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唐朝当皇帝(七月)-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宫中赴宴,让大家久等了!”

李恪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微笑着说道。

“末将不敢当!”

苏定方等众人拱手说道。

李恪率先步入了王府大门,众将紧随其后。

此时,聚义殿早已摆上了酒宴,李恪走进大殿坐在了主位上,诸将依次落座。

李恪环视一周,发现在左的都是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心腹将领,心里倍感激动!

“今晚,我们不醉不归!”

李恪举杯高呼道。

“不醉不归!”

诸将举杯高呼道。

北王府的宴会自不必皇宫的御宴,气氛自然也要比太极殿的宴会更加活跃。再坐的将领除了许敬宗和杨恩等极少数人之外,都是沙场宿将,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军人。

军人之间喝酒自然也不会太文雅,自然的大碗喝酒,甚至喝到酣时直接用坛子。

所以,面对诸将的轮番敬酒,李恪的是来者不拒,跟诸将一一碰杯,这使得诸将对李恪的酒量也是佩服不已。

李恪跟众人碰完酒,他专门来到了孙贰朗的身边坐下。

“贰郎,今天你的情绪不是很高昂啊!”

李恪对孙贰朗说道。

“殿下,末将没有,只是酒力不胜而已!”

孙贰朗掩饰道。

不过他只是一个粗人,不善于说谎话,刚才的掩饰在李恪严厉看来也显得很滑稽可笑。

“是不是因为碰到了李绩?”

李恪淡淡的问道。

“殿下——”

孙贰朗说道,但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孙贰朗是李绩的部下,跟随李靖也的东征西讨,在李绩身边也是一员宿将。

可是,李恪一到并州,先给了他一顿大棒再加一个萝卜,孙贰朗慢慢就成了李恪的心腹。所以,这才的太极殿宴会孙贰朗因为有功而有幸参加,遇到了自己以前的老上司李绩,难免会尴尬万分,心里会有其他的想法。

李恪作为旁观者自然清楚再这些,他也不认为李绩会安分到不去为李承乾拉拢孙贰朗的地步,但李恪不认为孙贰朗心里的其他想法就是重新投到李绩膝下。而是,他觉得李绩可能跟孙贰朗说过什么,在孙贰朗心里上造成一定的压力或者影响,这点绝对能够办得到的。

“其实,你不说本王心里也很清楚,本王很喜欢你的率直,很欣赏你的勇武和领军才能,但也不会阻止你的意愿,你想回到李绩身边,本王自然不会阻拦你,只是希望你到了什么地方都不要忘了杀敌报国的责任就行!”

李恪这番话说的很真挚,倒不是虚情假意,他觉得跟孙贰朗这样的将领就该开诚布公的谈。

“殿下,末将没有想过再去跟随李将军,只是——”

孙贰朗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当年,他对于末将有知遇之恩,末将不能不报!”

“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懂得知恩图报!”

李恪喝了一口酒,高声说道,“你放心,本王不为难你,到时候你想给李绩报恩,本王绝对不会阻拦你!”

“多谢殿下!”

孙贰朗跪道。

可他的身子还没有跪下就被李恪拉起来,“今晚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兄弟聚会,你就不用多礼了!”

李恪说完,淡淡的一笑,离开了孙贰朗身边,独自留下孙贰朗一个人愣愣发呆。

孙贰朗是被李恪这句话给镇住了!

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兄弟聚会。

李恪将他当成了兄弟,这可是孙贰朗想都不敢想的啊!

可是,李恪就这么说了,还真就这么做了!

不管李恪是怎么做的,但至少在孙贰朗心里李恪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孙贰朗才会出神,才会发呆!

不过李恪这时却不在理会孙贰朗,而是对身边的许敬宗说话。

北王府的宴会直到寅时才结束!

李恪已经喝得七倒八歪,是在王中长和侍女的服侍下才被送到了寝室。

第二天,李恪醒来的时候发现天已经大亮,他询问身边的侍女,这才知道已经到了辰时,便立即起床,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匆匆用了点早膳便让王中长备车,他要进宫给李世民和杨妃还有长孙皇后等人拜年。

即便他因为昨晚喝酒太多,现在头还有点疼。但给李世民拜年的事很大,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掉链子。

等李恪进宫觐见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恰好在长孙皇后的寝宫。

李恪先来到杨妃的千秋殿,给杨妃拜见,再给李蓉和李敬两人压岁钱之后,这才跟随杨妃来到了长孙皇后的寝宫拜见李世民。

长孙皇后的寝宫里李承乾和李泰两人都在,不过在李世民面前两人倒是表现的很和气,即便是一向不受李承乾待见的李恪,在李世民的面前李承乾也表现的很友好,体现出了兄长的气度,让李恪心里暗骂了几声无耻。

这一上午就这样结束,不过李恪是累的筋疲力尽,他觉得这皇家规矩之多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出了皇宫,刚回到府上,李恪就听杨恩说长安县令邓同达和左翼拜见他。

第四百二十一章 北王也无奈

邓同达和左翼两人都是李恪的心腹,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两人初一来王府给李恪拜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所以,李恪穿戴整齐,让两人直接来到了他的书房。

邓同达和左翼往书房走的路上就清楚了李恪想跟他们商议问题。

因为,李恪有个习惯,除了商议问题之外,很少会将人请到书房的。

在北王府,被鹰卫重兵把守的不是府库,而是李恪的书房。

两人走进书房,急忙给李恪施礼,李恪和气的说不用多礼,两人这才起身就坐。

“殿下出任北府兵马大总管,领北王爵,微臣没有前来祝贺,还请赎罪!”

邓同达歉意的说道。

相对于他这样的小官,即便是李恪被放逐并州,但全是依然很大,想要除掉他很容易。而邓同达也清楚这一点,才会紧紧的跟随李恪的身影,没有想过叛离李恪另投他人。李恪晋升他没有前来祝贺,这是他一方面的考虑,而今天的大年初一,他就前来给李恪拜年,这又是一个信号,那就是他邓同达还是李恪的心腹。

“定伯,些许小事,不值一提!”

李恪没有就此事做过多的纠缠,就问题转移到了辩机案上,“听说长安县衙再者负责处理金昌寺僧侣辩机一案,现在可有进展啊!”

“殿下,县衙已经撤案了!”

邓同达的话无疑的晴天霹雳,让李恪也镇住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恪语气严厉的问道,他的目的就是利用在京城的这一段时间,想通过辩机案摸清敌人的动向,好在自己临走的时候再给他们沉重的一击,可是现在案子撤销了,那他还摸个屁啊。

“请殿下赎罪,这是昨天下午的事情,金昌寺的玄奘法师亲自到县衙拜访微臣,是他不让县衙再查的,他说辩机死于自杀,金昌寺也不想再追究是谁的过错!”

邓同达低头说道。

“左翼,那辩机是怎么死的?你查清楚了吗?”

李恪将目光移向了一旁的年轻的捕头。

“回殿下,辩机的死很蹊跷,初步断定,他是自杀而死!”

左翼简短的回答道。

李恪没有说话,书房里陷入了沉默!

李恪觉得这个案子透露出了诸多的古怪,第一,辩机是死因不明,只能判断是自杀,这是很让他怀疑的疑点之一。因为,辩机很有才学,又是玄奘的弟子,他负责编译经书,声誉在外,前途不可限量,这样的人会自杀吗?还有一点就是,玄奘会主动出面让长安县衙撤销辩机案的彻查,那他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要说以为这样而怀疑辩机的死跟玄奘有关,李恪觉得不太现实,以玄奘和辩机之间的关系看,在成就上和声誉等各方面,玄奘都没有杀辩机的动机。

但是,现在辩机死了,而且是自杀,金昌寺又不想追究责任,那长安县衙就没再也没有理由去查了!

所以,李恪一时间觉得自己陷入了被动之中!

他要是再令长安县衙去彻查,那敌人肯定就会猜出了他的目的,他们会将一切的行动掩饰起来,这样即便查了也不会有结果,还会让长安县衙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可能让邓同达这个县令卷铺盖走人,但要是不查,那辩机背后的阴谋就不能揭晓,对他自己也是一种损失。现在李恪的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殿下——”

而就在这个时候,左翼出声道。

“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李恪回过神来对左翼说道。

“殿下,卑职认为辩机的死疑点重重,不是现场我们看到和金昌寺所说的自杀那么简单!”

左翼思量片刻,这才说出了这一番话。

“那你的意思就是要查了?”

李恪继续问道。

旁边的邓同达听到这句话,他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撤案是他下的命令,现在听李恪的语气是也是想查的意思,那他欺负就坲了北王的意思了吗?

他自己就是北王一手提拔的,现在惹得北王不高兴,那今后还有自己的机会吗?

邓同达想到这里,突然间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错误的估计了李恪能力和魄力。

“卑职认为要查,不过不是辩机针对辩机一案,而且,另外找一个借口!”

左翼想李恪建议道,身为长安县衙的第一捕头,他自然清楚销案之后再查,这对长安县衙意味着什么。

李恪听左翼这么说,心里很高兴,他很欣赏这个年轻的捕头,他确实很有才。

要想查辩机案,还真要再找一个借口。

因为,长安县衙已经销案,现在要重新查的话,那就需要请示刑部,在得到刑部的批复之后才能再查。可李恪自己很清楚,现在的刑部尚书是刘政会,他是太子党,是长孙无忌的人,要想从他手中得到容许,那难度可想而知。

没有了刑部的批复,长安县衙是不能私查的。

虽然,李恪可以让大理寺去查,可大理寺审理的都是大案和要案,它所针对案件都是涉及到大唐安慰和朝廷要员的,不是一般的民事案件都能让大理寺查的。

所以,这也让李恪犯难!

特别是大婚在即,李世民又对他说不要让他惹事,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恪也不想再搞出什么大动作,以免惹怒了李世民。

别看李世民平时很和善,但作为一个帝王,李恪敢肯定,只要惹怒了他,他一样会处罚你,绝对不会轻饶。

“那以你的意思,该怎么查?”

李恪想左翼问道。

邓同达在这个时候也将目光移向了左翼,刚才左翼的一句另找一个借口,确实给了他向李恪表忠心的机会,他可不想再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殿下,卑职——卑职也没有想到!还请殿下赎罪!”

左翼说完,起身向李恪跪道。

“左翼,这不怪你,你起来吧!”

李恪颇为遗憾的叹息道,“这件案子长安县衙就不要管了,但你们也别插手他人去查。”

“诺”邓同达和左翼心里很清楚李恪的这句话,李恪是想让鹰卫接手,意思是不想让长安县衙在查案的过程中刁难鹰卫。

毕竟,鹰卫的秘密查案,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长安县衙。

“还有,左翼你自己要是觉得疑点重重的话,你也可以去关注一下这个案子。”

李恪继续说道。

“卑职明白!”

左翼答道。

他很清楚这是李恪给他的命令,目的就是让他私人介入去查这件案子!

邓同达也清楚李恪的想法,所以,他现在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就是让左翼安心的去查,他可以利用自己的职权不给左翼在这段时间里安排任何任务。

谈完公事,李恪自然要请邓同达和左翼吃饭用餐,即便是下属,人家是来给自己拜年的,李恪也不想失了礼数。

可是邓同达的目的就是想给外界表明他还是李恪的心腹,既然目的达到,跟李恪吃饭,他倒是不敢想,婉言的拒绝了李恪的好意跟左翼两人出了北王府。

“殿下,邓同达此人,胆小怕事,不足为谋啊!”

不知何时,许敬宗出现在了李恪身边向他说道。

现在的许敬宗,经历了沙场的锻炼之后杀伐果断了很多,身上也隐隐有股士族子弟的硬骨气。

“延族,在长安城,有的时候像邓同达这样的人用着放心!”

李恪面带微笑的说道。

许敬宗微一思量李恪的话,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不由的含笑点头,“殿下说的有理!是臣着相了!”

李恪也没有责怪许敬宗的意思,他只是摇摇头,叹息了一声,语气中尽显无奈!

第四百二十二章 婚礼进行时(一)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正月初五,初六是李恪大婚的日子,他现在已经在礼部和宗正寺官员的协助下已经在做准备。

因为,这是宗正寺和礼部操办的婚礼,表达着大唐和突厥的友好关系,观礼的人数比较多,还有不少外国使节在内,规模很大。再者,为了彰显大唐对突厥的重视,经过房玄龄和李孝恭的商议,他们请示李世民,将婚礼的举办地设在了太极殿。

李恪在杨妃和长孙皇后派来的宫女的服侍下试穿了一下礼服,觉得大小合适,衣服裁剪的很讲究,穿在身上也很舒服。

太极殿内已经装饰完毕,硕大的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殿内的各处,丝绸做成的大红花将太极殿承托得妖艳无比,整个太极殿都铺上了鲜红的地毯,院中枯萎的纸条上也都扎上了丝绸做成的花卉,艳丽好看。而这还是李世民一贯提倡了节俭,要不然肯定会更加富丽堂皇。

长安城内,北王大婚,举国欢庆。

所以,整个朱雀大街上都吊起了红红的打灯笼,贴上了红色的喜字,表示长安百姓对婚礼的重视。

北王府,作为李恪新婚的居住,现在已被宗正寺收拾的富丽堂皇。

宗正寺卿李孝恭对李恪的影响很好,自然将李恪的婚礼放在了心上操办。

突利的北平郡王府上,早已有礼部的人负责操办,李道宗跟突利打过交道,而他又是李唐宗室的重臣,他负责操办婚事,自然也更加的上心。

突利新降,在北平郡王府内自然没有称心的吓人使唤,而杨妃也做出了丈母娘的好典范,他将自己千秋殿的侍女送给了突利,让她们服侍阿史那云,而长孙皇后也派了几个乖巧的宫女去北平郡王府,这使得王府侍女倒是不缺。至于仆人,皇宫大内用的都是太监,突利没资格享受这样的规格,他只能在集市上自己的招人,好在北王府的总管杨恩心细,他亲自在市集上选了不错的仆人送给突利,突利见是北王府送来的人,心里很高兴的就接受了,而北王府送来的人他也用着放心。

如此,一切就绪,就等待初六的大婚典礼!

北王李恪的婚礼规模很大,这是长安城众所皆知的。

比太子大婚时的规模还要大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李承乾心里不适,但想到李恪大婚结束之后就要远赴并州,可能就没有回长安的机会了,李承乾心里也不由的高兴起来。

婚礼之前,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还有杨妃等人已经给北平郡王府送了不少礼物。

所以,望着堆积如山的财力,突利还是第一次感觉到了大唐在经济上的强悍势力。这要放在突厥,指定的拿不出来的。

阿史那云的闺房,阿史那云已经在侍女的服侍下穿上了她的大婚礼服。

草原女子的火辣的身材加上她娇美的容颜还有那一份高贵和傲气,阿史那云在房间里就像一只火红的凤凰。

面对镜子,看到自己的身影,阿史那云不由的微微一笑,觉得自己很幸福。

她在屋内扯着裙角转了几圈,心里美滋滋的。

嫁个李恪,这是她一直以来最大的愿望。现在,她已经为他穿上了火红的婚服,她要成为他真正的妻子。

想到这里,阿史那云的脸色就抹上了一层红晕。

即便是开朗奔放的突厥女子,面对儿女婚事上,她还是显得比较娇羞。

“郡主,你真漂亮!”

“是啊,郡主,你真有福气!”

侍女们不断的在夸张阿史那云,可阿史那云的心早已飞到了李恪身边,向往着跟李恪驰骋草原的胜景,没有将侍女们的话听进去。不过侍女们这么说也是为了讨好阿史那云,她们现在已经成了阿史那云的婢女,心里自然是想着阿史那云好,这才她们才能过的好。

所以,看到阿史那云一脸的幸福的时候,她们也在偷偷的为她高兴。

屋外,突利在床前看着一脸幸福之色的阿史那云,他的心里欣慰不已。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儿为了一个男人这么的精心打扮过,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女儿为了一个男人这么在意自己的着装和容颜。

突利只是静静的注视了片刻,便离开了,他没有打扰沉静在喜悦之中的阿史那云。

阿史那云在屋内试完自己的婚府,又开始跟宫里的侍女学习一些唐人结婚的礼仪等仪式,可是,作为突厥女子,平时大大咧咧惯了,让她学这些繁琐的礼节性礼仪,她还是有点不适应,可即便如此她还是学的很认真,学的很仔细。

因为,她心里清楚,她嫁的这个男人是大唐最优秀的男子!那她就必须要做大唐最优秀的男人的妻子,为了这样一个男人,她吃什么苦都觉得很甜,都觉得很幸福。

相对于北平郡王府的阿史那云,北王府的李恪倒是显得很平静!他没有因为大婚而高兴,也没有因为大婚而伤感,他现在正跟陈其和王中长两人商议婚礼护卫队问题。

婚礼上作为保证李恪和阿史那云安全的卫队,礼部和宗正寺的意思是由千牛卫负责,但李恪一口拒绝了他们两人的决定,他想让鹰卫负责护卫。他不是信不过千牛卫,而是他觉得自己的婚礼就该由自己的亲卫负责安全护卫。

可这样一来,李恪的鹰卫的黑色甲胄就显得有点不吉祥。

所以,陈其和王中长示意鹰卫换上千牛卫黄色的甲胄!不过李恪拒绝了两人的提议,鹰卫是他的亲卫,他们的甲胄就是黑色,李恪选用黑色就是希望鹰卫能够成为当年横扫六国的大秦黑衣军团。因此,他觉得没必要为了自己的婚礼,就让这一意志妥协。

见李恪的态度很坚定,陈其和王中长都不敢在说什么,只能默默静待李恪的指使。

李恪这次的对是由陈其和王中长负责,主要成员有黑衣卫的双狼和双煞,还有任虎。

但李恪没有给两人什么指使,他只是让两人听命于苏定方就行!

李恪已经将婚礼的安全问题全部交给了苏定方负责。

李恪这样做的意义有很多,这即代表着苏定方在心里心目中的位置和地位,又表示李恪对苏定方能力的肯定。

陈其和王中长领命离开,李恪这才轻松了不少,他今天一天都在宗正寺的官员的要求下学习一些礼仪,还有就是做一些婚前琐碎的准备,这让他身体有些吃不消,幸好现在一切就绪,他也能休息片刻。

第四百二十三章 婚礼进行时(二)

正月初六,大吉,可婚嫁!

李恪一大早就被侍女叫醒,在侍女的服侍下,他沐浴更衣,穿上了早已试穿过的婚服。

大红色的婚服王袍穿上李恪的身世,让他的整个人都显得很喜庆。

王袍婚服上那闪闪发光的龙爪,耀眼的就像东方天际的日出。

整个北王府已经在杨恩的主持下收拾的井井有条,众人都做好了迎客的准备。

礼部的婚礼程序是,李恪要到北平郡王府接自己的新娘阿史那云,然后在鹰卫的护卫下跟阿史那云要到祭台祭天祭祖,这些事情将由宗正寺卿李孝恭主持,除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以及杨妃突利等几人,其他大臣都要随行。再然后是就是回到太极殿举行观礼仪式,要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杨妃等行大礼,李世民还要赏赐阿史那云。接下来便是李恪和阿史那云回到自己的北王府,众臣要去给李恪祝贺。

所以,当李恪还在聚义殿静坐,跟房玄龄聊天,等待出发时间的时候,北王府的校场鹰卫已经整装待发。他们依旧是黑衣黑甲,依旧是长刀硬弓。脸色依旧沉稳冷静,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

苏定方和陈其两人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这支迎亲队伍,脸色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上马!出发!”

苏定方一声令下,陈其一马当先,鹰卫紧随其后,缓缓的从后门出了北王府,绕了王府一圈回到了王府门前,静静的正待李恪。

“殿下,时间到了,该启程了!”

房玄龄作为婚礼的负责人,自然要跟李恪一同前去北平郡王府迎娶阿史那云。

至于,宗正寺的李孝恭和重臣,现在早已等候在祭台,等待李恪和阿史那云到场之后祭天祭祖。

而两一个操办人李道宗,正在忙着部署太极殿的事务。

“恩!房相请!”

李恪摆手示意道,他对房玄龄很尊敬,口中也称呼他为房相。

“殿下请!”

即便李恪对他尊重有加,但房玄龄不敢托大,还是谦虚的道。

见房玄龄这般谦虚,李恪微微一笑,也就不在推辞,第一个跨出了聚义殿。

李恪和房玄龄出了北王府,府外迎亲队伍早已整装待发,除了汉王府的护卫之外,其他人都是礼部官员。

李恪接过王中长的马缰绳,干净利索的骑上了一匹白马。

这匹白马就是当初李恪初到王府时,在养马场里看到的那匹克死母马的小白马,李恪让马夫特殊照顾小白马之后,小白马的身体很健康,长的特别快,现在已经成了成年马。

房玄龄和礼部官员随行,鹰卫护驾,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北平郡王府而来。

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今天的北王大婚,所以他们早早的来到了长安城的大街上夹道欢迎李恪一行人迎亲队伍。只是出了在街上加强了警戒,不但巡视的左右金吾卫之外,迎亲队中的黑衣鹰卫的彪悍气势让两旁的百姓顿感压力。面对骑在高头大马上,脸色沉静,目不斜视的黑甲骑兵,夹道欢迎的百姓们就像对面千军万马杀向了自己一样,甚至在最前排的人被这种气势压的难以喘息。

但这没有吓退长安城的百姓,反而让尚武的唐人激起了内心的血性,他们看到这支强悍的骑兵,想到了大唐打败突厥的胜仗,心里澎湃不已。

突然,不知道是什么人高呼了一声,“北王威武!”

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开始呼唤,“北王威武!”

这声音震天动地,将骑在马上的李恪和他身后的房玄龄都吓了一跳。

眼前这样的声势不亚于皇帝出行啊!

难怪这么多人抢着立军功,在这个尚武的朝代,立下战功,打败强敌,这在民间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而是很高很高啊!

李恪骑在马上,感受到长安百姓发自内心的呼唤,他起初的震动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一副了然的神情。

现在,他好似明白了李世民的决定。

确实,经过刚才的这一幕,他发现,以他现在的军功和在百姓中的威望,要真留在长安,那李承乾就是上厕所都可能不踏实,更何必别人呢?

所以,他现在才体会到李世民的用心,让他去并州无疑的最好的选择。

并州,太原府!顾名思义就是李氏家族的发祥地。

李世民能将李恪长久的放到这个地方,也先是出了李恪的能力和他对李恪的厚爱。

李恪在心里这般是思量,不多时,前方北平郡王府已经遥遥在望。……

北平郡王府,北平郡王突利正在大厅中不安的来回走动,大厅中出了突利,还有新封的怀德郡王阿史那苏尼,他是接到李世民封赏的圣旨,又听说突利的女儿要大婚,才会漠北赶到了长安,除此之外还有阿姆和扎德勒两名突利的心腹将领。

而此时的突利,他现在的心情很激动,他在焦急的等待李恪还有迎亲队伍的到来。今天一大早就派出人到门口去等候,到现在还没有人前来汇报,他确实有点焦急。

而正在这个时候,就见一个行色匆匆的吓人跑到大厅,对突利回道,“王爷,殿下的车架快到门口了!”

“他们来了!”

突利自语道,他心里好似送了一口气一样,对大厅中的几人说道,“诸位快随本王前去迎接殿下!”

说完,第一个跨出了大厅,阿史那苏尼和阿姆还有扎德勒紧随其后。

对于李恪,这个在幽北给了颉利重创,又在漠北打败突厥的王爷,有佩服强者的突厥传统的三人倒是很有好感。而且,阿姆和扎德勒都在李恪手底下效过力,很清楚李恪的为人和才能。

突利一行人四人出了北平郡王府,府外在意收拾妥当。

突利遥望巷子的尽头,就见一队黑甲骑兵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他一看就认出了这是李恪的亲卫鹰卫。

因为,放眼整个大唐,再也没有比这只骑兵更加嚣张的骑兵了,即便突利觉得李世民的千牛卫很嚣张,那也是仗着李世民的威严,而鹰卫的嚣张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实力。

鹰卫的最前面的陈其,他一脸肃容的走在最前面。

鹰卫的后面则是李恪和房玄龄迎亲的车架,彩礼还有礼部的官员。

他们的身后,还是一队鹰卫随行护卫,领头的是李恪的亲卫队长王中长。

有了陈其,王中长的位置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婚礼进行时(三)

突利看到李恪迎亲队伍一到门口,便急忙上前。

这边李恪和房玄龄也不慢,队伍一停下,两人就跳下马背,迎上了前来的突利。

“见过北平郡王!”

李恪恭敬道,即便突利的李恪的岳父,但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突利也不敢要求李恪称呼自己为岳父。

“殿下,你到了,云儿快等不及了呢!”

突利向李恪打趣道,又对一旁的房玄龄道,“见过房相!”

“王爷多礼了!”

房玄龄客气的说道。

这个时候,突利又给李恪和房玄龄引荐了怀德郡王阿史那苏尼,阿史那苏尼觐见李世民的是跟房玄龄见过一面,两人不算很陌生,很快见相互见礼,倒是李恪,他对阿史那苏尼很陌生,在漠北战场上没见过这个阿史那部的王族弟子,而阿史那苏尼也只闻李恪其人,没见过李恪真身,这一相见,两人自然相互注视了片刻。

“见过怀德郡王!”

李恪倒是先开口说道。

“见过北王殿下!”

阿史那苏尼也开口说道。

突利将阿史那苏尼引荐完毕,又让阿姆和扎德勒对李恪和房玄龄见礼,这才迎着李恪和房玄龄两人进了北平郡王府。而房玄龄所率领的礼部官员就开始布置迎接事宜,迎亲队伍里的宫女们则是前去迎接阿史那云上轿。

李恪是大唐皇子,是大唐的北方之王,他的婚礼不想民间,不需要自己出行去迎接新娘上轿,这些事情自有礼部操办。他跟突利还有房玄龄等人来到大厅,房玄龄作为这次大婚的主办人,他自然不能免俗的宣布了李世民的诏书,内容自然就是他奉旨迎亲的事情,突利恭敬的接了圣旨,让侍女奉上茶水,既然开始闲聊。

聊天的时候,李恪多半不怎么说话,只是好奇了注意了一眼阿史那苏尼,见阿史那苏尼也在注视自己,两人四目相对,淡淡的一笑,随即避开。

突利今天的心情很好,跟房玄龄两人聊的很热乎,李恪跟阿史那苏尼新认识,不是很熟悉,自然也谈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