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宁营的火炮威力,大大超乎了石廷柱的想象,他根本不敢相信,世上还有这么厉害的火炮,简直是无坚不摧了。

石廷柱整整一夜未眠,昨日江宁营距离西平堡只有五里地了,根据自身的判断,石廷柱认为,翌日就是江宁营发动进攻的时候了,守卫西平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军士,早就安排到位了,石廷柱不放心,半夜的时候,还全部巡视了一遍,提醒各级的指挥官,前往不要麻痹大意,不要让江宁营有偷袭的机会。

火炮的威力,石廷柱也不是完全不知道,皇太极曾经多次强调,江宁营的火炮很是厉害,军队在训练的过程之中,也注意防范火炮,加之西平堡也有三十门左右的火炮,在江宁营进攻的时候,这些火炮一样要发挥威力的。

到了寅时,石廷柱已经开始高度紧张了,一般情况下,进攻的时间会在卯时或者辰时,卯时天尚未大亮,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颇为不利,遍地的沟渠,加之宽阔的护城河,明军想要抵达城墙边沿,可能性都不是很大的,辰时进攻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石廷柱亲自在南门指挥,马光远和巴颜负责东面和西面,至于说北面,遭遇进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斥候经过侦查,也没有在北面的方向发现明军。

突如其来的炮火,令将士的伤亡惨重,很多的将士来不及躲避,被炮弹炸向了半空,炮火的密集程度,根本不是石廷柱与诸多的军士可以想象的,密密麻麻的炮弹,没有放过任何的一个地方,一排排的落下来,准确的落在了将士中间。

石廷柱听不见惨叫声,耳朵里面全部都是爆炸的声音,这个时候,他就是想着指挥军士躲避,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了,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将士被炸伤炸死。

最为可恨的是,炮弹爆炸之后,周围的军士也被掀翻了,看上去好像是没有被炸到,可是扑在地上再也不能够动弹,有人上去将他们翻过来,才发现这些人的嘴里和鼻孔都流出来鲜血了,被炸飞的石头和木头,成为了无法预料的凶手,被这些石块和木块击中之后,也不可能活命了。

看着如此凄惨的一幕,石廷柱忍不住了,他开始变得狂躁起来了,要不是身边的亲兵,拼命的将他拉到了城墙根下面,说不定他也会被炮火击中的。

守卫在城墙上面的军士,几乎来不及撤退,大部分死于炮火之中,城墙被炸塌了,护城河与沟壕被炸平了,城墙下面的军士,拼命朝着城内的方向跑去,躲避炮火,这个时候继续守在城墙周边,就是找死了。

石廷柱在亲兵的护卫之下,也朝着城内跑去,这个时候可不是逞英雄的时候,万一被火炮击中了,就无法指挥将士抵抗了。

石廷柱的自信,在猛烈的炮火中开始动摇,他隐隐觉得,今日可能是最为艰难的一日。

朝着城内转移的石廷柱,开始感觉到惊恐了。

炮弹好像是长了眼睛,也开始朝着城内的方向而来了。

成群结队的将士,在奔跑的过程中,被炮火击中,大批的将士倒下了,剩下的将士,不要命的四处乱窜,期盼着能够躲避炮火的轰炸,不少人开始朝着屋里跑去,希望能够借助房屋来躲避炮火的轰炸。

一排一排的炮弹落地,巨大的轰鸣声,令诸多的将士开始感觉到麻木,这个时候,他们想到的是躲避炮火,没有谁想到去厮杀。

石廷柱的身体开始颤抖,他用力推开了身边的亲兵。

眼前出现的场景,意味着什么,他非常的清楚,若是继续这样下去,西平堡肯定保不住了,明军发动进攻之后,如同惊弓之鸟的将士,很快会开始溃散,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反击和抵抗,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是苏武再生也没有办法了。

石廷柱绝不会允许这等情况的出现,虽然说江宁营的火炮异常的猛烈,但总会过去的,最后还是需要两军将士捉对厮杀,谁能够坚持到最后,才能够真正获得胜利。

士气是绝不能够丢掉的。

石廷柱开始命令身边的亲兵,去维持秩序,有效的躲避炮火,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够被吓破胆了。

亲兵头顶炮火,开始穿梭于军士之间。

效果还是明显的,军士很快开始冷静下来,一些聪明的军士,开始朝着城墙的方向跑过去,他们已经发现了,明军的火炮是纵深发射的,已经被轰炸过的城墙边,可能是最为安全的地方。有人带头之后,大量的军士,开始朝着城墙的方向跑过去了。

石廷柱开始大声的怒吼,要求军士保持冷静,不要惊慌,不要踩踏和挤压,要有组织的朝着城墙方向转移,同时他再次要求身边的亲兵,到那些房屋所在的地方,要求里面的将士都出来,不要躲在屋里了。

就在石廷柱要求亲兵去执行命令的时候,一些炮弹击中了房屋,巨大的灰尘,伴随着惨叫声传出来,石廷柱的脸色开始发白,他这才发现,躲在屋里,一旦房屋被炮火击中,伤亡是更大的。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决战辽东(8)

(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第一轮的轰炸结束了。

一直都用望远镜观察的苏天成,嘴角出现了一丝冷笑,他身边的渠清泽,放下了望远镜,对着苏天成开口了。

“大帅,火炮威力如此之巨大,属下都不曾想到啊。”

苏天成微微皱了皱眉,现在谈论火炮的威力有什么作用,关键是要通过第一轮的火炮,发现驻守西平堡的后金鞑子,精神状态如何,士气是不是受到了打击,以及后金鞑子是如何的躲避火炮的,如何尽量少的减少伤亡的,这样在第二轮的轰击之中,炮兵营能够及时做出来调整。

炮兵营卫指挥使秦睿已经骑马过来了。

苏天成看了看秦睿,很快开口了。

“秦睿,第一轮火炮的效果很是不错,想必后金鞑子这个时候,要朝着城门方向集结了,他们认为我们要开始进攻了,给你一刻钟的时间,马上开始第二轮的火炮发射,你要记住,第一轮火炮要求的是全面覆盖,我观察过了,南门方向的后金鞑子,死伤是最为惨重的,但其余三个方向,后金鞑子的伤亡不是很大,这也说明了,火炮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覆盖西平堡的每一个地方,所以说,在第二轮发射的时候,你要随时观察,注意后金鞑子躲避的方向,集中炮火轰炸后金鞑子,要将他们炸晕,要让他们彻底丧失斗志。”

苏天成说这些话的时候,渠清泽的脸有些红,人家大帅注意的是火炮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自己仅仅看到火炮的威力去了。

“秦睿。你要记住,火炮重点是轰击后金鞑子,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杀伤,我刚刚观察过了,后金鞑子根本就没有准备,他们不会想到。我们的火炮如此的犀利,这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利的,刚刚我考虑过了,作战部署要调整,原来我们计划是五轮火炮之后,发起全面的攻击,现在看来,三轮足够了。”

“第二轮的火炮,会令后金鞑子猝不及防。你们也注意到了,后金鞑子正在朝着城门方向集结,这个时候,又一轮的火炮,会令他们不知所措,造成的伤亡会更大,如此三轮火炮之后,后金鞑子会完全的失去认知能力。就算是他们的指挥官,恐怕也不知道如何的应对了。这个时候,我们发动进攻,一定能够摧枯拉朽。”

“秦睿,你赶快去准备吧,不要吝惜火炮,就算是炮膛过热损坏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能够拿下西平堡,能够剿灭驻守西平堡的鞑子,就算是损失大量的火炮,也是值得的。你要清楚,火炮越猛,越是精准,我们将士的伤亡就越小,第二轮的火炮,要继续轰炸城墙,彻底炸开一大截的城墙。”

秦睿很快离开,去做准备了。

这个时候,渠清泽缓过神来了。

“大帅,属下觉得,先前安排的进攻顺序,有必要做出来调整了,刘文秀、贺人龙和狄怀祥率领的三路大军,可以同时发起冲锋了,骑兵可以冲在最前面,三轮火炮之后,属下估计,后金鞑子基本失去抵抗能力了,这个时候,给予后金鞑子最为猛烈的冲击,能够让他们迅速的溃败。”

苏天成笑着点头。

“老渠,英雄所见略同啊,看来你是认真思考了,我已经想到这一点了,三轮火炮之后,冲锋一定要猛烈,要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让后金鞑子来不及组织像样的抵抗,让他们陷入到混乱之中,如此我们的将士,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了,不过,我们的将士必须要记住一点,不能够让驻守西平堡的后金鞑子逃脱了,剿灭他们的有生力量,是我们主要的目的。”

火炮终于停下来了。

石廷柱来不及清理伤亡的情况,马上命令将士上城墙,很多地方被炸毁了,一堆又一堆的碎石,成为了障碍,可这个时候,石廷柱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按照惯例来说,火炮之后,明军就要发动进攻了,这个时候必须要顶住,不能够慌乱。

一些将士开始快速清理石梯上面的碎石,便于后面的将士上城墙去,至于说散落在四周的尸首残骸,来不及收拾。

石廷柱的眼睛有些红,四周的尸首和残骸刺激了他,双方还没有正式的开始厮杀,伤亡就如此的惨重,关键是这些血腥的场面,对于将士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可惜这个时候,石廷柱也想不到好的办法了。

马光远和巴颜都骑马过来了,他们的损失不大,至于说守护北门的将士,几乎没有损失,不过南门的惨重损失,还是令两人感觉到吃惊。

看见了马光远和巴颜,石廷柱马上开口了。

“马将军,巴将军,我考虑,从北门抽调五千将士,固守南门,看来明军进攻的重点,在于南门,你们怎么看。”

马光远很快开口了。

“大帅,属下同意,属下建议,从东门和西门,各自抽调两千五百将士,这样驻守南门的将士,达到了三万人,明军的进攻,不管如何的犀利,都不要想着占到便宜的。”

三人的意见很快统一了,不过他们很快会为这个决定,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汉八旗一样是训练有素的,东门、西门和北门的将士,很快朝着南门开始集结。

石廷柱一直都在观察明军的动静,按照他的理解,明军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还是如此的安静。

要不是残破的城墙,横七竖八的尸首残骸,石廷柱简直以为自己糊涂了。

站在高处的苏天成和渠清泽,发现了西平堡后金鞑子调动的迹象,大量的后金鞑子,朝着南门的方向集结,也正是因为这个调整,苏天成果断的命令,暂时不要开始第二轮火炮的发射,等到后金鞑子集结到位之后,开始第二轮的轰炸。

做出来这个决定的时候,苏天成暗暗叹气,觉得后金鞑子的指挥官,有些不可理喻,已经领教到火炮的犀利了,还想着集结军士,这岂不是要更多的军士来送死吗。

虽说这样的情况对江宁营是非常有利的,苏天成还是有些伤感,这或许是穿越者的普遍心理,大开杀戒的时候,穿越者的心理总是不一样的。

秦睿当然是高兴的,作为炮兵营的卫指挥使,他将火炮看做了生命,尽管说苏天成提出来了要求,不要顾及到火炮的损失,可秦睿于心不忍,下面的将士更是会心疼的,诸多的将士,正在用早就准备好的冷水,拼命的泼向炮膛,为火炮降温。正在这个时候,苏天成的命令来了,火炮暂时不要发射,等候命令。

火炮所处的位置,不能够很好的观察到西平堡城内的情况,不过秦睿可想不到那么多,只要能够推出发射,就是他最为高兴的事情了。

两刻钟的时间过去了。

红旗终于举起来了。

刹那间,震天动地的炮声再次响彻云霄。

火炮声再次响起来的时候,石廷柱自杀的心思都有了。

两刻钟的时间过去,明军一直都没有发动进攻,石廷柱隐隐感觉到不对劲了,这种情况太奇怪了,从北门、东门和西门调集的将士,全部都到位了,严阵以待,注意着前方的情景,将士的心情,也慢慢开始平静下来了,这本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被火炮轰炸之后,将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被平静下来,就能够尽最大力量与明军展开厮杀。

就在火炮开始第二轮轰炸的时候,石廷柱想到了,若是明军再一次轰炸,岂不是要造成更大的伤亡,这个时候,他准备要亲兵通知众人疏散,可惜已经晚了。

这一次的轰炸一如既往的猛烈,但损失更加的惨重。

大部分的将士都集中在城墙上面和城墙根。

炮弹准确的落在了城墙上面、城墙根,刹那间,血腥气息在城墙上下开始蔓延了,这一次被炸到半空中的将士更多了,好多的将士,根本来不及躲避,直接被炮弹轰到了半空中。

这是一幅令人不忍目睹的惨景。

一些将士被炸晕了,不知道躲避了,看着身边的将士倒下,看着胳膊大腿飞向了半空中,甚至有人朝着炮火的方向冲过去了。

城墙上下的碎石成为了最大的杀手,飞溅的石块,击中了太多的将士。

城墙上面的将士,基本没有机会逃跑,城墙根的将士,经历过一轮的炮火袭击了,他们尽量在城墙根躲避,没有朝着空旷的前方跑去,他们以为,明军的火炮,依旧还是会朝着前方推进的。

可惜他们的经验出现了致命的错误。

轰炸一直都集中城墙上下,军士的伤亡越来越大了。

到了这个时候,一些军士明白了,开始朝着空旷的地方跑去,避开炮火。

石廷柱脸色惨白,眼睛发红,他已经领教了苏天成的厉害了,不出一兵一卒,仅仅依靠着火炮,就几乎要摧毁驻守南门三万大军的士气了,保守的估计,三分之一的将士,失去了抵抗的能力了,伤亡达到了这样的程度,还谈什么抵抗啊。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决战辽东(9)

半个时辰过去,三轮的火炮进攻结束了。

隆隆的鼓声响起来了,刘文秀与贺人龙率领一万五千将士,发起了进攻。

进攻的全部都是骑兵,他们不需要云梯了,也不需要其他的攻城器械了,西平堡的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

将士潮水般的朝着豁口冲过去,令人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什么后金鞑子抵抗了。

南门已经是一边倒的屠杀了,一些被炸的木木然然的后金鞑子,还没有来得及抵抗,就被砍翻在地了,一些想着躲避的后金鞑子,也被马蹄无情的踏在地上了。

进攻如此的顺利,出乎了绝大部分将士的预料。

不过苏天成异常的冷静,拿下西平堡,已经不是什么大事情了,他现在关心的是防止多尔衮派出的救援大军的孙传庭和马祥麟。

西平堡内的厮杀,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大军不可能马上去增援孙传庭,一切都要依靠孙传庭和马祥麟了,阵地绝不能够被突破,不能够让后金鞑子的两股大军会合。

孙传庭万万没有想到,多尔衮派出来增援的后金鞑子,竟然有两万余人,汉八旗之中的正白旗,悉数都来增援了。

这是情报的失误,但也许不是失误,可能是多尔衮突然改变了主意。

一万对两万,形势瞬间变得严峻起来了。

孙传庭和马祥麟带领大军驻防的地方,距离西平堡三十余里,距离辽河不远,这里有一个小村落,斥候侦查到的情报,这个村子叫做马坂村。马坂村住户不足二十户,因为大战来临,农户早就逃亡了,村落里面空空荡荡的。

马坂村的地势有些特殊,村落就在一座小山脉的正中间,渡过辽河之后。想要抵达西平堡,必须要经过这个马坂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道路。

孙传庭记得很清楚,临行之前,苏天成千叮嘱万嘱托:街亭虽小,干系重大,必须要阻击后金鞑子的增援,否则,战局很有可能出现改变。一旦后金鞑子突破了防线,增援后金鞑子,一是增加了江宁营剿灭后金鞑子的难度,甚至不能够彻底剿灭驻守西平堡的后金鞑子了,二是令进攻西平堡的江宁营将士,处于前后夹击的状况,不得不分出来巨大的精力,应对增援西平堡的后金鞑子。最坏的局面。就是江宁营的进攻功亏一篑,不得不有战略进攻转为战役新的防御了。那样所有的战役部署都要做出来重大调整了。

所以说,孙传庭没有丝毫的退路。

孙传庭也没有打算后退,就是葬身此地,他也要阻止后金鞑子的增援。

马祥麟协助孙传庭阻击后金鞑子的增援,本来还有些不乐意,谁不想着进攻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多么惬意,不过明白了阻击的重大意义之后,马祥麟很快融入其中了。

孙传庭和马祥麟给军官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守住这里,就算是战至最后一个人,也不能够退却,否则军法从事。

孙传庭的命令,显得有些悲壮,一些将士还不是很明白,他们以为,阻击后金鞑子的援助,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孙传庭手里的火炮不是很多,一共也就是二十门,全部都是虎蹲炮和弗朗机派,大量的火炮,都用来攻打西平堡了,另外的一些火炮,分给了辽东边军,用以攻打广宁城。这一点孙传庭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他带领将士驻扎在这里,目的是为了大军顺利拿下西平堡。

尚未到卯时,斥候飞奔来报,前来增援的后金鞑子,人数估计是两万人以上,从身穿的军服来看,是汉八旗所属的正白旗。

汉八旗所属正白旗,旗主是刘之源,万历年间投降了后金鞑子,以前是满八旗正黄旗的牛录额真,就是在满八旗之中,也是颇有名气的,是后金的一员悍将。

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了。

马坂村没有什么险峻的地方可以守候,村子的前方,是一大片空旷的平地,利于骑兵展开进攻,也就是说,这样的地形,对于双方来说,是差不多的。

不过孙传庭还是占据一些优势,毕竟后金鞑子是进攻,江宁营将士的任务是防守,而且五门弗朗机炮,就是孙传庭最大的依靠,这种弗朗机炮,可以连续发射,杀伤力很大,特别是对于骑兵,有着更大的威慑。

卯时,进攻便开始了。

刘之源信心满满,斥候侦查到了,在大军必须经过的马坂村,有明军守卫,马坂村无险可守,利于骑兵冲锋,虽然不知道明军派出了多少人驻守马坂村,但凭着基本的尝试,刘之源清楚,驻守的明军不会太多,毕竟大量的明军,还是要进攻西平堡的。

刘之源也很着急,睿亲王多尔衮下达的命令也是很明确的,必须要拼尽全力救援西平堡,一旦能够和西平堡的将士遥相呼应了,就能够形成前后夹击明军的情况,动摇明军的攻击部署,这一次的救援至关重要,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这次并非是救援,而是击败明军的最好机会,一旦大军占据了优势,驻守广宁的郑亲王济尔哈朗,驻守海州的多尔衮,都要带领大军,赶赴西平堡的,那个时候,恐怕就是明军的末日了。

刘之源清楚,攻击西平堡的,就是大明最为犀利的军队,江宁营,江宁营的统帅苏天成,更是大名鼎鼎的。

刘之源更多的感觉,是激动,若是能够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务,那他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扬名立万了。

如此的情况下,明军派出军队来阻击,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刘之源带领的先头部队,一共是五千人,后面的大军,距离先头部队,不过五里地。

这五千人是正白旗的精锐骑兵,在刘之源看来,可谓是无坚不摧的。

没有等到后面大军前来,刘之源就做出来了一个决定,展开进攻,他希望通过五千人的进攻,撕开明军的防线,接下来后面的大军,顺利通过的同时,对明军展开厮杀。

这是一个令刘之源后悔不已的决定。

先头部队发起了进攻了,骑马飞驰的军士,使出了他们的绝活,在马背上发射弓箭,刹那间,密密麻麻的弓箭,飞向了明军防御的阵地。

带着将士冲锋的刘之源,有着充足的信心,他一定能够带领先头部队,打的明军抬不起头来,刘之源甚至想到了,到时候对明军展开厮杀的场景。

刘之源曾经跟随满八旗入关,那个时候驰骋在关内,所向披靡,明军都是望风而逃。

可惜刘之源忘记了,他面对的是江宁营,是剿灭了满八旗之中的正红旗、斩杀了多铎的江宁营,面对这样的一支劲旅,小心谨慎才是刘之源应该做的事情。

刚开始冲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前方的明军没有什么反应。

这更加的刺激了刘之源,他一马当先,冲锋在最前面,要不是身边亲兵的阻拦,恐怕战斗刚刚开始,他这个旗主就要丧命了。

骑兵冲锋的速度是很快的,气势也是不一般的,透露出来的杀气和霸气,一般人都是难以承受的,可惜孙传庭和马祥麟等人,根本就不在意。

二十门火炮全部都架设好了,最前面就是五门弗朗机炮。

骑兵距离还有一百米的时候,火炮开始怒吼了。

炮声响起来的时候,进攻的骑兵迅速散开了,这是他们时常训练的,用来对付火炮的进攻,而且他们进攻的速度更快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可这一次,他们发觉到不对劲了,火炮过于的密集了,而且发射的速度很快,远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好半天才能够发射一枚炮弹。

随着战马和将士的倒下,刘之源也感觉到不对劲了,这一次的火炮不同,杀伤力很大,而且连续的发射,让冲锋的将士无法躲避,燧发枪也很是厉害,不断射出来的子弹,让冲在前面的将士,成为了活靶子。

前方的冲锋受到了阻碍,后面的冲锋还在继续,大部分的骑兵很快挤在了一起,这是大忌,刘之源很明白,他以为,明军的火炮,总是要停下来的,一旦火炮停下来了,只要骑兵冲过去了,就能够展开杀戮了。

所以刘之源没有下令撤退,要求骑兵继续冲锋,而且要拉开距离,不能够集中到一起。

其实骑兵冲锋的气势,已经遭遇到挫折,冲锋讲究一鼓作气。

距离明军阵地五十米左右,倒下了很多的战马和后金鞑子,后面的还在冲锋。

看见这一幕,孙传庭笑了,他本以为刘之源很厉害,没有想到好大喜功的刘之源,失去了基本的冷静,在后面的大军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就发起了攻击,这显然是自己的机会。

所有的火炮都在怒吼,燧发枪不停的发射。。。

刘之源终于发现情况不对了,伤亡太大了,没有谁能够冲到明军的阵地里面,几十米的冲锋道路上,到处都是倒下的将士和战马,这样下去,恐怕搭上五千将士,也不能够突破明军的阵地。

他终于下令撤退了。

也就是在撤退的时候,明军的部分骑兵出击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冲锋,令后撤的军士猝不及防,队伍瞬间就乱了。

刘之源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好不容易撤出来了。可惜其他军士,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决战辽东(10)

令刘之源松了一口气的是,后面的大军终于来了,赶到很是及时。

先头部队的五千骑兵,损失惨重,可刘之源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少数的骑兵正在和明军厮杀,更多的是四散逃开了,不过见到大军到来,逃散的骑兵开始重新集结,冲向了厮杀的战场。刘之源没有耽误时间,立刻命令大军开始冲锋,甚至没有想到留下预备队。

所有的情况,孙传庭都看见了,他也没有时间后悔,刚才若是大军全部都压上去,说不定已经干净彻底的剿灭了流寇的先头部队了,现在后金鞑子的大军全部赶到了,人数上面处于劣势的江宁营将士,必须要抓住先机。

孙传庭率领的一万将士,全部都是骑兵,按照孙传庭的理解,如今的阻击战,重点是面对面的厮杀,并非是埋伏在阵地上面,等候对方的数次冲锋,这方面他与苏天成的看法略有不同,所以在阵地的构筑上面,也不是特别的关注。

很快,孙传庭带领剩余的五千将士,展开了冲锋。

骑兵冲锋的气势是惊人的,锐不可当。

刘之源率领的正白旗军士,两万多人,其中最为精锐的就是先头部队的五千骑兵,后面的大部队以步卒为主,面对骑兵的冲锋,有着一定的劣势,不过这种劣势,也是可以克服的,步卒的手里,主要的长矛,对付骑兵还是有效的,而且还有专门的弓箭手,射出弓箭,给予明军最大限度的杀伤。

可惜刘之源没有想到的是,明军的骑兵,居然也使用燧发枪。他们并非是一味的举着钢刀冲锋,而是在冲锋的过程之中,不断用燧发枪射出来子弹,这种使用燧发枪的形式,与骑兵骑马射箭是大致一样的。

燧发枪的威力很快显现出来了,甚至强于弓箭的发射。

排成方队冲锋的后金鞑子。前面的军士被燧发枪射中之后,纷纷倒下了,后面补充队伍的军士,甚至来不及完善方队。

步卒方队与骑兵接触的刹那,高下立刻显现出来了,大片大片的步卒倒下了,一些方队已经被冲散了,不能够继续集结起来了。

战局令刘之源目瞪口呆,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江宁营的骁勇了,他面对的不是一般的明军,而是屡次击败满八旗的江宁营。

刘之源还算是清醒的,如此的厮杀下去,不要说增援西平堡的将士,就是能够取得胜利,最终也难以有多少的将士活下来,增援是无稽之谈了。而且四面八方都是明军的骑兵,看这架势。不少于万人的规模,以步卒来迎战骑兵,这等于是找死,取胜的可能性是基本没有的。

刘之源很快下令撤退。

这个时候的撤退是组织有序的,江宁营发起冲锋的时间不长,大军尚未陷入到混乱之中。

将士很快开始收缩撤退。力争脱离战场。

令刘之源庆幸的是,明军没有死缠烂打,看见将士撤退了,也就退回去了。

孙传庭下达不要继续追击的命令,也是有些痛苦的。明明是江宁营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趁着这个时候,发起更大的冲锋,岂不是能够一口气拿下这一股的后金鞑子,但孙传庭很冷静,苏天成的嘱托他记得很清楚,自己的任务是守住阵地,不准后金鞑子突破,至于说是不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杀伤后金鞑子,剿灭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那要根据战况来决定。

孙传庭能够看出来,后金鞑子是有战斗力的,先头部队因为不清楚情况,贸然发起了冲锋,所以损失是很大的,但后面的大军,没有太大的损失,两军厮杀在一起之后,可能陷入到苦战之中,而且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后金鞑子有可能舍弃一部分的军士,与江宁营将士缠斗,其余人趁机突破阵地,若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孙传庭的阻击战就彻底失败了。

不能够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孙传庭是牢牢记住这一点的,只要守住了阵地,就算不能够杀伤多少的后金鞑子,也算是圆满的完成任务了。

孙传庭和刘之源开始僵持在马坂村了。

刘之源领教了江宁营的骁勇,再也不敢轻敌了,也不敢随便的发起冲锋,不过肩负的使命,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