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匡的这个例子也警醒了丁靖,那就是作为一军指挥,切不可呈匹夫之勇,行那以身犯险的事情。
不过丁靖毕竟年轻气盛,又是特种兵王出身,有些事情就是倾向于亲自动手,虽是心有所感,却一时间还未上心。
夜里,闻喜城内韩浩、陈宫一直不见王匡消息,恐王匡有失,便令数千士卒出城接应,却被夏侯兰引兵于半路截击,不得不又退回城内。
此时,闻喜城内的韩浩、陈宫二人,也都猜到王匡夜袭应该已经失败了,心中焦急万分。
“公台先生,如今该当如何?”韩浩急忙向陈宫问道。
陈宫亦是心灰意冷,如此情况,王匡十有**死于军中,或被丁靖俘虏,无论哪种情况,都代表着此处的河内军已是瓦解在即。
陈宫悲言道:“怕是王匡将军已经遭遇不测了!”
“啊!”韩浩惊叫一声,大喊道,“吾要与并州军拼了!”
陈宫想要劝阻,却亦知如此情况,河内军谁也劝不住的。
于是,韩浩立即召集城中剩余兵马,枕戈以备,等明日天亮便要杀出,为王匡报仇。
见河内军尽皆陷入疯狂,陈宫心中无奈,知道韩浩此行必无胜算,便连夜离开闻喜,向南而去。
次日大早,韩浩军正准备点火造饭,即刻出城寻战之时,丁靖却带着王匡,引大军来到闻喜城外。
韩浩连忙登上城头,正见到王匡被放于一马车之上,大腿伤势明显,显然受伤不浅。
见王匡被丁靖把持住,韩浩大急,于城头大喊道:“休伤吾家太守!”
丁靖却是不理他,拿出一封信件,绑在箭矢之上,亲手射上城头。
韩浩连忙取下箭矢上的信件,竟然是王匡亲手写得降书。
原来王匡被丁靖俘虏后,心灰意冷,知晓自己彻底败了,若是不投降,免不了一番折磨,最后也必定身首异处。于是王匡也十分干脆,直接向丁靖投降,愿意说降闻喜和夏县的其余河内军。
见王匡如此识趣,丁靖也十分高兴,对其好吃好喝招待着,还保证为他在晋阳寻一处大宅子,养老余生。
丁靖的处理方式对王匡来说不好不坏,还算仁至义尽,虽然失去了昔日的权力,却也能安度不死。
闻喜城内韩浩看完降书后,又看向城下躺在车上的王匡,见王匡点头致意。于此,韩浩也是无奈,再做死守也是无劳,立即开城引兵卸甲而出,投降丁靖。
降服了闻喜后,丁靖又依葫芦画瓢前往夏县,夏县守将朱汉比韩浩更加果断,看到王匡在丁靖手里后,降书都不看就直接开门投诚。
自此,河东的危机算是彻底解决,丁靖留下万余士卒在河东,一面处理战后治安事务,一面押送降军返回并州。
而丁靖自己却是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引大军向河内郡而去,王匡引军来攻河东,如今河内军尽皆被其解决,河内防守必定空虚。
河内郡可是大郡,如此富饶之地,丁靖岂有不要之理。
(本章完)
第63章 神兵突袭夏侯渊
处理完河东的事务,丁靖亲自领骑兵五千为先锋,带着韩浩、朱汉二位河内降将,任命二人为副将,率先朝河内郡而去,又派出七千步卒,由徐荣为大将,贾诩为军师,缓行在后,行攻城大军事宜。
河内为中原腹地大郡,乃冀、兖、并三州交界,对丁靖而言,若是占据此处,进可虎视兖州中原,退可紧守并州、河东,其对丁靖的重要不言而喻。
丁靖来到河东与河内的交界处,此地有一城池,名为萁关,城虽不大,却占据要道,直连河东、河内。
当丁靖领大军至萁关三百步前,正看到萁关城上旌旗林立,士卒精神昂扬,俨守有序,由士卒防范规格就可看出,萁关上的每一处都彼此照应,实不好攻取。
见到如此形状,丁靖心生一阵担忧,有种不祥的预感。
丁靖并未急着叫人将王匡降书射入萁关内,而是将韩浩、朱汉二人唤到军前,指着萁关城头的旌旗,问道:“这萁关是河内军谁人驻守?”
朱汉、韩浩二人连忙对丁靖回答道:“少将军,这萁关城守乃是河内司马家族人司马勇充任,常设守卒最多五百人,且皆是司马家私丁,并无多少战力。”
丁靖闻言却是更加不解,无论他怎么看,那萁关城上的守军都不像私丁的样子,那股悍然凶气,绝对是沙场健卒才有的。
有此疑惑,丁靖又令大军向前行了百步,当能看清城上基本状况时,却见城上旌旗尽皆书写“曹”、“夏侯”等两种字眼。
“诶,这萁关什么时候换了城守?!”
看着萁关上不是“司马”、“王”二种旌旗,连朱汉、韩浩二人都开始疑惑了,不知道萁关发生了什么事。
丁靖又令大军向萁关城缓缓向前,当行进距离萁关百步时,只见一道箭羽从城上射来,直射丁靖而来。
丁靖只觉面前传来一阵死亡威胁,吓得丁靖连忙提戟挡于面前,只听“叮铃”一声,一道箭矢正中丁靖面前虎齿戟上。
虽说距离直有百步,令箭矢威力大减飘忽,但是丁靖若反应稍慢一点,也免不了破相受伤。
“城外军队休要再进!”
就在此时,萁关城上传来一声大喝,竟是一持弓将领站于城上,声如洪钟。
而刚才射向丁靖面门的箭矢,也是这城上持弓将领射出的,可谓箭术不凡。
丁靖听到这声音,心中觉得有些熟悉,似乎曾经在哪里听过,随即心头一惊,定睛看向城头。
“竟然是夏侯渊!”丁靖惊呼道。
……
原来,自河内太守王匡倾巢而出,还借走了陈留太守张邈一万精兵,一齐进攻河东郡之时。位于兖州的曹操便联合济北相鲍信,一齐攻打陈留本郡,夺取了张邈的地盘。
占领了半个兖州还不算,曹操还把兵锋对准了河内,趁着河内郡兵力空虚之时,派大将夏侯渊领兵奇袭河内。
夏侯渊尤其擅长袭城作战,他带兵来到河内郡后,先不攻临近位于兖州的城池,而是径直穿过河内腹地,直达西面。
其所领军队,犹如神兵天降般,直取沁阳、萁关二城,将河内与西面河东隔绝。
一时间整个河内郡宛如饺子馅一般,被曹操势力一股包围,雄兵环视之下,河内郡人人惊慌,世家大族纷纷震动。
如此情况下,河内郡世家大族以司马氏为首,纷纷献出各城,交予曹操统治。
得河内世家大族投靠,曹操瞬间尽收河内全境,顿时大喜无比,任命司马氏族长司马防为山阳太守,并将其长子司马朗引为参军,留于身边回兖州做事。
曹操担心西讨河东的王匡,领军回夺河内,便令夏侯渊领兵六千驻守萁关,曹洪领兵三千驻于沁阳接应,如此首尾相守,可保河内无虞。
……
却说丁靖身后曹性,见自家主公差点中了夏侯渊一箭,顿时心中愤怒,连忙拿出一把强弓,搭箭拉弦,便向萁关城上夏侯渊射去。
夏侯渊目力过人,居高临下之态,早已经洞察了曹性的动作,见曹性射来箭矢,他却是不急。
只见夏侯渊举弓对射,后发先至,将曹性箭矢于空中射落。
见到如此诡异场面,两军将士尽皆骇然,尽皆惊叹着夏侯渊箭术,犹如后羿在世。
“鼠辈,与吾对箭否?”
将曹性箭矢射落,夏侯渊更是盛气凌人,挑衅般喊道。
一时间,萁关上的曹军将士尽皆怒喝,大喊威武,叫嚣不止。
曹性顿时气急,就要出阵再射,却被丁靖拦下,阻言道:“夏侯渊弓术不输与汝,其居高临下,对汝不利。”
见丁靖阻拦,曹性虽是心中愤怒,却是没有办法,只能退后,眼中怒视夏侯渊不止。
看着萁关上的情形,丁靖知道这河内郡已被曹操捷足先登,先行夺取了,他要攻伐,必又是旷日持久的苦战,且胜负未料。
如今丁靖刚刚打败王匡,虽收回河东,取得胜利,却也是久战之态,兵困马乏。
而曹军却是防守姿态,以逸待劳,此时丁靖与之对战,实乃作死。
想要攻下河内暂时是不可能了,丁靖无奈,只能领军撤退,返回并州。
一面又令使者,前往萁关拜见,希望接回韩浩、朱汉等降将的家眷族人。
夏侯渊对此却也没有拒绝,将丁靖的要求送回兖州曹操处,曹操也不想因此小事而更加交恶丁靖,便欣然同意。
……
不提丁靖返回并州等琐事,却说潼关以东的弘农地界,此时正有一人一马于此慢行。
此人正是在王匡夜袭失败后,便果断从闻喜离去的陈宫,陈宫知道,此时他已无脸向东回陈留见张邈。
“天下浩大,吾陈宫又该何去何从!”
望着悲凉的司隶地界,陈宫不禁低声叹道,只能随着马匹,疲惫而行,却不料自己正往潼关、长安而去。
而此时的长安,亦是风起云涌,董卓避世享乐于郿邬,其兵力权力为李傕、牛辅、吕布三分,其中吕布屯兵长安,最接近朝廷与百官。
汉司徒王允心有宏图,之前董卓势大,他无力回天,如今西凉军兵权分化,吕布又是无谋少断之人。
于是王允便将目光放在了吕布身上,想借吕布之手,重振朝廷纲威。
(本章完)
第64章 董卓覆灭
只是关中内却也没那么安稳和谐,除了吕布之外,李傕、牛辅皆是董卓心腹,虽董卓威势大减,然二人必不会相叛。
为了铲除李傕、牛辅二部,王允又密信陇右,联络马腾、韩遂等割据势力,汇集关中,共同讨伐长安以西的李傕部。
李傕尚不知自己被人盯上,大权在握之下,每日游猎戏耍,不知祸到临头。
忽一日吕、马、韩三军共攻其部,李傕军队难以抵抗,只能引军向南投靠张鲁,却中了王允事先设下的埋伏,被乱射死于山涧之中。
解决了李傕军,董卓的郿邬便没了军队防守,吕布让张辽带军前去夺取郿邬,不十日便拿下城池,生擒董卓带回长安。
驻守潼关的牛辅,因与李儒相熟,习得了李儒谨慎的性子,偷偷在长安和李傕处安插了不少密探。
吕布联结王允的事情也被他探知,听闻李傕被围攻,身死伏击,又得知郿邬告急。牛辅顿时暴怒不已,就要领兵出潼关,前往长安报仇,解救岳父董卓于郿邬。
于此却有一人突然来潼关拜见牛辅,言称西凉故人,特来求见。
牛辅不止来人是谁,连忙将其请入帐中,却是退隐乡里的李儒。
原来李儒见董卓返回长安后,斗志也已消沉殆尽后,便不再为董卓出谋划策,返回乡村垄里,每日种田植菜,打算就此结束一生。
却不想王允等朝廷官员勾结吕布后,却没有忘记李儒这个西凉谋臣,只怪李儒之前为董卓行废立谏言、毒杀皇子、火烧洛阳等事,实在得罪了整个东汉朝廷。
也由此,王允一直偷偷关注着李儒,知晓李儒归隐何处,如今得了吕布兵助,他连忙让士卒前往诛杀李儒,打算除去这个祸根。
李儒虽是归隐,但是却也知道自己得罪了不少人,闲散时便收买了各地闲人懒汉,替他关注周围兵势动向。
得知有一股汉军径直朝其归隐之村而来,李儒便心中了然,知道此次而来的军卒,定是来谋取他的性命。
李儒没有坐以待毙,心思如今关中事态危机,便快马来到潼关,前来会合牛辅。
“文优为何来此?”牛辅见到李儒,既是高兴又是惊讶,连忙说道,“吕布、王允造反,快随吾去郿邬,保护董公!”
李儒却是摇了摇头,拦住牛辅,说道:“李傕兵败,如今只有汝这儿尚有几万军卒,如此力量怕是连吕布都对付不了,又如何对抗吕、马、韩三路军卒,拯救董公?”
“若是不慎,便是汝这几万士卒,也要折在郿邬城下,届时唯有身死而已。”李儒继续说道。
牛辅闻言,心中亦是惊惧,知道事态如此,他前去救援郿邬,也只是送死而已。
牛辅也是悲叹道:“那如今该当如何?董公身死后,吾等何去何从?”
见牛辅不止前路,李儒也是迷茫,他们的前途梦想也就此被彻底摧毁,甚至连性命都难以保证。
李儒思虑许久,对着牛辅言道:“不如离开关中西凉,去中原如何?如今中原割据混乱,吾等夺取一处,亦可割据一方,待时机到来,未尝不能重振西凉雄风!”
牛辅闻言亦是思虑不止,最后拍板说道:“事已至此,留在关中还能作甚!听汝的,就去中原转转!”
于是,二人便找来中原地图,参详不止,寻找着二人可能去的去处。
“去南阳如何?”李儒突然将目光放到洛阳南方数百里的地方,那里有一处大郡,正是南阳。
牛辅却是略显犹豫,说道:“南阳乃是袁术地盘,袁术兵多将广,我军只有两万人不到,此去岂有胜算?”
李儒却是微微一笑,说道:“南阳虽是袁术统领,然而其再次征召无度,郡内早已经民失所望,吾军前去攻打,其本地民众必不相帮。”
“民众不帮又有何用?”牛辅却是嘟囔说着,不懂民众帮不帮忙有何作用。
李儒不理会牛辅的牢骚,继续说道:“此外,袁术刚领大军征讨豫州,如今正与徐州、扬州等割据势力对抗,南阳守军必是不足!”
听到李儒话语,牛辅却是信任无比,说道:“哦,原来文优是料到南阳守备军士不足,这才看中此处,还非得扯什么民众相帮来,多此一举矣!”
听牛辅如此说,李儒也是无奈,不作丝毫解释。自从火烧洛阳、迁民西去后,李儒的性格仿佛大转,尤其是隐居自省期间,他对民众事宜似乎更为关注,一些有伤天和的计策是绝不会再提出来了。
决定好去处后,牛辅和李儒也不再拖延,星夜引全军出走潼关,向武关、南阳而来。
而南阳只有袁术留下的大将陈兰以及五千常规守军,如此战力,怎能抵挡住牛辅浩浩荡荡的过万大军。
陈兰心中惊恐,连忙引军逃向豫州,将南阳彻底放弃,牛辅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夺下整个富庶的南阳。
夺取南阳后,牛辅身为武将,不懂民事治理,便将政事全权交予李儒管理。
李儒也一改之前的苛令繁政,在南阳休养生息,一时间南阳民众无不欣喜,对牛辅的西凉军也没有那种明显的敌意。
……
此外,牛辅出走潼关后,潼关、函谷关的防守可谓空无一人,当驻守在河东的徐晃得知这一情况后,没有任何犹豫,也来不及请命丁靖,便引兵三千西去,兵不血刃得拿下了函谷关,格挡西面关中。
不过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和战争,徐晃夺下函谷关后,却没有继续西进夺取潼关,而是派出大量密探,前往西面探寻关中情况。
几日后,密探回来报告徐晃,言称关中大变,吕布投靠司徒王允、李傕兵败身死、牛辅退走潼关,那十恶不赦的董卓更是被吕布部将张辽生擒,捉拿回长安。
董卓罪恶滔天,在送至长安之时,便被王允令人枭首示众,其人头被挂于城门之上,其尸身被放于城前,由民众随意处置,一时间董卓身体被愤怒的人群撕裂粉碎,留不下一块好骨好肉。
解决了董卓后,王允的野心也就此提升,代替董卓而自领丞相,封吕布为镇国大将军,又惊恐马腾、韩遂乃为边军,不服管教,不想留他们在长安。
于是,王允赐予马、韩二人大量财物,虚职若干,便直接打发二人返回陇右。
(本章完)
第65章 马腾、韩遂
王允给马腾、韩遂大量金银财宝,加官封爵,想要以此满足二人,让二人安然退兵。
可熟不知,马腾、韩遂出身陇右边军,戎马边疆,早就在那苦寒之地待够了,此次答应王允,进兵关中攻伐李傕,就是为了能带军来到关中这个富庶地带,享受一把朝廷御林军的待遇。
却不料王允如此过河拆桥,二人自然不肯就这样离去,回到那个混乱苦寒的边疆地域。
于是,韩遂便来到马腾军营,想要与马腾商议要不要接受王允的条件,返回苦寒的西凉陇右。
马腾此时也是主意不定,见韩遂前来,连忙将其请入帐中商议,问道:“文约(韩遂字)贤弟,如今司徒王允让我等大军返还陇右,不知贤弟有何见地?”
在西凉军伍中,悍勇猛将多得是,但是像韩遂这种有韬略和远见的人就少了,马腾与韩遂为结拜兄弟,虽是马腾作为大哥,但是在一些重要决策上,马腾都会选择听取韩遂的建议。
听到马腾疑问,正中韩遂此行目的,便与马腾言道:“这关中繁华富庶的状况,大哥也已经领略了,就只盼着拿着那点小财,灰溜溜的返回西凉么?”
马腾听完心中一紧,也十分舍不得关中这个热闹地方,立即摇了摇头,道:“为兄自然想留在关中,可那司徒王允态度坚决,绝不允许我等滞留在此。”
韩遂却是冷笑不止,道:“王允那厮过河拆桥,借我们的力量让董卓败亡后,就将矛头指向了我们,简直可恶!”
马腾听完亦是狠捏了拳头。
见马腾也是心有不甘,韩遂继续说道:“大哥,不如我等效仿董卓,以兵威控制关中,把持朝政局势,届时那荣华权贵,还不是由我等说了算!”
马腾听完韩遂话语,心中一惊,瞠目看着韩遂,见韩遂眼神熠熠,马腾内心的**也被勾起。
“可是,我等要如何令朝政受我等掌握,此事实在太难。”马腾有些担心的说道。
韩遂却是哈哈一笑,说道:“如今长安朝廷上,只以王允大权在握,其真实为董卓第二,我等只要将其解决,则朝廷百官惊骇,必不敢与我等作对!”
“而那王允有如今权柄,就是仗着有虓虎吕布做他女婿,他有那吕布大军支持,便能够如此嚣张小视我等?”韩遂怒喝道。
“可吕布强悍如斯,其帐下亦是兵强马壮,我怕与之交战,我军难有胜算呀!”马腾叹道。
“大哥不必担忧!”韩遂微微一笑,附身与马腾耳边低声说道,“我知道超儿武艺超群,常有与吕布对战的愿望,大哥和不以此为缘由,请那王允出城,然后伺机杀了他,再夺取长安城!”
却说马腾长子,年过十七,从小就跟随马腾在陇右与异族争斗,武艺高强,被称为西凉第一战将。而马超也因为在西凉寻不到敌手,便自傲无比,听闻吕布为当世第一猛将,便心有不服,常常想着和吕布比试一场,看看吕布这天下第一的名头是不是虚的。
“可是那吕布毕竟武力高强,我怕超儿……”马腾思虑片刻后,有些意动,却又担心马超年龄尚小,不是吕布对手,怕出事故。
不料就在此时,帐外突然闯进一年轻小将,正是马腾长子马超。
原来马超早就在帐外偷听二人讲话,听到能与吕布比试,便想也不想闯入帐中,大叫道:“父亲不必担忧,我自有把握,即便不是吕布的对手,凭我的马术,想要撤退的话,也不是吕布能拦住的!”
“大哥,只要让人早作准备,从旁接应,贤侄必定无忧!”韩遂也添油说道。
看着马超自信十足的样子,又有韩遂的周密布置,马腾也不再担忧,欣然同意。
次日,王允府邸收到马腾、韩遂送来的信件,言称二人已同意返回西凉陇右,这令王允顿时大喜。
不过信中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马腾言称其长子马超,仰慕温侯吕布的武力,想要与温侯切磋比试,希望王允能从旁见证。
而王允也见过马超,知道马超是一个魁梧的年轻小将,正是争强好胜的年纪,想要和天下第一的吕布比试,自然也实属正常。
不过王允担心,马超年龄太小,而吕布正值壮年巅峰,二人比武切磋,吕布有以大欺小的嫌疑,恐吕布不肯行这事情。
为了让马腾、韩遂安然退去,王允只好厚着脸皮到吕布住处,好说歹说才让吕布同意比武。
王允担心夜长梦多,急着让马、韩二人引军回去,得吕布同意后,便立即领着吕布前往马腾营寨,连护卫都没带几个。
见王允与吕布前来,马腾、韩遂尽皆大喜,连忙布置校场和看台,邀请王允至看台观战见证,王允见二人热情无比,也不犹豫,直接欣然答应。
等王允于看台就坐后,吕布也不再拖延,匹马持戟立于校场中,周围竟是兴奋而来观战的西凉士卒。
看着周围热切的目光,吕布心中自傲,对着四周喝道:“谁是马超,快来领教吾的武艺!”
吕布话音刚落,早已准备完毕的马超,立即急不可耐的驾马持枪闯入校场,直视吕布,眼神热切。
吕布见到马超形貌,二人虽隔着数十米,却能够感受到马超身上的蓬勃战意,马超的勇斗气息,瞬间令吕布不敢小视,手中的方天画戟也握得更紧了。
“杀!”
马超最先按捺不住,大喝一声,驱马挺枪,朝吕布杀来。
吕布亦是提戟驱马向前。
转瞬间,二人枪戟相交,互战不止。
马超的战法勇狠无比,招招都朝着要害而来,如此攻势令吕布也略显心惊,诧于马超年龄虽小,却死招无数,连绵不止。
马超的战法可谓不要性命,追求以死相搏,吕布想要打败于他,必定会与之同归于尽。
这种战法吕布怎能和马超拼了,吕布用自己的戟法技巧和身体力量,以此规避马超的致命招数。
可是吕布每每将马超长枪挑开,想要趁势反击之时,马超却能凭借出色的马术引马后退,令吕布难以将其打败。
这马超枪术狠毒、马术刁钻,二者结合后,极为难缠。
吕布顿时被马超弄得怒急,控制胯下赤兔马前起,赤兔马极具灵性,知晓吕布意图,前仰后立即用马蹄狠踢向马超的战马。
马超胯下战马不如赤兔,来不及反应,直接被赤兔马踢断大骨数根,侧倒于地,将马超摔在地上。
见马超落败,看台之上的王允顿时大喜,鼓掌不止。
“寿成之子虽是悍勇,却毕竟年轻,不是吾婿的对手。”
王允大笑道,面露喜色看向身旁二人,却见二人脸上露出狠戾杀气,心中一骇,手指二人,吞吐道:“你……你们……想要……”
王允心料不妙,话还没说完,却不想马腾、韩遂拔剑而出,将王允立即刺死于看台之上。
而校场周围埋伏的西凉将士,早就紧紧的关注着看台上的一切,见王允被诛杀,四周西凉将士纷纷驱兵围拢向校场,欲要将吕布也一齐诛杀。
吕布乃是沙场宿将,瞬间感受到了周围的杀气,见到周围士卒靠拢,又有人取出弓箭,吕布顿时心中一骇,望向看台,却见王允躺在地上,显然是已遭不测。
“贼子安敢!”
吕布顿时大喝,转瞬间挑死几个靠的较近的西凉士卒,顿时四周西凉将士尽皆惊骇,不敢再率先攻击。
就在此时,四周突然杀出八名骑将,皆是矫健勇武之辈,此八人正是韩遂帐下最强将领,号为旗本八骑。
这旗本八骑分别为:程银、梁兴、张横、李堪、成宜、马玩、候选、杨秋。
西凉军悍勇,从不缺悍将,由这旗本八骑便可见一斑。
见八人皆是相貌不凡,吕布心有顾忌,不敢在此久留,连忙拨转赤兔马,向校场外逃去。
八骑哪里肯放他走,连忙一齐追赶上去,不料吕布胯下赤兔马非同寻常,直接撞开周围士卒,杀死拦路士卒无数,径直朝外奔去,难以阻拦。
如此情况,西凉军想要追赶却是来不及了,马腾见此行状,顿时大急,向韩遂问道:“吕布走脱,如今该如何?”
韩遂也是一惊,想不到吕布竟如此勇猛,连自己精心布置的包围也能突破。
不过韩遂毕竟狡猾,早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说道:“如今之际,唯有快点驱兵,趁吕布兵马未做准备,火速占领长安才是!”
(本章完)
第66章 掌中之虎
见曹操得了河内郡,并派遣夏侯渊驻守于此,丁靖便没有再攻伐的打算,而是引军退回,依旧让徐晃为河东太守,将其帐下军队扩充至一万,极大的提升了他在河东的兵力。
当丁靖领兵回到并州之时,冀州的袁绍和幽燕的公孙瓒却也正打得不可开交,二人在河间、安平各地皆有战斗。
对于袁绍的背信弃义、两面三刀,公孙瓒是动了真怒了,几乎将本部兵马全部南下,分由多路进攻冀州,誓要夺下冀州不可。
公孙瓒的兵马都是边卒,常年征战,彪悍异常,战斗力平均都在袁绍兵马之上。
再加上公孙瓒那八千白马义从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二人交战至此,袁绍、韩馥二人的军队一直处于劣势,丢失了不少城池地盘。
此时冀州战事吃紧,丁靖想要出兵帮忙,然在名义上却是忌讳。
之前王匡的突然犯境,让丁靖错失了出兵冀州的时机,如今冀州与公孙瓒打得胶着,丁靖此时出兵有坐收渔翁之利的嫌隙。
此时出兵冀州,必遭冀州本土势力以及幽燕公孙瓒势力的共同仇视,若是稍有不慎,可能导致双方暂停兵戈,转而攻伐丁靖而来。
没有出兵冀州的名头,丁靖只能每日在晋阳等待机会,并州士卒也每日操练不止,时刻准备着出征战斗。
不提这些军政大事,这一日丁靖处理完公事,终于有空离开晋阳太守府,返回自家宅府。
却不料丁靖刚入自家大门,刚走进自己院中过道里,就有一支羽箭朝丁靖面门射来,还好丁靖反应迅速,连忙侧身躲避才安然无恙,饶是如此,也吓得丁靖满头冷汗,后怕不止。
躲开箭矢后,丁靖立刻朝箭矢射来方向看去,正见一女童持着一柄手弩,张大了嘴巴惊瞪着丁靖。
此女正是丁靖亲妹丁玲,原来自丁原死去,丁靖、丁重又因事务繁忙,常不回府邸居住,这若大的丁府基本就只靠着丁母一人操持,也让丁玲没有人看管教育。
丁玲每日无聊,又不爱读书和女绣,反倒是继承了其父丁原、其兄丁靖的性子,对于武艺兵事有了极大的兴趣。
于是乎,丁玲每日在府中舞枪弄刀的,又没有专人教导,只知道瞎练。
练了几手招呼把式后,丁玲也心中自信,常常找来府中家丁丫鬟比试,这些家仆哪里懂的比武对战,而且又怎敢与这大小姐动真格,每每都被丁玲打得鼻青脸肿、浑身乌青,却又不敢反抗,只能自认倒霉,叫苦不迭。
也因此在丁府内,人人皆怕丁玲,见其便绕道而行,外加其身材娇小,府中众人便给其取了个外号,称呼丁玲为“掌中之虎”。
如此之下,这丁府内就有了两头虎来,一头是虎步并州、雄识四方的并州之虎,另一头是横行丁府、无人敢逆的掌中之虎。
前者为丁靖,乃是实打实的嗜人猛虎,后者为丁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