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个飞机去明朝-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呢?

就是凭借着这区区一万多吨的年钢产量,竟然能够称霸世界,掠取了大半个地球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由此可知,一个国家的崛起,对于钢铁的需求是多么的巨大。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哪一种基础工业,都离不开钢铁这个前提条件。

比如: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远洋航海伟业、军工业、造船业。

没有钢材哪能行?

而且,不管是建筑也好。其他的构筑物也罢,真正的那些看上去体型超级大的巨无霸。也没有一个能够离开钢铁行业的。

就像后世的:高楼大厦、航母飞机、大型轮船、火车、汽车、乃至于运载火箭、宇宙空间站。

钢铁是基础,不但是百业的基础,朱常渊甚至发出这样的断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产业应该是整个民族的基础。

现在由于要大量制造火车铁轨的缘故,所以分不出精力来搞别的研究。

一旦铁轨生产完毕,那么他就准备让钢铁厂生产大量的其他工业用钢材,特别是机械行业的钢材。

这可是基础。

有了机械,就可以让手下的人开始研究柴油机,可以让他们比照自己的小型发电机研究开发发电机,电动机等等。

而且,如果可能的话,朱常渊也可以给他们透露一些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可以把流体力学里面的知识提前告诉他们。

那么也就是说,从日月岛的这个钢铁厂生产出来第一条钢材开始,整个平行世界算是宣布进入了钢铁时代、工业时代。

想想历史上的英吉利吧,他们是如何凭借着一个小小的岛国,称霸全是界的,在东西南北半球上遍布他们的殖民地,所有殖民地上的国旗插起来,太阳光时刻都能照射得到。

想一想也热血沸腾。

“我要比他们做的还要好!”

朱常渊握了握手,对于他来说,基础好、底子好。最重要的是,尼玛老子手中有个超级外挂,有了这个大杀器,还比不上你一个小小的英国?

“丹尼斯!”

将距离他最近、看着一股股铁水从高炉里面流淌出来,然后钻进模子里面变成一条条的铁轨的丹尼斯从巨大的成功的喜悦中喊醒,朱常渊继续说道:“你们做的不错,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携手改变这个世界吧。”

“往后,我要你们用钢铁来建造大轮船,用钢铁建造摩天大楼,用钢铁建造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铁甲战车。”

“从明天开始,将钢铁厂移交给大政务他们管理,你们这些科学家,继续研发别的东西,先以机械和发电机为主。”

“是,王爷!”

丹尼斯眼中充满了兴奋之色。

自从他来到日月岛之后,见识了太多他之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东西,接触到了无限的知识。现在,哪怕朱常渊不给他任何奖励,他也愿意在日月岛上生活直到老死。

对于这些痴迷于科学的人来说,知识比什么都重要。

“还有,今日将会有一批从你们那边过来的科学家陆续进入咱们日月岛,丹尼斯,你的人越来越多了。”

朱常渊笑着说道。

“是,这都是王爷您的功劳。”丹尼斯不失时机的拍了朱常渊一个马屁。

“好好干吧。”朱常渊眯着眼睛,思虑深远的说道:“跟着本王,随寡人一起,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钢铁大时代。”

第176章试车

大明崇祯十三年,夏。

照例,夏至前后的时间,朝廷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规模庞大的朝会,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这种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场面壮观。

在皇极殿内,一排排的文武官员按照位次高低,从上到下依次站立,两边甲兵林立,威武雄壮的士兵们手中拿着利器,虎视眈眈的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士兵的外侧,有两排燃烧着篝火的铁架子,架子上是一个铁锅样的容器,容器内放置了燃料,灯火通明。

像这样的朝会,每年冬夏都会举行一次。

不但文武百官、内阁六部在,就连那些已经致仕多年的官员也都会参加。

包括许多在京师的外戚大臣、王公贵族,那些上了年纪曾经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将,或者是宫里哪个太妃的子侄。

反正一句话,所有在京师,承蒙皇帝庇护的人,都会在这个时候于朝会上露个脸,刷一下存在感。

当然了,这也是那些被冷落了很久的臣子出来刷脸、赚声望,或者是引起皇帝重新注意的一个好时机。

比如今天的大朝会,来的人就非常多,多到皇极殿几乎要挤不下了。

这种朝会,没有专门的议题,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是在这朝会上的任何人,都可以讲出来。

照例,司礼秉笔太监王承恩首先出列,恭恭敬敬的请出圣旨,打开朝众臣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眇眇之身,承袭大位,代天巡狩四海之地。十又三年矣。。”

诏书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无非是昭告天下,皇帝君权神授。是天神的代表,是上天的旨意让他下来统御四方。

完事。再告诉群臣,你们有事的可以上奏了。

王承恩话语落地,身子往后一退,意味着今年夏季的朝会,正式开始。

“陛下!”商周祚首先出列,跪倒在大殿的正中央。

从他的位置往前看去,虽然能看到崇祯皇帝的人,可是却很不舒服。

以前的时候。凭借他左都御史的身份,距离皇帝都是很近的。可是今日,许多平时基本上不怎么上朝的勋贵都来了,也有那些比较牛逼的大人物,比如:徐洪祖等。

这些人坐在前面,自然也就把他挤到了后面。

“臣,左都御史商周祚,弹劾两广总督佘名时。”

“准!”

崇祯皇帝微微颔首,轻声说了一个字。

虽然,他的声音不大。可是这皇极殿的设计对于声音,特别是皇帝所在位置的声音传播,是极好的。下面所有的人,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遵旨!”商周祚道:“佘名时在任两广总督期间,抚恤袁逆余孽,并资助乡人给袁崇焕立祠纪念,殊为可恶,臣奏请陛下,请三法司详查此事。”

袁崇焕。

崇祯心中冷哼一声,“竟然有人敢给他立祠堂纪念,真是可恶!”

“内阁拟旨吧。务要严查!”

皇帝下来指示。

然后,左都御史商周祚退下。

紧接着。吏部尚书姜逢元呈奏:“陛下,臣有一事奏报。”

“讲!”

“是!”姜逢元将奏疏拿在手中。说道:“臣奏请陛下:延明王朱常渊,在辽东之地滥用民力,合三月之力修出一条道路,南北蜿蜒二百余里,其上光洁平整如镜,规制堪比御道。”

“姜大人谬矣!”

姜逢元刚刚说完,皇帝还没有做出批示,下面的薛国观就急急的挑出来,朝姜逢元拱拱手,然后跪倒在大殿中间的位置,朝皇帝道:“陛下:姜大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锦衣卫来报,朱常渊修筑的御道,由南向北,从锦州直达新城阜新,恰好在大明势力边界位置。其征伐民众十万人,日夜不停劳作,导致辽东之地民怨沸腾,臣请陛下降圣旨查核!”

姜逢元倒好,直接说朱常渊修筑的就是一条御道。

皇帝听了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上奏,没说话。

对!

没做任何批示。

现在的这些大臣,每每都以弹劾朱常渊为荣,用朱常渊来刷脸刷声望。

可是,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明白,就算你弹劾朱常渊说他造反,现在也没办法拿他下狱。

“咳咳!”

皇帝用手捂着嘴轻轻咳嗦了一声,然后,王承恩笑道:“两位大人,延明王忠君为国,所思所虑迥异常人,皇帝的意思,两位不必过于担心。”

大明的朝会继续,然而,被弹劾的朱常渊却是在辽东之地的锦州,一副喜滋滋的样子出现在了陈圆圆的面前。

“王爷何事欣喜?”

陈圆圆问道。

朱常渊道:“自然是你的事情!”

“我?”陈圆圆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对!”微微一笑,道:“寡人去年答应带你去江南看看,一直没有时间,如今工程完工在即,事可期矣!”

陈圆圆这才想起来似乎朱常渊还真的说过这样的话。

当时怎么说的其实都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到了现在,竟然还能想到。

难道是他?时时刻刻都将这件事放在心里了么?

陈圆圆的心里,邹然一阵抽搐。

要不是心里早就有了冒郎的存在,我陈圆圆也不会辜负眼前的这个男人了。

陈圆圆心里一阵苍白,总觉得要是就此离去去了江南,生命中或许就会失去一个对她来说很重要的东西,很重要的人。

可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告诉她,她必须要这么做,和朱常渊相比,更不能辜负当年山盟海誓的冒郎。

冒郎啊冒郎,你现在。还在等我么?

陈圆圆心中暗自喃喃,无暇的脸上一阵泛白。

朱常渊有些担心的看着她,说道:“你怎么了。是不是有些不舒服?”

“不是,王爷。妾身体好的很。”

陈圆圆吁了一口气。

“走!”

朱常渊不由分说拉起陈圆圆的手,就往王府的外面带过去,陈圆圆惊魂甫定,问道:“王爷要带我去哪里?”

鉴于上次在外面被人挟持的事情,平时没事的时候,她极少出府,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家呆着哪里也不去。

“跟我出去转转。老是在家憋着,我怕把你给憋出病来。”朱常渊有意的放慢脚下的速度,拉着陈圆圆出了大门。

都是年轻爱动的年龄,即便是古代的女孩子,也有期盼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尽情玩耍奔驰的愿望,陈圆圆也不例外。

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才不得已憋在家里。

此刻,朱常渊愿意带她出去,她自然是高兴至极,赶紧的看了他一眼。

“上来。”右手轻轻一拉,将陈圆圆提到自己的骏马之上。而后,人马飞驰,十分钟之后来到锦州城外的工地上。

大凌河桥的对面。已经建好的铁轨上,停着一个巨大的火车头,火车头的尾部还连接着四五节刚刚生产好的车厢。

“我带你去开火车。”

朱常渊抱着陈圆圆下马,又把她接到火车的车厢中。

整条阜锦铁路,除了大凌河桥刚刚建好,由于混凝土没有达到龄期而不能铺轨之外,其余的地方全部都已经竣工,所有的轨道也已经铺筑完毕。

平时,朱常渊就给陈圆圆描述过各种火车的样子和开动的目的。但是,她脑海中都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这样不能怪她。实在是,对于一个古代人来说。这东西太过难以接受。

“车里有点脏,你怕不怕?”“

朱常渊笑着问道。

“额!”陈圆圆稍微一迟疑,好奇的睁大眼睛往车厢内探头看了看,说道:“不怕。”就随着朱常渊进入刚刚铸造好的车厢内。

车厢中,甚至还没有装上玻璃窗棂,还没有哪怕一个小小的座位。里面空旷旷的,除了个铁皮架子什么都没有,而且,还到处都是灰尘。

没办法,之前的时候,这个蒸汽机试跑了几次,烧煤的玩意没有灰尘才奇怪呢。

“师傅,开车,去阜新城看看!”

朱常渊给掌管火车的三个年轻的小伙子打招呼。

“不敢!”三人赶紧回礼:“王爷折煞我们了。”

蒸汽机上的锅炉始终都是燃烧着的,朱常渊命令开车,几位师傅打开阀门就可以了。

“哧。。。。”

蒸汽机车启动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长长的鼻音,同时,一股带着浓重的白色蒸汽的气流,从列车的车头向后喷了过来。

“不好!”朱常渊见势,身子赶紧挡在陈圆圆的前面,伸开手给她做了一个人体屏障,免得蒸汽吹到她身上。

其实这些蒸汽,已然没有太多的力量和热量,便是吹到人的脸上也无大碍,怕的是,车厢中满地的灰尘。

不过,即便有朱常渊的百般呵护,效果却不怎么好。

地下的灰尘随着那一股白色的气流,蓦然被卷起。

整个车厢中烟灰漫天。

“噗噗!”

朱常渊张嘴吐出几口带着灰尘的口水,陈圆圆则是用白色的衣袖遮着口鼻,扶着朱常渊的胳膊一个劲的咳嗦。

好在,列车已经慢慢启动。

刚刚开始的时候,走的很慢。

朱常渊抬起头,看着陈圆圆突然一阵大笑。

气流过后,便是夏日清爽的微风,一瞬间将车厢内的灰尘吹散。

然而,陈圆圆原本皎洁如玉的脸上,却多了一层黑灰。

关键是这层黑灰还不是平均的布置在她脸上,而是在她用衣袖的擦拭以后,东一块西一块,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王爷为何。。”

“噗!”

陈圆圆边说话边抬头,一句话没说完,一口口水喷了出来,正好好的喷了朱常渊一脸。

ps:感谢冰冰的8888打赏,今天加一更,明天再加一更。。。(。。)

第177章邀请

朱常渊伸手在脸上一抹。

然后,陈圆圆笑的更厉害了。

朱常渊搬起脸,说道:“再敢笑?”

陈圆圆这才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家伙到底是谁?是个什么人?

心里突然有些惊慌失措,道:“王爷赎罪,妾身,妾身放肆了。”

“没事!”没想到一句话就把这小丫头吓到了,朱常渊赶紧拉着她的手,说道:“我们到后面一些,找个地方坐下来,外面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说话间,拉开了系统,想要从系统中掏出两把椅子来,没想到里面的东西倒是不少,唯独缺少椅子这种眼下最为急迫的东西。

算了,不就是椅子么,没有老子自己造一个。

在系统中扒拉一阵,变戏法似得在陈圆圆脸前突然抽出一个五六十公分见方的包装箱,然后轻轻的往还没有安装玻璃的窗口一放,道:“这就是座位,你可以坐下来了。”

又拿出一个包装箱,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放在陈圆圆的对面,自己坐了下来。

蒸汽机车的牵引力还是可以,但是速度上来的却很慢,哪怕是开足马力,朱常渊估计时速也就是四五十公里左右。

虽然在他的眼中很慢,甚至他现代化中的那个年代随便一个火车也能甩蒸汽机车一零零八六条街,不过,在陈圆圆的眼中,这种速度就快的不得了了。

至少,哪怕是古代社会最快的马,跑长途的速度也仅仅只是火车的一半而已(据说短时间马的速度应该能达到50。)。

清风吹来,烈日之下,天气依然很清爽。

虽然是夏天,可是辽东的夏天。有着夏日的明亮阳刚,却又独独少了夏日的酷暑,不得不说。这里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窗外的风丝丝缕缕的吹动,陈圆圆额头长发飘扬。虽然被抹了些许黑灰,可那皎洁的脸蛋犹如深夜中的夜明珠一般,明艳动人不可方物,哪怕是有些许的蒙尘,又能遮挡住多少来自她的神芒?

朱常渊静静的看着,暮然间,痴了!

后世****的那些大明星,或者号称国际大明星的女人。卸了妆之后的素颜一个个都惨不忍睹,和陈圆圆脸被灰抹却依然明艳动人的美丽比起来,何止天壤之别。

“看什么看?丑死了!”

陈圆圆一嗔!

摸清了朱常渊平日里的脾气,就连她这个还不是朱常渊女人的女人,都已经有些肆无忌惮了。

然而,朱常渊喜欢她这样!

要不然,每个人见了自己都吓得畏畏缩缩,哪怕她们拥有再美丽的容颜,在毫无自信的人脸上,都会变成一种拖累和审美疲劳。

“很美。哪里丑了!”

朱常渊深吸一口气,微笑着说道。

“王爷征南逐北,自然是见惯了天下颜色。何故来取笑圆圆?”陈圆圆想要转移一下视线,她真的不想在自己容貌这个话题上多谈。

其实是她,没有足够的自信。

倒不是对自己的容貌没有自信,而是,对于心中冒郎的坚持,没有自信。

她真的害怕,有朝一日,早晨一觉醒来想不起冒辟疆的模样,满心满眼。都是眼前的这个男人。

这真的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事情的发展,正朝着她担心的这个方向。

“好在。再过一段时间,我就可以去金陵了。。”

陈圆圆暗自自我安慰。

“本王走南闯北,遍历川、陕、蓟、辽、襄,所见所闻,皆山川之盛、大河之美、长江之阔,何曾正眼看过那些庸脂俗粉?”

朱常渊眼睛微微一眯,心中豪气干云。

他说的,倒也是实情。

“王爷所言极是,是圆圆着相了!”

陈圆圆听了朱常渊的话,心中不禁一阵唏嘘:自己还在想着男男女女的时候,对面这个男人的眼界,全都在那些山川大河之上了。

这与其说是一种胸襟,到不如说是一种抱负,一种雄心。

想想看,一个刚能吃饱肚子的人,有心情去看山?看水?

“然!”朱常渊话语一转,无耻的盗用毛爷爷的名言警句:“************,抵不上圆圆半分妖娆。”

陈圆圆听了,心中又是骤然一抖。

朱常渊顺势伸手,将陈圆圆沾满灰尘,可依然柔弱无骨的小手握在自己手中,诚挚的说道:“在寡人心中,你与山河同美,何止重逾千斤!”

“圆圆!”朱常渊心中充斥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豪情:“跟寡人走,本王带你飞天入地、乘奔御风,遍览天下山河风光;本王亦可以带你遨游四海,看尽异域风情。”

骄阳当空,微风拂面。

整个车厢中,只剩下了一声声“哐啷、哐啷”极有节奏的声音,除此之外,别无他声。

陈圆圆看似淡漠的将头扭向窗外,一言不发。

实际上,鼻子不经意间一酸,一颗清澈的泪珠潸然而下,在沾满灰尘的面孔上,冲出一道滑稽的泪槽。

++++++++++

十天之后,大凌河桥梁上面的混凝土达到龄期强度,工人们马不停蹄,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将上面的道砟和跪倒铺筑完毕。

至此,整个大凌河桥算是完美收工。

而且,这也标志着,整条阜锦铁路完全竣工。

后世史书上如是记载:初时,帝于辽东筑阜锦铁路,征十万民力,三月而成,蓟辽之地从此比拟江南,为天下之首富矣。

与此同时,日月岛上制造的车厢也正式投入了使用之中。

朱常渊专门命人在所有车厢中打通两节,并且将车厢当成客运车厢一样装饰,里面不但应有尽有,而且,装饰颇为豪华。座位更是分了三六九等。

朱常渊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即将到来的通车典礼做准备。

辽东第一条铁路,阜锦铁路的建设过程中,朱常渊知道。不仅仅是皇太极,就连大明朝的皇帝崇祯。甚至远在朝鲜半岛的朝鲜王李倧,都在关注。

他们都在看,朱常渊到底在干什么?

“你们不是想要看看我要干什么吗?好啊,我就给你个机会看。”朱常渊嘿然一笑,喃喃自语,然后,将日月岛的大政务严宏喊过来,道:“你找人帮我写几个邀请函。皇太极一份,点名要皇太极本人过来;朝鲜那边一份,让李倧过来。顺便让使者告诉他们,谁不来,就是不给本王面子,时间就定在六月二十日。”

六月二十,距离现在大概还有二十天,即便是最远的朝鲜王也有足够的时间来了。

况且,朱常渊还准备去亲自接一下这位对自己曾经有恩的人。

再怎么说,人家给了一块可以供发展的根据地。

至于皇太极。沈阳距离锦州也才几百里,别说二十天,两天都能到。至于他来不来,就不知道了。

“还有,顺便通知一下朝廷,就说本王的阜锦铁路要通车,奏请陛下派人过来主持通车仪式。”

朱常渊想了好久,才让严宏发这个邀请。

毕竟,现在自己名义上还是崇祯的臣子,辽东也还是大明的地盘,通知他们一下也不多。至于来不来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除此之外,朱常渊还通知了日月岛上面的主要骨干。除了严宏之外,如朱常宁、耿仲明、罗汝才、孔和等。

此外。尚有李信、熊文灿接到了朱常渊的邀请。

所以,即便皇太极、李倧还有朝廷不派人过来,这个通车仪式也注定不会冷场的。

想了想,觉得既然李倧要来,有必要把自己的夫人毓敏喊过来,毕竟,亲人来了,能见见也能解解思乡之苦。

而且,朱常渊也相信,只要李倧过来,毓敏的父亲肯定也会过来的。

想到这里,瞬间给孔和打了个电话,让他来的时候将毓敏带过来。

突然又想到,万一皇太极来了呢?是不是也给拉娜一个机会和他这位不靠谱的父皇说上两句话。

这货当年狠心将拉娜送到蒙古,就不知道现在他面对自己曾经对不住的亲生女儿时,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对了,让两位夫人都来吧。”朱常渊又安排了孔和一句。

说完,挂上了电话。

到时候谁能来他就不管了,反正该说的也说到了,你不来,就是不给我朱常渊面子,不给我朱常渊面子,想要老子给你们面子是不可能的。

得知拉娜和毓敏将来的消息,陈圆圆还专门过来与朱常渊核实了一下。

朱常渊毫不隐晦,坦言直说,反正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封建社会的大明朝,男人三妻四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哪个男人就一个老婆,特别是对于他们这种平行世界的成功男人,说不定还真的让人笑话了。

“好了,圆圆。”

朱常渊看着面前如玉生烟的美人,微微一笑,说道:“等这次通车典礼过后,我就带你去游览江南名胜,顺便,将你送到金陵城中。”

“希望到时候,你能和你的冒郎相会吧。”

陈圆圆默然不语,不知道心中再想些什么。

+++++++++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二十天一闪而过,离约定好的六月二十日,已经越来越近了,然而,除了朱常渊自己家的那些人之外,皇太极、朝鲜王朝和大明朝却一个还没到,

朱常渊也不担心,反正不来就不来吧,老子也不少人。

至少,人家熊文灿都不远千里的过来了。

ps:感谢军事神话的8888,今天加一更,明天加一更,多谢了(。。)

第178章态度

本来都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了,然而,结果却是出乎朱常渊的意料,让他喜不自胜。

朝鲜王朝最早,提前一天到达了锦州。

朱常渊自然是做了隆重的接待,并安排毓敏作为女主人专门引导朝鲜王李倧一行。

大明王朝也没让他失望,不但派人来了,还是高规格的莅临。

比如现在,代表朝廷来到锦州的这个人虽然看上去不起眼,还是小屁孩,可其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地位,除了崇祯皇帝之外恐怕是无人能及。

大明太子朱慈烺。

“大官儿!”

还没进城,在锦州城外看到前来迎接的朱常渊,太子脸上一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他的面前,说道:“你没猜到吧。”

“还真没猜到,原来是太子殿下!”

朱常渊说话间,就要跪地行礼,被小太子一把拉住,说道:“你起来,干嘛啊这是,虚礼就不必了。”

“嘿嘿!”太子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看着朱常渊,笑道:“这两年不见,你的官倒是越做越大了,现在就连本太子,也不得不喊你大官了。”

朱常渊心中一阵腹诽,暗道:你小子不是一直喊我大官么?

“算了,算了,带我进城吧。”太子看了看不远处的锦州城,有些失望,道:“这城池这么小,和京师比起来差远了。”

朱常渊暗道:这不是废话么,口中却说道:“辽东偏远之地,怎么比得上京师,臣让殿下受委屈了,万死之罪。”

“别!”朱慈烺手一挥,装成大人的样子。“我来的时候父皇还再三叮嘱,说要本宫多跟你学习,想来这锦州城虽小。必有不凡之处。”

小小年纪也这么会装逼。

在心中腹诽了一句,朱常渊还想说点什么。就听太子恢复了孩子心性,一副小屁孩的样子朝朱常渊仰起脸,疑惑的问道:“父皇说你这边修筑了一条铁路,要通车了?”

“是啊!”朱常渊回答道:你来不就是为了这事么?

“那整条路都是用铁做成的么?”

朱慈烺像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问道,额,他好像就是一个懵懂的孩童。

“呃!”

这怎么说呢,说整条路都是用铁做成的也不错,毕竟铁轨就是纯铁的;可要说不是吧。它确实也不是,下面不是还有路基、石粉和道砟么?

朱常渊一瞬间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和孩子交流还真是一种费心思的伙计,有些敷衍的说道:“别急,等明天跟我一块去看看就知道了。”

当下,又寒暄了几句,朱常渊心中痒痒难耐,试探性的问道:“太子殿下,不知现在你还在慈庆宫住么?”

“在啊!”小太子抬头回答道。

“哦!”装作了然的样子。还拖了个长长的鼻音,然后问道:“先皇后对殿下还好吧。”

屁话!

废话!

二人都知道先皇后待太子如同己出,能不好么?

便是太子自己。虽然还是个事事不懂,男女不通的小屁孩,此时竟然也诡异的笑了笑,点点头,说道:“不好!”

“嗯?”

这个回答让朱常渊颇为意外,甚至是,措手不及。

他简直不知道该如何接朱慈烺的话茬。

好在,旁边没有别人,就二人朝锦州城并肩而行。其余人等都在后面老远跟着晃荡。所以朱常渊也不怕自己丑。

朱慈烺哈哈大笑,然后又压低声音。说道:“皇伯母本来对本宫还是挺好的,只是自从去年开始。她手中总是拿着一个小纸条,神神叨叨的,也不太关心我!”

“什么神神叨叨的?”

朱常渊疑惑问道。

“唉!”朱慈烺摇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反正听她说过这么一两句,什么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与海角,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还有。。”

朱常渊听了,不禁老脸一红,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在汉中招抚罗汝才的时候,曾经接到了张嫣一封书信,上面写的是一首李清照非常著名的抒情诗词《临江仙》,其中有“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谁怜憔悴更飘零”等句,当时就令他感慨颇深。

于是,也写了一首诗歌回应,表明心迹,想来想去,把泰戈尔那首大名鼎鼎的《飞鸟与鱼》搬了过来,写在纸上让太监带回京师。

他清楚的记得,当时为了防止这封书信落入别人手中,还亲自派遣了一支不弱的队伍护送那太监回去。

好在,这首诗真的到了张嫣手中。

张嫣也是现代人穿越来大明朝的,对于现代社会的有些日常东西非常熟悉,比如这次,听皇太子说朱常渊在辽东修筑了一条铁路,而且还邀请他去参加通车典礼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这铁路是什么东西了。

因为她在七岁之前,经常看到这些东西,家门口出门不久就是车站,也经常随着父母坐车去南都市游玩。

然而,对于现代社会的文学,她无疑是非常缺失的,特别是像《飞鸟与鱼》这么肉麻的爱情诗,作为一个刚刚六七岁的小孩子,无论如何是接触不到的。

第一次看到这首诗,她从头到尾缓慢的通读一边,心瞬间被诗中的内容揪起。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