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妖才(兔子)-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弟你比睿哥还要奸诈啊,有这五十条地道,平原城肯定毫无反击之力,到时候城墙一毁,我们的骑兵就可以冲进城内了。”曹彰此时无比佩服曹冲,这个弟弟的脑袋真好使。

黄河渡口,曹真的军营之中。

“睿哥。你怎么来了?”曹真见到突然出现在军营之中的吕睿,愣了一下。吕睿不应该是在许都总领四州军务的,怎么会跑来了这里了。

“子丹,没有时间与子丹解释了,现在情况有变,我军许都存粮被刘备军毁了,现在我要前往平原。有一道军令,现在要子丹去执行。”吕睿见到曹真,不想多做解释,直接下军令了。

“是,末将听令!”见吕睿如此着急,曹真也就不客道了,抱拳听命了。

“子丹,你的五万大军马上撤防,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刘备估计已经借道范县境内在徐图撤回河北。睿知道现在平原郡一带的麦田都被冲弟破坏了,百姓存粮不多,我军乘此机会将平原郡的百姓全部南迁至我军的治下,此事还要子丹负责。”吕睿一路而来想了许多,就是曹冲在平原吃了大亏,吕睿也要扳回点面子,将人口全部迁入曹操的治下。

“睿哥,平原郡的百姓不少,特别是南皮一带,人口颇多,都要迁往我军的治下,恐怕有些难度?”

“子丹,睿的意思是无论百姓愿不愿意都要将百姓南迁,不服者用强,至于世家,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子丹府里不是有家小要养?现在平原南皮一带都没有多少驻军了,子丹的五万大军难道是摆设?”吕睿望了曹真一眼,老曹怎么起家的,你不会不知道吧。

“睿哥放心,真知道如何去做了。”

“好,子丹速去,只要百姓在手,不出十年,我军又可以重回河北!”

“诺!”

吕睿在吩咐完曹真之后,就带着三千骑兵赶往平原郡了。

平原城内,诸葛亮在议事厅内做着战前的部署,明日就是诸葛亮与曹冲的约定之日了。

“军师,城内的一切都布置好了,明日就是我军决战的日子,军师有何妙计破敌?”刘封在议事厅内询问诸葛亮,自己这几日只是在加固城防与城内的巷战防御,根本没有见诸葛亮有什么新部署,难道诸葛亮最后就是想在平原城内与曹冲打巷战?虽然刘备的溃军有部分回到了平原,但是加起来只有两万人,打巷战,就能击败曹冲?刘封有点不相信了。

“封公子,地下的甬道挖好没有?”诸葛亮没有理会刘封,而是询问刘封挖好地道没有。

“回禀军师,一切都按军师的要求将甬道挖好了,甬道直通城北的树林。”

“好,本军师随公子去看看甬道。”在刘封的带领之下,诸葛亮查看了甬道的挖掘之后十分满意,然后叮嘱刘封守好甬道,自己就返回了太守府。

清晨,曹冲依约来到了平原城下。

“诸葛先生,冲依约前来,不知先生有何大阵?冲倒想见识一下。”

“冲公子,阵法就在城内,若是公子要看,就攻城好了。”诸葛亮微微一笑,玩味地看着曹冲。

“诸葛亮,你诓骗冲?”

“冲公子说的不错,冲公子要攻城就请攻城,只不过亮推算天公不会做美啊!”诸葛亮指了指天空,然后哈哈大笑,下城而去。

“天空?”曹彰抬头望了望。原本晴朗的天空居然突然乌云密布。黑云压城城欲摧。

“冲弟。这是。。。。。。。。。。?”

曹冲望了望天空,眼中露出不屑的表情,不就是能预测天象嘛,以为大雨就能阻拦我军的进攻?诸葛亮你太小看中原铁骑了!

“三哥不必惊慌,这只不过是自然天象而已,诸葛亮以为自己会一些观天之术就能阻拦我军?简直是下笑话,大雨之中我军不利,敌军也不利。条件都是一样的。诸葛亮,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我曹冲的厉害!”曹冲微微一笑,不就是天下雨嘛,哼,就在雨中突袭,看看你诸葛亮如何抵挡!

“三哥,我们先退兵,过了一个时辰再攻城。”曹冲策马就返回了军营。

一个时辰之后,平原城果然下起了大雨。天黑漆漆的一片,不时还有几道闪电划过。大雨。一场前所未见大雨!下了一个时辰还没有停止。

“老哥,你说曹军今日会不会攻城?”

“小老弟。你疯了吧,就这样的雨势,老哥我一辈子都没有见到几回,曹军还会攻城?肯定都在军营里休息了,按照这雨势,估计曹军的军营都会被淹了。”一员老兵望了望城楼之下,哪里还有曹军的身影,一个鬼影都不见。

轰隆一声!突然老兵感觉到脚上一晃,身形不稳,青年士兵连忙扶起老兵。

“老哥,城墙?城墙塌了!”青年士兵不可置信地望着旁边的一处城墙,城墙居然塌了。

“杀!”突然城楼之下响起了喊杀声,曹军从地道而出,攻击平原城。

城外,曹冲看见城墙倒塌,微微一笑,自己终于成功了。

“冲弟,诸葛亮还真是厉害,居然能预测到这场大雨,仅仅一个时辰,我们的军营就有积水了。”曹彰在一旁望了望四周,大雨倾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雨。

“诸葛亮的天象之术确实出乎意料,如果我推测的不错诸葛亮就是想用这场大雨来阻止我军的进攻,最后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只不过诸葛亮太小看我了,你算就我,我也会算计你!”曹冲此时已经估摸到诸葛亮的计划了,大雨倾盆不适合攻城,而且平原城处于地势高坡之上,四周都是洼地,诸葛亮想用大雨形成洪水,逼迫自己退兵。

“冲弟,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三哥,现在我们破了平原城的城墙,诸葛亮一定大吃一惊,我估计以诸葛亮的性格肯定会留有退路,三哥在外带领一万骑兵封锁平原城四周,只要见到敌军出城,就地击杀。小弟我带领大军攻入城内,擒拿诸葛亮!”曹冲被人玩了一道,当然要报仇。

“冲弟,冲锋陷阵之事还是让三哥去吧,你留在军营镇守即可。”

“三哥,冲自幼习武,而且有虎豹骑在身边不会有什么大碍,冲身为三军统帅,又刚刚及冠,若是身先士卒必定能激励三军,三哥放心,冲不会莽撞的,攻城还是由冲前去,此乃军令!”曹冲按下曹彰的手,表示自己决心已下。

“冲弟是主帅,就听冲弟的。”曹冲始终是主帅,若是曹彰不领命就是不给曹冲面子了,将帅不和是军中大忌。

“好,三哥,我们依计行事!”

“军师,军师不好了,不好了,曹军攻入城内了。”一名亲兵急匆匆地向诸葛亮禀报。

“什么?曹军攻入城内了?”诸葛亮愣了一下外面还是大雨倾盆,曹冲怎么就攻入城内了。

“军师,是这样的。。。。。。。。。。”随后亲兵将曹冲攻城,城墙塌陷,地下涌出大量曹军的情况都禀报给了诸葛亮。

“几十个地道?曹冲,亮真是服了!”诸葛亮摇了摇头,没有想到曹冲如此厉害,自己已经多次算计曹冲了,没有想到现在还被反算计了。几十个地道,肯定是曹冲一围住平原城就开始挖的,不然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自己以为是阵法吸引了曹冲,使得自己的拖延之计成功了,没有想到是曹冲早就发觉了自己的拖延之计,将自己的阵法全部骗出,而且还搞了这一手让人不得不佩服的突袭。

“曹冲不除,我军永不得安宁!”诸葛亮长吁了一口气,曹冲的表现太惊人,如果不乘他没有成熟的时候将他除掉,恐怕日后自己不用打,直接投降曹操好了。此人天资世所罕见!

“传令全军,誓死抵抗,与曹军巷战!”诸葛亮又输了一次,现在只有寄希望于最后一击了,只要拖延的时间越久,曹冲就越有可能上当。

“诺!”

平原巷战在大雨之中进行,曹军突然袭击,让平原的守军措手不及,但是平原城内都是刘备与诸葛亮亲自操练的军队,是年轻的生力军,虽然一时被曹军击溃,但是分散到巷战之中还是很有战力的。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时之后,城内的守军渐渐失去抵抗,满城都是尸体。诸葛亮在太守府的箭塔之上指挥,与曹冲在巷战之中对阵。

“杀!”曹冲终于攻入了太守府,诸葛亮的身影渐渐消失了。

此时,吕睿的骑兵正在向平原疾驰。望着天上的黑云和不时闪出的闪电,吕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当年自己找到第一份太公兵法的竹简之时,看到了传诸葛氏天象四变之后,自己还不是怎么在意。但是自从博望坡之后,吕睿就对诸葛亮改观了,这个诸葛亮确实有些怪异的地方。

“天象四变?”难道诸葛亮要出手了?想到这里,吕睿命人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一定要尽快赶到平原城。

“报,公子,找到了一个地道,诸葛亮可能从地道跑了。”一名亲兵在太守府的书房内发现了一条地道。

“哦?看来诸葛亮是临时逃跑了,好,命亲卫随我下地道追击!命李典将军带一支骑兵进入城北的树林搜索!”曹冲是追着诸葛亮来的,诸葛亮肯定是刚刚下了地道,曹冲此时跟上去诸葛亮绝对不敢触动地道的机关,不然大家都会死。

“诺!”

曹冲带着亲卫进入了地道,一路追击到城外的树林。

“公子,地道里没有陷阱?”曹冲带着虎豹骑来到了地面上,在地道之内根本没有陷阱。

“哼,看来诸葛亮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连地道之内都没有布置陷阱,肯定是仓皇逃走了。”曹冲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诸葛亮看你往哪里跑?

曹冲带人进入了树林之中,很快曹冲就发现了这是一个阵法,一个简单的五行迷阵而已。曹冲早年跟荀攸学习奇门阵法,这种小阵对于曹冲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在曹冲的带领之下,虎豹骑来到了树林的中心地带。

“冲公子,你看!“一名亲卫指了指前方,前方有一块大大的墓碑!”

“墓碑?”曹冲顺着亲兵的手望了过去。

一块大大的墓碑上写着:曹冲之墓四个大字。这个墓碑有些奇怪,它的材质不是石头,反而像是一块巨大的纯铁。

突然,从墓碑之中射出了两支长箭。

“公子小心!”亲兵将长箭击落。同时陷阱被触发了,一阵阵轰鸣之后,曹冲一军居然处在了一个阵法之中。

“公子,脚下?”

曹冲望了望脚底,在泥泞的泥土下居然有一条条的铁丝整齐排列。

突然天空一道巨型闪电划过,曹冲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雷电击中了,身边的士兵无一幸免。(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这本书断断续续太久了,这个月会完本。兔子新书存了不少稿,希望到时候大大们继续支持。

第七十七章:三国鼎立

当吕睿赶到平原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看到的只是曹冲与数百名亲卫的尸体。所有人的尸体都已经被烧得焦黑了,只能从身高,佩剑与一块碎玉来判断曹冲的身份。

“睿哥。。。。。。。。。。冲弟。。。。。。。。。。。”看到吕睿,曹彰趴在吕睿身上大哭起来。吕睿呆呆地看着曹冲的尸体,居然是被雷电给烧焦了。引电杀人?诸葛亮居然会这种方法,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错了,一切都错了。吕睿早就应该跟随曹冲一起亲征,如果吕睿在曹冲身边,曹冲就不会中了诸葛亮的计,不会死于诸葛亮的天雷阵。无限的悔意涌上吕睿的心头,可惜一切都迟了,吕睿流下了泪水,抱起了曹冲的尸体。

“侯爷,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李典看到曹冲的尸体虽然震惊,但是还能保持冷静,试探着询问吕睿一句。

“怎么办?”吕睿被李典拉回了现实,曹冲已经死了还能怎么办,只有返回许都向正在西凉的曹操报信,曹冲之死最致命的还是曹魏内部的矛盾,诸子可能风云再起,争夺世子之位。

“李将军,你带领大军去汇合子丹,睿已经让子丹迁河北之民前往中原,你带领大军去配合子丹,速速将百姓南迁。”吕睿擦了擦累水,曹冲不能白死,日后自己一定要为曹冲报仇,现在曹魏地盘广大,南迁人口之后,曹魏能迅速恢复实力。二十年后。吕睿有绝对的信心出兵河北四州。到时候一定要一统河北为曹冲报仇。

“诺!”李典拱了拱手,就离开了。

李典离开之后,吕睿带着曹冲的尸体与曹彰一起返回许都。经过半月的行程,吕睿终于抵达了许都,将曹冲的尸体运回了魏王府邸。环夫人见到曹冲的尸体,受不住刺激就晕了过去,卞夫人连忙情人前来诊治。吕睿没有心情去处理这些人,孤身一人来到了书房。曹昂正在等候吕睿。

“不凡,这是昂给父亲写的表文,冲弟之事昂也有责任,不凡看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就一起发给父亲。”曹昂眼睛通红,对于曹冲的死曹昂也十分地伤心,虽然曹冲夺走了曹昂的世子之位,但是曹昂从内心讲并没有记恨曹冲,顶多只是一些嫉妒而已。

吕睿接过曹昂写的表文。看了一眼,曹昂将曹冲之事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身为副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兄长,此事乃睿的责任,兄长不要将过错往自己身上揽,此事睿会一力承担,兄长只需据实禀报就可以了。”吕睿摇了摇头,曹昂的这份表文绝对不能递上朝廷与交给曹操。

“不凡,此事兄长是有责任的,冲弟领兵在平原日久,昂却没有尽提醒之责,行兄长关切之意,确实有罪。”

“兄长,现在兄长决不能有罪,只能有功。”吕睿将表文丢到了一旁的火盆之中。

“不凡,你。。。。。。。。。。?”

“兄长,冲弟离开之后,兄长就一定要是世子,魏王世子只能有功不能有罪,睿虽然年轻,但是功绩高于兄长,睿承担责任最多是降职削爵。兄长身为世子一定要有功镇服群臣,不能有罪,此事就交给睿了。”吕睿提起刻刀,开始写新的表文了。

“这。。。。。。。。。。”曹昂听后竟然没有了反对之词。

曹氏现在处于最大的危机之中,刘协在许都境内被刺杀,中了剧毒生死未明,天下诸侯一定会以此为借口来对付曹氏。曹操已经老了,曹氏之中需要有后继之人,曹昂就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曹昂如果身为世子,就不能有罪只能有功,所谓太子有德才能居天下,曹昂一旦做了世子就要立德树威,此时决不能让曹昂承担罪责。

“兄长,睿已经写好了表文,兄长看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兄长就可以签署了。”吕睿幼年就在府衙里当刀笔吏,虽然很多年了,但是功夫没有落下,不一会就写好了表文。

吕睿将曹冲之死的罪责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毕竟自己是车骑将军总领四州军务。吕睿自请降官三级,罚俸禄三年。这个罪责对于吕睿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损失。车骑将军降三级还是镇守将军,而且这是大汉的官位。曹昂称帝之后,自己就是曹魏之臣了,到时候官品多大就是曹昂说的算了。

“不凡此恩,昂一定铭记于心。”曹昂接过表文,看了一眼,又望了望吕睿。见到吕睿眼神坚定,曹昂只好签署表文了。

“兄长客气了,一切都是为了曹家为了仲父。”

三个月后,汉中太守府内,曹操坐在主位之上满脸喜庆,自己不仅平定了西凉的叛乱,还乘大胜之势将汉中夺下,张鲁投降,马超带着败兵退往蜀中投降刘璋了。

“恭喜魏王夺取汉中,如今汉中已下,蜀地指日可待!”夏侯渊在酒宴之上端起一杯酒,向曹操祝贺。

“此番攻下汉中,夏侯将军当为首功,本王先敬将军。”曹操先饮为敬,向夏侯渊表示感谢。

“谢魏王!”

“报!许都急报!”就在曹操与众人饮宴的时候,许都的情报送来了汉中。

“呈上来让本王看看。”曹操又喝了一杯酒,然后才接过情报。

曹操接过情报,先是满脸喜悦,突然脸上一变,表文跌落到饭桌之上。

“魏王?”众文武都吃惊地望着曹操,到底是什么事让曹操如此失态。

“天不佑曹氏,天夺吾儿!‘曹操大叫一声,然后昏了过去,群臣连忙上前慌手慌脚地将曹操抬走。

三日后,曹操做出了决定。将吕睿降为后将军。领青州牧。罚俸禄三年。同时密令吕睿前往长安。曹操命夏侯渊为汉中太守,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汉中。然后曹操就带着亲兵退往长安,以重病为由,在长安养病。

曹魏政权在经历曹冲之殇的时候,蜀中也发生了大事。

成都太守府上,刘循跪在刘璋面前一言不发。刘循依刘璋之计带兵突袭建宁的孙权,本来建宁雍齿,高定都支持刘璋出兵。孙权凭借南蛮王之助力,借南蛮兵十万击败了刘循与建宁豪族的联兵。

”父亲,孩儿有罪,孙权现在已经兵发成都了,不日便会抵达成都城下。”刘循没有想到孙权如此厉害,不但击败了自己的大军还联合南蛮兵一同进攻成都。

“循儿,这不是你的错,为父只是奋力一搏,可惜上天不给我们刘家机会。”刘璋摇了摇头,为今之计只有投降孙权了。刘璋相信凭借他在蜀中的实力。孙权一定会赐予他们父子一身富贵,能够保全子孙的安全。

“循儿。你亲自去孙权前军军营,向孙权送上降表。”

“父亲?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了?”刘循依然不甘心,蜀中这么大的地方就送给孙权了?

“循儿,大势已经不在我们刘家,不必勉强,循儿听为父的话,只有如此才能保我们家人的富贵。”刘璋将州牧大印取出,擦了擦,观摩了一阵,就放入了一个锦盒之中,然后交给刘循。

三日后,孙权的大营之中,刘循向孙权献上了降表。

“家父愿意以蜀地献与吴侯。”刘循跪在孙权下方,双手捧着表文高高举起。

“刘公子快快请起,本侯只不过是为了天下百姓而已,刘益州举州投效,本侯一定不会亏待刘益州与刘公子。”孙权连忙扶起刘循,好像前些日子并不是自己将刘循击败,退回成都。

“刘公子与权年纪相仿,权有一女,听闻公子有一子,吾二人可结为秦晋之好,日后在蜀地共享富贵。”孙权又给了刘循一个承诺,让刘氏与孙氏结成姻亲,共享富贵。

“这。。。。。。。。。。。?”刘循懵了,孙权要和自己结亲家,这半年之前二人还是争锋相对的敌人,现在居然要结成姻亲。

“刘公子,难道不相信权?权可是真心与公子结成亲家。”

“多谢吴侯,刘循日后一定会相助吴侯安定蜀中。”刘循终于知道刘璋为什么要将蜀地交给孙权了,孙权果然是有枭雄之姿。

公元210年,孙权进入成都,刘璋举蜀中投降,孙权自封秦公,封刘璋为蜀公,大赦蜀中,安抚蜀中百姓。

邺城太守府内,袁熙自从与曹军交战之后便感觉身体不适。曹冲战死,西路军退兵之后,曹仁的东路军也没有向邺城进军,只是根据曹操之命退守河内一带。袁熙也带着大军返回了邺城,此时刘备狼狈不堪,只有区区数百名的士卒了。

“主公,您的身体?”田丰一脸悲伤,来到了袁熙的床边,自己为袁氏效力多年,现在总算是保住了袁氏的一份基业,可惜袁熙居然要离开了。

“军师,本将军已经不行了,幼子不成气候,若是继承袁氏家业日后必遭祸端。请军师要尽力保全袁家众人,此乃本将军上表朝廷的最后一道表文,请军师斟酌。”袁熙无力地指了指床前的一份表文。

田丰接过表文,看到了上面的内容。袁熙上表朝廷自己能力不足有负天恩,恐怕不能振兴大汉,自请降职。希望朝廷看在袁氏的功劳之上,封自己的儿子为幽州牧。同时,袁熙表示刘备乃大汉皇叔,有济世之才,河北四州理应由刘备统领,希望朝廷封刘备为汉公,以表其忠心。

田丰见到袁熙的表文完全明白了袁熙的用意。上表朝廷只是一个借口而已,朝廷答不答应,袁氏都要做出最后的决策,让刘备任四州之主与曹操对抗,袁氏诸人退入幽州,不再主持河北的事务。

“军师,天下大势已经明了,此番曹操北伐不成,不出二十年,中原气候必然恢复,河北无险可守,袁氏必遭祸端,此乃救族之计。请军师务必要替本将军好好照顾袁氏子嗣。”袁熙握着田丰的手,说出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嘱托。

“主公!!!!”袁熙的手一滑便离开了人世。

公元211年春,河北之主袁熙病逝,河北使者带袁熙之妾甄氏前来许都献礼于魏王曹操,表示和解之意。

魏王曹操在洛阳以甄氏婚配除宗之子曹丕,遂与河北袁氏休战。刘备获得朝廷许可,进封为汉公,统领河北四州之地。

袁熙幼子被封为乐浪侯,北平太守,幽州牧。在幽州主簿田丰协助下,带着二万袁氏旧部前往幽州上任,奉命镇守北方。袁熙幼弟袁买被封为乌桓将军,武桓侯持节镇守乌桓旧地。

自此,天下局势日渐明朗,天下三股势力成短暂的平衡状态,天下进入了十年的修养之期。长安城内,吕睿已经奉曹操的密令来到了长安太守府。

“岳父大人,魏王正在书房等候!”钟繇在太守府前等候吕睿,亲自引吕睿面见曹操。这一次,吕睿没有起鸡皮疙瘩,曹冲的死亡之痛已经完全占据了吕睿之心。

“孩儿参见仲父,孩儿大罪,请仲父责罚!”吕睿一进入书房就跪在了曹操的面前,不敢正视曹操,曹冲之死自己始终都要负上责任。

“睿儿起来吧,仓舒之死是为父的责任,睿儿不必自责。”曹操用沙哑的声音回答吕睿。

“是,仲父!”吕睿一抬头愣住了,曹操满头白发,蓬松错乱,脸如枯木毫无生气。两眼发红,目光呆滞,手中只是握着一个孩童玩耍的短剑。吕睿认得这是曹冲幼年的玩物,此剑是曹操用陈留故居门前大树所做成的短剑。

两年前西征之时,许都郊外的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斗志激昂有一统天下之心。如今的曹操只是一位痛失爱子的可怜老人了。

“仓舒年幼时曾以此剑立誓要一统天下,为父当初真的,真的很欣慰。。。。。。。。。。‘

“仲父,请保重身体,冲弟也不愿意仲父如此,仲父尚有一统天下之力。。。。。。。。。。。。。”吕睿见到曹操悲伤之情,连忙上前安慰。

“睿儿,为父老了,仓舒走了,再举天下之力强行一统天下只是耗费民力而已。若孤不独掌朝廷十多年,恐怕天下称帝称王者不单是袁术一人。现在大势不可逆转,还是不要耗费民力了。”

“是,仲父!”吕睿扶着曹操来到了院子的鱼塘边。

“睿儿,为父此番要你前来,只有一字要传于睿儿。”

“请仲父赐教!”

“稳!为父有生之年必要政局安稳,此字传于不凡,不凡告之子修。此事就交给不凡了,为父老了,不再回许都了,许都就交给子修了,不凡要好好辅助子修,天下一统要靠年轻人了。”曹操挥了挥手,让吕睿扶着自己返回了睡房。(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一章:枭雄去世,曹魏兴起。

曹操在长安秘密召见吕睿之后,便带着大军前往洛阳,在洛阳以养病为由,长期驻扎在洛阳了。许都在没有了曹操的影响之后,曹昂以夏侯惇武,荀攸,郭嘉,程昱三人为文的辅佐下渐渐地控制了许都,乃至整个曹魏的局势。

吕睿在秘密面见曹操之后,以后将军的身份重新领青州牧,带兵出镇青州。同时吕睿将青州的治所迁到范县,将青州推上了防御河北的最前沿。

“夫君,望儿又欺负弟弟妹妹了。”范县侯爷府,吕睿正带着诸子在花园里玩耍,这就是八年来吕睿生活的主旋律。河北袁氏与曹氏讲和之后,河北实力已经大损,刘备也无力南下,只能在言语上占占便宜,吕睿名为防御河北,实际上多年了,连河北的一个骑兵都没有见过。

“英儿,小孩们玩耍而已,不要当真,以后望儿就会知道了。”吕睿微微一笑,望了一眼这位六年前娶为平妻的辛氏。也就是辛毗的女儿,历史上有名的智女辛宪英。

“夫君老是宠着孩儿,这样是不行的,夫君不教育,妾身去了。”辛宪英起身来到了吕望的面前,插着腰,开始指指点点了,吕望见到这个姨娘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只能频频点头受教。

“辛妹妹还真有办法,若是妾身就管不了望儿了。”曹节在一旁剥下一颗葡萄递给了吕睿。

“夫人说笑了,夫人始终是望儿的母亲,如何管不了望儿?夫人若是嫌为夫太宠望儿了。可以带着望儿去长安省亲。看看子桓一家。到时候夫人肯定能管住望儿。”

“长安?”

“对了,夫君,母亲前些日子来信想去长安看看子桓,妾身正好先去许都看望母亲,再去长安看看子桓。”经过吕睿的提醒,曹节眼前一亮,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省亲。

“夫人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为夫没有意见。到时候带带孩子们一起去玩玩。顺便去长安看看睿儿。”吕睿讲到睿儿两个字。微微一笑,这个世界太有趣了。

吕睿说讲的睿儿便是曹丕与甄氏的儿子,曹睿!历史虽然发生了偏差,但是有些事情又转回到了历史的轨道上。袁熙为了与曹氏和谈,竟然将自己最美丽的妾室甄氏(也就是后世的洛神)献给了曹操。曹操由于失去了曹冲,内心悲伤根本色不起来了,将甄氏许配给曹丕,算是对曹丕的一个补偿。

曹丕与甄氏婚后的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男丁,取名单字睿。虽然晚出生了几年,但是吕睿在这个曹睿身上看到了魏明帝的身影。小而聪敏。敏而好学。连曹操都以为曹睿是曹冲转世,倍受宠爱。

“侯爷。洛阳急报!”就在吕睿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徐庶急匆匆地赶来了,将一份洛阳的急报递了上来。

“魏王病危,速招群臣洛阳议事。”看到这一句话,吕睿愣住了,难道曹操的大限将要到了?想到这里,吕睿连忙让徐庶备好马车,自己带着曹节与吕睿赶往洛阳。

洛阳,曹操带着大军驻扎在洛阳之后,便开始重修洛阳城与洛阳皇宫。曹操将汉中半数的民众都迁入了洛阳,同时将兖州,凉州,青州,扬州,荆州等地的不少流民重新迁入洛阳,加入到洛阳的重建。经过八年的重建,洛阳城又恢复了其东方第一大都市的风貌。

吕睿将曹节与望儿安置到魏王府后,便前往洛阳皇宫了,曹操重建皇宫之后便居住在洛阳皇宫,改洛阳皇宫为魏王清苑,虽无皇帝之名却有皇帝之实。

“魏王!”吕睿来到了曹操的寝室,曹氏宗亲与夏侯氏宗亲之人都已经到了,同时跟随曹操多年的心腹,文臣武将都已经在寝室参拜曹操。

见到自己多年未见的儿子与臣子,曹操欣慰地笑了笑,开始吩咐后事了。

“孤王累了,子修与不凡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曹操在吩咐完所有的大事之后,便让吕睿与曹昂留下,其余人都退了下去。

众人离开之后,曹昂上前扶起了曹操,曹操吩咐曹昂兴旺曹家,建立曹家不朽之功后,便让曹昂先退下了,房内只留下吕睿与曹操。

“不凡,多年不见,望儿都大了,仲父又想起了不凡幼年之时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