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道-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黄杰的三个办法居然就是这般简单粗暴,在场众人都是傻眼,不过细细想来倒也觉得有理,眼下明明才将朝野安抚下来,太上皇后垂帘听政、长帝姬监国的朝局施行了数月也没见局势有所波动,何必为了两个远在三千里之外的阶下囚所发来的一封血书,就自乱阵脚,搞出这许多事情来?

    论说起来这北宋的大臣,就前几朝的平均表现看来,还最是脑子活动的一届,不管是在维护皇权,还是在制衡皇权方面,历朝历代都是出了不少敢为天下先的牛人,比如说敢逼着皇帝上战场的寇准,还有敢指着皇帝鼻子骂街的王安石,甚至还有当着面写诗讽刺皇帝司马光等等。

    而就眼下而言,经过这次赵桓的封禅闹剧,以及耿唐二人的挟兵自重,最终在朝中淘换下来的这批人里,自然也就少了李棁、郑望之这样的投降派,全都是如吴敏这样的四面透风的中坚(中奸)派,又或者如李纲这样的刚正(杠正面)派,所以黄杰的三个办法提出来后,众臣几乎都是集体忽略了其一、其二,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其三上。

    便也听虽然列席,但一直都没说过话的宗泽问道:“若与金国开战,郡王却有几成胜算?”

    黄杰听来便也笑道:“若是明日开战,最多五成胜算!若是今冬开战,胜算便有七成。但若是明春开张,本王便有九成的把握了!”

    这话说来,竟也让朝中众人都是精神一震,吴敏竟也急忙来问:“不知郡王计将安出?”

    黄杰却是哈哈一笑:“朝中眼耳庞杂,本王来时,尚在大名府境内,便也听闻民间在传言什么‘衣带诏’……所以这对金战策之事,叫本王看来还是勿要在此议论的好!”

    这话说来,众人都是一愣,随后便是面红耳赤起来。这别说大名府了,其实在黄杰当初刚接到诏他回京的诏书时,有关“衣带诏”一事便就已经在东京的大街小巷里传了个街知巷闻,虽然传言中整整说对了“衣带诏”内容的流言几乎没有,但仅是把有这么个“衣带诏”一事传播出去,也就知道这些大宋朝臣的嘴是如何不严了。

    而且这大宋朝臣嘴不严的毛病也是有遗传因素的,比如说第一版的“狸猫换太子”,所以黄杰可不会摆着如此前车之鉴而不借鉴,继续在这个问题是吃上大亏。

    瞧着众臣都是面有羞色,黄杰便也继续道:“本王眼下能说的,也就是对金作战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八成上下,如今诸位臣工需要做的,便是配合好本王。于内安抚百姓,催缴粮秣,供应前线一应军需。于外继续与金和谈,拖延时间,刺探消息……最终为我大军出击创造一切有利之条件!”

    黄杰这话说的铿锵有力,殿上一些年轻的大臣不由听得热血沸腾,不由都是齐声轰然应喏,倒是李纲和宗泽二人面面相窥,又来看一脸亢奋的吴敏,不知在想些什么。

    待得气氛稍微平息了些许后,一直站在吴敏等人身后默不作声的王黼便也才主动站了出来,拱手道:“今年两税即将解赴东京,不知郡王所需几何?”

    黄杰听来便也与他微微点头,道:“军需之事,只有军中造册报备,有劳王相操持便是!”

    王黼不卑不亢,便也答应道:“臣理会的!”

    随后黄杰干脆将这延和殿当成了朝堂,便也将他在河北急切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拿出来现场解决,而众臣也似乎被黄杰给完全给带跑偏了,完全忘记了今日本是要讨论赵佶父子从会宁府发回的“衣带诏”之事,反倒被黄杰指挥得滴溜溜乱转,脚打后脑勺的忙碌了起来。

    而这场不是朝会,却胜是朝会的朝议,足足搞到了华灯初上也才结束,随后郑太后也不见外,便也留了黄杰在宫中与赵福金用膳,更是拨了一座宫室与夫妻二人,想来也是体谅而夫妻二人分别日久,也更知道小别胜新婚的道理。

    也不说二人如何用膳、如何小别胜新婚,但也说这云收雨歇之后,夫妻二人相拥无语,久久难眠。良久,也才听得赵福金小声问道:“夫君……你说要是日后寻得回谌儿自然万好,可若是寻不回……又该如何?”

    黄杰袒胸平卧,却将赤身露体的赵福金揽在右手臂弯之中,闻言便也一笑,伸手点了点赵福金的鼻头道:“夫人如今也是做了数月的监国长帝姬,却还不知道如何办?”

    听得黄杰轻声浅笑,赵福金扭扭身子,故作气恼,但却架不住黄杰魔爪在她身上不停游走,便也没好气的答道:“办法妾身自然想了几个,只是想听听夫君处可有更好的法子。”

    黄杰便也道:“要叫为夫来说,若能寻回赵谌自然是好。若是寻不回来,你便一直做这监国长公主,待为夫迎回二帝你便交差就是。”

    赵福金听来,不知为何身子为何微微一颤,却是挪了挪脑袋,凑近黄杰的耳边,用细如发丝的声音问道:“若是……父皇与皇兄,还有弟弟们都不得转回,又该如何是好?”

    黄杰被她问得一愣,当即脑中好像被人点燃了一响震天雷般,就听得嗡的一声,便觉得四野寂静,一片空白。

    良久,黄杰也才回过神来,便也将嘴凑到了赵福金耳边,用同样细如发丝的声音答道:“如此……为夫便也只能劝你效仿武周事迹了!”

    赵福金听来,周身竟抑制不住的微微颤抖了起来。

    翌日一早,黄杰束甲自中宫而出还居驸马府,在东京盘桓十日后,便再次北上河北。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七章 【朴氏女事件】

    进入九月,河北诸事皆顺,秦桧也在高丽弄得风生水起,听说还成为了高丽王的座上宾。

    倒是“宋丽友谊路”的建设出现了小小麻烦,原先按照黄州建设已经成建制的施工程序,这段差不多全长四百里的四车道硬化快速路将会分为三十二段进行分段施工,而黄州建设派去的一千五百工匠在加上高丽方面的三万民夫,理论上最多两个月时间,就能赶在入冬前将这条道路给修建出来。

    然而,问题当然不出在大宋这边,而是但道路施工正式进场开工以后,尤其是当大宋这边的施工监理管事按照黄杰的计划,严格执行日薪制度,给高丽的民夫一日一结算后,事情也就失去了控制。

    据说由高丽朝廷从西京附近还有高丽北部的民夫们,来的时候别说铺盖卷儿,便是身上也就竟有一套夏装遮体,外带头上一条包布(也称抹额,是跟唐朝学来的一种配饰,贵族多用黑纱,百姓只能用白布),空着手来到工地后,也就摆明了要吃大户的想法。

    可谁想到,大宋也是说到做到,由于有东海舰队一千多条海船支持,别说修建道路所需的三合土与各种铁器工具,便是米粮肉食也是展开了运送,反正如今整个舰队的海船每次都要大幅度的巡航,装载大量士兵进行适应性训练,所以运送这些物资也是顺带。

    然而,见大宋不但真的管吃管住,还每天到时就真的发放每人五十文送钱的“日薪”,顿时高丽人就不淡定了,很快类似有关宋人“钱多、人傻、速来”的消息便也传遍了高丽全境各道,也就大半个月的功夫,就有差不多十多万人涌向了沿路的工地,纷纷要求帮助修路不说,索要的薪酬更是低得可怜,青年壮汉大多只需半价,而老弱和孩童、女子等着仅是希望能管着一日两餐,在给个五文十文就行。

    对于这个请看,黄杰光是在雄州看着高丽方面送来的文书自然很是不解,按照他之前得到的信息,这高丽最近几年一没有天灾、二因为与女真的战事也算消停,自然没有人祸,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不得已,只能给在开京正在当高丽王座上宾的秦桧下了命令,要他速速赶往西京调查此时的来龙去脉。

    秦桧得了命令自然不敢怠慢,便也火速前去调查,结果得来的消息叫黄杰有些啼笑皆非,出现这么一个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如今高丽虽然没有天灾,但却出现了人为得来饥荒,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如今的高丽所实行的税政还是两税法。

    这里要多说一句,在此之前高丽施行的税法名叫田柴科,也就是将全国的耕地和山林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级分给文武百官和士兵,称为“田柴科”。

    田指耕地,柴指柴林,科指官吏的等级。田柴科是国家把土地的收租权按等级授予受田者(文武百官,以至府兵、闲人),等级越高分得的土地和林地越多。只有功臣和归顺的豪族另外得到世袭土地,其余的土地在本人死后归还,不准世袭。其余绝大部分土地作为公田,由国家直接租佃给农民耕种并征收租税。

    这样,国家基本上把土地和农民控制在自己手里,不过到大宋仁宗朝期间,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田柴科制逐渐破坏,高丽便又效仿大宋施行起了两税法。

    有关于两税法详细情况,这里便不赘言,简单点说两税法的特点大致有三:一个是取消了历代所行的租庸调税法所产生的一切杂役杂税;二是改为征收金钱为主,按照土地大小盒实际收成,一年两次征税;三就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而高丽眼下出现问题,依旧还是因为土地自由买卖而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土地兼并,其程度比同时期的大宋更是恶劣了不知多少倍。因为高丽朝本身就是一个封建贵族集权的半奴隶半封建王朝,因此国中的上至官员贵族,下至地主老财,在想出各种办法搜刮各种有价资源的同时,为了保值也多会将财产进行土地投资,更别说巧取豪夺的了,这也就造成了百姓手中的土地大量流失,到最后不但丧失了土地和家园,还得卖身成为高门大户的佃户,通过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高丽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多年,前些年因为高丽与女真连年的战争,并且由于高丽本身的闭关锁国,倒也在无形中把很多给压制在萌芽阶段,对于许多高丽人而言,世界看起来就是这个模样,要么就是忍着苟活,要么就是忍着等死,并无什么其他的办法可想。

    所以,黄杰的这次修路动作,竟是在无意中引爆了这个萌芽,使得长期处在贫困和饥饿中的高丽百姓突然间看见了希望。虽然说黄杰本就是憋着坏去的,可当他听着后续的快报,这奔向修路工地的高丽人越来越多,差不多快要逼近二十万,各处工地已经难以应付的消息不断出来之后,也才知道事情大条了。

    然而,还当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也就在乾道二年的九月二十二这日,事情便由一个小小的火星引发了剧烈的爆炸。

    根据秦桧发来的报告指称,九月二十二一早,高丽朝中一位名叫崔有善的西京官吏,在听闻家中的佃户纷纷跑到修路工地干活之后,恼怒之下便也亲自领人前去抓人,在抓人的过程中将一个名叫朴氏女年仅十三岁的儿子给活活打死了,这朴氏女竟也刚烈,居然趁乱一道捅死了崔有善,然后自己一头撞死在了路边的大石上。

    于是乎,压抑在高丽人民心中的怒火,就此被汹汹点燃,愤怒的人们拿起工地上的大宋铁铲、铁镐、铁锹等工具,先是蜂拥而去将这崔有善在西京外的庄园捣毁破坏并抢劫一空,后来更是胆大妄为的进攻西京,由于人数众多,又是趁夜偷袭,惊还真叫他们给攻了进去,据说仅是九月二十二日这夜,西京之内简直是尸横遍地,遭难的西京官员和富户不计其数,罹难人数更是达到了数千。

    而翌日一早,愤怒的人群在散去时,还有人点燃了城南的富户区,一场大火更是差不多烧毁了半座城市。

    得此消息,高丽王自然大怒,连夜就派上将军崔卓领兵五万开赴西京,誓要将这伙叛民明正典刑。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护侨】

    说实话,本来好好的准备修条路增进一下大宋与高丽的友谊,随便好抽冷子绕道去金人背后捅刀子,谁知道却碰见了这等民乱事件,当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不过,黄杰却敏锐的发现,问题似乎并不像他表面上看到的这样简单。

    根据秦桧发来的急报所见,虽然朴氏女事件怎么看都像是完全偶发的事件,但随后这些高丽百姓在拿着工地上的铁器跑去进攻西京的表现,怎么看怎么都觉得是有计划有团伙的组织行为,极有可能大宋的修路队就被不知道什么人坑一回。

    然而,待到九月二十八,但快船送来秦桧发于九月二十六的消息,说那高丽的上将军崔卓领兵到了西京后,借口大宋修路队藏匿和包庇了叛乱的高丽人在工地里,就把西京附近八个修路工地包围起来后,黄杰也就差不多猜到了此事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了。

    再仔细想想,之前用“水陆养殖技术”忽悠住尹宗夷后,他虽然领着高丽朝中的尹氏、崔氏、高氏、金氏再次屁颠屁颠的跑到了河北来考察取经,但此行之中的崔氏似乎跟上将军崔卓没什么关系。

    记得奇梦里有人说过,手下要是不好好给你干活,原因不外是要么钱没给够,要么就是干不开心。而商业伙伴要是不好好和你做生意,原因也不外是他觉得赚得太少想自己独吞,或者就是你断了他的财路。

    有道是断人财路,好比杀人父母,肯定是自己修路的行为触碰到了这什么上将军崔卓的利益,他也才搞出这么个“朴氏女事件”来。

    得此消息,黄杰不由怒意盎然,当即敲鼓聚将,把整个河北大营指挥使(也即营级以上)以上的将领全部召集了起来,便是还在休养康复中的种师道也着便服列席,毕竟老种年岁也快八十,在没什么事的情况下,谁人也不敢再叫他穿上几十斤重的战甲,万一有个好歹谁敢负责。

    只是,黄杰在大帐之中将此事与众人说了之后,大伙儿都是面面相窥,便是岳飞也是一脸不解,不由问道:“高丽民乱,与我大宋何干?”

    黄杰听来还真是没了脾气,若是按照此事宋人普遍的逻辑和见解,这高丽国的事情,自然该有高丽国自己去解决,还当真跟大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倒是听得种萱道:“莫非副帅(黄杰此时乃是北伐制置使,河北路副总管并北伐军监军,在种师道为主帅的情况下,他理所当然就是副帅)担心,此事会影响我军在高丽修路一事?”

    虽然种萱也没猜到黄杰的心思,但黄杰还是与了她鼓励的眼神,又来看看众人,只可惜再无一人猜到黄杰究竟作何感想。

    最终,黄杰只能道:“不若本王与大家说一个故事,却说某村之中有两户人家,一家姓赵,一家姓王。赵家日子过得不错且也不提,这王家不但日子过得贫苦,王家主人还是不是拿家中的子女妻儿出气,平日里时常寻了事端殴打出气,却说这一日这王家主人又是心气不顺,便将他的幼子捆在院中,先是以鞭抽打,还不解恨便寻了尖刀,要当场将这幼子杀了,却叫赵家之人瞧见了,大伙说说,赵家之人该怎办,是眼瞧着他行凶杀人?还是去夺下尖刀救下这幼子?”

    黄杰这个故事说来,与会的将领之中顿时便有二三成的人旋即明悟过来,这赵家、王家,不就是说的大宋和高丽么?

    当然,也有懵懂之人,便听一个河北军中的裨将挠着后脑勺道:“这虎毒还不食子,王家人当真不会杀了自己亲儿吧?难道只是吓唬吓唬?”

    对于这种愚笨之人,黄杰便也只好徐徐善诱道:“且不管他是不是吓唬,或换成是你,瞧着这般局面,你是救还是不救?”

    那裨将倒也马上答道:“这还用说,自然先夺下刀子再说……呃!俺明白副帅的心意了!”

    连这般愚笨之人都明白了黄杰的意思,帐中诸将自然再无二话,纷纷支持出兵高丽,倒是坐在主帅之位,一直神闲气定笑吟吟瞧着的种师道却问道:“老夫倒也支持出兵,但却不知该用如何名义才好,毕竟名不正则言不顺,这般派出大军前往高丽,总要有个不与人口实的借口才是。”

    黄杰便也笑道:“如今在高丽,有我黄州建设一千五百六十六名在册工匠,三百五十二名宋军兵卒,还有一千二百三十人的辅工、厨子、盥妇(也即转职清洗衣物的妇女),他高丽要平叛要处置叛民虽然与我大宋无关,但我大宋有这三千余侨民在他高丽,我大宋要派兵护侨,他扬敢有话可说?”

    “护侨?”种师道闻言一呆,不由细细咀嚼了这个在他听来完全是全新的词汇,后来不由愕然一惊,跟着便就抚掌大笑了起来。

    侨也即侨民,本意是指寄居在外地或寄居在外国的本国之人,但是护侨一词在如今大宋而言却完全是个新词,不说闻所未闻,就是历史上与这个词有关的事件也从未发生过,毕竟乍一看之下,从秦汉至今还真没发生过什么被定性为侨民遭到伤害的事件,也就自然不存在什么护侨了。

    就也说种师道率先想明白了之后,大笑着与黄杰道:“好!好一个护侨!当真是一个外人不可质否的好借口!好哇!老夫为什么早一点不曾想到?好哇!”

    黄杰微微一笑,却是盯着种师道:“大帅还想到了什么?”

    不过黄杰说话间,黄杰故意动了动眼色,往北边转了转眼珠,种师道瞧了更是笑得大声,道:“不错!不错!哈哈哈哈!”

    种师道毕竟已经是耄耋之年,虽然身体不行了,可脑子还是很活络的,这黄杰可以用护侨的借口派兵去高丽,这日后大宋自然也能用护侨的借口跟金国开战,毕竟就是不算上赵佶、赵桓这两位和随他们赠送的大宋皇室和宗亲,光是呆在金国的汉人就有几十万之巨。

    当然了,就眼下宋金的关系来看,虽然明显是用不上护侨的这个借口了,但多一个借口怎么说也是好事啊!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发高丽】

    有关于大宋出兵护侨一事,也并非黄杰一人个拍板说了就算,不过在得到种师道的联名上书之后,事情也就自然好办了许多。

    也不过来回就是五天的功夫,宋廷也就批复了有关河北军出兵五万前往高丽护侨的计划,而也就在盖有枢密院和监国长帝姬印鉴的诏书抵达雄州的当日,早就整装待发的一万五千人的先头部队便也自李家港起锚,扬起帆往高丽的南浦开去。

    由于这次的护侨行动史无前例,并且黄杰还别有用心,因此自然由他来亲自带队,至于先头部队的构成,大致为五千御车军、五千神武军和五千河北敢战士(精锐轻步兵),御车和神武两军的战力和特点自不用提,倒是敢战士这个兵种需要好好说道说道。

    所谓敢战士,也即是军队敞开大门自民间招募的武勇之士,前例发端或可追溯之隋唐年间,到了本朝自然沿用。而想要成为敢战士,就必然得有一身可匹敌普通军士的武艺,当然军队也会给出一定的代价和好处来作为交换,比如说只要你应募敢战士成功,哪怕你是遭到海捕的杀人犯,军队也都能将你的罪过一笔勾去,重新做人。

    由于招募敢战士部队,是宋军之中征募兵员的惯例,因此种师道当年勤王北上之时,自然也按照成例组建起了这支部队,到后来甚至黄杰还暗中助推一把,让孙新领了五百天道盟旗下的好汉前来加盟,时至今日河北军中的敢战士,差不多已接近三千之数。

    可千万别觉得三千人太少,这三千人可都是个顶个的绿林好汉、江湖出身,每个人的武艺都可以随便打翻五六个宋军,加上黄杰来到河北后,特意调拨了一个中队的夜鹰来给敢战士营做教官,使得他们在偷袭、潜伏、破坏、收集情报、敌后袭扰等特种作战方面的技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再加上有当初五百天道盟好汉做种子,如今这支部队暗中自然早已经被天道盟化了,黄杰这个暗地里的天道盟主指挥起来还不如臂使指?

    而且,这次出征为了凑数,黄杰还把从黄州带来的黄州卫也一并给并入了敢战士营中,因此相比起御车军来,这支部队才是黄杰真正意义上的亲卫队。

    由于计划得当,天公也是作美,一万五千人分乘六百余东海舰队的战船,从李家港出发,在海上航行了两日三夜,于乾道二年十月十二的下午便也抵达了高丽西京西南的海河入海口南浦。

    很显然高丽方面并没有想到大宋会来怎么一招,也就在舰队船只开进南浦充其量只能算作渔村码头式的海港时,在海港值守的高丽官员还穿戴整齐,领了差役帮闲抬了食水和小点跑来迎接,待到瞧清海湾之中遮天蔽日的船帆和一列列身着甲胄杀气腾腾鱼贯下船排队的大宋天军,这也才吓得小心肝扑通扑通的寻了翻译前来讨问。

    这往日,因为修建宋丽友谊路的关系,大宋这边将物资补给、人员补充等杂务都放在南浦,倒也又过一口气来十多条船的时候,可如眼下这般一口气来六百余艏战船堵在海湾之上,大军杀气腾腾而来的情况还真是没见过。

    黄杰也不搞什么旗舰,也不穿什么王爷的衮龙袍,还是着了一身大红色帅甲,头扎雉尾紫金冠,便也随登陆舰第一批踏上了高丽的国土。随后迅速命士兵四面齐出,将整个南浦团团围住,就地建了军帐,然后才将南浦的值守官吏叫到了帐中。

    这南浦的留守官员姓高,名叫高士尹,并非什么县令或是低级小官,而是高丽西京礼部的一个给事中,本职还是高丽门下省的侍中,不过由于宋丽友谊路一事事关重大,因此被特派到南浦来管理地方,随带还给了他一个南浦制置使的虚职。

    高士尹瞧起来应该也懂得一点宋言,不过为了审慎起见,还是寻了一个在南浦留籍的大宋商人作为翻译,小心翼翼的问道:“不知宋国天军何故来此?”

    黄杰见他居然找翻译来,也是对这人的心思高看了一眼,便也答道:“欲保护我大宋侨民而来!”

    高士尹听了答案满脸懵逼,不解问:“敝国何有大宋侨民?”

    黄杰答道:“修路工匠并一概我宋国之人,计有三千余人,如何不算我宋国侨民?”

    高士尹听来哑口无言,这些人的确是宋人,如今又在高丽国土之上,说是侨民一点没错,但高士尹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当然知道黄杰所指保护一事的原委,忙也解释道:“只怕宋国比敝国大有误会,敝国上将军崔卓乃是封了王命镇服叛乱,其间或对大宋工匠有所冲撞,不过平叛之后,必定有所交代才是!”

    黄杰却是冷笑道:“高丽上将军平叛,何故不遣使知会大宋?何故指挥兵卒围我修路工程工地?何故扣押我的大宋工匠以及侨民?此事的交代,不需你国事后拿来,本王自行来取就是。”

    这话一说,经过翻译转述之后,高士尹当即听得冷汗淋漓,说实话他被任命为南浦的接待官员,本也关不到崔卓在西京搞的事情,再说人家也不会事事都给他报知,但多少他还是有点耳闻的,的确这次在西京的叛乱搞得有些太大,听说崔卓已经抓捕和处决了数千人,甚至也还真抓了不少宋人,但是他当真是没想到消息会如此之快的传回大宋,而大宋的军队更是来得如此之快。

    也就在高士尹咿咿呀呀的还想跟黄杰再扯些咸淡的时候,黄杰自然把该说的说完,对他失去了兴趣,便也命人将他押了下去,随后命令先头部队火速登陆并就地展开。

    由于南浦的港口实在太小,可供上下的码头泊位也就八个,并且这八个泊位还是因为宋丽友谊路的关系由大宋工匠突击修建的,所以登陆的过程足足花了一个下午又大半个晚上的时间,不过在人员全部上岸休整后,也就见得随军工匠迅速在泊位上架起了一具具看起来奇形怪状的设备,开始从随行的滚装船上吊下一个个体积巨大的木制部件,仔细瞧这些木制部件不但有棱有角,还带有圆滚滚的车轮,上岸之后很快就在匠人的组装下,变成了一辆辆车身黑黝黝带着神秘压迫感的钢铁战车。


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十章 【负荆请罪】

    说是钢铁战车,倒也不如今御车军的战车都升级换代了,而是车身的构件在一些沉重和易损部位上,已经开始采用铁制的壳件进行加固。

    不过,如果在战时加挂上反应装甲的话,说是钢铁战车也并没有什么大错。

    这次,黄杰所领的五千御车军并没带来多少战车,只是随船带来了六十辆主战战车和一百二十辆辎重车,除随车配备的标准神臂弓弓、床弩和十个基数的弹药外,还格外带了十五门大炮和一个炮兵连(一百零八人),摆明了要一次性的把崔桌给打服大怕,甚至直接送他去见阎王。

    乾道二年十月十三的正午,三千敢战士作为探路部队先批开拔前往西京,一个时辰后,五千御车军随后上路,三千神武军作为后军跟进,剩余两千神武两千敢战士就地加固南浦的防御工事,并作为预备队待命。

    南浦前往高丽西京的道路,自然在前期就已经叫修路队进行过平整、加固和拓宽,虽然这一段不足一百里的道路并不计算在宋丽友谊路的工程当中,但实质上也还是按照标准的施工程序来改建的,所以大军的行进速度自然极快。

    差不多下午酉时前后的时候,中军便已经走了半程,当夜二更末刻前后便也抵达了西京城下。

    此时的高丽西京(也即平壤),因为城内外遍植柳树,也被称之为“柳京”。这高丽王朝刚刚建立时就宣布“平壤古都,荒废虽久,基址尚存,而荆棘滋茂……宜徙民实之,以固藩屏,为百世之利”,于是“量徙盐、白、黄、海、凤诸州民以实之,为大都护府”,开启了高丽对平壤地区的经营,后高丽王朝便将平壤定为“西京”。

    在整个高丽时期,平壤经过多年建设,已相当繁华,因此高丽著名诗人郑知常这才凑出了“紫陌春风细雨过,轻尘不动柳丝斜”的诗句。而同时,平壤也是高丽王朝抵抗外敌入侵的重镇,在整个高丽统制的时期,契丹、女真,包括后来的蒙古都先后入侵,数次攻陷西京。

    黄杰早有在平壤城中的传教士所绘的城池地形图,因此抵达平壤城下之后,先是派了三千神武军分守城池的北、西、南三面,然后大喇喇的把五千御车军直接堆在了城池的东面,就地构筑起车阵来。

    而平壤城中的守军,在瞧见了连夜抵达城下的不明身份的军队居然把整座城池都给围了起来,也是吓得屁滚尿流,可他们做出的反应却是十分搞笑,居然是紧急动员了居住在城前附近的百姓上了城墙,然后在整个城墙上烧起了火堆,将整个城池照得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