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聊天群-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点,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第一,九州岛被建虏余孽攻占好久了,德川幕府一直没能收回去。要知道,我国也就几个岛而已,而九州岛是除本州之外最大最有经济价值的岛了,德川幕府不可能不要的。
  第二,因为自己之前命令钱富贵和吴达济搞事情,怂恿建虏余孽攻占石见银山。虽然建虏余孽到现在还没打过去,可一直在调兵遣将,估计德川幕府已经感觉到大战要爆发,感觉到足够的压力了。
  呵呵,这些倭人也是想得美!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得在心中说道。自己布局这么久,这倭国,大明是要了的。虽然就其本身来说,只是区区几个海岛而已,还多火山地震之类的,但其地理位置不错,以后大明图谋南北美洲的时候,这倭国将是跳板来的。
  再说了,以前的时候,你倭国觉得强大了,就想打宗主国的主意,如今有事情了,就想着要宗主国来帮你,这算盘,打得也太好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把这个消息转发到了内阁临时群中,而后问道:“诸位爱卿是何看法?”
  临时聊天群中沉默了一会,首辅温体仁才回答道:“陛下,太祖曾下旨,说这倭国乃是不征之国。”
  以前的时候,他知道崇祯皇帝要布局倭国,拿下倭国。他没有劝,因为崇祯皇帝的手段,是把建虏余孽逼入倭国,让他们狗咬狗。这样的话,大明再从建虏余孽那夺下倭国的地方,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和太祖当年的旨意也不冲突。一如朝鲜一样,太祖也说过是不征之国,但最后还不是成为了大明版图的一部分,这中间过程,谁也说不出一个不该来。
  因为大明是从建虏余孽那夺下来的,而朝鲜原本有继承权的王室成员,都被光海君杀了个精光。而光海君本人,不但被建虏余孽挟持去了倭国,还是个谋朝篡位之徒,和大明为敌的家伙,再怎么样,朝鲜也不可能归还给他。就这样,大明把朝鲜纳入版图,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但倭国有点不一样了,人家现在遣使来朝贡,这就说明,人家承认大明还是宗主国,而且肯定会推卸当年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就好比两个人打架,结果对方怂了,跪地抱着大腿苦求,说他错了,说不是他愿意的,是别人怂恿,而一方是谦谦君子(天朝上国),这种情况下,还打得出手么?倭国这个情况,就是类似的道理。
  因此,温体仁就这么提醒了一句,不过也就是这么一句,并没有多说其他什么。很显然,决定权还是在崇祯皇帝手中,他只是提醒,供崇祯皇帝参考而已。
  倒是次辅孙承宗奏对的话,就直接开门见山了:“陛下,我们对倭国布局良久,岂能前功尽弃?且倭国狼心狗肺,欺软怕硬之徒,留之何用?”
  果然,带兵之人和不带兵的人,做事思考方面都不一样。
  内阁其他几个辅臣,也都有发言,明显分为了两派,分别支持首辅和次辅的不同观点。
  崇祯皇帝沉吟了,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而言,不能赤裸裸地喊打喊杀。虽然大明目前足够强大了,但所谓师出有名,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要有个交代。也亏了自己在之前的时候,已经有引导舆论,对倭国当年侵略朝鲜一事声讨。如今的大明上下,对于倭国并没有好感。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稍微皱眉,这个倭国,他是肯定要的,但面子上的事情,最好也能妥善解决,能有足够的理由才行。
  如果倭国没有来朝贡,一直保持之前不来往的关系,就凭之前的舆论,大明占了倭国也就占了。但如今倭国已经来使,准备了实在的贡品来低头认错,如果这个时候大明再抢先攻占倭国的话,估计国内肯定有舆论会同情倭国。虽然自己不怕,可这种情况能避免还是避免得好!
  想了一会,崇祯皇帝忽然心中一动,顿时有了主意,就这么办!
  于是,他把想法都给内阁这边说了一遍,而后吩咐他们,到时候,让鸿胪寺出面即可。
  温体仁和孙承宗等人一听,不由得都对皇上这个要面子又要里子的事情,感到佩服万分,也只有皇上经常有匪夷所思的想法,才能想出这么一个对策来。
  而后,一道圣旨传下,允许倭国使者进京。
  但与此同时,倭国来使的消息也在京畿之地传开了。并在锦衣卫和东厂暗地里的引导下,舆论开始发酵。
  于是,倭国使者一路上前往明国京师的时候,就有点傻眼了。


第1236章 原来用银子砸脑门也是好疼的
  “倭寇,那是倭寇,倭寇来了!”
  “是倭寇的车队没错,打倭寇了!”
  “倭寇和建虏一样,还敢来大明,打死!”
  “……”
  路上看到倭国使者车队的大明百姓,都是非常愤怒地叫喊着,围住了车队,看那样子,都要动手一样。
  倭国使者带着了大量财物,自然有自己的护卫。可是,这里是大明,如今是有求于大明来的,又怎么敢动手,缩在车驾边上,退无可退,都是一脸惶恐。
  倭国使者梅川尚艺一开始还很是生气,这些都是平民百姓,竟然如此无礼!不过看着围上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气势汹汹地声讨,他就有点慌了。
  亏了随同车队的有大明军丁,领头的将官出面,用官腔驱散这些百姓,车队才得以继续前行。
  梅川尚艺松了口气,就有点讨好地问那位将官道:“大人,天朝上国的这些贱民……百姓怎么如此目无王法,敢当众闹事?”
  那将官听了,冷眼扫了他一眼,冷冷地说道:“还不是你们自己干得好事!”
  “……”梅川尚艺一听,有点懵,这不是刚上岸来朝贡么,怎么就是自己干得好事了?如今大明这么强大,自己这些人又怎么敢在大明干“好事”!
  他很想问个清楚,可他也看出来了,包括这名将官在内的明军将士,都不怎么待见他们,都是一个个冷着脸的。如果他们积极一点的话,刚才也不会被明国百姓围上了。
  想想热脸很可能贴冷屁股,梅川尚艺最终决定还是算了。自己好歹是一国使者,而这些将官却只是大明的底层兵头而已。自己好好地到京师,然后完成将军大人的命令是最重要的,少些节外生枝吧!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才走了没有多少路,结果又有愤怒地百姓围上来了。一如之前的一样,都是愤怒地声讨。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想生吃了他们,反正非常恨他们。
  那些护卫的明军将士这一次也不积极,都是到最后时候才开口驱散这些百姓,车驾才得以继续前行。
  梅川尚艺有点紧张了,这离京师还远着呢,要是一直有大明百姓来围攻的,能不能平安走到京师不说,光是心脏承受力也受不了啊!
  这么想着,他便顾不上会不会热脸贴冷屁股的问题了,决定把情况问问清楚才行。
  于是,梅川尚艺从袖子里摸出了一锭银子,稍微一衡量,五两是有的。所谓有钱能让鬼推磨,这些大明的大头兵都是穷鬼,军饷一年也没几两吧,这五两应该是够了!
  这么想着,他掀开车厢的帘子,挤出一丝笑容,摆出足够低的姿态唤道:“劳驾将军一路护送,这点银子,给兄弟们喝个茶解解渴!”
  梅川尚艺看着那名将官听到声音,转头看过来,第一眼就盯到了自己手中的银子上。
  见此情况,他不由得笑了。明人就是这德性,没变!下一步,他肯定会换态度了。搞不好之前冷着脸,还有任凭那些大明百姓围攻,其实也是想着要银子而已。自己早该想到这点的,呀,都是一心想着怎么说服明国皇帝,忽略了这些小兵了。
  不过没关系,如今明白就好了。要说银子,自己的国家别的东西没有,银子还是有一大把的!
  他这么想着,却看到那名将官忽然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带着鄙夷地眼神看他一眼,而后连开口都懒得开口,竟然转过头去了,没要!
  梅川尚艺见了不由得一愣,回过神来便明白了,看来这人是想吃大户,这点银子不够!
  想想自己身上的重担,梅川尚艺便又从袖子里拿出五两银子,掂了掂份量,一咬牙,再拿出两锭,可稍微一犹豫之后,又拿了一锭银子放回了袖子里,然后又挤出笑容,向那名明军将官说道:“这位将军,刚才一时不小心,掉了,您看这点该够兄弟们喝个茶了吧?”
  那名将官听到声音,再次回过头来,看了那三锭银子一眼,而后看向梅川尚艺,依旧冷冷地说道:“要不是军令难违,老子掉头就走!”
  梅川尚艺一听,愣住了,他感觉出来了,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好像明人都仇恨自己这些人。这么想着,他不由得为这一次的使命能不能完成,有点担心了起来。
  不过他回过头来,想着自己带来的丰厚贡品,还有自己国家挑选出来的美女,这些可不是以前的朝贡可比,估计明国皇帝会很高兴吧?这一高兴,或许再让这些美女吹吹枕边风,将军交代下来的事情,估计就差不多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当缩头乌龟,好歹到了京师,见了明国皇帝再说。
  看着前面的那名明军将官,梅川尚艺忽然心中一动,当即无声地冷笑一声。等回头,再告状说这些护卫军卒不用心,让他们也吃不了兜着走!
  缩头乌龟是当定了,让梅川尚艺心中叫苦的是,这缩头乌龟实在不好当。一路上,大明百姓经常对车队群起而攻之,甚至有人丢石头砸车子,还是丢了就跑的那种,连梅川尚艺的脑袋上都挨了一下,要不是车厢挡了下,就不是肿起来那么简单了。
  这让他很是惊恐,同时心中也很是愤怒。
  从天津港登陆,然后一直到京师的路上,梅川尚艺感觉自己有点像明国小说中的孙猴子,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了京师(西天)。
  看着京师高大的城墙,不但梅川尚艺,包括其他倭人都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总算是到了。
  天子脚下,应该是安全了!这些大明百姓真得更疯子一样,真是见了鬼了!
  车厢中,梅川尚艺看着那名护送将官的背影,恨得牙齿痒痒。如果他真得尽心尽责,自己这次出使也不用受这么多苦,简直是从大明百姓的围攻重围中突出来的。
  这么想着,他心中一咬牙,便有了决定。伸手摸了摸头上已经消肿了的包,又摸出一锭银子,大概有十两重吧,开始往那个消掉包的脑门上砸。
  等回头见了明国皇帝,问起这个包怎么来的,自己就有话可说了!梅川尚艺咬着牙,心中如此想着,一脸的恨意,又不时露出一脸的痛楚。
  奶奶的,原来用银子砸脑门也是好疼的!


第1237章 赔偿
  然而,梅川尚艺却没想到,他的车队一亮相京师街头,竟然迎来了更多大明百姓的冲击,只要能顺手拿到的东西,都往车上砸。这个车厢,一下就被砸了无数个洞。等到街上巡查的五城兵马司军卒过来增援的时候,他脑袋上已经多了好几个包。
  如此一来,梅川尚艺心中无比郁闷,摸着自己多出来的几个包,不由得懊悔地想着,早知道会这样,就不用自己拿银子砸头了!
  等回过神来,他就决定了,不管如何,回头一定要讨个公道。那些大明百姓是砸了就跑,抓不住了没办法,但护送的这些大明兵卒,肯定是逃不掉的!
  好不容易到了鸿胪寺,这些倭人都松了口气。互相看看彼此的狼狈相,心中都有一个念头,什么时候,大明百姓竟然如此凶残,大明对他们来说,犹如龙潭虎穴一般了?
  梅川尚艺也不收拾一下自己,甚至还在车厢中故意弄得自己更狼狈一点,然后才钻出车厢,对那护送的将官冷哼一声,而后递上国书。
  他都想好了,等会鸿胪寺卿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当场控诉,非亲眼见到把这些护送的兵丁给拿下,最好能当众行刑,活活打死在面前,才算解了这口胸中的郁闷之气。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国书递上去,却不见鸿胪寺卿迎出来,而是那个进去禀告的小吏回来,冷着脸把那国书丢给了梅川尚艺,同时冷声说道:“你们倭国身为大明藩国,却多次侵袭我大明,这还算是藩国么?滚!”
  一听这话,梅川尚艺吓了一大跳,一下子便忘记了要告状的事情,脑筋急转,一边捡起国书,一边连忙陪着笑容回答道:“没有的事,我们最讲礼仪的了。如果天朝贵国在意当年的倭寇之乱的话,那不是我们藩国的意愿,是本国少数强盗所为。我们藩国也是竭力打击,不让他们骚扰天朝的!”
  说着这话时,他心中忽然有点回过神来,该不会是因为以前的那些事情,所以现在明国上下很敌视倭国了吧?可就算这样,那也是大明江南那边,跟北方没关系啊!怎么北方这边的百姓对自己这些人也如此凶残了?
  那小吏听了,冷笑一声又道:“还敢狡辩,万历年间两次侵占朝鲜又是何意?还和天兵为敌,也是倭国少数强盗所为么?”
  “……”梅川尚艺一听,愣了下,马上回过神来,连忙又回答道,“那是丰臣秀吉那猴子所为,我家将军就是看不过去如此忤逆上国之举,才起兵推翻了丰臣秀吉那猴子。”
  小吏一听,嘴角一撇,一脸不屑道:“还敢说懂礼仪,但凡有事,皆推得一干二净。要脸不?如此不知礼义廉耻之国,也配当我们大明藩属国,我大明不讨伐你们就已经是不错了,滚!”
  滚,那是不可能的,梅川尚艺身负重大使命,要是不能完成任务,倭国危矣!
  他此时也顾不得眼前这人,只是一个小吏而已,又郑重地奉上国书,另外拿出一道圣旨道:“大明太祖有旨,我倭国是为大明藩属国,属不征之国,此乃铁一般的事实,尔等要抗旨么?”
  硬了一下后,又马上软了下来,再次陪着笑脸说道:“以往种种,我们将军知道有愧,因此,这次朝贡,是带着真心实意来的,还请再次通传!”
  搬出了太祖皇帝,那就没办法了,小吏有点郁闷地重新入内禀告,过了半饷之后,才陪着一名绿袍小官出来,吩咐他们进去。
  梅川尚艺见了,总算松了口气。他连忙谢过,刚想进去时,才又重新感觉到脑袋那个疼,于是,他又想起护送的这些明国军卒来了。
  于是,他立刻对那名绿袍小官告状道:“这位大人,本使者虔诚前来天朝上国朝贡,却一路受到刁民围攻,这些护送职责的军卒却一点都不尽心尽力。大人请看本使者这一脑门的包,都是一路上挨的。这些军卒如此失职,还请重重处罚之!”
  听到这话,其他倭国的人都是连连点头,一脸仇恨地看着那些护送他们的明国军卒,就等着好看了,毕竟连使者都一脑门地包,一眼就能看到,证据确凿。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那绿袍小官听了,却是冷冷地回答一句道:“你们倭国人,能活着到京师,已经是不错了。如今还想刁难护送你们的人,果然是狼心狗肺之辈,是忘恩负义之国出来的人!”
  梅川尚艺一听,顿时目瞪口呆,这也行?还有这样的说法?
  不止是他,所有倭国的都傻了,他们是万万没想到,一番告状结果是换来这样的回答。
  那绿袍小官却不理他们,和蔼着脸对护送的那名将官说道:“一路辛苦你们了,去办了手续回吧!”
  “多谢大人!”那名将官连忙行礼道,“要不是军令难违,我自己都想揍一顿这些倭寇!”
  说完之后,他领着手下自去办理手续回去了。
  看着他们离去,甚至还看到有几个兵丁“呸”地吐口水,梅川尚艺等人都有点目瞪口呆。此时的他们,感觉到了浓浓地敌意。之前以为只是一些刁民,如今看来,是大明上下都敌视他们,包括文官武人!
  以前来朝贡的使者可不是这种待遇啊!梅川尚艺心中想着,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问个明白,否则这样下去,日子就太难过了!
  经过几次碰壁之后,终于用五十两银子砸开了给他住的地方打扫卫生的一名大爷。
  就见这位大爷有点躲躲闪闪地,拿了五十两银子,就躲在梅川尚艺的房里,才敢说话道:“有什么问题就快点问,要是被其他人看到,我会被戳脊梁骨的!”
  梅川尚艺有点纳闷,不过此时也顾不得了,连忙问道:“本使想搞明白,为什么我们倭国人在天朝如此不受待见,好像人人喊打一般?”
  这位扫地大爷听了,一脸如此地回答道:“我们大明被建虏祸害惨了,之前的时候,辽东,京畿之地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被害得家破人亡!大家心里,都是记着的。”
  梅川尚艺一听就懵了,理了一会逻辑还是理不出头绪,就只好问道:“可是……可是建虏做得恶事,跟我们倭国有什么关系?”
  “怎么会没关系?”这扫地大爷一脸鄙视道:“说起来还不是你们干得好事!”
  梅川尚艺继续懵逼中……
  “如果不是你们倭国侵犯我们朝鲜行省,我们的大明军队就不用千山万水地去支援。打仗,是要死人,还要花钱的。前后两次,我们大明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银子知道么?建虏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崛起,继你们倭国之后祸害大明。你说说,是不是要算你们一笔账?”
  听着好像有道理的样子,梅川尚艺点点头,忽然回过神来,又连忙摇头道:“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这事还是建虏是正主,大明怎么得都应该去找建虏……”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扫地大爷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废话,所以我们陛下御驾亲征,直接把建虏灭了。但你们是帮凶,就不许我们大明百姓恨你们了?告诉你,如今我们大明强大了,大人们在讨论,也要向你们倭国要个公道!”
  听到这话,梅川尚艺就不淡定了。这要个公道,到底是什么公道?反正不管要什么公道,都和自己出使大明的任务有影响。
  他这边还在想着,这扫地大爷却又在说了:“其实,你们真要说起来,也不算是帮凶……”
  一听这话,梅川尚艺不由得大喜,甚至脸上都罕见地露出了一丝感激之色。天朝上国满朝文武,估计都没有这位扫地大爷有见识!
  他正想夸一夸时,却听到扫地大爷接着说道:“你们倭人,就是原凶之一!我们大明朝鲜行省那边,多少人死在你们手里,如今他们都强烈要求朝廷为他们做主,要报仇雪恨,向灭建虏一样灭掉倭国!”
  “……”梅川尚艺听得傻了,没想到还有这转折。
  那扫地大爷感觉说得差不多了,摸摸怀里的银子,想了下又说道:“其实,你们倭国的狼心狗肺,也是出了名的。亏了我们大明太祖把你们列为不征之国。结果倒好,当年侵占朝鲜,而后就想来攻打大明。你们别不承认,我们大明不是三岁小儿可以被你们蒙骗。”
  直到这位扫地大爷走了半天后,梅川尚艺才回过神来。
  其实德川将军对于来明求援的事情,考虑过会遇到困难。就是因此,这贡品才准备的很丰厚,又听说明国皇帝年轻,血气旺,还特意选了五个美女过来。原本以为,有这些之后,加上建虏又是大明的叛逆,相信大明应该会大概率出兵相助了。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如今大明对于倭国,竟然是如此态度,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接下来该怎么办?梅川尚艺有点茫然了。
  想想看,大明一个扫地的都有如此认识,那就更不要说那些读书人,那些文官武将了。
  梅川尚艺意识到,光是用之前答复门口小吏的话,怕是糊弄不过去。不过还好,终归是有太祖皇帝的话搁在那里,至少还有转圜的余地。
  唉,没办法,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却没想到,这个扫地大爷出了鸿胪寺之后,却直接去了东厂报到,把他给的银子都上交了,同时还禀告了双方对话的过程。没多久,王承恩又把情况禀告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听了后,微笑一下道:“先让这事再发酵一下,过几天,朕再开朝会商议此事!”
  “陛下英明!”王承恩听了,一个马屁便拍了过去。这个事情的从头到尾,都是东厂的人在暗地引导参与,他明白,局势都在皇上的掌控之中。
  崇祯皇帝想了会,便在聊天群中去私聊温体仁,给他交代事情,回头的朝议,他不打算亲自上阵。
  其实,温体仁在之前就已经猜到了皇帝的态度。有关倭国的言论,是从皇上巡视永平府的时候,伴随着声讨建虏而出现,并愈演愈烈。要说这背后和皇上没有一点关系,打死温体仁都不信!
  如今一听皇帝的交代,果然如此。温体仁并不是顽固分子,要不然也当不了首辅,成为皇帝的心腹和股肱之臣,因此,他立刻照办,就按皇帝的意思去准备了。
  三天之后,开朝会,正式商议倭国递交国书,要求大明帮助消灭建虏的事情。梅川尚艺作为使者,就站在下方,乖乖地等候大明的答复。
  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看着底下臣子说道:“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且可奏来!”
  这时,京师乃至京畿之地的舆论都是一面倒的,只要眼睛不瞎,或者耳朵不聋,都知道朝廷大概是什么意思了。但是,一如崇祯皇帝所担心的,总有一些思想守旧的顽固分子在的。
  因此,皇帝这话说完之后,就有臣子出来奏道:“陛下,倭国前来朝贡,说明其仍当我大明乃是其宗主国,又建虏为我大明叛逆,是以,臣以为,该出兵讨伐之!”
  听到这话,一声咳嗽,立刻有人出列反驳道:“以前出兵攻打朝鲜,和我大明天兵为敌的时候,可有认我大明是其宗主国?如今有难了,就想到我大明是宗主国了?臣以为,天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大明也决不当冤大头!”
  这边刚说完,又一人出列,跟着奏道:“陛下,臣附议,当年朝鲜战事,死了我大明多少人,花了国库多少银子,以前的帐都还没有算,如今又要去帮他们,天下哪有这种说法?”
  “对,还有当年倭国祸害我大明,都是实证,倭国乃是反复小人之国,帮不得!”
  “臣附议,倭国明显觊觎我大明。臣建议,如今我们大明足够强大,反正建虏也在那里,正好一起算账,灭了倭国,造福天下百姓!”
  “……”
  听着几乎一面倒的朝议,且好像越讨论就越对倭国不利,梅川尚艺站不住了,额头上的汗一个劲地往下流。不能这么下去了,必须要扭转这个情况才行。
  德川幕府能派他过来,当然也是有一定能耐的。他明白,如今之计,就只有抓住一个重点,然后再分辨其他,或者还有出路。
  因此,他也顾不得了,立刻上前几步,一下趴在地上,直着嗓门大声喊道:“陛下,小国使臣有话要说!”
  按理来说,这是不合礼制的,不过崇祯皇帝没计较,只是点了下头,算是认可了。
  “陛下,当年的倭寇,鄙国也是极力打击的,他们骚扰天朝,也非鄙国所愿,其罪,不在鄙国也!”
  梅川尚艺刚说到这里,就有一名御史站出来厉声喝斥道:“住口,一个,两个倭寇,你这话倒也说得过去,可当年来了多少倭寇?这就是你们极力打击的结果又或者是极力怂恿的结果,还是无能的结果?呵呵,无罪乎?”
  梅川尚艺一听,连忙想分辨下,详细解说当时倭国的情况,可是,这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看到那么多明国文官武将看着他,还有皇帝也在看着他,他感觉压力山大,想了下,便避开这个事情,决定先解释能说得清楚的事情:“陛下,当年进犯朝鲜一事,乃是丰臣秀吉所为。我家将军就是看不下他冒犯天朝,因此起兵反抗。其罪,在丰臣秀吉也!”
  “满口狡辩!”又一名文官出列驳斥道,“丰臣秀吉不是倭国人么?你们倭国的王是谁?事后可有来我大明赔罪?可有悔改之心?他日侵犯我大明,是不是又可以随便拿一个人出来顶罪就可以糊弄我大明了?”
  梅川尚艺一听,便想说倭国的体制和大明体制不一样,他们的王,那只是摆设而已,可是,这种事情,又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就算这么说了,估计明国这边又会说德川家怎么就没人来赔罪,一样的道理!
  他正在想着,就见到有明国臣子出列大声奏道:“陛下,朝鲜行省有送上万民书,皆言当年倭国祸害朝鲜,一如建虏,恳请朝廷出兵,为朝鲜百姓做主,一起灭了建虏和倭国!”
  “……”
  他看着朝堂之上,一双双注目他的眼睛,几乎就没有几个眼神是同情的,更多的都是愤怒。听到新一轮的奏事,又有愈演愈烈之征兆。
  想起一路过来感受到的大明百姓的愤怒,再看看眼前,梅川尚艺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于是,他立刻大声奏道:“小国使者此来,就是我王要亲来大明赔罪,我王想让小使先了解,该如何赔罪能让上国息怒,我王也好有个准备。小国乃是天朝太祖钦定不征之国,我王愿世代为天朝属国,永无二心!”
  面对灭国之忧,梅川尚艺心中有数,就是让天皇亲自来明国请罪,幕府将军派出质子陪同,也不是不可以。这样的价码都开出来了,你大明总要脸面吧,之前不是一直指责我们没有行动么,这总可以了吧,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他的这话,殿内的文官就不好接了,必须得由皇帝来决断,因此,所有人都转头看向皇帝,听他怎么决断。
  崇祯皇帝看着梅川尚艺,冷冷地说道:“看来,你们也知道自己有罪!既然已经承认了,朕也就不想多说了。这样吧,你们倭国给我大明造成的损失,就不算倭寇侵犯大明东南之事好了。光是朝鲜那边,造成我大明军民的伤亡,还有我大明为此付出的大量钱粮,这些可都是你们倭国实打实引起的。只要你们能赔偿这些,朕就过往不究了,如何?”
  梅川尚艺一听,大明皇帝已经退了一步,只是赔偿两次朝鲜战争的赔款,那应该没多少。既然能用钱解决,那就不是问题,反正有石见银山在,顶多加大产量就好了。
  这么想着,他便匍匐到地,连忙回奏道:“感激陛下之大度,小国使者以为,此乃合理之举,不知该要赔偿多少?”
  崇祯皇帝一听,转头看向户部尚书。
  毕自严立刻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细算起来也是麻烦,不如就赔偿我大明如今一年之国库收入的一半好了!”
  梅川尚艺一听,心中立刻想了下,大明一年国库收入,听说是在两百多万两,一半的话,顶多在一百万两多,这个代价,可以把过往历史都揭过去,顺便再请求大明出兵平叛,似乎还是挺划算的。
  这么一想,他怕这些虎视眈眈的朝臣有反对,立刻大声回道:“陛下,小国以为,此乃合理之举,没有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