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妖才(兔子)-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离开之后,曹昂上前扶起了曹操,曹操吩咐曹昂兴旺曹家,建立曹家不朽之功后,便让曹昂先退下了,房内只留下吕睿与曹操。
“不凡,多年不见,望儿都大了,仲父又想起了不凡幼年之时时常缠着仲父下棋之事。”曹操笑了笑,在吕睿的搀扶之下又想起了往事。
“若是仲父喜欢,睿再陪仲父下几盘?”
“不必了,人生如棋局,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仲父此生错子不多,但是唯一让仲父遗憾的就是仓舒,天夺吾子,为何天夺吾子?若是仓舒还在,仲父说不定已经是九五之尊了!”曹操老泪纵横,又想起了曹冲,天资聪明的曹冲,若是曹冲还在世,说不定曹氏已经一统天下了,而且连世家的问题都会一并解决,不会留下这样一个摊子给曹昂。
“仲父,仓舒之事乃是意外,仲父莫要多想了,还是好好休息为上。”
“莫要多想?不凡,仲父此生唯一的憾事就是仓舒之死,仓舒天资聪慧但实战之经验不足,仲父强行让其掌兵出征,是心太急了,若是仓舒能在磨练几年,说不定天下就是另一番光景了。此事为父想了好久,错,还是为父之错,若是下到地下,仓舒问父,父亲为何让仓舒年幼出兵,吾该如何回答?”曹操一脸迷茫地望着吕睿,泪水从眼角流过。
“仲父。。。。。。。?”吕睿望着曹操,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真英雄的遗憾谁都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当年吕睿与曹操的重要谋士都曾劝过曹操让曹冲多锻炼后再领兵,毕竟曹操诸子都是经历了这个过程,但是曹操的执意让群臣都退步了。如果当时吕睿与群臣不退步。曹冲是不是就不会死?事实就事实。没有假设也没有改变!
公元220年初,大汉魏王曹操在洛阳病逝。魏王世子曹昂即位,同年末,魏王群臣上表朝廷,请汉帝退位,禅让帝王于魏王曹昂,昂三拒之后终受禅让之位。
许都皇宫之内,刘协一大早便传好了朝服。手里拿着传国玉玺,坐在龙椅之上。
“陛下,魏王的使者来了。”刘公公拖着老迈的步伐来到了刘协面前禀报。
“知道了,刘公公,让他们候着一下,朕就出去了。”刘协挥了挥手,示意刘公公退下。
“是,陛下!”
刘协拿着传国玉玺看了几眼,放入了锦盒之中。终于,终于可以放下这个担子了。自从刘协被行刺之后。刘协彻底对时局失望了。曹操是不可能杀害自己的,那么对自己动手的除了孙权就是刘备了。
最后。刘协知道对自己下手的是刘备,心中的最后一点希望就破灭了。连以大汉皇叔自居的刘备都想自己去死,那么说明刘协这个皇帝已经是没有用了,连刘备都羽翼丰满不再需要刘协了,刘协的复国之梦彻底完了。
“来生不愿生于帝王家!”刘协将双眼一闭,盖上了锦盒,拿着锦盒朝宫外走去。
公元220年末,汉帝刘协禅让帝王给魏王曹昂,昂封刘协为山阳公,与刘氏旧臣迁往山阳居住。曹昂以平礼待山阳公,允许刘协死后以帝王之礼安葬,同年,曹昂称帝,改汉为魏朝!以公元221年为大魏黄龙元年。
曹操旧臣与宗亲将领都得到了封赏。
中央朝廷方面: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假节,统领天下兵马。
封夏侯渊为前将军,汉中太守,假节,镇守汉中。
封郭嘉为尚书令,主持朝廷政务。
各地牧守方面:曹彰封吴王,领扬州牧,建业太守。镇守江东。
曹休封襄阳侯,领荆州牧,江陵太守,镇守荆州。
曹真封长安侯,领凉州牧,长安太守,镇守凉州。
曹植封陈留王,领兖州牧,陈留太守,镇守中原兖州。
吕睿在曹昂称帝之后,被进封为车骑将军,假节,领青州牧,留守洛阳。同时吕睿爵位由齐国侯改为文信侯,加食邑,赏赐洛阳五百户食邑,以示恩宠。
曹氏之中,曹丕由于被除宗了,只能依靠功勋被封为天水侯。曹昂为了卞夫人,封曹丕为谏议大夫,留任洛阳。
世家之中,陈群得到了廷尉之职,司马懿凭镇守河内的功绩被封为河内太守,冀州牧。
同年,刘备在延续汉室宗庙。以汉为国号,于邺城称帝,封子刘禅为太子,以诸葛亮为丞相,关羽为大将军,张飞为车骑将军。
袁熙幼子被封为燕国公,田丰为国相,镇守幽州。刘备待袁熙之子如亲子,获得了不少的民心,河北以四州之地力抗曹魏。
次年,孙权在成都称帝。以吴为国号,封张昭,张纮为左右丞相,处理蜀中政务。陆逊为左都督,永安太守,镇守永安,抵御荆州方面的攻击。吕蒙为右都督,梓潼太守,镇守梓潼,抵御汉中方面的攻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洛阳皇宫之内,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了洛阳。同时,孙权与刘备决心南北夹击出兵进攻魏国。
“众位卿家平身,如今刘备与孙权联兵进犯我大魏,众位卿家有什么好的退敌之计?”曹昂坐在龙椅之上,望了一眼下面的群臣。
“臣司马懿启奏陛下,孙刘与吾朝乃是死敌,多次有进犯大魏之心,臣以为要永绝后患必须要以攻代守,出兵河北与蜀中。”司马懿站了出来,回禀曹昂。
“臣司马懿愿意领军出征河北刘备,请陛下恩准!”
“臣吕睿启奏陛下,刘备与孙权只是区区蝼蚁,固守方寸之地已经是民力有待,大魏朝只需固守边疆即可,十数年后孙权与刘备必亡于大魏,我军不需要主动出击,只要固守国土即可!”吕睿站了出来,司马懿想拿军权带兵出征,那是不可能的!
“众卿有何意见?”曹昂望了望群臣。
“臣附议车骑将军之言,孙权与刘备不足为惧,我军不必主动出击!”吕睿言语一出,马上有朝臣附议。
“好,就依车骑将军所言,此事就交给车骑将军了。”
“谢陛下!”吕睿拱了拱手领旨,刘备出兵三万,孙权出兵两万?这就是联军的实力,看来曹魏一统天下的步伐要加快了。(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二章:此消彼长
公元225年,距离三国鼎立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孙权与刘备都采取了以攻代守的国策对魏国实行骚扰进攻,曹昂依吕睿之计固守国土,虽无大胜,但是也未尝丢失一寸土地。
曹魏稳扎稳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充实到了新军之中,按吕睿的估算十年之后魏国就可以以气吞山河之势侵吞吴国与汉国。今日又是魏国遴选虎豹骑的日子,曹昂亲自到校场选拔虎豹骑,吕睿以车骑将军的身份随侍君侧。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校场之上,众位军士见到曹昂临场都跪下来口呼万岁。
“众位宗族子弟免礼平身,汝等皆与朕同族同亲,今日选拔精武之士效力朝廷,诸位点到为止,不可伤了和气。”曹昂抬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可以开始比武较量了。
“谢陛下!”众人起身之后就开始互相切磋比武了,虎豹骑的选拔第一轮是混战,就是数千人同时出手,只要击倒对方,最后剩下五百人便停止攻击。(当然,五百人只是一个虚数,大概到那个数字,宫前校尉便会让众人住手了)
“不凡,数千人中,朕看脸熟着不过几人,看来真正的曹氏宗亲已经有些懈怠了。”曹昂望着场下的众人有些惊喜又有些失望,惊喜的是这数千人之中确实有不好好料子,失望的是这些人曹昂眼熟的没有几个,说明五服之内的兄弟真没有多少人。
虎豹骑原本是曹氏与夏侯氏宗亲所组成的精锐部队,按照选拔标准必须是曹氏与夏侯氏五服以内的兄弟才可以参与选拔。但是曹魏立国之后。越来越少的宗族愿意参与虎豹骑了。
曹魏立国之后。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大封宗亲了,曹氏与夏侯氏是获利最大的两个宗族,当然所有人不可能都是大将军大都督,但是混个九品官当当,当一名县令或者一名游击将军那都是轻而易举的,以虎豹骑为例,普通的士兵都被授予了九品,依个人才能到地方任职了。
父亲任职了。当了县令那可是号称百里侯,方圆百里都是自己的治所,当然不愿意子女再去当虎豹骑冲锋陷阵了,这样虎豹骑的后备人员就越来越少了,曹氏与夏侯氏的宗亲都愿意送子女去参加虎豹了。曹昂本想解散虎豹骑,但是在吕睿的力荐之下曹昂采取了吕睿的同族之策,放开了选拔标准,将虎豹骑保留了下来。
自古以来,同宗乃是指五服之内的兄弟为血亲,只要出了五服便不能算亲戚了。只能算是同族的远亲。曹氏与夏侯氏的宗亲都是五服之内的亲属,曹魏立国之后当然得到了封赏。但是五服之外的同族人是没有什么利益的,吕睿以同族为理将虎豹骑的选拔标准放开了,果然吸引了不少谯县的曹氏与夏侯氏之人来投军。
“陛下圣明,此乃人之天性,舔犊情深,任何的父母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子女置于危险之地。睿之计只想为大魏与曹家保留一支忠心的军队。”吕睿拱了拱手回禀曹昂,在世家林立的三国时期,有一支相对忠心的军队才是保卫皇室的根基,若是曹髦在位的时候还有虎豹骑一样的亲卫击杀司马氏兄弟,可能魏国的结局便会改写了。
“不凡辛苦了,只不过放开选兵的制度,是否会有非同族之人混入虎豹骑之中?”曹昂望了吕睿一眼,这几日曹昂都收到了不少的举报,有人冒充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报考参加,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都无法考证真伪了。
“陛下,是否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此军能效忠大魏皇室!”吕睿点出了重组虎豹骑的根本原因,不敢参与的人是不是曹氏与夏侯氏只是一个姓氏而已,吕睿要的是这种队伍对曹魏皇室的忠心。
新组建的虎豹骑有退而赏官的制度,就是当虎豹骑的士卒退役之后,由皇帝确定其功勋,授予品级,最高不能超过五品。这是吕睿新设九品中正制的限制,毕竟世家林立的三国,九品中正制可以维护稳定。
五品以下的授官不会让世家大族反对,同时又为大魏的皇帝握有了一支可靠的队伍,只要贫寒之士想入品,就必须效力虎豹骑为曹魏皇帝效力,忠心曹魏皇室才能有授官晋升的机会。
“不凡果然聪慧,想出此法克制世家,朕决定将原魏王府的虎卫也依照此法重新组建,让虎豹骑与虎卫互相牵制,以达皇权永固!”曹昂当皇帝久了,帝王术也学了不少,曹昂决定将原来许褚的虎卫重新组建,用来牵制虎豹骑。
“陛下英明!”吕睿心里微微一笑,重建虎豹骑与虎卫都只是权宜之计而已,若是要皇朝永固只能期盼明君的出现,可惜所有的王朝都不是代代明君,吕睿只能尽可能地为曹魏延续寿命,希望在自己手中做到最好,以报答曹操之恩。
虎豹骑的选拔在午时便结束了,曹昂看着剩下的五百名士卒,虽然未经战争的洗礼,但是脸上都有激昂的斗志,曹昂相信只要加以时日便可以将这支虎豹骑打造成超越曹操的新虎豹骑!
曹魏挑选精壮之士充实禁军,北方的刘汉与南方的孙吴都面临着兵源枯竭的危机。邺城皇宫之内刘备穿着龙袍,看着表文不停地叹气,自己的大将军与车骑将军都向自己要新兵了。
关羽带着众子在黄河沿线抵御曹魏,时不时还派出小规模的部队去袭扰曹魏的城池,最后的结果都是派出的部队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不是被杀了,就是投降曹魏了。黄河沿线要增兵支援。
张飞带着众子在北方防御乌桓,虽然有不少斩获,但是同样面临了兵员的问题。现在并州已经没有多少可征用的男子。若是强行征用。耕地将没有劳动力,最后是会影响朝廷的税收。北方防线需要增兵。
“丞相,各地都催要兵员,朕该如何是好?”刘备看着自己二位兄弟呈上的表文头痛不已,都要人都要兵,自己不是神仙不是撒豆成兵之人!
“陛下,河北四州多年征战,民乏兵困。世家又垄断了一部分的民力。臣下认为为今之计只有将俘虏的异族内迁至河北境内,与当地汉人通婚,以增加我国的人口!”诸葛亮拱了拱手,回禀刘备,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将异族汉化,才能增强国力。
“收外族之人?丞相,朕自幼便生活在北地,乌桓。匈奴皆是游牧之兵,零散作乱。突袭中原,若外族大举来犯,我军可有抵御之力?若外族零星突袭,我军能收几人入国?”刘备摇了摇头,诸葛亮的方法虽然是有效的,但是不切实际,有些纸上谈兵了。
北方的外族无论是乌桓还是匈奴都是游牧民族,是以部落为基础的外族,族内部落林立,长时间是没有统一的统领的,就算是所谓的匈奴王与乌桓王都只是一个强大部落的首领而已。游击战术是这个年代外族对抗中原王朝的利器,一般外族首领都会倾部落之力深入中原掠夺一番再返回塞外。
若是遇到外族的大批入侵,依刘备如今的实力只能防御,还要祈祷曹魏不在背后捅刀子才能抵挡住外族的攻击。若是外族只是零星的肆扰,刘备根本就不能得到多少人口,就像当年公孙瓒一样,剿灭了乌桓一个部落,得骏马万匹,设白马从义自此称白马将军。当年公孙瓒根本没有俘虏多少人口,没有人口,刘备有马匹也没有用。
“陛下所言甚是,是亮疏忽了。若是单单解决人口的问题,亮倒是有一计策!”诸葛亮突然眼前一亮,乌桓与匈奴动不了,但是有一个地方可以补充汉国的实力。
“丞相快快道来!”刘备听到诸葛亮有办法,连忙走下龙椅抓起诸葛亮的手。解决了人口问题,河北四州的实力就可以慢慢恢复了。
“不知陛下可知三韩?”诸葛亮突然想到自己与袁熙北伐的时候的三韩半岛。
“丞相所言是马韩,辰韩和弁韩?”刘备是卢植的得意门生当然听过三韩之名。
“不错,陛下,当日臣随袁熙北伐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三韩的一位首领,他们当时愿意出兵协助袁熙北伐,据臣所知,三韩皆是部落,长期居住在三韩半岛之上,臣民恐怕不下数十万,若是纳入我朝必定能增强我朝实力。”诸葛连拱了拱手回禀刘备,三韩可不是游牧民族,是原始的部落,居住地都是固定的,抢人就不用四处寻找了。
“哦?丞相的情报确实可靠?”
“陛下放心,这些情报已经经过辽东公孙氏的证实,臣相信此情报不假,三韩还不知道袁熙已经让位,陛下成了河北之主,若是陛下以袁氏旧部出使三韩,然后借机突袭,定能剿灭三韩!”诸葛亮微微一笑,三韩的那些士卒还用木制的武器,岂是河北骑兵的对手?
“善,此事就依丞相之言!”
河北刘备遇到了人口短缺的问题,西川孙权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孙权进入蜀中后,接受了刘璋的全部势力,但是一些蜀中的世家不愿意与孙权妥协,孙权称帝后,将蜀中的世家一一减除,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自己的损失也不少,特别是百姓的损失。
鉴于百姓稀少,鲁肃提出了以外族充实蜀中人口的建议,获得了孙权的首肯,孙权以其妹孙尚香嫁与蛮王之子孟优之后,便与南蛮各部落结成了同盟。孙权将大量的南蛮各部的民众迁入蜀中与汉人杂居,扩大了蜀中的人口,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成都皇宫之内,孙权的台面上摆着堆积如山的表文,这些表文大多不是议论军国大事的,而是向孙权上表民族矛盾的,南蛮族人大批迁入蜀中,风俗习惯与汉人有较大的差异,产生了不少矛盾。
“伯言,你的军队南蛮将领怎么能抢了军中同僚未过门的妻子?”孙权捏了捏自己的额头,这一份表文让孙权哭笑不得。陆逊军中的一员蛮族将准备嫁给一员汉族将领的未婚妻给抢了,还强行入了洞房,后来女方见米已成炊就嫁给了蛮族将领。
“陛下,此乃蛮族的抢婚风俗,只要男子中意了未婚女子,可以以武力抢婚,这在南蛮族内是常有的事情,末将也难以阻止。”陆逊拱了拱手回禀孙权,自己的汉族将领在大婚当日与蛮族将军单挑,被蛮族将军打得不成人样,抢走了未过门的妻子。这纯属个人能力问题,能怪到陆逊头上?
“这。。。。。。。。。。?”孙权摇了摇头,陆逊说的有道理,这属于能力问题,皇帝也不能让臣民强娶强离。
“子明,你的治下怎么汉民与南蛮族人每日都发生角斗?”孙权又望了望吕蒙,吕蒙治下是汉蛮杂居最多郡县,每日都有民族矛盾。
“陛下,南蛮族内婚俗中的兄终弟及让臣下治下的汉族百姓颇感不适,请陛下明鉴!”吕蒙摇了摇头,自己治下的情况真是不知道如何解决。
南蛮族内有兄终弟及的习俗,就是哥哥去世了,嫂子就会嫁给小叔子,以此类推下去。汉族中的男子当然没有什么位置,多了一个暖被窝的人,何乐而不为?但是汉族的女子就有意见了,前些天还是嫂子,过一阵就是自己的姐姐了,甚至还抢了正妻的问题,所以百姓之中的家庭矛盾越来越多,都是南蛮女子与汉族女子的矛盾,所谓家和万事兴,家都不安宁了,百姓还如何过日子?还如何为国家效力?!
除了婚礼的习俗之外,南蛮与汉族还有生活上的矛盾,作息时间的不同,这一切都是蜀中百姓不安定的因素。
“子敬,你有什么办法?”内迁外族的计策是鲁肃献上的,现在出了问题,当然让鲁肃来解决了。
“陛下,臣下以为是否能将蛮人与汉人分开,在城内设置汉区与蛮区,善于我军的管理?”鲁肃只处理过小规模的外族与汉人同化融合的问题,当年在江东就是这样收服东越的,但是现在大规模的内迁,很多事情鲁肃都没有想过,问题来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不可!”鲁肃的话一落,陆逊与吕蒙都反对鲁肃的提议。
“陛下,现在蜀中百姓皆以娶南蛮女为荣,若是强制划分区域,恐怕会造成大乱!”陆逊拱了拱手回禀孙权。
“陛下,色乃人之大欲,若是陛下禁欲恐怕会起民变!”吕蒙文化不高,所以说出来的话更直接一点。
孙权带来的士兵和蜀中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单身汉,很多都没有碰过女人,现在南蛮内迁,女子多于男子,不少士兵都找到了妻子,而且南蛮族的兄终弟及让士兵的私欲都燃起了,哥哥战死,嫂子入房,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
“此事押后再议!”孙权无奈地摇了摇头,乱了乱了,蜀中乱了!
魏国依靠强大的疆域与固守之策国力日渐增长,而蜀中与河北四州都因为人口问题陷入了混乱的局面,此消彼长,魏国实力渐渐有吞并二国的趋势。(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三章:聪明反被聪明误
孙权与刘备都忙于增加自己国内的人口,吕睿在洛阳领着车骑将军的头衔过着悠闲的生活,魏国边防有曹氏宗亲的将领在,根本不需要吕睿插手。
“将军,长安武馆传来的消息。”徐庶来到了吕睿的书房,递上了一份竹简。
吕睿在领车骑将军之后,一直待在长安随伴君侧,只是在曹昂召见的时候才入宫,但是这不意味着吕睿已经放松了警惕,吕睿利用闲情为掩饰,在大魏国内建立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情报网。
吕睿以王越剑术为名,在魏国境内的所有郡县一级的城内都设立了武馆,发扬王越的剑术,实际上就是一个个情报站,只要城内有大事发生,就会有人传递情报到洛阳,告知吕睿。
同时吕睿设立在各地的武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监视世家的一举一动,只要世家有大的动作绝对瞒不了吕睿。
“恩!”吕睿接过竹简,看了一眼。
情报:夏侯渊将军平定了羌族内乱,西域都护府危机解除。
近段时间,蜀中多有流民北上,蜀中汉族与蛮族矛盾激化。
司马氏年前派人送礼给长安太守钟繇,天水太守曹丕,武威太守夏侯霸,汉中太守夏侯渊。传言司马氏欲结亲夏侯氏。
“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吕睿将竹简扔在一旁,司马氏与夏侯氏结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司马氏要防的人只有司马懿一人,只要司马懿没有什么大动作。吕睿就不会去理睬司马氏。就是日后杀了司马懿。司马氏也要安抚与拉拢。
“夫君,大喜事!”就在吕睿查看长安情报的时候,曹节走进了书房。
“夫人何事如此高兴?”吕睿挥了挥手,示意徐庶可以退出去了。
“夫君,安儿在长安来信了。”曹节拿着一份竹简,高兴地望着吕睿。
“安儿来信了?”
“是的,夫君,安儿终于诞下了一个男婴。为钟家承继了香火。”曹节将竹简递给吕睿,满心欢喜,自从安儿嫁入钟家之后便一直想要子嗣,多少年了,终于盼来了一个儿子。
“安儿准备带着孩子前来洛阳,拜见外公!”曹节又补充了一句,安儿要随钟繇前来洛阳,一来是钟繇要在洛阳述职,二是来看望吕睿。
“恩,让下人收拾几间房。让安儿在府里住段时间。”吕睿接过竹简,看了一眼。
“父亲大人在上。年前诞下一子,夫君赐名单字会!”
钟会?吕睿愣了一下,然后马上反应过来了,奶奶的,居然是钟会!这也太凑巧了吧,自己还得了一个便宜外孙钟会?
“夫君,你怎么了?”见到吕睿吃惊的样子,曹节满脸疑惑。
“没什么,只是安儿这么多年肚子都没有消息,为夫也是死了心了,如今收到安儿的来信,真是高兴,一时高兴而已。”吕睿笑了笑,钟会?嘿嘿,小外孙,你跑不了了,现在府上有姜维与邓艾,加上钟会,以后的曹魏朝廷上都会是自己的人,就算司马懿活得够老,自己也有足够的实力去对付!
“原来如此,安儿求子多年,如今也算了了她的心愿。”
“侯爷,宫里的曹公公来传话了,陛下让侯爷进宫一趟。”刚刚得到了安儿产下钟会的消息,曹昂就派人来请吕睿进宫了。
“晓得了,本侯知道了,马上就进宫。”吕睿愣了一下,为什么这个时候曹昂让自己入宫,今日是沐浴之日,难道曹昂有什么话不能在朝堂上与吕睿商议?
穿好朝服,吕睿就带着典满前往皇宫了,恶来典韦已经老了,吕睿就让他在洛阳的武馆教人练练搏击之术,护卫这种危险活就不让典韦干了。
“侯爷,陛下已经在内廷等候侯爷了。”吕睿一下马车,曹公公就引吕睿前往内廷,曹昂正在自己的书房等候吕睿。
“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吕睿来到了书房,只见曹昂坐在龙椅上拿着一份竹简。
“不凡来了?朕正有一事要跟不凡商议,这是司马懿与群臣上的表文,明日早朝,朕就要做出决定了。曹昂将表文交给吕睿,脸上露出了苦笑。
司马懿的表文内容很简单,就是曹昂与糜氏无子嗣,大魏不能一日无太子,请求曹昂在宗室之中选立太子,同时司马懿建议让曹丕之子曹睿重返宗室,入选太子的后备人选。
这是曹昂与糜氏一生的痛,糜氏因为自幼体弱多病,身体有恙,难以怀孕,经过华佗的调理只是诞下了一名公主而已,但是曹昂年岁已大,虽然又纳了几个妃子,在华佗的调理之下,也只是生下了两名公主,现在曹昂的身体越来越差,诞下子嗣的希望越来越小了,朝臣要拥立太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不凡,朕的身体已经十一年不如一年了,就算是诞下了子嗣也难以承继大统,年幼之君岂能力压群臣?”
“只不过司马懿居然让睿儿重回宗室倒是十分可笑,当年若不是有世家在背后支持,子桓岂会被驱逐出宗室?”曹昂笑了笑,司马懿真当大魏皇室是白痴了,帝王的策立都要在司马懿的谋算之中。
司马懿果然好谋算!吕睿看了看表文,现在朝廷的局势确实让曹昂骑虎难下了,曹睿是宗亲之内的佼佼者,当年连曹操都看好曹睿,曹昂也属意让曹睿当太子,但是这样司马懿就有拥立之功了,就算是曹昂与吕睿能洞悉司马懿的野心,也难以阻止司马懿升官了。
“陛下,司马懿能力不小,也确实是位干臣,司马懿想步步为营,我们也可以步步为营。”吕睿想了一下。司马懿的谋划滴水不漏。自己不能轻易地动司马懿。就只能等狐狸自己露出尾巴了。
历史上的曹魏历代君王都对司马懿有提防之心,只将司马懿当临时工用。曹睿当年的顾命大臣原先并不是属意司马懿,只是秦朗在曹睿病重时调戏宫女让曹睿失去了信心,才决定让司马懿做顾命大臣,而且只是给了一个太傅的虚职,在曹睿心中年老的司马懿已经没有杀伤力了,可惜曹睿看错了。
司马懿能夺取曹魏的政权是司马懿步步为营的战略与谨慎的性格,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实力才会取得胜利。司马懿的每一步棋都很谨慎,不会让自己出错,所有曹魏虽然一直提防司马懿,但是根本找不到大错,一直到了司马懿最后出手,才知道悔之晚矣。
“不凡有何良策?”让司马懿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曹昂心中十分不悦,但是司马懿的这份奏章确实很吸引人,为了曹魏的未来,曹昂早就属意立曹睿为太子。
“陛下。可如此行事。。。。。。。。。。”吕睿想了一会,便附耳到曹昂耳边。
“不凡此计可行。就依不凡之计行事!”曹昂听了吕睿的话,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第二日的早朝,司马懿果然行动了。
“众位卿家此番回洛阳述职辛苦了,大魏有众位的鼎立辅佐才有今日之盛世。”曹昂望了望回洛阳来述职的各地镇守将军,抬了抬手,示意大家都可以起来了。
“谢陛下!”众人拱了拱手都起来了。
“陛下,臣司马懿有事启奏!”
“哦?司马卿家请讲!”曹昂点了点头,示意司马懿可以启奏了。
“陛下,前些时日,臣请旨册立太子以安民心,不知陛下圣意如何?”司马懿拱了拱手回禀曹昂。
“司马卿家所上表文确实是件大事,朕膝下无子,应该早立太子了,只不过司马卿家所上的选宗室族子为太子,为何名单之中会出现曹丕之子曹睿?曹丕在前朝已经被除宗了,其子如何能算皇室之人?”曹昂微微一笑,望了司马懿一眼,看司马懿如何自圆其说。
“陛下,虽然曹丕已经被剔除宗室,但是从血缘上依旧是先帝之孙,况且曹丕之子天资聪明,先帝在世之时甚是喜爱,虽已被除宗,但是为了大魏国运,臣请陛下让曹睿恢复宗亲之名,入选太子之候选!”
“可是司马卿家,若是朕让曹睿归宗,恐怕天下有不服之意,我曹家岂不是失信于百姓了?”曹昂心中冷笑了一声,当年曹丕除宗,世家都落井下石,如今司马懿又想搞什么花招?
“臣启陛下,父有罪,子无罪,曹丕虽有大罪,但是已经除宗,算是惩罚了,曹丕犯罪之时曹睿并未出生而且曹睿之母尚未嫁入曹家,依前朝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