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妖才(兔子)-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大火整整持续了几个时辰,到了天亮的时候,江面上还有残余的火苗。曹操的残部都退入了桂林郡,桂林太守府上,曹操坐在主位之上,盯着众人,眼光不停地扫射着文武,没有人知道曹操在想什么。
经过周瑜的一场大火,曹操的大军损失殆尽,只有张允的后军还保留较好,但是士卒大部分都是五蛮溪的战士。十多万大军只剩下了三万不到,其中还有两万人是五蛮溪的战士,可是说,曹军的水军已经是全军覆没了。败了,曹操败了,败得很惨,从兖州起兵开始,这是最惨的一次。
沙摩柯倒是有些兴奋,自己居然阴差阳错地将周瑜给射杀了,没有给周瑜任何机会,一支毒箭就将美周郎送上了不归路而且还把周瑜给毁容了,这是众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吕睿听了沙摩柯的描述之后,更是哭笑不得,这个沙摩柯走狗屎运了。周瑜的士卒肯定是早早埋伏在了小山附近,但是由于桂林郡是溶岩地貌,山中会有溶洞,溶洞之中会有无数的水道,沙摩柯运气好,没有被周瑜的士兵发现,还上山打了一下野味,顺手将周瑜给杀了。这比小说还要小说啊!
无论如何,沙摩柯立下了大功,曹操定然会有封赏。
“曹丕,你可知罪?”曹操突然大喝一声,用力拍了一下桌子。
“末将知罪!”曹丕缓缓地站了出来,一脸死气,跪在了曹操的面前。
“曹丕身为中军统领,居然不顾士卒生死,私自逃离水寨,将其押入大牢,待回许都之后,再行定罪。”曹操愤怒地斥责着曹丕,像是要杀了他似的。
吕睿见到曹操发火,想站出来为曹丕辩解几句。毕竟这不是曹丕的错,就算是吕睿与曹操在水寨,恐怕也没有曹丕处理得好。
吕睿的前脚刚刚移出一步,一个小手拉住了吕睿的衣角,让吕睿停了下来。
吕睿愣了一下,原来是曹冲,曹冲给吕睿使了一个眼色,吕睿望了望曹操,曹操虽然愤怒,但是嘴角还不时地抽动了一下,这是曹操在用计的表现,难道这是假象?
吕睿想了一会,就没有站出去了,天意,可能这一切都是天意。沙摩柯无意斩杀了周瑜,而曹丕因为周瑜的突袭而获罪,成了一只替罪羊。(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六十二章:代汉的前奏
曹操在桂林郡没有久待,处理完一些政事之后,就任命文聘为桂林侯,镇南将军,率领一万军士镇守桂林郡了。
沙摩柯因为击杀周瑜有功,被曹操晋封为武陵太守,五蛮溪蛮王,赐金印,镇守武陵。同时曹操还赐给了沙摩柯一个荆州主簿的身份,在襄阳赐了一座府邸给沙摩柯,以示恩宠。
“睿哥,我们都得了赏赐,可惜,二哥他。。。。。。。。。。。。”在返回许都的路上,吕睿与曹冲各自骑着骏马跟着大队而行。
“子桓的事情有些麻烦,返回许都之后,有些局势可能不在你我,甚至仲父的掌控之中。”吕睿摇了摇头,想起了在襄阳城的一幕。
一月前的襄阳城内,曹操召吕睿与曹冲在太守府的书房议事。
“参见仲父(父亲)!”吕睿与曹冲二人来到了书房,望了望四周,只有曹操一人独自坐在主位之上,许褚负责在外守卫。
“恩,不凡与仓舒来了,坐吧,为父有些事情要和你们商量一下。”
“是!”吕睿与曹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不凡,子桓在水寨之中处理的事情,你认为如何?”曹操没有望着吕睿,而是盯着手中的一份竹简。
“仲父,孩儿以为,丕弟处理的方式虽然有些残忍,但是从效果来看是最好的处置方法。”吕睿拱了拱手,回答曹操。
吕睿判断是有依据的。周瑜虽然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低燃点金属的秘密,但是周瑜的火攻还是很成功的,周瑜似乎还知道了金属燃烧之后会产生毒气的知识。
当时曹操的水寨已经是大火四起了。如果久待在水寨之中,就算不被大火烧死,毒气也会要了人的命。吕睿事后曾经去验过尸体,有不少的将士是窒息而死,这种窒息就是毒气的威力。吕睿虽然有未来的知识,可以理解曹丕,但是东汉末年还没有正式仵作。大家都把死因归于了曹丕的见死不救,就是吕睿知道真相,也没有办法为曹丕辩解。
“恩。不错,从结果来看,本相也认为子桓做得很好。”曹操放下竹简,给曹丕在自己的心中定了一个性。
曹丕的决策有两项功绩。第一。是将可以获救的曹军包括了跟随曹操的大批文武都救了出来,曹操的人才基本没有受到损失,曹丕是有功劳的。第二,曹丕的决策还无意中帮曹操解决了荆州的军权问题。本来蔡瑁手握水军大权,荆州的世家也有一定的兵力,但是周瑜的一场大火将荆州本土士卒都烧得差不多了,曹操更加容易驾驭荆州。
人妻曹深知单单靠人妻是不能获得政治上的保证的,只有实力才是政治家说话的资本。从这一方面来说,曹丕不仅立下了功。还立下了大功。
“哎,可惜,子桓太冲动了,年少莽撞,说话没了分寸,这责任是逃不过了。。。。。。。。。。”曹操随后又说了一句,这一句才是曹丕事件的重点,曹丕的话语太毒了。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败事。曹丕的军令虽然让曹军逃离了险境,但是也违背了社会的大道德。对于伤兵见死不救这是道德所不允许的,特别连一些受轻伤的士卒都不营救,成了曹丕处理此事的软肋。
“仲父的意思是。。。。。。。。。。?”
“不凡,仓舒,这是许都的密报,许都的不少人正想着拿此事做文章。”曹操指了指台面上的竹简,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
吕睿与曹冲对视了一眼不用看竹简的内容,就知道刘协那帮人想搞动作了,曹丕这次的事情违背道德太严重了,不处理肯定会引来不满。处理过轻也会惹来非议,两难的境地。
“父亲,许都方面的意思是什么。。。。。。。。。?”曹冲站了出来,试探地询问了曹操一声。
“他们恐怕是要子桓死啊!”曹操狠狠地用拳头砸向案台。
“仲父,子桓不能死,虽然子桓有错,但是智谋之士不会看不出子桓此计的用意,如果子桓因为如此而死,恐怕有损曹家的颜面与我军的前途。”吕睿站了出来,提醒曹操,曹丕的事情处理不好,又是一个可以动摇曹军根基的隐患。
道德与法永远是一对难以说清的兄弟。曹丕处理此事的过程除了狠毒之外并没有违法之处。曹丕利用手中的指挥权,下达了命令,让一部分曹军逃出了水寨获救,并斩杀了一些不听军令的士卒。从律法的层面上,曹丕没有错!
如果曹操将曹丕处死,那么以后各地的将领就会用道德来绑架军法,那样子的话,曹操如何带兵?所谓军法无情,如果有了道德因素就不是军法了。
“为父也知道子桓不能死,不为了自己,是为了我曹家的基业。此事你们有什么看法?”曹操摇了摇头,自己当然知道曹丕不能死,但是不日便要返回许都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对策,曹操恐怕也难以应付。
“父亲,其实让二哥不死倒是有一计,只不过孩儿不知道父亲对此事的看法。。。。。。。。。”曹冲转了转眼珠子,现在搞明白了曹操的意思,就是让二人想办法救曹丕。
“仓舒,说吧,此间就是我们父子三人,没有什么可避讳的。。。。。。。。”
“父亲不要忘了皇权可是置于律法与道德之上的,只要我们曹家代汉,二哥的命就保住了,只要保住了命,以后父亲想补偿二哥,还是有机会的。”曹冲拱了拱手,回禀曹操。
以曹代汉?曹操愣了一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这个想法已经在自己的脑中闪出过很多次了。曹操随着实力的增长,代汉的心思也越来越重了,没有绝对的权利,做任何事情都是束手束脚的。曹操代汉之后,可以让自己做个杀戮的开国之君,而自己的儿子做个贤明的治国之君。
可是周瑜的一场大火将曹操的愿望给击灭了。桂林郡的失败不单单折损了兵马这么简单,还终结了曹军的气势,气吞山河的气势。如果桂林之战胜了,曹操就可以借助胜利之势出兵益州,收拾掉刘璋与张鲁,平定了南方之后,北方的袁熙就不足为患了。
现在桂林郡失败了,不单单是刘协会反对,曹军内部也会有人反对曹操在短时间内再次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曹操想在有生之年统一全国,代汉自立是不可能了。
“仓舒,此事为父也考虑了许久,只不过此时代汉,恐怕会引来天下的不满。而且为父想把此事的重任交给你。”曹操听了曹冲话,并没有赞同,而是将自己的谋划说了出来。
多年的征战,曹操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口号让不少的文武俊才依附了自己,壮大了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天下第一诸侯,但是这是有隐患的。曹操的手下一般分为三种人,一种人是看着曹操奉天子的口号而来的,荀彧就是其中的代表。一种人是看着曹操来的,完完全全只听曹操的话,曹氏宗亲和寒门将领就是曹操的统治基础。最后一种就是中间派,对于奉天子还是奉曹操并没有多少的意见,只要还天下太平就可以了,世家就是中间派的代表。
曹操要完全控制朝廷就要将奉天子的那些手下给处理掉,这些手下不同于刘协的手下。从幕僚关系来说,他们是曹操的人,但是从效忠的对象来说,他们是刘协支持者。这种半曹半刘的关系很难处理,曹操想用开国君王的恩威并施来对付这些手下,曹操想把开国之君的权利留给曹冲。
“父亲,就算父亲不以曹代汉,父亲也可以称王。大汉自开国以来,已经数百年没有异姓王了,只要我们曹家称王,二哥的命就可以保住了。至于以后的事情,父亲请放心,交给孩儿处理。”曹冲对于曹操选定自己为继承人并没有表现出惊喜之情,而是规规矩矩地为曹操出谋划策。
曹冲的意思很明白了,称王之后,曹家可以用更大的权势保住曹丕,至于给曹丕的补偿就交由曹冲称帝之后好了。
“好好好!仓舒的表现让为父很满意,既然如此,我曹家以后的基业就交给仓舒了。”曹操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笑了笑,曹冲的表现让曹操很欣慰,不躁不骄,果然有储君之姿。
曹操的一行人从襄阳返回许都行程很快,半个月就返回了许都。杨彪代替刘协在许都城外恭迎曹操胜利返回许都。
“恭喜丞相平南,孙权逃入南中,距我大汉统一之日不远了。”杨彪见到一身戎装的曹操,连忙过来行礼。
“老大人客气了,此乃本相的职责,匡扶朝纲,复兴大汉。”曹操也拱了拱手回礼,客道了几句。
吕睿与曹冲也跟在曹操的后面与朝廷的官员见礼。
“曹公子?”突然人群中发生了一些骚动。有不少人都发现曹丕被锁在囚车之上压入了城内。
杨彪见到曹丕,眯了眯眼睛,没有说什么,继续和曹操闲聊。
看着囚车上双目无神的曹丕,吕睿摇了摇头,一场腥风血雨又来来了。(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六十三章:暗流涌动
“将军!”吕睿在丞相府待了一会,处理了一些手头上的事情,就返回了自己的府邸,毕竟曹节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自己却都四处征战,心中有愧。
“恩,这些日子辛苦元直了,偌大的府上都要元直打理。”吕睿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下了马,将自己的骏马交给了典满。
“夫人何在?”吕睿回府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曹节,自己穿越后的第一个骨肉,想想就让人兴奋。
“夫人在后院等候将军,众家眷也在后院,夫人身体不便,庶就不让夫人出来了。”
“恩,元直干得不错,夫人有孕在身,还是不宜操劳。”吕睿点了点头,对于徐庶的安排十分地满意。
“将军,刚刚卞夫人来过了。”吕睿刚刚跨进府门,徐庶就悄悄地说了一句。
“知道了。”吕睿点了点头,看来因为曹丕的事情,卞夫人来找自己出主意了,毕竟女子不得干政,只有走曹节的曲线救国了。
吕睿返回了后院,曹家带着众人向吕睿请安,吕睿见到大腹便便的曹节,连忙扶起曹节,让她不必多礼。吕睿在正厅以主人的身份处理了一点家事就让众人下去了,自己和曹节回到了房里。
“夫人辛苦了,夫人怀孕,为夫不在身边,苦了夫人了。”看着曹节的肚子,已经有七八个月了,差不了多久就会临盆了。
“夫君严重了,生养子女本是妾身的责任。妾身也不有多大的需求,只想孩子生产时,他父亲能在身边。”曹节眨了眨眼睛。望了吕睿一眼,眼中满是渴望之情,不知道吕睿在孩子出生的时候能不能在自己的身边。
“此事夫人放心,为夫一定看着自己的孩子出生,仲父已经答应了,这一年,为夫都不会离开许都。”吕睿握着曹节的手。给了曹节一个保证。
如今曹魏刚刚南征回来,地盘多了,内治的事情也多了。南征北讨的功绩吕睿得了不少,在曹军年轻一辈之中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做人不能太锋芒毕露,就算自己是老曹的女婿也一样。
“太好了。孩子可以在出生后。就见到自己的父亲了。”曹节高兴地躺在了吕睿的怀里,撒了一下小娇。
“夫君,今日母亲来过了,她询问关于子桓的事。。。。。。。。。”过了一会,曹节想到了什么,躺在吕睿的怀中,试探性地询问了一句。
“子桓如今怎么样了?”吕睿知道曹节迟早要问这一件事,但是现在曹丕的情况如何。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曹丕关押在了许都的监牢之中。
“哎。很不好,据母亲说,子桓在许都的普通牢房之中,和一群犯人在一起,什么犯人都有,母亲带去的饭菜还刚刚拿出了就被抢光了,最后还是衙役控制住场面,才没有出乱子。”曹节摇了摇头,曹家的子弟居然关在了普通牢房之中,真是想都不敢想。
“普通的监牢?难道许都连看押重犯的牢房都没有了?”
“据说是没有了,据监牢里的衙役说,最近许都抓了不少重犯,看押重犯的监牢都满了。母亲看着子桓,在监狱里都哭了。”话题伤情,说到这里,曹节也抹了抹泪水。
老曹的手段真快,还没有回到许都就先动手处理了一些人。还有曹丕被关押在普通的监牢,又是曹操的试探了,看看有谁敢冒大不韪与曹操作对。
“夫君,母亲来找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子桓换个监牢?那个普通的牢房实在是。。。。。。。。”
“节儿,此事母亲是着急了,不然母亲不会不知道仲父的用意,子桓还是呆在普通牢房里好,估计不出几日,子桓的事情就会传遍许都了,这是一个试探,你让母亲骚安勿躁,静观其变。”吕睿拍了拍曹节的手,以卞夫人的智慧当然可以猜得出曹操的用意,但是由于曹丕入罪,卞夫人乱了心智,才会来找曹节。
“恩,夫君这样说了,明日我就去看看母亲,不然母亲天天往许都各位大人的家里跑,也不是一个办法。”曹节听了吕睿的话,有些安心了,点了点头。
“母亲近日都往许都的各位大人家里跑?”
“是的,自从子桓被入罪之后,子桓的事情就在许都传开了,说子桓心狠,不顾将士安危,视人命如草芥。母亲一听,当然是慌了神了,母亲已经问策过丞相府的参军了,两位司马参军没有给什么意见。”曹节想了一下,回答吕睿。
吕睿点了点头,两位司马参军肯定就是司马懿与司马惧了,司马惧是自己安插在丞相府的棋子,目的就是向司马氏报仇,司马惧肯定不会出什么主意了,至于司马懿,被曹操盯得死死的,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肯定不会发表什么好建议。
“二位司马参军都在丞相府办事,自然不好多说什么。”吕睿拍了拍曹节,这种夫人之间的交际也是有学问的,说不定从里面能得出什么有用的情报。
“夫君所言甚是,二位参军都是让母亲不必担心,父亲会有办法,河内司马参军的夫人张氏还看望过母亲,只是提了一个让母亲拜访各位大人家眷的方法,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好方法。”曹节顺着吕睿的话,告诉了吕睿一个信息,司马懿的夫人张春华见过卞夫人了。
“哦?张氏乃是望族之女,恐怕对此事也有一些独特的见解?”吕睿一听,就警惕起来了,这个张春华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人,其狠辣比起现在的司马懿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懿能成事,张春华的功劳当领首功。
历史上对于张春华的记载不多。有一个记载是各朝历史都承认的。
“武帝试宣祖,宣祖晒书曝,愣之。后杀侍女!”这段历史是记载张春华的狠辣的。过程就是当时曹操不相信司马懿称病,就派人去试探司马懿,司马懿很厉害,一点破绽都没有漏。
有一天,天气大变,可能要下雨了,司马懿想起自己晒在外面的书籍。连忙起身去收书。这个举动被司马懿的侍女看见了,司马懿愣了一下。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因为司马懿说自己瘫痪了。不能下床,现在侍女知道了,司马懿就有被出卖的危险。
司马懿的第一个表情是愣住了,说明司马懿犹豫了。至于犹豫的原因。吕睿分析过,侍女嘛,能进入司马懿书房的侍女肯定是贴身侍女,当时张春华已经嫁给了司马懿,那么这名侍女就有可能是陪嫁侍女。陪嫁侍女就是当夫人不便的时候,替夫人伺候夫家的。说白了,就是司马懿的露水夫妻。司马懿愣了一下,可能是怀念旧情。没有想好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就在司马懿犹豫的时候,张春华出手了。杀之!张春华一出手,就是将侍女给杀了。这个侍女很大的机会是和张春华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女,司马懿都有犹豫之心,但是张春华一点犹豫都没有,直接杀了。这个举动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张春华身上随时备有武器,而且还会武艺。二是此人心狠不下于男子。
“张氏也就是点了几位许都城内有影响的大人,同时告诉母亲,自己与哪位大人的家眷相熟,可以替着母亲打听打听。”曹节摇了摇头,张氏也没有给卞夫人出什么主意,只是很普通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多夫人都会提。
“哦?那么张氏在许都与哪位大人的家眷相熟?母亲都去拜访了?”吕睿听了曹节的回答,并没有放弃,因为张春华此人不仅狠,而且颇有智谋,吕睿不想放过一丝有用的线索。
历史记载,司马懿晚年的时候想废了张氏,重新纳一门正房,当时司马懿已经取得了大权,可以说如日中天,张氏自知不敌,就搬出了自己的儿子与孙子。
司马懿的儿子和孙子都一股脑地跪在了司马懿的面前,不吃不喝,搞得司马懿也没有办法,总不能为了一个女子让自己断子绝孙。此处便体现了张春华的计谋。
张春华用儿子孙子做筹码并不是一个高招,高招在于张春华对于司马懿儿子的控制之上,司马懿有才能的儿子都会张春华亲生的,而且张春华表明对于非亲生的司马懿子嗣很关心,但是实际上就是用了阴招,让他们都沉迷于酒色。
最后司马懿有才能的儿子都是张春华生的,其他的儿子都不成气候,在于曹魏最后的拼搏之中,司马懿不敢冒险,从而没有废掉张氏。
“张氏告诉母亲,自己与荀彧大人的夫人关系较好,而且前些时候还去拜访过荀彧大人,所以张氏让母亲也去拜访一下荀大人。”
“母亲去了是不是没有什么结果。”吕睿一听,有意思,看来司马懿很快就找准了下手的人,曹丕的事情可能最后的结果会握在荀彧的手上。
“是的,荀夫人只是客道地接待了母亲,没有说什么实质的问题,所以母亲只有回来了。”曹节摇了摇头,看来卞夫人这几日都没有什么收获。
“母亲辛苦了,为了子桓操心了,既然如此,为夫明日也去拜访一下荀老师,看看能不能问出什么。”吕睿这是在安慰曹节,同时也想去试探一下荀彧的态度,荀彧将会是许都一系列政治风暴的核心了。
朝廷肯定会公审曹丕,公审曹丕的前提是给曹丕下军令的事件一个客观的评价,这个评价不能是曹操的人来下,也不能是刘协的人来下,中间派来下也不公允。唯一能下评价的人就是荀彧了,因为荀彧是效力于曹操,又忠心于刘协的代表,荀彧会给出一个公允的评价,公允的评价将会是处理曹丕事件的依据。
“夫君去拜访荀老师,肯定比母亲有用,明日我就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曹节听了吕睿的话,高兴地笑了起来,在她眼中,吕睿的效果可能会好过卞夫人。
“仲父对于子桓的事并没有过多的责怪,为夫只是尽力而已。”吕睿笑了笑,扶着曹节上床休息了。
夜里,吕睿的书房之中。
“元直,我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
“侯爷放心,庶明白,不出三日,许都各位大人的情报都会在侯爷的案台之上。”
“恩,记住,此次本侯只是要一些表面情报,不要太深入了,以免引起别人的怀疑。”
“诺!”
吕睿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就让徐庶出去了。许都暗流涌动,希望自己的下手不要太迟才好。(未完待续。。)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
第六十四章:突变?机会
“侯爷,礼物都准备好了,拜帖也送到了荀大人的府上,荀大人的管家回话今日荀大人正在府上等候侯爷。”第二天的一大早,吕睿一起身,徐庶就来面见吕睿,告诉吕睿自己打点的一切,荀彧已经在府上等候吕睿了。
“恩,有劳元直了,元直随本侯一起前往荀府,礼单还是要交给元直打理。”
“诺!”徐庶跟着吕睿上了马车,往荀彧的府上而去。
荀彧的府上在许都的东面,吕睿的府邸在许都的西面,二人府邸之间必须经过许都太守府。
“侯爷,前面的道路被挡住了,我们是不是绕道而行?”到了太守府附近,车夫停了下来,掀开帘子,禀报吕睿。
“哦?”吕睿顺着掀开的帘子望了一眼,只见许都太守府前聚集了不少的太学生,领头的人是孔融,好像在请愿。
“元直,这是怎么回事,去看看。”
“诺!”徐庶拱了拱手,就下了马车,向一群太学生走去。
过了一会,徐庶就回来了,然后禀报吕睿事情的经过。原来曹丕被关押在许都普通牢房的事情很快就在许都传开了。曹丕的事件也在许都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
有人认为曹丕虽然语出不当,但是还是救出了大寨中的部分士兵和大部分的文武,功过可以相抵。有人认为曹丕心太狠,见死不救,无论有没有功劳都没有作用,必须斩首。总体而言,全部的舆论都是让曹丕受罚的,而且惩罚的力度很大,除了死刑外。其他的都是毁人一生的处罚。
孔融当然是支持处死曹丕的一方。当孔融知道曹丕被关押在许都的普通牢房的时候,就开始搞鬼了,孔融大肆宣传曹丕在普通牢房是曹操为了让人劫狱而故意为之,孔融现在纠集众多的太学生就是为了让许都太守府看牢曹丕,不能让曹丕还没有领刑罚就逃走了。
“真是见过笨的,没有见过如此笨的。”吕睿听了徐庶的描述之后,摇了摇头,聪明人都看得出曹操用曹丕来试试朝廷的文武。只要朝廷的文武觉得曹丕关押在普通牢房没有问题,那么曹操就可以推断这些朝廷文武的底线,不用处死曹丕。这样曹操就有余地了。
孔融这个时候站出来还纠集了一批太学生,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
“不用理会孔文举此人,跳梁小丑,晃荡不了几天,我们绕道而行。”吕睿挥了挥手。让车夫改道。
“诺!”
因为孔融的事情,吕睿耽搁了一些时间。到了荀彧的府上之时。荀彧已经梳洗完毕,用完早膳,在书房看书了。
“见过侯爷!”吕睿一下马车,荀彧的管家就前来向吕睿行礼。荀彧的管家名叫老王,是跟随荀彧多年的一位老仆人。荀彧生活一向节俭,在自己的府上除了这名王管家。就是一些从荀家带来的仆人了,曹操的赐予的仆人荀彧都遣散了。
“恩,有劳王管家了,本侯给荀老师带了一点礼物。还请王管家等下与我府上的徐管家商议一下,将礼品入库。”
“多谢侯爷!”王管家向吕睿回了一个礼,然后就将吕睿引入了荀彧的书房,此时荀彧正在书房泡茶。
“老爷,侯爷来了。”老王与荀彧名为主仆,实际上老王就像荀彧的一位长者一样,在私底下称呼荀彧都很随意,吕睿早就见怪不怪了。
“不凡来了,坐吧,老夫正好泡了一些茶水,不凡指点一下。”
“老王,没有我的吩咐,谁都不能进来。”荀彧让吕睿坐下之后,挥了挥手就让王管家退下了。
“荀老师,睿有礼了。”吕睿坐在了荀彧的对面,向荀彧行礼。
“不必多礼了,不凡什么时候讲礼数当一回事?自从不凡封侯以来,有丞相恩宠,在丞相的治下还没讲过什么礼数。”荀彧微微一笑,将一杯茶递给了吕睿。
“还是老师懂得睿,既然如此,睿也不多礼了。”吕睿将面前的茶水一饮而尽,然后懒散地坐在了荀彧对面,就像自己和郭嘉议事一样。
“哎,都是奉孝教坏了人。”
“不凡,你我虽然名为师徒,但是老夫也没有教你什么,只是一些一般夫子所教的东西。今日不凡前来,老夫当然知道原因,老夫也弄清楚了桂林郡发生的事情。老夫的性格不会偏向哪一方,不凡可满意?”吕睿一坐下来,荀彧就直接开门见山了,聪明人说话,不用拐外抹角。
“老师就是老师,睿当然不敢在老师面前卖弄,老师的回答,睿已经很满意了。多谢老师公正处理子桓的事情。”吕睿拱了拱手,回答荀彧。
“好,不凡满意了,到老夫提问了,不凡可知道许都近日来有些传闻?”荀彧脸上一变,一脸严肃地望着吕睿。
“传闻?”
“不错,一些关于丞相的传闻,一些官员认为丞相功劳颇大,可以进封王爵,不知不凡以为此事到底该与不该?”荀彧轻哼了一声,似乎是不满吕睿藏着捏着的表现。
“老师,睿以为丞相之功劳足以称王,就算是更进一步,也未尝不可!”吕睿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曹操就算是要称帝,天下也没有人能阻拦了。
“不凡,你。。。。。。。。。。”荀彧愣了一下,没有想到吕睿居然敢在自己的面前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但是荀彧转念一想,就算荀彧去告发,如今又有什么用?曹操南征之后南方的诸侯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北方的袁熙想消灭曹操也不可能了,天下就算不归曹,天下大势也在曹氏的掌控之中了。
“荀老师,睿只是直言相告而已,荀老师自从跟随丞相以来,当然是知道丞相有能力平定天下之人。秦失其鹿,天下逐之。现在大汉也失其鹿了,为何曹氏不能代之?”
“荀老师屡次谢绝丞相大人的美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