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军神(卷风)-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上的皮肉扯动了一下,吴阶挤出一个笑容,道:“不用出发了,我才刚刚等来了朝廷的密使,带来了皇上的旨意,让我等暂时按兵不动,先守好这里再说!”
“哦?”吴璘也不是傻子,脑海里略一推断,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益州已经被伪齐军突破而刘涚搞不好死在了战场之上,要么就是刘家军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让南宋朝廷不敢轻举妄动了!
“金弹子赢了?”
“不!”吴阶深吸了一口气,却是很肯定的摇了摇头。其实朝廷来的密使并没有将刘涚和金弹子交战的情况透露出来,毕竟关系到朝廷的脸面,然而吴阶作为一方统帅,岂会没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呢?
“那是刘涚赢了?双方伤亡多少?”吴璘心中虽然不觉得刘涚能赢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在他的思维之中,还是认定即便刘涚能胜,那也是惨胜而已。
“三百刘家军对十万伪齐军,刘涚,胜!”
深深吸了一口气,吴阶说出即便是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一句话!
第389章归家园,树新天(下)
第389章归家园,树新天(下)
“三百人对十万大军,胜!”
吴阶的话,干脆利落,然而对于吴璘来说,听到这样一个结果,却是微微一怔,随后就仰天长笑起来。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刘涚他厉害!三百胜十万,军神,国之军神啊!”
“放屁!”
不等吴璘的笑声终止,吴阶霍然张口,爆喝出声:“放屁放屁放屁!”
“大兄,你怎么了?”
吴璘笑声不能不收歇,他瞪着双眼神色古怪的盯着自家兄长,心中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向来老成的兄长,爆了粗口。
“三百胜十万,那是刘涚自家的事情,是他自家的事情!什么国之军神,他现在已经自己成立国家了!他是叛贼,叛贼!”
“不可能啊!刘涚自己成立国家?那怎么可能呢,他,他不是说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么,不可能,大兄你一定是骗我的,骗我的!”吴璘眼珠子急速,在他的印象之中,刘涚绝非是这样子的人,即便朝廷在这件事情上做的有些不够厚道,但刘涚也不会因此就冲动的自立山头,至少在吴璘看来,如今的刘家庄,还没有这个实力!
“他有这个实力了!”
收起怒气,吴阶脸色变得平缓下来,“如今,且不提成都县,整个益州都已经被刘涚麾下兵马所占领,整个益州!一旦刘家庄的城池修筑完毕,不,准确的说那已经不是刘家庄的城池了,根据可靠的消息,刘家庄的城池最终会跟原来的成都城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不输临安的大城,到那个时候,刘涚,羽翼丰满!”
“大兄,你这些消息都是哪里来的?是不是朝廷又下令,让你领军去进攻成都了?咱们话可是要说在前面,若是去攻打成都,跟刘涚兵戎相见,我是绝对不会遵命的!”
“没有!”
吴阶缓缓摇头,“刚刚朝廷是来了旨意,不过这道旨意当中,并无让我领军出征,对益州的事情,朝廷几乎已经是默认了,刘涚没有称皇,那至少在表面上,益州,巴蜀都还在朝廷的掌握之中,朝廷面子上倒也是过得去!如今对于朝廷来说,更重要的还是那十万伪齐军,完颜真珠儿,哼,亏他曾经还是金国的第一条好汉,竟然一战之下,勇气消磨,不敢踏进巴蜀半步,看样子他是要想在朝廷的南方站稳脚跟,如此一来,朝廷危矣!”
从吴阶口中说出来的消息,一波接着一波,让吴璘脑袋直发蒙!
刘涚能够胜一场,吴璘觉得已经是个奇迹了,谁能想到,就这样一场战斗,竟然会讲金弹子杀的胆破?而朝廷竟然还会默认刘涚对益州的统治?金弹子放着现成的伪齐国不要,要去朝廷南方那些穷山恶水之中开疆拓土?
这些消息,要是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吴璘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也只有这个从不苟言笑的大兄,才能让吴璘相信。
“那大兄。你的打算是?”
兄弟之间沉默了许久,吴璘才开口问道。
“暂时,我们要跟刘涚划清界限,我听说,刘涚在益州府搞什么改革,直弄的天怒人怨的,可不要竹篮打水。”
“大兄,难道你是希望?”
从吴阶的口吻之中,吴璘听出了一丝异常,他万万没有想到,平常时候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兄,竟然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吴阶两眼狠狠一瞪,开口道:“你懂什么!适者生存!这花花江山,从来都是有德者居之,我吴家,不能就这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说到这里,吴阶转过头来,两眼望着吴璘,“唐卿,我已经老了,将来吴家的振兴,还的靠你啊!”
“大兄。”感受着吴阶的情绪,吴璘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朝廷对刘涚的态度,不仅让吴阶这边感觉奇怪,连韩世忠、岳飞等将领,也都是看不透朝廷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
在情报的获取方面,这些将领始终还是不如朝廷,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在刘涚跟金弹子之间的战斗当中,出现了让朝廷震惊不已的新式兵器!
火器,朝廷不是没有,只不过对于思想僵化的朝廷大臣来说,刚刚进入研发阶段的火器,在利用性和杀伤力各方面都远远不如冷兵器,更何况使用火器的战争成本更高,研发费用更像是个无底洞,朝廷是早就已经断了这方面的想法了。
然而,这次刘涚跟金弹子之间的战斗,刘家军在火器方面的运用,简直让朝廷大吃一惊!可以说,这场战斗根本不是刘家军的胜利,而是火器对冷兵器的胜利!
这样一来,朝廷得到这种火器的欲望,一下子就变得强烈起来!然而,经过简单的测试之后,朝廷就发现,依靠自身的技术储备,根本无法制造出刘涚使用的那种火器,除非是——在刘涚手中获取完整的制造手段!
如果说朝廷如今有这个能力的话,或许会毫不迟疑的兵发巴蜀,将刘涚一家擒获,从而获取制造这些火器的技术,可偏偏怎么算计,都没有五成以上的把握,无奈之下,朝廷只能是先稳住刘涚,解决了那支伪齐军的麻烦之后,才回过头来想法收服刘涚。
这,才是朝廷容忍刘涚的真正原因,而不是外界猜测的那样。
即便是刘涚自己,此时也没有想明白其中的缘由。
不是刘涚缺乏智慧,实在是他现阶段也是忙的不行!
刘家庄城池的修筑工作还在继续之中,前期因为刘家庄发行的债券,让刘涚手中积攒了足够的物资,原材料,即便是对外的贸易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因为朝廷随之而来的暧昧态度,让刘家仍旧可以通过一些隐蔽的渠道,源源不断的采购物资,加速城池的修建工作。
眼瞅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祖法》草案的公示时间也已经到期,城池里最先修建成型的城主府里,受到了一箩筐的建议和意见,而刘涚,则是尽量争取每一封来信,都认真的阅读,并且让人做下记录。
刘涚并不是什么法学专家,故而在他授意之下,由詹木操刀完成的《祖法》,其实大多数内容,都是来自刘涚记忆之中的《宪法》,只不过因为社会制度的基础发生了改变,所以很多地方不能直接借用,必须要适当调整以符合私有制这个条件。
然而,刘涚也好,詹木也罢,两个人在这方面都不是很擅长,所以哪怕詹木研究了许久,最终弄出来的《祖法》还是有诸多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正是因为刘涚自己清楚这些问题,所以才会弄出一个草案来,让大家提意见。
最终,收集起来的意见还要经过大家的评审,一条条的论证,随后对《祖法》进行修订,而这些工作,都必须要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
之所以时间赶集,那是因为刘涚当中宣布,他所在的国家里,只有律法,才是至高无上的!
若是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律法,那刘涚当日的宣言,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为了完成这个工作任务,不仅仅是刘涚天天熬夜,就连高玉娘、安娜等人,这段时间也是没工夫合眼。
这还是多亏高进将衙门里的师爷,还有整个成都县里有点名气的文人都弄到刘涚哪里,才能赶在当初刘涚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当然,律法这种东西本身就不是可以一躇而就的,即便刘涚有后世可以借鉴,但他毕竟不是法学专业出来的,脑子里更不可能有着全套的法律知识,事实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只会急着律法之中最基本简单的一些精神,比如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若是要弄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时代并且可以执行运用的律法,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时间的积累,还需要实践的验证。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的接近年节,天气,也开始逐渐转冷了。
等到年节的时候,城池的修筑工作恐怕就不得不要停歇一段时间了,这个年代,上至公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很看重年节,年纪,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三个节日之一。
这个时代的春节,可不是后世那种连休七日,而是大约从腊月二十三、四的样子,一直延续到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五之后,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春节,在整个春节期间,人们都会好好的休养生息,走动往来,以图来年更好。
虽说刘涚并不反对这些传统的东西,但他却很苦恼,因为这就等于是城池的工期,又得无端端拖延上差不多一个月时间,虽说现在各方各面都没有动静,但刘涚还是希望城池能够早一日完工,那他心中也就能够早一日松口气。
这一天,刘涚又来城池巡视,杨再兴、柴胡和小玉陪伴着他。照理说,如今刘涚的身份地位,不应该在单独出行,只不过一来这里是刘家庄的地盘,二来刘涚对自己也极有信心。
对于刘涚,工地上的那些工匠都极熟悉,因为刘涚没有架子,倒是跟这些工匠们很谈得来。
而今日,刘涚听到最多的话题,还是关于过年的。
他倒不是真的想去挽留工匠,只是心中感慨,随口道:“唉,诸位大师傅,等到你们回去过年回来,也不知道咱们这个城池,还在不在咯!”
此话一出,周遭顿时寂静了下来。
PS:过年时节写过年,别有滋味在心间;不见古人魂悠悠,但求精髓重现天。诸位,新年快乐!
第390章凭良心,凝国魂(上)
第390章凭良心,凝国魂(上)
张牛是个石匠,他爹是石匠,他爷爷是石匠,所以他也是石匠。
在这个时代,手艺往往是代代相传的,当个石匠其实并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也仅仅只能是养活一家人,若是跟后世相比,这种养活根本连小康都还算不上,但张牛他还是只能当个石匠,因为他只学会了这门手艺。
当然,如果他爷爷有钱让他爹读书或者是他爹有足够的钱让他去念书,那么或许他们家中可以出一个读书人,最终进入朝廷为皇帝服务,那样他就不用继续当一个石匠,可惜这只是一种假设,现实就是他爹,他爷爷还有他,三代人,此时都在刘家庄,修筑城池。
不过他们都是自愿来的,事实上刘家庄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强迫任何人,按照刘涚的要求,只是将招募匠人的广告在全益州境内四处散发,那高额的工钱,自然而然的就吸引来了像张牛一家三代这样的匠人。
只因为在刘家庄领导的工钱,一天要顶在其他地方辛苦三天,这样的好事,张牛一家都不愿意错过。
眼瞅着即将放假了,张牛一家三代人心中都是乐呵呵的,只因为他们算计着今年回家可以大大方方的买上酒,割上肉,扯上布匹之类的,让家里面的那些女人孩子高兴高兴,过一个开开心心的春节。
可是,当张牛听到刘涚无心的感慨时,心中突然有了一些触动。
“爹,你不是说,若是等到城池修完,我们的工钱,足够让我们在这刘家庄买一栋宅子了么?”
“嗯,应该够了,前些天那秀才不是来念过了么,虽说宅子买下来之后,咱们还得缴税,可是城里面的活多啊,只要咱们手艺好,肯干,别说是缴税,过几年给你讨个媳妇再买宅子,那都不是问题呢!”
张牛的爹,叫张清泉,这名字,还是当初老张花了两刀腊肉,请村子里的秀才给起的,等到张牛出生的时候,他家里实在是舍不得两刀腊肉去换一个名字了。
“买宅子,讨媳妇儿?”张牛今年都是二十多了,因为家里的条件不行,加上身为石匠,整日里都东奔西走的,讨媳妇的事情就这么一年年的拖下来,全家人也都在为这件事情着急。
“爹,既然如此的话,那我过春节,就不回去了!”
沉默了片刻,张牛突然开口说道。
“不回去?你要干啥?你娘可想死你了!”
“爹啊,从这里回家,还十来天,到时候回来,还得要十来天,把这些时间用来上工,可以领到多少工钱,你算过没有啊?既然咱家想买套宅子,从那山沟里搬出来,那不如就抓紧时间,多干一点算一点!”
难得张牛还有这样的头脑,相比之下,张清泉就不如他儿子了。
两爷子正说话间,坐在旁边抽旱烟的老张,眯了眯眼睛,开了口,“清泉啊,牛娃他说的有道理啊,听刘大人的话,他是希望咱们这个春节能够不停工,你想啊,咱们家三代人在这里,若是能够留下两个来,只要辛苦点,说不定还能干三四个人的工,干一天顶两天,来回的一个月时间,就等于是干了四个月,这个帐,划算啊!”
老张这么一说,张清泉刚刚脸上那一丝对儿子的不满,也都顿时消散了。干一个月,顶四个月的工钱,若真是这样的话,距离张清泉买房的计划,好像又近了一步,而且还是一大步!
“爹,那我去跟工头说说?就说春节,大牛和我都不回去了,您老人家回去过个节?”
“放屁!要回去也是你回去。我可是这里的师傅,你小子能跟我一样,每天就是拿着烟杆,四处指点指点就算完工?你一个月的工钱一贯,我可是两贯钱!”
老张这话还真是半点没有夸张,凭技术,凭经验,这段工地的石匠之中,的确是没人能够超过老张,所以老张就成了这段工地的“技术指导”,真正需要花力气的活很少,但是工钱却不低。
为了修筑这座城池,刘涚也是舍得下血本的,不管是对技术人员还是对劳动力,刘涚给出的工钱,都已经远远超过行业标准,而且派出大量的亲卫兵不定时到工地进行巡视了解,不允许出现任何贪污和克扣的现象。
像张牛一家三代这种情况,工地上不少,毕竟这年头,手艺活那都是代代相传的,哪怕这门手艺很难制服,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将这种活命的本事,传给外人。
而刘涚在工地上发出的感慨,也引出了很多像张牛这样想法的人。他们不是不愿意回家过节,但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们在内心之中,想要留下来。
人跟人之间总是少不了互动的。工匠跟工匠之间要交流,工匠跟工头之间也会交流,很快,工匠,乃至劳力之中的这些想法,就汇聚到了各个工段的工头哪里,然后工头一合计,觉得这应该是个好事,就层层上报,到了高玉娘手中。
“一部分工匠和劳力都愿意留下来继续工作,春节不停工?”
听到这个消息,高玉娘一开始是吃惊,后来就是喜出望外!她赶紧去找刘涚,要把这个好事儿告诉他!
而听到这个消息时,刘涚也觉得很意外!只因为在刘涚的概念之中,哪怕就是打仗,春节这段时间也会休战,毕竟谁也不想指挥一群只想回家过年的士兵上战场啊。
“好事啊!他们怎么会有这种想法的呢?很,很好,让我想想,既然工人们自己有这个意愿的话,那就再加大一点刺激!”
“嗯?什么刺激?”
“从年三十到初九,凡是一直坚持在工地工作的工人,可以拿到双倍的工钱!”这一招,刘涚可是从后世学来的,不过是双薪罢了,还不如后世三薪那么夸张,倒不是说刘涚黑心昧工钱,要知道刘涚开的工钱本身就已经远远超过行业标准了。
“啊,这样啊,十天的双倍工钱,会不会有些太多了?”作为当家人的高玉娘,在听到刘涚的话后,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也就是多支付十天工钱而已,嗯,这个消息先不要通过正式渠道公布,但风声要放出去,过几天,我再去工地转一圈,想来这样,愿意不回家继续工作的人会更多,那我们的工期。”
“不但不会延长,反而有可能缩短?唔,若是真能够缩短工期的话,多付一些工钱,那也是划算的!”
这笔账,高玉娘当然会算,城池早一日修好,不仅可以让刘家和高家人早一日安心,更重要的是刘涚的计划,就能够早一日实行。
掌控益州城这个目标,通过四个方向的驻军,已经实现了。而接下来刘涚的目标吗,就是将刘家庄的城池,跟成都城紧密的联系起来。
如今,朝廷对刘涚的态度非常暧昧,照理说,如此明显的反意,朝廷就算是不派兵镇压,也该先将刘涚免职开除,来个昭告之类的,可偏偏等到今天,朝廷方面完全没有半点动静,好像是彻底把刘涚给忘了似地。
若换成是别的人,肯定会对此忧心忡忡,担心朝廷是不是在暗地里搞什么阴谋诡计。但刘涚不,他不担心朝廷有什么阴谋,从他战胜金弹子回到成都城的那天起,他跟朝廷就已经站在了对立面上,永远不会再有调和的一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将来朝廷会采取什么手段,刘涚相信都无法阻止他一天天的崛起。
剑指天下,刘涚需要一个安定的后方,一个能够源源不断造血的后方,而想要民心安定,城池,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益州府,原本就是整个巴蜀当中最富裕的一府,而成都县,则是整个巴蜀最繁华,人口最多的一个城市,只要能够将益州,将成都县拿下,那么真正掌控整个巴蜀,就指日可望。
坐拥巴蜀,则能野望天下,这就是刘涚的计划。
而这个计划的关键点,就是全新的成都城落成,有了这个坚固的城池,不论是刘涚,还是刘涚军中的将士,出征之时,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按照刘涚的要求,高玉娘很快就通过种种渠道,将关于春节期间十天双倍薪水的消息,给放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工地变得鼎沸起来,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关于这个双倍薪水的事情。
双倍薪水这种事情,原本就是很少见的,也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在工地上的人,有些干了一辈子,也没有遇上过这样的好事。
“听说了么,干十天领二十天的工钱,这种好事,啧啧,我是不打算回去了,那谁,你是要回去吧,到时候跟我家捎个信儿,就说我要等到城池完工,才回去了!”
“我帮你捎信儿?切,就你知道赚钱,我不知道啊!我还打算你回家的时候,替我捎个信儿呢!”
“就只有年三十到初九天才是算两天,还得从现在开始一直干到春节结束的人才有,这个钱,咱不要,咱还是想回家!”
各种各样的声音,随着消息的流传,将工地变得热闹起来。
第391章凭良心,凝国魂(中)
第391章凭良心,凝国魂(中)
腊月二十,难得一见的暖阳挂于天际,工地上却是一片寂静。
只因为今天,正是刘家庄提前公布的结算放工之日,各个工段的工头在昨晚就已各自领到了应该领取的工钱,今日就要分发。待工钱分发完毕,就是宣布放工之事。
对于工地上的工人来说,足额拿到工钱自然重要,这发放工钱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从日头初升到正午时分,才算是基本发放完毕。
工地倒是也不是克扣大家,见时至正午,就按照开工时,给众人提供膳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涚带着高玉娘等人,来到工地之上,跟众人见面。
前些日子的风声早已经传遍工地,而工匠们的心思和想法,也都汇拢到刘涚这里来,他今日就是等着正式宣布那双薪之事,只不过在宣布之前,他还要看看,究竟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留下来的。
世人爱钱,这并不是坏事,只要取之有道。刘涚也不怕多出钱,只要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是刘大人来了,快看啊,那是大夫人呢!”
刘涚和高玉娘的出现,自然而然引起众人视线的汇聚。平常时候刘涚来的多,高玉娘毕竟是女人,真正来工地的时候反倒是要少些,所以只有工头以上的人,才知道,真正掌管财政大权的,并不是刘涚,而是高玉娘这个大夫人。
“大人,我等见过大人!”
因为刘涚那日宣布众人无须跪拜,这工地上之工匠,几乎都是益州人,故而不用跪拜,然而大家尊重刘涚,行礼之时都是真心诚意,并无勉强。
“大家好,快过年了,工钱,都拿到了吧?”
刘涚笑着摆摆手,像是个家人般,很是亲切的开口问道。
“自然是拿到了,一文不少,一文不少啊!”
工匠们乐呵呵的开口,今日艳阳,那阳光照耀在日晒雨淋而显得黝黑的皮肤之上,凝聚成一个个朴实的笑容。
“那是该的,谁要是敢少发一文钱,律法不会饶人的!”自打宣布律法是国家基础之后,刘涚在外一言一行都很谨慎,尽量通过潜移默化,来教化国人。
“大人说的好,做的更好!”
“就是就是!大人,我等听说,即便放工了,还是可以选择留下,而且大人还愿意给我等双倍工钱,此事可真?”
一个老工匠,颇有些紧张的开口向刘涚问起此事。
刘涚并不知道,这个站起来问话的人,正是那张牛的爷爷,老张头。
“这位老人家,看你的年龄,应该是咱们工地上的能人吧?”刘涚含笑而问,顿时引发周遭一阵大笑,工匠们纷纷开口,有说刘涚眼光如炬,有说老张头工艺精湛,还有说老张头是在这里混天过日,当然,这种说法乃是在开玩笑。
倒是老张头自己,尴尬之中却又带着一丝自豪,向刘涚拍胸脯道:“十里八乡,在打石头这行当里,绝对找不出比我老张头手艺更好的,大人要是不信,看看这段城墙的基脚,绝对不比其他段差!”
“老人家的手艺,我自然是信得过,不然别说我了,大家也不会服老人家啊!不过老人家,你这么关系加班的事情,怎么,老人家这是不准备回家过年啊?”刘涚心中倒是暗暗高兴,这老张头站出来唱和,倒是比其他工匠开口更合适。
“回家过年固然重要,可若是能够多拿些工钱,回头把家给安在自家修筑的城池里,不是更舒心的一件事啊?大人,不瞒您说,我儿子和我孙子,这次都不打算回家了,大人要是不嫌弃啊,我老张头三代人,就要多拿大人三十天工钱呢!”
老张头的话朴实,也再度引发大家的哄笑,只不过哄笑之后,众人又都眼巴巴的看着刘涚,尤其是那些已经决定不回家过节的工匠,更是希望刘涚能够准确的宣布,关于双倍工钱的事情。
望着周遭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刘涚笑了笑,也不着急,干脆在脚边的一块大红石头上,坐了下来。也没有垫布料,甚至吹拂尘土的举动都没有,放佛就是一个普通工匠,不得不说,刘涚这样的姿态,很自然的就拉近了他跟工匠之间的距离。
“玉娘,你也走累了,坐下来,一起聊聊!”在刘涚的要求之下,高玉娘也是坐了下来,不过她是女人,总要讲究一些,有工头给高玉娘搬来一块汉白玉,又垫上一块干净的木板。
“多谢了!”高玉娘没有阻止那工头,但在坐下之前却是亲切道谢,那笑容顿时仿佛一阵春风,将见到这一幕的人,心都暖了。
有时候,领导者,还有领导者身边人的一举一动,看似不经意,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比如说此时,刘涚以及高玉娘全无架子的做派,给在场的工匠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虽说刘涚现在并未称王,但哪怕是衙门里最底层看门的人,都比刘涚更凶恶。
有了对比自然就容易看出高低,对于刘涚这个统治者,至少工匠们心中认可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南宋朝廷任命的官员。
看着聚拢来的工匠役夫越来越多,刘涚这才开口道:“我知道,你们大多听到了风声,说是从大年三十除夕那天,到初九,若是留在工地上工,就能拿到双薪,这个事啊,真的,绝对是真的,不信大家可以问问我身边这位,她可是咱们这里,最大的财神爷了,连我的荷包,都在她手中捏着呢!”
这种半开玩笑的话,最是容易被大家伙儿接受,不得不说,刘涚的本职工作基础,那是相当的扎实,一开口,就又把大家都给逗乐了。最关键的还是双倍工钱这个事情,经过刘涚这么一说,算是板上钉钉,落实了。
如此一来,包括老张头等在内,希望拿到这双倍工钱的人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地。
“你们看啊,这城,咱们已经修了一半了,前些日子,伪齐国的皇帝御驾亲征,企图攻打我们,结果呢,大家都知道了!可是大家知不知道,当我领兵迎战的时候,其实心中真是很担心啊!”
“大人,您担心什么呢?三百人就打败了十万大军,就算是大街上说评书的,也从不曾说过这么玄乎的事情,依我老张头看啊,大神您比那三国孔明,还要厉害,大家都说啊,大人您就是军神,第一军神啊!”
一开始就跟刘涚对话,到现在,老张头也不紧张了,心里想到啥,就说啥,倒是当真成了刘涚今日的捧哏。
“担心什么?嘿,老人家啊,你说的倒是没错,我不担心我打败了,可是这城,他没有修好啊!要是万一我跟那金弹子作战的时候,有一些不要脸皮的家伙,领军来攻打怎么办呢?没有城池,你们能坚持到我回来么?”
说到这里,刘涚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那神情,好像就当真看见一支大军,将刘家庄给包围了一样!
“我知道,当我宣布大家可以在这里购买房产之后,每个人都有想法,想留下来,我也欢迎大家留下来!可若是没有城池保护,大家能安心么?修城的钱,是我刘家庄掏的,可我也没打算将来大家进城出城,还要收钱啊!”
“大人,今后不收进城税?”
进城税,这也算是一个惯例,在有城池的时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刘涚确实没有想过收取进城税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其实这种税赋的收益很低,但在人们的心中,影响却是很大。
“哇,那不是可以随意进出,这真是太好了!”
当下,周围听到这个消息的工匠们,又纷纷议论起来,这一喧嚣又是好一阵子,刘涚也不开口了,就笑眯眯的等着。
终于有人招呼大家安静,随后刘涚才道:“其实,用双倍薪水这种方式,引诱大家不回家过年,这种手段,让我很汗颜,也还请大家谅解。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够辛苦一个春节,然后明年春节的时候,大家就能一家子,在这座全新的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