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曹洪和曹操同出一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曹操被汉帝铲除,那么他曹洪也逃脱不了。
  突然,曹洪看向曹操,说道:“孟德,这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是却不能没有你啊!”
  “陛下居然如此忘恩负义,那我们又何必再诚心侍奉他?”
  “不如我们也学昔日袁绍,另外推举一人来登帝座,怎样?”曹洪忍不住看着曹操问道。
  (本章完)


第522章 许昌风波2
  听到曹洪的话语,曹操却也不禁想起了数年之前的过往,那时候董卓刚刚废少帝而立新帝,借此来把控整个朝廷。
  当时袁绍和韩馥,为了宣示董卓废立之举的不正当性,便一致认为应该另外推举一个汉室宗亲来当皇帝,这是对抗董卓的最好方式。
  而二人打算推举的新君,正是当时最有资格的幽州牧刘虞。
  不过,袁绍、韩馥二人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三方势力的坚决反对。
  首先是被推举的刘虞坚决反对,他刘虞虽是皇室贵胄,才能手段也颇足,但是却没有登基极位的胆量。
  其次,便是曹操和袁术二人坚决反对,曹操认为刘协虽是被董卓扶持登基的,但是刘协毕竟年幼微弱,罪责全在于董卓,而不在于刘协,因此不能改易刘协皇帝的地位。
  而袁术则认为新立皇帝之事,绝不能让袁绍去牵头做主,那样他与袁绍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这是袁术最不愿意见到的。
  也正是这多方面的原因,最后让袁绍另立新君的图谋,还是彻底破产了。
  此刻,曹操听到曹洪居然劝他另立新君,他的内心也不禁异常骇然。
  曹操连连摇头,大声斥责叫道:“子廉,你这是在说什么胡话!陛下身份显贵,我等身为臣子,如何敢妄谈废立!”
  对曹操而言,汉帝刘协是他亲自迎奉来许都的,如果他曹操这时候将其废掉,而另立新君的话,无疑是在自毁长城,后果绝对是不堪设想的。
  听到曹操的责骂,曹洪也立即反应了过来,连忙悔过道:“孟德,是我糊涂了!是我糊涂了!”
  见曹洪理通道理,曹操也不再追究责骂,直接下令道:“子廉,从现在开始,你统领的禁军卫戍部队,全部给我将皇宫严密把守起来,所有进出皇宫的人,全部都要严加审查,并记录在案,若是发现有异常之人,立即缉拿审问。”
  “还有,陛下的生活起居也必须严密注意,莫不能让小人解除陛下,祸乱陛下对我的信任!”曹操又言道。
  曹洪闻言后,立即挺直了身躯,领命道:“诺!”
  ……
  在曹洪离开后不久,曹操又将荀彧、郭嘉等谋臣召集了过来,共同商议丁靖来信之事。
  “这是丁靖托满伯宁送来的信件,你们都看看吧,该如何处置?”
  见大家都来齐之后,曹操立即将信件交予众人,而众人看完信后,皆有些被丁靖的图谋给吓到。
  戏志才最先说道:“主公,丁靖真的要出兵渤海么?他这是要和袁绍一决生死啊!”
  没等曹操回答,一旁的荀彧却是言道:“丁靖占据幽州已过半年,如今幽州内部应该早就安定,他已经是没有后顾之忧了,如此时机之下,丁靖说要一举占据整个河北之地,也并非夸张之言!”
  曹操闻言后也点了点头,不禁同意了荀彧的想法,赞同道:“文若说得不错,丁靖的进取称霸之心,恐怕比古之项羽还要深切,如今并州秣马厉兵,大势已成,他丁靖引兵东伐渤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今我们应该谋划的,却是在丁袁相战之时,我们该做如何的选择?”
  “是应该站在袁本初这边,帮他对抗丁靖的兵锋呢?”
  “还是按照丁靖的请求,作壁上观呢?”曹操疑惑地看着众人问道。
  忽然,程昱出声说道:“主公,如果我们出兵帮助袁绍,虽能帮袁绍将丁靖打回并州,但是我们兖州所能得到的好处,却是太少了,而且还可能让袁术独自占领徐州,颇有些得不偿失。”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丁靖的请求,趁并州和渤海一决雌雄之时,举兵东攻陶谦、袁术,却是极有可能速取整个徐州的。”
  “如此两相对比,我觉得还是接受丁靖的请求最好!”
  听完程昱的诉说,包括曹操在内的众人,尽皆认同的点头,皆觉得与其帮袁绍摊入和丁靖的战事中,不如引兵东向,夺取更为重要的徐州才对。
  然而,就在满堂都表示赞成的时候,却有一人面露肃然,好似别有他想一般。
  而这个面露他意的人,正是曹操麾下最精通诡奇之谋的郭嘉。
  突然,郭嘉看着堂中众人,轻咳了两声之后,便出言道:“诸位,难道你们没发现,我们兖州还有另一个选择么?”
  听到郭嘉突如其来的话语,在场的众人皆是一愣,纷纷一脸哑然地看向郭嘉。
  尤其是曹操,更是满脸迫切,急问道:“奉孝,你还有何见解?快说来听听!”
  见大家急不可耐地看着自己,郭嘉亦是满脸的傲然自得,大笑着说道:“丁并虎和袁本初于河北相争,二人就好像一座山头上的两头猛虎,不分出个生死胜负来,是谁也不会罢休的。”
  “当然,说他俩是二虎相争,这是比较好听的说话,要是说得难听点,他们两个就是鹬蚌相争罢了。”
  “既然是鹬蚌相争,那我们兖州,何不做下这渔翁呢?”
  听到郭嘉这话,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全部都彻底的惊呆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郭嘉居然将图谋的眼光,放到了丁靖和袁绍的头上。
  “若是平常,凭我们兖州的实力,无论是袁绍还是丁靖,单打独斗的话,莫说与之分出高低,甚至可能完全不是对手。”
  “然而现在却不同了,如果袁绍和丁靖斗得两败俱伤的话,那么我们兖州完全可以出兵北过黄河。”
  “到时候并州军阻拦,我们就攻打并州军,渤海军阻拦的话,那我们就进攻渤海军。”
  “总而言之,这河北之地,我们兖州未尝不能横插一脚,擒取一域!”
  郭嘉继续说道,眼中甚至露出了深深的灼热,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曹操的大军,正驰骋占领着河北之地。
  一时间,连曹操心中的**,也被郭嘉的话语,给彻底勾得膨胀了起来。
  若有机会插足河北,并且一举将丁袁二人,给打得一蹶不振。
  如此情况,对他曹操而言,无疑是铲除了两个最大的隐患。
  到时候这北方之地,还不是他曹操势力最大!?
  (本章完)


第523章 许昌风波3
  一时间,曹操的内心无比意动,忍不住立马就要接受郭嘉的策略。
  “主公且慢!”可就在此时,一旁的荀彧却是面色不安,连忙拉住曹操,肃然言道:“河北之地幅员辽阔,北有幽州塞外,南抵黄河水险,东至渤海沧水,西临并羌胡地。”
  “如此巨大的土地,以我们兖州现在的实力,非三五年的时间,恐怕不能将其占据统治。”
  “而这么久的吞并蚕食时间,就算丁、袁二人真的斗得两败俱伤,却也能调整颓败兵势,合击主公的北上大军。”
  “到时候,主公不但很难占据河北地域,甚至可能引起丁袁二人的疯狂报复,将兖州也彻底拖入战争泥潭,这是很有可能的啊!”荀彧无比担忧地说道。
  听着荀彧的话语,曹操的内心也是一惊,他那贪婪的目光瞬间收敛,蹙眉沉思了起来。
  正如荀彧所言,郭嘉的方略虽然有大利可图,但是所面临的风险也极大。
  就算丁袁二人彼此战得两败俱伤,可一旦他曹操的大军北过黄河,想要趁火打劫、渔翁得利,那难免丁袁两家可能会先罢手休兵,转而进攻他曹操这个不速之客也说不定。
  若事态真的如此发展,那他曹操不但休想图谋河北地域,甚至可能引起丁袁两家军队的竭力报复。
  到时候丁袁两家杀入他的兖州,将他曹操的地盘连骨带髓的全部吞并,那时候他曹操可谓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想到这里,曹操心中不禁一慌,连忙叫道:“文若言之有理,丁袁二人虽是不死不休,但是以他二人的禀性,恐怕容不得有外人来趁机图谋他俩的河北。”
  “因此,如果我趁机出兵河北,他丁袁二家很可能停兵止战,转而进攻我曹操来。”
  “到时候,轻则夹击我曹操的大军,将我军赶回黄河以南,重则二家彻底联手,瓜分共享我们的兖州!”
  听着荀彧和曹操二人的话语,堂中众人再次沉默不语,显然皆想通了郭嘉方略的风险性。
  可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毕竟郭嘉的方略,的确是趁势夺取河北的最佳办法。
  若是就此错过,将来不但再难有踏足河北的机会,甚至可能还要面对统一后的河北,那虎视眈眈的兵锋威胁。
  中原和河北早晚会有一战,与其等待未来的大决战,不如就趁现在双方谁都没统一之时,直接领军杀入河北,来一场快刀斩乱麻的战斗。
  犹豫思索良久之后,曹操还是不敢采纳郭嘉这大胆的策略,便摇头宣布道:“奉孝的策略虽然有机可乘,不过毕竟风险太大,稍有差池不慎,便会导致我们兖州万劫不复。”
  “所以,我们还是以稳重为先,只要保证自己立于不失之境,方能让自己百胜不败!”
  见曹操拒绝了郭嘉这大胆的策略,在场众人纷纷舒了口气,唯恐曹操真的被**蒙蔽了心神,去干那背水一战的疯狂之事。
  突然,曹操将自己身上的玉带解下,直接交到了荀彧的手里,下令言道:“文若,这是陛下赐予我的玉带,你派人送往并州交给丁靖,我想丁靖应该会明白我的意思的。”
  看着曹操这般动作,在场众人尽皆明白了过来。
  显然,曹操在最后之时,还是选择了接受丁靖的请求,对并州和渤海即将爆发的战争,采取不参与、不插手的策略。
  随后,曹操又看向戏志才和程昱,继续下令言道:“志才,替我传令元让(夏侯惇字),让他将十万大军一年用的粮草,全部集结至山阳郡。”
  “还有,仲德(程昱字),你即刻与乐进、于禁领兵两万,悄悄集结向泰山郡,没有我的命令,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二人闻曹操命令之后,连忙拱手禀应道:“诺!”
  ……
  就在曹操在司空府中,发出各种军令调动的时候,许都城内的伏府,亦是在一片热闹的喧哗之中。
  原来,典韦已经带着大军,将伏府全部包围控制了起来,并且抓着伏家人就往外驱赶,极度凶神恶煞的样子。
  见典韦来者不善,伏府上下尽皆一片震怖,全都以为这些曹军士卒,是要把他们伏府给抄家屠门的。
  面对如此情况,伏府之中的家主伏完又外出不在,一时间伏府上下更加惊乱,各种哭泣哀嚎漫天布地,仿若末日来临了一般。
  此刻,伏府的一间屋子之内,伏完的几个儿女,正惶恐的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着出路。
  “怎么办?曹公为何突然对我伏府行抄家之举?!难道是父亲出事了么!?”伏完第二子伏雅惊恐地叫道。
  “二弟别乱!父亲平时待人和善、做事谨慎,应该不至于犯抄家大罪。”伏完长子伏德,对着自己二弟伏雅,冷静地言道。
  “大哥,你叫我怎么不慌乱?!曹公的军伍,都已经冲到咱家府邸里来了,这还不算是抄家么?!”
  然而如此情况之下,伏雅又怎能控制住情绪,让自己冷静平和。
  就在兄弟二人焦急到互相争吵之时,房中却是站起一道挺拔的人影。
  随即,这道人影直接推开房门,向着屋外快跑而出。
  听到这推门而出的声音,伏德骇然一惊,忍不住大叫道:“是谁开门跑出去的,不知道外面多乱么?出事了怎么办!”
  “大哥,推门跑出去的是七妹!”有兄弟朝着伏德叫道。
  伏德、伏雅闻言一惊,二人对视一眼之后,纷纷大叫道:“七妹这时候出去,恐怕要出大事,我俩快出去将她找回,否则就来不及了!”
  伏德、伏雅口中所言的七妹,其实就是伏完的第七个子女,也就是历史上身为汉帝刘协的皇后伏寿。
  相传,在伏寿出生之时,整个伏府金光辉煌,好似金乌降临一般。
  并且在伏寿出生后不久,便有一游方道人来到伏府,为伏寿推算筹卦了一番。
  给伏寿算命之后,道人立即给伏完解卦,说伏寿日后贵不可言、高不可攀,可为万民之母。
  也就是说伏寿将来能当上皇后!
  不过这道人之后又补充言道,说伏寿虽然贵不可言,但是命运却异常多舛,恐怕不能长寿善终。
  (本章完)


第524章 许昌风波4
  伏完对自己的女儿关爱极深,在听到道人的解卦推算之后,伏完当即骇得冷汗直淋,连忙求道人解救自己女儿的恶命。
  只是听着伏完的求救,道人只能阑珊地摇头,表示天命难违后,就快速离开了伏府。
  而伏完看着自己刚刚临盆的女儿,心中只觉得无比绞痛。
  为了让女儿长命百岁,伏完干脆给女儿取名为“寿”,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又能富贵、又能长寿。
  也正是从出生便有异象临空,故而伏寿也成了伏完最关爱的子女,其在家中的宝贵程度,也异常令人羡慕嫉妒。
  因此,在听到是伏寿独自跑了出去之后,伏德、伏雅兄弟俩怎能不着急。
  若是七妹伏寿出了事情,他兄弟两个恐怕难逃父亲伏完的怒火。
  ……
  此刻,伏寿冲出兄弟姐妹们藏匿的屋子之后,便快步不停的向府门处走去。
  一路上,伏寿看到了满府都是曹军的身影,以及混乱的家中奴仆。
  很快,伏寿就发现了蹊跷之处,这帮曹军士卒虽然魁武蛮横,但是他们动手的目标,却并非是府中所有人。
  凡是向府门外逃跑的奴仆,曹军士卒是管都不管。
  只有那些向府内深处逃窜的奴仆,才被曹军士卒强行拖拉着,往府门外丢弃而去。
  见曹军如此奇怪的行径,伏寿是更加惊奇不解,她连忙向府门外跑去,想看看这帮蛮横的士卒,到底要干些什么。
  来到自己府门之处后,伏寿却发现自家的奴仆们,全都被曹军士卒赶到了门外。
  而府门口还把守着数十士卒,专门防备奴仆们再冲入府邸之中。
  突然,伏寿发现府门口除了些普通士卒之外,还立着一个异常魁梧黑壮的武将,并且这武将长得异常丑陋,就宛如地狱悍鬼一般。
  而这长相丑陋的武将,正是被曹操派来驱逐伏家人的典韦。
  看到典韦身上的兵甲穿着,伏寿立即猜到他就是这帮曹军士卒的统领之人。
  随即,伏寿壮着胆子跑到典韦面前,大喝道:“大胆贼徒,竟敢来我家行乱!”
  听到这突然的吼喝,守在门口的典韦也是一愣,转头四顾之后,却是不知道谁在喊叫。
  “别到处乱看,我就在你面前!”
  看着典韦茫然四顾的表情,伏寿是更加生气,忍不住踢了典韦小腿一脚。
  感觉自己小腿被人挠痒了一下后,典韦立即低头看去,却见到自己面前站着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
  典韦身高超过两米,整个人站着就宛如小山一般,因此才会没看到才一米六出头的伏寿。
  “你是何人?”
  典韦看伏寿只是小姑娘一个,并没什么威胁力,便没有推开靠近的伏寿,只是掷声问道。
  若是一般人面对典韦的问话,恐怕早就被典韦恐怖的身材和长相,给吓得不敢再说话了。
  可伏寿却是不然,虽然她的内心依旧害怕,但是天性刚毅的她,却仍旧鼓起勇气,假作常态地言道:“此是我家府邸,你带人强行闯府掠人,这是在藐视我大汉王法!”
  典韦闻言后,却是面无表情,冷声喝道:“司空下令,将执金吾伏完一家,立即悉数驱赶至并州!”
  听到典韦的回答,伏寿却是更加不忿,立即叫道:“我伏家犯了什么事,司空凭什么驱逐我们?!又凭什么让我们必须去并州?!难道司空就能够掌控一切、为所欲为么!”
  看到伏寿一个小姑娘,竟然就敢质疑司空曹操的决定,身为曹操护卫的典韦,顿时有些怒不可遏,就要抬手将伏寿捉拿问罪。
  就在此时,伏德、伏雅却是冲了出来,立即将伏寿护在身后,朝着典韦跪拜道:“将军息怒!将军息怒!不要伤我七妹!”
  兄弟二人之所以如此惶恐,实在是二人担心典韦真出手的话,恐怕七妹伏寿将难逃一死。
  兄弟二人在许昌生活多年,对典韦这个曹操的亲卫,也算是如雷贯耳。
  一些关于典韦的威名传闻,二人早就听得无数。
  这古之恶来一般的典韦,又岂是伏寿这样一个小姑娘,可以轻易去招惹的。
  “你二人又是谁?”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求饶的伏家兄弟俩,典韦立刻收起了手中的动作,一脸冷然地看着二人质问道。
  “在下伏德(伏雅),家父正是当朝执金吾伏完!”兄弟二人立即惶恐地回道。
  典韦点了点头,便对着兄弟二人又言道:“执金吾伏完已投并州而去,现在曹公要驱逐你们伏家人离开许都,并要求你们立即前往并州,希望你们不要抗拒曹公命令!”
  听到典韦的这番话后,伏德、伏雅兄弟两个,却是彼此面面相觑,皆有些震惊愕然。
  “这个……将军……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我父虽然去了并州,但是他却是因好事而去参加丁靖的婚礼,并非是要投效并州呀!”
  兄弟二人犹豫了片刻之后,却是向着典韦大声解释道,坚决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伏完,会行那投效并州的荒唐之事。
  “此事乃镇北将军亲自传信来相告的,又岂会有假?”
  典韦继续叫道,“再说命令是曹公下达的,就算此中有什么端倪误会,你们也逃不掉被驱逐离开之运了!”
  听着典韦的话语,兄弟二人只觉得心中无奈,想要挣扎反抗,却也只是无能为力罢了。
  突然,兄弟二人身后的七妹伏寿,却是突然言道:“大哥、二哥,如今许都已经容不下我们伏家了,我们还死气白咧的赖在这里做甚!”
  听到妹妹这般刚烈的话语,兄弟两个也点了点头,对着典韦恳言道:“将军,我们会主动离开许都的,能否请将军暂止兵威,让我们收拾一番后再上路?”
  典韦闻言后,轻轻点了点头,言道:“速度快点,日落之前,所有伏家人都必须离开许都城内!”
  ……
  此刻,许都皇宫之内。
  汉帝刘协正在看着一卷文书,这些文书都是司空府送来的政案文牍,不过上面政事决议,全都被司空府参谋完毕,只待他刘协再盖上御印,便可以付诸实施了。
  (本章完)


第525章 许昌风波5
  这种给政案文牍盖印鉴的工作,他刘协已经干了数年了。
  从当初被董卓扶立为皇帝,再到王允、吕布剪除董卓之时,最后到现在被曹操迎奉至许都。
  他刘协这皇帝的身份,虽然一直没变过,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过一天大权在握的皇帝之尊。
  无论是董卓,还是王允,或者是曹操,都不过将他刘协当做一个工具。
  一个帮他们巩固权力地位的工具而已。
  而随着年月的累积,年龄的增长,刘协内心的那份皇家尊严,也俨然愈加厚重。
  他对这种被人掌控把玩的日子,实在是有些受够了,他想要反抗,他想要自立,他想要权力。
  他刘协,只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
  然而,司空曹操并未给他机会,依旧将他当做一个傀儡来对待。
  突然,刘协不禁想到了远在并州的丁靖,那个比自己大不了的几岁的青年,如今已经是坐镇一方的割据诸侯了。
  虽然丁靖的地位远远不如他刘协,但是丁靖却可以万事自主、称雄一方,这是他刘协发自内心都羡慕嫉妒的事情。
  一想到这里,刘协的内心是越加难以平衡,再加上少年人本就叛逆好强,配合上他刘协本就刚毅不屈的性格,以至于刘协的内心,不禁生出了谋权之心。
  而挡在他刘协获取权力道路上的绊脚石,俨然就是将他迎奉到许都的司空曹操。
  不解决大权在握、兵权在手的曹操,他刘协永远都只能当一个傀儡,永远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皇帝。
  因此,刘协才会暗中联络朝中的官员,将那些看曹操不爽的臣子,偷偷拉拢聚集起来,看看能不能借机扳倒曹操,或者将曹操给永远铲除。
  当然,刘协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做法,是多么的不讲情面。
  如果事情暴露的话,他刘协恐怕也会遭到曹操的彻底报复。
  不过,刘协也知道就算真的事泄了,他自己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顶多被曹操更加严厉的戒备监视而已。
  毕竟,是曹操奉迎他来许都的,因此曹操不可能将他给废掉,更不敢将他谋杀掉。
  只要自己没有死亡的威胁,刘协便能够壮志凌云,做好全力一搏、背水一战的谋划打算。
  所以,为了尽快掌控权力,刘协甚至暗下密诏给伏完,希望伏完能够把密诏带出许昌,并将密诏送到四方诸侯的手里,召集忠义的诸侯起兵前来铲除曹操这个权臣。
  而现今,知道这份密诏存在的人也不多,除了他刘协自己之外,也就只有执金吾伏完和议郎吴硕知道。
  此刻,刘协已经在幻想伏完将密诏传布于诸侯的场景了,或许要不了多久,就有忠义诸侯引兵前来,将曹操这个权臣给铲除掉了。
  “也不知道伏完会将密诏带去并州呢?还是带去渤海?”
  刘协一边给面前的政案文牍盖印鉴,一边小声的自言自语,说道,“并州牧丁靖虽然军武强盛、风头强劲,不过毕竟太过年轻,其食我汉禄、沐我皇恩太浅,出兵抗军曹操的可能性很低。”
  “倒是渤海的袁本初,不但兵威名气皆盛,而且乃四世三公的家族出生,其匡汉扶皇之心,应该最为厚重。”
  “可袁本初和曹孟德交情极深,二人现在又互为盟友,让袁本初来对付曹孟德,却是不太容易啊!”
  想到这里,刘协却是忍不住低叹了一声,心中也有些焦躁不耐,暗恨这天下的割据诸侯,无论是袁绍、张鲁这等久食汉禄的,还是刘表、刘焉这种同为汉室宗亲的,全都是和曹操一样心藏祸心、表里不一的大逆之辈。
  “陛下,议郎吴硕在殿外求见!”
  就在刘协有些懊恼憎恨之时,却有小黄门前来禀报。
  听到是吴硕来求见,刘协心中的怨气不禁瞬间消除,连忙对着小黄门叫道:“快让吴硕进殿!”
  刘协之所以如此焦急不耐,是因为吴硕是他最亲信的臣子,若非吴硕的鼎力支持,他刘协想要推翻曹操的控制,不过是一场幻梦而已。
  很快,吴硕就走入了殿中,朝着汉帝刘协恭敬拜礼。
  刘协连忙亲自上前扶起吴硕,并且屏退殿中的侍卫和宫女,随即不掩激动地低声探问道:“爱卿突然求见,可是有好事相告?”
  听着刘协的问话,吴硕的神情却是格外难看,只能无比憔悴地苦笑着。
  见吴硕这副神态,汉帝刘协顿时一愣,不禁急问道:“爱卿何故这番情态?!莫非是有祸事发生了?!”
  吴硕郑重地点了点头,失意惶恐地言道:“陛下,刚才曹司空派兵马前往伏府,并且已将伏府上下全部驱逐出了许都!”
  汉帝刘协闻言一惊,大叫道:“这是为什么?!曹操他干嘛要驱逐伏家人?!”
  吴硕立即解释道:“陛下,根据司空府传出的消息,好像是曹操怀疑伏完投靠了并州,故而才将伏家人也一并驱逐赶走!”
  听完吴硕的解释,汉帝刘协再次惊愣无比,忍不住哑然叹道:“伏爱卿在朝中为官数十载,怎会去投靠一个地方诸侯?莫不是这其中有误会!”
  “等会儿!伏爱卿身上带着朕暗下的密诏,你说曹操是不是知道这密诏的事情了,所以才……”
  突然,汉帝刘协有些惊愕地看向吴硕,颇为恐惧地说道。
  “陛下,如果曹操知道密诏之时,恐怕就不仅仅是驱逐伏家人这么简单了,怎么说也该将伏家人入狱拷问才对!”
  吴硕摇了摇头,却又挠了挠下巴,继续说道,“陛下,不过微臣今日还探得一事,那就是和伏完交好的几位将校,已经被许昌令满宠捉拿入狱,至于他们是何罪名,还未公布出来!”
  “啊!”刘协闻言惊叫了一声,连忙问道,“有哪些将校被捉拿入狱了?!”
  “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周思等人都被捉拿入狱!”吴硕老实地言道。
  听到这些名字,汉帝刘协顿时更加惊愕了,不禁哀叹道:“完了!完了!一定是事情泄露了!种爱卿、王爱卿、吴爱卿都和伏爱卿你一样,全是心念汉恩的忠臣,并且他们全都是答应帮朕铲除曹孟德的啊!”
  (本章完)
  10/4 21:45:12|43151703


第526章 许昌风波6
  听着汉帝刘协惶恐的声音,议郎吴硕的内心也有些惴惴不安,作为密诏的知情者之一,他也很害怕事情泄露。
  如果曹操知道了密诏的话,那么他吴硕恐怕也在劫难逃了。
  不过,目前曹操出手对付的目标,都是些和伏完交好的人。
  原来,为了安全起见,伏完和吴硕平日里并无交集,二人也从未一起说过话,从表面上来看,二人简直就是形同陌路一般。
  因此,这把司空府放出的大火,才万幸没有烧到他吴硕的头上。
  想到这里,吴硕的内心也安定了不少,连忙对着汉帝刘协劝慰道:“陛下,您请暂时不要担忧,就算曹操知道里密诏之事,他也不敢对陛下怎么样的!”
  听到吴硕的劝慰,汉帝刘协的慌张之色,才收敛了不少。
  “爱卿,朕觉得这其中还是藏有蹊跷,伏爱卿为人谨慎坚毅,密诏藏于他身,根本不可能被外人探知风声,也不知曹操那厮是如何得知密诏之事的!”刘协有些惊异地叹息道。
  吴硕闻言也是点了点头,跟着附和说道:“陛下,我也觉得这事很蹊跷,如果密诏的消息走漏,那伏家上下不可能仅仅被驱逐而已,曹操恐怕不会如此大度。”
  “而如果密诏的消息没有走露,那与伏完联系密切的各位将军,也不至于巧合到一起被捉拿下狱吧?!”
  “奇怪!真是太奇怪了!”吴硕摸着下巴惊叹道,对这其中的各种关节,仍旧怎么都想不通。
  突然,汉帝刘协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时大叫道:“爱卿,你刚才不是说伏完投靠了并州,故而曹操才将伏家人驱逐赶走的么!?”
  “你说会不会是伏完背叛了朕,一面脱身投靠并州,一面又将朕的密诏奉送给曹操,以保他家眷的安全!”
  听着汉帝刘协的猜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