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在贾诩和李儒的操作下,丁靖所统辖的并州,并未与牛辅、李儒所占据的南阳,进行过什么歃血结盟的仪式,只是进行了一些口头协定和私底下的小动作罢了。
  除了一些有心人之外,一般的割据势力也不会太过计较,许昌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否则,并州就可能真的会成为众矢之的了,那样的话可就要出大事的。
  很快,周仓等人就接受了眼前的事实,当今乱世纷纷,生命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对董卓余党不余党的,实在是计较不来。
  而且,丁靖既然连他们这些黄巾众都能收入麾下,那继续和董卓残党互通友好,暗结联盟什么的,也只能见怪不怪了。
  “好,我这就通知大家集合,马上就去和主公会合!”接受了事实之后,周仓立即应道,连忙传令所有人集合。
  ……
  很快,丁靖等人消息就传回了宛城中,进入到了牛辅的耳里。
  身为南阳的最高统治者,牛辅自然从李儒的信件中,知道丁靖就在前往汝南的并州军中。
  于是,牛辅立即火急火燎地传令叫道:“来人,随我前往叶县,我要亲自去迎接安北将军,以表示我南阳的态度。”
  “对了,派人前往稚县,通知韩浩将军,就说安北将军回来了,请他速来宛城接应!”牛辅补充说道。
  ……
  两日后,南阳郡,郡治宛城中。
  牛辅亲自将丁靖等人,请到了宛城之中,并且杀羊宰牛,大摆筵席,卖力地招待丁靖等人。
  “丁将军,还请入主座!”
  而为了表示南阳的坦诚,身为主人的牛辅,在筵席之上,甚至自己都没有占据主座,而是恳请丁靖入席主座。
  “牛将军,这个不太好吧!这南阳毕竟是你们的地盘,我丁靖身为客人,若是去把主座占了,岂不是反客为主,那就太失礼了!”丁靖连忙推辞道。
  牛辅立即摇头说道:“丁将军这是哪里话,我家军师李儒已经说了,这和并州结盟之事,我们南阳是属于拥从的位置,并州才是尊号的位置。”
  “因此,这南阳虽然是我牛辅占据着,但是我牛辅在与丁将军的身份地位上,却是远远不如的,所以这主座一定要丁将军你来,否则我们南阳才是真的无礼!”
  最后,在牛辅的极力恳求下,丁靖实在推诿不得,只能反客为主地坐在主案之上。
  待众人纷纷入座之后,牛辅立即让人上酒上菜,并且请了南阳最厉害的歌舞妓女,来为众人奏乐舞蹈。
  对此,丁靖也知道这是牛辅的好意,他自然也不能多言反对,便抱着后世人的好奇,欣赏着这个时代的舞乐,倒是有些惬意畅快。
  而丁靖和牛辅也都是军伍出身,说话都是豪爽直接,喝起酒来也粗犷自我,而其余的周仓等人也都是黄巾众,对于筵席的规矩也不太在乎。
  因此,大家在短暂的陌生尴尬之后,便马上用酒水熟络了起来,话匣子也彻底打开,各种粗话来回招呼,却都是直快无害,并不引人反感厌恶,反而拉近了各自间的情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突然筵席外有士卒闯进,快步走到牛辅身旁,附耳轻言了几句。
  “牛将军,是出了什么事么?”丁靖看到了士卒与牛辅的动作,立即张口关切地问道。
  牛辅摇了摇头,欣然大笑,说道:“丁将军,并无什么大事,是稚县的韩浩将军来了,我让人请他也来入筵。”
  对于韩浩这个名字,丁靖怎可能不知。
  自从打败河内王匡之后,其麾下的一些文武,就被丁靖顺势招揽,其中就包括韩浩此人。
  而韩浩这人,本事也十分不错,可谓是能文能武,尤其擅长治农屯田。
  因此,丁靖一直将韩浩安排在徐晃的麾下,让其作为徐晃的副手,却想不到现在韩浩竟然会代表并州,驻军在南阳的稚县,可见徐晃对韩浩能力和忠诚的信任。
  不一会儿,韩浩果然进入厅堂,而随之一起跟来的,竟然还有史阿、郝昭二人。
  三人一起进入厅堂之后,立马就见到了主座之上的丁靖,顿时欣喜无比,心中的担忧也全部散去,激动的跪地叩拜,道:“拜见主公!”
  “起来,起来,现在是筵席,不用太拘谨,都入座吧!”丁靖立即让三人起身入座。
  待三人入座之后,丁靖顿时急不可耐地问道:“郝昭、史阿,你们两个怎么会和韩浩在一起?华佗先生呢?”
  二人听丁靖问话,立即仔细地回道:“主公,我们十天前就抵达了南阳,并且一路隐瞒身份,只想快点回到并州,将华佗神医送到太原。”
  “只是在途经稚县之时,正好见到了韩浩将军统领的兵马,当时我俩就无比疑惑,不明白为什么南阳会有我们并州的人马?”
  “在我俩一番探问后才知道,原来我们并州和南阳,私底下已经互相结盟,而出现在稚县的韩浩将军,就是我们并州与南阳互相信任的证明。”
  “得知情况之后,我们两个顿时大喜,立刻向韩浩将军表明身份。”
  “并且,在韩浩将军的帮助下,华佗神医等人,已经成功的返回了太原。”
  “而我们两个就留在了稚县,一直等待着主公的消息,却想不到这么快就见到了主公!”
  听着二人的回答,丁靖的心里也满是感动和欣慰,而得知华佗已经回到太原后,丁靖心头的巨石也算放下了大半,只盼望着华佗最终能够治好母亲。
  (本章完)


第438章 青徐战事1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丁靖在淮南闹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原大地上的青、徐二州,也进行着残酷的纷争大战。
  以袁绍、曹操为联合的攻方,以及由陶谦、刘备组成的守方,彼此间你来我往,杀得不可开交,激烈到了极点。
  尤其是徐州这片战场之上,曹操与陶谦二军,在沛县、兰陵、广威三地,更是进行着绞肉机一般的厮杀。
  而为了击败徐州军民的抵抗情绪,曹操更是干起了屠城的勾当,令徐州大地之上,生气了一道又一道的萧亡死气。
  曹操的狠厉手段,一瞬间就令无数徐州世家胆寒心惊,生怕曹操的屠刀一路蔓延而来,降临到他们的头顶之上。
  除了恐惧害怕之外,因为曹操无道的杀戮,而产生仇恨与顽抗的人,也不计其数,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徐州糜家。
  正是还有着这些顽抗势力的坚持,让徐州的御外之心,没有任何疏漏,哪怕是曹操军再如何兵强马壮,却依旧不能攻克彭城郡,杀入徐州腹地之中。
  除非,曹操愿意付出极大的代价,抱着玉石俱焚的态度,与徐州战争到底。
  当然,曹操绝不是被**蒙蔽了思虑之人,他绝对不可能为了吞并徐州,而做出押上全部身家的事情。
  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一口吃下徐州这种事情,曹操是从来都没有想过,他只不过是想要借此次战事,尽力削减徐州的实力罢了。
  等日后机会成熟了,再一举吞下徐州不迟。
  并且,徐州的南面就是淮南,那里还有虎视眈眈的袁术在看着呢。
  曹操可不想自己的一番付出,换来的却是袁术的渔翁得利,那可就太不值了。
  此刻,徐州沛县城外的曹军大营,曹操的桌案之上正摆着一张军报,上面写着关于袁绍和刘备在青州的战事。
  “袁本初果然厉害,短短几个月,就已经攻下了半个青州,连北海孔融都主动投靠了袁绍。”
  “这下子,刘备可就只剩下旧齐国的临淄,这唯一的一座重城了。”
  “若是临淄也丢了,那袁绍甚至可以直接横扫南下,将兵锋对准徐州的琅琊郡。”
  “诶,对了,奉孝,志才,你俩觉得袁本初攻下临淄之后,会不会来帮我曹操一起攻打陶谦啊?”曹操突然看着左右身旁的两人问道,此二人正是曹操帐下的谋士,郭嘉郭奉孝与戏志才。
  却说这郭嘉郭奉孝,年纪虽然才二十出头,却是曹操帐下最为诡诈狡谋的智囊,每每曹操遇到无计可施之时,其总能适时奉上佳计,可谓就是曹操的及时之雨。
  而这戏志才年纪较长,已过而立之年,身体状况也有些虚弱。
  但他却是最早投效曹操的谋士,是曹操开创兖州基业的首位功臣,亦是曹操最为器重信任之人。
  听到曹操的疑问,戏志才却是当即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我们虽然与袁绍互为盟友,但是想让袁绍助我们一起进攻徐州,却是不太可能!”
  “首先,袁绍虽然短时间就吃下青州,但是这也是碍于刘备在青州脚跟不稳,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才导致的。”
  “并且,我听闻刘备帐下的大将关羽,曾领军在青州乐安阻击袁绍军,当时关羽以少对多,而乐安城又无险可守,按道理关羽是一点胜算也没有。”
  “可谁能料到,这关羽竟然早就在济水设坝屯水,在袁绍军攻打城池之时,让人趁机毁坝放水,将近万的袁绍军淹死与洪涛之中,并且阵斩袁绍大将韩荀,令袁绍军心惊胆寒。”
  “如今刘备集结兵力固守临淄,虽然只剩一座孤城在手,但是却已经是呈背水一战之势,而且临淄毕竟是旧齐国的重镇,城高墙厚,囤积丰足,袁绍恐怕不能轻易将其拿下。”
  “并且,就算袁绍最后将其成功拿下了,最后也将付出不少的代价,到时候袁绍自顾不暇,更不可能来帮我们攻打陶谦了。”
  听完戏志才的分析,曹操觉得很有道理,心中也觉得袁绍不可能会来帮自己。
  而且,曹操本心之中,也不太愿意让袁绍出兵插手徐州。
  对于袁绍这个从小玩到大的老朋友,曹操实在是太熟悉了,他知道袁绍看起来宽厚仁义,其实本质里却是睚眦贪婪。
  让袁绍来插手徐州战事,这岂不是他曹操拱手让袁绍这头饿狼,来分享徐州这块肥肉。
  甚至到时候袁绍贪心不足,想要全吞下徐州,也不是不可能的。
  随后,曹操又看向一旁的郭嘉,问道:“奉孝,你觉得呢?”
  “主公,我与志才看法一致,袁绍不会出兵徐州来帮助我们,并且我们也不能让袁绍出兵徐州!”郭嘉严肃地说道。
  听到郭嘉的回答,曹操立刻明白了,顿时大笑道:“不愧是奉孝,和我想的一样,既然如此,那我们也不打了,明天就退兵吧!”
  “主公!什么!”
  听到曹操的话语,郭嘉和戏志才顿时一惊,想不透曹操为何有如此剧烈转变。
  刚刚还询问着,要不要让袁绍相助攻打陶谦,现在怎么却一下子风向瞬变,就直接下令撤兵了呢?!
  如此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二人实在有些反应不过来。
  好在二人都是机智灵敏之人,只是稍稍诧然了片刻,就瞬间明白了曹操的想法。
  “对了,奉孝,我们退兵之后,你安排人联系一下徐州的陈家,我觉得下次如果我们再次兵临徐州,他们可以派上大用场!”
  曹操再次向着郭嘉说道,他想到了这次与徐州开战之中,徐州陈家的表现。
  在这次战事之中,徐州各个势力都表现出了或激烈顽强、或消极投诚的态度,唯有徐州的陈家,却是一点表示也没有,隐忍不发的仿佛销声匿迹了一般。
  若不是之前在攻打萧县的一战中,正好遭遇了陈登所统领的广陵军,曹操甚至就此忘记了,这徐州的第一世家,就是他们徐州陈家。
  尤其是那场和陈登的遭遇战,曹操麾下的大将乐进、于禁,接连失利吃亏。
  而对于二将的军败,曹操在气愤之余,却有些疑惑。
  因为根据二将战后的禀报,陈登军击败二将之后,却没有挥军趁胜追击,而是固守原地不追。
  这让曹操很是疑惑,直到不久之后,曹操才算彻底想明白。
  这陈登是在遮掩自军的锋芒,害怕自军太过锋芒毕露,而引起他曹操的率先攻坚。
  这便是箭射出头鸟的道理!
  而通过这件事,曹操也看到了徐州陈家的拘谨之念,这种家族在乎的只是自己眼底下的一亩三分地,对于其他无关自家的事情,总是采取忽视不理的中庸态度。
  这种观念也不是不好,就是有点胆小慎微了些,难成大气候。
  但是,对于曹操而言,陈家的这种生存之道,却是让他有了嵌钉徐州的机会。
  因为像徐州陈家这种势力,虽然难以彻底将其绑在自己的阵营中,但也证明着他们并非和陶谦是绝对的一条心。
  左右逢源才是他们的出路,这便给了曹操收买陈家的机会。
  他曹操无需徐州陈家,彻底向自己效命,他只要徐州陈家,在未来吞并徐州的事情上,提供一些便利就行了。
  (本章完)


第439章 青徐战事2
  次日天明,曹操军按照计划,拔营撤退,不再继续进攻徐州各城。
  眼看着曹军突然撤离,固守在徐州各城中的陶谦军,顿时各个震惊疑惑。
  他们不知曹军为何突然如此,难道这其中藏着什么曹军的诡计,曹军其实是想要以退为进,诱引他们徐州军出城来战不成?
  对于曹操的狡诈,徐州军在这数月间的战事中,也有了深刻直接的认识。
  那曹操指挥的军队,每一步的行动,都暗藏着陷阱与后手,若不能清晰看破,就引兵应对的话,十有**是要吃亏的。
  因此,见到曹军突然撤退的行为之后,各城之中的守军依旧闭门不出,不敢有任何趁机追击之心,只能派出斥候出城探查。
  直到三日后,曹军全体都退入了山阳郡内,并且疏兵散伍之后,徐州这才终于确定了曹操的撤兵事实。
  自此,这场保卫徐州的战事,以曹操撤兵为终结。
  只一瞬间,胜利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徐州,而在听闻曹军撤退之后,全体徐州军民都不由松了口气,连续数月的紧张态势,终于在今日彻底破解。
  此刻,徐州下邳城中。
  糜竺立即前来求见陶谦,欣喜禀报道:“陶君,陶君,大喜事啊!大喜事啊!”
  听到糜竺的欣喜欢叫,陶谦不明所以,连忙亲自出身迎接,对着糜竺问道:“子仲,你为何这般兴奋喜悦?可是前方有胜利消息?”
  这徐州牧陶谦,虽然年纪老迈,但是其身上的彪悍,却是一点不减。
  昔日,这陶谦也是沙场武将,曾和车骑将军皇甫嵩征讨过北宫伯玉,后来又和太尉张温,共同征讨过韩遂、边章,立下无数赫赫战功。
  而此后,其在担任徐州刺史之时,更是亲自训练丹阳兵,击破扰乱徐州的全部黄巾,并且施行屯田,恢复徐州的生产。
  正是陶谦出众的武略与才干,让陶谦在整个大汉朝廷,都有着贤能的美誉,亦是被徐州军民推心崇拜,视为自家尊长。
  不过,陶谦虽然备受平常百姓的爱戴,但他毕竟是出身寻常的小户子弟,虽然其为人刚直大志,但是在这满是世家大族的中原地带,陶谦的生存也不太容易。
  哪怕陶谦有能力、有志向,可是面对世家的胁迫与权势,他陶谦也只能选择屈从勾结。
  而为了坐稳自己的徐州牧之位,陶谦更是分割出了无数权力,交给徐州的各个大家族把持。
  唯有与徐州世家共享权力,他陶谦才能坐稳现在这个位置,否则只要徐州各世家稍微一反对,就能让他陶谦滚出徐州。
  不过,在徐州各个大家族中,陶谦并非全部都讨厌,他最喜欢、最亲近的,无疑就是糜竺所在的糜家。
  与其他徐州世家的根深蒂固不同,糜家是近几十年才崛起的新贵家族,并且还是以富商等贱业起家的。
  因此,陶谦和糜家交涉之时,糜家远远不像其他世家一般强硬,甚至还反过来支持他陶谦,帮助陶谦有了些底气对抗其他世家。
  可是,糜家毕竟不够庞大,只有糜家一家的支持,根本不足以让陶谦有绝对的资本,去对抗徐州各个世家。
  此刻,糜竺见到陶谦之后,立即拿出一封战报,说道:“这是我弟糜芳刚刚传回来的战报,曹操那厮于三日前,主动退兵回兖州了!”
  陶谦闻言一愣,随即摇头笑叹道:“我虽早料到曹操会主动退兵,但是却想不到会是这个时候。”
  “不过这样也好,如今冬季尚未过去,正好可以快点清理下各处战场,免得开春时候引起瘟疫,令我们徐州再生动荡事端!”
  陶谦继续问道:“对了!青州刘备的情况如何?”
  糜竺点了点头,从怀中拿出另一卷战报,交到陶谦手中之后,说道“陶君,我正想和你说这事来着!”
  “那曹操虽然退兵了,可青州的袁绍可还在继续南攻!”
  “如今整个青州,刘玄德只剩下临淄一座大城,而其残剩的兵马,也只有五六千人了。”
  “此外,就在前短时间,北海的孔融见袁绍势大,且兵锋战火已经蔓延到他们北海,于是孔融立即见风使舵,竟然也依附向袁绍一边。”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不出两个月的时间,刘玄德就要丢失临淄城。”
  陶谦闻言后,亦是眉头紧蹙,问道:“子仲,如果刘备战败丢城,你说袁绍会不会挥军南下,图谋我们徐州?”
  听到陶谦的问话,糜竺瞬间明白了陶谦的心虑担忧,反问道:“陶君,可是在担心袁绍贪心不足,携乘胜之军来攻伐我们?”
  陶谦点了点头,说道:“我确实有此担心,如今曹操虽然已经退去,但是我们徐州的危机却没有彻底解除!”
  “此前,我得到一些情报,据说淮南的袁术最近有些蠢蠢欲动,似乎也在打我们徐州的主意。”
  “因此,我就在想,如果袁绍击败刘备,彻底占据了青州之后,是不是就要与淮南的袁术联合,共同谋划瓜分我们徐州!”陶谦有些后怕地说道。
  这袁家兄弟两个实力都很强悍,就算他陶谦单独面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些吃力不得,又哪里能够同时对抗袁氏两兄弟呢!
  “陶君,恕我直言,如果袁绍尽占青州之后,其下一个吞食目标,绝对就是我们徐州!”
  “自古以来,我们徐州就是中原枢纽,北连青冀、南通淮扬、西临兖豫,乃兵家必争之地,袁绍这等雄心勃勃之人,岂能不贪图我们徐州?”
  “而且,如今曹操独占兖州,袁术也鲸吞淮南,我们徐州已经是两面受敌了!”
  “要是让袁绍再夺取了青州,那我们徐州就是三面环敌,就算能撑过一时,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他人瓜分的命运。”
  “因此,我希望陶君绝不能坐视青州不管,一定要在袁绍击败刘玄德之前,出兵协助刘玄德守住临淄。”
  “此外,我们还必须派人前往并州,联系并州牧、安北将军丁靖,请其出兵渤海,攻打袁绍后方,那时袁绍必定收止兵锋,回援渤海,刘玄德之危,便可全解。”糜竺激动地说道。
  听完糜竺之言,陶谦顿时大喜,忍不住拍手叫好,道:“子仲,你这招围魏救赵之策,实在妙啊!妙啊!”
  “可是,我们与那安北将军丁靖,一点瓜葛交往也没有,凭什么能请动他去攻击袁绍后方?”陶谦突然担忧地问道。
  (本章完)


第440章 青徐战事
  “可是,我们徐州和安北将军丁靖,彼此毫无交集瓜葛,凭什么能让他肯出兵攻打袁绍后方?”陶谦突然疑惑地问道。
  “陶君,让并州出军攻打渤海,是我们解救刘玄德的最重要途径,没有丁靖的出兵,这青州也只能拱手让给袁绍吞下。”
  “而正如陶君所问,如何让丁靖出兵,这也是我此刻心中焦虑的,因为我也没有什么把握,可以让丁靖一定出兵渤海。”
  “不过,根据我此前的探知,丁靖曾和袁绍为了争夺冀州邺城,而大动干戈,彼此攻伐。”
  “因此,我料丁靖与袁绍必是彼此仇恨,二人心中已经积怨日久,来日必定再次刀戎相见!”
  “所以,我觉得丁靖对于袁绍吞并青州之事,一定也不愿看到其轻易成功。”
  糜竺对着陶谦细细说道,将丁靖和袁绍彼此的矛盾与敌视,清晰地剖析在陶谦面前。
  果然,陶谦听完糜竺分析之后,心中亦是有了些许自信,说道:“若是如此,丁靖还真的极有可能答应我们的请求,出兵攻打袁绍的渤海呢!”
  “总之,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子仲,我这就传令下去,让人准备些礼物财宝,送往并州丁靖处,请他出兵渤海!”
  “还有,在丁靖出兵进攻渤海之前,我们必须先保住刘玄德的临淄不失才行,因此我徐州必须派兵北上青州,助刘玄德一臂之力!”
  糜竺亦是点了点头,说道:“陶君,可让我弟糜芳领精兵五千北上青州,于临朐驻军固守,与刘玄德的临淄彼此呼应,共成掎角之势,可抗袁军攻伐至少半年!”
  “如此最好!”陶谦满意地笑道。
  ……
  却说此时的青州临淄城,刘备军龟缩在城内困守,城外东西北三面都是袁军营寨,兵马人数足足四五万,好似随时都可将风雨飘摇的临淄城吞下一般。
  面对着如此势大的袁绍军,刘备虽有心出城迎战,却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而袁绍自然也知道临淄城中的刘备军,根本就只剩下些残余兵马,毫无主动出击之力。
  因此,袁绍也更加张狂起来,也不急着立即攻城,每日就派军列阵在临淄城外,各种骂战挑衅,以此消磨刘备军的反抗之心,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忍受着城外袁绍军的乱骂挑衅,脾气暴躁的张飞哪里能够容忍,立即拿起自己的丈八点钢矛,向刘备请战大叫道:“大哥,俺实在受不了了,让俺出城捅烂袁军那帮鸟人的臭嘴吧!”
  刘备却是立即摇头,拒绝道:“翼德,不行!现在袁绍军士气正盛,我军兵少,又自守孤城,如果开门迎战,袁绍军必定趁势一拥而上,到时候我们恐怕阻拦不住!”
  听到大哥刘备果断拒绝,张飞只觉得无比郁闷,气得更加切齿咬牙,愤然回到自军营地,寻找那些犯事的士卒鞭打,以此缓解自己的不快。
  见三弟张飞气恼而去,刘备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看向身旁的另一个猛人关羽,说道:“云长,我已派子义(太史慈字)前往北海,想要通过公祐(孙乾字)劝说孔融,陈说利害,让他不要倾向袁绍,你觉得这事能成么?”
  关羽轻眯凤眼,气定神闲地说道:“大哥不要担心,孔融不过一书生,乃一介墙头之草罢了,就算他此时心向袁绍,却肯定也不敢出兵前来冒犯我们。”
  “因此,我们此刻唯一需要在意的,还是城外的袁绍之军而已。”
  关羽继续说道,“而且,我们和徐州陶谦还是盟友,现在我们已到存亡之际,想必徐州绝不可能见死不救的!”
  “所以,我建议大哥置信一封给徐州,向徐州言陈利害关系,请徐州牧陶谦出兵北上青州,来助我们对抗曹操!”
  刘备却是犹豫说道:“可是现今的徐州,不也正遭受着曹操军的攻伐么?如果我们此时去求陶谦分兵来助我们,他们徐州又岂会愿意?”
  关羽却是态度肃然,说道:“大哥,现今我们已经是在背水一战了,不管陶谦愿不愿意出兵来助,我们也必须要去向他求兵才对!”
  “而且陶谦也非庸才,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可能不懂!我等前往徐州求援,他肯定会答应的!”
  听着关羽的解释,刘备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说道:“既然如此,我这就修书一封,还请云长亲自送往徐州!”
  ……
  却说关羽收好刘备的书信之后,于次日凌晨光线微芒之际,偷偷从临淄南门独骑杀出。
  见关羽独骑而出,把守在城外道路上的袁绍军,顿时纷纷挥兵前来阻截。
  无奈凌晨之时,袁绍军多在沉睡之中,阻拦之兵根本没有多少。
  再加上关羽武力超群,青龙偃月刀如断头铡一般挥舞,疯狂地收割着阻拦在其马前的敌人。
  没过多久,关羽就杀出了袁绍军的重重防线,孤骑单刀的消失在微茫的天际线中。
  冲出袁绍军的阻截之后,关羽继续一路南下,目标直指徐州。
  待关羽纵马奔驰一日之后,却突然见到前方一片烟尘滚滚,一支数千人的人马正从南面缓缓而来。
  见此情况,关羽猝然一惊,立即横刀立马停在大路之上,想看看是何方兵马到来。
  这支从南而来的兵马,就是陶谦派出的糜芳军,正为了前往青州援助刘备的临淄城。
  看着立马横刀在路中的关羽,糜芳顿时大惊失色。
  他实在没有想到这旷野之地,怎会突然窜出一个如此高大威猛的强人拦路,简直吓了他一跳。
  同样的,当糜芳军靠近之后,关羽亦是看清了他们的旗号,想不到来者之军,竟然会是徐州的兵马。
  “尔等可是徐州军?”关羽对着糜芳军大叫道。
  糜芳见关羽吼喝,立即上前应道:“我是徐州牧陶谦麾下部将糜芳,你又是何人?怎敢阻拦大军去路?”
  “我乃刘玄德二弟关羽,正欲前往徐州面见陶君,却不想在此遇到你们!”关羽亦是大声回道。
  双方互通姓名来历之后,顿时知道了各自的目标任务。
  于是关羽立即改变想法,不再前往徐州,直接与糜芳军会合,领着糜芳军北去青州,驰援大哥刘备。
  ……
  有了陶谦军的支持,刘备这一方的兵马瞬间过万,面对人数达到四五万的袁绍军,虽仍旧处于绝对劣势,却也有了抗争之力,至少坚持固守个半年,已经不成问题了。
  自此,青徐战事继续进行,只是兖州的曹操已经暂时退场,只留下袁绍与刘备、陶谦的联军角力。
  而青州的最终战局,仍旧处于一片朦胧之中。
  刘备的坚挺,孔融的摇摆,陶谦的支持。
  如此三方势力的存在,让威势赫赫的袁绍,也无法瞬间吞下整个青州,只能在临淄城下僵持对峙。
  但是袁绍不知道的是,徐州陶谦已经暗派使者出发,想要绕道豫州,前往并州勾连丁靖,请丁靖攻伐袁绍的渤海,来个围魏救赵。
  (本章完)


第441章 回到太原
  在南阳停留数日之后,丁靖实在是思家心切,便不再继续在宛城逗留,与牛辅道别之后,就立即抽身返回太原。
  对于丁靖的执意离去,牛辅实在有些舍不得,因为在这几日的接触中,牛辅发现丁靖这个盟友,不但没有少年人的张狂架子,而且做事待人也极有分寸。
  哪怕是面对他牛辅这个董卓残党,丁靖也没有任何歧视偏待之意,这让牛辅体会到了丁靖的坦荡胸怀。
  此外,丁靖作客宛城的行为,更是坚定了南阳本地世家豪族的心态,这对牛辅而言相当于天降甘霖。
  此前牛辅军占据南阳之后,虽然对南阳各世家礼遇有加,却依旧不能得到众世家的倾心接受。
  毕竟牛辅还被打着董卓残党的标签,若是各个世家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