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名侦探-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河、黄河……。”李沧海念叨了几句,他忽然想通了其中关键,猛地睁开眼睛,深沉的道:“我知道了。”
“大人,您知道什么了?”常风诧异地问道。
“如今还只是我的猜测,这个猜测尚需要验证。常风,大庙村的洪水如今退去的如何了?”李沧海沉声问道。
常风不明白,他怎么突然问起洪水之事,他挠了挠头道:“回大人,工部派人前来疏浚洪水,大庙村的洪水已经退去不少,加上这些天天气转好,决堤之处已基本修补完成。”
李沧海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沉声道:“走,前往大庙村。”
没走几步,剧烈的运动顿时扯动伤口,疼的他靠着牢门,抽起了冷气。
常风愣愣地跟在他身后,小心翼翼地道:“大人,您伤势尚未痊愈,如此劳累,恐对身体有损啊!”
李沧海忽然咳嗽了几下,吐出一口血痰,他暗骂了一声该死,这可比在冥宫时受到的伤要重多了。
那时不过是些皮外伤,可这次却险些要了他的命。
“无妨,我还能撑的住。”李沧海深吸了口气,咬牙朝前走了过去。
常风见状,脸上升起一股担忧之色。
第一百八十三章 工部来人
他跟着李沧海的时间虽不长,但对他的脾气却很是了解,他做出的决定,就是铁板钉钉,任何人都拦他不住。
李沧海之所以如此着急的前往大庙村,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如果被确定,那就是百分之百的阴谋。
从正阳城到大庙村,只有小半天的路程,正午时分,他们来到了大庙村。
一路上,李沧海见到不少百姓自发的跟着工部官员,挖沟引渠,疏导洪水,这让他颇为欣慰。
有了工部这些兴修水利的官员,他倒不用担心洪水之事了。
大庙村作为重灾区,所蒙受的损失最大,洪水退过之后,所有的房屋都已经不见了踪影,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如今,大庙村洪水虽已退去,但还有膝盖深的洪水。
一些逃难回来的百姓,神色哀伤的从孤山挖土,然后送往堤坝处。
绵延数里的堤坝,无数百姓正在那些工部官员的指导下,对堤坝破损之处进行修补加固。
人群之中,李沧海见到一个肥胖的身影,担着两担泥土,吃力的在泥浆之中跋涉。
“左弘济?”李沧海诧异地叫了一声。
那身影停顿了下,忙转过身,欣喜地叫道:“大人,您没事了?”
李沧海打量着他几眼,没想到他真的信守诺言,在此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不过是受了点小伤,不碍事。”李沧海淡然一笑道。
左弘济看着他有些发白的脸色,心道,这样也算不碍事?他有些狐疑的看向常风。
常风则一脸苦笑的耸了耸肩,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
这时,一名打着赤膊,颌下留有长须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左兄,这位是谁?”那人看着李沧海,他身边站着几名衙役,便询问道。
左弘济忙介绍道:“这位就是正阳县县令大人。”
那人一听,眼中顿时放出惊奇的光芒,他诧异地打量着李沧海道:“没想到你就是传说中的县令大人,我还以为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学究,没想到竟如此年轻,果然是年少有为啊!”
李沧海微微一笑道:“兄台过誉了,敢问兄台何人?”
左弘济道:“大人,这是刺史府主管工部的判司赵渊大人。”
李沧海知道所谓‘判司’,其实就是掌管州府军政、财政、刑法、农田以及户粮诸事务的诸曹参军。
可以说,整个都畿道的水利工程都是归他所管,论起官阶来,李沧海还要给他行礼呢。
不过,他却并没有行礼的打算。
赵渊双手抱在胸前,饶有兴趣的盯着李沧海,李沧海则眯着眼睛盯着他。
古怪的气氛,让左弘济等人有些不知所措。
和常风面面相觑了一阵子后,他才开口打破尴尬道:“两位大人,这烈日当头,咱们还是找个荫凉之处再说话吧。”
李沧海右手一摆,道:“不必了,本官此次前来是有要事需要调查。赵大人,这堤坝还劳烦您多多费心了。”
说着,李沧海对着赵渊随意抱了个拳,便要迈步离去。
众人顿时愣了起来,常风更是给他捏了一把冷汗,心中暗自猜测,大人是不是因为受伤而脑子坏掉了,竟然对刺史府的官员也如此不给面子,他就不怕刺史府找他麻烦吗?
就连左弘济也明白,冲撞上官的后果,他不明白,李沧海为何对赵渊如此冷漠。
赵渊的脸色果然发生了些变化,他拦在李沧海跟前,道:“李大人,如此炎炎夏日,本官前来治理洪水,你这样可是有些无礼啊。”
李沧海淡淡地道:“既然如此,大人尽管回去享受瓜果凉茶,何必在此受罪?”
赵渊眉头皱了起来,他盯着李沧海,道:“李大人,本官初到此地,似乎并没有得罪你吧,为何你如此针锋相对?”
李沧海眼中浮现一股怒意,他冷哼了一声,义正言辞地道:“从黄河决堤至今已近半月,这半月之中,我连上三道加急奏折,请求刺史府派人前来治理洪灾,直到现在,才有人前来治理。赵大人,你身为诸曹参军,难道对此事一点也不知情?别忘了,这农田水利,本就是大人所管辖之事。”
一席话听得众人目瞪口呆,从来只见过上官指责下官的,何时见过下官竟敢当众指责上官的?而且,话语间没有丝毫客气。
他们只道李沧海是胆大包天,却不知李沧海连刺史都敢直言顶撞,何况赵渊只是刘通手下的一名判司。
就在众人都为他暗自担心之时,赵渊却忽然笑了起来:“原来李大人在意的是这个。没错,这农田水利一应的确归本官所管。不过,你别忘了,本官也要听命行事。”
说到这里,赵渊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本官的确早已知晓黄河险情,但没有刺史大人的命令,本官也无能为力。”
“这么说来,是刺史大人不让您前来治理洪灾的?”常风瞪着双眼,不可思议的道。
赵渊看了他一眼,耸了耸肩,道:“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说。”
常风顿时哑然,脑门上突然出现一层细密的汗水。
“刘大人为何要这么做?”李沧海面带怒色,低眉沉声道。
“难道你不知道这其中缘由?”赵渊笑了起来,片刻后他淡淡地道:“整个刺史府都传遍了,说刘大人在洛阳被一个小县令给落下了面子,不仅如此,那县令还将刺史府派去的信差给毒打了一顿,关进了大牢,这些事李大人应该不陌生吧?”
李沧海哼了一声,“不错,这些都是我做的。莫非,刘大人就因此而对洪灾置之不理?”
“李沧海啊李沧海,你还没明白过来吗?你身为小小县令,竟然让刺史府三番两次的吃瘪,刘大人又岂会轻易饶了你?”赵渊摇头叹道。
“身居要职,心胸却如此狭隘。得罪他的人是我,可正阳县的百姓又不曾得罪他,他明知黄河决堤,却阻挠救灾,简直岂有此理!”李沧海怒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秦朝石碑
“**?”包括赵渊在内的几人,同时愣住了。“大人,您说这话是何意?”
“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为之。”李沧海顿了顿,说道:“你还记得断指说过的话么?伤疤让他买了一些火药,而那些火药就是被用在了这里。”
“大人,您是说,这堤坝并非是被洪水冲垮,而是有人蓄意破坏?”常风瞬间明白了过来,他吃惊地叫道。
这个消息对众人来说,简直不亚于被晴天霹雳击中,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这黄河决堤其实是被人为破坏。
“你们看这块石头,如果我没猜错,这上面的痕迹应该就是火药燃烧过后所留下的痕迹。当时的巨响,实则就是火药爆炸的声音。”李沧海指着石头上的浅痕说道。
几人目瞪口呆的互相看了几下,赵渊摸着鼻子,有些难以置信的道:“李大人,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表明?”
“那我就将所有的事情,重新梳理一遍。王不全的管家收买了伤疤,让伤疤前来破坏堤坝。伤疤担心自己的行动被人知晓,便让断指去买炸药,一切准备完毕之后,伤疤独自前来将堤坝炸毁。而此时,正值黄河上游河水暴涨,于是被炸的松动的堤坝,根本无法承受河水猛烈的冲击,这才导致洪水泛滥。”李沧海用简单的语言,将整件事组合了起来,对着几人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几人面面相觑。
“岂有此理,竟敢炸毁堤坝,引发洪水,简直罪无可恕!炸毁堤坝之人,现在何处?”赵渊听明白之后,顿时怒不可遏。
“赵大人息怒,指使者与炸堤坝者都已经死了。”李沧海双手抱在胸前,边回想之前经历的一切,边说道。
赵渊顿时愣住了,他愕然地道:“这是怎么回事?”
常风忙将事情经过对他说了一遍,听完之后,赵渊脸上既是惊奇,又是愤怒,还有一些疑惑,表情很是精彩。
“李大人,你说那管家是这幕后主使,可他的目的何在?”赵渊很是疑惑。
李沧海揉了揉眉心,叹道:“这也是我正在调查的事情,倘若我所猜不错,此事和石碑,应该都是阴谋。”
赵渊诧异地回头看向龙王庙,黄河龙王庙出现血石碑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洛阳城,他没有赶来之际,就已经有所耳闻。
如今,这石碑依旧矗立在龙王庙前,李沧海说黄河决堤之事与石碑有关,这让他不仅有些好奇。
“大人,那石碑上写着黄河决堤的具体时间,难道早在秦朝时期,就有人算到伤疤会在那一天前来炸毁堤坝不成?”常风同样不解,他挠着头问道。
李沧海淡然笑道:“千年前的人,又怎会知晓千年后的事情。其实,我们都被石碑给骗了。”
“被石碑给骗了?”常风更加疑惑起来。
“左弘济,你家中字画古玩甚多,想必对古物也有所了解吧?依你之见,那石碑如何?”李沧海没有回答常风,而是向左弘济问道。
左弘济边回想着石碑,边说道:“从材质上来看,石碑的确是件古物,碑上篆刻的字体也确实是秦朝流传的小篆,草民以为这石碑乃是真品。”
李沧海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道:“你只说对了一半。我之所以说被石碑给骗了,是因为这石碑的确是古物,但上面篆刻的字却不见得。”
众人愕然,他们愣愣地看着李沧海。
“小篆这种字体自秦朝流传下来,并非无人通晓。我们之所以会认为,石碑是秦朝之物,是因为石碑古迹斑驳,上面还刻着秦朝时期所流行的小篆,所以才会这样认为。只要读过书的人,见到这石碑,都会在潜意识里做出这样的判断。这是一种很高明的障眼法,往往会让人忽略最明显的线索。”李沧海声音之中充满了称赞。
仅用一块石碑,就险些掩盖住了所有的真相,倘若不是李沧海比别人多了一个心眼,查到了黄河决堤的真相,恐怕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石碑的真相。
“大人的意思是说,有人在古碑上刻字,让我们误以为这是千年前留下的预言。而其实,所谓的预言,不过是刻字之人布下的局。因为炸毁黄河堤坝的时间,掌握在刻字之人手里,所以,石碑上的时间和黄河决堤时间才会如此吻合。”左弘济恍然大悟的沉吟道。
李沧海赞许的对他点了点头,左弘济不愧是名商人,心思转动之间,就已经猜出他的意思。
“这么说来,刻字之人很有可能就是管家了?他让人炸毁堤坝,又杀人灭口,他做了这么多纠结目的何在啊?”常风越发的糊涂了起来。
“管家是不是刻字之人,目前还无法判定,我猜,石碑很有可能就是管家弄出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映衬水患,说明碑上的预言,让百姓相信这是天罚之灾。”李沧海思维越发的清晰,沉声说道。
几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常风恶狠狠地骂道:“这厮竟然如此丧心病狂,他要是不死,我非亲手宰了他!可他为何要这样做?”
李沧海沉默了起来,如今可以百分之百的确定,此事和‘逆鳞玄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逆鳞玄武’似乎布了一个很大的局。
虽然只有管家一人,但他却将整个正阳城推入到了绝境。
如果不是他前来上任,又误打误撞的堵住了决口,正阳城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后果那可是不堪设想。
黄河决堤,没人会想到,其实是被人蓄意破坏。
很明显,黄河决堤是为了侧面印证石碑上的内容,让人们相信,这是天降神罚。
不过,李沧海想不通的是,他们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候炸毁黄河堤坝?
然而,他却不知,石碑上的内容已经传遍了天下。
李沧海对如今的大唐并不了解,他还一直以为大唐处于盛世之中,却不知大唐盛世已经走入末期。
如今的大唐,虽天下昌定,但蝗灾四起,流孽滋生,早已不复往昔昌盛。
加上朝廷连年征战,赋役繁重,各地官员乱收苛捐杂税,民间早已怨声载道。
第一百八十六章 暗藏杀机
当然,这一切,身居长安皇宫的唐玄宗不可能知道。
他还一直以为大唐,还是他治理下的那个繁华似锦的盛世天下。
正所谓‘国之将亡,必有灾殃’,连年蝗灾已经使得国力积弱,加上黄河决堤,有心人就可以利用石碑上的文字,煽动百姓。
李沧海早已猜到,石碑是有心人故意为之,为了不让百姓出现慌乱,他命常风贴出告示,将整件事情经过昭示给全城百姓。
“兹有王不全管家,买凶炸堤,致使黄河决口,证据确凿,而今凶人伏法。此与天灾无关,实乃人为,望众百姓莫要轻信谣言。”
正阳城各个主要路口醒目的位置上,都贴上了告示,有读书人大声念道。
围观之人,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你说,这上面说的可信吗?黄河泛滥真的不是上天降罪,而是有人蓄意破坏?”
“嘘,上天降罪这话可不能乱说,据说此事和圣上有关,胡乱说话,你是不想活了?”
“这是县令大人亲自调查出来的结果,我相信县令大人。”
“没错,我也相信,这次要不是有县令大人,咱们恐怕早被洪水淹死了。县令大人就是咱们的再生父母,他说的话,我绝对相信。”
……
回到县衙,李沧海立即书写奏折,将黄河决堤之始末,上呈给了刺史府,同时让常风着手调查所有与管家有关之人,想找出‘逆鳞玄武’的踪迹。
然而,却没有任何结果。
在赵渊等工部官员的带领下,洪水总算彻底退却,正阳城的难民在领到赈济粮款之后,也纷纷回转故地,重建家园。
李沧海并没有吝啬,王不全加上左弘济,单就他们二人的家产,就抵得上正阳县数年的财政收入。
他将两人的家产全部充公,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数,进行分发,每人能得到一两半的银子。
这些银子,足以让他们重建家园。
正阳县刚经历过大难,所需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李沧海召集法曹、司马等官员,将所有的事情一一安排到位。
夜幕降临,他又前往福田院,看望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难民。
张悬命信守着诺言,在正阳城的难民没有离开之前,给难民们免费赠医施药。
福田院都是些或身有残疾,或行动不便之人,见李沧海进来,那些人纷纷要跪下行礼,感谢李沧海大恩大德。
李沧海忙让他们不必多礼,并嘱托他们好生休养,随后往院落中走去。
张悬命正在熬制一大锅的膏药,整个院落之中,飘扬着沁人心脾的药香。
小虎子则在一旁奋力地搅动着锅里膏药,使得膏药不至于沉淀。
看到李沧海,小虎子忙将木棍放下,跪在地上道:“小虎子给大老爷磕头。”
李沧海随手将他拉了起来,拍了拍他头,道:“以后不必这般多礼,你去做事吧。”
小虎子笑了笑,忙抓起木棍接着搅动起来。
“李大人,做官做成你这样的,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张悬命将几种草药丢尽锅里,又对着小虎子吩咐了几句,笑着走了过来。
“张兄,这话何意?”李沧海摸着鼻子道。
张悬命笑道:“除恶霸,抓凶手,堵黄河,扶民生,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事亲力亲为,大人可真称的上‘爱民如子’啊!”
李沧海呵呵一笑道:“张兄说笑了,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不过是做了自己应做之事罢了。倒是张兄,不仅信守承诺,而且还帮了我许多大忙,说起来,我还要多多感谢张兄才是。”
“不敢不敢,张某只是游方郎中,平生所学所知,也只是治病救人,能为大人效劳,实在是张某三生之幸!”张悬命笑呵呵地道。
两人相互看了看,同时发出哈哈大笑。
“张兄,往后你有何打算?”李沧海问道。
“我想好了,待此间事了,就带着小虎子回到秦岭。这些年我游历世间,着实长了不少见识,也该回到秦岭侍奉老师了。”张悬命抬头看着夜空中点点繁星,叹道。
“哦?你要带小虎子一同前往?”李沧海诧异地道。
张悬命点了点头,他看着认真搅拌膏药的小虎子,道:“这些天,我发现小虎子不仅机灵,而且对医道有着极高的天赋,我已经收他为徒。”
“小虎子的确很是机灵,能拜你为师,是他的福分,恭喜张兄收得佳徒啊!”李沧海双手抱拳,笑道。
“这都是托大人的福,要不是他遇到大人,我也不可能收他为徒。”张悬命拱了拱手,他从腰间拿出一枚玉佩,道:“大人,这枚玉佩乃是进入太白山的信物。日后,你若有需要张某之处,只需凭借此物前往太白山,我一定出山相助大人。”
李沧海接过玉佩,仔细的看了看,这玉佩晶莹剔透,正中刻着一朵似兰似芝的草药。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收好玉佩,李沧海对着他拱了拱手,道:“张兄,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告辞。”
张悬命送他到了门口,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后,李沧海才离开了福田院。
此时已是深夜时分,凉风吹来,倒让人有些发冷。李沧海独自一人走在青石街道上,低头思考着事情,提着灯笼往县衙走去。
不远处的一座屋顶上,几名黑衣人趴在屋顶后,冰冷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李沧海。
屋檐斗拱上,则站着两道身影。
其中一人身着黑衣,脸上蒙着黑布,腰间插着几把兵器,浑身散发着淡淡杀气。
另一人锦衣华袍,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身份,正是狄恨天。
“左使,他就是你所说的‘意外’?”黑衣人盯着李沧海,用生硬的话语问道。
狄恨天双手背负身后,眯着眼睛道:“不错,就是他三番两次的破坏了主上计划。你可不要小看了他,此人武功平平,但心思却极其缜密,如果不是因为他,此番黄河决堤之事,也不会败露。”
“左使,你太让主上失望了,难怪主上要让我们前来帮你,你连一个普通人都对付不了,如何帮助主上完成大业?”黑衣人不屑一顾地说道。
狄恨天眼中浮现出一股怒意,不过瞬间又被他给压了下去。
ps:本书将于明天上架,望各位多多支持,还真定会努力写作,争取写出更精彩的故事,奉承诸位。
第一百八十七章 暗夜对敌
“哼,我倒要看看你们又有什么能耐?别怪我没提醒你们,他的身边可是有高手保护。”狄恨天淡淡地道。
“高手?你们中原人又能有什么高手?你就睁着眼睛,看我如何杀了此人吧!”黑衣人高傲的招了招手,整个人突然消失在了原地。
狄恨天背负着双手,居高临下的看着几道黑影,迅如闪电的在街道两旁的房屋上跳跃,很快没入了黑暗之中。
李沧海却不知有人想要他性命,他低头思考着事情,忽然背后杀意袭来,一柄明晃晃的狭长钢刀猛地劈在了他的背上。
哧~
锋利的刀锋,在他背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血口,李沧海猝不及防,猛地喷出一口血水。
“哪个不要脸的,竟然在背后偷袭爷爷?”李沧海擦着嘴角血水,猛地吼道。
黑暗之中,走出几名黑衣人,他们将李沧海围在中间,眼神冰冷的看着他。
为首者,手持细长兵器,他看着李沧海,用冰冷生硬的汉语说道:“原来,你连三脚猫的功夫都不会。杀你,实在太简单了。”
李沧海摸着背后血痕,扫了眼那人手上兵器,下意识地骂了声:“我靠,鬼子!”
这些人所用的兵器,都是典型的东瀛样式,加上他们生硬的话语,李沧海断定这些人来自东瀛。
“鬼?你说谁是鬼?愚蠢的中原人,今天就是你的死期!”那人挥了几下武器,眼中闪过冰冷杀机。
李沧海眼珠子转动了几下,他迅速对眼前处境做出了判断,对方八人,自己只是一人,硬拼是拼不过的,惟今之计,只能尽可能的拖延时间了。
只是这块向来偏避,也不知这大半夜的会不会有人经过?
眼看。那人挥刀斩来,李沧海猛地大喝一声:“慢着!”
“愚蠢的中原人,你还有什么遗言?”那人举着刀,冷冷地道。
“遗言?那我有好多。我没有享受过荣华富贵,没有吃过山珍海味,最悲催的是,我还没有娶媳妇。虽然我已经有了女朋友,但毕竟我们还没有成亲。我是个含蓄内敛之人,没有成亲,我是不好意思去做那事的,我……。”李沧海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
那些东瀛杀手都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了一阵子,那首领突然喝道:“住嘴!将死之人,还有这些废话,给我死来。”
李沧海暗骂了一声,这些东瀛鬼子根本就听不懂他说的这些话,这拖延之计似乎并不奏效啊!
“娘的。说不得只有拼命了!”李沧海看到不远处有根木棍,忙拿在了手中。
随手武了个棍花,他摆好架势大喝一声:“来来来,看小爷不打的你们满地找牙!”
“你,去杀了他!”那首领却是个精明之人,他想起狄恨天的话,心中多了个心眼,指着一名手下命令道。
他见识过狄恨天的手段,狄恨天的本领足以媲美江湖顶尖高手,但他却没能杀死李沧海。这让那首领心中怀疑,李沧海是不是在故意示弱,引他们上钩。
那手下猛一点头,抽出狭长的太刀。就对着李沧海杀了过去。
李沧海本就重伤未愈,此时背上再添新伤,他哪里会是他们的对手?
他眉头紧锁,但气势却是丝毫不弱,他哇哇的发出一声大吼,挥舞着木棍就迎了上去。
刷、刷!
交手一回合。两道刀光落下,木棍顿时断成两截。
李沧海眼疾手快,随手将木棍丢了过去,然后找准时机,朝那名杀手原来所站的位置缺口冲了出去。
“来人啊,快来人,杀人了!”李沧海冲出包围圈,立即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那些东瀛杀手顿时愣住了,那首领更是气急败坏的骂道:“卑鄙的中原人,原来,你是个胆小鬼!给我杀!”
那些杀手同时抽刀杀了过去,李沧海很快又被围困起来。
这次,那些东瀛杀手下手不再犹豫,每一刀都带着必杀的凶狠,李沧海瞬间没入刀网之中。
“他娘的,难道这次我要命丧于此?”李沧海的心瞬间沉了下来。
站在屋顶上观战的狄恨天,双手抱在胸前,奇怪的自语道:“这次,竟然没人前来救他?不行,这个功劳不能落在东瀛人手中,否则以后在主上面前,我还如何抬得起头?”
就在他准备冲进去,亲手杀死李沧海时,一道熟悉的琴声忽然想起。
在这寂寥的夜间,铮鸣之声,犹如九天鹤唳。
琴声包含着淡淡杀意,由远及近,忽然变成滚滚琴波,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猛地卷向众人。
李沧海在琴声出现瞬间,就心知自己的救星到了,他一早就堵住了耳朵。
而那些东瀛杀手,则一脸谨慎地扫视着四周,待到他们察觉到身体不适时,才反应过来。
不过,却是为时已晚。
一声高亢琴鸣,犹如龙啸九天,几名功力较弱的杀手顿时筋脉俱断,当场惨死。
“八嘎!是声波功!”
那首领脸色有些难看,他眼中凶光毕露,猛地抽出一把短刃,朝着琴声所传之处投掷了过去。
当~
一声脆响,黑暗之中,走出一名倾国倾城的白衣女子。
这女子衣袂飘飘,身背古琴,手持玉柄长剑,犹如九天玄女临凡,不染一丝尘埃。
“薛姑娘,我就知道是你,哈哈!”李沧海哈哈大笑,忙跑到她身边。
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精通音律的薛萱。
“李公子,你没事吧?”薛萱秀美绝伦的脸上出现一股担忧之色,关切的询问道。
“你来了,我就死不了了。”李沧海拍了拍胸口,笑道。
“女人?卑鄙!你竟然躲在女人后面,我的瞧不起你!”那首领眼中杀意翻涌,冷冷地说道。
薛萱淡然一笑,神情冷漠的道:“东瀛忍者,也敢到大唐放肆?看剑!”
薛萱身形闪动,瞬间带出几道残影。剑尖直取对方胸口。
那首领恶狠狠地咒骂了一声,随即挥刀斩去。
薛萱剑走游龙,身形翻飞犹如仙女,在那些杀手的猛烈攻势下。丝毫不见慌乱。
东瀛杀手很快陷入了困境,他们没想到薛萱的武功,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想。
轻敌,往往最会致命。
三尺青锋散发着凌冽寒光,薛萱身形猛然一动。瞬间又是两名杀手死于剑下。
“鬼轮斩!”
眼见手下纷纷惨死,那首领气急败坏的骂了一声,旋即抽出两把太刀,运足全力对薛萱斩了过去。
两股凌厉剑气直扑薛萱,薛萱秀眉一挑,手腕一抖,一股剑气也随之飞出。
哧~
哧~
双方同时闪过,两股剑气纷纷在青石地砖上划出寸许深的剑痕。
此时,巡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