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虎。
  前者为丁靖,乃是实打实的嗜人猛虎,后者为丁玲,却是让人无奈的萌虎。
  自府中没人敢和丁玲比武对战后,丁玲也失去了这唯一的乐趣,一个人练武真的很无聊,于是乎丁玲也不知道从哪里寻来一把短弓,想要研磨弓术射箭。
  可是这短弓虽然拉力较小,但也不是丁玲这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能够使用的,她用处吃奶的劲儿,也拉不开一张弓,更别谈好好射箭了。
  然而丁玲却没有因此放弃弓术的研习,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弩具上,弩具比短弓容易,入门低、更好用,正适合丁玲使用。
  原本这弩具本都是军中武器,民间难以寻得,不过丁玲是何人,这岂能难得到她。
  丁府庞大,书籍字画可能不多,这军中兵器却是不少,毕竟丁原、丁靖两代皆是习武带兵之人,对军械自有收藏。
  也因此,丁府内就有丁玲需要的弩具,她偷偷摸进丁靖院落,从里面找到了一把正合适的手弩。
  拿到手弩后,丁玲便迫不及待的把玩了起来,连忙装填箭矢,朝着紧闭的院门射去。
  熟不料丁靖此时正好推开院门走进来,箭矢呼啸着朝丁靖面门而去,如此恐怖惊险场景,吓得丁玲也手足发寒,不敢乱动。
  还好丁靖反应迅速,身体素质又好,这才躲过一劫。
  “玲儿!你在干嘛?!”见到妹妹乱玩弩箭,丁靖顿时惊慌,连忙上前夺过弩具,说道,“这东西太危险,不要乱玩!”
  被兄长训斥,丁玲脸上的惊慌却是彻底消去,转而面露惊喜,大叫道:“哥,你太厉害了吧!刚才那根箭,你是怎么躲开的!?”
  “你还敢问怎么躲开的!”丁靖顿时气得发笑,说道,“你差点要了老哥的命,知道不?”
  丁玲闻言,略显尴尬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此女神经大条,见兄长并无事情,便毫不思过,而是更加兴奋,对丁靖撒娇道:“哥,玲儿知错了,不过哥你的武艺这么高强,连那么近、那么突然的情况下,都能躲开弩箭,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丁靖闻言自豪一笑,不好跟丁玲做出太多解释,自夸道:“也不看你哥是谁,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乃探囊取物般简单,你这小花样,想伤到你哥我,绝不可能的!”
  见丁靖如此臭屁的样子,丁玲心中虽是崇拜,脸上却露出一丝怀疑的神色,反问道:“真的?没在吹牛?”
  “嘿,我说,你个小丫头片子,竟然怀疑你哥我!”丁靖摸了摸丁玲的头,继而说道,“老哥今天有空,就教教你什么才是真的武艺!”
  丁玲闻言露出兴奋之色,说道:“真的么!太棒了!我就知道老哥你对玲儿最好了!”
  丁玲的情况,丁靖岂能不知,自从他回到晋阳后,就不时有人跟丁靖说过丁玲的情况,连丁母都让人带信和丁靖唠叨了两句。
  对于自己妹妹这只掌中之虎,丁靖毫无责备之心,唯有溺爱与关切。
  作为一个穿越者,丁靖身边的至亲不多,唯有两位,一位是母亲,另一位就是妹妹。丁母对他慈爱关切有加,妹妹对他依赖崇拜无尽,无论哪一个,都是丁靖不惜一切代价需要保护的人。
  因此,丁靖心中也思虑过如何对待自己这个妹妹,既然丁玲喜欢舞刀弄枪,那么丁靖就教他这些,任由其发展,绝不会阻碍于她,让自己妹妹不开心。
  于是,丁靖便接着今天这个机会,教导了丁玲一些适合女子的格斗技巧,还传授了她一套现代匕首格杀术。
  令丁靖没有想到的是,丁玲对与格斗刺杀什么的极具天赋,他传授的东西,丁玲不足两遍便能学会,五遍便能掌握。
  至于其中的技巧、要点,更是一点就通,理解力、执行力都超乎寻常,令丁靖也赞赏感叹不已。
  “不愧是我妹儿,有老哥一丝真传,颇有我的风范!”看着丁玲如此天赋,丁靖嘴上不停赞道,却是以自夸的形势。
  丁玲却是深感不服,傲娇说道:“哼,明明是老哥你有我的风范才对。”
  (本章完)


第67章 磐河之战
  丁靖在自家府中没待几天,和家人才共处不刻,就又不得不回到晋阳太守府,为各种事务而弄的焦头烂额无比。
  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情报章程,丁靖只感觉心力交瘁,只怪这几日间,天下时局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冀州和关中二地,此两地靠近并州,不得不令丁靖万分重视。
  关中马腾、韩遂谋杀司徒王允,又与吕布大军相互大战,令整个关中惊恐不已,两军攻伐时,丝毫不讲仁义道德,令关中民众更是苦不堪言,常常徒遭兵事横祸。
  对于关中的情况,丁靖令徐晃紧守函谷关、河东一带,采取坚守不攻的策略,不要妄生战事。
  此时丁靖更加关注的是冀州的情况,如今冀州战事不明朗,公孙瓒对战袁绍之中,虽一直占据上风主动,然而一月过后,袁绍靠着防御反击的策略,令公孙瓒大军兵锋渐消。
  再加上公孙瓒南下幽燕,远攻冀州多处,粮草补给运送困难,顿时陷入僵局不利之中。
  韩馥听从沮授建议,趁公孙瓒大军兵锋衰竭之时,令大将鞠义领冀州精锐军卒先登死士军,出兵磐河界桥处,截断公孙瓒主要粮道,袭取公孙瓒军粮无数。
  公孙瓒担心粮草不济,大军溃败,便停止南下,暂时后退军阵,欲联合各路军队先回界桥,将鞠义等奇袭部队先解决再说。
  与公孙瓒军队正面交战的袁绍见此行状,便趁势进攻,紧咬公孙瓒军队不放。
  公孙瓒恐拖延日久,粮草不保,便让其从弟公孙范领四千白马义从断后,掩护大军撤退回界桥。
  白马义从乃是幽燕军中绝对的王牌精锐,旷野之战中,袁绍的军队根本不是其对手。
  公孙范也是沙场老将,凭借手中白马义从的高端战斗力,却不和袁绍大军正面相抗,而是游击不断,将袁绍大军弄得苦不堪言,拖延在追击路上,难以追上公孙瓒本部大军。
  眼看公孙瓒大军就要彻底走脱,袁绍也打出了火气,令帐下大将颜良、文丑各领大军,离开主力军阵,从两侧突击,以钳形之状追赶公孙瓒大军,不让公孙瓒安然退至界桥。
  颜良、文丑各领大军离开本军,分兵朝公孙瓒追来,公孙范想要阻挡却也无法办到。
  不过公孙范也未就此罢手,他发现颜良、文丑领兵先行后,袁绍本部兵马只有七千余人,且都是步卒。
  如此情况,令公孙范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他决定暂时还不要撤退,也不必再去管颜良、文丑的军队,而是领着帐下四千白马义从骑兵,前去进攻袁绍本部。
  虽然袁绍人数有七千人,但是公孙范自信自己手底下的四千白马义从,绝对能够杀入袁绍本部大军中,极有可能击杀袁绍本人。
  只要袁绍身死,则渤海兵自破,冀州也将彻底崩溃,如此的话,公孙瓒便可一举获胜,拿下冀州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袁绍本部七千人,驻守在一处平原荒村,突然公孙范领白马义从杀至,袁绍军匆忙列阵阻截,却被公孙范带人冲散,直朝着袁绍帅旗杀来。
  袁绍谋士田丰见状,恐袁绍被公孙范突袭有危险,慌忙对袁绍说道:“主公且先远离帅旗,寻一处暂时躲避!”
  袁绍闻言大怒,以兜鍪扑掷于地,大呼道:“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能退避帅阵而望活乎!”
  见袁绍持剑不退,众将士齐心无比,亦尽皆死战公孙范不退,部将高览更是领八百大戟士直挡白马义从面前,一时间公孙范陷于纠缠混战,又有袁绍部将淳于琼、审配二人,各领一军从旁包围。
  公孙范被大军包围,骑兵难以冲杀,士卒死者不计其数,大将淳于琼更是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冲至公孙范前,趁其惊慌不备,将其阵斩于马下。
  公孙范身死,其余白马义从军尽皆失去指挥,混乱间尽皆受诛,无一存活。
  ……
  不提公孙范身陷袁绍本部军中,在磐河之上,冀州大将鞠义占据界桥之地,截断公孙瓒粮道及退路。
  公孙瓒连忙令大军进攻鞠义,夺取界桥要道重地,鞠义早已做好准备,令两千弓弩手分作两支,各自守于界桥后方左右两处。
  公孙瓒军队袭来,鞠义设置的弓弩手万箭齐发,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
  鞠义被人更是亲自领着数千先登死士,紧守界桥,令公孙瓒大军不能寸进。
  数万幽燕军队,被止步于小小界桥以南,这令公孙瓒气愤不已,令士卒强攻鞠义,退者立战不赦。
  军中将士尽皆叫苦不迭,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冲击鞠义军阵,顿时幽燕军卒死伤惨重,士气萎靡。
  就在公孙瓒大军与鞠义战于界桥,双方尽皆疲惫不堪之时,颜良、文丑亦领军前来,趁势突袭幽燕大军。
  公孙瓒气急,亲自上马阻截二人。
  公孙瓒与文丑就在阵中交锋,战过十回合,公孙瓒体力难支,抵挡不住,败阵而走。
  文丑不肯放过,在幽燕大军之中往来冲突,趁势追赶公孙瓒不休。
  公孙瓒手下四员健将见状,一齐迎战,却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其余三将尽皆惊惧,纷纷拨马逃走。
  颜良、文丑趁势冲杀不止,幽燕大军损失惨重,难以阻挡二人兵锋,唯一退路的界桥之上,又有鞠义领兵阻断,无路可退。
  幽燕军惊骇,纷纷跳入磐河中,以为能游过河而北逃,无奈磐河水急,溺死冲走者不可数。
  自此一战,公孙瓒帐下将士折损过半,元气大伤,只能紧守磐河界桥以北,不敢再轻易出战。
  而袁绍却不肯放公孙瓒有一丝喘息之机,星夜领兵至界桥,与颜良、文丑汇兵一处,又联合鞠义的冀州兵,共同北上追击公孙瓒。
  磐河一战后,冀州形势大转,公孙瓒难挡袁绍,进入守势阶段。
  此时,位于青州的田楷,其本是公孙瓒部将,听闻公孙瓒在冀州战事不利,立刻领着万余兵马向冀州进发,欲袭击袁绍后方,助战公孙瓒对抗袁绍。
  (本章完)


第68章 令人破胆的关云长
  田楷领军从青州北上冀州支援公孙瓒,途径平原郡时,平原令刘备带着义弟关羽、张飞二人,领马步兵马三千前来助战。
  原来公孙瓒与刘备曾经同在卢植门下听学,虽并非卢植正式弟子,却同为卢植门徒。
  二人听学于卢植之时,便互有情义交集,有同窗好友之情。
  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时,刘备就想要前去支援,无奈平原地小,军马不足,若是妄动,必遭袁绍率先攻打,不用几许便会败亡。
  如今田楷携军北上支援,刘备抓住机会,立即与之会合一处,共同助战公孙瓒,攻打冀州。
  袁绍此时大军正与公孙瓒大军在磐河大战,实在不敢分兵南下抵挡田楷、刘备,只好修书韩馥,让韩馥在邺城派点军马先阻拦拖延。
  待袁绍击溃公孙瓒大军,让公孙瓒不再具成威胁后,袁绍再南下攻伐田楷,还可乘势拿下青州。
  此时韩馥、袁绍乃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唇亡齿寒,田楷、刘备来犯,袁绍对付公孙瓒而无暇顾及,韩馥自当不再畏缩,必须出击阻截才是。
  于是韩馥命张郃暂领防守邺城,其自身亲自带着大将潘凤,携耿武、闵纯二人,领军两万迎战田楷、刘备。
  韩馥、田楷两军于清河郡对阵,往来交战,互有胜负。
  战事僵持之下,刘备引军至韩馥阵前拟战,并令二弟关羽前去叫阵。
  关羽驰马提刀至韩馥军营阵前,口中大喝不止,道:“关羽在此!尔等谁来受死!”
  刘关张三人在虎牢关前战吕布,勇武之名早已经传遍天下,又见阵前关羽如此盛气凌人,韩馥军中将士尽皆害怕,不敢与之对战。
  韩馥帐下耿武见此行状,连忙出言道:“关羽叫阵,我军避而不战,士气必定有损,于防守不利。”
  “那该如何是好?”韩馥也惊慌问道。
  耿武闻言一顿,立即献策道:“不如退军暂避锋芒,放田楷、刘备北上攻伐渤海军,袁本初军中兵精将强,田楷、刘备短时间必不能撼动渤海军阵脚,此时我军再从后攻伐二人,则胜利在望。”
  耿武的建议对于韩馥军而言实乃良策,不过如果韩馥这样做的话,等于卖了袁绍一手,如此陷害友军之举,必遭天下人耻笑,于名义不值,反而令冀州本土居民鄙夷韩馥为人,不再信服于他,对其统治不利。
  帐下闵纯听后,连忙进言:“主公不可!如此必受人把柄,若公孙瓒、田楷被打走,袁本初必以此为由,攻伐我冀州,届时我冀州民众也会因此民心相离,冀州也要败亡呀。”
  韩馥闻言也是点头,对于耿武的建议也略感不齿,便看向军帐中的众人,言道:“何人敢去对战关羽?若取得关羽人头,赐百金布帛,官升三级。”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韩馥如此重赏,帐中立刻站起四员健将,皆是孔武矫健之士。
  四人连忙向韩馥请命,一齐出战迎战关羽。
  关羽见韩馥军中杀出四员健将,脸上依旧轻蔑不止,手中青龙偃月刀横拖于地,纵马朝四将而来。
  四将立即挺枪刺向关羽,却见关羽手臂一挥,偃月刀冷光一闪,直接将两名健将砍成两截,一击双杀。
  而另外两名将领刺来的长枪,却被关羽早已经看破轨迹,稍微驾马侧身,便轻易躲过。
  剩余两人中,有一人见昔日好友死于关羽刀下,顿时暴怒,再次朝关羽冲来。
  “插标卖首!”
  关羽见那将前来送死,不禁嘴角蔑笑,手起刀落,将那将领连人带马砍成两段,血洒身旁。
  见关羽如此恐怖的杀人手段,最后一员健将顿时吓得肝胆俱裂,连忙拨马要逃。
  却被关羽驾马拖刀追上,一刀斩去,将其首级削掉。
  惯性之下,这员将领的首级横飞数十米,直落到韩馥军营阵前,吓得诸多冀州军将士后退不止,手脚发寒。
  当四员将领齐战关羽,却反而被斩的消息传回韩馥帐中时,所有人顿时惊恐,纷纷建议韩馥暂时撤军,唯有一人面露坚毅。
  此人就是冀州大将潘凤,见军中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吓得破了胆气,他心中亦是怒急,他心知如果此时撤兵的话,军心必定涣散。
  潘凤心中焦急,便站出说道:“主公,军中士卒丧胆,若就此撤退,兵心必失!届时田楷、刘备等军,可纵横冀州,无人敢挡!”
  “将军所言吾亦知!可关羽领兵在阵前,我军实不敢与之交战,吾也没有办法呀!”韩馥叫苦不迭道。
  听韩馥话语,潘凤实在没有办法,便决定拼死一搏,谋夺生机,立即对韩馥请战说道:“主公,凤尚有勇力几许,自持可与那关羽一战,请主公让我出战!”
  韩馥闻言大惊,虽知晓潘凤武力不错,但是此时他潘凤乃军中大将,统军作战之事皆是其掌握,若是潘凤不幸败亡于关羽刀下,则大军自溃矣。
  “不可!不可!若是输了,则我军危矣!”韩馥连忙阻拦道。
  而潘凤却是态度坚决,心中一横,露出决死态度,说道:“尚未交战,何谈我必败?请主公恩准我出战!”
  韩馥掰不过潘凤的固执,只好同意潘凤的请战夙愿。
  又为其温酒一杯,请潘凤先饮下,以壮将胆。
  潘凤恐饮酒上头,不利交战,便让韩馥将温酒暂时放于一旁,言道:“酒且放下,我去去便回!”
  说完,潘凤出帐提出大斧,飞身上马,出营迎战关羽。
  关羽见潘凤出战,又见其大斧在手,气度不凡,心中不敢轻视,脸上轻蔑之色也已消去,手指潘凤问道:“来将通名!”
  “冀州上将潘凤在此!红脸匹夫受死!”潘凤大叫道,纵马举斧朝关羽劈来。
  潘凤在冀州军兵中素有威望,士卒见其出战,尽皆呐喊不止,战鼓雷动,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关羽被其辱骂,又见冀州军呐喊助威不止,心中顿时气极,亦是举起偃月刀与之交战。
  二人大战二十回合,谁知关羽武力胜潘凤太多,就在潘凤失手露出破绽之时,被关羽把握机会,趁机一刀将其斩于马下。
  见自家上将潘凤被斩,冀州军将士的呐喊鼓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面色发白,心中可谓彻底绝望,那种希望被摧毁的感觉由心而生,所有士卒尽皆对关羽胆寒不止。
  而潘凤被斩的消息传回韩馥帐中之时,其酒尚温。
  韩馥此时亦是阵脚自乱,心中惊惧万分,连忙让人拔军撤退。
  刘备见状,立即联络田楷,共同追击攻伐。
  一时间韩馥军马死伤惨重,更有刘备义弟张飞,持一杆丈八蛇矛,对冀州军左突右出,如入无人之境。
  却说那张飞追上韩馥本阵,毫不惧怕层层兵马围堵阻截,直接匹马杀入其中,丈八蛇矛之下,冀州军无人能挡。
  眼看着张飞就要杀到韩馥面前,冀州军中却冲出两队兵马,这两队兵马尽皆死士精锐,丝毫不惧张飞勇猛,决死朝张飞拦截而来。
  (本章完)


第69章 韩馥死
  领着两队兵马前来阻截张飞的,正是韩馥心腹部下耿武、闵纯二人,他俩所领的兵马皆是冀州精锐,有名为先登死士军。
  这先登死士军,乃是冀州大将鞠义训练成军,那鞠义曾在凉州和羌胡骑兵战斗数年,自我研究领悟了一套步兵克制轻骑兵的作战技法,并由此练出了一支悍不畏死的步卒军,便名为先登死士军。
  先登死士军的士卒尽皆挑选精壮之士入伍,配给兵甲齐全,一人身装短弩、投枪、长矛、长剑、木盾等多件兵器战物,成套作战,渐次有序。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支先登死士军的人马却是不多,总共也就两千余人,其中大多数都被鞠义带去界桥与公孙瓒本部作战。
  此时韩馥本部军伍中,只有两百先登死士为亲军,为了救援韩馥,挡住猛将张飞,闵纯、耿武二人各自带着百人先登死士为一对,化为两道防线挡在张飞突袭之路上。
  见前方精卒拦路,张飞却是毫不畏惧,依旧拨马横冲直撞,手中丈八蛇矛上下舞动,无人能挡。
  “放箭!放箭!”
  耿武、闵纯一声令下,两百先登死士纷纷举起短弩射击,顿时弩箭骤起,朝张飞直射而来。
  箭矢冷芒袭来,张飞却是镇定自若,一矛刺穿一名冀州士卒,挺矛于战马前,皆士卒尸体阻挡弩箭。
  见弩箭被张飞用尸体挡住,耿武、闵纯再次下令,让先登死士军投掷投枪。
  “喝!”
  先登死士军蓄力大喝一声,投枪随即离手,朝着张飞袭来。
  这投枪可不比弩箭,穿刺力更大,用尸体阻挡不住,投枪依旧会洞穿**而来。
  投枪威力巨大,不过却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准头不行,若是两军对战,投枪的准头就不算什么缺点。
  而此时却只有张飞这一个目标,先登死士的投枪虽然迅猛,然而张飞毕竟并非常人,反应迅速又武力高强,打落、躲避投枪无数,竟无一支投枪能伤到他。
  转瞬间,张飞就杀至先登死士军面前。
  “上!上!”
  耿武、闵纯立即大惊,连忙让全部先登死士围住张飞,近战截杀张飞。
  张飞却不想被这些杂鱼挡住去路,错过他直取韩馥首级的机会
  只见张飞怒目环视四周,眼若铜铃,声若崩雷般喝道:“挡我者死!”
  周围士卒尽皆被张飞悍猛气势吓到,一些靠他近的,还被他震的耳鸣发馈,心肝胆颤,行动呆滞。
  就连先登死士这等精卒,都不敢阻拦在张飞面前,耿武、闵纯见状后,也尽皆惊骇,还是耿武反应较快,连忙拨马拦在张飞马前。
  只可惜耿武的武力只是平常,怎能拦得住悍猛的张飞,只见张飞长矛一刺,不及耿武反应躲避,就将其连人带甲的挑飞于半空,顿时半空中血溅如雨,洒得周围人身上处处皆是。
  这场面实在令人惊骇,前有关羽阵前无敌,现有张飞阵中勇猛,所有的冀州军也彻底被这二人弄得崩溃,兵胆丧失,只知逃跑远离,不敢做出任何反抗之举。
  突破了耿武、闵纯二人的防线,张飞眨眼间便冲到逃奔的韩馥面前,韩馥见张飞杀来,顿时吓得腿软,跌倒在地。
  韩馥跌倒在地,张飞立即冲至其面前,长矛直指韩馥面庞,矛尖离其珠目只有半寸,韩馥已能闻道矛上的血腥味。
  “小儿哪里走!”看着跌落的韩馥,张飞不禁大喝道。
  韩馥距离张飞太近,被张飞突然的一吼吓得心颤,又受到兵败如山和矛上血腥味的刺激,腹中胆汁迸裂,涌口而出,竟是突然死于当场。
  看着韩馥行状,包括张飞在内的周围所有人,尽皆瞠目结舌,不敢相信堂堂冀州州牧,竟然就此死亡。
  这下子冀州军是真的不敢再抵抗了,纷纷丢戈弃甲,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毫无军伍斗志。
  闵纯见韩馥被吓得身死,仰天悲愤长啸,随即拿出佩剑,抹脖自尽而去。
  自此,冀州军再无战力,唯有邺城张郃领数千人紧守城池,其余冀州各地,尽数遭到田楷、刘备攻击,兵锋直抵袁绍后方。
  一时间袁绍大骇,冀州大骇。
  为了防止自己陷于两面夹击,袁绍分兵给颜良,任其为主将,先领兵一万,驻军在安平郡,阻挡田楷、刘备。
  而磐河界桥方面,谋士田丰出策言道:“如今公孙瓒惨败,元气大伤,可令一军紧守界桥,主公可领大军先南下,将田楷、刘备二军先解决后,再来处置公孙瓒不迟。”
  田丰之话,袁绍却不敢立即采纳,公孙瓒乃幽燕猛士,将战无数,若是不快刀将其处置,袁绍担心他获得喘息之机,来日必定卷土重来,兵锋更盛。
  就在此时,士卒传报袁绍道,“冀州郭图前来求见投靠袁绍。”
  袁绍与郭图早有联系,闻言顿时大喜,立即让郭图入帐。
  原来韩馥死于军中之后,冀州也瞬间大乱,诸多冀州官吏纷纷弃官而走,另谋他路,这郭图也趁机前来投靠袁绍。
  听闻袁绍难处后,郭图却是大笑,立即献策说道:“主公勿忧,公孙瓒遭界桥惨败,在幽燕的威压也大减,幽州刘虞素与公孙瓒不合,如今虽然彼此不犯,却是有间可作。当可令人修书至幽州刘虞处,言我军攻公孙瓒正面,请其攻公孙瓒后方,则公孙瓒必回师幽州救援。”
  袁绍听闻大喜,连忙按照郭图之策而做,幽州刘虞果然出兵攻伐公孙瓒后方,公孙瓒恐自家有失,立即回师北上。
  见此形势,袁绍大喜,重赏郭图,任其重职,随即又统率磐河界桥大军,南下策应颜良,对付田楷、刘备。
  又有冀州大将鞠义,听闻韩馥身亡,冀州军溃散,却见袁本初风头正盛,且素有名望,便领全军前来投靠袁绍。
  袁绍早就听闻鞠义大名,如今得到鞠义来投,更是欣喜万分,任其为安平将军,赏赐金剑一柄,令其一齐随军,共讨田楷、刘备。
  (本章完)


第70章 繁梦阁
  冀州战乱胶着之时,位于并州晋阳的丁靖也焦躁不已,只因为兖州、冀州、豫州、关中等地,接连大乱大战不止,此些地界的民众,纷纷迁移他州避祸。
  其中多数都是逃亡荆州、益州等安稳之地,只是这两州位于南方,路途遥远,也因此亦有无数民众向并州迁徙流亡。
  并州已被丁靖统一一年多了,虽是偏远僻壤,却是一个安稳的好居所。再加上丁靖休养生息、善养民众的政策不断,让丁靖的口碑也还不错,于是每日都有流民迁徙至并州,如今已共达数十万,且依旧每日剧增不止。
  丁靖的并州乃苦寒之地,虽是库仓中略有积蓄,然而并州本身又在发展之际,自身消耗极大。
  如今突然涌来如此多的人口前来并州,丁靖实在无力接济,丁靖为此忙得焦头烂额不已,终日与贾诩、荀攸等人谋算不已,尽量安置抚恤新来并州的民众,并指导他们开发并州荒地,自耕自织,自食其力。
  只是要完全解决这其中诸多问题和隐患,让新入流民做到自食其力,必是旷日持久之事,如今并州官仓的储量,已经难以支撑到那个时候。
  ……
  晋阳,蔡府。
  自蔡邕被裹挟到并州后,见并州并未想象中那么不堪,反而更加安稳有序。
  于是蔡邕散尽家财,在晋阳城内购下一处还算合适的府院居住,又在城外买下不少良田,又将良田租赁出去,以此为资获得薄利,虽不是大富大贵,却也能源远流长,满足一家饮食居用。
  此时蔡邕虽不在朝廷重职,已做退隐养老之态,然而他的名气实在太大,作为东汉名儒,当他的居所被暴露后,每日都有无数士子文人前来拜见。
  只是这些文士之中,却多是凡夫俗子,并无什么大才本领,只是被蔡邕名气所引,前来观瞻蔡邕而已。
  蔡邕被这些人烦得不行,不能好好在家读书写字,还好此时荀攸已在丁靖麾下任职,他听闻蔡邕情况后,便出手帮助,请军卒驱赶前来拜访的文士,惩戒了几个典型例子后,这才压住络绎不绝来拜访的文士门客。
  这一日太守府内,丁靖再次被繁忙不堪的政务弄的焦头烂额,一旁的荀攸见状,亦是心疼丁靖。
  荀攸见到丁靖这般模样,心中略显惭愧,并州虽是不大,但是想要维持如今和谐安定、蒸蒸向上之态,却实在不容易。
  正是因为并州先天不足、人才匮乏等条件,许多事情,就连丁靖也必须亲自操劳。
  而如今丁靖年龄才十七,或许打架干仗是一把好手,但是这民政事务却是不擅精通。
  还好有贾诩、荀攸二人帮忙,这才渐渐维持住并州民生政务的稳定有序,可贾诩精于兵法,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政务方面也只是一般。
  因此大多时候,还只是荀攸协助丁靖,共理政务。荀攸虽是理政老手,然而毕竟独木难支,又要对付丁靖的许多疑问,却也是力有不得。
  今日一上午的政事处理完毕,丁靖、荀攸尽皆身心疲惫,打算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下午继续肝政务。
  就在此时,丁靖却觉得有些无聊,便对荀攸说道:“每日我俩理完事务,便是吃睡,如此足不出户,身瘫房瓦之内,久必生病,不如今日中午,吾俩出去闲逛下如何?也好动动身骨,以免**腐朽。”
  “攸亦愿随主公,出去透透气。”荀攸亦是笑着说道,脸上尽显意动之色,显然他也很想出去活动活动。
  丁靖闻言点头,提议道:“那甄尧在晋阳城南开了一家酒楼,名为什么‘繁梦阁’,请来有名大厨掌勺,听说味道不错,不如我俩不行去那儿,开开小灶可好?”
  丁靖的提议,荀攸自然不会拒绝,欣然答应后,二人就便服出府,步行而往,也不带其他人随从。
  就在丁靖与荀攸二人出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