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名侦探-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李沧海还发现这浴肆之中,竟然还有搓澡工。
“啧啧,这些设施还真是挺配套的啊!”李沧海忍不住感慨道。
此时,邱司户已经来到了池子之中。
“大人,要不要让人给您去下污垢?”邱司户见他看着搓澡工,于是便问道。
李沧海笑了笑,说道:“不用。邱司户,方才本官见你小心翼翼的放着荷包,想必那荷包对邱司户很是重要吧?”
邱司户看了看左右,低声说道:“大人有所不知,那荷包之中存放的乃是户簿堂钥匙,下官担心会丢失,是以一直随身携带。”
李沧海恍然,他摸了摸鼻子,想起邱司户确实说过此事,户簿堂的钥匙他一直随身携带,可有关秦复户籍记录却被人撕走,这也是他发现的其中一处疑点。
不过他并没有对邱司户言明,是以邱司户并不知晓此事。
“这钥匙你当真是一直携带的吗?”李沧海问道。
邱司户不知他所问何意,他点头道:“回大人,除了睡觉与洗澡之外,钥匙从未离开过下官的身上,大人为何这么问?”
李沧海想了想说道:“没什么,就是突然间想起而已。”
随便打发了邱司户一句,李沧海缩在水池之中,只露出一个脑袋在水面上,陷入了沉思。
“邱司户,你经常来浴肆,想必对这里的一切甚为熟悉吧?”李沧海从池子里探出头,忽然问道。
邱司户点头道:“这是自然,打从这浴肆开张。我便经常来此,算来如今已有十多年了。这浴肆的伙计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每一个人我都记得。”
李沧海哦了一声,他沉思了片刻。问道:“你可认识一个名叫熊阿四的人?”
“熊阿四?”邱司户低眉回想了起来,片刻后他才恍然道:“想起来了,他曾经是这里的伙计,不过这已经是十四年前的事了,他当时只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便不辞而别。听闻他在西市开了个铁匠铺,富贵了许多,大人怎会突然提起他了?”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罢了。”李沧海随意一笑,称赞道:“邱司户果然好记忆,连十多年前之人也能记得如此清楚,难得啊!”
邱司户咧了咧嘴,说道:“大人谬赞了,下官之所以会对他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他是在秦家满门抄斩之后来到的浴肆。只因那段时日较为特别,下官才对所见之人印象深刻。”
“他是在秦家灭门之后来到的这里,不知他又是何时离开的浴肆?”李沧海想了想问道。
“下官记得他是在秦家众人尸体被埋之后,离开的浴肆。”邱司户回想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熊阿四前半生孤苦伶仃,穷的连饭都吃不起,却突然变的富贵起来,这本身就不合乎常理。
十四年前秦家几十余口的尸体,又是熊阿四所收,据羊汤馆掌柜所说。从他收过秦家尸体之后,就变的富有起来,怎么想也觉得这其中另有隐情。
“秦家灭门,熊阿四。这两者之间又究竟有着什么关系?难道仅是收尸与被收尸的关系吗?”李沧海眉头紧皱,他仔细的将得到的信息在脑海中回想了一遍。
熊阿四原本是个穷困潦倒之人,为了活命,做过苦力,铁匠,浴肆伙计。甚至也给官府收过尸体。
从这些经历看来,熊阿四不像是个有着一身本领,等待机遇闯出一番作为之人,那么他的富贵来源则显得有些蹊跷了。
“熊阿四在秦家灭门之前来到浴肆,又在收尸之后离开,难道仅仅是巧合?”李沧海低眉思忖了片刻,忽然问道:“邱司户,百姓替衙门收尸,能得到多少奖励?”
邱司户回道:“衙门收尸通常由仵作进行,但遇到需要百姓收尸之时,衙门会贴出告示。但这种往往都是死亡时间过久,已经腐烂的尸体,才由百姓去收,每具尸体一钱银子。但这种事本身太过晦气,是以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李沧海沉思了一会,道:“你可知十四年前替秦家收尸者,除了这熊阿四之外,可还有其他人?”
邱司户想了想,摇头道:“只有他一人,当年秦家被满门抄斩,因牵连到叛国之罪,是以在死后无人敢去收尸。只因当时天热,尸体腐烂发臭,当时年迈的狄公闻听之后,心有不忍,才在城中贴出告示,寻人前去收尸。然而,告示贴出之后,起初并无人敢接下这活。一者,百姓们惧怕因此受到牵连,二者,实在是腐臭难闻,无人能忍,最后还是熊阿四揭下了告示。因担心发生瘟疫,时任府尹便命他无需将尸体运出城外,是以才被埋在秦家宅院之中。”
李沧海靠着浴池边沿,仰头看着屋顶,沉思了起来。
如他所说,熊阿四收了秦家六十余口子的尸体,也就是六两多银子。
六两多银子足以让他过上小富则安的日子,但若说让他走上富贵之路,却是有些不太实际。
那么问题来了,他又是如何富贵起来的呢?
李沧海想来想去,觉得这个疑团还是要从熊阿四身上查起。
舒舒服服的泡了一阵子之后,李沧海才从浴肆离开,径直往熊阿四所在的西市走去。
李沧海刚来到永通坊,便看到熊阿四从自家院子中走了出来,一路朝前走去。
李沧海并没有追上他,而是远远的跟在了他的身后。
熊阿四丝毫没注意到有人在跟踪他,一如平常般的在水果摊前来了些水果,然后又接着往前走去。
连续穿过两条街道,熊阿四来到了一个铁铺。
铁铺之中,两名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少年正在敲打着一件烧得通红的铁器。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断飞出点点火星。
见熊阿四走去,两名少年忙放下手中活计,对着他毕恭毕敬地行礼。
熊阿四对着两人点了点头,示意两人继续做事。之后便走进了铁铺之中。
李沧海双手抱胸,站在不远处等了片刻,却不见熊阿四出来。
想了想之后,李沧海决定亲自去找他谈上一谈。
见有人前来,其中一名少年忙走了过来。很是客气地问道:“这位客官,您要买些什么?”
李沧海走了进去,看了看周围。
这铁铺不大,但陈列的铁器却是不少,从日常所用的柴刀,斧头到兵刃,应有尽有。
随手拿起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李沧海伸手在剑身上弹了一下,说道:“好剑!”
那少年擦了下额头汗水,憨厚地笑了笑道:“客官真有眼光。这兵器乃是俺们师傅亲手打造,锋利无比,质地耐用,保证是行走江湖必备之佳品,客官要不要来一把?”
李沧海笑了笑,心道这少年看似憨厚,却也挺有心眼,他挥舞了一下长剑,奇道:“这剑是你家师傅所打造?你家师傅姓甚名谁?”
“俺们师傅名姓熊,名讳阿四。许多江湖侠士都曾在俺们铺子里买过兵器。都知道俺们师傅的大名呢!”那少年得意地说道。
李沧海哦了一声,他放下长剑,说道:“但不知你们师傅何在?”
“俺师傅现在后堂内,客官要找俺师傅不知所为何事?”那少年挠了挠头。疑惑地问道。
“是这样的,近来我开了家镖局,新招了些镖师,但尚未给他们配备兵器,是以想来购买一些。只是我需求量大,不知这价格能否便宜一些。是以想要同你们的师傅谈一谈。”李沧海想了想说道。
那少年闻听有大买卖,忙道:“客官稍等片刻,俺这就去请师傅出来!”
说着,那少年便撩起帘子,朝屋子里面走了过去。
趁着少年去找熊阿四之际,李沧海踱步在铺子里看了起来。
这铁铺所做的东西确实不少,但凡是与铁有关的东西,似乎都能做,铁链,铁锁等等应有尽有。
李沧海走到陈列铁器的矮桌上,随手拿起一个铁锁,掂量了几下,饶有兴趣地道:“没想到你们不仅打造兵器,还会做这些日用之物啊!”
正在打铁的少年,边用力的捶打着烧红的铁器,边回道:“客官有所不知,俺师傅以前就是做这些小物件为生的,后来得到了一个大恩人指点,才开始锻造兵器。不瞒客官,这洛阳城内,论起打造铁锁之类,还无人能比得上俺师傅呢!”
“哦?尊师竟遇到过高人指点?”李沧海顿时有了些兴趣。
那打铁的少年将锻造好的铁器往水缸里一放,顿时发出嗤的一阵声响,他说道:“是啊!听师傅说,当初他穷困潦倒,就是因为遇到大恩人,才得以有口饭吃,就连这铁铺也是在恩人的帮助下所开。”
“原来如此。”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但不知尊师所遇到的恩人是谁?”
那少年挠了挠头,说道:“这个倒不得而知了,师傅从未提起过。”
此事,另外一名少年走了出来,他抓了抓头发,对着李沧海说道:“客官,实在抱歉,俺师傅不知何时走了,如今不在铁铺之内。”
李沧海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你师傅不在里面?但我并未见他出来过啊?”
那少年一脸歉然地道:“客官有所不知,俺们这铁铺有个后门,想必师傅是从后门离去的。”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辞了。”李沧海想了想之后,对着两人丢下一句话后,便走出了铁铺。
然而,李沧海并没有走开,而是绕到了铁铺后门。
铁铺之后,是一条狭窄的小巷,李沧海看了看左右,稍作沉思之后,便朝着小巷走去。
走出小巷,李沧海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面前却出现了一处宅院。
这宅院深深,却给人一种阴气森森的感觉。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低头在地上发现了一排脚印。
此时细雨未停,地面早已淋湿,那排脚印看起来很是明显。
李沧海眯了眯眼睛,随即跟着脚印走了过去。
顺着脚印,李沧海很快来到了一座破旧的后门,后门屋檐下,整齐的摆放着一些水果,却不见人踪。
李沧海想了想,迈步走到了屋檐下。
他看着那些水果,又看了看这后门旁边石块上刻着的‘秦’字,他忽然想起来,这宅院正是那处荒宅!
李沧海半蹲了下去,看着门前放着的新鲜水果,心中顿时有了些猜测。
这水果明显是祭拜之用,而祭拜之人不是别人,正是熊阿四。
因为,这水果正是他从家中出来之时,在路边一处摊位所买,当时李沧海看的很清楚。
“熊阿四前来祭奠秦复,却又不敢见人,有意思。”李沧海眯了眯眼睛,心中逐渐有了些计较。
就在这时,熊阿四从墙角走了过来,他见到李沧海蹲在门前,顿时愣了下。
“这位公子,为何来此啊?”熊阿四手中拿着三根茅草,走了过来问道。
“同阁下一样,前来祭奠秦将军。”李沧海平静地说道。
熊阿四摇了摇头,几步走到门前,将三根茅草插在门槛上,叹道:“公子还是快些离去吧,免得被人发现,受到牵连。”
李沧海看着他,说道:“难道阁下就不怕受到牵连?”
熊阿四呵呵一笑,一脸无所谓地道:“我孑然一身,没啥可怕的。”
“阁下就不想知道,我为何要来祭拜秦将军?”李沧海问道。
熊阿四摇了摇头,深深地道:“十四年了,难得有人还记得秦将军,你能前来祭拜,秦将军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我又何必过问这些?”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看着熊阿四,说道:“莫非阁下祭奠了秦将军十四年?”
“秦将军与我有恩,在秦将军遇难之时,我无力相助,所能做的惟有这些。”熊阿四叹了口气说道。
李沧海脸上升起一股敬意,他对着熊阿四拱手行了一礼,道:“阁下十四年如一日,不怕受到牵连,也要前来祭奠秦将军,实乃真义士也!”
第三百八十五章 赌坊命案
“受人之恩,当涌泉以报。我阿四是个粗人,但也知道这个理。当年若不是秦将军出手相助,我又岂会有今日?”熊阿四将水果认真的摆放整齐,说道。
李沧海沉默了片刻,说道:“你相信秦将军通敌叛国吗?”
熊阿四愣了下,他想了想后,叹道:“相信能如何?不相信又能如何?难道秦将军一家六十余口还能死而复生吗?”
“若是秦将军是被冤枉的,你不想看到秦将军有沉冤昭雪的一天吗?”李沧海皱眉问道。
熊阿四看着从屋檐滑落的雨水,悲愤地道:“而今奸臣当道,忠良之士自身难保,又有谁来替秦将军伸冤?这朗朗乾坤早已被阴暗所笼罩,天理也早已被人性所泯灭,沉冤昭雪不过是个笑话!”
“奸臣当道,却也有忠义之士。阴暗始终无法笼罩朗朗乾坤,所需要的只是时机罢了。秦将军若是被冤枉的,上天自会还他一个公道。”李沧海语气平静地道。
李沧海的话,让熊阿四愣了片刻。
他看着李沧海,呵呵呵的笑了几声,随即站了起来,一言不发地摇了摇头,拿起纸伞朝雨中走去。
李沧海也不拦他,看着熊阿四远去的背影,他心中逐渐有了些猜测。
此番前来,可谓是收获颇丰。
铁铺里面学徒口中所说的恩人,很有可能就是秦复。
秦复帮助了熊阿四,熊阿四便对其一直感怀在心,所以在得知秦复被满门抄斩之后,熊阿四义无反顾的去帮他们收尸。
从这点看来,熊阿四确实是个义士。
“铁匠,浴肆伙计,收尸人……。”
李沧海眯起了眼睛,将熊阿四所做过的职业在脑海中过了一趟,回头看了下阴冷的宅院,他撑起雨伞。跟着离开了荒宅。
回到狄府之后,崔涣已经将十四年前的相关资料送了过来。
李沧海让人将所有的资料送至自己房间,然后关上门,独自一人在里面翻阅了起来。
自傍晚踏进房间。整整一夜,李沧海都没有踏出过房门。
崔涣所送来的资料,记录着所有与秦复通敌叛国案有关之人。
从记录上可以看出,秦复镇守边疆十余年,可谓是居功甚伟。
开元十七年。吐蕃侵占唐之辖地石堡城,随即派重兵把守,并以此作为前哨阵地,屡屡出兵,侵扰河西、陇右等地,成为大唐心腹之患。
同年三月,还是朔方节度使的秦复,建议信安王李祎采用远距离奔袭战术,日夜兼程杀向石堡城。
秦复一骑当先,率奇兵连夜奔至石堡城。杀的吐蕃守城官兵措手不及,死伤惨重,石堡城也再次落入大唐手中。
自此,唐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
在秦复手中,吐蕃连战连败,国内哗然,遂遣使求和请婚,自此之后大唐与吐蕃十年未有战事发生,两国边境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很大的功劳是属于秦复。
自此之后。秦复声震边关,令吐蕃甚是忌惮。
开元二十七年,秦复因镇守边关有功,被玄宗召回长安。并加封怀化大将军。
在回到长安之时,秦复因见奸相李林甫残害忠良,而在朝堂之上当众对其指责。
同年,秦复回到边境,便开始有谣言传出。
直至次年五月,秦复因故擅自离开边境。返回洛阳,吐蕃趁机侵占瓜州等地,谣言传至玄宗耳中,玄宗震怒方才将秦复收押。
让李沧海感到奇怪的是,所有指认秦复的证人,竟然全是秦复昔日的手下部将。
而物证,则是几封书信,乃是秦复与吐蕃大将之间密谋之信。
据说,那些书信乃是秦复的字迹,这点他自己也有所承认。
但有一处记录却是让他觉得奇怪,就是秦复虽承认笔迹是自己的,但他却并不承认书信乃自己所写。
除此之外,最让李沧海觉得疑惑的一点是,秦复在离开边境之时,吐蕃突然入侵瓜州。
而奇怪的是,吐蕃军队竟然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轻而易举的侵占了瓜州。
最让李沧海感到诧异的是,经此之后,那瓜州守将不尽没有受到责罚,反而一路高升,成为了忠武将军。
除了瓜州守将之外,他还发现另外几人同样在秦复被杀之后,都有所提拔。
李沧海仔细的琢磨之后,发现这些人竟然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他们全是在吐蕃入侵瓜州的这条道路上的守将。
这些人起初全是被削去兵权,而后却又被各种原因而被提拔,平均每个人都被提拔了三个官阶。
“有趣,还真是有趣。丢失城池,不但没有被查办,反而步步高升,有意思。”李沧海放下一本手簿,眯着眼睛,自言自语地说道。
李沧海拿起笔,将所需要调查之事写在纸上,然后开门走了进去。
此时,天色已经放亮。
李沧海匆匆忙忙的离开了狄府。
百官苑,位于行宫东侧,是群臣临时居住与处理公务之处。
李沧海来到百官苑,稍加询问守卫之后,便朝着六部所在方向走去。
六部临时办事处,一处前后两进的院子,此时六部官员已经开始整理各地送来的塘报,奏折。
李沧海大踏步走了进去,来到了六部尚书所在之处。
“李大人?这么早你怎么有空来此?”崔涣诧异地问道。
李沧海对崔涣微微欠身行礼,说道:“崔大人,沧海此来是有要事请教几位尚书大人。”
“哦?你有何事?”崔涣问道。
李沧海从衣袖中拿出纸张,递给崔涣道:“大人可认得这些人?”
崔涣接过纸张,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名字,说道:“这些人属于兵部所管,你先在此稍坐片刻,我去找兵部尚书前来。”
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即找了个椅子坐了下去。
片刻过后,崔涣领着一名同样花白胡子,但却是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了过来。
“李大人。”那老者走来,对着李沧海微微行礼。
“林大人。”李沧海拱手还礼。两人客套了一番之后,纷纷坐下。
“李大人,你要知道他们的什么事?”坐下之后,林尚书开口问道。
李沧海说道:“我想知道他们升迁的履历。”
林尚书点了点头。说道:“这几人皆是开元十七年入伍,历经沙场,一步步提升起来的。但在开元二十八年皆因牵扯到秦复通敌案而被撤职查办,同年九月官复原职,此后三年连续擢升三级。最高者升为了忠武将军。”
李沧海皱眉:“林大人,我有些不解,这些人曾经丢过城池,为何会如此之快的就恢复原职,还连连得到提拔?”
林尚书叹了口气,说道:“李大人有所不知,这些人未经抵抗,便将城池拱手送于吐蕃,按照兵部规矩,这些人应当被处斩。但在关了几个月之后。李相国却说他们不仅无过,反而有功,让他们官复原职。”
李沧海眯了眯眼睛,心中恍然,林尚书口中的李相国,就是奸相李林甫。
知道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说的通了。
李沧海心中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有了猜测之后,便有了调查的方向。
“林大人,这些人现在何处?”李沧海思索了片刻。忽然问道。
“其中三人此番随圣驾前来洛阳,余下几人则远在边关。”林尚书说道。
李沧海点了点头,他从林尚书口中得知在洛阳的几人姓名之后,便告辞离去。
“李大人。老夫送你一程。”崔涣说着便跟了上去。
“李大人,莫非你真的查到了些什么?”崔涣边走边问道。
李沧海背着双手,沉吟道:“现在还不好说,这些还只是我的猜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复一案绝对另有隐情。”
想了想后。李沧海转身问道:“崔大人,你可知十四年前审理此案的三法司,如今现在何处?”
崔涣捋了下胡须,说道:“当年的吏部尚书被山贼劫杀,大理寺正卿在审过此案之后,就辞官归隐,从此杳无音讯,而御史大夫则行将就木,似乎就在这洛阳城中。”
崔涣似乎看出了李沧海的心思,问道:“李大人莫非是想找他们,询问当年审案之事?”
李沧海点头道:“大人猜的没错,如今此案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当年审案之详情。”
崔涣捋着胡须,点了点头,说道:“话虽如此,但时隔十四年之久,只怕当年的三法司早已忘记了此事啊!”
李沧海眉头微微皱起,他想了想后,说道:“大人,能否助我去找一下他们的下落,我需要和他们谈一谈。”
崔涣思索了片刻,说道:“李大人尽管放心,老夫会尽力而为。”
“如此,有劳大人了!”说着,李沧海对着崔涣深深地行了一礼。
崔涣微微拱手,道:“李大人客气了,老夫就不送了,请!”
李沧海点了点头,随后便离开了百官苑。
天依旧在下着雨,比起昨日,雨量更大了些。
李沧海打着雨伞,在无人的神都大道上缓步走着。
距离七天的期限,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天,而这三天时间他并没有查到任何直接线索。
破案之道需要大胆假设,但更重要的是要小心求证。
而小心求证,就需要各种线索对假设进行说明。
现在的问题是,他从各种记录之中有了假设,但却没有任何证据进行佐证,毕竟那些全都是文字上的描述。
就在李沧海沉思之际,一辆马车突然迎头停在了他面前,马车上跳下一人,那人对着李沧海拱手行礼道:“李大人,我家王爷有请。”
李沧海闻言,抬头看去,发现此人正是肃王李钰的管家,齐云鹤。
“不知王爷找我何事?”李沧海问道。
齐云鹤脸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他急切地道:“大人,王爷遇到了一些麻烦,请大人立即随我同去。”
李沧海心中咯噔一下,忙问道:“王爷发生何事了?”
“一言难尽,还请大人尽快随小的前去,到了那里,大人自会了然。”齐云鹤神色焦急地道。
李沧海眉头微皱,二话不说,直接上了马车。
齐云鹤拉着李沧海,没有前去肃王所住之处,而是来到了一家赌坊。
李沧海跳下马车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齐管家,难道王爷在这里赌钱?”李沧海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齐云鹤苦笑了一下,无奈地道:“大人进去之后,自然就知道了。”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他看到赌坊两旁竟然还站着衙役。
“这王爷就是王爷,赌钱还要带着官兵,这也真是没谁了!”李沧海在心中暗道。
然而,当他踏进赌坊之时,却闻到空气之中竟然有股血腥味!
李沧海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如此浓厚的血腥味,定然是有命案发生!
李沧海忙朝周围看去,果然在赌坊左侧一处赌桌上,一名荷官半趴在赌桌上,胸口上插着一柄短刀,却是死去多时。
李钰和洛阳府尹正在围着尸体,在那里讨论着什么,两人眉头紧皱,颇有几分不解。
而赌坊右侧,则蹲着七八名赌徒,他们被衙役看管着,一个个蹲在地上不停地哆嗦着。
“王爷,府尹大人,这是怎么回事?”李沧海走了过去问道。
见李沧海前来,洛阳府尹忙对着他行礼:“见过李大人。”
李钰直接走到他跟前,急切地说道:“沧海,你来的可真是时候啊!这赌坊发生命案了!”
李沧海摸了摸鼻子,心道,这不是明摆着的么。
“王爷,你怎么会在这里?”李沧海不解地问道。
李钰咧了咧嘴,讪讪地道:“这个……本王原本在对面……玩耍,突然听到这里发生命案,于是第一时间来到了这里,想要试着侦破此案。”
李沧海回头看了下对面,暗自翻了个白眼,对面不是座青楼吗?看来这位王爷还真是位风流倜傥的主啊!
摇了摇头,李沧海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命案之上。
就听李钰絮絮叨叨地说道:“案发之时本王就第一时间命人前去报官,并将赌坊之内所有相关人等全部限制于此,就是为了防止真凶逃走。可是本王查了半天,却没有一点头绪,这荷官死的太过蹊跷,本王实在是无能为力,这才命云鹤前去请你前来。”
第三百八十六章 自杀?他杀?
李沧海走到赌桌边,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赌桌上放着写有‘大’、‘小’两张纸以及骰子,旁边还放着一些凌乱的碎银子,桌面上有一滩血水,是从爬在赌桌上的荷官胸前流出。
荷官半趴在赌桌上,右手蜷缩伸出,放于桌面,左手无力的耷拉下去,胸前插着一柄匕首,匕首直没入胸膛。
“本王询问过他们,荷官死时他们正在赌钱,但只听到一声惨叫,就看到荷官满身是血的趴在了赌桌上。可奇怪的是,众人根本没有人靠近荷官,那荷官却死在了匕首之下。”李钰凑到他跟前,说道。
李沧海没有理会他,而是走了过去,检查起了尸体。
尸体余温尚在,确实是刚死不久,尸体上的伤痕只有一处,可以确定致其死亡的真正因素就是匕首。
“李大人,以本王来看,死者很有可能是自杀,你认为呢?”李钰煞有介事地说道。
李沧海边看着尸体,边随口问道:“王爷为何会认为此人是自杀?”
李钰摩拳擦掌,兴奋地道:“这很明显啊!此人死在赌桌里面,案发之时赌桌里面只有他一人,无人靠近于他,本王猜测,此人必定是输多了钱,才用匕首自杀。”
见李沧海没有说话,李钰接着道:“本王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本王检查过他们,他们手上并没有血迹,若是他们动手杀人,手上一定会沾有血迹,李大人你说是不是?”
李沧海抬起头来,说道:“王爷说的没错,这确实有些可疑。”
李钰兴奋地眨了眨眼睛,说道:“如此说来,你也赞成本王所说,此人是自杀的了?”
“此人是不是自杀,还需要再做调查。才能确定。”李沧海说道。
“此事还有调查的必要吗?这已经很明显了,此人就是自杀身亡嘛!”李钰很是肯定地道。
李沧海没有回答他,自顾自地在尸体周围查看了起来。
赌桌成偃月状,内部成凹陷状。荷官就在这内圈之处。
不过,除了赌桌上的血迹之外,李沧海还发现在内圈的地面上,也发现了一滩血迹。
这血迹稀稀落落的洒出一条线,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