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拉娜和毓敏二人相视看了一眼,突然有种弄巧成拙的感觉,齐声答道:“妾身该死,此事是妾身二人自作主张。”

朱常渊的脸色这才缓和一些,点点头,威严的问道:“人在哪里?”

“在,在里屋!”毓敏小声说道。

“恩,随我一起吧!”拉起二人的手,进入里屋,正看到早就低头恭立一旁的井上花凉。

花凉有些怯生生的,小步慢慢的挪到朱常渊身边,依旧不敢抬头,眼睛也只能看到朱常渊的脚尖。

“抬起头来。”

朱常渊命令般的说道。

花凉这才敢抬起头,看了朱常渊一眼。

“坐吧。”朱常渊在桌子前坐下,指了指对面的凳子,对花凉说道,看了看毓敏二人,又道:“你俩也坐,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用害怕!”

三人坐下,朱常渊道:“从今往后,你们三人都是我的妻子,不分大小,没有长幼,需做到为人妻者的本分,明白么?”

“妾身明白!”三人顿首道。

朱常渊想了想也是醉了,自己的前两个夫人,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公主,另一位是朝鲜国的郡主,第三个倒好,直接弄了个日本人。

尼玛,三个媳妇来自三个国家,连一个中国的都没有,拉娜还可以勉强算半个,难道这就是天意?注定了要让老子坑他们的男人,干他们的女人?

不过话说回来,撇开拉娜和毓敏不谈,小日本那地也邪性,产出来的男人不是猥琐就是禽兽,但女人真特娘的极品,就拿眼前的这个怯生生的井上花凉来说吧。

上次一番强硬索取,隔着一般的女人身上早就索然无味了,但是换作这个和波多大奶长相一模一样的女人身上,真是**的邪性,竟然让朱常渊欲罢不能,走了之后好长时间还在回味。

难道这小日本的女人,天生善于**邪之道?

第120章给力的宣传

在岛上盘亘几日,好好陪自己老婆几天,三个女人轮流侍寝,甚至有一天晚上朱常渊还荒唐的让她们三个共同侍寝,甚是心满意足。

不过,也足够禽兽!

即便当年隋炀帝央求自己的妻子萧皇后与其他嫔妃一起侍寝,萧皇后貌似果断拒绝。可以说这是对于女人的极大羞辱。

不过怎么说呢,一则拉娜和毓敏二人本来就有这个先例,而花凉却孤独无援,不同意也得同意了,第二,人家三个都不是中国人,没有受到的儒家思想熏陶好么?

不日,朝鲜王子李淏前来求见。

对于这个在自己日月岛避难多日的小舅子,朱常渊一向是能不见就不见,别以为他不知道李淏心里的那些小算盘,不就是想要借助他朱常渊的力量向朝鲜施压,然后趁机上位么?

朱常渊是这种可以让人随便利用的人么!

不可能。

但是,今日还是卖了夫人毓敏一个面子,破例见他一面。

“王子在我岛上住的可还习惯?”朱常渊见了面,先给这货倒一大杯可乐。

“习惯,习惯!”李淏笑嘻嘻的接过可乐,心满意足的喝了一口,然后说道:“就是有点过于思念家乡,思念父王!”说话的时候,脸上还挤出几丝伤悲之色。

可惜的是,演技过于浮夸。

在岛上时日不短,他的汉语现在已经说得相当流利了。

“想家就回去看看,没事再来这边玩。日月岛上我随时给王子备着甜酒。也欢迎你随时过来!”朱常渊笑眯眯的。再怎么不想帮助这货,可也不能怠慢了人家,毕竟前不久还给自己送了不少朝鲜国的文物呢。

“唉!”李淏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大兄容不下小王!”

叹完气,看朱常渊没有丝毫动静,眼睛突然一亮,说道:“常渊若是能帮我入主东宫,他日必有后谢。”

说的倒是好听。可是朱常渊却不以为然,必有重谢?什么是重谢,到时候尼玛给我送一堆瓶瓶罐罐就是重谢,那玩意老子固然需要,可不稀罕。

你韩国大棒子的东西,能有几分文化内涵?

“重谢不必了,只是事关王子家事,常渊也却是不便插手,不然大明陛下责怪于我,我何辜?”朱常渊苦着脸。又道:“朝鲜王对本将也颇有恩惠,不但许孝和郡主与我。还厚此此岛,我怎能背信弃义,谋其太子?”

谈了几句,朱常渊就不想和这货多说了,不过,也不能绝了人家的念想,万一某年某月某日用到人家了呢,万一以后有合作的机会呢?

“这样,若天下大势有变,本将也可以派一队军马,助王子一臂之力,不过能否成事,事在何时?皆不可知也!”

说完,就拍拍屁股走了。

至于李淏,虽然满心失望,可也没有绝望,朱常渊说的还有希望不是吗?

这边日月岛上也没有什么大事,朱常渊便可以回到现代社会了,因为就在十天之后,他的公海拍卖会就要开始了,不能再逗留了。

带上从商人那里搜刮出来的三吨黄金,还有耿仲明从日本天皇行宫中掠夺过来的大量的倭国文物,找了个隐蔽的所在,瞬间飞回到现代社会。

刘光得知朱常渊回来之后,马上过来追着他的屁股后面哭穷:“没钱了,尼玛现在连税都没法交了,老子的工资都砸进去了。”

上次的黄金兑换了一部分钱,可是这次朱常渊需要种植半个渭水平原的土地,让刘光四处预定化肥,手中的几亿元人民币全部都交了定金,现在公司里面运转的钱都没有了。

朱常渊说道:“不急,这不是来了么。”

将刘光引领到一个秘密仓库,将系统中的三吨黄金全部交给他,说道:“姓马的那位大人物不是想要黄金么,你和他联系,这三吨黄金看他能不能全部吃下去?”

“好!”刘光看到金子以后,马上眼睛一亮,瞬间从怀里抽出手机,肆无忌惮的给云哥致了个电,不一会儿,乐滋滋的回到常渊身边,说道:“成了,马老板说回头派人过来看看成色,行的话就当场兑现!”

“好!”朱常渊心中一叹,暗道:还是有钱好啊,身价千亿的老板,毕竟不在乎这几个钱,说买就买了。

“对了,水道建好了么?”朱常渊问道。

“你是说港口啊。”刘光点点头,说道:“整个港口正在修整,但是为了能让你早些用上,水道已经按照你的要求修建好了,而且叔叔还让人在水道上空建立了一个大棚子,唉,算了,我带你去看一下。”

反正离得也不是太远,只有四十公里,刘光开车带着朱常渊半个小时到地方,

港口上许多工人,都在忙碌在大改造,可是在工地的一侧,被临时挡墙分割开来一处院落,里面具体什么情况看不清,可是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处巨大的钢铁顶棚,不但上面,周围也基本上是全封闭的。

“走!”有刘光带路,很轻松的就穿过挡墙,来到院子里面。

这是一处超级大的院落,足足有二百多米长,百十米宽,顺着院子的几何图形,中间开凿出来一处极大的水道,正好能将朱常渊的整个大船放进里面去。

而水道的上方有个更加巨大的屋子一样的钢铁顶棚,除了最下端有四五个可供汽车出入的口子之外,其余全部封闭。

就连那些可供出入的口子,也安装有门,没事的时候完全可以锁起来。

“好!”朱常渊一拍手,暗道:老爸啊老爸,还是您老人家想的周到,只要在这大房子里面,便可以随意的收放系统中的那个大轮船,不用在水面上开来开去,工人们也不知道轮船从哪里来的。

不一会,刘光的电话“叮铃铃”的响了,接通后问道:“谁呀!”

“我是马老板的人,过来问刘老板检测东西,你的东西准备好了么?”对方是个说话口吻颇为和蔼的老人的声音。

刘光道:“准备好了,我们就在江边见面谈吧。”

然后,和对方约定一个长江边的地点,开车带着朱常渊赶了过去。

朱常渊问道:“上次说在公海上举行拍卖会的事,让你去韩国宣传,做的怎么样了?”

刘二蛋子一拍胸脯,说道:“放心吧,不但是韩国,就是国内,我也着重宣传了一遍,前段时间不管是网上、媒体上,甚至让人发传单,这事已经被咱们炒作的沸沸扬扬了。”

“对了。”刘光将车速减低一点,从车里拿出一个彩印的小本子,递给朱常渊说道:“这是咱们宣传小册子,你看看如何?”

朱常渊接过小册子,坐在后排座位上专心致志的打开,慢慢地欣赏起来。

说实话,自己的那些古董本来卖相就好,现在经过刘光请的摄影师一拍摄,顿时更加觉得浑圆如玉,有一种浑厚的历史感。

即便是不懂历史文物的人,在看到那些照片以后也会赞叹一句:好看。

“国内的几件东西我都标了名字,可惜棒子的那些玩意咱不认识,也没有名字。”刘光在前头一边开车,一边说道。

“恩!”朱常渊点点头,说道:“没事,你不认识有人认识。”只要在韩国做宣传,朱常渊相信大韩帝国的棒子们肯定有足够多的人认识,这尼玛可是如假包换的韩国宫廷中出来的东西,能差的了么。

还有,别以为李淏送来的就是当代的东西,这玩意的年代说不准比宋元都要早,用脚底板也能想出来,宫中的东西,如果是没些年头,能被称作古董么?李淏好意思拿出来么?

“韩国那边宣传的效果如何?”

朱常渊一边看这个小册子,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说实话,越看这些古董,越是爱不释手,哪怕只是它们的照片而已。

“能不好么,我特么在棒子的地盘可是花了八千万的宣传费呢!”

“什么?”朱常渊一听不乐意了,暗道你这狗日的至于么,宣传费都花了八千万,老子的古董能不能卖到这个价格还不知道呢,你特么要不要这么败家。

“呃呃!”刘光嘿然一笑,道:“韩元,韩元!”

“这还差不多。”朱常渊暗自嘟囔了一句。

韩元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达到一百八十多比一,八千万算成人民币不过是四五十万而已,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

十分钟后,到达约定地点,又过了十分钟,对方的人才姗姗而来。

一辆普通的宝马,车到了之后从上面下来了包括司机在内的三人,为首的是个满头银发的老者,看到二人问道:“是刘先生么?”

“正是!”刘光笑呵呵的上去和他握了握手。

“鄙人佟礼,这次帮马先生跑腿,来看看二位的货,以便定格合理的价位。”老者笑容温和的朝刘光说道。

“应该的,您稍等!”刘光从车里拿出两个宝船型的金元宝,递给老者,说道:“就是这个,您看看吧。”

“好,好!”佟礼接过元宝,抚了抚自己的眼镜,将元宝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摩挲一阵,道:“五十两,看样子和上面的文字,应该是明朝的金子。”

说完,朝一旁的人说道:“将电子称拿过来。”

ps:晚安!

第121章锁国金令

开车的司机去车里拿电子称。

佟礼是姓马的身边的高级古董鉴定师,当他看到那锭金子的一瞬间,直觉告诉他,买到了好东西,有历史价值的金子,和单纯的金子,价格完全是两个概念。

金子这种东西,无法凭借科学手段鉴定年代,只能一看制式样子,二看包浆,而有的时候包浆也不一定准确。

包浆是文物在流传的过程中,由于收藏者的把玩,古董表面经过摩挲、汗渍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而形成的一种自然光泽。

一般来说,玉器、瓷器、书画、丝绢,特别是木器,都容易在岁月的砥砺中形成一层厚实的包浆,年代越久,包浆越是厚重。

可是金子不一样,实在是因为这种金属太过稳定,不容易在常温下氧化,所以想要依靠包浆来判断古董的年代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看制式、大小和重量。

不多时,司机从宝马小轿车中取出电子称递给佟礼。

佟礼朝朱常渊和刘光抱歉一笑,说道:“请恕在下无礼了。”

将电子称放在脚底下,五十两的金锭子往托盘上一放,下面显示了重量:。

佟礼掏出手机,算了一下,然后朝刘光说道:“五十两的金锭子,重量是一千八百六十克,一两相当于三十七点二克。”

“怎么样?”刘光问道。

“差不多!”佟礼一边摩挲这金子,一边笑道:“是真的没错了,明朝时候的一两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三十七到三十八克之间。限于当时的科技条件。不可能太精确。”

其实不止重量。从好几个方面都可以确定这是明朝的金子,可是,他没有必要给面前的这些人说的太清楚。

“你的这一批东西,所有的都是这样?”

佟礼问道。

“是,所有的,都是这样。”刘光说完,又从车子里拿出十来个宝船型的元宝,递给佟礼观看。

佟礼看了点点头。道:“好吧,我的任务完成了,至于交易的事情,稍后马总会亲自给您联系。”

佟礼和刘光握了握手,带着车子离去。

交易算是定下来了,不过朱常渊却是忙了起来。

距离公海拍卖会还剩不到十天的时间,他的会场还没有布置,大船还没有改装呢!这些都要忙活起来了。

首先,联系厂家,让他们看一下自己的船。然后精心设计,紧张施工。

至于大船。现在就先召唤出来,停泊在港口的那个被严严实实保护起来的水道中。

大船除了一个三层的小楼之外,就是一片巨大的甲板,甲板的下面是一层地下室样的宽阔场地,正好可以布置一个展览台兼拍卖会场。

大船内部本来就精致,只需要稍加点缀,放进去一些高档的凳子和桌椅就行,在定做一些标语和标示指示牌,弄出两个餐厅,一些临时休息的场所,便足够了。

当然了,一些必须的展览屏幕,宣传短片,还有电子设备也必不可少。

所有这些,包括前期那些宣传的短片图片,要嘛动用以前摄影师的作品,要嘛组织人临时拍摄,反正三日内全部完工。

整个场地布置好了以后,朱常渊和刘光二人将所有名贵的古董一个个搬上大船,安放好,将灯光全部打亮,一个美轮美奂的展览大厅就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和大厅中的装饰相得益彰的是,那些躺在站台上动也不动的唯美文物,这么看起来,比之前放在系统中或者是肉联厂仓库内堆在一起至少上了好几个档次不止,观感也大为提高。

一切准备妥当,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同时,只要这玩意准备好,拍卖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也可以定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选取,朱常渊随便选了地方,就在太平洋中,北纬十三度,东经一百三十度整的那个位置。

地属菲律宾海,在菲律宾群岛以东约五百公里的茫茫大海中。

此处虽然距离菲律宾很近,可是按照国际法的约定,已然属于公海,当然了,这里是太平洋深海。

关键是大船怎么运送过去,看似一个极大的问题,可是对于朱常渊来说,简单的很。

先将水道中的人清空,自己一个人把已经改装好的大轮船收进系统中去,而后,买了一个游泳圈套在身上。

拉开系统,穿梭回到古代社会,然后以古代社会为媒介,马不停蹄的再次拉开系统,点击回到现代社会,打开地图,拉大,细部,直接在地图上搜索东经一百三十度北纬十三度,然后确定,“嗖”的一下再次回到现代社会。

不过,不是回到肉联厂,而是直接落到了大海中。

“尼玛!”

一口咸咸的,微带这腥味的海水灌入海中,惹得朱常渊一阵大骂,好在身上套着游泳圈,到不至于沉入海底。

北纬十三度,虽然距离赤道很远,但也算是热带地区,所以海水倒不怎么冷。

“出来吧!”

拉开系统召唤出已经改装好的大船,然后飞身纵跃,一下跳到船上,公海算是到了。

朱常渊一个人跑到船头,将大船的四周都扯上鲜红的共和国国旗,这条船算是合法了。因为按照国际公海法来说,在公海上航行的任何一个船只,必须有某一国家批准,并且只能还必须悬挂一个国家的国旗。

不过公海上船只多了,又没有人专门查船只有没有哪个国家批准,所以,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悬挂国旗即可。

朱常渊还不信真有人敢跑到别人船上来查证件,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真的不介意一巴掌把查证的人干到海里算了。

就在他到达公海的同时,刘光组织人在具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门户网站上发布信息,大肆宣传一周后的某月末日,在国际公海北纬十三度,东经一百三十度的位置,举行文物拍卖。

一时间,应者云集。

特别是,刘光在网上发表声明,并将几件日本天皇曾经使用过的御用器物的照片发布到网上以后,整个小日本都炸锅了。

一天不到的时间,刘光录制的此次拍卖会的宣传短片便通过网络,迅速的传到了大洋彼岸的日本,并在日本民众间疯狂的传播。

东京,国家博物馆中,十几位身材满头银发的老者静静的坐在一起,看着屏幕上放着的短片,心中的激动难以掩饰。

说实话,展览短篇中大部分都是韩国的物品,有关日本的并不多,很少,从头到尾上了短篇的也只有三个,可是就是这三个物品,让他们这些老教授一个个都睡不了觉了。

短片中出现的关于日本天皇的东西,第一件是一个方形的金印,说实话金印并不值钱,可是偏偏金印上两个字让这些老教授兴奋不已:宽永。

所谓宽永,是天皇使用的年号,就像大明帝国的“崇祯”“洪武”“嘉靖”一样。

可宽永这个年号,在日本的历史上有特殊意义。

拥有它的日本天皇,是个和武则天一样的女人,是日本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皇之一。

在大和民族从古至今所有一百二十五位天皇中,有八位女人或是因为自身强大,或是因为大势所趋,都曾在天皇的宝座上君临天下。

而这位和崇祯同年的年号被称为“宽永”的女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日本八位女皇中的第七位,也即是倒数第二位。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对于大和民族的某些历史学家来说,穷其一生扒某个女皇的故事,就是最大的人生意义所在。

“啪!”其中一位面目威严的老者将控制按钮拍下去,短片暂停,画面停到了那一枚小小的金印上面。

“各位同仁。”(假如万一某年,本书被拍成电视剧,此处应有字幕)老家伙用日本语言说道:“众所周知,明正天皇是日本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第七位女皇,七岁登基,二十岁退位,退位后又活了五十多年,直到七十三岁去世,终身未嫁!”

“同时,明正天皇的母亲也是德川家族女儿,宽永年间也正是江户幕府发展的初期阶段,这段历史,便是伴随江户幕府而生。”

“所以,不用我说,诸位应该知道,这枚金印对于整个日本的重要性。”

顿了顿,给下面诸人足够的反应时间,老者又道:“接下来,看看第二件吧。”

短片继续开放,闪入人眼的是一块看上去像是黄金做成的一个书本样的东西,书片金页由右至左从上到下刻满了日本文字,在诸多文字的最前头,是三个大字,译成汉语便是:海禁令。

“这是?”

一位满头银发,身材佝偻的老者只看了一眼,便身子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咳嗦两声,激动的无以复加,伸着头说道:“锁国金令,锁国金令,这是江户幕府的第一道锁国金令!”

“什么?第一道锁国金令?”

不单单是主持这次会议的老者,下面所有的人都睁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锁国金令本来就是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献文物,更何况是第一道锁国金令?

第122章各方齐聚

江户时代是日本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时代,也叫做江户幕府时代,或者也可以成为德川幕府时代。

而德川幕府时代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架空皇室,颁布了诸多政策,锁国金令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可以这么说,德川家族存在的历史,就是锁国令存在的历史,从明正天皇时代的第一道锁国令开始,一直到后世一八五八年美**舰到达日本,江户幕府时代结束,这个锁国令才算结束。

也可以这么理解,锁国金令对于德川幕府来说是为了加强统治,可是对于日本皇室来说却是绝大的侮辱。

这种东西,别说它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就算是没有任何价值,至少日本皇室也会尽力回收过来。

“这件东西,必须收回来,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国家博物馆都要收回来。”老者颤巍巍的说完,又颤巍巍的坐下。

“嗨!”国家博物馆馆长朝老人行礼,然后用日语说道:“不需老馆长说,我们自然竭尽全力将此物拿回来,还有,第三件,你们看看!”

馆长“啪”的一声按下键盘,屏幕再次滚动起来。

这次映入众人眼帘的同样是一份金质的东西,和禁海令一样,形状像是一页书纸,不过上面写的并不是禁海令,而是退位诏书。

不错,是退位诏书,不是明正天皇的退位诏书,而是她父亲后水尾天皇的退位诏书。

这个金质诏书的价值,丝毫不在禁海令之下,因为这本诏书可以验证一段历史的真伪。

“嘶!”

所有的人,倒抽了一口冷气。

那个传说,竟然是真的。

这一份诏书,可以说是皇室对于幕府怨恨的充分表达。

“停,停,停!”一位长相颇为年轻的中年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微微出了一口气。道:“尊敬的馆长大人,可否将这一页视频处理一下,还原下来。”

“川崎君,你这是要?”馆长微微一愣。马上就明白了。

川崎太郎这个家伙,好像正是研究后水尾天皇历史的专家。

“属下要做个对比。”川崎太郎说道:“博物馆内存有一份后水尾天皇退位诏书的拓本,经过碳十四检测确认属于那个时代,许多人一直怀疑这东西的真伪,属下正好想要验证一下。”

为什么这份诏书能引起日本考古学家这么高的兴趣。那是因为这本诏书和一般的诏书内容不同,后水尾天皇在退位诏书中亲自给自己拟定了谥号。

对,是谥号。

一般来说,比如朱元璋的谥号,是明太祖;朱棣的谥号,是明成祖;李世民的谥号,是唐太宗。

不好意思,这些谥号并不是自封的,而是皇帝本人驾崩之后,臣子以及后世君王给赠送的。好坏都是人家说了算。

不过后水尾天皇不一样,他的“后水尾”三个字,是自己自封的。

为什么起名叫做后水尾,因为之前有个天皇,谥号叫做水尾,这位前水尾大帝当政的时候,藤原家族把持朝政,将天皇架空。

所谓自封“后水尾”三个字,一方面自嘲自己无法摆脱德川家族的控制,第二当然就是借机讽刺德川家族干政。凌辱天皇的意思了。

史学界对此一直存有异议,认为那份诏书的拓本是伪造的!

因为除了那拓本的诏书之外,找不到相应的佐证,所谓孤证不立。便无法取信于人,如今,如果宣传短片中的这件东西是真的,那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马上处理!”

馆长一声令下,马上有工作人员录取一份,将里面的视频分解成照片。没费多大的劲就将那份诏书的照片截取了下来。

“将拓本扫描,拿去做对比!”

得到了确切的照片后,川崎太郎一阵激动。

十分钟之后,诏书的照片和拓本的扫描件在同一台计算机里被处理了出来,结果令再次所有的人大吃一惊:吻合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

别问我为啥没有百分之百,我也不知道。

反正,川崎太郎激动地差点跪倒在地,就差仰天长啸了。

这不但证明了诏书的拓本是真的,而且,时隔三百五十年以后,两件东西终于再次可以合二为一了。

“买!”老馆长再次颤巍巍的站起来,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的国宝,绝对不能落到除了日本人之外的人手中,无论什么代价,都要买过来。”

说完,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道:“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我去找首相大人,请求派特工过去协助,以防万一。”

仅仅一天之后,日本代表团出发了,一行以川崎太郎为首的二十多人,其中除了他本人外,其余的全是特工。

而且,川崎不知道的是,代表日本民间的力量同样也行动了,不但有那些富商巨贾,还有黑涩会山口会社的人。

他们秉承了小日本一贯的作风:能够买到就买,买不到,不好意思,我就不要脸了,抢!

+++++++++++++

相比于日本,棒子们的态度要好很多。

棒子在剽窃他国文明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可是这种明目张胆抢文物的事情他们干不出来。

不,应该说不是他们的首选手段。

“钱,准备好了么?”

大韩国家博物馆中,国家财务部部长温和的问博物馆馆长。

“准备好了大人,全部到位,都兑换成了华国的人民币,这次,购买那些文物应该是足够了。”

“嗯!”财务部长点了点头,稍微纠结了一阵,然后说道:“金馆长,你确定这些文物的价值,值得咱们花费那么大的代价购买?”

金馆长的脸色顿时有点不高兴,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他也赶紧将不高兴藏在心里,不管怎么说,对方是财神爷,此次购买文物所需的金钱,都要由这个家伙支付呢。

“大人,这次在公海上拍卖的文物,大部分都是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时期的,而且还有代表朝鲜王朝瓷器最高水平的一些作品,如果将这些东西全部拍回国内,足可以填补我国在历史陶瓷器上的诸多空白,所以,属下认为,此事是值得的。”

“好吧,你认为值得就值得吧,总统大人刚刚下了死命令,说这次一定要将那些东西拍下来,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把小日本的那些也拍下来一两件,恶心他们一下。”

@@##¥¥@#。

金馆长一脑门的虚汗。

“还有,这次除了咱们国家博物馆之外,光我知道就有三个民间组织前去竞拍,我已经向武装处申请,给你们暗中派六个特种兵,装作是你们的跟随过去,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看情况可以动用暴力手段,记住,能用钱买下来的,争取用钱买。”

“恩!”

财务部长说完,金馆长马上就表态。

++++

同时,不只是大韩和小日本,就是华国内部,也有一个秘密组织派人前往,名义上说是去竞拍,而实际上,一者调查朱常渊的虚实,看看朱常渊手上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文物,至于第二么,传说这艘国际公海的竞拍船上悬挂的是中国国旗,只要是中国的地盘,就有可能发生不安全因素,前去保护一番也是应该的。

至于朱常渊,一切准备好以后,在大船上将所有的文物收进系统中,然后通过系统飞回到现代社会,和马老板进行了一轮黄金交易,三吨黄金差不多卖了十亿人民币。

交易完以后,马老板笑呵呵的说道:“下次若是还有这种东西,直接找我,我还要。”

朱常渊摇了摇头,从古代社会中运送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