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牛辅还被打着董卓残党的标签,若是各个世家明目张胆的与牛辅结交,将因此惹得一身骚,日后可能遭到的麻烦绝对不少。
而且,众南阳世家也不相信天下诸侯,会眼睁睁地看着牛辅军在南阳休养做大,要不了两三年,其他诸侯肯定会来南阳,驱逐剿灭牛辅军的。
因此,众南阳世家豪族,才不敢和牛辅军染上一点瓜葛。
没有本地世家的接受和支持,牛辅军虽然一时占据了南阳,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想要长久的栖息在南阳,牛辅就必须得到众世家豪族的认可,但是他身为董卓女婿的黑历史,却是让他根本做不到这些。
好在此时丁靖主动露面,几乎向南阳的各个世家豪族,半公开的承认了牛辅军和并州军的合盟关系。
有了丁靖的这次表态,众南阳世家豪族,也终于明白了牛辅军身后站了一位猛人,而这位猛人就是并州的丁靖。
而抱上了并州这条大腿之后,牛辅军在南阳将愈加不动安然,轻易间是不可能被其他诸侯势力驱逐剿灭的。
既然南阳还要继续被牛辅军把持,众南阳世家豪族,顿时马上改变了策略,纷纷主动亲近讨好牛辅军。
有了这些世家的支持,以及并州的帮助,牛辅军继续在这南阳立足,也变得更加稳固了许多。
这让牛辅对丁靖感激不已,立即以丁靖的并州马首是瞻,甚至恨不得干脆加入并州军算了。
……
又过了十数日,丁靖等人终于回到了太原,而太原城十里之外,贾诩早已经带人在此迎候多时。
见到丁靖等人的身影之后,贾诩连忙兴奋地冲了上去,恭敬一礼道:“拜见主公!”
“文和不必多礼!”丁靖连忙下马将贾诩扶起,继续说道,“对了,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并州情况还好吧?”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主公放心,一切都井井有条!”
“对了!主公,还有一人需要向你介绍。”言罢,贾诩又将自己身旁一人请到丁靖面前,向丁靖介绍道,“主公,此人就是李儒李文优!”
丁靖立刻看向贾诩身旁的李儒,却见李儒身着文袍,发纹间似有白雪,年纪已过四十。
虽然李儒已过壮年,身上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是丁靖从其眉目眼神之中,却看到了一股浓浓的生机意志,就好似一个锐利勃发的年轻人一般。
亲眼见到李儒本人,饶是丁靖有些准备,却依旧叹服不已。
他本以为李儒身为弑帝焚都的狠人,其气质至少应该是阴鸷狠辣的类型,却想不到李儒看起来,就像是个宽厚的儒家文士一般,哪里像什么心狠手辣之辈。
至此,丁靖才算是明白了西凉人的特点,那些外表残暴狠厉的人,其实心底里却更加单纯直接,比如徐荣和牛辅。
而这些外表谦逊平淡的人,其心底反而更加阴狠毒辣,比如此刻丁靖面前的李儒和贾诩。
“儒拜见安北将军!”
未等丁靖说话,李儒立即率先一礼,以表对丁靖的尊重。
这段时间里,李儒一直都留在太原,而他在太原的所见所闻,却是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此刻的太原,早已经是今非昔比,昔日残破的边关重镇,居然变成了一座富裕的大城,其人口数量和农商繁荣的程度,甚至已经和当世一流的大城相当。
并且,李儒发现这太原城的建造规划,也与其他城池不同。
城内不但扩建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甚至这些道路还能将城内化作无数个区域,并且各个区域,还被赋予安排了特定的功能,如官府区、驻军区、居住区、行商区等等。
如此布局,不但让城内居民的分布更加合理,而且极大的节约了城内的土地使用,令城内各区域的功能效益更加强化,还降低了维护和治安的成本。
除了这些基础建设之外,最让李儒震惊的,其实是太原所施行的法律条令。
整个太原之地,汉律六十篇遭到了丁靖的大改,尤其是有关商贸和农耕两个方面的法律,都被丁靖彻底大改,呈现出重农惠商的政策。
除了这些基础法令之外,对于选官用人的制度,丁靖也进行了大整改,只要不触及并州的基础法律,一切有用、有能之人,都可被任聘为官。
甚至一些并州的官员,都不是钻研儒家经学的士人。
除此之外,李儒在太原所见到的不可思议之处,还要许多许多。
太原的巨大变化,实在让李儒实在是目不暇接,他虽然一时不明白丁靖所施行的新政策中,到底有什么优势原理,但他却能凭借耳目,直观地体会到这些改变的效果。
这一切的情况,都让李儒对丁靖更加好奇,他曾经一直以为丁靖不过是个能征善战的帅才罢了,却想不到丁靖对治理政事也有如此本事。
尤其是丁靖所呈现的思想态度,更是和这个世界的寻常认知不同,好似更有些法家理念的影子,却又不全是法家至上的理念。
此刻,丁靖见到面前的李儒,一本正经地向着自己行礼,他顿时上前将其扶起,笑道:“李先生不必如此!我们现在互为盟友,并非尊卑上下,简单的礼仪就可,无需重礼相加!”
感受着丁靖的诚恳,李儒心中也有些如沐春风,连忙按照丁靖的说法,改为平等地位的拱手之礼。
随后,急着回家的丁靖,也不再继续耽搁停留,立即让贾诩等人并入队伍,一起朝着太原城中而去。
路上,丁靖看向身旁的贾诩和李儒,问道:“对了,我还有些事情没弄明白呢!我才离开并州不到三个月,却不想突然一回来,就被告知咱们并州,已经和李先生的南阳,互相结为盟友了,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听到丁靖的疑问,贾诩连忙解释道:“主公,恕诩独断此事,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不一会儿,贾诩就把结盟的来龙去脉,向着丁靖解释清楚了。
而随着贾诩的诉说,一旁的李儒却是神色肃然,似紧张关切,又似淡然平常。
不过,李儒的目光,却是始终停留在丁靖的身上,显然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焦急紧张的。
他担心丁靖得知事情的缘由之后,会立马拒绝彼此间的结盟之事。
此刻,李儒只能祈祷丁靖路过南阳之时,对牛辅所表现的诚意态度,一定要感到满意才行。
否则,这结盟之事,恐怕就黄了!
(本章完)
第442章 神医之能
就在李儒心中不免有些担心之时,丁靖却是突然一笑,说道:“文和,你的决断是应该的,当今天下纷乱,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嘛!”
“而且牛辅军都是董卓西凉军的旧部精锐,可谓当世一流强军,我们并州和其联盟,相当于强强联手,彼此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突然,丁靖又看向李儒,笑道,“而且牛辅将军和李儒先生,二位都是当世大才,能与二位同盟为伴,亦是我丁靖向往之事!”
听到丁靖的言辞话语,李儒心中欣喜异常,想不到丁靖居然如此安之若素,一点不快的排斥感也没有。
“多谢安北将军!我们南阳必定以将军马首是瞻、共同进退,甚至如果将军愿意,我们南阳可尽归将军麾下,听候将军统御!”
李儒大喜地向着丁靖说道,一副视丁靖为尊的焦切模样。
其实李儒嘴上虽是如此说话,但是他的心中还是有些保留的,这些奉尊的话语,也只是他用来试探丁靖的招数而已。
虽然刚才丁靖的话,说得十分好听,但是李儒却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丁靖的真心想法。
万一丁靖也和其他诸侯一般,恨不得立刻将他们南阳吞吃个干净,那他们彼此间也谈不上什么推心置腹的结盟了,将来肯定会关系破裂,这是要出大事的。
可让李儒没有想到的是,丁靖听到他的话语之后,却是凝眉一愣,反问道:“李儒先生,你这是何意?莫不是怕我丁靖借着联盟之名,行那吞并南阳之事!”
原来,在李儒话语出口之时,丁靖就已经感受到了李儒的试探。
在途经南阳之时,牛辅军面对他丁靖之时,虽然表现的极为和善亲近,但是却也是本分自立,只有盟军之态度,却无低声下气的屈服之状。
因此,丁靖认为南阳的牛辅军,应该只是想傍上他丁靖这条大腿,只与他的并州结盟而已,并不是想要挥军投效于他。
虽然丁靖也十分眼馋牛辅军,毕竟这是董卓最后的精锐残军,而且人马数量还不少。
如此现成的强军队伍,哪个势力不想将其收入到自己的麾下?
但是,丁靖虽然想要拥有牛辅军,但是他却不可能强迫他们加入自己。
毕竟现在牛辅军还有着自己的编制,也有着自己的栖息地盘,除非彻底将牛辅军打败,否则就算他丁靖将其强硬收拢到麾下之后,也只会收了一支不安分的定时炸弹罢了。
因此,丁靖心中只是将牛辅军视作盟友而已,却还不想立即将其收编到自己麾下。
连牛辅都保持着自立之心,丁靖怎会相信李儒这投效自己的话语。
因此,丁靖才会觉得,这是李儒在试探自己,看自己到底有没有真心结盟的想法。
果然,听到丁靖出乎意料的回答之后,李儒方寸大乱,顿时摇头说道:“将军,不是!不是!我没有这个……”
然而未等李儒话语说完,丁靖却是说道:“李先生,你就请放心好了,你们的军伍虽然强壮,我丁靖也的确是很想占有,但是现在我们彼此都是盟友,不是敌人!”
“所以,如果你和牛辅将军,如果是真心投效于我,我自然不会拒绝。”
“但是,如果你们仍旧心存自立之心,就还是不要再说这些容易引起误会的话了,免得造成彼此的猜忌隔阂。”
听到丁靖字字珠玑的话语,李儒可谓是彻底睁大了双眼,他想不到丁靖竟然会说出如此一番坦荡的话语。
这一刻,李儒看向丁靖的眼神中,再次发生了巨变。
此前,李儒虽然认为丁靖是个雄心勃勃、能力超常的人物,却也不太将丁靖看得太重。
时势造英雄,这个时代里,野心勃勃、能力超常的人物,实在太多太多。
哪怕是已经跨州连郡的丁靖,也只是夜空中的彗星罢了,至多闪亮一时而已。
能否笑道最后,李儒可不敢确定。
而这一刻,待看清丁靖的态度之后,李儒才发现丁靖的与众不同。
除了野心和能力之外,丁靖还有着足够的胸怀,而这超乎寻常的胸怀,才是上位者、成事者能否成功的最重因素。
有进有退,能曲能直,可柔可刚,这才是成大事者该有的素质。
……
回到太原城内之后,丁靖立即让贾诩去安置那些跟着自己回来的众人。
尤其是周仓等人的汝南黄巾,这帮人跟着自己不远千里而来,绝不能怠慢不管了。
当然,也不能太过于放纵,毕竟都是些刚刚从良的黄巾众,如果太过疏于规矩的话,恐怕会出乱子。
而徐盛、步骘、卫旌这几个佳才,丁靖则是直接收到了自己的亲军队伍之中,打算亲自来栽培教导。
安排好一切之后,丁靖立即向着自家府邸跑去,恨不得马上归家,与家人团聚。
回到家中之后,丁靖却看到自家府邸里,除了护卫警戒的侍卫之外,到处都是来回跑动的奴仆,并且各个还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而除了这些焦急的奴仆之外,府中的会客厅中,正坐满了数十个人,这些家伙一个个都嘈杂不止,争论不休。
“你们说传言中的华佗,真的可以治好老夫人么?”
“我觉得不行!老夫人患的可是脑病,除了扁鹊之外,恐怕只有神仙可治!”
“万一这华佗就是扁鹊在世呢?”
“扁鹊在世?不存在的!”
“可是我听这几日华佗为老夫人针灸,已经让老夫人的头痛症转好许多,老夫人已经可以正常饮食了!”
“针灸?不过是一时之计罢了,想要根除老夫人的头痛症,只是针灸恐怕是不行!”
“不过我听李华说,他师父华佗打算在今天施展独门医术,彻底根除老夫人的头痛症!”
“独门医术?真这种逆天的医术么?”
“我也不知道具体如何,不过那华佗既然是李华的师父,相比应该有独到过人的看家本领吧!”
“大家都别争了,我们在这里静观其变就好!最多过了今天,便可知道结果到底如何!”
听着会客厅中众人的讨论争执,丁靖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帮人正在争论的,正是关于华佗能否治好自己的母亲之事。
如果丁靖没记错的话,会客厅中的这些人,就是此前请来为母亲治病的医者。
而听到华佗今日正在为自己母亲根除头痛症,丁靖终于明白了家中奴仆为何如此火急火燎了。
一时间,丁靖的心里也无比焦急,连忙向后院跑去,急不可耐地想知道母亲的情况。
(本章完)
第443章 开颅
当丁靖快跑到自家后院之时,这里已经显得更加混乱了,所有人都在来回奔走尖叫,好似末日降临了一般。
丁靖连忙拉住一个奴仆,蹙眉问道:“府中为何如此慌乱?”
那奴仆见到拉住自己的竟是丁靖,顿时吓了一大跳,惊叫道:“主人!您可终于回来了!家里出大事啦!”
“出了什么事?”丁靖连忙问道。
奴仆立即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向着丁靖清楚述说。
而听了奴仆的讲述之后,丁靖才知道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自从华佗到来之后,经过了他的针灸治疗,丁母的头痛症缓和了许多,不但可以轻松入睡,甚至还能主动饮食。
可就在大家都以为丁母彻底病愈之时,今天上午时分,丁母再次头痛欲裂,几经昏死。
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头痛症发作,哪怕华佗的针灸之术,也没啥作用了。
眼看着丁母就要头痛而死,华佗只好拿出自己的独门秘方,也就是传说中的麻沸散,在兑酒之后,喂给了丁母服下,瞬间就让丁母昏醉如死,暂缓了这发作的头痛症。
然而事情还没结束,在给丁母喂服了麻沸散之后,华佗立即向府中众人言明,道:“丁母之症已至绝点,再以针灸、麻沸来缓解症状,已经是不行了。”
听到华佗话语,家中众人顿时大骇,丁玲儿连忙叫道:“神医,还求您快点施展手段,救我母亲!”
其余人也纷纷哀求华佗,希望华佗赶紧出手救治丁母。
华佗却是神色苍白,摇头叹息道:“我并无绝对把握救好丁老夫人,只能尽我所能,至于能否救活,也只看天数了!”
听到华佗话语,众人也只剩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便纷纷请求华佗大胆出手,不必顾忌。
随后,华佗立即拿出自己药箱中的医疗器具,如薄如纸片的小刀,细长的钢钉等,甚至还有一些好似拿来杀猪用的断骨解肉之刀。
而拿出这些奇怪地刀具之后,还远远不算完,华佗又让正充作助手的徒弟李华,去找来了一些其他所需工具,如竹筷、小锤、小斧等。
看着华佗摆出如此之多的奇怪工具,众人顿时有些心惊胆诧。
家中最长的张宁,立即向着华佗问道:“神医,你摆出这些东西是做什么?这治病救人不是针灸吃药就行了么?为什么要准备这么多的利器?”
随着张宁的疑问,家中其余人也纷纷看向华佗,就连华佗的徒弟李华,都好奇地看着华佗,想要听听华佗到底要施展什么绝招。
见众人好奇,华佗思虑许久之后,还是决定如实向众人说明,便直接言道:“这几****为老夫人针灸的同时,其实已经探清了老夫人的具体症结。”
“正如大家所见,老夫人的症状为头痛病,而引起这种症状的症结,则埋藏在老夫人的头颅之中。”
“我估摸着老夫人的头颅里,应该是有血淤肿涎积存着,这才导致老夫人头痛欲裂,生不如死,若是再不将这些淤涎清理派出,恐怕老夫人撑不过明日!”
听着华佗的缓缓解释,众人这才对丁母的病症,有了清晰的认识。
然而就在众人恍然大悟的同时,却也不禁猜到了华佗的打算。
张宁颤抖着手臂,轻轻指向华佗摆好的利器工具,瞠目慌神地看着华佗,咋舌说道:“神医,您准备这些利器刀具,难道是要割开老夫人的头颅,将里面的淤涎取出么?!”
华佗点了点头,说道:“张姑娘果然聪慧,我正是欲行此法,否则老夫人之症,无法可救……”
就在华佗点头承认之时,众人无不惊骇胆寒,想不到这华佗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居然要给老夫人开颅,这哪里是治病救人,简直就是在夺命杀人啊!
“休要乱来!老夫人**凡胎,岂能容你如此折弄!难道你欲谋杀老夫人不成?”张宁顿时厉声喝道。
不止是张宁,在场的其他人也纷纷反对。
前来陪同照料老夫人的甄宓,亦是看着华佗,断然质问道:“这天下名医我也见过无数,只听过推拿、针灸、药理等医术,却从未听过用利刀治疗的,你莫不是在此装神弄鬼?!”
张宁、甄宓二人在丁府内的地位极高,丁母患病、丁靖不在的日子里,府中上下皆以二女为号令,几乎将二女视作丁府的女主人一般。
此刻,听到二女都出言激烈反对,一时间家中的奴仆护卫,纷纷拦在了华佗面前,直接将华佗给团团围住。
只要华佗稍有异动,就要将其视作刺客贼人,一举拿下。
“谁敢对华先生无礼!”
就在众人将华佗围住之时,一声霸道的吼声,却是从旁传来。
众人连忙寻声望去,却见到发出吼声之人,居然是此前率先求华佗大胆出手的丁玲儿。
“大小姐!这人想要谋害老夫人!”
众人立即纷纷向丁玲儿急切说道,害怕丁玲儿年纪太小,被华佗的话语蒙骗了。
却不想丁玲儿依旧神色严肃,虎眸扫视着在场每一个人,那如芒在背的眼神,让每一个人都不敢再多说一句话,只能老实地按照丁玲儿的命令,向后散开,解除对华佗的无礼包围。
“小玲儿,你这是?”张宁、甄宓二人看着丁玲儿,有些惊诧地轻问道。
丁玲儿看向二女,随即又看向了在场其余人,说道:“我不懂医术!我也不知道华先生的方法对不对!我只知道母亲已经坚持不住了!”
“如果我们不放手一搏,到时候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
丁玲儿话语突然一顿,继续说道,“既然我们现在已经没有了更好的治病方法,那么为什么还要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而且……而且华先生是哥哥冒着生死危险,去淮南请回来的救命先生,就算我们不相信华先生,难道我们还不相信哥哥么!?”
丁玲儿又看向张宁、甄宓二女,肃然说道,“现在,两位姐姐还要阻拦华先生么?”
随着丁玲儿的话音落下,场面瞬间变得无比宁静起来,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大喘一口气,唯恐会因此引起更大的争吵与动荡。
也不知过了多久,甄宓突然看向华佗,沉声问道:“华先生,这开颅救人的方法,到底是你临时起意的?还是有过成功的先例?或者其他什么依据?”
(本章完)
第444章 手术
随着甄宓的质问,在场的其余人再次将目光,重新投到华佗身上。
然而这一次,面对众人的目光,华佗的神色却是自信了许多,似乎是刚才丁玲儿对他的支持,给了他十足的肯定与信心。
华佗缓缓说道:“两年前,我在豫州沛国遇到一个患者,其身患五脏六腑之疾,用药、用针、用灸、推拿等,皆不可治愈。”
“后我以麻沸散给其饮之,待患者如同醉生梦死之后,便以尖刀剖开其腹,以汤药洗其脏腑,病人无任何痛感。”
“待其脏腑洗净之后,便立即用药线缝住伤口,用药敷于口面之上,一月便彻底痊愈。”
“我料老夫人之状,应与那脏腑之疾类似,只是老夫人症结在脑中。”
“不过,人脑等同心胸,乃人体最重要紧。”
“因此,老夫人症结虽与脏腑之疾类似,却更加复杂难解,故而我也无万全把握。”华佗轻轻一叹,毫不隐瞒的告知众人,这开颅是有巨大的风险的。
“有几成把握?”张宁立即问道。
华佗思虑了片刻,说道:“三成,不,两成把握吧!”
这下子,众人更加惊骇,如果华佗可以保证开颅之后,能够百分百治愈丁母,那么大家未尝不能让华佗放手一搏。
可是,连华佗自己都觉得把握不大,这又让众人如何放心得了!
就在此时,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到了丁玲儿身上,想要听丁玲儿的意见和选择。
此刻丁府之中,真正的主人丁靖又不在,丁母又危在旦夕,能够做决定的也只剩下丁玲儿了,虽然丁玲儿才十多岁出头。
丁玲儿也知道母亲生死的决定权,已经在她一人之手,沉吟了片刻之后,丁玲儿依旧态度坚定,向着华佗说道:“华先生,还是那句话!既然你是哥哥请回来的,那我就相信你,你大胆出手吧!”
有了丁玲儿的授权,华佗也觉得备受鼓舞,在检查了一遍开颅工具之后,便只带弟子李华为助手,进入丁母的屋中,正式展开开颅手术。
当然,这开颅手术复杂无比,在这样的时代里,也简直宛如星辰神话,闻所未闻。
因此,仅仅依靠华佗和李华两个人,还是不够的,他俩还需要极多的辅助帮手,比如端盆换汤的、传递纱布的、清理消毒的、擦汗递刀的。
这些辅助工作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不太容易了,必须是心思细腻、做事缜密,并且还能不怕血腥之人,才能做到。
而光是找这些助手,都花费了老半天的时间,最后还是从丁靖亲军之中找了几个做事认真的军士,以及丁玲儿、张宁、甄宓三人也加入,才凑够合适人选。
而为了顺利完成这场开颅手术,烧水、递水、切割纱布的仆人可谓忙到了极点,因此整个丁府才变得如此沸腾慌乱。
……
听完奴仆的述说之后,丁靖立即迫不及待的向母亲的院子跑去。
当进入母亲院中之后,发现母亲的院子里,却反而空荡畅通了许多。
为了维持院落往来的畅通,除了一些特定之人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在此拥堵聚集。
见到丁靖的身影闯入院中,在院中维持秩序的任红昌刚要发怒,她还以为又是哪个不懂事的仆人,乱闯到这里了呢。
然而当任红昌看向丁靖之时,愤怒的心绪瞬间化作惊愕,随即变作惊喜,忍不住大叫道:“公子!”
丁靖连忙冲到任红昌面前,慌不择举地抓住她的小手,问道:“红昌,我母亲情况如何?!”
任红昌被丁靖的举动吓了一跳,脸上忍不住泛起羞红,眼中甚至激动惊喜地涌出了一些泪花,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丁靖见任红昌竟然不说话,甚至一副要哭了的样子,顿时以为母亲情况可能不妙,连忙向着屋中跑去。
就在此时,任红昌却是想到了什么,连忙奋力一把抱住了丁靖,不让丁靖冒然闯入房中。
“公子,华先生正在房中治疗老夫人,你千万不能现在闯入进去,若是惊吓到了房中众人,是要出大事的!”
任红昌大声叫道,生怕丁靖突然闯入房中,吓到了正在执行开颅的众人,继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医疗事故。
听到任红昌的话语,丁靖这才反应过来,对任红昌的及时阻拦,感激无比。
若是没有任红昌,他丁靖险些酿成大错!
就在此时,房门却是突然一开,甄宓从中走出,将一个铜盆放在地上,并向着院内大叫道:“热汤!”
立即,就有一个仆人端着一盆热水上前,将满盆热水递到甄宓手中。
而在甄宓接过热水之时,双目的余光却是看到了院中的丁靖。
一瞬间,甄宓的神色突然一愣,直接端着热水,呆立在了当场。
好在甄宓反应迅速,在微愣片刻之后,便立马端着热水返回屋中。
而丁靖也没有跟着进入屋中,而是将目光放到了甄宓刚刚拿出的铜盆之上。
只见这个铜盆里,正丢放着十多个纱布团,并且每个纱布团上,都沾满了腥红的鲜血,显得格外骇人。
仅仅看着这个铜盆,丁靖就能体会到屋中的紧急,一时间丁靖的心里更加焦急了。
前世作为一个现代人,丁靖对于有关开颅的手术,虽然并不是很陌生,却也不是很熟悉。
即便是科技发达的后世现代,对于开颅手术也无比谨慎忌惮,非设备尖端的医院,技术超群的脑科医生,不能轻易执行开颅手术。
而在这个时代,连消毒知识都处于最初始的阶段,没有酒精,没有抗生素,没有人脑结构图,甚至连手术刀都没有。
就这样的条件,可能比后世白求恩来中国支援抗战还要艰苦。
虽然那个时候的白求恩,在中国做手术的条件,比华佗这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甚至连白求恩所用的手术刀,也几乎都是铁匠铺打造出来的,但是白求恩的医学知识,却都是实打实的,而且经验也极为丰富,哪里是此时的华佗能够比的。
而且,除了消毒用品和手术工具之外,华佗甚至没有输血、急救等设备和概念,这无疑是额外加重了手术的风险。
到最后,丁靖也知道自己再如何焦急也没有用了,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母亲能得老天眷顾,撑过这场生死浩劫。
(本章完)
第445章 清理淤涎
此刻,不止是院中的丁靖等人充满了焦急,屋子里的华佗等人,也急得满头冷汗。
但是与丁靖等人不同的是,华佗等人虽然同样焦急惊慌,但是他们却不能有一丝手忙脚乱。
因为一旦华佗等人有一点疏忽失误,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甚至让丁母瞬间毙命当场。
正是这种微小失误就可能造成的巨大后果,让华佗等人虽然无比紧张,却也必须大胆去肩负起这种高压,保持谨小慎微的状态,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误。
此刻,华佗已经割开丁母的头皮,为了防止大出血,他早已经施展针灸,以及在创口周围涂抹药汤,这些手段都可以控制血液的涌流,避免失血过多而造成的死亡。
相比于清理脏腑之疾,想要清除丁母头颅里的淤涎,就必须凿开丁母的头颅骨才行。
而这道操作却是更加困难,稍有不慎就会伤及丁母的大脑。
因此,华佗必须用钉锤配合,小心翼翼地为在丁母颅骨上开孔,既不能太过用力,也不能太过无力,更不能有任何手抖的情况。
这便需要高度的聚精会神了,绝不能出现任何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