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锦衣(夜半)-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赵慿走后,陆炳突然面色一沉,对陆绎怒喝道:“给我滚下!”
陆绎一愣,跪倒在陆炳面前。陆炳长出一口气,尽力压制着怒火道:“你自己交代,你都做了些什么?”
“为陆家好的事情。”陆绎抬起头来直视陆炳道,陆炳愣在那里,他没想到一直孝顺且精明的陆绎竟然有这么倔强的一面,当着全家人的面和自己针锋相对,平心而论陆绎的确是做了为陆家好的事情,只是这些事情有违陆炳的良心。
陆炳哈哈大笑起来吼道:“拿鞭子来。”梦雪晴道:“老爷,绎儿年少不懂事”
“给我闭嘴,我要执行家法。”陆炳道,其实陆家根本没什么家法。梦雪晴叹了口气,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鞭子,陆炳拿着鞭子在空中打了个响,然后猛然打在陆绎身上。这一鞭子抽的实在,势大力沉之下纵然陆绎有内力护体,却依然被抽的倒吸一口凉气,险些叫出声来,最终却只发出一声闷哼。
陆炳吼道:“为陆家好?勾结倭寇占我中华是为了陆家好?!倭寇地处狭资源不足,图谋我中华且亡我之心不死。岂能引狼入室祸国殃民!”完又抽一鞭子,往后每问一句就打一鞭子,鞭声啪啪作响陆绎则是被打的衣服破裂皮开肉绽:“密十三白羽不在。我难道就不知道扰乱他们且能牵制大明兵力吗?可是如此一来广西周边各处百姓就要受灾了,狼兵什么样子我不是没给你讲过,祸害百姓如狼似虎,把他们放出来你就是为虎作伥。你这样自私自利,想过别人流离失所身首异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吗!”
“为了陆家好?你难道没看透朱厚熜是什么人吗,他不是笨蛋也不是傻子。更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他不会管那些百姓的他只会全力以赴对付我们,然后转过头来才会对付那些你引发的战乱。你如此一来。虽会解陆家一时之忧,但根本解决不了根本,更会让天下百姓深受其害宛如在水深火热之中,你可曾想过!什么人都敢往家里领。你知道他们的底细吗?我相信你。绎儿你太令我失望了,你所做的阴险毒辣非大丈夫所为,混蛋无耻丧良心!你为陆家好,就要赔上天下人?这难道就是不破不立,非但无法立,还会让陆家遗臭万年!”陆炳抽的起劲,越越怒,这些年他把绎儿视如己出。如今抽打在陆绎身上疼在陆炳的心里。
“老爷!”蕊扑了上来,扑在陆绎身上哭道:“饶了绎儿吧。再这么打下去只怕绎儿要被打坏了,他也是出于好意啊,出于好意啊。”
梦雪晴肃立那里并不劝阻,她知道陆炳的脾气,此时劝阻越劝越坏,只能让陆炳更加暴怒。但其他人则不懂陆炳的心思,杨飞燕和孩子们也全部跪倒在地,给陆绎求情。陆炳果然大怒,不怒反笑阴沉的道:“出于好意,出于好意就能祸国殃民,就能胡作非为?今日我若是不打醒他,只怕他以后还要犯错。太湖水寨的事情他办得好,但是剩下的则办的是一塌糊涂,也不知道他脑子都干什么去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若是朝廷兵马,你怎么对待为父都觉得不为过,他们是兵是敌人!但是你现在竟然为了自己的利益,搭上全天下人的幸福,若是还留着你,只怕还要出更大的乱子!我这就手刃了你这逆子!”
“主公不可!”魏和此时刚从京城赶来,一进门就看到陆炳鞭打陆绎,情急之下三步并作两步就冲了过来求请到,陆炳看也不看回手给了魏和一鞭子吼道:“你也给我跪下!”
魏和本有些武艺,也多是军旅之艺马上的功夫,后来负责情报工作后勤加苦练倒也是成了一个好手,但离着武林高手还差许多,更别面对陆炳这种逆天之人。且不他躲不过这鞭子,就算能躲过去,陆炳打他他也不敢躲闪。
这一鞭子下去正抽到魏和的脸上,血顺着面颊就下来了,魏和一声不吭跪倒在地,陆炳骂道:“我还没老,也没瞎,魏和你你和绎儿两个为什么和倭寇勾结袭击皇宫,让我壮士白白丧命。你们想做我不怪你们,但要看跟谁合作,你们是看到了宋朝皇室后裔,但这些姓赵的是倭寇的傀儡,这个你们没看出来吗!天下,谁来坐这个天下都无所谓,只要百姓富足就行,可是就是不能让外族来坐这个天下,亡族灭种有违大义!”
陆绎再度抬头道:“父亲,我只是利用他们而已,您明明看透了为什么不愿意承认我是对的,还有您的大义天下有几人理解!”
“你还敢忤逆我,你还不认错吗?!”陆炳双眼环睁火冒三丈。
蕊连忙道:“绎儿快给你爹认错,快认错,可不敢再了。”此时淡定的蕊实在是无法淡定下来了,虽然她不如梦雪晴了解陆炳,但她也知道有违大义陆炳定会大义灭亲,而且陆炳刚才不怒反笑自然是勃然大怒之兆。一日夫妻百日恩,两人虽然夫妻之实不多,交心的话也没聊过几句,但毕竟这么多年了,对陆炳这些了解还是有的。
陆绎低声道:“娘,你让我,完了只要能唤醒父亲儿子死而无憾!”
“好,好子,你!”陆炳道。
陆绎深吸一口气道:“父亲,你的大义儿子懂,我们现在所做的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还是那句话不破不立。乱世才可出英雄,若是大明乱了,皇帝死了,虽然百姓会苦几年,但凭我陆家的实力,定能一统天下,到时候父亲仁政才会让百姓彻底脱离水深火热。现在你不忍让百姓受苦,可大明已经腐朽了,你倒是全身而退了过安定的生活,当一方霸主当个富家翁,再不济也是个天下少有的高手,可百姓依然活得苦啊。倒不如让他们苦几年,就算死上成千上万人又如何,成大事者这魄力都没有,何谈成大事者。几年之苦换几代人之福,值得!这才是大义!也是对跟随你的人的交代!”
“跟随我的人,魏和你!我要交代什么!?”陆炳转问向魏和,魏和也上了劲儿,一抹脸上的血道:“主公,既然您问了,那就恕属下直言了。我们为什么跟着你出生入死,不光是佩服您是个大英雄,也是对您的仁慈感到崇拜,但最终这些都不能当饭吃。兄弟们跟着你,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等着您面南背北,我们也好拜相封侯世袭罔替吗?您为了义气不打,我们认了。实力不及不可急于一时的时候,我们也忍了。而今天下大乱,兄弟反目,你却依然一忍再忍,我们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为您卖命,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偏于一隅之地,就守着山东这份家业吗?难道就是为了劳什子大义吗?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份家业再这样下去,还能守多久!这不光是我魏和一人的意思,你去问问,有多少人都是这么想的!我们只是不,不代表我们没意见,我们只不过是佩服您敬重您,这才一直追随您左右的。我和少主是一个意思,今日若是能用魏和的命把主公唤醒,那您就取了去吧,魏和早就把命卖给陆家了,死而无憾!主公,您是个好人,是个英雄,但您不是个好主公!跟着您我再也看不到希望了,主公啊,醒醒吧!”
陆炳身子一颤,这些话他没想到,但的确如同醍醐灌一般让陆炳顿时想赶紧陷入深思之中,但此时却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脑袋中懵懵的,只觉得丹田之中一股火气上涌,眼珠子都红了鞭子高高举起骂道:“反了,反了,你们都反了!我做错了吗,没有!没有!”
鞭子还没抽下去,一只手却抓住了陆炳的手腕,一股清凉顺着陆炳的胳膊冲入他的身体之中,让那炙热的火气平息了一些。这股清凉并没有引起陆炳体内纯阳真气的排斥,好似这股清凉本就属于陆炳,也好似这是纯阳真气的孪生兄弟,是这股纯阳的另一面,纯阴。
陆炳回头看去,果然就是段清风抓住了陆炳,陆炳再度发怒道:“清风,我管教孩子你也要管吗?难道你也认为我错了,你也要反我?!”
“你错与对和我没有丝毫关系,不管你如何选择,对与错,我都会站在你背后默默支持。只不过,陆炳,现在你阴阳失调难不成想要死了吗?再绎儿不光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段清风淡然道。
陆炳深吸一口气又吐了出来扔掉了鞭子道:“把他俩给我弄下去敷药!滚,都给我滚!”一众人等退出了厅堂。
第三十五章抓住个探子
陆炳颓然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有些沮丧的沉默之中。身旁梦雪晴把手轻轻搭在了陆炳的肩头,轻柔的说道:“你别这么动怒,还当自己是年轻的时候爱上,气坏了身体怎么办?不论你那万千部下,就咱们一大家子不也得支离破碎了?”
“雪晴,我不屑如此不择手段,可真的是我错了吗?为什么他们都说我错了,雪晴,你说,和我心意最想通的人是你,你来说我错了没有?!”陆炳说着激动地站起身来,梦雪晴却迟疑片刻悠悠的说道:“或许他们说的不无道理。”
“好吧,我还是自己好好想想吧。”陆炳再度瘫坐在椅子上,一时间长吁短叹陷入深深地思索当中,大义和大业究竟是两者不可兼得还是正如他们所说的,自己一意孤行,正在背道而驰走向一条不正确的道路呢?
陆炳不知道,他在思索,他在抉择。
晚间的饭菜吃得不错,不过敏锐的赵慿发现这看似热闹的背后有一丝隐藏的不快在陆家人中间,而陆绎可能是挨了打,他的背部有些僵硬透过衣服隐约可见那麻布包裹的痕迹。而那个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魏和脸上则多了一道鞭痕,痕迹清晰可见依然有些渗血,应该是今天新添上的,一时间赵慿有一种直觉,只怕自己想要结盟的事情要从此搁浅了。
但出乎赵慿预料的是,陆炳并没有一口回绝,也没有故意抻着赵慿。慢慢悠悠决口不提此事,赵慿提起陆炳却总是岔过去,最后追问之下。陆炳反倒是说明日白天细细详谈,这让赵慿尤为开心。而陆炳也亲自给魏和和儿子陆绎斟了酒,这两人一个当过叛徒一个并非亲生,但此时对陆炳可谓是忠心不二,即便陆炳鞭打两人,两人也不记恨陆炳,反而为现在这番斟酒而感动万分。一饮而尽不言中。
第二日的商谈格外顺利,陆炳答应了赵慿结盟的要求,赵慿则献上了陆家先祖印记并代表赵氏皇族签下合约。声称两方平分江山和睦相处等等等等。赵慿欢天喜地,陆炳表面欢喜实则不以为然,因为合约本来就是用来撕毁的,一旦大明完结战争结束。那陆赵两家的战争就即将开始。而依照目前的局势,不出意外这些流亡海外的宋朝皇室后裔毫无胜算。
陆炳并未深究这伙人究竟是不是皇家后裔,因为这不过是个造反的由头,成王败寇是与不是皇家后裔毫无关系,历史也是胜利者书写的,故此他们是否是真正的皇室后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才能笑到最后。谁能登上九五大宝,就算说自己是神仙也没人会反对。
陆炳决定采纳魏和和儿子的建议。有了他们的提议后,陆炳细心观察。发现手下绝大多数的将领和文人皆是这种想法,众意难违陆炳也只能搏一搏了。不过陆炳是穿越而来,那个疑虑依然压在他的心头,明后是清,明朝最后一个正统皇帝是崇祯帝,而非嘉靖皇帝朱厚熜,那么如果这就是真实的历史,那么自己是否代表着最终的失败。造反失败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依照陆炳穿越前不多不少的历史知识,他觉得自己所在的这个时代和真实历史基本吻合,那么果真是以失败告终吗?但沈青山的那本《大锦衣》却与陆炳平生经历毫无出入,哪怕是有些话都说的一样。这并不是一本史书,只不过是一本网络小说,就算是史书也没有如此准确,因为即使是一字一句记录也和真实历史有所偏差,但如今却很是吻合。陆炳陷入思索,莫非自己所在的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陆炳只不过穿越到了这本书中,成为书中的人物。那本书后半卷的丢失是否意味一切未定,又是否是天意,注定后面的历史要靠陆炳自己书写,若是这般那还有一丝胜率。
这些问题疑惑压在陆炳的心头,让陆炳思来想去辗转难眠。但日子还要继续,这场仗也远没有结束,战争继续开始,可陆家军全军上下皆有不同的气势,一股肃杀之气笼罩全军。陆炳虽未明示,但也有暗喻,各级将领都领悟了现在陆炳的心意。而今不再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而是一场争夺天下的战争,每个人必然打起十二分精神,封王拜相就此一举!
这对陆家军或许是件好事儿,再也不用畏头畏尾了,但对朝廷兵马来说却是一件毁灭性的打击。陆家军主动出击,势如破竹如摧枯拉朽一般打的朝廷兵马节节败退。戚景通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毕竟两方的军事实力差异太大了,先前陆家军还是防御状态颇有些畏首畏尾,毕竟是在自家土地上打仗破坏不能太大,而今却没了这些顾虑宛如下山猛虎一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反倒是破坏更小了,速战速决毫无拖泥带水。
戚景通不禁仰天长叹,对着远方遥相呼应:“文孚,你终于真的反了,但愿你能成功,给大明百姓新的明天,但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你成功的道路上还要踏着我的尸首前进,来吧,我就是你问鼎天下的第一关。”
—————————————————————————————————————
戚景通是个良将,虽然有时候做事略微死板一些,但他打起仗来却十分灵活,实打实的是个带兵的好手。在山东四方围困的情况,明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戚景通依然能鼓动士兵进行拼死式冲锋,更别说现在了。陆家军在出击之中也受到了重重阻碍,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双方打得十分惨烈,总体上陆家军和朝廷兵马以一比十三的伤亡率在换名来打。刚开始朝廷兵马还是略有恐惧,后来对陆家军层出不穷的新型武器也就见怪不怪了。杀红了眼别说这些厉害的武器和强壮的陆家军,就是阎王老子也得给他扯下一把胡子来。两边正式交锋,这场仗足足打了一个多月。
陆绎回到了南方。继续主持工作,魏和也是一样,总领顺天府极其周边地区的情报工作,他们皆给大明王朝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太湖水寨打败周围驻军,驻军孤立无援欲向朝廷借兵,但朝廷兵力压在了西北边疆与西凉对峙,剩下的则全在山东边境戚景通手里。除了各地驻军和边防军就剩下南京兵部直隶的这一票人马,当然拱卫北京的还有人,但这不能动。要保护皇帝,皇帝要是没了,这才是毁灭性的打击。
南京现如今依然没有解围,陆绎紧紧控制着南京的军政两界。降服工作开展的不太顺利。双方都没有动作,在僵持阶段。
对于陆家而言,僵持即是胜利,应天府直隶兵马无暇顾及太湖地区,太湖水寨成功从常州作为始发点接连攻克十余座城池。朱厚熜震惊万分,即令戚景通速速结束战局,好回顾太湖方向,否则一旦叛军形成气候。不免对朝廷大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到时候形势危矣。
令大明雪上加霜的是西凉不光突破了嘉峪关附近稳定布防。更是开始建造大批回回炮,回回炮与火炮结合利用,准备进攻大同重镇。据情报组织传来的消息,火炮和回回炮数量达二百余架,自古以来西域和漠北以野外浪战为优势,攻城拔寨守城布防为弱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汉民族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但是现如今,人数优势不存在了,战斗能力本来就较差,武器的优势也不存在了,西凉不光人高马大骑射精湛更是有先进的武器做辅助。如果一旦所有火器和回回炮架设完成,估计大同守军都看不到敌人,光远程进攻武器就能把大同夷为平地。
广西广东江浙江苏皆是战火纷飞,若是再不出兵只怕要天下大乱了,可哪里还有兵可用!此次危机比当年白羽之乱更加恐怖,威胁也更加巨大,朝中更无陆炳这样的能臣相助,同样也没有了陆家军这支彪悍之旅。当年这支抛头颅洒热血为大明驱除外敌的大军,今日竟然成了大明的死敌,成了要朱厚熜命的杀手,兄弟相残二虎相争,真是造化弄人啊。
朱厚熜看着接连而来的战报,看着忧大于喜的消息,顿时长吁短叹顿足捶胸,大明危在旦夕之间啊。
—————————————————————————————————————
韩素发坐于军营大帐之中,看着这一带的军事布防图,这本是大明的军事机密,但说起来并不困难,韩素发只用了一千两白银和一个承诺就得到了这幅地图。如今太湖水寨不再是太湖水寨了已经出了水寨逐鹿天下了,韩素发也实力大涨,气度大增,顿时豪气大发,又有点不可一世的状态。但他不再敢像以前那般无视陆家,毕竟陆绎已经在他的心中种下了恐惧的种子。
前些日子,陆绎手下的探子找到了一个驻军总兵,韩素发给了那总兵钱和承诺,钱陆家自然是不缺,只要能赢要多少给多少。再说日后胜利了,吃多少还能让他吐出来多少,对这种反复小人不必讲什么信义,往往不过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做给别人看,以此为榜样好让他人合作才会留下这些墙头草的性命的。
韩素发本就是水贼出身,做的都是无本的买卖,岂能做赔本的生意。至于承诺不过是空口答应他不攻击他的军队云云的,这些承诺自然当不得真,而现在既稳住了那人所率部众,待形式大好之时又能轻易撕毁条约,甚至收编这支部队,何乐而不为呢?
韩素发看着布防图,正决定下一个要攻击的目标和行军路线,就在这时候门外有执戟郎中禀报说有哨骑抓获探子。执戟郎中本是个古老的职位,西汉开国大将韩信就曾任此职。韩素发这人十分老派,既相信帮派之中三刀六洞拜香炉之礼法,又喜欢弄一些古代的职位什么的,弄得这支军队有些不伦不类的,再加上帮派作风严重,所率部队问题重重颇似当年孟霖改革前的部队的意思。
不过也如同孟霖先前的部下一样,这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否则也不会在短短数月之内接连攻克数座城池。要知道韩素发部所攻陷的城镇既是经济重地,但同样也因为他们经济上的特殊地位而防御严密驻军极多,并非那种唾手可得之地,故此韩素发能打下这些地方也是凭了真本事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韩素发招兵买马,以前那些假意归顺的江湖中人也真真正正的开始顺服他,而这些人已经不再是这支大军的主要力量,但却是尖刀力量,现如今韩素发旧部和这些江湖中人只占全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别看这里乃是富庶之地,但有钱的只不过是少数人,在大明官吏**官商勾结之下,依然有许多活不下去的穷人。加之先前陆炳和朝廷以及沈红山的商业争夺战,让许多百姓更是失去了活路,只能铤而走险落草为寇,现在加入叛军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不过太湖水寨和以前的江湖中人依然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也是他们保障了韩素发目前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有了些许军规的约束后,开始能够配合作战,加之这些人身手和体格高于常人,大多在战场上也能够以一敌三,所以每每作为尖刀部队,都能杀的朝廷兵马望风而逃兵败如山倒。
如果韩素发的军队规模再大一些的话,他就会发现自己统兵之道的问题所在,叛乱和听调不听宣都会接连而发,那些所谓的帮派规矩不足以让这些草莽真正的忠诚。同样,现在的提拔制度也不足以让真正的人才站在合适的位置来为军效力,现在也全靠韩素发的智谋和少数几位真正的将才的领导。如果人数扩大或者遇到真正的劲敌,比如戚景通这样的对手,韩素发将一败涂地。现在韩素发所碰到的人实在是太弱了,这才会让韩素发如此侥幸屡屡胜利,也从而助长了整支军队骄傲自满狂妄无比的态度。
第三十六章陈洪的信使
韩素发收起了布防图,端起了酒杯对大帐外的执戟郎中下令押抓获的探子来帐中,随即慢慢饮起酒来。陆家军第一准则,军中不准饮酒,但显然韩素发没有做到,他的部下也没做到。在韩素发部中,酒后滋事打架斗殴在基层层出不穷,而将领也时常酒后体罚士兵殴打军士。
不过这本就是草莽帮派乌合之众,无酒不成宴席,向来就是大碗吃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韩素发反倒是认为喝了酒更有利于战斗力的提升,真是个奇葩理论。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几名执戟郎中押着一人走入大帐之中,韩素发抿了口酒似笑非笑的看着那人问道:“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来探我的营,好,好,立而不跪,还是个男子汉,就是技术差了点被抓住了。”
“那你有没有胆子跟我单独谈谈呢?”那人笑着问道。
韩素发借着大帐中的灯光看去,只见那人身穿长袍根本不似是探子的装扮,或许他故意乔装成这样,好借机蒙混过关。但最有可能的就是他根本不是探子,而手下哨骑巡逻士兵并不听他的解释,故意抓了他当做探子处理,便以此邀功。
这种事情在韩素发手下经常发生,初期还有杀害百姓当做朝廷兵马邀功的事情发生,但随着韩素发迟钝的发现后,并做出了正确的处理办法,杀一儆百严惩之后这种事情才杜绝了,所以现在韩素发部倒是少有祸害百姓的。当然对于现在这种冒领和欺诈状况。韩素发却是屡禁不止,他也懒得管,在他看来手下士兵若没有一丝凶蛮。没有一丝狡诈,那就不是好士兵,更不利于他对手下将士的拉拢。
在韩素发看来活的太明白并不是好事儿,于是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甚至还对这些虚报之人进行嘉奖,来拉拢自己的派系以及收买新人,让属下对自己忠心。这就更是助长了这种欺瞒的风气在军中蔓延。
韩素发略带迟疑,摸不清那人的来路,沉吟片刻后估摸这人武艺应该稀松。甚至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于是便让左右退下,自己独自审问这人。
待左右退去后,韩素发问道:“你到底是何人?”
“原来大名鼎鼎的韩将军部下也不过如此。我早就说了我是信使。他们竟然把我当探子抓了邀功,若不是韩将军心血来潮的想要见我,只怕我要做那刀下的冤魂了吧?”那人含笑说道。
韩素发眉头微皱喃喃道:“信使?谁的信使?”
那人倒也不急,拿起韩素发放下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抱拳道:“在下吴淑宝见过韩将军,我是从余杭驻军那边来的。”
“哦?余杭驻军可是要跟我议和,还是要投降归顺我们?”韩素发考究的看着那人说道。
吴淑宝说:“自然不是,我们当的是朝廷的兵。吃得是朝廷的粮,怎么能归顺叛军乱贼!”
“这么说你不是来数落我。故意送死来的,就是来给我劝降的喽?哈哈哈哈,你也不看看形势,现在朝廷兵马聚在山东战线脱不开身,南北无法接应,南京有兵难调,西南战乱西北危机,我这边大军在握,你那边则是寥寥无几战斗力极弱的部队,我众敌寡,让我投降,你没病吧?顺者昌逆者亡,识时务者才是俊杰,看你有些胆量的份上儿,要不要我给你个小旗做做?你也就只能做个小旗了,虽然你够胆有尿性,但是毕竟脑中不太好用,你看咋样?”韩素发讥讽着吴淑宝说道。
吴淑宝笑道:“怪不得韩将军的部下会这样,原来韩将军也是个不把话听完就妄下结论之人。韩将军莫要动怒,在下不过说的直了一些,但在下接下来的话却是更直,只要在下说完,要杀要剐随便韩将军。”
“我现在就不让你说完,一刀宰了你,你看可好?”韩素发皮笑肉不笑道,手摸到了腰刀刀柄,眼中杀机尽显,但转瞬即逝韩素发又说道:“反正我也闲着无聊,就且看看你有何高谈阔论竟然有如此信心能够劝降于我,如此鬼迷心窍本将军就把你的胡言乱语权当笑话听听,待你说完后再杀你也不迟。”
“谢过韩将军。”吴淑宝抱拳道:“在下只是说来自余杭驻军,但并未说我是他们派来的,我此番前来是受厂公陈大人所托来找韩将军议事的。”
“厂公陈大人?莫非是东厂的那个太监头子陈洪?”韩素发道。
“正是。”吴淑宝说:“韩将军说在下是不识时务之徒,今日在下说了许多狂妄冒昧且无礼的话,今日就斗胆再多说一句,反正虱子多了不怕痒。其实韩将军才是没看清形势的不识时务之徒,韩将军不必急于问为何,现在我就一一道来,将军且耐着性子听在下分析一番。首先若是消息没错,当年韩将军应该是对陆家听调不听宣过吧?你觉得陆家会养虎为患让你再度翅膀硬了不听号召吗?自然不会,或许韩将军认为自己功成身就的时候,或者在这段特殊时期一过,亦或是陆家坐稳天下之时,你就会被除掉。”
韩素发沉默不语,冷冷的看着吴淑宝,吴淑宝继续说道:“当然有两个人也是叛变之后依然得到陆炳重用的,一个是掌管顺天府重地情报工作的魏和,还有一个则是陆炳的结义大哥孟霖。好,咱们就说说这两个人,魏和是什么人,是陆炳发达之初跟着陆炳出生入死之人,他当时是大明的臣子,起初为圣上效忠报信也本没什么错。当时陆炳也是朝廷的官。日后陆炳的遭遇,错不在魏和,说句大不敬的话,是圣上贬了陆炳。是圣上有负陆炳。而当时也是陆炳十分显赫的时刻,并非落井下石。这些难处陆炳理解,官场中人有时候利欲熏心也身不由己。所以加上之前的感情他才会重用魏和,再说魏和做了叛徒这件事情并没几个人知道,提拔他造不成什么坏的影响。”
“但是你呢?韩将军,你当时听调不听宣,又是为谁效忠有何苦衷?你在陆炳最需要的时刻选择背弃,是不是就是落井下石的补刀行为?而且你这事儿弄得满城风雨,只怕不止是一两个陆炳的贴心人知道的这么简单吧。试想一下。若是日后真的对你有更大的重用,怎么对的起那些对逆贼陆炳忠心耿耿之人呢?”吴淑宝说。
吴淑宝又道:“再说孟霖,人家毕竟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结义兄弟。现在陆炳结义的二哥已经是西凉的可汗,是君临天下的人,可他大哥呢,竟然在许洋手下任职。他的结义大哥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你呢?”
韩素发不再言语。头上一丝冷汗流了下来,这正是自己所担心的事情,但自己并没有用这两个例子作为参照过,此时一想后背发凉一身的白毛汗就起来了。
的确比起孟霖和魏和,韩素发都不及他们与陆炳的感情,自己不过是以前陆炳打入太湖水寨的一颗棋子,也是自己努力和上天眷顾,运气使然之下才爬到了今天的位置。陆炳对他们是这样的。对自己呢?能够重用自己吗,甚至放过自己一马吗?自己和陆炳只有上下级的交情。陆炳把自己提拔到这个位置上也完全是利益所需,并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论起来自己和那些小喽啰并无差别。
韩素发想,自己如今能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