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聊天群-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双方真正开始交战之后,马尼拉湾里面的战局竟然呈现一面倒的战况。
先是靠近大明水师的荷兰战舰先后中炮沉没,而后,荷兰人的联军还没来得及大举进攻,他们自己人就打起来了。先是海盗进攻荷兰舰队,然后荷兰舰队又炮轰海盗集团,看到这里,他心里就松了口气,表现得比较淡定了。
等到他在聊天群中,看到梁晓珍禀告说,抓住了荷兰舰队的统领,一个叫什么安东尼的海军上将时,他就轻松了。
退出聊天群,看到外海援军已经出现在马尼拉湾入口方向时,他就笑了,对身边的人摇头道:“亏了孤信你们,以为西夷舰队有多厉害!呵呵,看到没有,西夷舰队就算再厉害,但在我们大明水师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看着满面笑容的益王,他的手下也笑着说道:“小人是说西夷舰队厉害,但小人没说,我们大明水师更厉害,西夷舰队想来打我们大明水师,这简直是鸡蛋碰石头!”
益王此时的心情很好,听他这么解释,哈哈一笑,也不以为意,只是看着马尼拉湾海面上,大明水师的战船都围了上去,俘虏敌人的船和人。这一战,战果虽然还没有报上来,可益王也能看出来,绝对是辉煌的战绩!
从此以后,孤之藩国无忧也!益王在心中如此想着。
一直到傍晚时分,才算初步统计出来战果,刘金生代表水师统领郑芝龙在聊天群中向崇祯皇帝禀告道:“此战,我军战死三百五十六人,受伤七十二人。俘获荷兰战舰共五十三艘,击沉十一艘,还有十一艘战舰受损严重,只能放弃了。俘虏方面,生擒巴达维亚总督昆,荷兰舰队海军上将安东尼等一共九千六百五十二人。俘虏海盗五千六百三十六人,刘香海贼不知去向,目前尚未核实是被击毙还是混在俘虏里面。俘虏南洋土著三万六千余人,溺毙无数……”
崇祯皇帝听着这些数字,不由得大为欣喜。不管事先怎么布局,也只有这战事结果出来,才算是尘埃落定。大胜,确实是大胜!此战之后,整个南洋,都是大明掌控了。
“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南洋定也!”
“末将为皇上贺,为大明贺!”
“……”
一时之间,临时群中,热闹非凡,恭喜的话开始刷屏。
掌控了南洋,就意味着又可以分封出好多个藩王,国内宗室的压力又会减轻了不少。而且在南洋建立多了藩国,又将拉动大明的海贸,意味着将来的海贸税收将大大增加!
花了小代价,得到了大胜果,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
皆大欢喜之后,崇祯皇帝便下旨,俘虏全部押回大明西南修路,不过那巴达维亚总督和海军上将则随同战死将士的灵位,一起送往京师。
旨意发出之后,益王立刻私下联系崇祯皇帝,诉苦说藩国人力资源短缺,挖矿都没人。藩国没有产出足够的矿产,就不好和国内做生意,而且还欠了大明建设银行一大笔债,这也要还的。
最终崇祯皇帝同意,给了他一部分俘虏,加入吕宋的挖坑大军。
益王得到新的旨意,便在自个王宫咧开嘴笑了。上一次,西班牙的银元,自己直接去截胡,结果吃了个教训,一块银元都没落到手里。如今自己吸取了教训,总算分得了一点好处。看来以后不管如何,都要记得先抱皇上的大腿,才能有汤喝啊!
他这边在想着,崇祯皇帝那边却又下旨,郑芝龙坐镇南洋,扫荡南洋敌视大明的残余敌人。从厂卫系统中调出梁晓珍,并封赏他为大明水师参将,领五十艘风帆战船并其他战船共一百艘,前往唐国那边的朝廷掌管的港口城市,水师名字改为大明孟加拉水师。这算是第一支在小西洋(也就是印度洋)的常驻大明水师了。
这个消息,让唐王很是开心。有这样一支水师在,他就一点都不担心来自海上的威胁。如此,可以致力于修筑国内道路,能让货物更方便地出海。他作为聊天群中的老人,知道大明肯定将会继续往西扩张,到时候,他这唐国都能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地段。
崇祯皇帝可没去管唐王有什么想法,又从南洋调集一百艘风帆战舰前往朝鲜行省的釜山水师基地,增强辽鲜水师实力,准备加入之后的对倭国的战事。当然了,郑芝虎的海军陆战队也免不了一起调过去。特种作战,已经证明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了。
对南洋这边一连串的旨意发出之后,捷报通过聊天群,宣告天下,同时,恢复了孙传庭的浙闽粤三省总督之职,去掉了暂代。
这一下,天下又为之震动,不知不觉间,竟然整个南洋都为大明所掌控,这可不只是逼着南洋土著臣服大明而已的,是直接成为大明的一部分,将来分封藩王用的。
大明的强大,再次震撼世人。特别是大明南方的百姓,一个个更是兴奋。对于他们来说,南洋即将成为藩国,那就又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有很多发财的机会,甚至给不少人有去南洋当官的机会。
崇祯皇帝为了给藩王们长长见识,都把他们加入了群里,就建了一个临时藩王群。崇祯皇帝能看到,那些藩王都在抢着向益王打听有关南洋的消息。因为他们即将参加对南洋藩国的竞拍,心里有底,这价格也能爽快地报出去。
益王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就在群里,口沫横飞地介绍南洋的情况。不过他讲着讲着,就会讲起马尼拉湾之战,讲述他亲眼所见的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讲述朝廷水师的强大!
崇祯皇帝看着他在群里说泡,也只是笑笑。这个情况,他是乐意见到的。
旁观了一会益王为首的聊天,崇祯皇帝又想起一事。自己虽然给孙传庭借着平定南洋,救出很多南洋明人的机会,给他官复原职了。不过因为他在税收上的铁面无私,不给官吏一点讲情面的机会。虽然这样的行为,自己很赞赏。但是,刚过易折,有些事,还是提醒他比较好。也不能光有厂卫在暗地里帮他,他自己也得改下才行。
以前嘉靖朝有个海瑞,那是野生野长的。自己这个崇祯朝也得塑造一个出来,就选这个孙传庭了,不过得按照自己的设计来才行,主动培养一个。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就点了孙传庭的头像,给这位股肱之臣面授机宜去了。
崇祯八年五月底,福建福州太平港,这里自从益王分封吕宋,福王分封安南之后,就极快速度地繁华起来了。
太平港分为军民两大港口,一开始的时候,军港这边繁华,水师就驻扎在这里,边上还有水师的初级武备堂。军人多了,这里就热闹起来了。
到了后来,民用港口几乎是以一天一个样的速度在发生着变化。不但港口进行扩建,能容纳靠岸的码头越修越大,就连码头上的仓库,商铺也越来越多。原本港口周边的荒地,早已不见。
跑海路的商人都有钱,在他们的牵头下,说动长乐知县上报总督府,最终优先在这里修建了水泥路,包括港口这边,全部都是水泥路面。这极大地方便了港口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南方多雨的天气,导致港口这里路面泥泞而做不了什么事情。
说起来,让这里的百姓也有点惊讶。孙总督从福建巡抚做起,在这边也待了好多年了。一直以来,都被人称之为“冷面阎王”。不管什么人,什么事,都只按朝廷律法办事,冷面无情。当年更是硬生生打死了一个逃税的举人,震撼了不知道多少人。
不过到了后来,酒楼茶馆中谈论的有关孙总督的风向好像有了变化。都在讨论,说孙总督这个冷面阎王,其实都是针对贪官污吏,怕死武将,胡作非为的有功名的人,对于普通老百姓,谁尝过孙总督的无情?
这么一说,很多人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孙总督对那些人无情,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岂不是对普通老百姓的恩德,是个好官来的!
再想想,孙总督来南方之前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明显好很多啊!不过有的人说这是朝廷国策有了改变,是皇上圣明的原因,但也有百姓认为,圣天子在位不假,但孙总督的冷面无情,重拳整治,也是功不可没的。这样的好官在,是百姓之福!
就是在这样的舆论基础上,海商才会鼓动长乐县令上报水泥修路的事,没想到,孙总督立刻就准了,并上奏朝廷,很快让交通部派人来优先处理。
这一下,孙传庭在文武官员心中印象有没有改变不知道,但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却是有不少的改变了。朝廷公告孙传庭官复原职的消息传出,普通老百姓还是相当高兴的。
这一天,太平港的百姓,意外的发现,孙总督竟然来他们这里了,随从不少。让不少人暗暗猜测,也不知道是谁会来太平港,竟然让孙总督亲自来迎接?
不同于他们这种吃瓜群众的心态,此时,在离太平港已经不远的海面上,正有很多艘风帆战船,乘风破浪而来。在其中几艘船的船舱里,满满地都是人。
忽然,有一名明军军官下了船舱,对这里的人笑着说道:“监军有令,马上要到太平港了,大家可以上去甲板看看!”
一听这话,原本安静的船舱里,顿时一下就暴了。就犹如一摊死水塘,突然之间,一头大象从空中砸下一般。
只见船舱里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全都一骨碌爬了起来,互相之间,异常激动地说开了。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啊!”
“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就算死也值得了!”
“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他们过得好么?你说,我样子有没有变化,家里人还会认出我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吵吵闹闹地声音中,有人想抢着上甲板去看看。于是,船舱里就有点乱了。
这时,有一个老者拿拐杖顿了顿,激动地说道:“都不要乱,一个一个走,都到家了还急什么?”
他这么一说,船舱里也有人跟着附和了起来。
“大家都听苏老的,不要乱,不要急!”
“对,都到家了,还急个什么劲!”
“淡定,淡定……”
苏老,也就是苏鸣岗,也不要苏明伦去扶,第一个走出了船舱。
这些人,都是来自巴达维亚的明人,得皇上恩准,直接坐军舰回福建。
第1234章 有点懵
蔚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水,一群群地海鱼,就在战船边上不时跃出水面,似乎是在欢迎远方的游子回家。
苏鸣岗上了甲板,看着这一切,不由得深深地吸了口气,忍不住感慨道:“还是我大明的空气好闻啊!”
听到他的这个感慨,跟在后面上来的苏明论也学着他的样子,深深地吸了口气,兴奋地附和道:“真是我大明的空气好闻!”
后面上来的明人,基本上都是这样。
上了甲板,看着蓝天白云,绿水碧波,深深地呼吸久违的大明空气。
甲板上的一名明军军官,看着他们上甲板后的场景,不由得笑了。他指着远处隐约可见黑线,对他们说道:“前面就是太平港,你们在那里下船回家!”
听到他的话,甲板上的这些人全都往那个方向看去。这个距离还很远,就只能看到一条黑线而已。他们不是不知道这点,可还是有很多人,伸长了脖子在看,好像这样就能看得更清一样。
苏鸣岗注视着那个方向,叹了口气说道:“想当年,老朽也是从这太平港登船离开家乡的。老朽记得,当年的时候,太平港能停靠四艘大海船。码头上有两家卖吃的。一家是酒楼,已经不记得名字了,那都是有钱人家吃的;还有一家,叫老王包子铺,卖肉包子,菜包子,馒头,嗯,那馒头是真好吃,至今都还记得……”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露出一点期望道:“也不知道那家老王包子铺还在不在?”
“苏老,应该还在的。”人群中,有一人接过话题道,“我当年走的时候,我记得,太平港就这两家吃的,没变化!”
“是啊,我都是天启二年走的,那个时候也是这样,这太平港的变化真不大!”另外又有人接腔道。
“……”
这个话题,他们都有自己的经历,纷纷说着,互相一核对起来,感觉从苏老年少的时候离开,到最晚崇祯元年有人离开的时候,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边上站着的那名明军军官听着他们的谈话,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便大声说道:“很快你们就能到太平港了!要是你们还能认出来,我跟你们姓!”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转头看他。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不信。如果说,这些年来,太平港有变化,他们相信。毕竟大明这些年强大了,吕宋那边都能见到不少大明商船,这太平港肯定也有改变。但是,你要说,太平港能变得让他们认不出来,呵呵,这可能么?
苏鸣岗是将信将疑,因为他想起来,好像说大明确实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当年离开大明都有将近四十年了,这时间也算是长了。不过回头想想,刚才连崇祯元年离开的人都说,似乎和自己当初离开的时候变化不大,那再能变化,又能变化到哪里去?
他正想着,就听到人群中,有一个人不服气地说道:“大人,我是长乐县外李家庄的,离太平港只有十里路,不说太平港的一草一木都熟悉,但大概也差不离吧。而且我还是崇祯元年出去的,您说要认不出来,要不,我们赌一顿酒席如何?”
“对,酒席就成,我也愿意赌!”
“……”
没想到,这事儿,起哄的还不少。
要换以前,他们可没这个胆子。但从南洋一路而来,他们也熟悉了这船上的官军,对他们都还不错,并不会摆什么官威。
不过赌输了改姓这种事儿,他们还真不敢赌,但要是赌一桌酒席的话,他们倒是乐意的。就算输了,也心甘情愿请大明将士吃上一顿。
那军官听了,不由得笑着说道:“你是李家庄的是不是?呵呵,就算是崇祯元年出去又如何?这个赌……”
他说到这里,忽然犹豫了一会道:“我得请示监军大人才行!”
听到这话,一众人等,以为他怕了,都心领神会地无声笑了起来。
“怎么,你们不信?”那军官一见,有点恼了,当即拍胸脯道,“你们还能认出来就有鬼了!我这是怕军法,否则还以为我不敢和你们赌?”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无声而笑的人就更多了,很显然,没人相信他说得话,都觉得他这是托词。要知道,刚才这人是本地人,李家庄的,离太平港也就十里路而已,离开的年头又不长,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边上还有的明军将士看到这一幕,都没有去帮他们的同袍,反而在那乐呵呵地看着,这就更加剧了人群的看法。
那军官见了,瞪了他的几个同袍一眼,就知道他们想看自己这会的囧样,而后又向人群解释道:“没有休沐,走不出军营,酒席什么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们要不信,我也没办法,回头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看吧!”
苏鸣岗见此,连忙打圆场道:“我们大明以前可有下南洋,可有把西夷杀得大败?这足以说明,我们大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人是不想你们好不容易赚来的银子就这样输掉,明白么?太平港马上就到了,准备好回家吧!”
这逻辑似乎有点不通,不过所有人都听出他的意思,是在给那位大人解围。因此,其他人连忙称是,也不再多言。
那军官见了,很是无奈。得,那就随他们好了,反正到了地头就知道了。
正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指着靠岸的方向道:“看,船队!”
只见在近海那边,有一艘艘地船,大小不一,绵延一个长队。从远近来看,那些船似乎也不是一家的。
船上的人,都是出海讨生活的,只是这么一看,他们就知道,这些来来往往的船,应该都是从太平港出来的。这么多船,该不会,太平港真得有很大变化了吧?
他们都有点吃惊,在心中估算着,按照目前看到的这些船,那太平港该会有多大的变化?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之后,海岸线已经看到了,远处的太平港也遥遥在望。虽然此时还看清楚太平港的详细情况,可光从那些进进出出的船,就能估算一二了。
这一下,有人就惊讶了:“看这些船,该不会太平港真得变化很大了吧?”
“应该是,我估计,比我走的时候,至少要繁华十倍!”
“……”
听着他们的讨论,那军官听了,嘴角露出一丝不屑,心中想着,等待会再近些,你们再好好吃惊吧!
果然,再又近了一些后,忽然,有人惊讶地喊了起来,指着太平港方向,诧异地说道:“那是什么,怎么白白地一片?我记得那里都是荒地野草的啊,怎么一片白的,看着好像是房屋一样!”
“是哦,怎么回事?看着好像是哦,但是……但是这怎么可能?这么多,都看不到头啊!”
“……”
在他们的惊讶声中,那军官心中舒服了,忍不住又说道:“告诉你们吧,那就是房屋,如今的太平港,已经和长乐县城连成一片了。以前的十里荒地,现在全部成了商铺仓库什么的。”
说到这里,他一指人群中的一个人,又大声说道:“那个李家庄的,你们庄子里的人,如今都有钱了,告诉你们,这里的地皮都涨到天上去了。”
说到这里,他又一指苏鸣岗道:“你所说的老王包子铺,如今在太平港这边,至少有十家,据说都是一个东家开的。我猜着,这个东家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吃过的那家老王包子铺的东家!”
听到他说得这些话,人群里的人,一个个都傻眼了。怎么可能,以前的十里荒地,现在都是商铺满地了?连以前的包子铺,都能开那么多了?
他们下意识地有点不信,转头看去,远方已经越来越清晰了。隐约间,能看到太平港的后面,好像确实都是房屋。
这……这是真的?
在他们心中疑惑的时候,边上的明军将士终于开口了。
“真没错,太平港这边是港口来的,各地海商汇聚,就这么几年的时间,这里就全是房子了!”
“现在这里的房子都很贵,最开始在这里做生意的,一个个都发了!”
“……”
听着这话,这些人都傻了,这也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吧!
理智上,他们感觉还是不敢相信,但是,感情上,他们也真希望是这样,特别是那个李家庄的。
他们都不说话了,一个个盯着太平港方向看着。
终于,离太平港不远了,所有的一切,都清晰可见。
按理来说,远方游子,历尽千辛万苦,甚至差点死在异国他乡,如今回到家乡,肯定会一个个激动地热泪盈眶。这个场景,他们在船舱里的时候,也想过无数次,觉得自己肯定会抑制不住激动。
可是,此时,离港口越来越近,他们却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着,一点反应都没有,只是呆呆地看着,就像个泥菩萨一般。
他们坐得是军舰,自然不会进入民用港口。不过军港就在民用港口隔壁,临得近了,旗号打出,舰队缓缓地驶入港口,准备靠岸。
听着民用港口那边传来的鼎沸人声,有人终于回过神来了,喃喃自语地说道:“怎么感觉就像做梦一样!”
听到说话,众人这才都回过神来,不由得议论开了。
“这是太平港么?真是一点都认不出来了!”
“早知道我们大明会变得这么好,当年真是昏了头,还冒险出去赚钱!”
“我以为巴达维亚算是大港口了,后来看到马尼拉港口,也觉得够大了,没想到,我们太平港竟然比它们还大!”
“地上怎么都白白的,那是什么地面?真是晕了,离开了几年,连路面都感觉陌生了!”
“……”
一众人等,感慨之余,都忘记了游子归家的激动。
正在这时,有明军将士过来说了:“都注意,马上要下船了,一会总督大人在,一切都要秩序,不得慌乱!”
听到这话,苏鸣岗等人都回过神来,注意力又被“总督”两个字给吸引了。总督大人,是他们仰望的存在,知道总督大人到了港口,他们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军用码头这边,已经有官员将士在忙碌了。一条条军舰靠岸,卸下普通百姓,而后他们也要进行补给休整,然后再继续北上。
忙碌了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有将近五千百姓下了船,在码头广场这里集合。
这些百姓,除了巴达维亚的明人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在淡马锡解救出来的明人,都随着这次的战舰回来了。
身处军港,这些普通百姓虽然没有遭遇为难,可多少都有点拘束,虽然是踏上了大明的土地,可他们都不敢乱动,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或者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毕竟在南洋的时候,一个不慎那是要挨鞭子的,甚至有可能危及性命!
他们刚集合不久,就看到,从官衙那边,出来了一群人,簇拥着一名绯袍官员大步而来。
不少人都猜出来了,这位大官应该就是大明浙闽粤三省总督。
偷偷瞧着,发现这位总督大人冷着脸,很多人又有点担心起来。
有道是关心则乱,这些从南洋回来的明人一个个在心中猜测:该不会回来之后,还有什么事情吧?交钱?服役?又或者什么?离开大明这么多年,就等于逃税逃役了这么多年!以前的官府,不就是因为这些而不满的么!
在他们的担心之中,孙传庭走上站台,居高临下,看着底下明显有些畏畏缩缩地人群,大声说道:“以前的一切,朝廷过往不究。不过踏上大明土地之后,登记造册,就是真正的大明百姓。”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忽然开口说道:“本官代表朝廷,欢迎你们回来!”
对于孙传庭的话,他们听得半懂不懂的。登记造册,应该就是区别于隐户,以后在大明该交税的交税,该服役的服役。
这个事情,如果要说是以前,他们心里肯定是逃避的。但是,经历过外面的苦难,特别是那种被异族人欺压,连生命都没有保证之后,此时的他们,并不反抗这种交钱服役的日子了。
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堂堂大明的封疆大吏,三省总督,竟然会说代表朝廷,欢迎自己回来。
这一刻,他们终于想起来,自己真得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大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如今,已经站在大明的土地上了。
一想到如此,不少人之前忘记的情绪终于回来了。
苏鸣岗蹲下身子,满怀激动地想抓一把家乡的土闻一闻。可是,一抓,二抓……
咦,这个又不是石头,怎么这么硬,抓不起来啊!
这么奇怪的事情,他不由得都低头看了起来,一时之间,竟然又忘记了刚刚冒出来的情绪。
孙传庭说完之后,就又走了。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官员会处理。
也是他走了之后,这些南洋回来的人才回过神来,不由得都小声议论了起来。
“我们大明的总督,看着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我怎么感觉,他是个好官呢?”
“肯定了,以前的那些官,那会这么客气对我们,还能说欢迎我们回来,对不对?”
“……”
在他们的窃窃私语中,有官员过来,吩咐他们排好队。
苏鸣岗还没有得到结论,不知这地上的东西为何物,就看到排队了。
“叔,这是要补交我们欠下的税么?”苏明论凑了过来,低声问道。
苏鸣岗一听,仔细看了一会,摇摇头道:“应该不是,以前收税的话,边上都有个箩筐放税银的,你看到没有,这里没有吧?”
苏明论看看,确实没有,那是干嘛的?他有点疑惑。不过好在,苏鸣岗的身份摆那,他们排在最前面,很快就知道干嘛了。
只见苏鸣岗上前,来到那张桌子边,看着那名官员,正想说话时,就见那官员抬头看了他一眼,而后问道:“姓名,哪里人氏……”
苏鸣岗一听,问得都是他的一些基本情况,便一一做了回答。
好不容易回答完了,却听到那官员对他说道:“好了,你已经登记造册完成,以后就是真正的大明百姓,能享受到大明百姓该有的权力,也要尽一个大明百姓该尽的义务。”
然后,头一偏,对后面说道:“下一个!”
苏鸣岗听了,有点懵了,什么意思?登记造册完成?没见纸和笔什么的啊?
他虽然在聊天群中,却不知道崇祯皇帝通过聊天群,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登记,这种信息,他自然也不可能看到,因此这会儿,他懵了也是正常。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走向再下面一个官员时,却听到说这是什么大明建设银行的人,奉总督大人之令过来,给他们办理纸币兑换手续,甚至可以存款,回头到家乡之后,到府以上的城池,就可以去取出来。
如今在大明经济发达的地区,大明建设银行的分支行,已经到了府一级了。甚至个别地方,比如江南那边南浔镇,都到了乡一级。
苏鸣岗从踏上大明土地之后,就明显有点懵了,实在是,太多见都没见过的事情了。
此时,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见到天津港锦衣卫发过来的消息,也有点懵。
第1235章 里子面子都要
只见聊天群中,来自天津港的锦衣卫发来的私聊中写着:倭国德川幕府来使,向我大明朝贡,贡品很丰富,预计达白银十万两,另有倭国美人五名。
崇祯皇帝真是无语了,自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派兵攻打朝鲜,和大明正式交战以来,倭国就没有再派出过使臣来朝贡。而且,就算以前来朝贡的时候,都想着赚大明的钱,在嘉靖年间,为了捞取这个好处,甚至倭国的两派人马都在大明的地界上互相打了起来。
这一次,还真是实在了,贡品价值达白银十万两之多,另外还有倭国美人五名,这个出手,是真大方!
事先的时候,有关这次出使的事情,崇祯皇帝并没有收到潜伏在江户的锦衣卫密报。包括从德川幕府的对头那边,不管是钱富贵也好,还是吴达济也好,也没有发来这消息的密报,很显然,倭国德川幕府的这次出使,是秘密出使。当然了,这也和在江户的锦衣卫密探没什么级别,混不进德川幕府的决策层有关。
不过崇祯皇帝稍微一想,其实也就明白德川幕府秘密派出使者朝贡的原因了。准确地说,德川幕府这次遣使来明,朝贡从大明这里获取足够利润的货物不是目的,因此贡品都很实在。德川幕府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请求大明出兵,帮他们解决我国的建虏余孽。
这一点,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第一,九州岛被建虏余孽攻占好久了,德川幕府一直没能收回去。要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