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道-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多了。甚至在最近一次的临清阻截战中,便有车组创下了车顶守军兵不血刃,来犯敌军全数被如意棍捅死在车墙前的战绩。
所以,这等守卫利器黄杰如何会不用,自然也给菱堡设计了一套“如意棍”防御体系。
菱堡的城墙大体分为两层,一层是墙体基础,自然是实心的,高约一丈二。另外一层为中空设计,内部又分为两层,不过却不是封闭模式,而是半边楼(开放式跃层)的形制,其中负责击杀逼近城墙底部敌军的架火组守卫在下层,而远射组和近战组则在上层作战。
远射组的战法刚才也说了,至于近战组则一不用刀二不用剑,全是三人一组负责一杆长达一丈八的如意棍。这个一丈八可不是兵器的丈八,丈八的兵器长度实际为一丈零八寸,这里则是整整的一丈八尺(约六米)。
三人之中,一人为杆长负责观察指挥,两人为辅兵,主要负责推杆。此外,为了便于如意棍杀敌,城墙上的花俏也是不少,比如说虽然墙体顶部搞成了斜坡,但还是装模作样的修葺了在外观看起来与普通城池一毛一样的女墙,所以一旦敌人架了长梯来攀附,毫无疑问就会把梯子一头架在凹槽的口子上,而如意棍的出击窗口自然也就不偏不倚的开在了凹口的正下方,待敌人顺着梯子往上爬来的时候,待他上到了预定位置,便绝难逃过突然伸出的如意棍捅一个透心凉。
而就算侥幸叫他逃过了,顺顺利利爬上了凹槽,也可别忘了,凹槽后面就是一个斜角超过了三十度大斜坡,不但斜坡是用专门打磨和抛光过,表面非常顺滑的青石板搭建,而且在战时还要在上面浇上一层猪油,猝不及防的踩上去,铁定百分之九十九都得摔下去。
第九百五九章 【屁滚尿流】
说完了远程和近战,最后自然还得说说架火组,虽然名字有些新,但项目还是老项目。
架火组所处的下层自然也开有射击口,并且这些射击口都是可开合的大型口子,好方便在必要时把什么檑木檑石头,以及人头大小的震天雷、毒气弹给扔下去,若是敌人派了攻城车来,还要把滚油泼下去放火,防御的工作一点也不比上层的远程和近战简单。
此外,除了这三个组,菱堡当中还有一支专职消防的部队,主要工作便是在战斗时盯着三个战斗组,以防什么将猛火油泼了自己,又或者点燃了震天雷却突然没丢出去这类的事情发生。
至于消防组的装备,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干粉桶、灭火毯和喷水竹筒。分别应对燃油发火、火药爆燃和普通火情。
却也说,就在各组组长喝令准备的同时,也就瞧着跨过五百步标线的金军在过线之后,便也听见了后阵传来的进击号角,顿时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迈开了步子往汤池堡冲了过来。
只不过,虽然这些金军在听到号角的时候,就如同得了嗜血光环的加持一般,可步子就算迈着再大,阵型却也丝毫没乱。毫无疑问,这两支千人队伍绝对不是什么随随便便派来送死的杂兵,至少也得是金军里的普通精锐了。
四百步!
两个千人队稍稍调整了一下方向,开始喊着口号快步前进,而菱堡之内却是依旧秩序井然,各组的组长和队将不断的发出“准备”和“预备”的口号。
三百步!
随着一声“上破甲锥”的口令,远程组的士兵们这才整齐划一的给早就上好弦的竖式床弩的机架上安装了破甲锥,而此时金军尚在快步迈进的士兵们也是头上微微见汗,显然算是刚刚热好了身。
二百五十步!
“各就各位!五息倒计时!”
“五、四、三、二、一!发射!”
也即在金军整整齐齐的前后脚迈进了汤池堡前两百步标线的瞬间,一阵沉闷的“梆嘣”之声,近乎整齐划一的在菱堡城墙内同时响起,跟着也就瞧见一条条黑得发亮的线条,带着冷艳的乌光从菱堡上层一个不足人头大小的射击口里飞了出来。
此时,天色已是辰时末刻,虽是寒冬,但东边的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正好升得了半尺来个高,虽然天空尚未被映红,但暖色的日光还是让这些带着乌光的线体在天空之中纤毫毕现,这一刻的景色倒也真美,可惜不论是敌我双方,还是远在辽阳正预想着这场战斗黄杰,都无法用语言去描述这景象。
两百步的距离虽然不远,但也还是需要发射初速并不是很快的破甲锥飞上一会儿的,也就在破甲锥突兀的从汤池堡射出的一瞬间。
此时正领着一众将领,站在距离汤池堡一千五百步表现前,遥望着眼前自己进击的部队的完颜宗磐,虽然在这瞬间他并没有真的看见汤池堡中射出的破甲锥,但他的心神却是没来由的突然被触动,然后也就在这零点零一秒的弹指一挥间,眼前便好似突然出现了浮光掠影一般,竟是浮现了自己的一身。
完颜宗磐的女真名唤作蒲鲁虎,他是完颜吴乞买嫡长子,而他的母亲在史书上倒也只有名字,便是钦仁皇后唐括氏。
&&&&以下为反盗版内容&&&&&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移步点击《宋道》支持隔壁老黄哥,有道是万水千山都是情,支持下老黄行不行?
第九百六十章 【送上门来】
金环蛇火箭的火药动力飞行区间,约在一千两百步至一千五百步,虽然发射药肯定是十分精确的定装模式,个体误差绝对不会超过一钱(三克),但即便进行了上百次各种试射,一型金环蛇还是没能做到精确射击,而这显然也是科技不到位的问题,与人力无关。
而按照黄杰制定的菱堡守卫战术范本,金环蛇火箭也明确不是用来对地方指挥阵地用来进行精确打击的武器,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攻击一方在明知道守城方面有射程远达千步以上的远程武器的情况下,还会自己傻了吧唧的趋前跑到射程以内作死的。
不过显然今天是个凑巧的日子,凑巧金军选了今日来攻不说,更凑巧选在了菱堡一千五百步标线处设置指挥阵地,所以正北角上的架火组队将便也抱着侥幸的心理,试着就往完颜宗磐所在的金军大纛战旗的位置射上了一发。
待瞧着从发射筒中飞出的金环蛇以一往无前之势一脑袋扎在了金军大纛战旗的正前方不足二十步之处,在瞬间爆成一团耀眼火球将那杆向前倾斜直指着汤池堡的大纛战旗直接给震得倒飞出去的同时,指挥发射金环蛇的架火组队将当时就气得差点砸了手中的望远镜。
显然自己还是太谨慎了一点,若是按照操典里的饱和攻击模式,一口气对着那金军的指挥阵地射出一个基数(火箭的标准基数是十二枚)的金环蛇,指不定或许真能把金军的指挥将官都给干了!
懊恼归懊恼,待这枚金环蛇爆炸产生的烟雾迅速消解后,便也汤池堡里配备有望远镜的各级官兵们瞧得咧嘴一乐:爆炸之后,金军拉风的大纛战旗已然不见了踪迹,以大纛战旗为中心环绕的六个骑兵方阵此时完全是一副狼奔豕突的混乱模样。
而远处的一片混乱尚未叫人瞧看清楚之时,却也听得一阵响彻天际的惨叫嘶嚎之声,骤然在汤池堡前响起,原来也就在金环蛇爆炸的同时,从汤池堡上射出的上百枚破甲锥也准确无误的打在了两个结成盾阵狂奔而来的金军千人队里。
比起因为有望远镜而转去关注金环蛇落点的队将们,直接操作床弩的射手们当然要把目光的中心聚焦在自己射出箭矢的落点上,因此也就自然无比清晰的瞧见,从自己的操作的床弩上射出的破甲锥,是如何划着近乎笔直的飞行轨迹,直挺挺的扎入了金军的盾阵,然后连人带盾或连盾待人、甚至待二三人给一击穿透。
因为恰好金环蛇的爆炸与破甲锥穿入盾阵的瞬间重叠,所以爆炸声竟是很好的掩盖了一枚枚破甲锥击破金军手中盾牌,并穿透金军身上战甲和透骨破肉的声音,因此所能瞧见的便是随着一排排的乌光轨迹消失的瞬间,那些拿着盾嚎叫中冲锋前进的金军便就如割麦子一般一排排的倒下,可即便如此战阵却也为将如何动摇,后列的金军依旧保持着阵型,跨步越过同袍的身体,依旧在急急向汤池堡方向逼来。
待得金环蛇的爆炸声如硝烟一般散尽时,也才听得震天的惨叫之声突兀响起!
破甲锥虽然厉害,但功用多在破甲,错非直接被破甲锥射中脑袋或者心脏,便是中了胸腹也怕是难以立即咽气,这既然没有立即咽气,那么自然是要惨叫了。
而这一波破甲锥齐射也不过是一百零八门床弩的齐射,虽然威力瞧起来很不错,但也不过是在两个进击的金军千人军阵里造成了近百的死伤而已,毕竟此时金军距离汤池堡还有两百步的距离,你要说指望着一波破甲锥便造成三、四百的死伤也太不现实了。
不过,这第一泼的破甲锥自然仅是个开始,待得各队的队将迅速确认了战果后,便也快速下达了再次张弦齐射的命令。
一时间,除了那位悔不当初的正北角架火组队将还在用望远镜观察统计战国之外,菱堡的左上、右上两角之内的守军便也在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中有条不紊的开始了防守作业。
说起来,虽然如今的新式床弩已经由卧式改成了竖立式,上弦机构也进行了改装和调整,但上弦的工作依旧还是需要至少四个人才能顺利并快速的完成,因此在金军逼近至两百步表现距离进行了一轮齐射后,再次整装待发时金军的盾阵便已经差不多快要踏入一百步的红色标线了。
“各就各位!稳住!三息倒计时!”队将们此时手心里也满是汗液,声音都有些控制不住的发抖,但双眼还是死死的透过观察口观察着原来越近的金军,待得金军终于迈过了八十步标线,就听得一声齐喝道:“三、二、一!发射!”
再次整齐划一的一声“梆嘣”震响,又是一百零八枚破甲锥从左上、右上两个菱角朝着正北面的墙体飞了出来。由于这一次金军的盾阵已经逼近至了八十步前后,所以射出的破甲锥几乎是完全笔直的角度打入了盾阵之中,而瞧来斩获比起第一波齐射,自然是更为丰富,顿时也就瞧见打头的前后两排持盾金军就好像浪头撞在了礁石上一般,瞬间便直接原地停步便仰倒,不少更活活被五尺来长的破甲锥连人带盾给钉在了地上。
煞时之间,比起两百步标线上被射倒的金军而言,这些八十步标线上被射中的金军,由于破甲锥射入的角度原因,一个个看起来更像是被钉在地上的人肉串儿,虽然当初在河北受训时,射手们依令在训练时也打过不少的人型靶子,可真人靶这还是第一次,顿时也就瞧见不少通过观察口或射击口直盯着战场的射手和队将竟是被这一幕给惊得目瞪口呆,不过什么呕吐或晕血的却没一个,虽然大伙表情惊愕但手中的活计却也丝毫没停。
“各阵位自由射击!近战组、架火组准备!”
菱堡内,队将们也顾不得再次确认战果了,而是迅速将自己的观察口关闭并插上插销,然后便迅速加入到协助弩手上弦的队伍中去,而近战和架火两个小组的士兵们也各自各就各位准备好了一应的战斗装备,就等着敌人扑到城墙脚下,自己送上门来了。
第九百六一章 【热战】
都说自古以来,战场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这里既容得下风花雪月,也生得出铁血洪流,宛若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硕大的锻炉,将人的骨血和皮肉锻成一股股不屈的意志,或是狂妄的邪灵。
不得不说,不论是敌我双方也好,还是这两千摆明来送死佯攻的金军自己也好,都低估了他们自己本身对杀戮的渴望,以及战斗意志力强度和对恐惧控制能力。
两支好似打了鸡血的千人队,几乎是在完全无视自身伤亡的情况下,在越过百步标线后便发动了决死冲锋,并在八十步的位置上硬抗了菱堡射出的破甲锥后,竟然迅速直解盾阵,一个个嚎叫着快速散开就往城前狂奔而来。
八十步的距离说远也不太远了,也就是短短的一百二十四、五米的距离,虽然这些金军一个个都身着重甲并扛着至少重达二、三十斤的包铁大盾和数十斤的攻城长梯,使得他们肯定跑不出飞人博尔特百米九秒五八的速度,但即便是他们要用二十秒才能跑完这短短的一百二十米,位于左上和右上两面的床弩也不够时间再次完成上弦、架箭、发射的一系列步骤了。
也不知道具体是过了五、六息(十五秒)还是八九息(三十秒),金军的士兵们便也嗷嗷叫着扑到了城墙脚下,便也三五个一伙迅速结成了小小盾阵,迅速寻找有理位置,指引着扛着梯子的后队同袍逼靠上来,正式展开了攻城热战。
然而也在这时,虽然城墙上的床弩停止的射击,可由于城墙底角是一个反∠型的斜面。因此神臂弓还是可以从射击口居高临下进行设计,加上角度又是近乎垂直,一时间也能瞧见墙角下血花飞溅,惨叫连连,不过此时战况也趋于白热,加上汤池堡的城墙也才两丈六七,比起辽国大城动辄三丈有余的城墙高度,在金军看来更易突破,此时自然是不管不顾的冒着箭雨把攻城长梯竖了起来,以便使同袍攀梯而上。
“预备!三、二、一!刺!”城墙内,一个近战组小队在队长冷静的口号下,两名组员肩并肩推着如意棍猛然刺出,随着感觉到棍身突然一滞一停后,两人便也同时转身,又推着如意棍返回的击发阵位。
守城版如意棍的枪头设计也如战车版一般,都是三寸长的三菱形破甲枪头,并在枪头上焊接有十字型的横枝,以防枪头刺入敌人身体太深拔不出来而挂在棒上影响攻击。至于三寸长的破甲枪头,或许难以如床弩发射的破甲锥一般轻易扎破熟铁制成的包甲盾牌,但若是用来扎仅着皮甲、乃至铁甲的人体,基本上都是一下就能扎一个透心凉,虽然造成的伤口看起来不大,可要说连带着还要把人从梯子上扎下去的功夫,这等伤害也足以叫敌军难以承受了。
也就瞧着,金军们在扛过了两轮远程打击,好不容易冲到了墙角,眼瞧着都是嗷嗷叫着竖起攻城长梯奋力攀爬蚁附的时候,突然诡异的一幕却又出现,但见不少艺高胆大,抛了盾牌将战刀长刃咬在口中,犹如猿猴一般手脚并用攀着长梯急速而上的金军士兵,刚刚爬上了半中拦腰的位置,就瞧见他们纷纷身子一挺一坚便也飞跌了下来,落在地上后倒也瞧见了身上的窟窿眼儿,许多还是直接扎在胸肺之上,张口就呕出鲜血眼见活不成了。
只是,也不知这些金军是明知自己不论如何都是必死的命运,还是被肾上腺素麻痹了神经,即便眼瞧着同袍们好似下饺子一般纷纷从梯子上被捅下来,也依旧是不顾生死的排着队攀梯而上,纷乱之中虽然大半都难逃被如意棍击杀的命运,但也还是有不少运气爆棚的家伙,居然躲过了如意棍的袭击,真叫他给爬上了城墙顶部。
古里鲁原先本是一名奴兵,他幼年时是一位契丹贵族的农牧奴,后来契丹贵族被女真人杀掉,他又转籍成为了女真老爷的农牧奴,直到几年前他的女真老爷被征发,他也才被女真老爷以签军的名义带着加入了金国的西征大军。
最早的时候,古里鲁是跟着完颜宗望的部队西征北辽,后来几经征战,部队经过多次打乱重组,如今古里鲁早已与他的女真老爷失散,不过他也凭着一股子狠劲儿从签军之中厮杀出来,如今也升格成了完颜宗望南征大军中的“勃堇军”一员。
而这所谓的“勃堇军”,首先要说“勃堇”二字在女真话中乃是“长官”的意思,而“勃堇军”既可以解读为“长官军”或“老兵军”,也可以理解为“精锐老兵营”,或者直接以“陷阵营”、“破军营”这类代号所代表的含义来理解也成,反正“勃堇军”可以被看做是一支既不怕死、也舍得死的部队也就是了。
当然了,成为“勃堇军”一员也并非就是除了死就是死,自然也是有相应的好处来激励“勃堇军”的士兵们不怕死的,比如说解除签军的军籍和奴隶的奴籍、绝对丰厚的赏赐和抚恤等等,而这也正是“勃堇军”的士兵们打起仗来不怕死,一个真如打了鸡血一般的原因所在。
所以此时的古里鲁自然是无惧了生死的,而无惧生死也正是他能够艺高胆大的躲开了攀爬过程中一连三轮刺击,毫发无损的爬上了城头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就在他即将登上城头的瞬间,他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因为在这瞬间他已经左右探看过,发现除了他自己之外,周围的几架长梯上并没有一个人能攀到如此的高度,也即是如无意外的话,那么他将会是登上这座宋军石堡的第一人,只要自己能够第一个登上,并且在这场佯攻中侥幸活下来,那么自己将要得到的赏赐或许将是一个无法想想的天文数字。
然而……也就在古里鲁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迅速攀登完最后两级台阶,大喝一声攀着城墙的凹槽一跃而起站上城头的一瞬间,却愕然发现城墙背后居然并没有拦截的宋军士兵,而且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突然脚下一滑摔了个四仰八叉,哧溜一声便顺着墙头那面坡度近乎达到三十度的斜坡滑了下去。
第九百六二章 【十面】
此时,虽然日头早以高高升起,不过天色蓝得宛若一湾清泉,一如家乡的天空一样。
高高跃起又四仰八叉滑倒的古里鲁,差不多也就在他的后脊梁贴着墙面开始往下滑行的同时,正好抬眼瞧着了这蓝蓝的天空,随后便也眼前一花,仿佛回到了少年之时。
那时的天空也如这般蓝得叫人失了魂魄,恍惚间古里鲁又回到了口中咀嚼着甜甜的草茎、怀中抱着暖和的羊羔子,傻笑着瞧看着与自己一块儿放羊的女奴孩儿,瞧着她面上带着甜甜的微笑,坐在一旁细心的用小野花编织花环。
那一刻,似乎天地万物都因为那女孩儿红扑扑的脸儿而变得生动起来,成为了古里鲁最最深刻的记忆。
“锵!”
一声脆响,一支迎面而来,却险险从古里鲁鼻尖划过,随后在身旁的青石板上硬生生擦出一溜火星儿的神臂弓弩矢,瞬间把古里鲁从回忆中拉了回来,猝不及防之下古里鲁仅来得及奋力将手中的战刀用力在满是油脂的石板上插了几下,虽然并没能稳住身体下滑的势态,但也叫他稍微减缓了一点点冲击的动能,因此在滑下城墙顶的时候,他的身子落点比正常要更贴近城墙,因此在打着差不多转体七百二十度的滚重重摔在地面上时,竟然刚刚好与一杆足有五尺多长的尖刺擦身而过。
可即便如此,这一下也把古里鲁给摔得不轻,他仅是觉得全身一震眼前一黑,便也失去了知觉。
前文说过,黄杰设计的菱堡为一个标准五角星形(☆),而并不是后世在四方城的基础上增减凸出的菱形堡垒那种形式的菱堡。而这种标准五角星型菱堡设计的最大优势,将使得不论敌人从什么方向攻来,都将会受到侧面的火力打击。
而这种五角星形的菱堡也并不是实心的,整个建筑都以铁筋混凝三合土的预制构件来搭建,墙体下部填埋夯实,上部全是中空构造,平时屯驻守军。
而在发生战斗时,不但整个菱堡对外的五个角十个面都是战斗面,朝着内部的十个面实际上也是战斗面,因此这种菱堡可以说是做到了完全意义上的“十面埋伏”!
至于五个角的中空设计,也可以被看作是专门用来阴人的设计,将城墙顶部搞成封闭式的大斜坡,不但将石材打磨抛光战时还要倒上油脂,又在地面挖出陷坑埋上尖刺,就等着敌军掉下去要么摔成肉饼,要么就被穿成人肉串儿。
不过光是这些被动设计自然远远不够,黄杰当然还要无所不用其极的再加上一层保险,便是在内墙上安排射手,要给那些见机不对赖在墙头不肯滑倒,又或者掉进陷坑却没摔死的家伙补刀。
所以当古里鲁一爬上城墙顶部冒出头来的时候,位于城墙内面待命的射手们也就自然把他给发现了。
也不说摔晕过去的古里鲁在未来将会要面对怎样的命运,却也说当他踩着长梯高高跃起跳上了汤池堡的城头时,他的身姿自然也被敌我两军双方都瞧得一清二楚。
守军方面,早就严阵以待的,隶属于左上下臂(也即是★尖角的左角朝下一边内壁)操持神臂弓的远程射手当中,差不多就有三个过度紧张的射手在第一时间对着一跃而起的古里鲁扣动了手中神臂弓的发射悬刀,也亏了这家伙确实命大,脚一着地就被斜坡上的油脂滑倒,反倒因此竟叫他躲过了利箭穿身的厄运。
不过,紧随其后跟着爬上来的许多金军可就没了这等运气,在古里鲁之后,便开始接二连三有人躲过了攀登途中的如意棒突刺攻击,顺利爬上了城头。可往往是才一冒头就被内墙上克服的恐惧和平淡了心情的射手们用神臂弓给接二连三的干了下来。
虽然还是有一些运气稍好,见机抱着墙头稳住身子的,可还是架不住身后源源不断爬上来的同袍你推我挤,然后就不得不如滚地的葫芦一般从斜坡上直接滑下去的。
说实话,守卫汤池堡的这批守军算起来在河北也训练了一年有余,可如今日一般眼睁睁瞧着敌人当真如当初训练时,只能脑补的景象里一般,连绵不绝的栽在滑梯一般的斜坡上,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便也说,此时不论是汤池堡的左上角还是右上角,都在上演着如出一辙的剧目,只是不论怎么看,都不可能看出这场攻城战是否能就此分出胜负来。
一时间,敌我两军都是气势如虹,金军看着不断有人登上城头,自然是忍不住的高呼助威,而守城的宋军也是不断看着登上城头的敌军好似下饺子一般不断跌进陷阱里,也是激动得大声叫好。
以至于金军方面,在瞧着有人登上了城楼后,下令再次派出了四个千人队往汤池堡扑来。虽然从他们所在的角度,根本看不见士兵登上城头以后的下场如何,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自行脑补那些抢攻登上城头的“勃堇军”士兵,此时是如何激烈的正在城上浴血奋战。
金军增援的四个千人队已然还是兵分两路,冲着汤池堡的左上和右上两个角奔来,而且后续增援的这四个千人队都不是重甲步卒,而是拿着短兵、着简易皮甲并背着弓箭的轻步兵,所以他们奔上来的速度也是极快,由于此时城上的守军床弩已经进入了自由射击模式,自然也没有发动有效的齐射对增援的金军进行阻截,所以这四个千人队甚至都没用之前“勃堇军”士兵一半的时间就跑过了一千五百的距离来到了城墙脚下。
到了城墙脚下后,增援的金军一面捡起掉落地上死掉的“勃堇军”丢下的盾牌武器加强防御,一面也取下身上的弓箭冲着城墙上的射击口对射起来,竟也能对守军造成一定的压制效果。
而一见汤池堡的守军遭到压制之后,杀到城下的金军援军们也更加疯狂的蜂拥至攻城长梯脚下,排着队就往城头冲去。
第九百六三章 【埋伏】
“呜呜!呜呜呜!呜…………”
凄厉的号角声中,受到军令刺激的金军士兵在汤池堡城墙下舍身忘死搏杀的同时,刚刚被一发金环蛇火箭给震倒的金军大纛战旗也重新竖立起来,虽然位置比之前要稍稍后退了少许,但依旧摆出的是面朝汤池堡的前倾姿态。
完颜宗磐此时早换过了一条裤子,还立在大纛战旗之下,满脸悻然的看着战斗趋于白热化的汤池堡。而他身后的一众金军将领们,却是一脸惊魂未定的远远立在宗磐的身后,全都用捉摸不定的眼神瞧着完颜宗磐的背影。
刚刚的这一发金环蛇火箭,的确是落在了距离金军大纛战旗不足二十步远的地方爆炸,可惜的是二十步的距离的确是太远了一些,因此仅是造成了扛着大纛战旗的卫士在惊慌失措之下抛丢了战旗,一干女真将领也惊了坐骑四处逃散。
至于宗磐,因为他提前开跑了几秒的样子,不但人没任何事情,就连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