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荀攸已经投靠丁靖,且自己的四兄荀谌也十分青睐丁靖,但是荀彧却依旧有些犹豫。他的目光已经远离了河北之地,而是转向了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带,心中隐隐有了一个模糊的目标。
相比于荀攸和荀谌的个人抱负,荀彧对匡扶汉室、重振汉风的期冀更重,自来到河北后,所见所闻所察汇于一起,无论是四世三公的袁绍,还是虎啸并州的丁靖,荀彧都看不到二人对汉室的匡扶效忠态度。
二人皆是争地夺利之辈,罔顾个人权柄威势,对汉室只是表面上的敬重,却没有心中彻底的扶持。如此二人,皆非荀彧眼中可以投效的目标,他要寻找投靠的,是一个拯救汉家社稷、匡扶汉室王朝的英雄。
河北之地没有这样的英雄,然而荀彧似乎在中原地带找到了这样的英雄,此人便就是曹操。
自曹操迎奉天子还归许都后,曹操对天子的扶持和敬重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并且时常奉天子之令而四讨逆臣,长期领兵在外,可谓忠心耿耿。
如此之下,全天下都在传颂曹操的功德,赞扬曹操乃中兴之臣,砥柱之将,也难怪荀彧心生向往。
……
丁靖不知道荀彧的心思,甚至他连荀彧在邺城这事都不知道,此时他最操心的事,是袁绍的大军就要来到了。
丁靖想不到袁绍的反应速度竟然如此之快,在丁靖大军尽入邺城后不到一日,袁绍主力大军就到了斥丘地界,兵锋距离邺城城郭不足六十里。
当袁绍军至斥丘之时,正好遇到在此屯扎等待的文丑军队,却见文丑、颜良二人军中士卒只有半数,且各个士气低落。
见自家主公袁绍到来,文丑、颜良立刻前来拜见,领罪跪伏于地,恳言道:“主公,罪将未能拿下邺城,反而损兵折将,罪该万死,请主公责罚!”
袁绍在来斥丘途中,就收到了颜良文丑送来的军报,早就知晓了二人兵败的全过程。那股愤怒也基本消去,只是尚有些气堵,不过事已至此,重新夺下邺城才是要紧事,袁绍的大局观还是有的,不可能在此节骨眼上惩处颜良文丑二人,反而要安抚二人,让二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尽职尽力。
“并虎丁靖骁勇之姿,不下昔日之孙坚孙文台,且你二人也是因高览失陷丁靖手中,而至于被骗受伏,此非战之罪也!我岂会故此惩处你二人?”袁绍笑着扶起二人言道,将军败之责全部丢给了生死不明的高览,以此安抚二人。
果然,颜良、文丑二人听了袁绍话后,顿时感激涕零,心中惭愧而又温暖,随即抱拳向袁绍发誓言道:“主公,良(丑)必誓死报答主公,必将那丁靖人头取下,已解心头之恨!”
袁绍见二人恢复雄心壮志,亦是欣慰高兴,连忙升起大帐,趁势商讨夺取邺城之策。
“邺城坚固,并州军悍勇,我军要如何才能顺利拿下邺城?”袁绍立即对帐中文武问计说道。
郭图率先出列,禀手言道:“主公,我兄郭谋尚在邺城内,可秘令其为内应,里应外合,赚开邺城城门,我军趁势杀入城中,可顺利夺取邺城!”
袁绍闻言后点了点头,觉得郭图计策不错,有出人意料之效,料想并州军必无防备,成功率很高。
就在此时,一旁的许攸却是出列说道:“公则的里应外合之策虽好,然却不要忘了,并州军强悍,丁靖为人也谨慎,这邺城必是严防死守,如何传递信息入邺城?以约定赚开城门的时间和信号呢?”
袁绍听完许攸话语却是一愣,便看向郭图,郭图似乎早有预料,笑道:“主公切勿担心联络之事,昔日我与城内密探曾设下一种联络方式,此中方式只有我与手下密探知晓。”
“哦?是何联络方式?”袁绍好奇问道。
郭图一笑,继续说道:“诸位应该知道,邺城之城中水渠皆是引自漳水,我与密探的联络方式就是借助这水道行事的。”
(本章完)
第104章 高览绝食
“我与城中密探安排过,大军封城之时,欲要传递信息,只需将信件放于一竹筒之内,顺漳水入邺渠而进邺城,密探会终日巡守在邺渠边,若见竹筒漂来,必会立即打捞,如此就可传递消息了。”郭图详细说道。
听郭图解释,帐中文武尽皆点头赞叹,对郭图的妙招佩服不已。
见郭图的方法如此精妙,且郭图的态度也异常笃定,显然是十拿九稳了,袁绍立即心动,即刻就想起草信件,按郭图的方式送信入邺城,让内应郭谋里应外合,配合大军行动,夺取邺城。
见袁绍举动,帐中首座的田丰当即猜到了袁绍想法,却是立即站出阻止道:“主公,我等大军初来邺城,并州军必定惊慌,城门防备应当十分严谨,此时若让内应从内打开城门,怕是难度极大,成功性不高。”
袁绍闻言立即醒悟,连忙止住心中急切**,寻计田丰问道:“元皓言之有理,若是如此,该如何是好?”
“可让大军驻军邺城之外,每日攻城不止,我料不过半月,则并州军必定疲惫,防范也会疏松,此时再里应外合,则大事可成矣!”田丰立即说道。
袁绍闻言后欣然应允,即刻引大军缓缓向邺城进发,大战的风云也一触即发。
……
不提袁绍大军,且说丁靖闻说袁军前来,立刻让城中士卒将粮草、箭矢、滚石等等军重物资屯在城墙之后的各处房屋中,随时做到能够即刻搬上城墙使用。
看着城墙上下的各类军资武器,丁靖心中也自信十足,底气骤生,全然不怕袁绍大军来犯。
就在丁靖做站前最后的巡视之时,亲卫长史阿突然向丁靖报告道:“主公,渤海军高览已经绝食五天了,米水丝毫不食,此时已经昏倒在牢房内,岌岌可危。”
丁靖闻言一惊,想不到高览竟是刚烈如此。
高览乃河北四庭柱之一,武力、领兵能力等皆是一流,正是丁靖需要的人才,他的心中对高览,也生出了浓重的爱才招揽之意。
因此,在俘虏高览之后,丁靖就好几次寻见高览,托辞赏赐诱惑嘴炮无数,想要招揽高览为自己效力。
却不想高览对袁绍忠心耿耿,无论丁靖威逼,还是利诱,高览尽皆默然不答,死活不投降,一副顽抗到底、以死保节的样子。
虽然高览顽固异常,丁靖却也没有杀了他,无非是多张嘴吃饭而已,丁靖就不信了,凭借时光长久,还不能消除这人的心墙。只要时间一久,高览迟早会投降的,丁靖心中如此认为。
却不料高览见丁靖不杀自己,便以头撞墙,想要自杀守节。
还好看押他的士卒发现的早,及时拉住高览才让他没能得逞,自此丁靖就让人将高览终日五花大绑,不容他再做自残举动。
可是,丁靖能让人绑了高览,控制高览的手脚,可是他却控制不了高览的思想和嘴巴。
不能撞墙自杀,高览干脆绝食了起来,想要饿死自己,以此守节。
可吃喝拉撒乃人之常情,除非特殊训练,常人难有如此自制之力,因此丁靖不信高览能够做到绝食自杀,便不以为意。
今日得史阿报告,丁靖才知高览竟然如此恐怖决绝,竟然真的绝食五天了,活活把自己饿得休克昏倒了。
丁靖怕高览因此猝死,连忙随史阿前去牢房,正见高览被医者救醒,却是体弱气微,侧卧在地不能动弹。
见高览这幅要死不活的样子,丁靖的心里也有些触动,知晓高览乃恩义之士,不如给他一个好死,不要再折磨他了。
不过随即丁靖就抛开了脑中的怜悯,在高览的牢房中来回走动,思考着如何劝解高览,让他就算不投降,也应该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
可丁靖也知道,以高览的性情,自己直接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是绝不会听得入耳的。可若是威逼他的话,人家连死都不怕,对自身也足够狠辣,怎么可能屈服于丁靖胁迫呢?
如此铁桶不入的高览,就像个寻死飞蛾一般,除非作为火焰的丁靖自己放手熄灭,否则他高览是绝对不会屈服的。
“高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吧,袁绍那厮领兵来攻我邺城了。”丁靖突然对高览说道,试探高览的反应。
果然,高览闻言后立即眼神发亮,直视丁靖,面露希冀之色。
见此行状,丁靖心知有戏,又言道:“如果你现在就绝食死了的话,若是袁绍攻下邺城,将这牢房打开,得见到的是自己爱将的一副尸体,他该有多难过呀!”
高览闻言眉头一皱,不知丁靖如此话语是何意图,只是死死盯着丁靖,咬牙切齿不止。
丁靖毫不在意高览的怒视,随即爽然问道:“实话告诉你吧,现在袁绍来了,并且他很有可能打下邺城,这种情况,你是要死?还是要活?”
言罢,丁靖让人将食物饮水重新拿来,并将高览身上的绳索松绑,还归高览手足自由。
高览重获行动自由后,面露疑色的看向丁靖,口中也不多言,随即却是直接坐起,拿起面前的食物、饮水就吃了起来。
看高览这幅风卷残云的吃相,丁靖知道面前的高览是真的饿坏了。
之前的高览还宁死不屈、米水不进,现在的高览却是迅猛的差点把碗给吃了,如此前后反差,丁靖的心中对高览也觉得十分有趣,觉得高览性情人品能力都还不错,如此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简直让丁靖叹惜不已。
只数息间,高览便将面前食物吃了个光,而且显然还意犹未尽,直勾勾的看着丁靖,似乎嫌弃食物给的不够。
看高览这副样子,丁靖也是无语,却是说道:“你五天未食,突然猛吃海河,对腹欲有损,先休息两个时辰在吃吧。”
听到丁靖话语,高览竟是没有发怒,反而是深思诧异片刻后,郑重的点了点头。
见高览重获求生**,丁靖也不在此逗留,立即离开牢房,返回自己的岗位,严阵以待,只等袁绍大军上来受死。
(本章完)
第105章 请战
不一日,袁绍本部主力大军就抵达了邺城之外数里,袁军连忙伐木扎营,顺势将邺城东、北两面包围,随时准备吞下邺城的样子。
袁军营寨距离邺城如此之近,丁靖站在城墙之上就可遍观袁军营阵,狂妄挑衅之姿态,一展无疑,令邺城内的并州军士卒尽皆愤怒不已,尽皆感受到了袁军对自军的藐视态度。
见袁绍已经兵临城外,丁靖立即召集众文武于帐内,商讨应对之策。
只见袁绍大军不愧为河北第一强军,军中几乎尽是精锐强兵,构建的营地也井然有序,丝毫不露破绽。
沮授见袁军如此强悍精锐,心料若是等袁军建好营寨,站稳脚跟后,则必定会趁势立即攻城。若是并州军在邺城内只守不攻,虽短时间内可保邺城不失,但时间一久,城内必定人心思乱,彼时稳定的城内也会动荡起来,兴许会因此而令袁军攻破邺城也说不定。
“主公,虽然我军首要目标是守住邺城不失,拖到袁军粮绝退兵,则我军自胜。可是渤海之富庶,不下于魏郡,应够支撑袁绍全军一年许的军粮食用。”沮授继续说道,“若是我军就此防守紧缩不出,则士气必定消沉,若袁军攻势迅猛,即便邺城墙高粮多,怕也难挡袁军攻势。”
丁靖听完沮授分析也点了点头,他心中对守住邺城的自信虽然不低,但也没有十足把握。毕竟他城内只有一万多并州军,而城外的袁军却有四五万,且皆是精锐战力,时日若久,也恐生变故,让邺城易主。
正如沮授所言,为了确保邺城不失,只是一味的死守不出,难有万全把握。不说守军士气会因长期守城战而低落,就连城中的民众也会觉得并州军窝囊猥琐,心生变故,若有人借此挑事、领人作乱,则丁靖对此也难以处置杜绝。
丁靖看向沮授,疑问道:“公与此言甚有道理,若我军欲守邺城万全无失,该当如何?”
沮授点了点头,连忙出策道:“主公,此时袁军初来,营寨未成,阵脚未稳,此时若派一军出城突袭袁军,趁势攻杀,必有斩获,可借此得一小胜,则袁军士气必定受挫,兵锋亦减,攻城威势也将萎靡。”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心中却有些担心,言道:“公与所见不错,只是袁绍并非凡人,他敢领军在城前扎营,必有防备,若是我军趁此时进攻,恐难有成效呀!”
听到丁靖的担心,沮授也无话可说,这袭击之事本就和正面对阵不同,拼的不仅仅是硬实力,还有一点运气成分,因此对于袭击等事宜,谁也没有完全的把握。
见沮授不答,丁靖又看向贾诩,想听听贾诩的意见。
贾诩见丁靖看向自己,微微点了点头,言道:“公与之策有理,主公之谨慎也应当,但是邺城攻防之战,对于我军与袁军双方而言,都是一场硬战。”
“若是能在接下来的攻防硬战之前,小胜一场的话,则袁军士气锐气必将削弱,我军则必将增强,我增彼减之下,则胜利的把握又多了一分。”贾诩说道。
丁靖听后恍然大悟,言道:“文和之言,令我豁然开朗也!那我们就领军突袭一下袁军,让袁绍尝尝我军的厉害吧!”
丁靖话音未落,贾诩顿时一急,连忙阻止,说道:“主公且慢!”
“咋了?”丁靖疑惑问道。
贾诩连忙说道:“主公,看来你还没理解我的意思,我是说袭击乃冒险之事,如果此时我军出击,胜了固然是好事,若是败了呢?”
丁靖闻言一愣,心中也是一惊。
贾诩见丁靖反应过来,继续说道:“袁军帐下文武众多,能人才士亦是无数,若是袁军故意在我军面前摆出搭建营寨、阵脚未稳的表象,实乃早已设下埋伏引诱我等出军袭击,也未尝不可能!”
听到贾诩话语,在场众人尽皆被他饶得无话可说,唯有杨恶莽撞沉不住气,急忙问道:“若是真如军师所言,那我军该当如何?出击?还是不出击?”
此时,所有人心里的疑问都和杨恶相同,齐刷刷的看向贾诩,想听听贾诩说个直接的行动结果。
贾诩也不卖关子,说道:“当然要出击,不过不能全力出击!”
“为何?”丁靖好奇问道,不懂为什么已经决定出兵袭击了,却为何还要不能尽全力出手。
贾诩又解释道:“正如公与所见,我军趁袁军阵脚未稳而出军袭击,并不是追求击杀斩获,而是要削减袁军士气。”
“此时我军占据邺城,有主场地利,只要让一军出战,不需要太多人,两三千足矣,尽皆挑选能够骑射的强兵,在袁军营阵外挑衅。若袁军出战,则弓骑兵游击射箭袭扰,不与之硬战,袁军追来则退回城下,有城上弓弩手掩护,袁军必不敢追击靠近。”
“等袁军退去,则弓骑兵再出,袭扰挑衅,令袁军不能安心构建营寨,如此袁军必定人心惶惶而焦躁,必会退避三舍,以防我军袭扰。”
“如此,袁军士卒也将心生乱想,士气也定会磨损。”
听完贾诩述说,在场众人尽皆恍然大悟,而新投向丁靖的张郃、沮授二人,也由此见识到了贾诩的真材实料,心中也顿时信服。
丁靖思虑片刻后,连忙拍案决定,大声言道:“就用军师计策,袭扰袁军,疲惫袁军,折磨袁军。”
随即丁靖又问道:“这领军袭扰之事,谁愿前往?”
听丁靖发问,初投帐下的张郃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机会,若能抓住,必能让丁靖更加看重自己,提升自己在并州军的重要性。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张郃出列请令的瞬间,却同时有另一道请令声传来,原来是杨恶也出列领命。
杨恶本就是好战猛汉,每逢战事,几乎必应求战,此次也不例外。
看着二人同时请令出战,丁靖却是皱起了眉头,不知道该选择二人中的哪个是好。
(本章完)
第106章 袭扰
张郃、杨恶二人同时请战,丁靖也不好决定二人哪个去最好。
按道理的话,张郃初投,为了稳固张郃忠心,丁靖应该选张郃最好。但若是丁靖如此之做的话,则有偏袒之嫌,令人生有丁靖乃喜新厌旧之徒的感觉。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二人抓阄,以此决定出战的人选,如此最为公平,任何人都无话可说。
不过丁靖却没有让二人抓阄,而是想到袁军建营东、北两面,正好是两处营寨,可以同时令二人出兵分别袭扰。
于是丁靖直接下令道:“张郃,我令你领两千弓骑兵,袭扰北面袁军;杨恶,我令你亦领两千弓骑兵,袭扰东面袁军。”
“诺!”二人即刻领兵出战,彼此互视了一眼,似乎有一股竞争较劲儿的感觉。
……
却说张郃领兵两千弓骑军出击袭扰北面袁军营阵,只见张郃领军于袁军营门之前,大骂挑衅求战。
没等张郃骂上几句,营中袁绍兵将顿时大怒,营中袁军将领蒋义奇顿时领数千兵马出战。
见蒋义奇领军出战,张郃却是没有急着引兵上前交战,而是带领骑兵奔行游走,对蒋义奇大军乱箭齐发不止。
蒋义奇立刻让士卒举盾防御,并令弓箭手反击,张郃见状却是止住攻势,让士卒奔射袭扰、自由放箭。
蒋义奇之军乃为步兵,只能站在原地被箭矢攻击,而张郃却是骑兵部队,游走来回,令袁军弓弩手难以有效反击。
蒋义奇被张郃弄得十分难受,随即立刻领兵拼死追来,想要靠近张郃军后,凭借短兵相接,从而也张郃军一战,以免只能被打却无法反击。
张郃岂能让蒋义奇如愿,当蒋义奇靠近追来,张郃立刻引军退离。
蒋义奇的步军怎么可能追得上张郃的骑兵,追了一会儿后,张郃再次折军回头,又绕着蒋义奇军阵奔射不止。
如此之下,蒋义奇之军苦不堪言,连忙撤军返回营寨,想要凭栅栏马拒阻挡张郃袭扰。
可就算蒋义奇回到营寨又如何,此时他们营寨尚在搭建,箭塔、栅栏都为彻底制作完备,防御能力并不完善充足。
而张郃身为河北四庭柱之一,早就洞察过此等情况,因此战前就已是早做了准备,骑兵军中带有不少用油布裹好的箭矢。张郃立即令士兵将油布裹好的箭矢点燃,制造成火箭射出,一时间袁军北面营阵顿时火箭流落不止。
而因为营寨阵脚未稳的缘故,许多木材草料等都堆积在靠外的地方,如此易燃之物,造火箭射中触碰,瞬间袁军北面营寨大火四起,浓烟滚滚。
寨中袁军顿时溃乱无比,纷纷夺寨而出,向外逃跑。
见袁军溃乱,四散而逃,张郃立刻领兵追杀,也算张郃运气不错,正好遇到了袁绍大将蒋义奇。
蒋义奇见营寨被火光淹没,知道不能在此逗留,立刻拨马逃出营寨,想要撤回东面营寨,和袁绍本部汇合。熟不料竟然正面碰上了张郃,张郃见到蒋义奇后,顿时兴奋无比,立即持枪上前阻拦蒋义奇。
蒋义奇自知没机会逃跑了,只好挥刀迎战张郃,然而却不是他却不是张郃的对手,二人交战不到十个回合,蒋义奇就被张郃刺死于马下。
解决了袁绍大将,张郃大喜,立即将蒋义奇人头割下,又见此处乃是袁绍的偏军营寨,兵不过数千,将不过蒋义奇一人,战果难有再扩,便领兵撤退返回邺城了。
……
就在张郃在与北面袁军营寨袭扰交战之时,杨恶也在东面的袁军营寨叫骂。
可这东面的袁军营寨,乃袁绍亲自坐镇,袁军大将谋士等精锐力量,基本都集结在这里。
见杨恶领兵在营外叫骂,却没有趁势杀入营中,早已埋伏好的袁军却有些无所适从了。
原来袁绍故意靠近邺城搭建营寨,还表现的阵脚未稳的样子,就是为了吸引丁靖之军杀入营中突袭,而袁绍已经设好了埋伏在营内,只等丁靖军自投罗网。
此时袁绍在帐内,向帐中文武问道:“如今并州军只在外叫阵谩骂,却不攻入营寨内,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许攸言道:“主公,刚才我偷偷看了下营外叫阵并州军的装束,皆是轻装弓骑兵打扮,不像是正面冲阵的样式。”
“你是说营外的并州军并不是要和我军正面交战,而是想凭骑兵之速、弓弩之利袭扰我军么?”袁绍问道。
许攸顿时点了点头,言道:“应正是如此!”
袁绍闻言后也低头深思了起来,随即眼前一亮,言道:“文丑何在?”
“末将在!”文丑连忙出列应道。
袁绍又言道:“文丑,你领我营中全部骑兵,从我营中背后出去,待半个时辰后,以南北两面包围之势,向正营门外的并州军包围夹攻!”
“诺!”文丑立刻领命而出。
随即,袁绍又令大将高干,领三千步兵尽皆持有盾牌、弓弩等物,即刻出战迎战杨恶。
却说杨恶见高干领兵出战,却是转头就走,还边退边嘲讽不止,以此吸引高干领军来追。
高干也不迟疑,领兵追击在后,却是保持了固定速度,缓缓向杨恶弓骑军追来。
待高干离袁军营寨一定距离后,杨恶兵锋一转,凭骑兵速度优势,从外用弓弩箭矢游击袭扰高干之军。
而高干似乎早有准备,立即让士卒立盾防御,并用弓弩反击。
如此,两军竟如同毒蛇斗鳄龟一般,攻守互持,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样子。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之时,却不料文丑领骑兵南北包围而来,杨恶顿时大惊,立即引军撤退,熟不料却已经晚了。
文丑领军包围而来,杨恶想退却被文丑正面拦住,杨恶无奈,只好领兵硬冲突围。
可杨恶的弓骑兵毕竟轻装,想要突围的话,必定正面硬战,如此怎敌得过文丑枪矛齐全的骑兵。
除去幸运的数百弓骑兵走脱外,其余的弓骑兵尽皆死于文丑骑军包围之中,就连杨恶也被文丑缠住,不能走脱。
无奈文丑武艺高强,杨恶虽然武力不俗,却是笼中困兽,难以突围。
(本章完)
第107章 杨恶捐躯
为了方便骑军行动方便,杨恶身上除了弩具箭矢外,只带了一柄短刀。
只见文丑挺枪朝杨恶刺来,杨恶连忙用短刀格挡,却不料文丑长枪上的力道太大,直接打折了杨恶手中的短刀。
见短刀折断,杨恶心中惊惧,然而此时文丑的长枪再次刺来,直朝杨恶面门。
杨恶自知自己难以躲开长枪,于是挺身向前,随即枪头贯穿杨恶肩窝,杨恶也顺势用左手将文丑长枪捏住。此时,文丑想要拔出长枪,却被杨恶死死拿住,挣脱不出。
杨恶裂嘴一笑,口齿中满是鲜血涌出,身上的剧痛不能阻挡他反击的意志,只见杨恶右手抬起断刀,狠狠的朝着文丑脖颈上刺去。
文丑见杨恶绝地反击,心中顿时惊颤,然而他文丑也非寻常人,竟没有想过退后躲避。
在这股死亡威胁之下,文丑竟是用出了最后的力气,面门与手膀上都是青筋狰狞,胸腹间气势涌动,大吼道:“给我死!!!”
文丑双臂顿时用力,如同霸王举鼎一般,将杨恶过两百斤的身体挑飞在空中,杨恶也因滞空而难以控制身体,手中的短刀却是徒然落地,并未伤到文丑分毫。
随即,文丑长枪一甩,将杨恶的身子在空中横扫了一百八十度,最后因为巨大的惯性,将杨恶身体甩出数米之外。
杨恶小山一般沉重的身体,轰隆的一声,猛烈的砸在土地上,竟在厚实的土地上都砸出了一个数厘米的小坑。
也许是力道过大,杨恶只感觉自己身体里的骨头几乎粉碎,肚子里的五脏六腑也上下翻滚,似乎互相纠缠到了一起。杨恶感到自己的力量在缓缓流失,甚至难以感受到身上的疼痛,反而觉得一股睡意袭来,心中好想要美美的睡上一觉。
这一刻,杨恶想到了自己的兄长杨丑,他二人本就是草莽出身,只凭着刀口舔血的战场杀伐才活到今天这样的日子,对于死亡其实他早已经看淡了,这就是武将的宿命,不可避免。
尽管此时的杨恶连动下手指头都十分困难,但是杨恶却不愿就这样躺着等死,他还要战斗,他还要杀人,他微微挣扎着,想要再杀一个,再杀一个敌人。
一旁的文丑见杨恶虽是躺在地上,然而似乎还在挣扎,眼中怒色奔涌,却并未因杨恶的不屈精神而怜悯,反而觉得杨恶的行动极为刺眼,就像一个挑衅巨人的蝼蚁一般。
“去死!”
文丑大吼一声,随即纵马至杨恶身前,将手中长枪自上而下狠狠扎下,枪头洞穿杨恶胸腔,直插入土地尽没枪头数寸。这一击,几乎把杨恶整个胸腔弄得零乱,肺叶尽皆粉碎破坏,就连肋骨都彻底绞断,而其中的心脏也被扎破。
此时,就算杨恶的不屈意志再强,也难抵身体的破碎,在冷冷的萧风中,缓缓失去了最后的呼吸,彻底死绝。
……
邺城内。
张郃破敌返回城内,战果极其惊人,大破袁绍偏军营寨,斩首数千,就连袁绍将领蒋义奇都留下了人头在此。
得闻张郃如此战果,丁靖顿时大喜,通告三军,对张郃及帐下弓骑军战士全部奖赏犒劳。一时间,城中全军尽皆振奋,士气大涨,人人都被激励,只求与袁军战斗,以谋战功奖赏。
丁靖让张郃领军先回城内营中休息,自己则继续等在城头,等待杨恶的消息。
只是等待了许久,依旧不见杨恶军归来,此时丁靖身旁的贾诩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有些忐忑的向丁靖言道:“主公,杨恶他还不回来,会不会出事了?”
丁靖连忙摇头,心中同样担心无比,但脸上却是强行露出镇定神色,淡言道:“文和放心,张郃既然能大胜而归,杨恶他嘛,虽不如张郃稳重,不求他取得如张郃般的战果,但应该可以无事而退。”
丁靖话音一落,城头外突然涌来数百骑兵,正是杨恶帐下弓骑兵。
“看吧,这不是回来了!”丁靖兴奋道。
当杨恶帐下的数百狼狈残兵靠近邺城城墙后,丁靖也看清了,只见骑兵人数不对,身上兵甲也不全,十分狼狈的样子。最重要的是,丁靖居高临下,仔细望去,却不见杨恶的魁梧身影。
丁靖连忙让人大开城门,将残兵引入城中,随即立即向残兵问道:“杨恶呢?”
听到丁靖疑问,残兵尽皆脸色悲切,甚至有士卒直接当场崩溃哭泣。见残兵这副模样,丁靖是更加着急了,却是大喝道:“哭什么哭!男子汉大丈夫,死都不惧,又有何事让尔等哭泣!”
听丁靖喝骂,士卒连忙止住眼泪,却是看向丁靖,呜咽答道:“主公,杨恶将军他……战死了!”
丁靖听闻士卒回答,顿时只觉得脑海里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胸中也觉得气闷,险些没能站稳。杨恶虽是败军而投靠于丁靖,但是丁靖对杨恶却也有一些感情,对杨恶这个直爽粗野的汉子很是喜欢欣赏。
可就是这样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