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名侦探-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空,一轮硕大的明月高悬于顶。

    整个长安城一片静谧。

    长安城内有一座高有二十余丈的圆觉塔,此塔是除皇城之外,最高的建筑。

    站在塔上,便可俯瞰整个巍峨壮观的长安城。

    此时,圆觉塔周围站着一些黑衣人。

    这些黑衣人严密监视着周围举动,而塔顶上则站着几名黑衣黑袍之人。

    “宗主,服食仙药为何非要选择此处?”其中一人问道。

    被围在中间的杨国忠,揭下面具,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巴掌大的木盒,道:“这盛放仙丹的木盒之中,刻有服食之法。若想发挥仙丹灵力,须得在月圆之夜的子时,于高处服食,如此方能阴阳调和。”

    “既然如此,宗主何不去找一座高山?反要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在长安城内服食?”那人不解地问道。

    “据木盒之中所描述,服用仙丹必须要在龙脉处进行。而长安城内有三处龙脉,其中一处便是这圆觉塔。”杨国忠道。

    “原来如此,宗主请安心服食仙药。属下等会全力给宗主护持!”那黑衣人郑重其事地道。

    很快,子时临近。

    杨国忠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从里面拿出一枚闪烁着七彩琉璃的仙丹,高举头顶,神情激动无比。

    杨国忠神情激动,对着四方仙佛跪拜了一番,而后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准备将仙丹一口吞下。

    而就在这时,一枚羽箭突然携雷霆之势,直扑杨国忠面门而来。

    杨国忠眼疾手快,忙一个侧身,躲过了羽箭。

    他尚未反应过来,瞬间又是无数羽箭飞射而来。

    与此同时,塔下传来一阵杀伐之声。

    杨国忠翻身跃下塔顶,躲过羽箭,朝塔下看去,心中顿时一沉。

    只见塔下竟然突然出现了许多兵士,那些兵士挥舞着火把,与自己的手下正陷入混战。

    “包围圆觉塔,任何人不得出入,违令者,杀无赦!”

    随着一声冷喝,建宁王李倓在众人簇拥之下,走到了圆觉塔下。

    杨国忠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他随手将仙丹放入怀中,戴起鬼王面具,自塔上一跃而下,对着李倓便杀了过去。

    余下那些黑袍之人,也紧跟其后,冲入阵中,与建宁铁卫战成一团。

    杨国忠与李倓两人再次对战,双方瞬间变过了数十招,却并未分出胜负。

    而杨国忠则趁着李倓露出破绽之际,扬手甩出几枚霹雳弹,随即逃之夭夭。

 第七百八十八章 当面对质

    “王爷,您无恙吧?”身边侍卫忙问道。

    李倓嘴角扬起一丝冷笑,道:“本王已按计划行事,这接下来的便要看李沧海了。”

    顿了顿之后,李倓瞥了一眼那些脸戴面具的黑袍之人,淡淡地道:“传令下去,若有投降者,可免一死。若是奋力抵抗,格杀勿论!”

    却说,杨国忠逃离圆觉寺之后,独自一人绕了大半个长安城,才回到自家门前。

    可尚未等他跃入自家,周围突然冲来许多官兵,迅速将杨国忠给包围了起来。

    杨国忠大惊失色,但他很快变冷静了下来,盯着那些官兵喝道:“你们好大的胆子,连本相的府邸也赶围困?还不快速速离去!”

    “这里可没有什么杨大人,有的只是盗取长生不老药的贼人。”李沧海分开人群,走了过来,淡淡地道。

    杨国忠用怨毒的眼神盯着李沧海,道:“李大人,你这话是何意?”

    “适才建宁王来报,说他在圆觉寺发现了盗取长生不老药的贼人。那贼人逃出包围之后,便一路逃窜至此。没想到,这贼人不是别人,竟然就是杨大人啊!”李沧海似笑非笑地道。

    杨国忠脸色一寒,怒道:“李沧海,你血口喷人!我要到圣上面前去告你诬陷之罪!”

    “哦?我也正有此意。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去见一见圣上吧!”李沧海淡淡地道。

    深夜,大明宫皇极殿。

    李隆基高坐于龙椅之上,而文武百官则肃立两旁。

    大殿正中,李沧海和杨国忠分立两侧。

    杨国忠脸色阴沉,李沧海则一脸淡然。

    “李爱卿,你让力士深夜喊来文武百官,究竟所为何事?”李隆基皱眉问道。

    李沧海尚未开口说话,杨国忠突然对着他跪了下去,捶胸顿足地哭道:“陛下!李沧海诬陷臣,请陛下替臣做主啊!”

    “怎么回事?”李隆基问道。

    杨国忠声泪俱下地道:“陛下,臣今日外出访友,夤夜方回。可回到家门之时,却被李沧海派人围住,他诬陷臣盗了陛下的长生不老药。不仅如此,他还让人包围了臣之府邸!李沧海仗着陛下对他之信任,诬陷朝臣,胡作非为,望陛下给臣做主哇!”

    李隆基眉头紧皱,盯着李沧海道:“李爱卿,杨爱卿所说可属实?”

    李沧海看了一眼杨国忠,平静地道:“陛下,杨相所言,皆是片面之词。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对大唐江山亦是如此。陛下让臣捉拿盗取长生不老药之人,臣已有眉目。”

    听到长生不老药几个字,李隆基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忙道:“哦?是何人如此大胆,胆敢抢夺朕之仙丹妙药?长生不老药又在何处?”

    “回陛下,盗取长生不老药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国忠!”李沧海正色道。

    此言一出,原本都尚未完全清醒的群臣,瞬间惊醒了过来。

    李隆基更是整个人都为之一愣。

    杨国忠神色惊慌,忙大叫道:“陛下!李沧海这是在血口喷人!臣对陛下之忠心,天地可鉴!又岂敢盗取长生不老药?这分明是他找不到长生不老药,而故意陷害老臣!陛下,您一定要替老臣做主哇!”

    说着,杨国忠便对着李隆基砰砰砰的磕起了头。

    李隆基看了看杨国忠,又将目光投向李沧海,质问道:“李沧海,你说杨爱卿盗走了长生不老药,可有何证据?”

    “陛下,证据如今就在他怀中!”李沧海郑重地道。

    李隆基闻言,立即挥手道:“来人,搜身!”

    话音刚落,两名护卫便冲了进来,不容分说的在杨国忠身上搜了起来。

    片刻过后,从杨国忠身上搜出一枚令牌,一个钱袋,以及一枚宝石。

    杨国忠神色惊慌的看着托盘给托到了李隆基面前的龙桌上,额头上瞬间升起一层细密汗水。

    李隆基拿起那些东西仔细看了看,皱眉道:“这些不过是寻常之物罢了,哪里有甚长生之药?”

    杨国忠长长地吐了口气,心中暗叫侥幸。

    李沧海看了一眼杨国忠,又看了看李隆基手中那枚宝石,突然惊叫道:“陛下!这枚宝石便是臣自始皇陵之中所带出,本是与长生不老药同放一处,如今怎会只剩下这枚宝石了?”

    杨国忠闻言,心中突然咯噔一下,大叫不好。

    果然,李隆基拿着那宝石,向李沧海问道:“李爱卿,你说这枚宝石是与长生不老药是放在一起的?”

    李沧海点了点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此宝石乃天外陨石,长生不老药便是有此宝石,才不见损坏!臣将之与长生不老药共同带出,却在守陵村被贼人盗走!可如今竟然只剩下这枚陨石……难道这长生不老药已经被吃了不成?”

    说着,李沧海将目光投向了杨国忠。

    不仅是他,李隆基与群臣也纷纷朝他看去。

    “杨爱卿,你可否给朕一个解释?这陨石为何会在你身上?长生不老药又在何处?”李隆基语气有些冰冷,紧盯着杨国忠问道。

    杨国忠额头冷汗涔涔,忙以额触地,道:“陛下,臣……臣冤枉啊!这宝石乃是臣之友人所赠送,并非天外陨石。这都是李沧海故意混淆圣听,诬陷老臣,望陛下明察!”

    李隆基皱了皱眉,相对于李沧海,他依旧相信杨国忠。

    稍作沉思之后,李隆基开口道:“李沧海,你有何证据能够证明你之所说?”

    李沧海似乎早就想到了这点,说道:“陛下,臣自然有证据证明。”

    说着,李沧海拍了拍手。

    随着李沧海的拍手,吕季同与两名侍卫抬着一尊兵佣走进了大殿。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李隆基也是一头雾水。

    “李爱卿,你这是何意?”

    “陛下,这便是臣所说的证据!”李沧海指着兵佣说道。

    李隆基眉头紧皱地道:“这不过是尊兵佣罢了,如何能算是证据?”

    李沧海神色平静,淡然地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兵佣乃是自始皇陵之中所带出。臣在进入皇陵之时曾遇到过一些匪夷所思之事,只要有人步入皇陵,触动机关,那些兵佣便会如同活物一般行动。”

 第七百八十九章 全力一击

    “这怎么可能?”李隆基难以置信地道。

    “起初,臣也想不通究竟是何原由,直到后来才明白过来。其实,那些兵佣之中,都有着这种陨石成分。这便如同磁石可吸引铁器,是同一道理。那些兵佣之中有陨石成分,在触动机关之后,便会朝着陨石方向行动。”

    说到这里,李沧海停顿了一下,他看着杨国忠,淡淡地道:“若是杨大人没有说谎,这枚宝石是友人所赠,想必不会对兵佣产生影响吧?”

    李隆基闻言,立即将陨石交给了高力士,命他前去实验。

    高力士接过陨石,便朝那兵佣走去。

    刚走到兵佣三丈范围,那兵佣竟然真的动了起来!

    兵佣动作僵硬,但确实如同活物一般,朝着高力士走去!

    这一幕,顿时让群臣为之惊愕。

    李沧海接着道:“始皇帝在位之时,东郡曾落下一块陨石。当年负责修建皇陵的李斯得知之后,便将陨石切开,一部分用以塑造兵佣,一部分则当做日月星辰,镶嵌于皇陵之中。而长生不老药,也是以陨石炼制而成,是以需要陨石滋养。杨大人,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

    杨国忠脸色煞白,他看着李隆基阴沉的脸色,吓得额头上不断滴落汗水,颤巍巍地道:“陛下……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对不敢盗取长生不老药啊!”

    “哦?既然你没有盗药,这陨石该如何解释?”李隆基眼中燃烧着怒火,冷冷地喝道。

    “这……这真是臣之友人所赠啊!臣对此事一无所知,望陛下明察啊!”杨国忠放声大哭道。

    “既然是你之友人所赠,我倒要问一问杨大人,你那位友人姓甚名谁?”李沧海淡淡地问道。

    “……我那位友人乃是西域客商,他将此物送于我之后,便离开长安返回了西域。”杨国忠道。

    李沧海嘴角扬起一丝冷笑,道:“杨大人,这未免太过巧合了些吧?”

    “李沧海,你这是何意?我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你却几次三番诬陷于我,你分明就是公报私仇!”杨国忠怒道。

    李沧海冷冷地道:“杨大人,既然你说未曾盗取长生不老药,想必在圆觉塔上想要服食之人也不是你了?”

    “那是当然,我从未去过圆觉塔!”杨国忠眉头紧皱,虽不知李沧海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也只能矢口否认。

    李沧海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笑了起来,神色淡然地道:“月圆之夜,需在子时天地交泰之际,于龙脉汇聚之处服食仙药,方可长生不老。杨大人,这等漏洞百出之事,你居然也会信以为真,这着实出乎我之所料啊!”

    杨国忠脸色瞬间变得一阵猪肝色,他盯着李沧海,饱含怒火地道:“李沧海,你究竟想说什么?”

    “我想说,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我编出来的,没想到杨大人竟然会真的上当。看来,杨大人是迫不及待的想要长生不老啊!”李沧海意有所指地道。

    “胡言乱语,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杨国忠道。

    李沧海笑了笑,道:“听不懂没关系,我会让你明白的。”

    顿了顿之后,李沧海的语气骤然一变,对李隆基道:“陛下!臣有一人可证明臣之所说真假!”

    “何人?”李隆基捋着胡须,脸色异常难看地问道。

    “建宁王!”李沧海正色道。

    建宁王李倓与李沧海对视了一眼,随即走出朝列,对李隆基拜道:“皇爷爷,孙儿能证明杨国忠就是圆觉塔上企图服食仙药之人!”

    杨国忠脸色骤然一紧,李隆基眼中也是瞬间升腾起一丝怒火,道:“你如何能证明?”

    “回皇爷爷,在圆觉塔之上,孙儿曾与他服食仙药之人交过手,并在其身上留下了一些线索。”李倓道。

    “是何线索?”李隆基问道。

    李倓拍了拍手掌,一名侍卫从殿外抱着一只松毛小狗走了进来。

    “倓儿,你这是作甚?”李隆基不解地问道。

    李倓将松毛小狗抱在怀中,道:“皇爷爷,此犬嗅觉极为灵敏,曾帮助李大人屡破奇案。孙儿与服食仙药之人交手时,故意露出破绽,趁机在其身上留下了‘伽蓝沉’之粉末。此香香气黯然,寻常之人难以嗅出,但此犬却可以嗅出其味。杨大人既没有去过圆觉塔,也就不会与我有过交手,身上定然不会有‘伽蓝沉’之香气。”

    李隆基眼神微冷,道:“既然如此,那就让朕看看你之证据!”

    李倓领命之后,便用布条将松毛小狗的眼睛给蒙了起来,然后走到大殿门槛处,将小狗放下。

    松毛小狗蒙着眼睛,靠着鼻子在群臣之间穿梭。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松毛小狗的身上,杨国忠更是脸色紧绷,双手暗中握拳,心中想着如何才能将这松毛犬除去,而不引起他人注意。

    但如今众人位于朝堂之上,想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出手,又谈何容易?

    何况,李倓与李沧海两人似乎对他早有准备,眼睛始终盯着他之举动。

    这让他多少有些投鼠忌器。

    松毛小狗绕着每个人都走了一圈,待来到杨国忠跟前之时,松毛小狗围着他转了足足三圈,而后突然对着他汪汪汪的叫了起来。

    李隆基见状,顿时跳了起来,指着杨国忠痛心疾首地道:“国忠啊国忠,没想到……竟然真的是你?”

    杨国忠脸色煞白,他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道:“陛下……臣……臣冤枉啊!仅凭一条狗,如何能算作证据?臣之妻妾也有人使用‘伽蓝沉’,臣染上此香只是巧合啊!”

    李沧海冷笑一声,道:“杨大人,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

    说着,李沧海对李隆基拜道:“陛下,杨国忠不仅盗取长生不老药,更与南诏,吐蕃,突厥,东瀛等国相互勾结,企图瓜分我大唐江山!除此之外,他还残害忠良,蒙蔽圣听,结党营私,致使民不聊生!臣请陛下治杨国忠大逆之罪!”

 第七百九十章 纵容

    杨国忠闻言,顿时愤怒起来,他指着李沧海道:“李沧海!你血口喷人!我乃当朝宰相,岂会做出这些忤逆之事?分明是你对我怀恨在心,想以此公报私仇!”

    怒吼了几句之后,杨国忠对着李隆基砰砰砰的磕头,同时声泪俱下地道:“陛下,自从李沧海自新罗回朝之后,便仗着自己在军中之威信,不将老臣放在眼中。他今日不是怀疑老臣,而是怀疑陛下啊!”

    李沧海冷笑道:“杨大人,你之所作所为,我已查的一清二楚。陛下,这是臣查到的有关杨国忠所做之诸般恶事,请陛下过目!”

    说着,李沧海从衣袖之中拿出一本奏折,呈递了上去。

    高力士将奏折接过,继而转交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脸色阴沉,他将奏折拿在手中,但却没有去翻看。

    李沧海眉头微皱,稍作沉思之后,他正色道:“陛下!杨国忠勾结倭寇之事,臣已有确凿之证据!倭寇首领,土肥原,以及其麾下杀手唐傲,现正在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闻听此言,杨国忠一双瞳孔瞬间收缩了起来。

    “陛下……李沧海这是血口喷人!臣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做出与东瀛倭寇勾结之事啊!”杨国忠大声疾呼道。

    李沧海也紧跟着道:“陛下!杨国忠祸国殃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请陛下治其大逆之罪!”

    李隆基没有说话,大殿之中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一股令人脚底生寒的肃杀之气,充斥着整个大殿。

    所有人都在等着李隆基的决断。

    李沧海突然对杨国忠发难,这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即便是与李沧海交好的崔涣等人,也是大为惊讶。

    但他们都知道,李沧海若是没有把握,断然不会贸然对付杨国忠。

    只是,杨国忠毕竟是皇帝宠臣,皇帝是否真的会相信李沧海,这还很难说。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突然从后殿走了过来,对高力士说了些什么。

    高力士又将消息传递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听完之后,便直接带着高力士离开了大殿。

    群臣面面相觑起来。

    约莫一炷香之后,李隆基再次回到了大殿。

    不过,高力士却没有跟来。

    李隆基盯着杨国忠,痛心疾首地道:“国忠,你太令朕失望了。你身为朕之肱骨重臣,却做出这些事情。朕若不严惩于你,如何能令天下百姓臣服?”

    杨国忠以头触地,道:“陛下,臣所做皆是为了陛下。但若是因此而妨碍了某些人的利益,臣愿意接受责罚!”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杨国忠,朕今日革除你之相位,降为吏部侍郎,罚抄三万两白银,以充军资。你可有异议?”

    “臣……甘愿受罚!”杨国忠颇为惊讶,忙对着李隆基磕头谢恩。

    李隆基的这份判决,让众人大为讶异。

    崔涣等人疑惑的对视了一阵子,忙走出朝列。

    但尚未等他们开口,李隆基便直接挥手拦住了他们。

    “今日之事,到此为止。退朝吧!”李隆基淡淡丢下一句话之后,便转身离开了大殿。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纷纷跪倒行礼。

    李隆基离开之后,杨国忠的党羽立即朝杨国忠围了上去,簇拥着得意洋洋的杨国忠离开了大殿。

    “沧海,怎么会这样?杨国忠做了如此之多的恶事,为何圣上仅仅是象征性的对他做出了惩罚?”崔涣愤愤不平地道。

    李沧海神色平静,他叹了口气,道:“想必是贵妃娘娘替他求了情,不然单凭这长生不老药之事,杨国忠便难逃一死。可惜,可惜啊!”

    “是啊!就差那么一点,便可除去杨国忠这个奸臣。没想到,最后竟然只是降级留用。唉!”崔涣摇头道。

    几人刚走出大殿,便有内侍前来,对李倓说了些话。

    李倓皱了皱眉,随即对李沧海小声说了起来。

    “王爷,发生何事了?”崔涣问道。

    李沧海听完之后,皱眉道:“方才太子内侍来报,说土肥原与唐傲畏罪自杀了。”

    “这……这怎么可能?”崔涣难以置信地道。

    李沧海叹了口气道:“这自然不可能,这段时间,阿旭已经说服了他们前来作证,他们又岂会自杀?唯一的解释就是,陛下不想让他们开口,便让高将军前去解决了他们。”

    听闻此言,崔涣整个人都愣住了。

    “李大人,这话可不能乱说啊!圣上又岂会命人灭口?”崔涣脸色难看,惊恐地道。

    李沧海抬头看了看东方升起的鱼肚白,深深地道:“圣上从一开始便不想治杨国忠之罪,这点从圣上没有去看杨国忠之罪证奏折,便可看出。何况,贵妃娘娘又替其求情,圣上更加不会将其治罪。”

    “圣上既然已经知晓杨国忠之罪,为何依旧对其纵容?如此以往,大唐该如何是好啊?”崔涣痛心疾首地道。

    “杨国忠虽是奸臣,但却深谙圣上心思。许多事,圣上未曾开口,杨国忠便已猜透圣上心思,是以于圣上来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忠臣。只是……我没有想到,圣上对杨国忠的纵容竟然到了此等地步。此番未能将杨国忠扳倒,日后再想对付他,就难上加难了。”李沧海深深地道。

    崔涣几人纷纷叹息不止,不仅是为了李沧海的心血付诸东流,更是为了这风雨飘摇的大唐江山。

    李隆基依旧生活在繁华盛世的美梦之中,根本不知民间疾苦。

    纵使有崔涣等人竭力维持大唐江山,但乱世已至。

    何况,皇帝又如此宠信奸臣,这让他们顿时对大唐失去了信心。

    几人边走边说,很快便来到了皇宫城门。

    就在这时,高力士匆匆赶来,拦住了李沧海。

    “李大人,陛下有旨,着你前去觐见!”高力士与众人见礼之后,对李沧海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与李倓等人告别之后,便跟着高力士前往大明宫而去。

    大明宫,皇帝寝殿。

    李隆基披着龙袍,坐在龙床之上,正在兀自品尝一杯香茗。

    “臣李沧海参见陛下!”见到李隆基,李沧海便上前行礼。

    李隆基点了点头,命人赐座,并让人给他上了一杯香茗。

 第七百九十一章 盏茶释雄才

    “爱卿,尝尝这茶,味道如何?”李隆基道。

    李沧海端起茶盏,喝了一口,道:“此茶香气馥郁,茶汤清亮,乃茶中之珍品。”

    李隆基点头道:“不错,此茶乃江南贡茶,名曰‘雀仙’。此茶虽妙,但煮茶之时,却是有着诸多讲究。若想煮上一杯好茶,不仅需要好茶叶,这好水也极为重要。但仅仅有了这些,便能煮出好茶吗?”

    李沧海眉头微皱,平静地道:“请陛下示下。”

    李隆基捋着胡须道:“若想煮出一杯好茶,这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均衡。茶多,则味道苦涩。水多,则淡而无味。惟有茶、水适量,再控以火候,方能煮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香茗。”

    说到这里,李隆基盯着李沧海,意味深长地道:“朕之所说,你可否明白?”

    李沧海放下香茗,点头道:“臣,明白。”

    李隆基笑了笑,深深地道:“你是聪明人,朕知道你会明白。你与国忠,皆是朕之肱骨之臣。国忠虽说有错,但罪不至死。何况,国忠身为宰辅重臣,若是将其定罪,必会使军心动摇。与国不利啊!”

    李沧海没有说话。

    李隆基接着道:“朕知道爱卿对朕之忠心,也知道国忠做了许多过分之事。但他手握重兵,且门生众多,这大唐江山还需他进行维持啊!”

    “臣,明白。”李沧海神色平静,依旧是那三个字。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国忠虽说手握重兵,但他毕竟是玉环之兄长,他断不敢造反作乱。但你却不同,无论在军中还是民间,你都有着极高的声望,百姓对你信任有加,群臣对你也是马首是瞻。何况,你还擅长兵法韬略,百姓对你更是一呼百应……。”

    听到这里,李沧海顿时明白了李隆基话中之意。

    原来,李隆基将自己喊来,其实是为了给自己来个‘杯酒释兵权’。

    李沧海心中苦笑,安禄山造反在即,李隆基却还在担心他功高震主。

    “陛下,您就不要多说了。臣都明白。自今日起,臣会辞官归隐。”李沧海平静地道。

    李隆基笑了笑道:“爱卿,你莫要怪朕无情。朕这也是无奈之举啊!”

    “陛下,臣都明白。今日之后,李沧海这三个字,将会自世间消失。”顿了顿之后,李沧海起身行礼道:“陛下若无其他训示,臣就告辞了。”

    李隆基捋着胡须,道:“爱卿有此心思,朕心甚慰。你辞官之后,这开国郡侯之侯位,朕允你世袭罔替。”

    “臣,谢陛下隆恩。臣告退。”李沧海行礼之后,便起身退出了寝殿。

    李沧海离去之后,高力士不解地问道:“陛下,李沧海颇有才能,且对陛下忠心耿耿,如此做,是否有些欠妥?”

    李隆基叹了口气,道:“李沧海确实颇有才能,但正因如此,朕不得不防啊!”

    “老奴不解,还请陛下示下。”高力士欠身道。

    李隆基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深深地道:“李沧海确实颇有才能,也为我大唐江山尽心尽力。但正因如此,朕对他不得不有所提防。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天下,李沧海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而今,不论是在军中还是民间,皆以他之声望最高。若是他起兵造反,百姓必会一呼百应。朕,不能养虎为患啊!”

    “陛下多心了吧?李沧海虽说在民间颇有声望,但他手无实权,且对陛下忠心耿耿,断然不会造反作乱的。”高力士犹豫了下,小心翼翼地道。

    李隆基沉声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今,李沧海的拥趸者越来越多,朕不得不防。何况,李沧海自始至终都在对付国忠。国忠虽说有过,但对朕却是忠心耿耿。这些年,朕努力维持国忠与崔涣等人之间的平衡,但李沧海的出现,却让这种平衡出现了倾斜,若是这种平衡被打破,朝廷必会大乱。朕,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高力士默然不语,过了片刻,他才小心翼翼地道:“陛下,据老奴所知,安禄山已集结大军,确有造反之迹象。如今,让李沧海辞官,是否会动摇军心?”

    李隆基笑了笑,道:“安禄山对朕忠心耿耿,岂会造反?这是他八百里加急,给朕送来的奏折,他之所以调集大军,其实是为了攻打突厥罢了。”

    “可是陛下,李沧海已经抓到了安禄山之手下,这又岂会有假?”高力士忙道。

    李隆基不以为然地道:“禄山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也得罪过不少大臣,想必是有人故意陷害于他。禄山日前还给贵妃送来一些珍奇之物,这足以表明他对朕之忠心。行了,此事就莫要再提了,朕有些乏了,你也下去休息吧!”

    高力士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但见李隆基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说,躬身行礼后便退出了大殿。

    却说李沧海离开皇宫,回到府邸。

    府邸之中,康旭,常风,以及小五等人,正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

    见到李沧海前来,几人纷纷起身行礼。

    “属下参见大人!”

    李沧海点了点头,走到椅子上坐了下来。

    薛萱端了一些点心走了进来,放到李沧海身边的桌子上,问道:“沧海,此番前去朝堂,结果如何?圣上有没有将杨国忠治罪?”

    康旭等人也纷纷看着他,眼中皆是期许。

    李沧海看了他们一眼,随即起身对他们抱拳行了一礼。

    这一举动顿时吓了几人一跳。

    “大人,您这是为何,卑职等万万承受不起啊!”康旭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