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失落)-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士们有着很客观的认识,那就是后金鞑子的确是强悍的,不比江宁营差多少的,这样的认识,也是各级军官一再强调的,不能够轻敌,江宁营与后金鞑子多次交锋,体会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宣州剿灭正红旗的后金鞑子之时,几乎没有后金鞑子投降,全部都是死拼到底,这样的强悍作风,令江宁营将士佩服,所谓惺惺惜惺惺,尽管双方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但英雄还是英雄。
刘文秀、艾能奇、李定国以及诸多地方上的主官,也集中到了督师府。
苏天成从后堂出来的时候,脸色是很严峻的,洪承畴、渠清泽两人陪着他来到了大堂,看着大堂里面诸多的军官和官吏,苏天成微微点头示意。
苏天成还没有首先开口,看了看洪承畴。
洪承畴清了清嗓子,开始进行总体的部署了。
一个时辰之后,洪承畴部署完毕,苏天成开口了。
“今日请诸位到督师府来,为了什么事情,诸位都是清楚的,本是很简单的事情,一句话就能够解决问题,江宁营历来看重实际的作战能力和战绩,不欢迎口头上的大话,刚刚洪大人也做了具体的部署,不过我想了很多,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做出来强调的。”
“军队的部署方面,我再次强调,十一万江宁营将士,留下一万驻扎在登州、莱州和复州,由孙元坤负责指挥,必须保证登州等地的安全,余下十万将士,分为两部分,三万水师将士,由孙传庭直接指挥,乘坐战船,攻下并占领连云岛,待到大军抵达之后,对盖州发动进攻,同时,水师必须在十日之内,用战船编队,将所有将士运抵双岛,余下七万将士分为前军和中军,前军三万人,由洪承畴指挥,中军四万人,我亲自指挥。”
“时间上的要求很明确,也是最为重要的,对盖州的进攻,必须在八月二十五日展开,用十日左右的时间,拿下盖州,具体战役部署,这里就不强调了。”
“此次战役的重要性,我多次强调了,诸位也是清楚的,不过在这里,我需要特别强调一件事情,诸位切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前两日,我听到了一些议论,诸位里面,有些人认为,攻打后金鞑子,就是要一鼓作气,拿下了盖州、耀州和海州之后,接下来进攻辽阳和沈阳,最终直捣黄龙,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对于鼓舞将士的士气,有着很大的帮助,但这样的想法,危害也是巨大的,轻视了我们的对手,诸位要知道,后金鞑子人数超过我们很多,他们的战斗力不弱,双拳难敌四手,想要做到速战速决,可能性是很小的。”
“这一次的战役,我们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或许我们会付出重大的牺牲,甚至是惨痛的伤亡,我们不能够保证每一次战斗的胜利,但我们必须要保证战役的最终胜利,速战速决、直捣黄龙,想法很好啊,我也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可现实情况告诉我们,这种想法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后金鞑子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满八旗和汉八旗,包括汉军,总兵力超过三十万人了,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我们不能够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今日我就是想着提醒诸位,在即将开始的征伐过程中,不要急躁,不要冒进,更不要头脑发热,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剿灭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我们有着充足的准备,处于进攻的位置上面,其实真正着急的是后金鞑子,因为我们进攻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他们,所以说,在战役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在心理上面,始终是占据优势的。”
“江宁营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这些传统,我们必须要坚持下来,这对于我们的征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次的战役,能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在诸位的行动之中,就在诸位是不是能够带领麾下的将士,英勇杀敌了。”
“话我不想说的太多,具体的部署,洪大人说的非常清楚,具体的职责,你们也是清楚的,虽说我们分为了水师、前军和中军,但我们都是一个整体,大的作战部署方面,高度一致,在每次的战斗之中,指挥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根据具体的形势,做出来准确的决策和判断。”
“最后强调一点,那就是军纪的问题,后金鞑子曾经多次入关劫掠,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诸位都是清楚的,这一次,我们要进攻后金鞑子了,或许有些人认为,对待满人,大开杀戒是无所谓的,也是替老百姓报仇,可我要告诉你们,若是那样想,就完全错了,不管任何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够滥杀无辜,那是懦夫的表现,是无能的表现,我们是江宁营,有着严格的军纪,我们不是土匪流氓,若是我们的军纪出现问题,我们就将失去战斗力,成为人人唾弃的军队。”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部署的对比
江宁营占领了复州和宣州等地之后,苏天成曾经要求朝廷任命官吏,可惜的是,朝廷里面的官吏,无人愿意到复州和宣州等地,这里时刻遭遇战争的威胁,比较辽东更加的危险,朝廷里面的官吏,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关系的,一些缺乏关系的官吏,宁愿辞官不做,也不愿意到复州和宣州等地,最终这个问题摆到了苏天成的面前,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苏天成从登州、莱州和复州等地,抽调一些官吏过去。换做以前,苏天成还担心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令朝廷里面的某些大人,怀疑和中伤,可现在反而成为了有利条件了。
因为苏天成强调推行善待百姓的政策,复州和登州等地,异常的平静,老百姓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开始完全拥护大明朝廷了,就连居住在这些地方的满人,也认为官府是体恤老百姓的,是一心为老百姓做事情的,所以说,江宁营在这一代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
到了征伐后金鞑子的时候,这一切都成为了优势。
这也是江宁营将士佩服苏天成的地方,他们曾经对优待满人感觉到不满意,可现实情况,说明苏天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非常有远见的。
渠清泽回到了登州之后,不可能歇息,他跟随前军来到了复州,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大军征伐消息的泄露,这是较为艰苦的任务,江宁营大规模的调动,老百姓肯定是有所察觉的,若是有人专门泄露这方面的消息,对于江宁营的战役部署来说,肯定是不利的。
有利的条件也是存在的。后金鞑子已经知晓,大明即将展开大规模的攻击,军队的调动,都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的,何况辽东军队的调动,早就在进行了。后金鞑子也是密切关注的。
复州和宣州等地的群众基础很好,从事情报工作的渠清泽,是完全感受到了,通过密布在复州和宣州等地的情报网络,他知道了老百姓的诉求,希望大明朝廷能够彻底巩固这些地方,不要继续被后金鞑子占据了,而且老百姓将这样的诉求付诸行动了,村镇的里长和甲首。时刻关注一些重点人员的举动,若是这些人的表现,稍微有异常,他们就会出面询问,发现问题,会立刻扭送官府。
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渠清泽放心了很多,他更加的清楚。这是苏天成的功劳,曾几何时。他为了情报工作的需要,建议在登州、岫岩、旋城和宣州等地,大规模的梳理后金鞑子的奸细,可苏天成没有同意,坚决不同意骚扰百姓。
本来很是艰苦的工作,因为良好的群众基础。很短时间之内,就变得容易多了,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后金鞑子在复州等地,是得不到什么情报的。除非他们直接排除斥候来侦查。
明军在辽东的行动,全部都在皇太极和范文程等人的关注之中,战役部署完全确定下来了,可这不意味着情报工作不重要了,相反,到了这个时候,想要更加好的贯彻战役部署,更需要情报来支持。
明军进攻的重点方向,在辽东方向,这是大清国满人权贵的统一认识,所以说,在广宁和西平堡重点展开防御的部署,这是不用质疑的,可皇太极是不会满意仅仅进行防御的,辽东方向重点进行防御,海州方向,就要展开进攻了。
失去了复州和宣州等地,一直都是皇太极的心病,虽说他对复州和宣州等地,不是格外的重视,从战略地位来说,这些地方比不上辽东,可一旦大明与大清国展开了决战,复州和宣州的地位,就显得特别关键了,这些地方,牵涉到了沈阳的安危。
防御部署早就落实了,辽东方向的防御,多尔衮是总指挥,代善为副总指挥。
这样的安排,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按说代善应该是总指挥,多尔衮为副总指挥,不论从资历还是身份方面来说,都应该是代善来担任总指挥的,就算是在作战能力方面,代善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时候,多尔衮还是小孩子,而且代善为大清国的强盛,立下了大功。
但皇太极有着自身的考虑,自从正红旗在宣州遭遇惨败之后,代善的认识大为改变,这种改变,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代善变得更加的谨慎,特别是在草原征伐的时候,失去了一些战机,这是裹足不前的现象,辽东的防御,牵涉到总体的战役部署,必须要有勇有谋,过于谨慎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皇太极的考虑,还是从大清国的整体出发的。
至于说海州方向的进攻部署,皇太极是另外的考虑了,在皇太极看来,海州方向更加的重要,辽东的防御是稳固的,不存在主动进攻的事宜,守住就是胜利,但海州方向就不一样了,必须要发起进攻,这也是战役部署的需要,一味的防守,困难会越来越多,可进攻若是取得了胜利,那是可以改变整个战局的。
海州方向,济尔哈朗为总指挥,多铎为副总指挥。
这样的安排,同样出乎众人的预料,绝大部分认为,总指挥应该是多铎,毕竟多铎常年在外征伐,济尔哈朗更多的时候,是在沈阳协助皇太极管辖朝廷的事宜。
再次就是沈阳和辽阳方向的部署,豪格负责,而且这次迎战大明朝廷的进攻,皇太极为大帅,豪格为副帅,非常时刻,豪格可以行使权力,对驻扎在辽东和海州的军队,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部署。
阿济格最终被冷摆,依旧留在沈阳,没有安排任何的作战任务。
豪格与范文程是非常清楚的,皇太极做出来这样的安排,是避免多尔衮与多铎掌握了更多更大的权力,豪格的地位是必须稳固的。不能够出现问题。
皇太极如此的安排,煞费苦心,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豪格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战役出现不利的局面,皇太极亲自承担责任,与豪格没有直接的关系。
皇太极做出来如此的部署,大部分是自身的考虑,但也有范文程的建议。
范文程的重要精力,几乎都在情报工作方面了,同时也承担了辅佐豪格的重任,每一次情报的分析,按照皇太极的要求,范文程首先给豪格禀报,提出来自身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两人会进行商议,豪格会提出来不同的意见,最终的分析结果,禀报皇太极,皇太极召集众人,最终确定相关的部署。
在这个过程中,豪格的见识逐渐的多起来了,对全局的把握也开始显现,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豪格的这种进步,皇太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成为了皇太子之后,豪格开始低调了,与以前的态度大相径庭。
皇太子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坐的,毕竟上面有着英武睿智的皇太极,下面还有多尔衮和多铎的虎视眈眈,稍微做的不好,就会引发诸多的责罚,权势是一方面的震慑,但更加重要的,还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当然,豪格不可能总是低调,在这次的战役部署之中,豪格提出来了最为关键的建议,那就是从海州方向发动进攻,辽东方向的防御,已经明确下来了,多尔衮率领正白旗的将士,加上汉八旗的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将士,一部分的汉军,一共是十万人,驻守广宁,代善率领镶红旗将士,加上汉八旗之中的正红旗、镶红旗和镶白旗的将士,一共是九万人,驻守西平堡,这十九万人,足可以保证守住辽东。海州方向,济尔哈朗与多铎,率领镶白旗和镶蓝旗的将士,包括汉八旗之中的正蓝旗和镶蓝旗的将士,一部分的汉军,十余万人驻守海州,这么多的将士,若是仅仅固守海州,那是不可能的。
豪格认为,海州方向,完全可以发动进攻,根据情报的分析,江宁营的主力,将要抵达辽东,从广宁和西平堡方向发动进攻,驻守在复州和宣州的军士,肯定是不多的,这是大清国的机会,不管江宁营的军士如何的骁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军力不够,是无法抵挡大军进攻的。
豪格的这个建议,得到了皇太极的赞赏,其实皇太极早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豪格能够提出来,皇太极还是非常高兴的,为了能够保重海州方向进攻的顺利,皇太极在安排沈阳和辽阳方向部署的时候,偏向于了海州,满八旗之中的镶黄旗、正蓝旗悉数驻扎在辽阳,只剩下正黄旗驻扎在沈阳,这就能够保证,在海州方向的进攻出现意外之后,驻守辽阳的将士能够及时的驰援。
从七月份开始,大清国所有的部署,也开始落实了,牵涉到的调整不是很多,重点是汉八旗军队的调整,从兵力的布置方面来说,辽东与海州没有太大的区别,相反海州方向,集结了满八旗之中的镶黄旗、正白旗、正蓝旗和镶蓝旗,战斗力隐隐强于辽东方向了。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误判?(1)
八月十八日,洪承畴带领前军,从复州出发,同时,停靠在旅顺港口的水师,在孙传庭的率领下,也出发了,运送江宁营将士的任务,一点都不轻松,好在将士训练有素,也就没有造成多大的问题。
十三万的江宁营将士,其中两万驻扎在台湾,由王大治直接指挥,余下的十一万将士,六万驻扎在登州、莱州和青州,两万驻扎在复州,三万水师驻扎在蓬莱,需要从登州运送到复州的将士,总人数高达八万人,这里面也包括水师将士。
运送任务是在极其秘密的条件之下进行的,战役部署千万不能够暴露,渠清泽在辽东花费了那么多的功夫,甚至指导战船编队,假装运送将士到锦州,用以迷惑在辽东的后金奸细,让皇太极相信,江宁营和边军的主攻方向,就在辽东,若是登州前往复州的江宁营将士暴露了,那是非常不利的,进攻盖州的时间,定在八月二十五日,至少在这之前三天时间,大军的行踪是千万不能够暴露的。
水师行军的任务轻松一些,后金鞑子的水师全军覆没了,江宁营水师在大海上的活动,后金鞑子根本无从知晓,但水师也要在进攻时间上面,服从统一的安排,按照苏天成的要求,孙传庭带领三万将士,必须在八月二十三日对连云岛发动进攻,用最快的速度占领连云岛,在八月二十五日的卯时,与进攻盖州的江宁营前军和中军会和,对盖州发动总攻。
连云岛驻扎的后金鞑子很少,主要还是渔民,加之后金水师被剿灭之后,皇太极来不及考虑组建水师的事宜。满人权贵也不是很注重水师,从这一点来看,水师占据连云岛,应该是不困难的事情。
大军前行,速度是很快的,攻打盖州。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驻扎在盖州的,是汉八旗所属的正蓝旗,加上一部分的汉军,总兵力应该在三万以上,而且盖州、耀州和海州之间,联络是非常紧密的,一旦某个地方遭遇攻击,其余两个地方驻扎的军士。都是要驰援的。
用了不短的时间,洪承畴和孙传庭才明白了苏天成围城打援的战术布置,原来攻打盖州并非是主要的任务,此次进攻的十万大军,其中三万人负责围住盖州,其余七万人埋伏在后金鞑子必定增援的道路上面,对增援的后金鞑子,实施打击。最大限度的剿灭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这才是作战的主题思想。至于说拿下盖州。反而可以放到后一步了。
形成这个战术安排,苏天成详细解释过,后金鞑子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清楚,江宁营的火器是非常厉害的,肯定会有相应的布置。特别是在固守城池方面,属于重点加强的范畴,以前那种用火炮炸开城墙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发生了,这也表明了。进攻城池的伤亡会很大,围城打援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围住了城池,前来救援的后金鞑子,无论是装备方面,还是战斗力方面,没有了城池的依靠,就不可能那么的强悍了,何况江宁营有专门的炮兵营,在野外厮杀,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渠清泽的情报,表明了驻扎在盖州、耀州和海州三地的后金鞑子,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想着在短时间之内,剿灭这十余万的后金鞑子,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后金鞑子占据了城池,可以依托城池,顽强的防守,江宁营不能够拿下这三个城池,也不可能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从这些层面来分析,围城打援的战术,是最好的战术了,剿灭了后金鞑子的有生力量,固守城池的军士少了,厮杀的时候,伤亡就能够少很多的。
前军和中军的主要任务,都是围城打援,包围盖州城池的任务,主要是孙传庭指挥的水师负责,所以说,洪承畴更多考虑的,是大军设伏的地点,攻打盖州城池,那是下一步考虑的事情了。
刘铁汉率领的斥候营,负责在前方探路,同时侦查所有的情况,从复州出发之后,斥候营处于最为繁忙的境地,他们必须要探查好行军的路线,看看沿途是不是有什么异常的情况,或者说是不是有后金鞑子的奸细,甚至是鞑子的斥候,他们在大军的最前方,大军是不是能够秘密的抵达盖州的外围,就是他们的责任了。
刘铁汉早就习惯承担最为重要的任务了。
出发之后,斥候侦查非常的仔细,三天时间过去,行军一切都是正常的。
时间到了八月二十一日,斥候营已经进入了盖州所辖的地域了,前军距离斥候营,不过三十里的距离,这个时候,刘铁汉也格外的小心了,越是到了这样的时候,越是不能够暴露,虽然按照苏天成的要求,时间到了八月二十二日,后金鞑子就是发现了江宁营的将士,问题也不是太大了,毕竟后金鞑子调集兵力,有些来不及了,苏天成所担心的问题,就是驻扎在辽东的后金鞑子,大规模的增援海州等地,若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江宁营还没有那么强悍的实力,能够直接面对二十万以上的后金鞑子。
卯时,刘铁汉松了一口气。
按照惯例,一般来说,时间到了辰时,应该没有什么情况了,斥候分为两拨,一拨夜间行动,一拨白天行动,白天能够发现的情况是很少的,盛夏季节,太阳出来之后,就连寻常的百姓,都不愿意出门了,宁愿躲在家里纳凉。
这几日的时间,斥候基本没有发现什么情况,在江宁营统辖的地盘,后金鞑子的奸细,是难以行动的,老百姓的觉悟太高了,凡是有异常的情况,都会在第一时间禀报官府,官府也会迅速采取行动,加之江宁营大军的行动,一直都是保密的,朝廷都暂时不知晓。
刘铁汉判断,驻扎在盖州的后金鞑子,恐怕也是想着能够固守城池,所以在外围是难以看见后金鞑子的。
远处出现了急促的马蹄声。
刘铁汉的脸色出现了变化,经过了多年的磨砺,斥候都是很镇定的,就算是遭遇了巨大的危险,都能够沉着应对的,可这次马蹄声,的确很急,这说明出现了情况,而且不是一般的情况。
很快,三名斥候出现在刘铁汉的面前。
“禀报将军,前方五里处,发现了军用帐篷,而且有军队驻扎的情况,那里是盖州所辖的一个小村落,名曰张家村,属下已经令斥候去仔细勘察,迅速禀报。”
刘铁汉看着斥候,有些不敢相信,张家村这个地方,他是知道的,距离盖州城池,尚有接近两百里地,距离这么远的地方,后金鞑子怎么会派出军队驻扎,难道说后金鞑子有着什么其他的企图吗,或者说是察觉了江宁营的行踪,可想想也不大可能,真正发现了江宁营的行踪,前来迎战的就是大规模的后金鞑子了。
“知道了,迅速去侦查,一个时辰之内,弄清楚所有情况,天已经大亮了,要注意保密,更要注意,对方是不是派出了斥候。”
看着斥候远去,刘铁汉忍住了冲动,按照他的习惯,这样重要的事情,是需要自己亲自去侦查的,不过身边还有两千多弟兄,方方面面的情报,都会向自己禀报的,自己还要随时向洪承畴大人禀报情况。
等待的时间是难熬的,传令兵随时在等候,若是发现了异常情况,传令兵会以最快的速度,禀报前军的总指挥洪承畴,若是情况紧急,还需要禀报给大帅苏天成,便于大军做出来相应的调整。
刘铁汉几乎有些忍不住了,在原地转来转去,多次想着让人去看看情况,可想到了跟随自己的这些兄弟,个个都是骁勇异常的,催促也是没有作用的。
一个时辰的时间快要到了,刘铁汉跃上马背,若是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情况依旧没有反馈回来,他就要亲自出马去侦查了,斥候营的所有兄弟,也要做好战斗准备。
马蹄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刘铁汉送了一口气,这熟悉的马蹄声,他早就适应了。
斥候下马的时候,神情很是严肃。
“禀报将军,属下查清楚了,驻扎在张家村的是后金鞑子,未能侦查到有多少人,对方同样派出了斥候,属下侦查到,后金鞑子卯时生火做饭,卯时二刻吃饭,如今正在整理帐篷,看样子是准备出发了,很有可能是朝着我大军的方向前进的。”
刘铁汉的脸上,出现了震惊的神情,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说后金鞑子真的察觉到什么事情了,派出军队前来侦查,或者是厮杀吗。
刘铁汉感觉到了情况的紧急,五里地的范围,后金鞑子很快就可以到达了。
“命令所有弟兄,做好隐蔽,不要暴露,在后金鞑子开始行军的过程中,侦查出来后金鞑子究竟有多少人,侦查到人数之后,直接到前军驻地禀报,我亲自去给洪大人禀报情况。”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误判?(2)
(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洪承畴的神色异常的严峻,刘铁汉禀报的情况,令他吃惊,这是因为在分析情报的时候,苏天成曾经专门提醒过,若是在盖州城池之外,遇见了后金鞑子的队伍,而且是朝着复州方向前进的,这就说明了,皇太极在海州方向的部署是偏向于进攻的,也就是在辽东方向进行防御,在海州方向发动进攻,以此来破坏大军的所有部署。
遇见了后金鞑子的队伍,前军的部署,肯定是需要做出来调整的,这不能够犹豫,只是后金鞑子究竟有多少人,是属于满八旗还是汉八旗,这些情况,还没有能够完全弄清楚,但有一个目的是明确的,那就是必须要全部歼灭这一股的后金鞑子。
洪承畴和刘铁汉都在焦急的等待消息的时候,斥候来禀报了。
斥候预计李家村后金鞑子,有两千人左右,属于正蓝旗队伍,估计属于汉八旗之中的正蓝旗,目前已经离开了李家村,朝着大军前进的方向而来了。
两千后金鞑子,对于江宁营前军来说,不算什么困难,轻而易举就可以歼灭,但必须要弄清楚,这股军队,究竟是干什么的,有什么作战的任务,是不是如同苏天成预料的那样,后金鞑子准备从复州方向,向江宁营发动反攻。
部署围歼这股后金鞑子的同时,洪承畴命令刘铁汉,迅速给苏天成禀报这一情况,同时要求斥候营派遣五百将士,参与作战任务,抓住后金鞑子的军官。弄清楚原因。
为了能够确保歼灭这一股后金鞑子,洪承畴指令贺人龙指挥一万江宁营将士,彻底包围这一股的后金鞑子,采取围歼的战术。
这是战役开始之后的第一次战斗,必须要保证绝对的成功,不能够有丝毫的失利。
江宁营中军。距离前军不过二十里的距离,快马也就是小半个时辰的事情。
刘铁汉禀报之后,苏天成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之中,剿灭这一股的后金鞑子,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为什么会在李家村出现两千后金鞑子,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李家村距离盖州城池接近两百里地了。属于盖州所辖最为偏远的村镇之一,而且李家村是前往复州、永宁的必经之地,从盖州出发,两千人抵达李家村,至少需要两日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这一股的后金鞑子,早就出发了。
苏天成看了看身边的渠清泽。开口说话了。
“老渠,刘铁汉。我有一个思考,你们看看是不是合适,后金鞑子这两千人,恐怕只是先头部队,李家村距离盖州接近两百里地,是前往复州和永宁的必经之地。济尔哈朗和多铎,不可能单独派出两千人,要说这两千人,就是攻打永宁和复州,也没有多大的作用。后面还有更多的后金鞑子,还有大部队。”
说完这些,苏天成的脸上出现了微笑。
“刘铁汉,洪承畴命令斥候营参与剿灭这股后金鞑子的任务,我还安排你们一个任务,迅速扩大侦查的范围,派出斥候,侦查盖州到李家村范围内的情况,明日此时,我需要得到准确的情报,你要记住,这次的侦查非同小可,可能会导致我们改变作战的部署。”
刘铁汉当然明白分量了,若是后金鞑子派出大军,准备进攻复州和永宁,那么江宁营大军与后金鞑子的碰撞,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次的重点,不在于攻打盖州、耀州和海州了,而在与这一次的遭遇战,谁能够提前做好准备,谁就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
“是,大人,属下亲自带人前去侦查。”
“好的,注意安全。”
前军和中军暂时停止了行军的步伐。
贺人龙率领一万将士,埋伏在后金鞑子必须经过的地方,这一次的战斗,以骑兵为主,后金鞑子同样是骑兵,一万人对阵两千人,说起来有些小题大做了,但这是江宁营出征之后的第一战,不能够有丝毫的疏忽,贺人龙自然知道分量,这一次,他决定冲锋在最前面了。
洪承畴在中军帐等候消息,苏天成同样在等候消息。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拉开了辽东决战的序幕。
辰时,战斗开始。
后金鞑子最为擅长的就是制造箭雨,密集的箭雨,能够给予对手最大限度的杀伤,箭雨之后,气势恢宏的冲锋,会摧垮对手的意志力,可惜的是,后金鞑子遇见了江宁营,江宁营的燧发枪,成为了他们的梦寐,弓箭是无法与燧发枪比较的。
几千燧发枪开始发射的时候,猝不及防的后金鞑子,根本来不及射出弓箭,他们本能的撤退,想着依靠战马的速度,脱离战斗,但他们的撤退道路,早就被堵死了。
一场力量悬殊的厮杀开始了,从战斗开始,就注定了后金鞑子的失败。。。
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