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岑文本一直在关注李恪的反应,他就想看看李恪是否能够采纳自己的建议,看他是否能够不为这批巨大的宝藏而诱惑,能够暂时的隐忍下来。因为,宝藏毕竟是前朝杨广留下来的,李恪说自己想得到这批宝藏也无可厚非。但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如果李恪不顾全大局,不听从自己的建议,一意孤行的要彻查关于宝藏的事情。那自己又能如何拦得住他呢,以后出什么事情就是想帮他也无能为力。
所以,这对李恪是一个考验,而岑文本就是想利用这样一个考验来看看李恪的心志,看他是否有成大事者所具备的不为外物所动的坚强的心志。
突然,李恪的目光变得冷淡而尖锐起来,“先生,那你觉得恪该怎么办?”
李恪觉得既然自己已然入局,何不跟他们好好下一盘棋呢?再说,如果宝藏的传言是真的,那对他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才对啊。
岑文本看到李恪身上那种冷静,那份独有的果断,还有敢于经得住这样大的诱惑,心里高兴,微微一点头道,“微臣以为要以不变应万变,殿下现在要做的就是办好长安赛,然后能从中找出一丝的蛛丝马迹。等到自己有能力,有实力来追查这件事情的时候再详查也不迟。因为,现在我们手上掌握的情报太少,还有就是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暂时不宜追究,等待时机。”
李恪同意岑文本的主意,岑文本的话说的很清楚,现在的自己要权利没权利,要人马没人马,有什么能力再彻查这样一件大事呢?如果,非要追查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现在,只能暂时保护自己,培养自己的实力,等到自己有权利,有能力追查的时候,别人即使想阻拦也无济于事。
想通这点,李恪对岑文本恭敬的拱手道,“多谢先生指点,让恪明白以后该如何行事。”
岑文本笑道,“殿下何须如此谦虚,如果不是你自己能够经得住财富的诱惑,微臣又何来指点直说呢?”
李恪笑道,“原来先生是在考验恪的心志啊,恪差点就误入歧途,辜负了先生的期望。”
岑文本看到眼前这个想通了一切之后显的一脸轻松的学生,心中升起了一股豪情壮志,“殿下要成大事就需要坚韧不拔之志,文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望殿下赎罪,文本能够辅佐殿下,也是文本之福啊。”
“多谢先生!”
李恪很激动的握住岑文本的手说不出话来。但是,岑文本能够从李恪的眼中看出他的真情流露,看的出他对自己的敬意和信任。
两个人就是这么信任,彼此心照不宣。这也是岑文本对李恪一生都忠心耿耿的原因,以至于在后来屡次救李恪于危难之间,被李恪成为“及时雨”
第五十四章 渭水送别
李恪从岑府回到府邸已经是傍晚时分,刚到书房想练几笔字就见杨恩走了进来,李恪知道李世民喜欢书法。所以,刻意开始练习书法,又因为他在前世临摹过王羲之的字体。所以,写出来的王体深受李世民赞赏,而他自己也把练习书法当成了练笔练心境的一项事情。
他吩咐在自己练习书法的时候不许别人打扰,但杨恩在这样时刻进来,必定有什么事情,于是问道,“杨恩,有什么事吗?”
杨恩对李恪开始练武习文的态度很满意,回道,“殿下,今天午时你去岑府,武府的人送过来一块玉佩,说是武二小姐给你的,并且说武二小姐今天就要启程了去利州(今四川广元)”
“他说是今天要走吗?什么时候启程?”
李恪接过玉佩,绿色古玉落在他的手里,触手温暖,感觉细腻光滑,淡淡的颜色在昏黄的烛光中显得雅致莹润。果然是好玉,李恪赞道。
“送信的人本想把玉佩亲手交给你,可是等了你一下午见你还没有回来,就说下午他们要走,不能耽搁,然后把玉佩交给了老奴,急匆匆离开了,听送玉的家人说今天下午就走。”
杨恩道,他对李恪很恭敬,就像以前对杨妃一样,虽然李恪以师之礼待他。
李恪想不到跟武瞾认识这么短的时间,这丫头会在临走的时候给他玉佩。不过他也奇怪武瞾一个小丫头送自己玉佩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杨老,武府家人走了多少时辰了?”
李恪突然问道,既然武瞾送他玉佩,他觉得自己还是该去送送她。
杨恩不假思索的说,“有一个时辰了。”
“陈其,备马!”
李恪喊道,“随我出城。”
“诺。”
陈其在门干脆的答道。
“殿下,你这是要去哪啊?快要用晚膳了。”
杨恩说道,他虽然对李恪很恭敬,但同时也对这个王爷很疼爱,时刻关心着他的生活起居。
“杨老,我出城去送送武大人。”
李恪一边把玉佩佩戴在腰间,然后把渊虹佩拿在手里,走出了书房,“晚膳等本王回来再吃,你先自己用膳吧,不用等我。”
杨恩还想说什么,李恪已经在鹰卫的拥簇下出了汉王府。杨恩看着急匆匆走出汉王府的李恪,遥了摇头,叹息一声不再言语。不过,他还是比较欣赏李恪在骑射和枪术方面的天赋,觉得李恪能够在自己的变态式的训练中挺过来,足见他的心志是如何的坚强。但是,最让他放心的还是李恪对自己安全的重视,每次出门都是鹰卫不离身,陈其不离左右。
李恪出了王府就见陈其已经准备好了马匹,他接过马鞭一跃而上,稳稳坐在马上,“出城!”
陈其和鹰卫也是齐刷刷的上马,跟在他的身后。
黄昏时分,沉浸在夕阳余晖中的长安城在李恪数十匹骏马的马蹄声中惊醒,让行走在长安大街上的百姓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紧张。因为,他们很久都没有看到过如此放马奔驰在长安大街上的情景,除非是边关急报。
所以,看到李恪等人一副戎装,以为边关又发生了什么战事。在大街上巡视的金吾卫看到黑衣黑甲的精骑,就知道是汉王李恪的护卫,也不敢过来阻拦说他扰民。因为,他们在长安预演赛的时候和汉王府一同执行了安全护卫工作,对李恪的黑衣卫很是佩服。他们个个不但身手了得,骑马骑射更是精湛,这让同时精锐的金吾卫军人非常佩服他们,因为大唐军人的骄傲是他们只佩服强者而藐视弱者。
李恪和十多骑鹰卫就像是奔驰在长安城大街上的黑色巨龙,嚣张而霸气,瞬间的功夫就消失在朱雀门大街,出的明德门消失在暮色中。
“陈其,距离渭水边还需要多长时间?”
出了长安城的李恪问道。
“回殿下,如果保持这样速度,还需要一炷香的时间。”
陈其不暇思索的回道,作为一个军人,李恪的侍卫长,他已经习惯了李恪随时的询问。
“太慢了,加快速度。”
李恪大声道,一鞭抽在马屁股上,青马吃疼,瞬间奔驰起来,将众人甩在了最后。
武瞾在渭水边目光有点呆滞,心不在焉的望着夕阳,默不作声。她身旁的武元庆劝道,“二妹,快走吧,汉王殿下是不会再来的,你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府,难道他晚上回来,你就要在这里等一个晚上吗?这样会耽误爹爹的行程的。”
“是啊二妹,还是走吧,不要再等了。”
武华也在旁边劝道。
“我就要等,就要等。”
武瞾倔强的道,“殿下哥哥会来的,我知道他会来的。”
武夫人和武士彟见到女儿为了李恪如此倔强,不由摇了摇头,不再言语。他们还是第一次发现华姑会为了一个相识不到一个月,见面不超过三次的人三番两次的不听他们的话。
不过两人也在女儿的脸上看得出她虽然嘴上说,但心里似乎已经明白李恪不会再来。
武士彟给武夫人点了点头,武夫人叹息一声,走到武瞾面前,劝道,“华姑听话,不要再等了,你都等了一下午了,送信的阿福说汉王殿下根本不在府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再不能耽误你爹爹的时间,要是再不走天黑之前就赶不到前面的驿站了。”
武瞾听到武夫人如此说,心里觉得难受,难道自己真的就不能在走的时候见一面殿下哥哥吗?“娘亲,爹爹非要今天就走吗?”
“傻孩子,爹爹也是为这个家好啊,多在京城待一天就多一天的是非。哎,为娘跟你说这些干吗,真是的,华姑我们走吧,不要再等了好吗?”
“娘亲,殿下哥哥会来的。”
武瞾嘴上说,但是脚步却不由自主的移动起来,朝车架方向走去。
武瞾在武夫人的劝说下不再等待,在她踏上车架的那一瞬间留下了眼泪。因为,她从大哥和大姐口中得知他们这次去利州,回京的希望渺茫,这样就意味着她可能永远都见不到自己的殿下哥哥了。
就在这时,突然长安方向传来阵阵马蹄之声,整齐的马蹄声就像是战鼓一下敲击着众人的心。武士彟脸上一变,他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在急速奔驰中还能保持如此整齐的马蹄声,只有两只队伍,一是,突厥可汗颉利的亲卫;还有就是李世民当年的亲卫,如今的百骑。
马蹄声从长安城方向传来,显然不是突厥的骑兵,难道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变故?还是,李世民要对自己下手?不然,为何会出动人数不足五百,直接听命于李世民指挥的精骑呢?
武士彟想到这里,脸色有些惨白,而武府的众人,包括车中的武夫人武瞾等脸上也出现不同的惊恐。
“阿福,出发。”
武士彟果断的下令。
阿福一扬马鞭,车架开始慢慢的在官道移动,而李恪从很远就看到前方移动的车架,从车架的规模和人数来看,他肯定就是武士彟。所以,加快了速度赶了上来。
武士彟在走的同时不时的注意着身后的情况,看到骑兵迅速的追了上来,看架势是冲自己来的,一颗心沉到了谷底,难道李世民真的就不放过他这样的老臣。他刚来京城就先去看望了一下太上皇李渊,然后去觐见了李世民。李世民对他还是很尊敬,两个人也说了很多的话。昨天圣旨了下来了,让他到利州担任都督。
虽然,他从扬州都督府长史成了利州都督,真正的军权在握。可是,他自己知道这是在明升暗降。扬州都督府为大都督府,管辖着淮南的十二州军事,即使他只是一个长史(相当于副都督)但权利也是很大。但是,利州都督虽然掌管一州军事,却是受到益州大都督管辖,其实权利还没有扬州都督府长史的权利大。
所以,他在接到圣旨的时候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让他在利州能够安安稳稳度过自己的晚年。而就在这样敏感的时期,楚王李佑突然造访。两人聊了半天,武士彟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他想招揽自己的意思。他已经看到了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了皇位手足相残的事情,所以,不想再卷入争储的是非当中。所以跟夫人商议之后,他决定今天动身,不想多呆在京城惹上什么事端。只是,他没有想到李世民还是不放过他,心里突然一阵凄苦,自己终究还是不能善终。
可是,当他看到快到眼前的是李恪的时候,心里不再凄苦,而是惊讶,震惊,不可思议。
他没有想到,这数十人可以跟突厥精锐和李世民百骑相媲美的骑兵竟然是李恪的护卫。其实,李恪今天带的这些鹰卫就是他打猎那天的护卫,只是当时还有秦怀玉柴哲威等人的家将,护卫参差不齐,所以他没有感觉出来。
李恪看到眼前还在震惊中的武士彟,高声道,“本王送别来迟,还望武将军莫怪。”
“殿下能来送老夫,老夫已经很高兴,何来怪罪之理?”
武士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回答道。
而这个时候武瞾从车架中看到了来人就是李恪,还没有等车停稳就从车架中跳了下来,跑到李恪面前哭道,“殿下哥哥,你终于来送华姑了,华姑以为再也见不到殿下哥哥了呢。”
“华姑别哭,殿下哥哥肯定会来送你啊,殿下哥哥就是再忙,再有事情也不会不来送华姑的。”
李恪安慰道,他怎么也看不出眼前这个哭泣的小女孩会是以后那个权倾大唐,登基为帝的武则天。
“殿下哥哥真的是这么想的?”
武瞾突然问道。
李恪本想只是安慰一下武瞾,没有想到她会这么问,怔了一下道,“傻丫头,殿下哥哥怎么会骗你呢?”
“那殿下哥哥会在空闲的时候来利州看华姑的是吧?”
武瞾趁机问道。
“额,恩,这个,肯定会啊,殿下哥哥有时间肯定会去利州看华姑。”
李恪突然觉得自己上了武瞾的当,她没有想到这个丫头年纪这么小,却把自己一步一步引进了她设的圈套中。
武瞾听李恪答应了她的要求,高兴的说,“那华姑就等着殿下哥哥来利州看华姑了。”
然后,当她的目光看到李恪配在腰间的自己送给他的玉佩的时候,忍不住解释道,“殿下哥哥,这块玉佩是华姑百岁的时候娘亲给华姑祈的平安符,今天华姑就将他送给殿下哥哥,希望能够保佑殿下哥哥一生平安。”
“那殿下哥哥就谢过华姑啦,呵呵,放心吧,殿下哥哥不会有事的,殿下哥哥可是王爷,他们都听我的话的。”
李恪没有想到武瞾会如此关心自己,心里感动,想起了第一次见面时跟武瞾的对话。
“恩,那华姑要走啦,殿下哥哥要保重啊,华姑有点舍不得呢!”
武瞾虽然年纪小,但是毕竟生在富贵之家,说话很得体。
李恪见武瞾送自己玉佩,自己不送点东西表示一下不好。但是,送什么呢?自己出门的时候除了渊虹剑之外什么都没带,又不能送小姑娘宝剑。沉思片刻之后对陈其道,“陈其,笔砚。”
“诺。”
陈其答应一声,立马从随后侍卫的马匹上取下毛笔和砚台,开始研墨。这是李恪要求的,出行必带的东西之一。
李恪想了半天,既然自己拿不出什么东西送她,就送她一幅字吧,反正自己的王体深受李世民赞赏,送给武瞾也不丢面子。
陈其研完墨,两个侍卫将手帕四角拉直铺开,李恪拿着毛笔,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狼毫一挥,在手帕上写了起来。写完之后,李恪看了看自己的得意之作,微微一笑。手帕是纯丝制品,质地很好,所以墨汁在上面没有湮开,字体显得刚劲有力。
他将手帕交给武瞾道,“华姑,殿下哥哥走的急,没带什么东西,这幅字就送给你吧,算是殿下哥哥给你礼物吧。”
武夫人虽能写几个字,但对于书法之道不甚精通。可是,武士彟对于书法还是有点研究,他在看到李恪写在手帕上的王体时心里再次被震惊。这个汉王殿下不简单啊,身边侍卫如此精悍,显然必定有能人在辅助他。而李世民酷爱书法,特别是对于王羲之的书法情有独钟,这是人所共知的。如今再看到他写的一手王体,岂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武士彟想到这里,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他上前道,“华姑,还不谢谢殿下。”
然后对李恪道,“殿下,微臣就此告辞,以后有什么需要的,请殿下明言,微臣拒不推辞。”
李恪听到武士彟自称微臣而不称老夫,心里明白他的意思,但也不点破,拱手道,“武将军一路保重!”
武瞾在看到李恪写给自己的字时,虽然还不太懂上面诗的含义,但是对于李恪的王体很喜欢,开心的道,“殿下哥哥,华姑很喜欢你送的礼物,你放心,华姑以后一定会努力练习书法,一定也会像殿下哥哥这样写出漂亮的字的。”
说完之后依依不舍的和武士彟等人走向了车架。
李恪看着恋恋不舍远去的武瞾的身影,叹息道,“希望我今天的举动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
然后,回头上马朝长安城奔去。
而在车上的武瞾,将李恪的手帕打开,仔细读起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当武瞾读到这里时,又不自主吟了一遍。她虽然还不曾明白全诗的大意,但是就这两句话足以让她记住了李恪,永远的记住了这个殿下哥哥。
很多年之后,当武瞾长大之后,明白了诗中的意思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她的人生开始了改变。而李恪自己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他毫不在意,随便写的一首《鹊桥仙》竟然会改变两个人命运,竟然会改变整个大唐的历史轨迹。
第五十五章 黑衣女子
李恪一行在回城的路上不紧不慢的走着,他还不时的跟身边的鹰卫灌输一些关于情报方面的知识。除了陈其听的很仔细很认真之外,还有两个人听的格外认真,这两个人就是候虎和孟山。
自从他们被李恪任命为鹰卫校队的队长之后,两位对李恪可谓忠心耿耿,时常跟在李恪的身边,是除了陈其之外随身时间最长的人。就在前不久,陈其给他们两个人安排了任务,就是监视朝中重臣。而今又听到了李恪关于情报和侦查等方面灌输的知识,让两个人突然发现自己的目标和责任。
可是,李恪没有想到,就是他今天的言论成就了黑衣卫的两头狼,今后被人们称为黑衣卫双狼的候虎和孟山。
李恪自己对于情报方面的知识不是很懂,但是他对于历史上明朝的锦衣卫比较熟悉。所以,言语中透露出了一些锦衣卫的编制和侦查方法,让众人受益匪浅。
而就在这时,突然从身后冲出一匹马,直向众人撞来。马上骑士一身黑衣,脸庞掩藏在斗篷中,面目看不清楚。众人因为看到快要到眼前的黑衣骑士迎马上前拦截,可是只听见一个女音喊道,“找死!”
然后听到“啪啪”两声鞭响,其中一个黑鹰卫被黑衣骑士用马鞭打了下来,而黑衣骑士就在这一瞬间冲过李恪的队伍。
原来鹰卫过于担心李恪的安全,所以对黑衣骑士这样想从李恪身边经过的人防备很严。所以,才认为她对李恪有威胁而拦截。其实,人家并不是想用马撞李恪,而是想快速从他们中间通过。因为,众鹰卫在官道将李恪包围的严严实实,占用了全部的官道。
陈其见眼前黑衣女伤了鹰卫竟然一句话都不说就像走,简直不将众人放在眼里,身为李恪的侍卫长他怎么能忍受他人如此欺侮李恪,大吼一声,“保护殿下。”
自己拍马追了上去。
李恪看到黑衣女骑士骑术精湛,刚才用马鞭将鹰卫打下马的功夫是以鞭代剑,显然是所谓江湖中人,怕陈其不敌她,挥动马鞭追了上去。
黑衣女骑士穿过李恪正要快马扬鞭,就见陈其追了上来,她没想到这帮当官的霸占了官道自己不予追究不说,竟然还敢上来问自己的罪。顿时,心里怒火而起,不再想赶快入城,迟了就要恐怕城门关闭的事情,想给陈其一点教训。
陈其见黑衣女骑士突然停住马,自己速度不慢自快朝女骑士撞过去,他在两匹马将要碰头的瞬间,伸出左手想将对方从马上抓下来。
可是,黑衣女骑士在陈其手来抓自己的时候侧身闪过,而她的马鞭突然朝陈其的门面袭来。陈其脸一侧躲过对方的鞭子,可是没有想到,鞭子在他躲过的时候转了一个圈又朝他的面部袭来。陈其一怒,左手突然迎上将鞭子顺手抄在手里。只听见“啪”的一声,陈其的马错过黑衣女骑士的瞬间,鞭子应声而断。
黑衣女子想在陈其抓她鞭子的时候将他拉下马来,没有想到陈其手上劲道如此之大,不但没有将陈其拉下马,而且还被他把自己的马鞭给拉断。心里一惊,更多的是愤怒,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折辱在这样一个小将的手里。心中一狠,掏出身边的长鞭向身后的陈其袭来。
陈其也不犹豫,拔出佩刀向黑衣女骑士攻了过去,两人你来我往,鞭来刀行,战的难解难分。
黑衣女骑士见自己依然不能胜对方,心中越发的恼怒,但是她知道自己没有对方那样的骑术。所以,时间一长必定会输,把心一横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向陈其射了过去。陈其见自己半天还没有将对方拿下,心里也是惊讶女子的功夫,但是他看出对方输在马上骑术不精。所以,也不敢大意小心应对,见她拿东西向自己射来,立即用刀挡开。
可是,自己倒没有事,他胯下的战马被流矢射中眼前,吃疼的四蹄乱蹦将他摔了下来。陈其见对方虽然是女流之辈,但出手狠毒,暗器中竟然淬有剧毒,骏马在奔腾了两下之后突然倒地而亡。陈其心里大怒,一声大吼,一拳向自己踏来的黑衣女骑士的马头上打去。
只听见一声马嘶,黑夜女骑士也没有防备的被骏马摔了下来,而她的马突然倒地,口吐鲜血,显然被陈其硬生生的一拳给打死了。
黑衣女子被陈其的拳劲给震住了,就是远处追来的李恪和众鹰卫也被震住了。李恪没有想到陈其的拳法如此霸道,竟然将一匹神骏硬生生的一拳打死。他虽然看过陈其力举千斤,但今天又见到陈其拳暴骏马,心中又是另一番感受。而众鹰卫也一样,他们平时在陈其训练的时候就被陈其精湛的骑术和刀术倾倒,如今又见陈其的神拳,岂能不高兴,不由的大声呼喊,为陈其欢呼起来。
李恪见两人都是以命相搏,怕陈其有所闪失,连忙走上前对黑衣女子道,“姑娘,刚才只是个误会,还望你就此罢手,如何?”
黑衣女子岂能罢休,陈其一拳打死的可是她的爱马啊,千里良驹啊。但是,她也知道陈其一个人就够她对付的,再加上李恪和他身后的一帮护卫,自己未必就能讨得好处。所以,心思一转,强忍住自己的愤怒。然而越是这样,就越让她觉得伤心,又好似委屈,“罢手也行,你让他赔我的马?”
虽然大唐不像后来的大宋那么缺马,可是贞观时期的大唐对马匹的需求也是极大,一般不是官宦之家是骑不起马的,而像黑衣女骑士这样的千里良驹就更加难得了。
“好,你的马我赔,多少钱?”
李恪见对方要钱,心里一松,立马答应。
因为刚才他从对方马匹的装饰上判断出这个女子不简单,自己两方都没有仇恨,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别给自己添麻烦就最好。
“你赔得起吗?这样的千里良驹是你能用金钱衡量的吗?”
女子见李恪竟然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爱马,怒斥道,“你们这些官宦子弟就知道以钱压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大胆。”
陈其斥道,众鹰卫将女子围在了中间。
“干什么呢?退下!”
李恪斥道,“姑娘,既然不要金钱,那就陪你马。不过,你的良驹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找到的,不妨你告诉我姓名,留个地址,改日我寻得好马给你送到府上去?”
女子见李恪说的有理,寻找良马确实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得到的。不过一想到自己的爱马,心里一阵难过,“既然你这么说,我也不强求,我给你两个月时间,两个月之后在渭水边我会来取马?”
说完,不理会众人,在倒在地上的马匹上取回自己的宝剑,径自消失在官道上。
陈其见女子离开,这才对李恪道,“末将失职,让殿下受屈,还请殿下治罪。”
李恪见陈其如此认真,呵呵一笑,走到他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其,你做的很好,刚才你拳暴神骏可是让本王开了眼界啊。至于寻找马匹的事情你不必放在心上,本王府中有的是好马?恩,回去你让杨恩给你也挑一匹吧。”
陈其感动道,“谢殿下。”
然后,李恪等人继续往长安而去。不过,李恪在上马之前从路边捡了一块东西,众人因为都没有注意,只有陈其、候虎和孟山注意到了。李恪对三人的仔细很满意,但也不言语,一路上给鹰卫们又开始了他的情报和侦查方面的灌输。
等李恪一众人消失,不过片刻,黑衣女子去而复返,在刚才打斗的地方寻找了半天。不过,天色已晚,她什么都没有找到。然后就见她狠狠道,“我不会放过你的,哼!”
第五十六章 “唐”和百骑
回到王府,杨恩就迎了上来,“殿下回来了。晚膳已经准备好了,就请用膳吧。”
“恩,确实饿了。”
李恪笑道,将马匹交给府中下人,来到了聚义殿的前厅。
桌子上已经排好了一桌子的菜肴,这还是李恪提出节俭之后的标准。但是即使这样,满桌子的山珍海味对李恪来说也是一种奢侈。他坐定了之后,看到身边的陈其和杨恩,招呼道,“杨老,陈其你们也坐下,大家一起吃。”
“殿下你用吧,老奴已经用过晚膳了。”
杨恩推辞道。
“殿下,末将等殿下用完晚膳再吃。”
陈其也推辞道。
李恪知道杨恩没有吃,因为他清楚府里的人在他没吃之前是不敢擅自吃饭的。所以,他起身将杨恩推到座位上,“杨老,这么多饭菜本王一个人怎么能吃得了,大家一起吃吧。”
杨恩没办法,只能依了李恪。然后,李恪对陈其命令道,“陈其,坐下吃饭。”
“殿下,末将……”
陈其讷讷道。
“本王叫你坐下吃饭就吃饭,你哪来那么多废话?”
李恪显出不悦的神色。
陈其只好坐了下来,不过他没有像杨恩那样坐的平稳,只是坐了凳子的三分之二。李恪也不理会他的举动,开始动起筷子,因为他确实饿了。吃了几口菜,李恪突然恍然大悟似的喊道,“候虎,孟山。”
门外守卫的候虎和孟山听到李恪的传唤,推门进来道,“殿下有何吩咐?”
李恪指了指眼前的空位,道,“你俩也一起坐下陪本王吃饭。”
两人大惊,忙推辞不已,李恪大怒,“让你们坐下吃饭就吃饭,怎么本王的饭菜里有毒啊?”
李恪如此一说,两人也不敢推辞,乖乖的坐了下来。毕竟两人身份卑微,很少被人重视,今天李恪突然让两人同桌而食,两人显得战战兢兢,只顾着闷头吃饭,不敢夹菜。
李恪心里好笑,觉得两人对自己也太过恭敬了吧,于是亲自将鸡腿夹到两人的碗中,“你们都是本王的虎卫,怎么能只吃米饭不吃菜呢,把这两个鸡腿吃了。”
唐朝注重世家门阀,士族子弟往往能仕途平坦,平步青云。而寒门子弟受到世家子弟的轻视,在仕途中也不够坦荡,而像候虎和孟山这样的贫家子弟一辈子的梦想也就是能够混个小校养家糊口。如今被李恪如此看重,早已感动的不知所云,两个七尺男儿差点流下泪来。他们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关心,如此看重,并且人家还是堂堂大唐王爷。
然后,李恪看到陈其直勾勾的看着他,疑惑陈其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如此看着自己,不由问道,“你难道也想本王给你夹个鸡腿?”
“啊?不是,没有,殿下我自己来。”
陈其被李恪的话给弄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惹得众人哈哈大笑,气氛顿时活跃不少。
陈其看到李恪没有说话,赶紧夹了两个鸡腿放到自己碗里,生怕李恪又像刚才那样问他。这让坐在旁边的杨恩觉得这个汉子的可爱之处,便开口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