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吐延感到逻些城不就,苏定方的大军就到了逻些城。
苏定方站在逻些城门前目视这座规模宏大,霸气十足的大城时,脸上很平静。他没有激动,没有欣喜,没有感慨。因为,他很清楚,昨日大唐攻下了吐谷浑的扰兰城,今日攻下了吐蕃的逻些城,这些都不够,只要北王李恪还在,大唐的铁骑将攻下无数个国王的都城。
可是,正在苏定方沉思的时候,程名振带来了一条让他愤怒的消息。
“大将军,听说吐蕃国王松赞干布早已逃出了逻些城!”
程名振脸色铁青的说道。
“是吗?”
苏定方淡淡的问道。
“只是谣言,但看逻些城的守卫,估计谣言是真的!”
程名振回道。
“不管谣言是真是假,今晚天黑之前必须攻下逻些城!”
苏定方冷冷的下达了军令。
程名振一震,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苏定方下达这样坚决的命令,这说明他怒了,即便他刚才在听到这样消息的时候表现的很淡定,但从这个命令中可以看出,他真的愤怒了。
“诺”程名振领命道。
苏定方命令下达,唐军开始了攻城的准备。
这次苏定方的准备很充足,他除了精骑之外还带了两万的攻城步卒,让步卒也骑马跟骑兵同行。
所以,苏定方命令下达,程名振就阻止两万步卒开始攻城。
逻些城开始谣传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已经逃跑的消息时百姓们和守军都不敢相信,都是将信将疑,可是当他们看到城外的唐军正在准备攻城时,他们看到王庭一直都没有动静的时候,他们信了,守军们和百姓们开始清醒,他们认识了自己的处境,自己真的被自己的国王给抛弃了。
怎么办?
这个问题萦绕在逻些城百姓和守军的脑海中。
而这个时候,逻些城的守军看到了城外射来了无数的箭羽。
长箭没有箭头,箭上绑着纸张类的东西。
守城的吐蕃守军捡起箭矢,拆开绑在上面的信件,看到的是唐军的劝降信,看到的是东吐蕃国王的劝降信。
“————”
守城的士卒沉默,守城的将领也开始沉默,逻些城内的百姓也沉默。
半晌,就听见有人高喊道,“大王抛弃了我们,我们开城投降唐军,我们去归顺东吐蕃国王!”
“对——我们被抛弃了,我们不能为大王陪葬,我们还要家人、孩子和妻子,我们还要生活。”
有人开始附和道。
有了这两个人的高声呼喊,沉默的守军和百姓们发出了淤积在心里的怒气,大吼着要开城放唐军进城。
可是,有人也提出了放唐军进城是否会遭到唐军的屠城。
这个问题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谁也不敢做保证。
所以,经过紧急商议,大家一致同意派出城中守将出城跟唐军谈判。
城中守军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这个建议,他命令士兵向唐军发出了一份和谈的信件。
程名振正在阵前准备指挥大军攻城,就见一名士卒匆匆来到他的面前。
“将军,这是逻些城射下来的和谈信!”
“恩——”
程名振应了一声,拆开信件,一目十行的看完,“你说本将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可以派人跟苏大将军谈判!”
“诺——”
士卒离开不久,就见逻些城走出一名吐蕃万夫长装扮的将领。
将领大步走到程名振面前,不卑不亢的说道,“逻些城守将,万夫长巴桑见过将军。”
“你跟我来吧,我待你去见苏大将军!”
程名振淡淡的说道。
程振明领着巴桑来到苏定方的中军大帐,看见苏定方正在聚精会神的查看吐蕃地图,看到程名振和巴桑走进来,苏定方抬头问道,“破城了吗?”
“大将军,这是逻些城守将巴桑,他说要跟你谈判,说只要你答应了他的条件,他可以开城投降!”
程振明用最简单的话说出了自己和巴桑的来意。
“你就是逻些城的守将?”
苏定方仔细的大量了一番巴桑这才问道,“难道你们逻些城还有什么人?”
“回大将军,逻些城里的大臣和官员还有大王松赞干布和王族成员以及两万精骑都已经从昨晚星夜离开,现在逻些城里只剩下百姓了和一万老旧的守军士卒。”
巴桑诚实的说道。
“噢,那你们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苏定方平静的问道。
“免死——”
巴桑坚定的说道,“给我们自由——”
“本将军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苏定方说完,便大步走到大帐的案几上,开始在宣纸上写下了“赦免逻些城百姓和守军和落款是苏定方几个字。”
盖上了自己的大将军印,将它交给了巴桑。
巴桑虽然看不懂汉字,但看到上面苏定方的鲜红的大将军印,就知道苏定方所言不假,立即向苏定方表示自己回城就下令守军开城门。
巴桑离开,苏定方陷入了沉思之中。
就这样唐军在兵不血刃的解决了逻些城的守军,轻松的攻下了逻些城。
等到唐军进驻逻些城,苏定方率领两万精骑来到王庭的时候,王庭的守卫没有做任何的反抗就投降了苏定方。而苏定方走进王庭时,也就是松赞干布倾尽国力修建的布达拉宫时,才发现里面一切照旧,就是少了它的主人松赞干布和王族成员。
“人呢?”
苏定方淡淡的向一名王宫守卫问道。
虽然,心里早就知道人去楼空,但他还是奢望的问了一句。
“我不知道啊——”
王宫守卫回答道。
“噗嗤——”
苏定方拔出自己的佩剑砍杀了这名守卫,继续向王宫里侍奉松赞干布的仆人问道,“他们人呢?”
“啊——大人——我不知道啊!”
仆人惊呼道,他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你——”
苏定方大怒,他的双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杀光王庭所有的人!”
“诺”程名振面无表情的领命。
大唐西北军在西征吐谷浑和吐蕃的时候这样的事情干的多了,程名振领命的时候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反而显得很轻松。
“命令哲羽、薛礼、宇文过率领本部精骑立刻出发,前去追赶松赞干布,必须将他截在半道,不能让他进入吐蕃西南地域!”
苏定方继续命令道。
他今天已经查看吐蕃西南方向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只要松赞干布入了西南地域,大唐再想征伐,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么简单和容易了。
“诺”李仙重领命。
“程振明、李仙重,你们两个人负责逻些城的治安和城防!”
苏定方又给两人下达了命令。
“诺”程名振和李仙重领命。
程名振和李仙重两人接到苏定方的命令,又看到苏定方脸色阴沉的很,便不敢打扰,默默的退出了王庭。
目视着程名振和苏定方离开,苏定方缓缓的走到王庭的大殿,他的久久的没有开口,身边的侍卫都不清楚他在想什么。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王,殿下想请你回去
松赞干布和吐蕃的大臣,士族,还有王族成员以及两万精骑一同连夜离开了逻些城。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这一走给逻些城带来的骚动,以及让苏定方捡了一个便宜,兵不血刃的攻破了逻些城。
此时在通往西南方向的泽当城方向,有一队骑兵在行走,这支骑兵队伍很特殊,除了精锐的骑士之外还有女人和小孩,也有运粮的大车和豪华的马车。在通往泽当城的小道上,这支奇特的队伍有将近一里长。
而这支队伍正是松赞干布南迁的大军。这支队伍之中除了他的两万精骑之外,还有各土司和大臣们的私兵家眷等。除此之外,还有从逻些城拉出来的珍宝财物等。
所以,这支大军的行进速度也不是很快。
而这已经是松赞干布离开逻些城的第二天下午黄昏时分。
松赞干布正端坐在马背上,遥望逻些城的方向,怔怔出神,就听见一骑快马来到了他的身边。
“大王,我们的前方忽然出现了一支唐军精骑!”
亲卫向松赞干布回道。
“唐军精骑?”
松赞干布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前方会出现一支唐军精骑,“他们人数有多少?”
“目前还不清楚!”
亲卫回道。
松赞干布正在思量对策,就见又一匹快马来到了他的面前。
“大王,前方出现的唐军精骑是陈其的大军,陈其想跟你说话!”
亲卫向松赞干布回答道。
“陈其——”
松赞干布听到这个名字时,他的脸色变得煞白。
在大唐的将领之中他最害怕的就是两个人,第一个是苏定方,这个全歼了禄东赞二十万大军,斩杀了桑熊和禄东赞的大将名将;第二个自然就是陈其,这名单挑从未有过败绩,深入吐蕃就大开杀戒,屠城、杀俘、什么都做的唐军将领。
“————”
松赞干布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答复,对于陈其,他心里还是很惧怕,关键原因是他身边没有强劲的侍卫队长,而四大将军都已经战死,他生怕跟陈其一谈就会被对方俘虏,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松赞干布还是幼稚的认为自己能够回到泽当城。
“大王——”
就在松赞干布沉默不语的时候,又有一匹快马来到了他的身边,“大王,敌军主将陈其说,大王不敢跟他面谈,他就下达攻击命令,将我们杀的干干净净,不会留下一个活口。”
“混账——”
松赞干布怒道,“岂有此理——他敢!”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是陈其对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威胁。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陈其还真就威胁松赞干布了。因为,他身边有六万精骑,其中还有两万重骑营。光就他身边的四万黑骑军,就足够解决松赞干布身边的两万精骑,更何况还有两万可以横行天下的重骑兵呢?
松赞干布虽然表现的很是怒不可竭,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保持了想对的冷静。
“我们的前方出现了唐军精骑,那我们的左右两翼和后方呢?”
松赞干布问道。
“大王,我们的左翼的一条大河,右翼是山脉,即便不出现唐军骑兵,我们都难以走脱,而我们的后方——”
松赞干布身边的亲卫将领说道,“我们的后方难道就没有从逻些城赶过来的唐军追兵吗?”
松赞干布沉默了,现在他才清楚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危险。
“大王——”
又是一匹快马来到松赞干布的身边,“大王,唐军开始布阵,准备要冲锋——”
亲卫紧张的说道,“我在他们的阵前发现了大概两万的重甲骑兵——”
“什么?——重甲骑兵?”
松赞干布吼道,他没有想到在这里会出现唐军的重甲骑兵,他本能的认为唐军是追击自己而来,他们为了追求速度会舍弃重甲骑兵,这样的话自己的两万亲卫和诸大臣和土司的死人军队可以跟唐军展开一搏,没准会取得胜利,可现在出现了两万重甲骑兵,松赞干布很清楚重骑营是轻骑兵的克星,所以,他已经想到了战局的结果。
“你去告诉陈其,我愿意跟他谈谈!”
松赞干布泄气的说道。
因为,有了唐军的两万重骑营,松赞干布才会跟陈其妥协。而陈其的这两重甲骑兵之所以能够跟轻骑兵一样有速度,那是因为他手下的重骑营是一人三马,两匹马的负责作战的战马,剩下的一匹马负责重甲装逼。所以,这两万人的重骑兵才会有轻骑兵的速度。
松赞干布在亲卫的扈从下来到两军阵前的时候,就见唐军的重骑营已经摆开了阵势准备进攻,而唐军的主将陈其则是一脸严肃的端坐在战马上。
松赞干布的出现没有让陈其表现出任何的恭敬之态,他依旧坐在战马上处在中军的位置,冷冷的注视着吐蕃国王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也没有说话,而是选择了陈其对视。
可是两人四目想对,看到陈其肃杀的目光中露出逼人的杀气,松赞干布的身体不由的一凉,再也不敢跟陈其对视,而是淡淡的开口问道,“前方可是陈其将军?”
“正是本将,你可是吐蕃王国松赞干布?”
陈其傲慢的问道,他直接称呼松赞干布的名字。
“大胆——大王的名违也是你……啊——”
松赞干布身边的亲卫刚要训斥,就听见一声惨叫,这名亲卫咽喉中箭,生生的摔下了战马。
这是真正的下马威,给松赞干布的下马威。
但是,就这一箭之威绝对震住了吐蕃人,就连松赞干布额头也渗出了冷汗。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要是唐军想斩杀自己,这一箭完全可以射向自己,以这一箭之威和它的准确度,自己未必能够躲得了。
“我就是吐蕃王国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面无表情的回道,“将军想跟我谈什么?”
“大王,你本该待在逻些城的王庭,本该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散步!”
陈其淡淡的说道。
“我为什么要待在王庭,为什么不该出来呢?”
松赞干布冷冷的问道。
“因为,大唐北王殿下将要来逻些城,大王你该在逻些城等待北王殿下,等到殿下到了逻些城,你就该去逻些城外迎接他。”
陈其回答道。
“哼——我要是不愿意呢?”
松赞干布冷冷道。
他没有想到陈其这么傲慢,尽然藐视自己,认为自己一国之主该去等到李恪一个大唐的亲王。他是对他赤裸裸的藐视,是没有将他他吐蕃国王放在眼里。
“所以,殿下才会派陈其率领六万精骑来请大王回逻些城啊!”
陈其微微笑道,“不知道大王满意殿下的诚意吗?”
“你——”
松赞干布不说话了,听到陈其说他身边有六万精骑时,松赞干布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他今天必须要跟陈其回逻些城。因为,就像陈其说的一样,六万唐军精骑足够将自己一行人杀的干干净净,更别说其中还有两万重骑营呢。
“大王,还望你不要辜负殿下的一片好意!”
陈其继续说道。
“如果我说不呢?”
松赞干布鼓起勇气的问道。
“难道大王这么忍心看着你身后的妇孺、儿童被活活斩杀吗?”
陈其冷冷的说道,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眼中闪过了一抹阴冷的寒光。
“陈其——你——”
松赞干布刚要说话,就见陈其阻止道,用手里的马鞭指着返回的大道说道,“大王——请吧!”
“回逻些城!”
松赞干布狠狠的说道。
事到如此,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办法,只能任由陈其摆布。
第六百六十九章 亲自动手吧
陈其回到逻些城,就受到了苏定方亲自出城迎接的礼遇。但是,即便苏定方这么做了,诸将也没有怨言。因为,这是陈其应得的荣誉,他半路截下了松赞干布,生擒了松赞干布。陈其生擒松赞干布到了逻些城的第三天,匹播城的松赞海青和东吐蕃的大相高邑也赶到了逻些城,他们两人是受到了李恪的调令,李恪让他俩到逻些城待命,因为他也要来逻些城。自松赞干布被俘虏之后大唐跟吐蕃的战争已经结束,李恪来逻些城是想跟诸人商议怎么安置吐蕃百姓和治理吐蕃的问题。
等到诸人都汇聚到逻些城的第四天,李恪在两千因为的扈从下赶到了逻些城。
这天,中午时分,逻些城早已被鬼面骑全程戒严,而在逻些城的十里外,苏定方和陈其,松赞海青等早已等候李恪多时了。
李恪的马队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的时候,苏定方等诸将疾步上前。
“参见殿下!”
“诸位不用多礼!”
李恪淡淡的说道。
他身体已经恢复如初,能够骑马行军,这要归功于孙思邈的高超医术,因为孙思邈静心的为李恪治疗,给他调养,才使得恢复的这么快。
“小臣参见北王殿下!”
就见诸人行礼完毕,东吐蕃王国松赞海青上前向李恪施礼道。他自称小臣,根本没有将自己当成东吐蕃国王,也没有摆出国王的架子,而是自甘做李恪的属下,这让他在李恪一系的将领中赢得了好感,也让李恪心里舒服不已。
“大王不用多礼!”
李恪淡淡的说道。
随即,他跳下马背,快步走到松赞海青面前,笑道,“你可是做大王的人了,可不能这么失了礼数啊!”
“殿下多虑了,海青的一切都是殿下给的,海青岂能忘本?”
松赞海青诚恳的说道,“海青以前就说过,要终身侍奉殿下,岂能因为有了今天的成就就能够反悔呢?”
李恪没有说话,他怔怔的注视了松赞海青良久,见他没有说话,说的话全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李恪这才淡淡的笑道,“本王晓得你的心意,晓得你的心意。”
然后,李恪在诸将和松赞海青等人的拥簇下进了逻些城。
逻些城因为东吐蕃国王松赞海青发布了一些列的优惠利民的政策,百姓们都很支持松赞海青的东吐蕃王国,又见松赞海青的东吐蕃王国是李恪所立,心里自然也就将李恪放在同松赞海青一样的高度。所以,李恪在和松赞海青一同京城,行走在逻些城的主干道上的时候,即便有鬼面骑五步一哨,十步一岗的守卫,但百姓们还是跪在地上用吐蕃语高声呼喊万岁,以表示李恪给他们的恩情。
李恪走到通往王庭,也就是通往布达拉宫的御道上,感受完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之声,又经受了吐蕃国王的亲卫对和狼骑营的高呼声,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自己这几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等李恪一行人来到王庭的大殿,李恪坐上了主位,松赞海青下手作陪,诸将落座,李恪这才说道,“今天,本王来到逻些城只处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松赞干布;第二,怎么样治理吐蕃王国。”
诸将静静的听李恪说。
“第一个问题,既然松赞干布已经被擒获,他对吐蕃所犯下的罪名必须受到惩罚,他的罪名就交给东吐蕃王国审理吧,你们对吐蕃律法很清楚,你们知道松赞干布犯下了什么大罪。第二个问题,怎么样治理吐蕃王国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王直说一个大概,那就是今后的逻些城将作为东吐蕃王国的都城,逻些城以东将属于大唐的领土,逻些城以西将属于东吐蕃王国的领土。”
李恪说道这里,看了松赞海青一眼,见他表情没有任何的变化,便继续说道,“还有,逻些城以东的吐蕃百姓必须要迁移到逻些城以西的地方生活,属于大唐领土的逻些城以东的土地大唐将施行迁移工作,会迁徙一部分汉人和突厥人,就不能让吐蕃人生活了。”
“至于怎么治理吐蕃的问题,这将是东吐蕃王国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本王要说清楚,虽然我们擒获了松赞干布本人,可他有一个儿子图龙和几名大臣已经逃到了泽当城,泽当的吐蕃发祥地,地理复杂,易守难攻,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图龙,不能让他在泽当发展壮大,这个任务就交给东吐蕃王国负责剿灭,大唐会协助你们。”
李恪继续说道。
“诺——”
松赞海青领命道。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李恪继续问道。
“没有——”
诸将回答道。
“那就散了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他也觉得自己有点疲惫,需要休息。
等到诸将散了,李恪进入内院休息。
松赞海青和大相高邑两人联合许敬宗,三人开始了多松赞干布罪状的罗列。
真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给你罗列罪状还是不容易?更何况还有一个喜欢阴谋诡计的许敬宗呢?
所以,三人经过周密的谋划,细致的推敲,终于确定了松赞干布的十大罪状。
罪名确定,依照吐蕃的律法,松赞干布就要被出于斩刑。
松赞干布的罪名一公布,说要在三天后出于斩刑,逻些城的百姓一片哗然,他们没有想到堂堂的吐蕃以前的国王也会被斩首。此时,他们才发觉大唐北王殿下的强悍,在他们的心里松赞干布已经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现在北王李恪要斩杀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男人,那他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存在呢?
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李恪探望过一次松赞干布。
两人在吐蕃地牢了聊的不多。
当时,李恪去探望松赞干布的时候,松赞干布表现的很淡定。
“你终于来了!”
松赞干布淡淡的说道。
“我不能不来!”
李恪回答。
“你会对她好吗?”
松赞干布问道。
李恪沉默。
“她是被逼迫的!”
松赞干布继续说道,“再怎么说,她也是你的结发妻子啊!”
“但是,你忘了一点,她谋杀亲夫!”
李恪冷冷的说道。
“你不原谅她?”
松赞干布问道。
“她能原谅自己就行了,何须我的原谅!”
李恪说道,“要不是她听信了你的话,做出这样的错事,吐蕃会遭到灭国吗?你会有这样的下场吗?”
“——”
松赞干布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李恪。
半晌,他向李恪说道,“我会被处死?”
“没人希望你活着!”
李恪说道。
“你可以亲自动手吗?”
松赞干布恳求道。
“我不会——”
李恪肯定的回答。
“为什么?”
松赞干布不解的问道。
“自会有人结束你的生命,但那个人不是我!”
李恪回答道。
“为什么不是你?”
松赞干布怒道,“为什么我不是死在你的手里呢?”
“我已经不杀人了,没人值得我亲自动手,除非有人威胁到我的生命!”
李恪淡淡的回答道。
松赞干布不说话了,他沉默了。因为,李恪给他的答案已经很清楚,李恪话里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自己不够资格让李恪亲自动手,只有威胁到李恪的人才陪李恪亲自动手。
“你可以走了!”
半晌,松赞干布冷冷的说道。
“好好享受这三天的生命吧!”
李恪说完,头也没有回的离开了地牢。
第六百七十章 回长安,喝老酒
新上任的吐蕃国王松赞海青因为自己的权威,处死了老国王松赞干布,新吐蕃王国又是大唐扶持的傀儡政权。李恪见诸事处理完毕,就开始了班师回朝的准备。回到长安,他还有很多问题处理,第一是给将士们请功,按照以前的想法将西北控制在自己的心腹手中,第二是怎么减去功劳簿上自己的功劳,免得被李世民猜忌。这两个问题一个比一个难办,要让苏定方等心腹将领留在西北不难,难的是给他们多大的权利,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只要处理不当就会给他人口实,会招致李世民的猜忌;至于消减自己的功劳,这就更加的难,灭了吐谷浑,攻下吐蕃,占了吐蕃五分之四的土地,大唐的版图扩大了很多,这是多大的功劳,即便自己想要消减,可大唐的百姓看在眼里,军中将士看在眼里,朝廷能不封赏自己吗?可这么大的功劳又该怎么封呢?封高了自己不想要,免得高处不甚寒,封底了百姓和军中将士们有意见。
所以,现在即便是打了胜仗,灭了野心勃勃的吐蕃,就剩下了一个苟延残喘的新吐蕃王国,李恪的眉头还是紧皱,心中心事重重。
“殿下,什么时候回长安呢?”
陈其前来跟李恪请示。
他和薛仁贵、裴行俭、哲羽、侯虎,李仙重是唯一的可以跟随李恪回长安的北王府心腹武将,其他的将领还要驻扎在西北,等到朝廷有了具体封赏和确定了他们的官职,他们才能离开。这也是李恪的意思,他不想在长安城的太极殿让李世民亲眼看见封赏的武将中全部是他的心腹将领,更不想将所有的心腹将领召集到长安展示自己在军中的权利和威望。
“明天就班师回朝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今晚,你们就去跟大家将去道个别吧!”
“诺”陈其领命离开。
李恪则是看着陈其离开的背影怔怔出神,陈其等人都是跟随他很久的将领,为了他的目标和理想,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现在已经不年轻了,可依旧是没有家室,自己也该是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了。李恪想到这个问题,就开始思念自己在长安城的家人。
第二天,大军开始班师回朝。
李恪给苏定方留下了两万重骑营和三万黑骑军,还有宇文过的一万幽州铁骑和吐延的两万吐谷浑精骑,总共六万大军,其他的各军都是各自带回。李恪亲自率领自己的一万狼骑营和两万鬼面骑、五万黑骑军还有剩下的卫军离开了逻些城。
李恪走的这天,逻些城外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都是前来送行的军中将领和以吐蕃国王松赞海青为首的吐蕃王庭大臣。因为送行人员比较多,李恪没有跟大家一一说话,只是跟苏定方说了几句话,意思是让他放手去做,在解决完新吐蕃问题之后将目光瞄向西域诸国,西域诸国迟早会成为大唐版图上的线条。
李恪历来逻些城,程名振也率领自己的扬州大军离开了逻些城,孙贰朗也率领陌刀兵回到了凉州城待命。
大军班师回朝,表示大唐对吐谷浑和吐蕃三年的战争已经结束。
长安城的百姓自然欢欣鼓舞,全都聚集早城外或者朱雀大街上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们。
大唐本就是一个尚武的国度,有了多突厥的大胜,已经极大的膨胀了唐人必胜的信念,现在又有了对吐谷浑个吐蕃两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大胜,唐人自然要庆贺一番,将自己摆在了天朝上国的位置上。
不管的长安城的百姓,就是皇宫里的太宗皇帝,也是难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出城在朱雀门迎接凯旋而归的大军。
因为,开疆扩土的每一个帝王的梦想,太宗皇帝作为马上打天下的皇帝,自然对武力征伐很热衷,只是碍于国库和百姓的生活难以亲自而为,而现在李恪大胜吐谷浑和吐蕃,灭了这个两个国家,剪除了大唐西北的隐患,又给大唐版图增加了不少国土,作为皇帝的李世民怎么能不高兴呢?
没有让大军进长安城,而是让黑旗营和鬼面骑、狼骑营驻扎在城外,身边只率领了两千的鹰卫,其他的都是卫军的精锐。
大军行走在朱雀大街上时,大唐的百姓欢呼雀跃,高声喊着大唐万岁,北王千岁的口号,吓得李恪差点没坐稳摔下马背。大唐万岁可以喊,可北王千岁不能乱喊,百姓们高呼北王千岁,这说明自己的威望很高,这对李恪不是好事反而会引来诸多麻烦和猜忌。
可是,这是百姓们对自己的认可,李恪也没有办法阻止,只能强颜欢笑的快马越过了朱雀大街来到了朱雀门前。
李恪和李仙重、陈其等一行武将率领大军来到朱雀门前时,门前的场面要比他们在经过朱雀大街时看到的场面更加庞大。大唐长安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在,他们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现了在李恪和大军面前。
“儿臣参见父皇!”
李恪急忙跳下马背,向李世民施礼道。
“末将参见皇上!”
他身后的诸将也向李世民行礼。
“大家不用多礼!”
李世民淡淡的笑道,尽然亲自上前扶李恪,李恪不敢受李世民的大礼,快步起身稳稳的扶住了李世民。
李世民懂得李恪的心思,只是淡淡的一笑,任由李恪搀扶着他。
“大军凯旋,将士们为大唐争光,扬了大唐的威风,震慑了西域小国,朕很高兴,很感激你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