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都是属于官府所有的,不再属于私人所有。
这方面,苏天成还专门做出来了解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需要分离的,所有权归官府所有,使用权归个人所有,一旦官府遭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需要使用土地,仅仅需要少量的补偿老百姓就可以了。
如何的制止兼并土地的行为,就算是几百年之后,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贫富的差距总是存在的,苏天成也只能够按照自身的理解,来尽量阻止土地兼并事情的出现,土地归官府所有,就是他认为很好的办法。
因为官府的努力工作,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同,所以在缴纳赋税方面,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真正遭遇了灾荒的老百姓,官府在核实情况之后,不仅不会收缴赋税,还会给予救济,这就很好的稳定了农民。
粮食丰收意味着赋税的增加,这一年的赋税,主要用来支付官吏的俸禄,苏天成也曾经想过,朝廷与地方上的经济需要分离,不能够什么都是朝廷来管理,时间长了,下面的官吏肯定是没有积极性的,只有让地方上发展起来了,富裕的地方的官吏,能够拿到更多的俸禄,那样才会更大的刺激官吏努力做事情的积极性,经济刺激永远是最好的手段。
不过新政刚刚开始,这些都是以后考虑的事情,而且目前还是要以征伐为主,如此关键的时刻,稳定是第一位的,花费银子来买下稳定,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好在银子还是不少的,特别是在福建的时候,剿灭那些内外勾结的富豪,获得了大量的黄金白银,数目多的朱审烜都有些不敢相信了,他觉得福建沿海的那些富豪,甚至毕皇上还要富裕,动辄就说上千万两的白银,有了这些银子支撑,几年的时间之内,朱审烜不操心缺银子的事情,何况目前还只有山东、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地盘也不是很大。
新政的实施,不一定所有的官吏都能够从内心里面赞同,但大家需要看到的是实际效果,曾经饿殍满地的浙江湖州等地,仅仅一年时间过去,老百姓基本恢复了元气,市场交易也多了,开始繁华起来了,而且各地都开始修建水利设施了,保证尽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从目前的形势上来说,只要粮食能够丰收,市场就能够繁荣。
当然,不少的官吏是从山东过来的,浙江和福建的情况,远不能够和山东相比,要知道支撑山东发展的,主要还是商贸,有了商贸的发展,地方上才有可能真正繁华起来的。
对秋收态度的截然不同,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很多的读书人,本来认为苏天成是造反的人,是大逆不道的,但不少的读书人实地看了情况之后,真正了解了老百姓的生活之后,看法迅速出现改变了,有些读书人甚至直接留在了山东、浙江和福建等地,他们也听说了,一旦苏天成拿下南直隶之后,就要开始科举考试了,朝廷需要大量的人才,这些读书人认为施展自身才华的时间到了,能够参加新朝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那可是荣耀的事情,再说他们对于新政,是打内心里面认可的。
当然,也有部分的官吏,开始蠢蠢欲动了,特别是陕西、河南和山西等地的官吏,想着能够直接投奔苏天成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展现强势
秋收快要结束的时候,浙江已经集结了十四万江宁营大军。
在朱审烜、洪承畴和卢象升等人的建议之下,与浙江交界的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地,人员的通行和商贸交易等方面,都开始加强控制了,这也是征伐的前奏,打战总是要死人的,很多时候遭殃最大的还是老百姓,若是江宁营开始对南直隶进行征伐了,老百姓依旧在官道上面行走,商贾还在忙着交易,遇见了大股的军队,是什么样的结局,谁能够预料,就算是江宁营的将士,为了保密等原因,也会采取一些非常手段的,所以限制人员往来是必然的。
采取这样的措施,展现出来了苏天成等人的巨大自信和强势,这等于是告诉朝廷和朱由菘、秦三德等人,江宁营就要开始进攻了,你们做好一切的准备。
朱由菘和秦三德等人,不会不注意到这一点,好在他们也有了足够的信心,左良玉所属的二十万大军,他们完全掌控了,经过近两个月的磨合,从京城来的那些优秀军官,很快发挥出来了优势,捏合了二十万大军,军官不存在克扣粮草和军饷,这就很好的稳定了军士,驻扎在徽州府等地的军士,基本能够做到自律,不去骚扰百姓,也得到了当地士绅富户的支持,故而这二十万大军成为了秦三德等人赖以依靠的基础了。
黄得功的大军,战斗力本来就是不错的,而且黄得功忠心朝廷,对军士的约束很是严格,驻扎在苏州府和松江府这样的富庶地方,没有任何扰民的行为。这是最令秦三德等人放心的。
有了这二十五万大军,还有驻扎在南京的经营,凤阳的马士英的大军,朱由菘和秦三德的底气是很足的,他们不求主动去进攻苏天成,但也能够长时间抗衡。保证南直隶的安全,私下里,秦三德也希望辽东和大同能够迅速稳定下来,朝廷督促后金鞑子履行签署的臣服协议,这样从辽东和大同调过来军队,待到实力充足之后,就能够对苏天成展开全面进攻了。
崇祯十六年七月十五日。
秋收还在进行,集中在余杭的江宁营大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经过了几个月的整训,将士的精神面貌很好,尽管气候还是很炎热的。
苏天成已经很少在战前发表什么讲话了,江宁营不需要这一套的仪式了,加之将士的人数越来越多,战斗的规模越来越大了,江宁营将士已经将军队的荣誉看的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不需要过多的激励了。
但这一次。苏天成还是决定要强调一些事情。
江宁营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悉数都集中在一起。他们很长时间没有听见苏天成讲话了,也很希望能够听见苏天成的指示。
看着精神矍铄的众人,苏天成的神情很是严肃。
“诸位兄弟,江宁营经过了无数次的战斗,我也和兄弟们说过很多的要求了,这一次我不想说什么要求了。此次战斗的重要,诸位兄弟都是明白的,占领了南直隶,打垮了朱由菘和秦三德指挥的大军,我们就基本能够决定接下来的中原争夺战了。集中在南直隶的有三十三大军,还有一些卫所军队,总数恐怕是超过四十万人了,我们只有十四万的大军,人数的对比方面是三比一。”
“不过这对于我们江宁营来说不算什么的,我们习惯以少胜多,不管是从骁勇方面,还是从纪律方面来说,朱由菘和秦三德率领的大军,都弱于我们,前段时间,军队之中进行了一些教育,我们告诫了将士,不要有轻敌的思想,其实这次告诫的重点,是针对诸位兄弟的,出现轻敌的思想,重点还是诸位的问题,不错,朝廷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想想以前,面对流寇和后金鞑子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在浙江的时候,我们轻而易举的击败了刘泽清,这令诸位的思想上面,对朝廷的军队有了很不好的认识,我不想责怪大家,但有一个道理诸位是需要明白的。”
“我们对南直隶的征伐,就好比是要更换主人的做法,朝廷岂不是要拼命,不牵涉到朝廷的根本利益,他们或许会容忍,可一旦牵涉到他们的死活了,他们也就不会客气了,所以说我们征伐南直隶,会是一场非同一般的战斗。”
“南直隶是朝廷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一旦被我们占领了,朝廷就基本失去了支撑的基础,仅仅依靠北方的赋税,朝廷是无法维持的,依照我的预计,这场战斗,初期会很顺利,但进行到后面之后,恐怕会有很多出乎预料的情况出现的,朝廷甚至有可能倾尽全力来对付我们的,故而我希望诸位兄弟做好一切的准备。”
“看见了诸位兄弟的气势,我非常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诸位兄弟跟随我南征北战,以前我们是为朝廷作战,剿灭了流寇,狠狠的打击了后金鞑子的嚣张气焰,可如今的战斗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了,从征伐浙江和福建开始的战斗,已经是为了我们自身作战了,随着征伐规模的增大,我们面临的具体问题会越来越多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扛下来。”
“我们一同走过了那么多的路,经历了无数的风波,到现在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住我们的,不管遇见什么波折,我们都能够渡过,不管遇见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我还是那句话,兄弟们鼓足气势,我们去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我们用自身的努力,来建立一个崭新的王朝,这个王朝是无以伦比的,是最强盛的,它将超越汉唐盛世,历史会记住兄弟们,记住你们在王朝发展壮大过程之中做出来的卓越的贡献。。。”
洪承畴、卢象升、渠清泽、孙传庭和毕懋康等人,看着苏天成,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的苏天成,早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皇上了,至于京城里面的那个皇上,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苏天成指着桌上的地图,不疾不徐的开口了。
“十四万大军,分为两部分,洪承畴、孙传庭率领其中的六万人,重点攻打苏州府和松江府,争取在年内彻底剿灭黄得功所辖的军士,我早就强调过了,黄得功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打战是很有一套的,对军士的管辖也是很严格的,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不错的,你们和黄得功交战,要采用两套办法,一面交战一面争取能够让黄得功投靠过来,若是黄得功死心塌效忠朝廷,不愿意投靠过来,那你们就要采取雷霆手段,彻底剿灭黄得功统领的大军,绝不能够手下留情,不能够让黄得功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我的建议是,首先拿下苏州府,断绝松江府与外界的任何联系,让松江府成为一座孤岛,这样就能够为彻底剿灭黄得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征伐的过程之中,切忌分兵作战,尽管我们可以请示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但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每一场的战斗。”
“苏州府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之一,征伐的过程之中,尽量注意减少损失,特别是在攻城拔寨的战斗之中,能够不毁灭城池,就不要采取极端的手段,宁可推迟战役的进程,俗话说好事多磨,就算是多磨一下,也要去的最佳的效果。”
“卢象升、渠清泽和我率领八万大军,重点进攻徽州府、宁国府、广德府和常州府,对付左良玉所属的二十万大军,我们的战斗模式是一样的,计划首先占据广德府,剿灭驻守广德府的明军,一方面直接威胁应天府,威胁南京城,一方面分割开来左良玉的二十万大军,在这次的战斗过程之中,我们会多次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朱由菘和秦三德一定会派遣大军前来增援的,所以我们的战斗模式必须要灵活,有些时候我们的重点任务,就是剿灭明军的有生力量,至于是不是立刻占领城池,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决定。”
“此次作战,整体的战役部署早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诸位发挥各自的睿智,指挥具体的战斗了,我们的计划是在年底之前,拿下整个的南直隶,开年的时候,利用两个月到三个月的时间,拿下整个的南方,明年秋收之后,开始对北方中原地带的征伐,用同样的时间,拿下整个的北方。”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建立起来自身的王朝,这个时候不能够拖长了,否则后面的麻烦,还是要我们自己来解决的。”
“好了,我说这些,不过是再次的强调,该如何做,诸位都是清楚的,我最后还是要强调,军纪是我们的生命线,绝不能够突破,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要注意,不准出现残杀百姓的情况,不准出现劫掠的情况,不准出现侮辱女人的情况,若是有人违背了军纪军规,不管他有多大的功劳,都是要严惩不贷的。”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徐徐拉开的大幕
朱由菘和秦三德两人可没有睡觉,他们的嗅觉非常的灵敏,因为南直隶和浙江的联系一直都没有中断,民间的往来还存在,所以说,两人安排了大量的探子,去侦查情报,他们也清楚,苏天成一定也会派人来侦查南直隶的情报。
几个月时间过去,朱由菘的认识慢慢开始转变,本来是因为受到皇上的不待见,以兵部尚书的身份,被派到南直隶来指挥这场没有多少希望的战斗的,恐怕也是一次背黑锅的行为,当时朱由菘甚至想到了,恐怕他到南直隶的时候,苏天成率领的江宁营,已经占据了南直隶很多的地方了,想不到苏天成居然没有进攻,还放出这么多的时间,让秦三德和他两人做好充足的准备。
秦三德的能力,也得到了朱由菘的认可,特别是在处理左良玉的事情的时候,表现出来了不一般的果断,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控制了左良玉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之后也对二十万大军进行了相应的整顿。
这一切都化作了朱由菘的信心,他早就忘记了皇上的猜忌了,就算是皇上猜忌,可自己只要保护好了南直隶,至少保证战斗不失败,也一样能够得到皇上的最终信任。
江宁营的活动,朱由菘和秦三德两人迅速知道了,他们开始紧急部署了。
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苏天成会从什么地方展开进攻,是不是会利用战船,从扬州甚至是淮安一带展开进攻,或者是兵分几路展开进攻,从淮安展开的进攻,马上遭遇到威胁的是凤阳府。这里是大明的龙兴之地,不能够有闪失,从扬州展开的进攻,可能遭遇到威胁的有凤阳府和应天府。
可朱由菘和秦三德不会考虑到那么多,他们倒是希望苏天成能够利用战船展开进攻,这样部署在徽州府等地的二十五万大军。就会倾巢出动,扑向浙江,相信苏天成不可能丢弃浙江和福建等地,一味的进攻南直隶的,再说了,苏天成在福建和浙江实施的新政,两人也知道了很多,浙江和福建各级官府的官吏,这些都是苏天成所需要依靠的力量。不可能轻易的丢弃,那样苏天成的声誉也会遭遇到巨大的打击。
所以两人认为,苏天成还是会从陆路发动进攻,一方面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慢慢的占领南直隶所有的府州县,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保护浙江和福建等地。
目前需要知道的是,苏天成究竟会从什么地方展开进攻。
但想要获取这方面的情报,可能性是不大的。可也不能够等着江宁营出发之后,再来做出来判断。到了那个时候,判断就是完全准确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了。
经过了仔细认真的商议之后,朱由菘和秦三德做出来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们要求所有的军队都做好迎战的准备,就算是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江宁营,也要厮杀到底。绝不能够轻易的退却,或者是主动撤离,一旦明确了苏天成进攻的重点方向之后,驻扎在其余地方的大军,至少抽出十万人来。迅速进入到浙江和福建境内,展开大规模的厮杀,搅乱苏天成的后方,令苏天成不能够首尾兼顾,此外驻扎在其余地方的军队,至少抽出五万人,对苏天成形成内外夹击的趋势,虽然不能够保证打败江宁营,但至少要形成一种足够震慑的力量,扰乱苏天成的整体部署。
苏州府和松江府驻扎的军士相对少一些,但战斗力强悍很多,秦三德和朱由菘也不是很着急,他们在部署的过程之中,倾向于黄得功率领的大军,坚守苏州府和松江府的安排。
这个决定很快在两人之中统一,他们甚至没有上奏朝廷,就开始具体的部署了,到了这个时候,时间非常宝贵,就是想着要禀报朝廷,等候朝廷的意见,也来不及了,万一朝廷否决了这个办法,那就更不好安排了。
信使不断从南京城离开,飞驰前往徽州府等地。
当然,这些消息,也通过官驿或者是南京城内其他的内线,不断禀报给渠清泽和苏俊。
大军离开余杭之后,突然加快了行军的节奏,洪承畴和孙传庭等带领一路大军,朝着湖州府方向而去,苏天成、卢象升和渠清泽等人,带领一路大军,朝着安吉州方向而去,大军采取的是急行军的方式,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行动,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进攻。
行军的过程之中,最为辛苦的就是斥候了,斥候担负的任务可不仅仅是侦查沿路的情况,他们还要关注驻扎在徽州府、宁国府以及常州府和松江府的明军的情况,广德州和苏州府是重中之重,可其余地方也绝对不能够忽略。
这就要说到苏天成与朱审烜、洪承畴等人秘密商议的情况了,十四万大军悉数出动了,带来的结局就是浙江的空虚,福建的情况稍微的好一些,熊子健和王大治率领的大军,镇守在福建,足以抵抗入侵的明军,可浙江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驻扎在山东和复州、宣州、盖州等地的江宁营军士,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之下,抽调两万人进驻浙江,驻扎在余杭和临安一带,防止明军对浙江的进攻。而亲自指挥这支大军的是朱审烜和杨嗣昌等人。
两路大军如同洪流一般,朝着广德府和苏州府的方向而去。
行军的过程之中,苏天成的面容一直都很严肃,他按照以往的习惯,骑马前进,没有丝毫的特殊,他的周围除开一些亲兵,以及武荣等四名贴身护卫,看不出来任何特殊的装扮,这些人夹杂在大军之中,义无反顾的朝着前方开进。
从余杭到安吉,有三百余里地,按照平常的行军速度,大军至少需要两天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够抵达目的地,可苏天成下达的命令,一天一夜赶到安吉州,接下来用半天的时间休整,再用一天的时间,突破位于安德州境内的苦岭关,这里是明军重点驻守的地方之一,接着就直扑安德州的州城了。
也就是说,三天之内的时间,大军要开始进攻安德州州城。
这么短的时间,就算是秦三德和朱由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调遣也是来不及的。
江宁营的征伐,历来都是利用时间上面的优势,因为江宁营的将士,能够吃苦,能够急行军,加之绝大部分都是骑兵,速度自然快一些,要不是因为炮兵营的缘故,苏天成远不是提出来这样的要求,三百里左右的距离,他最多给出整个白天的时间。
行军的间隙,有一刻钟的时间吃饭,饭食是早就准备好的饭团,苏天成的也是一样,为了能够保证充足的体力,每个将士都携带有煮好的瘦肉,只不过季节还是在盛夏的末尾,不可能携带一整天的干粮,否则会发馊发臭,不可能吃下去了。
苏天成和身边的将士一样,风卷残云,几口就将饭团和肉块吃下去了。
利用这个间隙,渠清泽还是来到了苏天成的身边。
“殿下,刚刚属下思索了一下,秦三德曾经在江宁营多年,熟悉江宁营的不少战斗,特别是进攻复州和宣州的战斗,那是陈新甲在辽东惨败的时候,正是因为殿下做出来的英明决定,迫使后金鞑子从辽东撤兵,不继续进攻关宁锦防线了,属下以为,秦三德一定会利用这个办法的,带到江宁营发动进攻之后,安排明军偷袭浙江。”
苏天成身边的卢象升也点点头。
卢象升从来没有跟随苏天成如此的行动,对于苏天成的习惯,也不是特别的清楚,今天总算是见识了,苏天成根本没有什么特殊化,和众多的将士完全一样,而且吃饭的速度和姿势,令他感觉到惊奇和亲切,身为德王殿下,将来的皇上,能够和将士一样吃苦,这样的军队,谁能够战胜啊。
苏天成看着卢象升,意思是让卢象升发表意见。
“殿下,属下也有这样的看法,不过属下以为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江宁营从广德州和苏州府两个方向直接展开进攻,战斗打响之后,朱由菘和秦三德一定会进行相应的部署,至少要调集部分的军士前来增援,这样一来,能够偷袭浙江的明军就不可能有很多人了,而且属下认为,这次进攻的速度越快,取得的战果越是辉煌,朱由菘和秦三德就越是犹豫,会不会因为派遣大军偷袭浙江,导致南直隶出现崩溃的局面,只要他们出现犹豫,属下以为他们就会败得更惨。”
苏天成的脸上,难得的出现了微笑。
“你们说的很不错,秦三德这个人很是聪明,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之内,就成为了秉笔太监了,可惜的是,秦三德在江宁营的时候,没有能够沉下心来,他想到的都是如何得到提拔,完全没有学习诸多的军事知识,甚为可惜啊,若是秦三德当初沉下心来,真正掌握了江宁营的一些精髓,或许会成为我们最强有力的对手,我早就说过,军士的骁勇是一个方面,但将帅的英明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一个优秀的将帅,关键时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苦岭关
相对于大多数地方都属于平原地带的南方来说,苦岭关的确属于少有的易守难攻的地带,延绵的山坡,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关口驻扎重兵,能够起到以一击十的效果。
苦岭关距离广德州城不过百里左右,依靠着这座屏障,能够很好的保护州城,只不过多年以来,广德州在南直隶境内,没有多大的地位,没有引发上面的足够重视,故而被以为天然屏障的苦岭关,也不会有谁在意了,相反广德州的老百姓认为,这座颜面的山坡,阻隔了商贸的交易,令他们出行多为不便了。
秦三德和朱由菘没有忘记这里,他们在苦岭关布下了一万军士,用以守卫广德州,余下的四万军士,驻扎在广德州城之外不远的地方,一旦苦岭关出现了敌情,他们可以派兵增援,也可以让军士进入州城守卫。
在秦三德和朱由菘看来,广德州是最不可能遭遇到进攻的地方,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广德州的地盘不大,不是什么富庶的地区,而且有苦岭关这个屏障,相比较徽州府和宁国府而言,就算是失守了,也不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只不过令秦三德和朱由菘不敢疏忽的是,广德州紧邻应天府,也是距离应天府最近的地方,万一苏天成的想法是直接攻打南京,选择首先进攻广德州,也不是什么奇怪的决定了。
秦三德和朱由菘根本不会想到,苏天成首先攻打广德州的原因,是将他们麾下的二十余万大军,拦腰斩断,令大军不能够首尾兼顾,为接下来的歼灭战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要是真的明白了苏天成的这个机会。秦三德和朱由菘一定会脸色发白、身体颤抖的,做出来如此的决定,需要多大的气魄啊。
苦岭关的情况,斥候早就侦查清楚了。
在安吉州休整的半天时间,苏天成再次仔细看了苦岭关的地图,其实这个所谓的苦岭关。与辽东的关宁锦防线,不属于一个层次的,关宁锦防线主要是依靠大凌河城、锦州城、宁远城和山海关等几个重镇组成,这种认为修建的城镇,防御的作用远远强于天然的屏障,故而后金鞑子曾经不一般的骁勇,但面对关宁锦防线的时候,也是无可奈何。
苦岭关一直都没有受到重视,也许是在广德州境内的缘故。不过放在和平时期,这里也不可能受到重视,地处内地,不需要加强防御,况且南直隶的地位本来就不一样。
令苏天成放心的是,秦三德和朱由菘都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认为苦岭关是非常险峻的,只要布置少量的军士。就能够抵抗大军的侵袭,所以他们没有督促军士在苦岭关尽量多的修建工事。用以阻止大军的进攻,可惜这个致命的过错,没有机会去密闭了。
明军一万将士的分布也是很不平均的,甚至可以算是盲目的,苦岭关主关驻扎了接近八千人,其余两人多人。分散在苦岭关的周围,要是真的遭遇到厮杀了,这两千多人就等于是炮灰了,逃跑的机会都不多。
苏天成给出的拿下苦岭关的时间,是半天的时间。
表面看上去。苏天成显得太过于自信了,或者说是狂妄了,但认真分析之后,却可以发现,苏天成是实事求是的,拿下苦岭关的战斗,绝非是什么攻城拔寨的战斗,这也是属于野外的战斗之一,只不过作战的方式有所不同,对于有着火炮优势的江宁营来说,仅仅使用火炮,就可以给予守卫苦岭关的明军极大的杀伤,甚至令对手没有多少还手的机会。火炮进攻之后,江宁营将士趁势冲上去,可以在最快的速度之内拿下苦岭关。
苏天成和众人分析了这种可能性,认为战斗的模式,肯定就是这等的方式。
这次担任主攻任务的是李定国。
李定国第一次承担单独带领先锋部队作战的任务,非常的兴奋和激动,而且这是进攻南直隶的第一战,必须要打好,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样板的作用。
负责进攻的先锋部队,是李定国麾下的五千将士,这五千将士之中,还有新进来的一千军士,那些都是刘泽清曾经的属下。
李定国率领先头部队,走在最前面,跟随他们一道的,还有炮兵营,为了不耽误时间,李定国甚至命令将士,帮助炮兵营加快行军的步伐,运送火炮设备。
在江宁营这么多年,成为了卫指挥使,李定国早就明白火炮的重要,也异常的钦佩苏天成的睿智,以至于他相信,只要跟随苏天成作战,不管遭遇到多么恶劣的局面,都是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苏天成成为皇上,那是迟早的事情。至于说曾经的义父张献忠,除开偶尔出现在脑海里面,回忆起来的都是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之外,其他的没有多少印象了。
李定国也曾经苦恼,认为自己几乎忘记了义父,是不是不忠不孝,可与刘文秀和艾能奇一起闲聊的时候,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刘文秀就严厉训斥了李定国,说是义父当年的有些举措,现在看来是完全错误的,譬如说不计后果的杀戮,造成了多大的损害,看看如今的江宁营,看看德王殿下的所作所为,哪里是能够比较的,如同德王殿下有着如此仁厚的心理和宽容之心的圣人,这世上哪里还有,要是还想起义父,还将德王殿下与义父比较,那就是罪孽了。
进入广德州不足二十里地,就是苦岭关所在地了。
李定国骑马匆匆赶到了苏天成的身边。
苏天成、卢象升和渠清泽等人,正在看着地上铺开的地图。看见李定国来了,苏天成直接开口说话了。
“李定国,拿下了苦岭关之后,你准备带领大军有什么行动。”
满以为苏天成是要询问如何的攻打苦岭关的,一路上李定国也迅速做好了准备,无非是标一下决心,该如何的进攻是早就确定的事情,想不到苏天成突然问到了这个问题,令他有些猝不及防,犹豫了几秒钟才开口。
“属下一切听从殿下的安排。”
“李定国,如何的攻打苦岭关,我不想说了,部署早就落实了,找你前来,也绝不是探讨如何攻打苦岭关的,也不是要求你来表决心的,只是想着提醒你,苦岭关是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