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和刘之源开始僵持在马坂村了。
刘之源领教了江宁营的骁勇,再也不敢轻敌了,也不敢随便的发起冲锋,不过肩负的使命,让刘之源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必须要突破明军驻守的阵地,大军想着绕过马坂村,也是不成立的,附近通往西平堡的,就是马坂村这里,其余地方没有好的道路,而且大军就算是绕开马坂村,也有可能遭遇到明军的追杀,这种追杀,有可能导致大军的崩溃。
重新集合起来的骑兵,尚有三千余人,刚才的一轮轻率的冲锋,竟然损失了一千多的骑兵,这可是正白旗最为精锐的将士,刘之源感觉到心疼,更是隐隐察觉到,想要突破马坂村,可能性不是很大了。
半个时辰之后,刘之源终于决定下来了,继续发起冲锋,但每次冲锋,以一千人的方队进行,骑兵暂时不要出击,冲锋的队形不要过于的集中,要时刻注意隐蔽,目的就是能够与明军缠斗在一起,吸引明军的注意力,接下来大部队发起全面的攻击,一举突破明军的防线。
这是一种自杀式的冲锋,也就是舍弃冲锋的方队。
刘之源是下了狠心了,决定舍弃三个到四个方队,突破明军的防线,让大部队通过马坂村,救援西平堡。
孙传庭的决定更加的坚定,刚才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他都命令大军撤回来了,如今的目的更加的明确,就是守住马坂村,守住阵地,不准一个后金鞑子突破,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其余的不需要考虑了。
在和马祥麟等军官商议的时候,孙传庭下了死命令,他嘴里说出来的是苏天成强调的那句话,人在阵地在。
所以说后金鞑子发起攻击,孙传庭要求所有的将士,没有命令不许出击,用火炮和燧发枪杀伤对手,让对手能够知难而退,当然在厮杀的过程之中,能够给予后金鞑子最大的杀伤力,那是最好不过的结局了。
辰时,两轮的冲锋下来,刘之源损失了一千余人,可明军就是不出击。
已经到了辰时了,刘之源开始着急了,军士不可谓不勇敢了,甚至有将士在冲锋的过程之中,为了躲避燧发枪的射击,用尸首抵挡子弹的射击,匍匐前进,朝着明军的阵地攻击,弓箭手不断射出弓箭,希望能够给予明军杀伤。
可惜两轮的冲锋过去,除开摆下了大量的尸首之外,明军的阵地岿然不动。
情急之下的刘之源,恨不得亲自冲锋,带领大军再来一次总攻击,但理智告诉他,绝不能够这样做,否则损失会更加的惨重。
一个上午时辰的进攻下来,刘之源损失了近五千的将士,可明军的损失不大,渐渐的,刘之源感觉到了,想要正面突破明军的防线,突破马坂村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有着充足准备的明军,早就想到了一切的可能。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道路,可以绕开马坂村,抵达西平堡了。
几路的斥候被派出去了,找寻其他的道路,进攻也慢慢的平静下来,两军开始继续的对峙,没有谁主动发起进攻。
这是孙传庭希望出现的情况,几轮的厮杀下来,江宁营将士的损失很小,无非是在刚开始的厮杀过程之中,损失了几百人,后金鞑子之后发起的攻击,江宁营将士都是固守阵地,不主动的出击,迫使后金鞑子撤出了战场,停止了进攻。
这个时候,孙传庭终于明白苏天成的安排了,为什么苏天成强调,一定要构筑要阵地,固守阵地,防御后金鞑子的攻击,这就好比是驻守城池的作战方法。在野外的作战之中,采用这等的作战手法,这是孙传庭的第一次,以前从来没有过这等的想法,既然在野外作战,双方就面对面的厮杀,痛痛快快。
主帅就是主帅,孙传庭更加的服气了。
斥候来禀报,后金鞑子派出了几路人马,估计是去侦查,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出路,孙传庭笑了,要求斥候严密监视,随时掌握后金鞑子的动向。
马坂村的周围,孙传庭早就要求斥候侦查过了,除开山间小道,没有其他的道路,后金鞑子想要赶赴西平堡,唯一的出路就是拿下马坂村,刘之源这个时候派出斥候去侦查,只能够说是愚蠢。
孙传庭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慢慢落下来了。
多尔衮恐怕想不到,为了能够争取时间,他派出刘之源率领正白旗来增援的时候,没有配备相应的火炮,这就导致了刘之源面对明军阻击的时候,只能够依靠军士的冲锋,依靠冲锋给予明军杀伤,可惜这样的杀伤很有限,明军根本不主动出击,不与你大军展开厮杀,人家的目的就是守住马坂村,不让大军通过这里。
一个多时辰的时间过去了,派出去的几路斥候都回来了,四周侦查的结果也明确了,没有其他的道路,唯有突破马坂村,才有可能抵达西平堡。
刘之源陷入了茫然之中。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决战辽东(11)
(感谢无冕天子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一直都在关注马来西亚客机的事情,心情很是沉重,只能够默默的为客机上的乘客祈祷啊。)
残酷的厮杀还在继续。
西平堡已经成为了一片火海,人间的火海,到处都是杀戮,到处都是倒下的尸首,到处都是滚滚冒出来的浓烟。
刘文秀、贺人龙和狄怀祥等人,率领四万五千江宁营将士,悉数冲入了西平堡,惨烈的厮杀就此展开,驻守西平堡的有汉八旗之中的正黄旗、镶黄旗和镶红旗,六万余人,驻守南门的以镶黄旗为主,石廷柱直接指挥,可损失最为惨重的也是镶黄旗,三轮的火炮攻击,令镶黄旗元气大伤,几乎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明军发起冲锋的时候,石廷柱已经感觉到大事不好,紧急调动驻守东门、西门和北门的将士,包括预备队,与明军展开厮杀,可惜这种调动,显得过于的急促,在石廷柱等人看来,明军就算是要攻打西平堡,也要在南门前面付出巨大的伤亡,至少需要好几日的时间,才有可能抵达城门,可惜半个时辰之后,明军就突破了城门,进入到城内厮杀了。
因为想不到,准备事宜也不可能那么的精细,这是很致命的。
明军冲入城内的时候,其他地方赶来增援的军士,尚未来到南门,局面成为了一边倒的屠杀,驻守南门的军士,基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了,石廷柱尽管拼命呼喊,要求军士拼命抵抗。可作用不大,一直到明军彻底占领了南门,可是朝着纵深发展的时候,其余方向的援军才抵达,这个过程之中,石廷柱险些成为了俘虏。
可惜援军过来了。效果依旧不好,面对骁勇的明军,马光远等人尽管是拼尽全力,也不能够改变颓败的局面。
两个时辰过去了,接近午时了。
西平堡内的厮杀还在继续,石廷柱、马光远和巴颜等人,已经集中到屋里了,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西平堡守不住了。是组织大军撤出西平堡,赶赴广宁城,保存一部分的实力,还是坚守西平堡,与明军死拼。
首先开口的是巴颜,作为大清国皇族的人员,巴颜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大帅,属下认为。不能够撤出西平堡,虽说我们的损失惨重。但索尼大人说过了,睿亲王和郑亲王已经派出大军,前来接应了,只要我们能够将明军拖在西平堡,战局就能够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这个时候撤离西平堡。我们将是大清国的罪人。”
巴颜的发言是很有威慑性的,虽然说石廷柱是主帅,但从身份上面来说,汉八旗所有的旗主,身份最为尊贵的就是巴颜。毕竟巴颜是皇族的亲戚,从这个方面考虑,石廷柱不得不想到巴颜的身份。
巴颜说完之后,马光远很快开口了。
“属下不同意巴将军的建议,不错,大军的确是需要驻守西平堡,不过明军的攻势如此的猛烈,半个西平堡已经失陷了,接下来拼杀的伤亡会更大,属下也记得很清楚,索尼大人说过,大军需要坚守西平堡,争取能够在西平堡围歼明军,可如今的实际情况改变了,明军的火炮过于的犀利,半日时间,占据了半个西平堡,如此的猝不及防,属下以为,睿亲王和郑亲王派出的援军,恐怕也难以如此迅速的赶到,若是大军不趁着这个时机撤出西平堡,后面就没有机会了。”
作为正黄旗的旗主,马光远想的更加深远一些,大军还是要以保存实力为主,至于说西平堡失守了,损失肯定是巨大的,但军士保存下来了,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若是军士都被剿灭了,说什么都没有作用了。作为汉八旗之中上三旗的旗主,马光远敢于说这样的话。
马光远刚刚说完,巴颜腾的站起来了。
“马将军,你这话我不能苟同,睿亲王和郑亲王派出的大军,肯定在增援的路上,只要我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拖延时间,就一定能够完成战略部署,大帅早就派出多路斥候,出去禀报消息了,西平堡的情况,一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海州和广宁的,既然是厮杀,就肯定会有牺牲的,哪怕我们正红旗、镶黄旗和镶黄旗全部都投进去了,只要能够争取到援军的到来,那就是胜利,明军与我们厮杀,损失一样惨重,如此的关键时刻,能够坚持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巴颜的脸有些红,有些过分的话语,显然还没有说出来。
石廷柱看见这样的情形,知道马光远和巴颜的观点不能够统一,最终需要他来做出决断了。从内心深处说,石廷柱认为马光远说的是正确的,到了这一步,能够保存实力是最为关键的,况且明军尚未攻陷北门,大军可以从北门撤走,据斥候的侦查,绝大部分的明军都进入到西平堡进攻厮杀了,大军只要能够从北门撤离,脱离险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但石廷柱不敢下达撤退的命令。
大清国的规矩,他是清楚的,当初奉命成为西平堡防御战役的主帅,济尔哈朗就说过,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西平堡,西平堡不能够陷落,西平堡的位置过于特殊的,就好比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广宁,一头挑着海州,若是失守了,被明军占领了,广宁就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之中,海州方向的增援,难以绕开西平堡。
西平堡的位置如此的重要,石廷柱怎么敢轻易的撤离,失去西平堡的责任,他是无法承担的,就算是带领大军撤出去了,保全了实力,可只要郑亲王或者是睿亲王发话了,追究丢失西平堡的责任,他一样罪责难逃。
这个时候,石廷柱内心有着深深的悔意,还是没有听皇太极和济尔哈朗的嘱托,思想上轻视江宁营了,想不到江宁营如此的骁勇。
屋外面的喊杀声越来越清晰了,就连惨叫声都能够听见了,这说明明军已经推进过来,必须要做出来决定,不能够耽误了。
石廷柱站起来了。
“大军不能够撤离西平堡,西平堡的位置特殊,本帅决定了,大军固守西平堡,以北门和和东门为防御的重点,明军占据了半个西平堡,那我们就固守另外的半个西平堡,将明军死死的拖在这里,巴将军说的很正确,睿亲王和郑亲王派出的大军,很快就要赶到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得到援军的支持,就一定能够内外夹击明军,打战本来就是要死人的,就算是我们都拼光了,只要拖住了明军,给予明军重大的杀伤,让明军被我增援大军包围,我们一样是取得了胜利。”
短短的几分钟,简练的几句话,决定了驻守西平堡所有将士的命运。
指挥作战的苏天成万万想不到,在冲锋和厮杀之中,最为骁勇的居然是刚刚加入到江宁营的四千汉军,这些汉军,悍不畏死,冲锋和厮杀的时候,都是最为坚决的,下手也是冷酷的,尽管说不久之前,他们还是后金鞑子之中的一员,但加入江宁营,再一次成为大明军人之后,他们压抑的情绪得到了爆发。
这些情况,苏天成都是从传令兵嘴里得到的,进入西平堡之后,贺人龙、狄怀祥、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等人,都是比较谨慎的,避免遭遇了后金鞑子的埋伏,厮杀也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可处于冲锋队伍后方的这一部分汉军进入西平堡之后,马上展现出来了不同的状况,他们根本不怕死,拼命的朝着前方冲杀,与后金鞑子面对面的厮杀,这四千人反而冲到了最前面。
负责指挥着四千人的狄怀祥,本来是准备训斥的,但贺人龙阻止了,他认为这些汉军,刚刚归顺大明,肯定是想着证明自身的能力,同时后金的汉军,地位不行,他们也是遭受了很多的憋屈,这个时候,正是发泄憋屈的时候。
因为汉军的勇猛厮杀,进攻的节奏明显加快了。
得知了这个消息,苏天成突然有了想法,汉八旗之中,也有不少的汉军,只不过汉八旗的各级军官,都是死心塌地的,下面的军士可不一定,要是能够在攻打西平堡的过程之中,令一些汉八旗的军士投降,接下来将其中部分编入到江宁营,这样就能够弥补江宁营因为厮杀兵力减少的困境,而且有后金鞑子投降,对于城内继续抵抗的其余后金鞑子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苏天成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了,凡是愿意投降的后金鞑子,可以不斩杀。
苏天成想不到,这条命令下去之后,西平堡内部的局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午时之后,有零星的后金鞑子投降,申时之后,投降的后金鞑子越来越多了。
因为西平堡主要是驻军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百姓,所以江宁营在攻打西平堡的时候,也没有手下留情,火炮无情的轰炸,将士无情的斩杀,基本没有想过留什么活口,加之大军作战的思想,就是要剿灭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所以在冲入南门的时候,厮杀是非常残酷的,一直到苏天成的命令下达,将士才开始不斩杀放下武器的后金鞑子了。
第一千零七十章决战辽东(12)
夜深了,西平堡城内暂时安静下来了。
城内飘着浓厚的血腥味道,大街上有着数不清的尸首,暂时没有人去收拾战场,西平堡城池的面积不是太大,方圆也就是两平方公里左右,如此狭小的城池之内,居然有近十万大军展开厮杀,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江宁营占据了三分之二的范围,剩下的三分之一,依旧在后金鞑子的手里,南门、东门和西门,悉数被江宁营占据,唯独剩下北门,还在后金鞑子的手里。
天黑之后,厮杀渐渐停下来了,双方都需要休息和调整。
苏天成和渠清泽已经进入了西平堡。
贺人龙、秦睿、狄怀祥、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等将领,集中在苏天成的周边,他们的斗志很是旺盛,不想因为天黑而停止战斗。
损失一时间难以统计出来,战斗尚未结束,也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方面的事情。
苏天成也不想因为天黑停下来,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需要统一众人的想法,战打到这个时候,有些进攻的策略需要改变了,若说进攻的开始重点依靠火炮,最后的一击也要依靠火器,新式的弗朗机炮,这个时候该排上用场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已经说了一会了,大家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情,没有谁想到,进攻西平堡如此的顺利,不足一天的时间,基本就拿下来了。
苏天成终于开口了,四周迅速安静下来了。
“占领西平堡是瓮中捉鳖的事情,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了,如今最大的任务,就是剿灭后金鞑子有生力量的事情了。后金鞑子占据北门,他们随时有可能从北门突围,我们不能够放走他们,北门之外,五千将士严阵以待,可我担心。力量有些不够。”
苏天成说到这里,众人更加的安静,大家都明白,后金鞑子尚有几万人,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如何剿灭这股后金鞑子,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的。
“你们都想着趁着黑夜展开厮杀,其实我也是同意的,但黑夜的厮杀。带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很有可能增加将士的伤亡,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所以说,这最后的一击,还是要依靠炮兵营和神机营。”
“秦睿,炮兵营调集所有的弗朗机炮和虎蹲炮,给予驻守北门顽抗的后金鞑子致命的打击。你要记住,城内和城外的打击同时进行。在你们进攻的过程之中,所有将士,暂时不要攻击,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狂轰滥炸都可以,我期盼炮兵营能够彻底击溃这一股的后金鞑子。天亮的时候,我希望战斗结束。”
“狄怀祥,炮兵营的攻击结束之后,首先冲锋的是你们神机营,用燧发枪狠狠的收拾后金鞑子。放下武器的后金鞑子,就地看押,稍有异动,杀无赦。”
“贺人龙,你率领其余将士,发起最后的攻击。”
“你们要记住一条,坚决不能够让后金鞑子逃走了,天黑之后,后金鞑子很有可能选择突围,我们绝不能够让他们得逞。”
“好了,你们都去准备,半个时辰之后发动进攻,我和渠大人在这里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众人都去准备了,渠清泽对苏天成的安排,有些不理解。
“大帅刚才的话语,好像不准备放过放下武器的俘虏啊。”
苏天成点点头,脸上出现了冷酷的表情。
“这么长时间的厮杀,该投降的早就投降了,剩下的就是想着投降,决心也不是那么坚定了,这些人我是不会饶恕的,盖州之战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汉八旗并不比满八旗弱,在对待我大明军队和百姓的时候,他们甚至比满八旗还要残酷,这些军士,虽然身份是汉人,可他们的心早就属于后金了,这样的俘虏我不会要,免得浪费了粮食。”
苏天成说出来这些话的时候,丝毫不带感**彩。
“老渠,新近编入队伍的四千汉军,倒是给了我们不少的惊喜,他们的表现的确不错,这也促使我决定从俘虏之中扩充军队了,其实以前我们还是思虑太多了,军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些人本就是职业军人,更加懂得遵守军规,只不过要给予他们合适的环境,海纳百川才能够称之为大,若是没有一丝的包容之心,江宁营今后的发展道路,也不会平坦。”
渠清泽有一些糊涂了,苏天成前后说到的意思,好像是矛盾的。
苏天成当然清楚渠清泽的疑虑,接着做出来解释了。
“老渠,你可能觉得我说的有些相互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对于后金鞑子之中,那些顽固派,譬如说后金鞑子的军官,譬如说骨干的军士,我们绝不能够手下留情,留下这些人,就是留下了祸害,就是给我们自己找麻烦,至于说那些素质优秀的军士,我们完全可以吸纳进来,壮大江宁营的实力。”
“江宁营不能够仅仅是汉人的存在,我们的队伍里面,已经有土家族的将士,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了,甚至有黑奴,那就完全可以有满人和蒙古人,只要是效忠江宁营,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我们都能够接纳。”
渠清泽目瞪口呆,不自觉的点头,苏天成的意思他完全明白了,只不过他感觉到,苏天成的想法也过于大胆了,军队里面有土家族的汉子,大部分都是以前的白杆兵,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是有少许的外国人和黑奴,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想着招募满人,这就有些大胆了,恐怕也就是苏天成,才能够有此等的想法。
石廷柱终于下定决心了,要带领大军撤退了,白天残酷的战斗,令他完全清醒了,投降的军士越来越多,伤亡越来越大,还好天黑了,明军暂时停止进攻了,趁着这个时候,带领大军从北门撤退,趁着天黑冲出去,这也算是保存实力了,至于说巴颜提议趁着天黑发动反攻的事宜,那是不成立的,那是找死,石廷柱绝不会采纳这样的意见。
事已至此,石廷柱顾不了那么多了,不管到时候接受什么样的惩罚,他都要将大军带出去,保全一部分的实力。
唯一的难题是巴颜坚决反对,这令石廷柱非常的为难,因为战局失利,他的统治能力已经遭遇到质疑了,还好马光远表示支持。不过巴颜的身份不同了,为了避免行动不能够统一,意见是必须要统一的,石廷柱也要为自己的今后考虑一下的。
遗憾的是,谈话很不顺利,巴颜坚决不松口,而且一口咬定,镶红旗的将士不会撤离西平堡,一定会坚持到最后。
裂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廷柱的心在滴血,他早就明白了,固守西平堡没有任何的意义了,无非是将所有的将士都葬送在这里了。
石廷柱再次做出来了决定,巴颜带领镶红旗的将士驻守,正黄旗和镶黄旗的将士,全部撤离,趁着夜色突围。
石廷柱的这个决定,同样遭遇了巴颜的强烈反对,认为大军不应该突围,可惜的是,着急的马光远,已经将突围的决定传达下去了,可以说军心已经散了,留下固守的镶红旗的将士,也是忿忿不平,凭什么他们单独留在西平堡送死。
经过白天的厮杀,镶黄旗的损失最为惨重,剩下的军士已经不多了,相反,重点驻守北门的镶红旗的军士,损失不是很大,力量也是最强的。
巴颜之所以敢于违抗石廷柱的命令,也是仗着力量的强大,还有身份的特殊。
激烈的争吵在石廷柱、马光远和巴颜之间进行了,他们忘记了时间的宝贵,石廷柱和马光远甚至产生了斩杀巴颜的想法,可他们最终不敢动手,要是真的这样做了,他们在大清国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隆隆的炮声响起来,四周火光开始出现的时候,石廷柱等人还在争吵。
炮声令他们的争吵停止下来了。
石廷柱的脸色惨白,对着马光远和巴颜开口了。
“我们不用争论了,先前我就说过了,明军一定会发动进攻的,不会让时间白白的流逝,明军本来就占据了优势,刚才暂时停止进攻,不过是明军调整了作战的布置,明军的火炮再次开始攻击我们了,既然巴将军一力主张抵抗,那好,夜间的战斗,就由你全权指挥了,我不会继续插手了,为今之计,我们不要有什么突围的打算了,尽全力拼搏吧。”
巴颜脸色依旧是红彤彤的,石廷柱做出来这样的安排,他没有拒绝,扭头出去指挥战斗了。
马光远看着石廷柱,好半天才开口说话。
“石将军,你我以前都是大名的将领,如今成为了汉八旗的旗主,想必是没有多少活路的,刚刚巴颜的态度,突然令我有些后悔了,当初若是明军有如此的骁勇,我们也不至于落到今日的地步,好了,说这些都没有作用了,我去指挥战斗了,若是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做如此的选择了,石将军,你多保重。”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决战辽东(13)
天亮了。
西平堡完全安静下来了,江宁营的将士开始打扫战场了。
一天一夜的残酷战斗,对于身经百战的江宁营将士来说,的确不算什么,攻打西平堡的战斗,酣畅淋漓,将士的斗志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任凭谁也不会想到,一天一夜的时间,能够彻底剿灭六万多的后金鞑子,这种巨大的胜利,是将士们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的。
一夜未眠,苏天成的精神依旧很好,从攻打西平堡的战斗之中,他看到了彻底胜利的曙光,江宁营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热兵器了,在今后的战斗中,热兵器将要发挥巨大的作用,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性的作用。
攻打西平堡,就是热兵器取胜的经典,这恐怕也是几千年以来,首次以热兵器取得胜利的战斗了,通过西平堡的战斗,苏天成从中吸取到了不少的经验。
火炮的轰炸,可以说彻底摧毁了后金鞑子的充足准备,沟壕、护城河以及城墙,在上百火炮的轰击之下,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至于说进入城池之后的战斗,依旧是热兵器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夜间展开的进攻,弗朗机炮和虎蹲炮的轰炸,令后金鞑子根本无法抵挡,之后贺人龙带领大军发起的总攻,可以算是打扫战场了。
残酷的厮杀,一般人都会为之动容的,无数的尸体堆积在西平堡,可苏天成丝毫不为所动,他见过太多如此的场景了。
接下来,苏天成必须要做好部署,留下一部分的将士驻守西平堡,其余大军朝着宁远城开拔。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广宁城,防止驻守广宁的后金鞑子逃走。
在渠清泽、贺人龙等人的簇拥下,苏天成走出了屋子。
汉八旗所属的正黄旗旗主马光远、镶黄旗旗主石廷柱、镶红旗旗主巴颜,全部在战斗之中阵亡了,他们宁死都没有投降,也没有机会投降。
三人的尸首。摆在了空地上,与其他的尸首隔开了。
若是将这三人的尸首运送到京城,又是很大的功劳了,不管怎么说,这三人都是汉八旗的旗主,可苏天成没有想到这些事情,战场上双方是对手,战斗结束之后,军人应当相互尊重。特别是对那些宁死不屈的对手。
苏天成下令了,将马光远、石廷柱和巴颜的尸首,好生安葬,包括阵亡的诸多后金鞑子的尸首,悉数埋葬,不要让他们暴尸荒野了,区别也是明显的,马光远等人是单独安葬。其余的是合葬到一起。
西平堡之战,后金鞑子遭遇了重创。汉八旗所属的正黄旗、镶黄旗和镶红旗,悉数不存在了,包括盖州之战的汉八旗之中的正蓝旗,悉数从后金的军队序列之中消失了,接下来,苏天成还要带领大军。围攻驻扎在广宁的后金鞑子,若是能够剿灭固守广宁城的后金鞑子,恐怕沈阳的那个皇太极,就要全面改变作战部署了,后金鞑子也许会真的派出使者来。进入京城去谈判了。
从兵力的对比方面来说,汉八旗之中的四旗不存在了,汉八旗损失了一般的人马,至于说满八旗,正红旗是新组建的,战斗力和以前不能够比较,镶白旗遭遇了重创,也不能够和以前比较,后金的战斗力,已经打了折扣了。
这一切苏天成暂时不会考虑,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领大军,转战广宁。
拿下西平堡之后,江宁营俘获了一万多的俘虏,这些人经过了严格的甄别,凡是军官,悉数斩杀,没有理由,普通的军士,打散编制,分别编入了江宁营的各个军队之中,各级的军官,负责对这些新编入的军士实施教育,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大部分的军士融入到江宁营这个大集体之中去。
攻克西平堡的战斗,江宁营的损失也不小,阵亡和负伤的总人数,接近万人了,这主要是在白天的进攻之中,遭遇了后金鞑子激烈的反抗,加之将士对西平堡内部的地形不是很熟悉,在厮杀的过程之中吃亏了,不过聊以自慰的是,真正阵亡的将士,不足五千人,重伤不足两千人,其余的大都是轻伤,调理和治疗之后,可以继续上战场。
江宁营与后金鞑子比较起来,伤亡的数字比例为六比一,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非常不简单了,这在势均力敌的战斗之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了。
由此苏天成更加坚定了信心,虽然说在热兵器的创新和研制方面,耗费了巨额的银两,但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