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失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伟业在陈于泰的后面跪下了,他没有忘记,看一眼苏天成,却没有看前面的陈于泰。

接下来,周延儒开始宣读二甲进士名单,包括三甲同进士的名单,这次只念一遍。

二甲进士和三甲的同进士,被念到名字之后,原地跪下。

跪在地上的苏天成,早就反应过来了,他有些不服气,凭什么啊,自己是榜眼,跪的时间,居然这样的长啊,三甲的同进士,最为舒服,跪的时间最短。

半个时辰过去,周延儒终于念完了黄榜。

很快,礼部鸿胪寺的官员,高呼奏乐,丹陛大乐开始奏《庆平之章》。

苏天成准备欣赏音乐的时候,却迎来了再一次的三拜九叩,这一次是状元陈于泰,带着所有的三甲进士,拜谢皇恩。

到了这个时候,传胪大典,终于接近尾声了。

礼部的堂官,走到了周延儒的面前,行礼之后,双手捧起了黄榜,放入了云盘之内,接下来,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走到了黄伞的后面。

要知道,这黄伞,就是皇上的象征。

此时,在太和殿之内的皇上,离开宫殿,众人躬身目送皇上离开。

銮仪卫手持黄伞,走在了最前面,礼部堂官,手持云盘,紧随其后,接下来就是钦点的头甲、二甲和三甲了,其余的大臣,跟在了后面。

这次走的线路,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黄伞走出了太和门,朝着午门的正门而去。

午门的正门,不要说王公大臣,就是皇后娘娘,也是大婚的时候,才能给走一次的,其余的时间,正门是关闭的,只有皇上才能给走的。

从午门正门走出去的时候,苏天成发现,其余的大臣,依旧是从午门两侧的门走过的,也就是说,只有三甲进士,才能给从午门正门走过的。

黄伞离开了紫禁城,朝着东长安门外而去,所有的黄榜,都是在那里张挂的,张挂三rì之后,收起来,送到内阁存放。

这个过程,是三甲进士最为荣耀的时候。

长安门外面,早就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熙熙攘攘的,众人都在品评三甲进士,特别是走在最前面的三人,这三人可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陈于泰的年纪大一些,苏天成和吴伟业,都是很年轻的,一个十九岁,一个二十三岁,又都是相貌堂堂的,很快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了。

张挂黄榜之后,就是跨马游街了。

这里面也是有区别的,只有头甲的三人,才能给骑马,其余二甲进士和三甲同进士,跟随在后面,骑在马上,在东长安街转上一圈,的确是惹人注目的。

苏天成是驾轻就熟的,自己上马。

礼部挑选的马匹,悉数是御马,也就是阿拉伯马,xìng格温顺的,个头高大,走起来慢条斯理,好像是踩着舞步一样,骑着这样的马,确实是一种享受。

骑马游街的盛况,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东长安大街上,居然出现了不少的姑娘,看上去都是大家闺秀,绝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很多的女孩子,头上还有面纱遮着。

不久之后,苏天成才知道,原来三甲进士跨马游街的过程之中,好多的大户人家,都在这个时候挑选女婿。明初做的还要过分一些的,直接就有人抢女婿了,从午门出来以后,看平张挂黄榜,在东长安大街跨马游街的时候,,一些官宦人家,还有大户人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人抢到手再说,府里早就准备好了,抢到人了,回家立马拜堂成亲,生米做成了熟饭,也不管你是不是已经定亲了。

听到了这样的传闻,苏天成头上冒出了冷汗,他还没有成亲,甚至还没有定亲,要真的被别人抢去了,生米做成熟饭,那就要乖乖的认账了,这些官宦人家和大户人家的姑娘,心眼小的很,你要是不愿意,悔婚了,说不定就送掉了人家的xìng命。

好不容易要回到了客栈了。

苏天成舒了一口气,总算是真正见识到传胪大典了。

不过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两rì后,皇上在礼部赐下恩荣宴,也就是俗称的琼林宴。在恩荣宴之前,状元要带领所有的三甲进士,到太和殿拜谢皇上,献上乐辞,也就是歌功颂德的文章,接下来,吏部授官,殿试头甲的三人,会被直接授官,其余的二甲进士和三甲同进士,进过考校之后,分别进入翰林院,授予庶吉士,或者是直接授官。

第一百零六章礼仪

苏天浩已经等候在客栈门口了。

自己的弟弟,会试会元,殿试榜眼,他清楚,自己已经没有比较的可能xìng了,就是在国子监读一辈子,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了。不过苏天成身为榜眼,他也是荣耀的,而且,今rì传胪大典之后,苏家的门第,彻底改变了。

先前跨马游街的时候,他一直都在旁边看着,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人,比较起来,还是苏天成最为耀眼,可也最为低调。他身边的人议论的时候,大都说到了《木兰花令》、《蝶恋花》和《长相思》三首诗词,看着如此年轻的榜眼,写出来这么优秀的诗句,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参加殿试之后三甲进士、同进士,这几天的时间,是很忙碌的,传胪大典之后,所有进士和同进士,要到礼部鸿胪寺去,学习相关的礼仪,后rì到紫禁城去,拜见皇上,参加恩荣宴,至于说头甲三人,恩荣宴之前,吏部就要授官了。

苏天成肯定是入翰林了,这是不用怀疑的。

“三弟,恭喜你啊,传胪大典已经结束了,是不是要再次给父母报告喜讯了,我本来想着,安排人回去报信的。”

“大哥尽管安排就是了,过几rì,我就要回到家里去了,苏二童、苏俊和王大治,也要跟随我一并回家,吏部授官在后rì,按说是有一个月左右的假期的。”

“确实要回去一趟,父母不知道多高兴啊。”

兄弟两人进入客栈之后,客栈的掌柜,早就准备好了宴席。

掌柜的专门到房间,请榜眼到雅间,这可真的是高升客栈的荣耀,这里住了会试会元、殿试榜眼。

还在吃饭的过程中,吏部的吏员来了,通知苏天成,翌rì上午辰时,直接到紫禁城外东直门,有人带着进入礼部的鸿胪寺,学习相关的礼仪。

吃饭之后,苏天成很早就休息了,一天的传胪大典下来,还是有些劳累的。

他一直在等候罗昌的消息,可这些rì子过去,罗昌一直都没有回到京城,也可能是回到平阳府城,有什么事情耽误了。

翌rì,苏天成赶到紫禁城外东直门的时候,发现绝大部分的三甲进士都到了。

队伍分的很明确,头甲的三人在最前面,成为众人关注的目标,二甲的进士大多聚在一起,至于三甲的同进士,队伍是最为庞大的,分为了好几个人群,正在议论什么。

苏天成隐隐听到有人在评论《长相思》等诗句,他有些头皮发麻。

“苏兄,昨rì在下到客栈去找你,听客栈掌柜说,你已经休息了。”

“吴兄真的是客气啊,昨rì有些累了,所以很早就歇息了。”

“佩服佩服啊,在下昨rì很是激动,好长时间,都没有歇息的,想不到苏兄这样淡定,在下自愧不如啊。”

苏天成看着吴伟业,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其实这里面的奥妙,他已经看出来了,吴伟业对陈于泰,显然是兴趣不大,就是在跨马游街的时候,也一直是靠近自己这边的,从吴伟业脸上的表情来看,应该自己是殿试状元的。

陈于泰站在最前面,有些鹤立鸡群的意思,好在他过了而立之年,应对如此的场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陈于泰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写出来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明rì觐见皇上的时候,要代表众人大声朗诵的。

和吴伟业说了两句话之后,苏天成主动走到了陈于泰的身边。

“恭喜陈兄啊。”

“苏兄客气了,在下不过是侥幸,这状元,本应是苏兄才对啊。”

“陈兄万万不能这么说,在下是心服口服的,rì后还要多向陈兄学习的。”

苏天成暗暗踢了一下身边的吴伟业,他已经感觉到,吴伟业准备说些什么了,殿试的名次已经确定了,说什么都没有作用了,不如爽快的承认现实。再说了,逞一时快,接下了怨仇,那也太不划算了。

陈于泰确实有些羞愧。

他这个状元,名不副实,有暗箱cāo作的成分了,要不是周延儒,他恐怕难以进入头甲,更不要说头甲一名的状元了。殿试之前的拜访和交易,还有族兄陈于廷的帮助,这些都是决定xìng的因素了。

至于说他和周延儒之间的姻亲关系,众人皆知。

也是苏天成太出sè了,特别是那三首的诗词,冠盖京华,加之是会试会元,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殿试状元,非苏天成莫属。

昨rì传胪大典上面,周延儒宣布黄榜,唱到他是头甲状元的时候,众多的贡生里面,分明有了轻微的质疑声,读书人可不会管那么多的。

毕竟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了,经历也不少了,陈于泰无所谓,只要是成为了状元,其他的事情,不算什么的。

他想不到的是,苏天成居然这样的谦逊,丝毫看不出来有什么不满。

看探花吴伟业的神态,都是有些不服的,显然是替苏天成感觉到不服。

苏天成才十九岁啊,有着如此的城府,真的是不简单了,这一刻,陈于泰甚至觉得,虽然自己是状元,有着如此深厚的背景,但从前途来说,肯定是比不过苏天成的。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他已经从周延儒、陈于廷那里知道了不少,这个苏天成,肯定会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了。

辰时一刻,众人在礼部官员带领下,进入了东直门,直接到礼部鸿胪寺去了。

这学习礼仪的过程,是苏天成没有想到的。

首先是鸿胪寺卿授课,鸿胪寺卿是正四品的官员,鸿胪寺的最高负责人,也是朝廷礼仪方面的权威,他授课的内容,重点就是针对翌rì即将举行的觐见仪式了。

鸿胪寺卿授课的过程中,鸿胪寺的鸣赞、序班在一边,按照授课的内容,坐着示范。

鸿胪寺有九名鸣赞,四十八名序班,鸣赞和序班,都是从九品的官员,不少的礼仪,都是他们具体做的,动作很是熟练。

这样的授课,也是很有意思的。

鸿胪寺卿授课完毕,接着是鸿胪寺左少卿和右少卿授课,两人说到的礼仪,就广泛一些了,包括进入翰林院,以及外放为官之后,要注意哪些礼仪等等。

官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一切都要按照规矩来,见到了上级官员,应该如何的行礼,面对下级官吏,要注意一些什么,都是要清楚的,万万不能够乱了规矩的。

当然了,授课是授课,具体该怎么做,还是在自身的。

这就好比是几百年之后,老师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能不能做到,还是在学生自身的。

看着鸿胪寺鸣赞和序班,不断做着各种各样标准的动作,看看身边一些的进士和同进士,忍不住准备做着同样的动作,苏天成感觉到有些好笑,想想几百年之后,步入官场,很多的礼仪,都是需要自己去领会的,绝对不会有人这样给你示范,要求你怎么做的。

当然了,鸿胪寺授课的内容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礼仪,那就是外交礼仪。

午时,鸿胪寺安排了生活,当然不能够喝酒。

“苏兄,在下发现,你对这些礼仪,好像都很熟悉啊。”

“吴兄为什么这么说啊。”

“大家都在学习,比划着做动作,在下看,你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动作,一直都是看着,再说了,昨rì的传胪大典,在下就发现了,那么大的场合,你完全能够适应,在下可是惶惶然,手都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苏天成有些汗颜,想不到这吴伟业,一直都是注意自己的,难道说着就是所谓的粉丝吗。

“也不是这样,在下只是默默牢记,到时候,跟着陈兄做动作就是了,鸿胪寺说到了这么多的礼仪,短时间之内,怎么可能都清楚啊,关键就是明rì的觐见了,不能够出丑,至于说后面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啊。”

“哎呀,醍醐灌顶啊,在下还正在着急,这么多的礼仪,一时间记不住,怎么是好,难不成rì后向他人学习啊,这学习总是慢慢来啊,一蹴而就不可能啊,还是苏兄厉害,在下今后就跟随苏兄学习了。”

“吴兄万万不要这样说,吴兄年长,明白的事情多,在下还要向吴兄多请教啊。”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暗自有些叫苦。

若是真的安排到翰林院了,这个吴伟业,一定是时时刻刻和自己在一起的,被陈于泰看见了,有什么感想啊,说不定惹出一些事情来了。

不要以为翰林院是以学术为主的部门了,这么多年的演变,翰林院已经成为了人才聚集地,能够进入翰林院的进士,没有糊涂蛋,大家在翰林院里面,慢慢就分出来了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小团体,rì后离开翰林院,到六部或者是外放,就是所谓的同盟了。

当然了,从如今的影响来说,东林党还是最大的。

只不过自己与东林党,没有丝毫的瓜葛的,不仅没有瓜葛,说不定不长时间以后,还会产生一些冲突的。

第一百零七章授官

崇祯五年三月二十rì,卯时。

苏天成和众多的进士,站在紫禁城外面,等候礼部官员带领,进入皇宫。

他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感觉了,如果说第一次是感觉到神秘和荣耀,第二次就是熟悉的过程,至于说第三次第四次,那就是重复以前的过程了。殿试、传胪大典、礼部教授礼仪等等,进入紫禁城好几次了,作为一名穿越人士,心理承受能力,肯定是强于他人的。

苏天成的主要jīng力,已经在授官之后的道路上面了。

如果进入了翰林院,尚需要继续努力,争取在一年时间之内,外放为官,如果说直接外放了,那就需要尽快熟悉上下级官吏,营造出来最好的环境,进而施展拳脚。

昨天在鸿胪寺,陈于泰和吴伟业,都认为自身是进入翰林院了,两人和自己说话的时候,已经在暗示,进入翰林院之后,相互要加强联系的,看来这种拉帮结派的做法,任何的时候,都是存在的。

苏天成迫切需要,避开这类的情况,所以说,外放的心思,尤为强烈了。

卯时二刻,礼部官员,带着众人,进入了紫禁城,直接来到了太和殿。

这一次没有那么多的礼仪了。

众人依旧是站在文武官员的身后。

辰时,皇上到了太和殿,众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皇上有旨,宣新科状元陈于泰、榜眼苏天成、探花吴伟业入殿觐见。。。”

很快有鸿胪寺的官员,带着仨人出列,朝着太和殿正门走去。

到了门口,锦衣卫引领着三人,进入了大殿,大殿之内,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已经站立在里面了,左首站着的是文官,周延儒在最前面,右首站着的是武官。

能够进入大殿,直接见到皇上的,也就是殿试头甲的三人了。

按照规矩来说,能够参加殿试,都算是天子门生了,但这里面的区别是很大的。真正的天子门生,也就是头甲三人,这三人的名次,是皇上御笔钦点的,其余的二甲和三甲,多是内阁大臣定下来的。

进入大殿,走上前两米的距离,陈于泰开口了。

“学生陈于泰,领新科进士、同进士,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天成在陈于泰的右边,吴伟业在陈于泰的左边,随着陈于泰的开口,两人都跟着跪下了,鸿胪寺就是这样教授的。

三跪九叩的大礼,也做过三次以上了,苏天成早就麻木了。

“平身。。。”

朱由检的声音很是柔和,有着一些磁xìng,尼玛的,这样的声音,不知道迷倒多少的女人。

起身之后,陈于泰拿出来准备好的词赋,开始高声宣读了。

这份词赋,是陈于泰独自完成的,苏天成和吴伟业都看过,没有提出来什么修改的意见,这类的公文,两人都没有多大的兴趣的。

一刻钟之后,陈于泰念完了词赋,接下来的仪式,就是皇上赐给陈于泰状元朝服、冠带,这份荣耀,苏天成和吴伟业只能够是看着。

大殿里面,很是安静,不知道为什么,朱由检没有按照程序发话,一边的太监,手里捧着冠服,早就在等候了。

“苏天成,朕令你在大殿之上,作一首诗词。”

苏天成头皮发麻,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朱由检不按照礼仪来,要求自己在这里吟诗,在大殿之上,皇上开口了,就是圣旨,自己必须要照办的,绝对不能够违抗圣旨啊。

看见苏天成有些发呆,一边的陈于泰,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胳膊。

苏天成马上跪下了。

“学生感受天威,有些失态了,恳请皇上恕罪。”

“呵呵,朕恕你无罪,起来说话,跪着作诗,可不行啊。”

站起身来之后,苏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随即开口了。

“学生作一首《无题》,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张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一边的吴伟业,脸sè有些发红,要不是在大殿之上,他早就拍手叫好了,特别是最后的一句话,一人独钓一江秋,显示出令人向往的意境。

大殿之内的文武大臣,窃窃私语,品评这首诗。

这是一首完全写景sè的诗句,应该说,在这里作这样的一首诗,是附和气氛的。

“嗯,不错,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作出这样的诗句,有能力啊,朕要求你再做一首诗句,一定要展现抱负的。”

苏天成的身体微微抖动了一下,在大殿之上,展现抱负,岂不是狂的没有边际了,不过朱由检要求了,自己不遵旨,肯定是不行的。

大殿之内,再次的安静了,众人都看着苏天成。

苏天成眨了眨眼睛,抬起头,看着金銮殿上面的朱由检,想不到,朱由检脸上带着笑容,也正在看着他。

苏天成此举,是有些失礼的,但大殿之上,没有谁说话,短时间之内,要求作出来两首诗歌,这个难度太大了,若不是苏天成有着惊觉的才学,万万做不到的,特别是需要展现抱负的诗句,深不得浅不得,真的是不好作啊。

“学生遵旨。”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

大殿里面,再也抑制不住安静了,苏天成的这首诗句,展现出来了不一般的气魄,特别是后面的两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气魄很大,也是对皇上的颂扬。

“哈哈,好,好,好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

朱由检居然站起来了,在金銮殿上面,走动了几步。

“苏爱卿文采不凡,朕很是高兴啊。”

站在旁边的王承恩,低声提醒了一句话,朱由检才明白过来,今rì的仪式,还没有结束,还有正事要办的。

很快,陈于泰接受了状元的朝服和冠带,不过脸上缺少了高兴的神情,虽然说苏天成作诗,是皇上要求的,可今rì的风头,全部都属于榜眼了,他这个状元,成为陪衬了。

终于到授官的时间了。

周延儒代为宣旨,陈于泰、苏天成和吴伟业,再次的跪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兹授予陈新甲翰林院修撰。。。”

“。。。兹授予苏天成南直隶江宁县知县。。。”

“。。。兹授予吴伟业翰林院编修。。。”

大殿里面,再次安静了,新科榜眼,居然直接外放了,这可是亘古未闻的事情啊。

看向苏天成的眼神,变得有些奇怪了,新科榜眼,前程远大,而且在大殿之上,作出来了两首诗词,如此的能力,要是留在京城,出将入相,只是时间上的事情,为什么要外放啊,京官和地方官的区别是很大的,就算你有着天大的才能,到地方上去了,也会很快被淹没的。

很多的文武大臣,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不要说诸位的大臣,就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也不是很清楚。

他们都对苏天成抛出橄榄枝,想不到这小子,居然外放了,这岂不是有意躲避吗,不过从另外一个方面说,这小子也是特别的聪明的。

陈于泰万万想不到,授官居然是这样的安排,一时间,他不知道内心是什么想法了。虽然说江宁县知县,是正六品的品秩,但和翰林院七品的编修比较起来,还是有差距的,编修的发展道路,完全不相同的,时刻在皇上的身边,接触到的都是内阁大臣,还有六部和都察院的尚书侍郎以及都御使,层次完全不同的,下一步,进入六部,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接着外放,甚至能够成为一省巡抚了。

至于说回来之后,六部侍郎、尚书、内阁,就是发展的道路。

可想着从江宁县知县的位置,奋斗到巡抚的职位上面,犹如登天,更不用说后面的发展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吴伟业的想法,有些偏激,他甚至认为,这是朝廷里面,有人嫉妒苏天成的才学,所以说,苏天成被外放了。试想一下,能够进入翰林院,多么的尊贵啊,而且时刻受到皇上的关注,接触到内阁大臣,一定能够大放异彩的。

如今外放了,苏天成不熟悉地方上的事物,想着建功立业,绝非简单的事情。

刚才在大殿,苏天浩所作的两首诗歌,再次震撼了吴伟业,他甚至决定,在苏天成的面前,不要提到诗词的事情了,今天是什么场合啊,如此令人压抑和紧张的地方,苏天成都能够从容不迫的作出来绝佳的诗句,这样的能力,自己拍马都是赶不上的。

进入大殿的,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臣,鬼jīng鬼jīng的人物,众人虽然对这样的安排,感觉到了吃惊,但绝不会随意提出来什么意见的,这是那些给事中的事情。

而苏天成这样的安排,引发大家的猜疑和好奇,这是免不了的,有着如此惊艳的才华,没有进入翰林院,却直接下放到县里去了,从此远离了朝堂,难道说苏天成的意向,没有在仕途上面,今后想着做诗人吗。

第一百零八章恩荣宴

授官之后,还有三个程序,第一是到孔庙去,行“释菜礼”,所谓的释菜礼,也就是到孔庙去,拜祭孔子、颜子、曾子、思子、孟子,这些都是读书人的老祖宗了。第二是参加皇上赐予的恩荣宴,第三就是工部为本科的进士立碑题名了。

这三个程序中,前两个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说立碑题名,到场就可以了。

到孔庙去行“释菜礼”,是一项很庄严的活动,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出声,按照寺庙住持的要求,进行拜祭。要知道,大家学习的知识,都是这些老先生创作出来的,孔子的后代,一直都被敕封为衍圣公,享受正二品的待遇。

这个过程,苏天成还是有些小心的,跟着众人跪拜,反正牌位上面,都是死人,死者为大,磕头祭拜一下,也不是什么大事情的。

真正活跃的时间,是恩荣宴。

恩荣宴,原名琼林宴,能够参加这个宴会的,都是殿试三甲的学子。

苏天成跟随众人,到了礼部之后,宴会尚未开始,大家站在原地等候,此刻就显得有些随意了,鸿胪寺的官员,也不会特别提醒,大家可以说话,只是不要高声喧哗。

吴伟业到了他的身边。

苏天成早就预料到了,吴伟业一定是想着和自己说话的,冲着那两首诗词,更不用说外派到江宁县,担任知县了。

“苏兄,哦,苏大人,你怎么到江宁县去了啊?”

吴伟业的脸上,明显写着不服气的神态。

苏天成还是有些感动的,吴伟业明显是关心自己,以为自己是遭遇到了什么潜规则,明明要进入翰林院的,却被外放了,这是二甲进士和三甲同进士的安排啊,再说了,自己是榜眼,最不济也可以直接进入六部和都察院啊。

“吴兄,感谢你的关心,朝廷任命了,我就要遵从圣旨了,其实外放也是很不错的,至少zìyóu一些啊,你想想看,呆在京城里面,一举一动都是要特别注意的,鸿胪寺的官员,教导了那么多,我可记不住,外放出去了,就不需要记了啊。”

“苏兄,我是说真的啊,为什么要将你外放啊,依照你的学问,就是敕封翰林院的学士,都是可以的,更不要说编修了。”

“吴兄,我也是认真的,过一段时间,你就会明白的,外放不一定是坏事情啊。”

“嗯,我也想过的,在翰林院,最多一年时间,也申请外放,说实话,我是真的想跟着你学习的,可惜没有这样的机会啊。”

“吴兄在翰林院,皇上身边,时时刻刻与诸多的大人在一起,探讨朝政,若是有机会,可不要忘记我这个在县里混rì子的兄弟啊。”

读书人之间,说话都是很注意的,这也不是说,读书人说每一句话,都要文质彬彬的,如果说两个读书人之间,说话没有什么顾忌了,都是大白话了,那也就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一般了。

“苏兄,你千万不要这么说,就你的才学,外放了,也是要很快回到京城的,今天的觐见,真的是爽快啊,你作出来的两首诗词,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sāo数百年,我可是准备跟着你混rì子了,将来你独领风sāo了,也让我沾一下光。”

“哈哈,我们这是惺惺惜惺惺啊,今rì我们可约定好了,他rì一定要相互关照啊。”

“一言为定,要不是这里的场合不同了,我都想着和你义结金兰了。”

陈于泰站在不远处,早就看见苏天成和吴伟业面带笑容,低声说话了,显然两人说的很是投机。

他的身边,围着一些二甲和三甲的进士同进士,当然,绝大部分都是老乡,三甲的进士中间,南方人还是占据大多数的。

陈于泰微微有些不舒服,虽然说苏天成外放了,今后难以对他有什么影响了,可今天觐见皇上,风光都被苏天成占去了,自己反而成为了陪衬。

再说了,学子中间,已经有些议论了,关键是自己和周延儒、陈于廷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大家最为猜忌的东西了,要是苏天成的学识,稍微逊sè一些,议论也不至于那么的尖锐。

虽然三十六岁的年纪了,可人争一口气,骤然遭遇这些事情,陈于泰就是有着不一般的涵养,也是有些承受不住的。

不过几个时辰的时间,他对苏天成和吴伟业的看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了。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殿试的仪式,还没有完全的结束,状元与榜眼和探花之间,已经出现了隔膜,而且是不小的隔膜。

周延儒和温体仁等内阁大臣,也慢慢的过来了。

众多的学子,自然是夹道欢迎。

苏天成一直都是低着头,他没有想着看周延儒和温体仁的表情。

周延儒在他的面前停了一会。

苏天成不得不抬起头,看见周延儒的神情,他感觉有些发凉。

周延儒看着他的时候,脸上是带着笑容的,可眼神里面,没有丝毫的笑意,相反,带有一丝审视、愤怒的意思了。

温体仁同样停留了一下。

温体仁的眼神里面,带有笑意,可这种笑意,有着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