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
李恪笑道,“延族,你向朝廷上书,给定方和陈其他们请功!”
“诺”许敬宗回答道。
而只是,王中长又走进书房,“殿下,兵部派来的使者!”
“让他来书房吧!”
李恪道。
“诺”王中长领命。
半晌,就见王中长领进了一名兵部传达公文的校尉。
“参见殿下!”
校尉行礼完毕,就将兵部的公文递给了李恪。
李恪看完,交给许敬宗,对校尉说道,“你下去吧!”
“诺”校尉离开。
“延续,你想想看,父皇让左右卫来凉州,但是左卫大将军张亮、右卫大将军柴绍,张亮自然不会亲自来朔方,而柴绍又在华州坐镇,统筹调拨大军的粮草,那你说父皇会派谁作为这两支大军的将军呢?”
李恪淡淡的问道。
“殿下,皇上既然支持你的建议,继续跟吐蕃和吐谷浑作战,心里肯定已经做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微臣以为不会派遣什么大将制肘于你。”
许敬宗说道。
“恩!你说的也有道理!”
李恪点点头,“估计,过几天左右两卫五万大军会来凉州,你也提前给他们准备好营地和帐篷吧,十二万卫都是环卫京畿卫戍力量,可不像咱们北府精骑。”
“微臣明白!”
许敬宗听得懂李恪这句话中是意思,便恭敬的领命,见李恪没其他的事情,他便告辞离开。
第五百九十六章 诸将的聚会(一)
没过几天,兵部就派来两左右两卫五万大军。而且,领军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千牛卫将军李仙重。他是李言的儿子,是属于李恪一系的人。所以,这使得李恪对左右两卫的调配权有了绝对的话语权。而从李仙重的口中,李恪听到了让他惊讶的一个在军方之中的人事调动,那就是蒙昭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被提拔做了千牛卫将军的位置,顶替了李仙重离去之后的位置。对于李仙重,他身为千牛卫将军,统领两卫五万大军,以他的资历和地位绝对很合适,可像蒙昭来说,他在千牛卫没待多久,也没有多大功勋,这次被提拔的这么高,可谓是一朝飞升。而李恪也从这份任命中看到了李世民对他的一个态度,那就是李世民还是很信任他,很信任陆军学院的学生。
因为,李仙重是自己一系的将领,由统领两卫五万大军,李恪对两卫做了一下调整,将两卫五万大军合并组成了一支新的大军,李恪称之为卫军,卫军有骑兵两万,步卒三万。又将李愔和李宗两人调到卫军之中做骑兵主将和副将,让两人辅佐李仙重。
经过这样的调整,凉州城里顿时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有了三股强大的军队,分别是北府精骑,卫军和朔方士卒。北府精骑分别是狼骑营,鬼面骑,重骑营和幽州铁骑,突厥精骑组成,朔方士卒则有守城步卒和孙贰朗的两万陌刀兵组成。
虽然,朔方步入来了冬天,暂时是没有了战事。可李世民的旨意已经下达,那就是继续战斗。所以,李恪自己也不敢松懈,下达命令,让各军主将加紧操练兵马,等到来年开春在继续大战。一时之间,凉州城是喊杀之声震天,战马嘶鸣,战争氛围很浓烈。
时间慢慢的在度过!不知不觉见凉州城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衣。
这天,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二十五,这天是李恪下达朔方诸将齐聚凉州城的日子。
李恪所谓的聚集诸将,一是想传达李世民和朝廷的旨意,给大家继续作战的信心,跟诸将商量来年的战术安排,二是想跟跟谁自己多年的将领说说话,谈谈一些他们的私事和他自己今后的权利构想问题。
所以,在十二月二十五这天,朔方三线将领都聚集到了凉州城,北线来到凉州的将领是杜君绰和扎德勒,作为灵州大都督,庞孝泰很自然是肩负了守城的大任,而且,他也清楚这是汉王党一系的聚会,他来参加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南线前来的将领是苏定方和陈其两人以及薛崇,郭侍封被苏定方留在了南线大营统帅十万大军。李恪从苏定方的安排上看出了郭侍封在这几年的成长,他觉得很欣慰,因为郭侍封也是他想刻意培养的优秀将领,才会将他放到苏定方身边,跟苏定方学校兵法韬略,而现在苏定方能够将他单独留在南线大军大营,让坐镇大营统帅十万大军,这足以说明了他的能力。而且,李恪很清楚,以苏定的稳重行事,能够让郭侍封坐镇南线大军大营,肯定是会郭侍封很是放心。再加中路大军的所有诸将,凉州城里可谓是将星云集。只是,这些前来的将领之中没有华州刺史,西北行军副总管柴绍。因为柴绍也很清楚,这次的凉州聚会,肯定是李恪心腹一党的聚会,他是一个局外人,前来参见的话会显得很尴尬。所以,便在委婉的以身体不适而拒绝了邀请。而李恪也很清楚,以柴绍的身体,从华州来凉州不成问题,他拒绝了这次聚会,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中分时分,将军府大厅里的喧哗之声不绝于耳。
这是各方诸将汇聚在一起相互聊天。
因为,这里出了几个陆军学院毕业的学生之外,其他的将领都是李恪的心腹,都是参见过北伐突厥的战役。彼此之间的关系很不错,而这次大家又是协同作战歼灭吐谷浑和吐蕃,关系自然又进了一步。
所以,诸将之间见面之后聊的很愉快。
然而,就这时,就听见王中长喊道,“北王殿下到!”
诸将立即起立,就见李恪和苏定方联袂而来,大步跨进了大厅。
对于苏定方受到北王这样的礼遇,诸将一点都不妒忌,更多的只是羡慕而已。
因为,作为跟随了李恪很久的将领,他们很清楚苏定方在北王心目中的位置。
要说北王手下的第一战将是谁?大家会第一时间说出他的名字,他就是陈其。因为,只有陈其才有资格配称黑衣卫第一战将,只有陈其经历过的大战和苦战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称号。即便是自称勇猛无双的薛仁贵,在陈其的面前他也不敢托大。可要说北王手下第一智将是谁?那大家都会说,他就是苏烈苏定方。因为,大家都很清楚,每次大战,北王殿下点的第一员大将,在大战中担负重要任务是苏定方,而苏定方也不会辜负李恪的期望,他始终会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且,诸将也听说了黑衣卫中已经传开了一个关于李恪评价苏定方的话。
李恪的原话是说,“本王之所以敢打打仗,敢于统帅数十万大军北征突厥,西征吐谷浑和吐蕃,就是因为手下有苏烈,苏烈的统兵能力本王深信不疑,而且,本王相信他胜过相信自己。”
既然,北王殿下都这么说了,大家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呢!
“大家不用多礼!都坐吧!”
李恪淡淡是看了诸将一眼,这才开口说道。
“多谢殿下!”
诸将躬身谢道。
“定方,坐!”
李恪见苏定方明显愣了一下,便低声传唤道。
“多谢殿下!”
苏定方躬身谢礼,这才坐在了李恪左下手的位置。
其实,苏定方确实没有想到跟李恪来到大厅的时候会碰到这么多的将领。而他又是跟李恪并肩而行,看到这么多将领将目光移向了他,他才会有微微的愣神之举。
然则,真正想苏定方恍惚的还是刚才跟李恪在书房中的一席谈话。
苏定方还记得在书房中,李恪跟他说的每一句话,他跟北王的对话的场面。
“定方,父皇已经下旨让本王统帅大军继续跟吐谷浑和吐蕃作战,解决吐谷浑需要一年的时间,结婚吐蕃最多也只需要三年的时间。可是,西北终究不是中原,文化落后,百姓生活贫困,异族林立,想要打下西北容易,可想要统治西北,让他成为一个稳定的,繁荣的大唐北方高原,那是很困难的。所以,本王经过仔细的斟酌,决定在打败吐谷浑和吐蕃之后上父皇上书,在西北建立西北行军行辕,让他统帅大军永驻西北,给大唐一个安定的西北高原!”
“殿下放心,末将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之情!”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能够让你在西北有绝对的声望,本王还想建议父皇,给你封王,让你能够安心的统治西北高原。”
封王?就因为李恪的这一句话,让苏定方古井不波的心有了涟漪。
自古名臣名将,最大的荣耀便是封公,世袭罔替。然而,历朝历代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除了皇室族人,外姓大臣和将领不光立下多少功劳,也没有封王的资格。只有在特殊时期,才会出现一些迫于无奈而分封的异性王爵。然而,苏定方很清楚,北王不会害他,他说的封王是真心实意的分封,这样的话,他岂不就成了大唐第一个获得异性王爵的人吗?可是,他心里很清楚,除开外姓不得封王这一贯例,但就功勋而言,在北征突厥的大战中,他不是全军主将,即便有功劳但不是头功,而在这次针对西北的战役之中,即便打胜了吐蕃和吐谷浑,以他自己两场大战的功劳而言,也不足以获得分封王爵的资格。然而,北王殿下会上书给他封王,那原因只有一点,那就北王很感恩,懂得情义和情分,他为自己请功封王,是因为自己跟随在他身边九年的时间。
苏定方真的感动了,当时他语气哽咽的就不知道说什么好!
即便,北王对他说,他只能上书,是否能够封王,他没有权利,但就凭这一举动,对苏定方而言已经足够。自古士者,为主公做事,能有几个获得过这样的殊荣的呢?作为一个武将,作为一个征战沙场,想要光宗耀祖的人,难道这样的礼遇还不够吗?
还有一点让苏定方激动和感激的就是,他隐隐的发现北王想在西北战役一结束之后将权利回归到朝廷的意思。而自己能够获得封王,肯能跟北王主动交权给朝廷有关,可能是跟朝廷做的一个交易。
舍弃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部将换取高位和荣耀。苏定方自己遇到这样的主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然则,当时,他出了感动,感动,依然是感动。他很清楚北王这么做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理由。
苏定方就这样回忆跟李恪在书房中的谈话,隐约之间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他随即过神过来,发现是李恪在点他的名。
“殿下赎罪,定方施礼了!”
苏定方向李恪施礼道。
“定方,你说说,明年我们大军该怎么部署!”
李恪淡淡的问道。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诸将的聚会(二)
苏定方收回自己的思绪,仔细的思考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殿下,到了明年开春,吐蕃和吐谷浑的联盟肯能会终止。”
苏定方的第一句话便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见大家仔细在倾听自己的解释,他继续说道,“因为,自从北府精兵到了朔方,吐蕃大军连吃败仗,第一战便败在了凤凰岭,折损了大将桑东;第二战,便损失了十五万精骑;然后,三十万大军久攻凉州城受挫,又被我南线大军歼敌八万。这一系列的挫败使得他们的军心涣散,士气低落,想要继续跟大唐作战,对他们很不利。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跟吐谷浑断交,解除联盟关系,让吐谷浑独自面对大唐的数万精骑。”
“那吐蕃不担心我们会继续跟他们作战吗?”
就见苏定方的话刚说道这里,就听见薛仁贵问道。
“吐蕃怕跟大唐作战,可他们认为大唐在明天开春之后还不会跟他们作战。因为,大唐出兵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吐谷浑,要是吐蕃不跟吐谷浑联盟,可能吐谷浑已经被我大军所灭,而自始至终我大唐军队就没想过攻打吐蕃。所以,吐蕃人认为,只要他们退出跟吐谷浑的联盟,我们肯定不会针对他们,我们会解决吐谷浑。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吐蕃和跟大唐之间隔着吐谷浑,大唐在不解决掉吐谷浑之前跟吐蕃开战,在自己大军的后方留下一个强大的吐谷浑,这是兵家之忌,吐蕃人认为我们不会这么大胆的冒险。”
苏定方继续说道。
“那吐蕃的目的是什么呢?”
宇文过也开口向苏定方问道。
“吐蕃人算计的很精妙,他们只想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苏定方很肯定的说道,“大唐想要攻打吐蕃,就必须彻底了灭了吐谷浑才能给自己的大军一个稳定的后方。可是,诸位也清楚,打败吐谷浑容易,要想灭了这个国家,没有一年的时间不行。而对于我们的大军来说,今年已经经历了几场大战,明年继续作战,即便是到时候灭了吐谷浑,自己也会累的筋疲力尽。而我大军疲惫不堪的时候,正是吐蕃大军养精蓄锐一年之时,到时候敌强我弱,吐蕃岂能会放过这个一个绝佳的机会呢?”
苏定方说完,向李恪拱手,表示自己阐述完毕!
“你们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李恪继续问道。
苏定方的分析很缜密,他分析出的不少问题都很符合兵家作战思路。所以,诸将略微的一思索,就觉得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都觉得苏定方的分析很对。而通过倾听苏定方的这一番分析,不少对苏定方能力还有疑虑的将领都对苏定方佩服不已,都认为他能够被北王殿下称为下手第一智将,果然是名不虚传。同时,看向苏定方的目光也开始变得热切了很多,不在像刚才苏定方走进大厅时的那么带有挑衅的意味。
李恪看到大家没有不同的意见,这才淡淡的笑道,“定方的分析跟本王不谋而合!——所以——”
李恪淡淡的看了诸将一眼,继续说道,“本王王制定的明年的作战计划时,大军针对吐谷浑,争取用一年的时间灭掉这个国家。而在对吐谷浑开战的大军之中,本王也要做一番的调整。”
说道这里,诸将都很期望的将目光移向了李恪,等待对自己的任命。
“南线大军继续保持当前的作战状态,你们的目标是练军,要将十万精骑训练成能够深入高原作战的精锐铁骑,在一年之后等我们消灭了吐谷浑,要攻打吐蕃的时候,这十万精骑将会是我们对吐蕃大军取得绝对性又是的一支劲旅。”
李恪严肃的说道。
“诺”苏定方和陈其两人领命。
“北线大军,你们继续要跟吐谷浑作战,还要加强自己的攻击力度,要迅速的扫清吐谷浑北放的精骑,要配合中路大军对扰兰形成合围之势!”
李恪严肃的说道。
“诺”杜君绰和扎德勒领命道。
“还有,扎德勒,你们突厥精骑要打出自己的威风,要打出你们游牧民族的凶悍劲头。今后,我们在攻打吐蕃的时候,能不能给他们的大军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就要看你们突厥精骑的战斗力和作战方式!”
李恪目光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而扎德勒也起身领命,他很清楚李恪话中的凶悍和代表着什么意思,那就是让突厥骑兵回归到当初的野蛮和残忍,要在作战中杀俘,抢女人,杀妇孺,坑降卒。说白了就是想让突厥精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则,当初的突厥精骑就是这样作战的,现在让他们回归,扎德勒觉得很正常,便爽快的领命,心里一点负担都没有。
“至于凉州的大军,本王不会全部派你们出战,原因刚才定方已经说了,那就是要防备吐蕃人!”
李恪淡淡的说道,“所以,这次对吐谷浑开战,狼骑营、重骑营将留守凉州城,参战的大军分别陌刀兵、幽州铁骑,突厥精骑、鬼面骑和卫军。”
“诺”孙贰朗、薛仁贵、宇文过、哲羽和李仙重、李愔、李宗几人躬身领命道。
而此时,李愔和李宗这才清楚,为什么三哥会将自己两人调到卫军去当骑兵主将。原来,真要按照今日的安排,自己两人要待在重骑营,在一年之内会没有仗打。心里的疑惑解除,李愔和李宗心里开始对李恪越发的恭敬有加,不再像刚任命两人去卫军时有那么一点点的怨言。
“还有,你们几支大军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统帅,没有统一的调遣。但是,你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一年的时间给本王全歼了吐谷浑境内的所有吐谷浑精骑。”
李恪严肃的说道。
“诺”孙贰朗、薛仁贵、宇文过、哲羽和李仙重、李愔、李宗七人道。
“这样的安排,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李恪继续问道。
“没有!”
诸将回答道。
“那——本王的作战计划已经安排完了,你们下去休息吧!等到晚上本王在府中设宴,我们再不醉不归!”
李恪淡淡的笑道。
“诺!”
诸将领命,依次离开了大厅。
然则,在诸将依次离开大厅时,李恪将苏定方、陈其、孙贰朗、杜君绰和扎德勒、还有许敬宗六人召集到了自己的书房。
第五百九十八章 诸将的聚会(三)
苏定方、陈其、孙贰朗、杜君绰和扎德勒、还有许敬宗六人六人来到李恪是书房时,发现李恪正在笑吟吟的等待他们,六人立即向李恪行礼,李恪让六人落座,王中长这才很自然的关上了书房的们,还加大了对书房警卫的人数。顿时,书房便成了一个密封的,商讨秘密的地方。六人见北王殿下行事这么谨慎,都不知道要跟自己说什么,都显得比较谨慎,只要苏定方表现的很淡定,因为他已经基本猜出了李恪将自己六人召集到书房的原因。因为,他清楚眼前六人,基本都是跟随北王殿下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有了上午在跟北王在书房中的谈话,有了对北王的再次认识,苏定方可以很肯定,北王召集其他五人到书房谈话,肯定也是为了五人的前程。
李恪见大家显得很拘谨,这才淡淡的笑道,“你们也不用紧张,本王今天将你们召集到书房,就是想跟你们好好谈谈你们自己的想法!”
六人依旧沉默,他们不清楚北王口中的“谈谈你们自己的想法”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恪见大家还是有点拘谨,便继续说道,“你们大家都跟随了本王多年,这次灭了吐谷浑,打败了吐蕃,本王也要位你们考虑考虑不是?所以,就是想提前听听你们的想法和意见!”
“殿下——”
许敬宗开口说道,可话到嘴边,他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便闭口不语。作为跟随了李恪九年的老臣,他多少了解一些李恪的所作所为。
“延族,本王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可本王也不能不为大家着想啊!”
李恪淡淡的说道,“当初,本王只是一个没落而没有任何前程的皇子,你们都能够全心全意的辅佐本王到现在,本王岂能不记得你们的好吗?”
说道这里,李恪止住话语,酝酿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向陈其说道,“陈其,你跟随本王的时间最久,当初还只是一个小卫兵,现在都当将军了,你没有让本王失望。”
“殿下——”
陈其已经语气哽咽了,当初他确实只是一个小兵,虽然有一身武力,但没有李恪的赏识和刻意栽培,给他足够的机会,他根本就不会有今天的荣耀,不会像现在能够统帅十万大军。
“陈其,等灭了吐谷浑,打败了吐蕃,本王就举荐你去并州做大都督,你能胜任吗?”
李恪很认真的问道。他左思右想都觉得并州对而言特别重要,而已经将苏定方安排在了西北,刘仁轨又在营州统帅水师,剩下的对他最为忠心耿耿而又有能力的只有陈其,这次这么安排陈其的职务。
“殿下——”
陈其语气哽咽的想要拒绝,就听见李恪说道,“你就说,有没有信心做好?”
“有!”
陈其露出了军人特有的坚强,大声领命道。
“君绰,等西北的大战结束,本王就举荐你到长安任职吧,你在外面待的时间久了,也该回长安享享福了!以你的资历和统兵能力,长安十二卫所大将军绝对可以胜任的!”
李恪淡淡的说道。
“殿下——”
杜君绰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长安十二卫所的大将军,这可是代表了武将的最高职务和荣誉,不是一般人可以担任的职务。就像现在担任这一职务将领,他们可都是李世民的亲信将领,还有就是为他在玄武门立下赫赫战功的人。
所以,李恪举荐杜君绰去十二卫所当大军将,这是对他的信任,对他能力的肯定,他岂能不感动和感激呢!
“扎德勒,等西北的大战结束你想回长安吗?想去长安的话,本王也举荐父皇,让你做个将军,要不想去长安,你就在西北辅佐定方,本王会举荐你,让父皇给你一个侯爵。”
李恪继续向扎德勒问道。
“殿下,末将还是想继续待在西北作战!”
扎德勒倒是很干脆的回答道。
“恩——好!”
李恪淡淡道。
随即,他又向孙贰朗道,“贰朗,华州刺史柴绍在西北战事结束后可能会回京养病,到时候本王举荐你做华州刺史吧!”
“殿下——”
孙贰朗也动容道,他语气哽咽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初,他跟随李绩时,还是一名小小的都督府将军,虽然李绩待他不怎么好,可他就是一个心眼,谁对他好,他就跟谁。所以,才会有李恪初入并州时,他在都督府给李恪的下马威。可是,当时虽然李恪当中责罚了,但之后没有再针对他,而是给他委以重任,让他有了今天的地位和权势。而现在,又让他做华州刺史,孙贰朗不傻,虽然他的位置没有陈其的大都督和杜君绰的大军将耀眼,可他清楚华州刺史是军政全管,是绝对的实权大将。而且,今后西北的粮草辎重都要经过华州同意调配,所以,他很清楚北王殿下对他依旧很信任和很器重,才会将西北的大后方交给他。
李恪没有继续让孙贰朗说话,而是对许敬宗说道,“延族,你跟随本王九年了,到现在一直只是本王的一个属官,等剿灭了吐谷浑和打败了吐蕃,你想外方,就去并州辅佐李言,你想去京城,就去做长安县令吧,这个你可以自己选择!”
“殿下,微臣想跟随在殿下身边!”
许敬宗语气哽咽的说道。
跟随李恪这么久,他已经被李恪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他觉得自己只有待在北方殿下身边,做什么才会顺心,才会有干劲。
“这样也好,那你就跟随本王去长安吧!”
李恪淡淡的笑道。
然而,李恪的这句话说的很是轻描淡写,听在众人耳中却是很沉重。
因为,他们从李恪的话中听出了一份弦外之音,那就是西北战事了解,北王可能会回到长安。回到长安,能做什么呢?大家不是傻子,都很清楚回到长安的意思,那就是交出兵权,做一个闲散的王爷。
可正因为这样,六人心里才更加的悲伤。想想针对突厥的大战和大捷,再想想北王率军灭了吐谷浑和吐蕃,为大唐开疆扩土之后,以他的功勋,他足以可以凭借这几(贼吧Zei8。COM电子书)分功劳取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而代之。然而,他要是将权利交给朝廷,那他还能有机会再取太子之位代之的机会吗?
然而,六人心里也忽然间清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向稳重的北王殿下为什么会向自己众人承诺西北战事结束后的官爵呢?那是以为,他想用自己手里的权利跟朝廷交换,给大家一份光宗耀祖的职务。
“殿下——陈其愿意誓死追随殿下,愿做殿下手中的利剑,斩杀敢于阻挡殿下前路的一切!”
陈其第一个哭泣的跪倒在李恪面前。
“殿下——苏烈愿意誓死追随殿下!”
苏定方语气哽咽的说道。
“殿下——杜君绰愿意誓死追随殿下!”
杜君绰语气哽咽的说道。
“殿下——扎德勒愿意誓死追随殿下!”
扎德勒语气哽咽的说道。
“殿下——孙贰朗愿意誓死追随殿下!”
孙贰朗语气哽咽的说道。
“殿下——许敬宗愿意誓死追随殿下!”
许敬宗语气哽咽的说道。
六人都跪倒在李恪面前,哭泣或者语气哽咽的向李恪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你们——”
李恪将忙起身,走到六人面前,“定方,陈其,你们快起来,延族,君绰,贰朗,扎德勒,你们这是做什么,快去来,你们这是成何体统啊!”
李恪一个个将六人扶起来,语气温厚的说道,“大家入仕不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吗?当初,本王很小的时候你们忠心耿耿跟随本王,让本王有了今天的地位和荣誉,本王很感激你们,九年时间了,你能能到不为自己考虑一番吗?大家不要心怀内疚,这是你们该得的!”
“可是——殿下你……”
许敬宗还想说,就被李恪阻止,他很清楚许敬宗的意思,可他不能这么做。他认为,将李承乾走下太子之位,屠杀李承乾太子光环的不是自己,而是东王李泰,他很愿意将这个机会让给李泰。
还有,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不想过早的被李世民猜忌。他很清楚,即便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的通过政变才取得了皇帝大位,他对兵权很敏感,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不会怀疑自己,难不保在他晚年的时候,还不会怀疑自己吗?强大出头鸟,这个道理他懂,李世民还有十几年要活,而他也很多的时间跟李承乾和李泰斗,何必急于一时呢?再者,他相信,只要他交权军权,做一个闲散的王爷,李世民不会亏待他,他的要求李世民基本会答应。
因为,李恪认为自己的父皇会很清楚自己这么做的原因,将自己手中的权利分成几个小方块,这样就失去了庞大的凝聚力,而这才是自己最为理想的退出,这才是自己的父皇最想要的最好的一个结果,因为,想对于一个权力集团,他更愿意看到一个分散的权利联盟。而这个联盟的好处是,权利被分散了,兵力被分散了,可战斗力依然没减弱。
书房中的谈话进行了很久,李恪这才让众人回去休息,到时候参见晚上的宴会!而众人见北王对自己的决定不容改变,便心情沉重的离开了李恪的书房!
第五百九十九章 吐谷浑的进退两难
晚间时分,李恪在将军府设宴,宴请诸将,可是除了薛仁贵、宇文过等将领高兴的不亦乐乎之外,苏定方和陈其等跟李恪书房中谈过话六人心情很沉重,脸色不是很好看。但整体气氛很活跃,六人倒是也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就这样,李恪在凉州城连续设宴五天,让诸将好好是享受了一番短暂的团聚,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这才在初一早上送大家离开。
凉州城外,李恪送完杜君绰和扎德勒,这才对身边的苏定方说道,“定方,你不要有什么压力,本王相信你的能力!”
“殿下放心!”
苏定方语气简短,但话语不容置疑,说的很肯定。
“陈其,好好努力,不要让本王失望啊!”
李恪想陈其语重心长的说道。
“殿下放心,陈其绝对不会给殿下丢脸!”
陈其也语气坚定的说道。
“恩!那你们走吧!”
李恪淡淡道。
“诺”苏定方和陈其还有薛崇等人骑马离开。
回到凉州,李恪便开始部署作战任务。没过多久,在冬日的寒冷气氛之中,凉州城的卫军第一个出城开始了对吐谷浑的作战任务。第二支出城的兵马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