此,丁靖不敢大摇大摆的向东再进,而是立即领军进入密林中藏伏驻扎,暂时观望一下右北平城的局势,再进行下一步的打算。
  藏伏好大军之后,丁靖带着张绣、巴林、阿鲁三人,一人三马的向右北平城而去。
  四人不敢直闯右北平城,而是向南绕路,从南面抵达右北平城外,再偷偷找地方探查观望右北平的情况。
  正如丁靖等人所见,右北平还在公孙军的手中,并且正与乌丸军进行着惨烈的攻防战斗。
  这几日,乌丸军一方,可谓是豁出了血性与狠劲儿。
  整个乌丸军上下都没有想到,就算是公孙瓒都已经死了,这右北平竟然依旧坚韧如斯。
  乌丸中的乌延军强攻右北平城三日,直接打得自军折损了半数人马,却依旧只攻上城头二十次不到,连一次有机会控制城头的战果都没有。
  三日的战斗后,乌延军已经锐气尽失,再不能进行高烈度的攻城战了。
  不过乌丸军却没有因为乌延一部的折损而放弃,其余的乌丸各部首领纷纷请战,诸部兵马轮番攻城,就连丘力居这个盟主,都已经动用了自己的本部兵马去攻城。
  如此又过去五日,各部皆有损伤,却依旧没有攻下城头。
  不过,右北平的情况更加糟糕,持续的高强度战斗,已经让右北平上下都感受到了血战的残酷。
  无数老卒战死在城头,无数新兵洒血在城墙,无数民夫累死在城后。
  这数日间的巨大伤亡,已经右北平上下军民的锐气与意志渐消,整个右北平仿佛遭到当头棒喝一般,已经渐渐就要失去最后一丝反抗的力气了。
  此刻,丁靖一干人在远处遥遥望向右北平,就能感受到右北平那血腥冲天的气息,身为战场老兵的丁靖,岂能猜不到右北平的情况。
  他本以为公孙瓒战死之后,这右北平便会在乌丸人的强攻下而瞬间陷落,却想不到这右北平竟然如此坚挺,非但扛住了乌丸人近十日的猛烈攻势,并且还令乌丸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在这近十日的攻坚血战中,右北平上下军民至少战死了五千人,而乌丸人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他们乌丸的损失也接近两万。
  丁靖知道若是再这样下去,右北平最多再坚持五天,看来他必须试一试自己心中的那个计划了,否则就算他领军袭击乌丸人侧翼,却也只能暂时解围右北平,并不能治本。
  丁靖看向一旁的张绣,问道:“佑维,可还记得我俩在右北平城中时,所见到的奇怪现象?”
  张绣闻言一愣,不禁俯首思虑了起来,片刻之后,张绣突然一惊,连忙应道:“主公,你是说在右北平城北城门的那些客商?”
  丁靖点了点头,言道:“对,此前在右北平城中,你不是猜测这些‘客商’是来里应外合,准备赚开右北平的北城门的么?我问问你,你觉得这些扮作客商的内应,会不会是乌丸人安排的?”
  张绣闻言一愣,随即眉头一挑,大呼道:“他们肯定就是乌丸人安排的内应!”
  “不好!如今右北平城陷入苦战,乌丸人也损失不小,此刻正是动用这帮内应的最好机会,如此岂不是右北平危在旦夕!”张绣又惊叫道。
  (本章完)


第284章 密信
  正如张绣所言,丁靖心中也能料到右北平城现在的情况是有多么的不妙,若是再不采取雷霆般的救援手段,这右北平的陷落恐怕就在这几日间了。
  丁靖也不知道自己心中的那个计划能不能成功,不过现在他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拼一拼运气了。
  毕竟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胜利机会,他丁靖就会永远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
  丁靖看向身旁的张绣,言道:“佑维此言差矣,这内应可能成为压倒右北平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有可能成为拯救右北平的一根引线,一切就看如何筹划!”
  张绣闻言后依旧一头雾水,听不懂丁靖话语中的意思,他实在不明白这内应会怎么成为右北平翻盘的因子。
  张绣看着丁靖,疑惑言道:“主公,末将听不明白。”
  丁靖闻言也不指责,继续解释道:“如果我们让右北平知道这股内应的存在,让他们提前将内应解决,然后再让右北平提前做好陷阱埋伏在城中,再令他们假装内应诱骗乌丸军进城。”
  “届时乌丸军必定心急难耐,争先恐后的进入右北平城中,熟不知踏入的是城中的埋伏与陷阱,然后我军与鲜卑军再趁势从后方进攻乌丸军,如此之下,乌丸军必定陷入我军、右北平和鲜卑军的三面进攻之中。”
  “而且有着右北平的陷阱和城墙阻隔,乌丸军难以列开阵势展开反击或者撤退,到时候乌丸军自阵难稳,岂不是任由我军宰割!”丁靖自信满满的说道。
  张绣的神情也是越听越激动,对于丁靖这个大胆的计划感到心动不已,若是此策成功,乌丸人必定惨遭重损,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也会伤筋动骨,难再威压整个幽州。
  不过张绣毕竟不是个黄毛小子,他虽然一样心动,但是却不犯傻,他知道这个计划中有一个极度关键的环节。
  张绣看向丁靖,问道:“主公,有天佑公的帮助,鲜卑军也许会听从我们的指挥一齐进攻乌丸军后阵,可是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我们如何将这一切告诉右北平,并且还能让他们相信我们!?”
  丁靖闻言脸色也是一僵,张绣的担忧亦是他的忧虑,这便是这个计划最难把握的一环。
  如今右北平城危在旦夕,已经像是一个惊弓之鸟一般,不说他们相不相信自己的计划,而且就算他们相信了,如此冒险的举动,右北平恐怕也会不敢执行。
  丁靖看着右北平城斑驳的城墙,微微叹了一口气,言道:“若是右北平不听我的,那也只能怪他们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了,到时候我们就只能联合鲜卑军奇袭乌丸军,争取将鲜卑军拖延在右北平,让天佑公可以在乌丸人后方老巢尽量制造劫掠与破坏!”
  “这样虽然不能最快速的解决乌丸人的入侵,却也能拖延一下乌丸人的进攻,只要拖延到进入冬季,大雪封锁道路,谅这乌丸人自己就会撤退!”
  不过这个法子却也只能短暂的解决幽州的危机,来年开春时节,乌丸人必定再次卷土南来,到时候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总而言之,除了用诱敌之计重创乌丸人之外,无论其他任何办法,都无法短时间让乌丸军失去战力,毕竟乌丸人是一支人口众多的民族,其韧性极强。
  最后,丁靖终于不再思虑其他,决定先将心中的计划施展出来再说,如果右北平自己不抓住这个机会的话,到时候最多也只是放弃右北平而已。
  这一切,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随后丁靖立即书写了两道密信,一封是交予乌丸联军中的鲜卑各首领的,一封是交给右北平城的。
  丁靖将两封信都交予到阿鲁手中,由阿鲁带去交给鲜卑各首领手中,如此也安全一些。
  临走之前,丁靖再三嘱咐阿鲁,言道:“阿鲁,这两封信事关我军与你们鲜卑的生死,切记不能让乌丸人发现,如果乌丸人要搜查你,你就将这两封信撕碎吞下,可能做到?!”
  阿鲁听到丁靖不断的嘱咐,心中也是一凛,知道自己所付责任的重大,郑重点头应道:“将军放心,莫说是吃下这两块破布,就算是两坨屎,我也会吃下去的!”
  听到阿鲁如此回答,丁靖心中并无一丝恶心,反而觉得阿鲁此人的确坚毅,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家伙。
  ……
  联军营寨,鲜卑军寨之中,各个鲜卑首领汇聚一帐,帐外四十步内都被肃清,除忠心耿耿的亲卫之外,不准任何人靠近。
  此刻帐中,各个鲜卑首领紧张的团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无比严肃与焦急。
  此前天佑公已经传回消息,通知他们已经和并州军达成了共识,并且天佑公要求这帮鲜卑首领,暂时听从并州军统帅丁靖的号令。
  如今他们鲜卑和并州军已经是一根绳子上的蚱蜢,谁也跑不掉,既然天佑公都如此信任丁靖了,他们也只能舍命相陪了。
  不过这帮鲜卑首领也不傻,如果丁靖的命令是明显让他们送死的,他们有权力抗命不从。
  阿鲁见所有首领都到来之后,也不再拖延,立即开门见山,言道:“各位首领大人,丁并虎送来密信,诸位请各自看一看吧!”
  随后,阿鲁拿出藏在鞋底的密信,交给每个首领传阅浏览。
  这帮首领都是彪悍之人,一点也不在乎信上的脚臭味辣眼睛,认认真真地将密信抵近双眼仔细阅读。
  当所有人都看罢信件之后,阿鲁连忙将信件丢入火盆中烧毁,随后看向众首领,问道:“诸位首领大人,可知晓接下来该如何做了?”
  此刻,每个首领的脸上都是骇然之色,他们尚且对密信上的内容感到震惊无比。
  只因为,这信上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太惊人了。
  他们想不到乌丸人竟然在右北平城中留下了内应,这简直就是在右北平的心脏上悬了一把利刃,紧迫之时将成为右北平的致命一击。
  也不知过了多久,众鲜卑首领彼此对视着,每个人的神色都从震惊化作坚定,随后众人一齐应道:“我等同意丁并虎的计划!”
  (本章完)


第285章 破内应
  丁靖这个计划虽然看起来十分冒险,并且把握还不高,但是只要不泄露,就算右北平方面最后没有答应,而导致这个计划最终流产,到时候大不了就是继续和乌丸人在右北平周旋战斗罢了。
  而若是这个计划取得了成功,乌丸人必定元气大伤,届时不说乌丸人难以再威胁幽州,他们鲜卑也可以强势进入乌丸人后方,肆意的允取允夺。
  见众首领纷纷同意之后,阿鲁又从脚底拿出一封信来。
  众首领看着阿鲁手中的又一封信,尽皆神情疑惑无比,难道这丁并虎还有备用计划。
  轲比能惊诧的看着阿鲁,言道:“这丁并虎果然不凡,竟然还有二选计策,如此短的时间里,竟能想出两道破局之策,还真是不可小觑呀!”
  阿鲁神色淡定的言道:“不是,这个是送给右北平的信,丁并虎不方便靠近右北平城,恐被乌丸人斥候察觉,继而让乌丸人瞧出端倪。”
  “因此,丁并虎托付诸位首领,请求诸位首领明天领军策应乌丸人攻城,偷偷将这封信射入右北平城中。”阿鲁继续言道。
  轲比能闻言后,神色颇有些尴尬,微微点了点头,并未拒绝,直接应道:“明白了。”
  次日,乌丸联军继续对右北平展开攻城,城头上的守军依旧坚守不缀,双方的战争烈度都有些低靡,不似前几日那般疯狂不要命。
  看来数日的惨烈战斗,已经让双方的锐气都有些消逝,如今双方比拼的就是战争耐力了。
  不过乌丸人还有一道底牌,那就是藏伏在城中的内应邢举。
  今日的攻城战斗中,突然有一道飞箭射上城头,并且这箭杆上似乎绑着什么东西。
  有士卒立即发现了这杆箭矢的不同,连忙将箭矢呈递给公孙续。
  公孙续取下箭矢上的布片之后,只见布片上书写着一连串的文字,并且上面还盖着一个印鉴,赫然是安北将军印的痕迹。
  公孙续看到布上的印鉴之后,神色顿时一惊,连忙退到一个安全区,偷偷的浏览起了信件。
  越将信件浏览下去,公孙续的表情越加震惊,直到将信件全部看完之后,公孙续整个人都险些站立不住,只因为这信上的内容,实在有些骇人听闻。
  当今日的战斗结束之后,公孙续连忙将二叔公孙越叫道身旁,并将丁靖的密信交给了公孙越浏览。
  公孙越看完信后,神色的震惊程度,比公孙续还要夸张数倍。
  直等待了好久,公孙越才恢复思绪能力,有些咋舌的向公孙续言道:“续儿,这封信应该是假的吧?!”
  公孙续却是摇了摇头,应道:“这上面的印鉴规格精准,绝非乌丸人能搞制造,所以这信十有**是真的。”
  “若真是丁并虎那厮来了,按照信上这么做,还真有可能挽救我们右北平。”公孙越看着公孙续言道,不过脸上闪过一丝哀色,叹了口气,“不过丁靖毕竟是并州军,他们入侵幽州,也是我们的敌人呀!”
  公孙续听到公孙越的话语,心中却是另有见解,对于幽州而言,最大的敌人不是并州军,而应该是乌丸人。
  若是并州军占据幽州,必定施行安抚养民的政策,毕竟大家同属汉家,而丁靖又是个雄心勃勃的家伙,绝不可能干那种竭民取利的事情。
  但是乌丸人却不同了,乌丸人是外族人,并且对幽州的仇视极深,让他们占据幽州之后,恐怕幽州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到时候整个幽州都可能千里孤坟、柴骨遍野。
  公孙续本质上还是一名幽州军,其对幽州有着深厚的情感,若是丁靖能够拯救幽州于水火之中,他未尝不能投靠丁靖,听从其号令。
  公孙续看着公孙越,言道:“二叔,既然丁靖已经可以领军大举进入右北平,恐怕如今整个幽州,就这右北平一城,还是公孙家在统治的了。”
  “而且现在连右北平城都危在旦夕了,既然如此的话,我们还要顽固到底么?”
  公孙越听着公孙续的话语,脸上的坚定也软了下来,他的大哥公孙瓒一死,整个公孙家也威势颓消,如今这个形势局面,他们公孙家的选择真的就只此一条了。
  “好吧!续儿你做主吧,二叔我都听你的!”公孙越言道。
  公孙续点了点头,言道:“如今我们就暂时先相信这丁靖密信上的话,二叔,你带人将北城区临近城门的几个街道控制起来,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给我搜查过去,若是真有乌丸人的内应,就地格杀处决,只留几个主要的家伙作为活口就行。”
  公孙越连忙领命,道:“我这就去。”
  ……
  右北平城,北城区的某处街道商铺中。
  邢举和几个头目,正在商议是明天还是后天起兵搞事情,接应城外的乌丸军入城。
  可就在此时,屋子外却是脚步声连连,还有兵甲相互摩擦而发出的声音。
  邢举神色一惊,正准备开门查探情况,却见大门被人撞开,几个彪形军卒瞬间冲入屋中,不及邢举等人反应,就被这几个彪形军卒个通通制服了。
  ……
  右北平郡守府中。
  公孙越急忙跑来找到公孙续,大喜叫道:“续儿,丁靖密信上说的竟然是真的!这靠近北城门的几条街道里,真的有乌丸人藏的内应!”
  公孙续闻言后亦是惊喜无比,连忙问道:“可抓住内应的头目?”
  “抓住了!抓住了!”公孙越欢喜的答道,“为首的是一个名为邢举的家伙,其中还有七八个小头目,都被我抓住了!”
  “而且我已经审问过这帮家伙了,那个叫邢举的嘴硬无比,我把他的手脚骨头都打碎了,也不老实交代。”公孙越继续说道,“最后还是那几个小头目受不住了,将所有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真想不到呀!这帮内应在这靠近北城门的街道中,竟然遍藏了无数引火燃烧之物,而且还有许多兵刃和强弩。”
  “他们打算就在后天,将这靠近北城门的街道房屋全部焚毁。”
  “如此,不但我城中会因为大火焚街而混乱无比,城外的乌丸军也可以观望到这火势,并以此为号展开攻城。”
  “届时我军不但疲于救火,而且还要疲于防守,而这还没完,他们这帮内应竟然还要再趁势起兵,从内部夺取城门,一举而破我们右北平城!”
  (本章完)


第286章 张济与邹氏(1)
  听完公孙越的阐述,公孙续的脸上已经惊骇一片,整个心脏都后怕不已,衣衫内外都被冷汗浸湿。
  若非因为丁靖这封密信的提醒,他至死也不会想到这城中竟然藏着乌丸人的内应,而且这帮内应的准备竟然还是如此充分,简直就像是一把利刃悬在他们头顶。
  此刻公孙越成功覆灭了城中的内应,公孙续心中悬着的大石却还没有彻底放下。
  解决了内应,只是抹去了右北平的一股威胁而已,本质上并不能改变右北平危在旦夕的事实。
  此今之计,为了挽救右北平,为了挽救整个幽州,为了挽救他们公孙家,公孙续决定就按照丁靖密信上的去做。
  无论最后是生是死,也只求老天爷能够眷顾了。
  公孙续注目看向公孙续,言道:“二叔,你这两日给我将北城门附近的民众安排疏散一下,然后在北城门附近多设陷阱、伏兵,此外把内应准备的引燃之物整理一下,我们就按照丁靖信上的做,右北平能否幸存,就看这一举了!”
  听完公孙续的安排,公孙越瞬间明白了公孙续的想法,有些迟疑地问道:“续儿,你真的决定投靠丁靖了?万一到时候丁靖过河拆桥,对我们赶尽杀绝怎么办?”
  公孙续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一丝犹豫,坚定言道:“先别想那么多,我观丁靖的作为并非残暴之人,应该不会将手段做绝,而且我们现在已经是被架在热锅上了,不听从他丁靖的,也只有死路一条!”
  公孙越闻言叹了口气,只好应道:“好吧!还是那句话,二叔我都听你的,我这就去准备!”
  ……
  就在右北平城暗流翻滚之时,幽州的渔阳郡内,同样是风起云涌。
  和右北平相比,这里的威胁不是乌丸人的战刀,而是难民的饿嘴。
  渔阳郡的难民除了本地的之外,连右北平的难民都往渔阳郡逃跑,此时渔阳郡内的难民数量已经超过十万,每日所需要提供的救济粮食,可谓是一个庞然数字。
  好在有张济和田豫的存在,这些难民中没人敢暴动乱来,论起杀人和狠戾的程度,他们二人中一个是彪悍的西凉老将,一个是残暴的幽州悍军,在他二人的威压手段之下,短时间内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家伙敢胡作非为。
  不过就算有这两个恶人存在,却依旧让渔阳城有些焦头烂额。
  这无数的难民聚集在渔阳这一城之地,不说粮食与治安的问题,光是人与人之间每日的小摩擦、小争端,都让整个渔阳殚精竭虑。
  长久下去,这聚集在渔阳城的难民,必生动乱。
  如今幽州疲瘠如骨,根本再经历不起任何动乱了,为今之计,只有将渔阳的难民疏散遣返回原地,让难民回到家乡,重新开始新生活。
  然而却无奈难民数量太多,并且都因为家园已经被毁,一贫如洗之下皆不愿意返回家园。
  如此之下,田豫和张济都有些急了,想用兵威强势驱赶这帮难民,却又恐适得其反,造成更多的反抗与暴动,到时候就真的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就在此时,渔阳城守袁营提出了一个“利诱归乡”的计策,就是将城中堆积如山的缴获拿出八成出来,以此作为奖励。
  若有难民愿意主动归乡重建家园,官府提供财物和粮食奖励,并且这些财物和粮食分为三次发放,回到家乡后发放一部分,归乡一月后再发放一部分,归乡三月后再发放一部分。
  这些奖励加起来虽然不多,平均一人只能分到两百钱和粮食两斛,最多支撑一个人生存四个月。
  不过,只要难民坚持四个月,等到来年开春,万物复苏,还怕有难民寻不到吃食自救么?
  而且,这已经是渔阳能够提供的最大支持了,并且最多还只能提供六万人的全额奖励。
  不过袁营的计策中,也没想过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这么多的好处奖励,最早听从安排而主动归乡的,当然所获的奖励也越多,后面的人就逐次递减。
  如此对比刺激之下,难民一旦知道官府的承诺是真实的,到时候还不是争先恐后的返回家园。
  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渔阳的负担,而且还能救济难民,可谓一举两得。
  听完袁营的奖励计策之后,田豫立即按照这个法子去做,果然不出所料,难民一开始还有些顾虑,而当见到真有人拿到奖励好处之后,顿时无数人开始拖家带口折返归乡。
  仅仅数日间,渔阳城外的难民就归乡四万多人,并且还有数万人正准备归乡,只有数万人依旧留在渔阳城外。
  这些留下来的人,无一不是因乌丸人而丧家毁户的,大多数人都是孤儿寡母,其中以老弱妇孺为主。
  他们中大多已经失去了再次远行和耕种养家的能力,所以他们就算归乡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等死而已。
  并且因为家破人亡的缘故,他们大多数都对未来的生活感到绝望,只是因为生存的本能而依旧苟活于世罢了。
  在这个乱世中,像这样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张济和田豫都已经见惯了这样的颓废场面,而他们也只是武将,对于抚民安政也摸不清头脑,虽然他们心中对此感到哀伤与自愧,却也是无论为力,只能尽可能提供着帮助。
  这日晚,张济和田豫按常引兵在难民营中巡夜,二人有说有笑着,仿佛认识了许久一般。
  这二人虽然都是骄兵悍将出身,但是彼此相见却不怎么隔阂,反而很快就相互熟识了起来,共同协力应对这渔阳的难民。
  对田豫而言,这张济年长他近二十岁,战斗经验和见识都极为丰富,和张济交流相谈,他田豫可以学到许多的知识和经验。
  而对张济而言,田豫这个年轻将领激情勇敢、锐意进发,他张济看着田豫,就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一般。
  就在此时,张济突然耳根一动,驻马停了下来,侧耳临空,仿佛在倾听什么东西一般。
  看着张济奇怪的举动,田豫有些纳闷,疑惑问道:“张济前辈,你怎么突然停了下来?”
  张济依旧侧耳对着半空倾听着,只用眼角看向田豫,言道:“田将军,你难道没听到这精妙绝伦的琵琶乐么?”
  田豫闻言挠了挠头,更加疑惑不解,道:“什么琵琶乐?我怎么没听到?”
  (本章完)


第287章 张济与邹氏(2)
  张济也不再与田豫过多解释,直接下马,将战马交给身后亲卫之后,寻着声音向难民营深处走去。
  难民见张济自营中穿来窜去,又有兵甲严整的悍卒相随,皆以为此军是来缉查抓人的,纷纷惊恐躲避让路,不敢阻拦在前。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田豫紧跟在张济身后,边走边安抚着难民,让他们不要惊慌。
  几经曲折之后,果然有悠悠的琵琶声传来,这下子田豫也惊呆了,想不到张济的听力竟然如此敏锐,竟然相隔这般远都能寻声而来。
  张济脸上的激动之色愈加明显,他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却对音乐颇为喜欢,尤其是琵琶的独特音色,更是张济最独钟的乐声。
  早在张济还在西凉的时候,就时常光顾西域人开设的妓院,并非是他张济想品尝西域胡妓的滋味,而是去体会西域歌女的琵琶演奏。
  琵琶本就是西域传来的乐器,胡妓对琵琶的把控更是独到特别,极合张济的胃口。
  可惜,自从张济来到并州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过琵琶演奏了,这让张济心中感到有些失落。
  但是张济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在这战乱荒凉的幽州,听到了琵琶的演奏,并且这琵琶的弹奏者,竟然还能将琵琶乐弹得如此精妙。
  “天籁呀!真是天籁呀!”
  张济忍不住大叫道,立刻向声音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