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狼公孙-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摇尾乞怜活得一命,不如痛快一死,还能青史留名!!”郭援说了一句,艰难的抬起胳膊,擦了下嘴角的血渍,脚尖一踢剑尖,兵器唰的抬起在了手中,平端的指去前方,声音猛的拔高,嘶吼:“来啊!”
附近,数十名士兵直接冲了上去,兵器齐齐砍下,被剑锋扫开,身上也被错落砍下的刀光,劈的甲叶爆开,这一瞬间,手持狼牙棒的李恪从侧面挤开人群,沉重的兵器扬起在空中,那边郭援单手竖剑一挡,金属相触,火星呯的跳起来,全力一棒砸下的棒头压着戟杆贴到了他的脑侧,高大的身体硬生生的侧飞半丈距离,蹭着地面划出一层泥屑来。
沾满血渍的手指在地上动弹了一下,侧在地面的视线望过一双双人的脚掌,看去后方袁绍的无头尸体,摇晃的撑起身子,散乱的头发也在摇晃,鲜血漫过额头,染红了大半张脸。
“主公——”
一声高亢的话语响了起来。那边还在说话的公孙止和曹操听到这道声音转过头看去,越过众人的头顶,那道摇晃的身影,鲜血已经遮住了眼帘,郭援闭着双目,缓缓将长剑压在颈脖上,空气里隐隐传来他的声音。
“……阴曹路不平,援下来与主公一道前行!!”
血光溅在这片夕阳下,凄凉的身形保持握剑自刎的姿势,向后倒了下去。公孙止望着那边片刻,挥了挥手吩咐:“将他尸身收敛,厚葬!”
“属于袁绍的余晖在这里散尽了。”他轻声说了一句。
身侧的曹操也点了点头,将手中那颗首级交给过来的亲兵,“拿下去,给袁绍缝好。”他重新上马,又恢复到了往日的神态,眼睛望着远方,渐渐眯了起来:“公孙,现在袁绍已除,剩下的,便是你我二人了,你说该怎么办?”
语气沉了下去,气氛陡然剑拔弩张起来,西垂的落日也燃尽了最后一缕阳光。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帐分鹿肉
夜晚的风带着凉意拂过原野上,简陋的袁军营寨还残留着血腥气,延绵篝火斑斑点点的展开,火光摇曳映着人的影子走过去,或结伴坐在火堆说笑,喧哗声响起时,众人目光看过去,有人影叫嚷走出,脱去了身上的甲胄,赤膊上阵与同样走出的身形角力摔跤,引来阵阵喝彩。
繁星点缀夜空。
有骑兵从外面回来,将马背上的猎物扔下,很快剥去皮毛,开膛破肚洗刷一番,架在火上灼烤,过得一阵后,散发诱人香味的油脂缓缓滴进火里发出哧哧的声响,操刀的士兵鹿肉切割分好,撞进木盘里,着人带进那边最中央的帐篷。
这顶大帐原本属于袁绍的,如今坐满了其他的人。
燃烧的篝火映出了一片嘈杂、温暖的气息,片刻后,帐外的帘子掀起,夜风随着几名端木盘的士兵挤了进来,摇晃的火光映着分发鹿肉的人影走在每一个将领身前,右侧乃是曹操部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纯……也有张辽、徐晃、乐进、李典、于禁、荀攸、许攸等文武。而左侧就地而坐的,则是牵招、阎柔、赵云、典韦、潘凤、邹丹、田豫等一帮公孙止的部将,吕布和曹昂并没有想过要参与进来,后者是不想让父亲知晓他还活着……
此刻,人影间觥筹交错,就算连续两个白日一个夜晚厮杀的疲惫,也掩盖不了这场难以想象的胜利所带来的喜悦,不属于同一个阵营的两方将领、文士痛快的喝酒吃肉,隔着数步的过道相互举盏谈笑。
“如何?就知道那袁绍肯定弄不过我们,怎样?现在趴下了吧!哈哈哈——”
手掌在膝盖上拍响,潘凤面红耳赤端着酒水,朝对面的一名曹将毫无顾忌的说起话来,“干脆不如咱们两家合兵一处,直接把冀州也一起端了吧……放心,冀州我老潘可是熟悉的,不瞒你们说,当初,我可是冀州有名的上将……”
“你潘凤的名头,我这边可是闻名已久!”夏侯惇笑的酒水洒了出来,指着不远正吃肉的曹纯,“子和可是把什么都说了,有名的上下将吧!”
“传够快的……”潘凤擦了擦油腻的嘴,尴尬的笑了一下,旁边的牵招捅他腰肋:“丢人都丢到中原去了。”到得此时,潘凤摊摊手,也有些无奈:“天生娘养的,我也没办法。”
帐中,众人一起哄笑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继续交谈说笑。
首位那边,一张简陋案几后面,公孙止与曹操并肩而坐,吃相喝酒相对斯文一点,微笑着望着帐中诸人。公孙止切下一片鹿肉,举在眼前看了片刻:“丞相今日在战场上问我那番话,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毕竟袁绍已经死了,往后何去何从,或许已不是你我能控制的了。”
“公孙,你看他们,相处的甚是愉快。”
曹操咀嚼着一片鹿肉,望着下方众人喧闹的说话,气氛热烈,放下小刀擦了擦手:“可惜往后兵戎相见就是你死我活了,到那时……公孙会手下留情吗?”
“那丞相会心软吗?”公孙止微微偏头看向对方。
“自然不会!”满脸大胡子的身形咽下口中的鹿肉,双手压在膝盖上,同样看了一眼望来的公孙止,目光转去下方众人身上,“以前,你我二人不过一州,或数郡之地,仰着袁绍鼻息过活,如今他死了,我们头顶上没了敌人,可大家心放开了,也收不回来了,都想建更大的功业,到时候两边谁也不会让谁……”
他语气轻缓,说到这里,声音变得更加细微,眼睛眯了起来:“……到时候推着你我往前走的,不是我们自己了,而是下面的人,越走越近,总会碰头,到时候公孙止也可别手软,不然落到旁人眼中,以为我曹操欺负后辈。”
帐中嗡嗡的嘈杂。
“哈哈……丞相多虑了。当年我靠那点人手起家,南北都杀过来,大小数十场仗,心慈手软我就死的连渣都不剩。”
鹿肉顺着刀锋缓缓分开,一些没烤熟的位置还带有血丝,随后被刀尖叉进了一圈胡渣的口中,随着咀嚼,微腥的血丝挤出了嘴角,公孙止掏出绢帕擦了擦,丢到桌上,“倒是丞相要小心了,你我坐的如此之近,说不定我就拔刀把你砍了。”
眸子划过眼角看着微微怔了一下的曹操,随后哈哈大笑起来,下方众将见他在笑,以为是说了什么好事,俱都跟在一起笑出声。
“丞相放心,我公孙止再不讲规矩,也不会对自己有恩的人现在就下手,那就丢人了。”公孙止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身子朝那边轻俯了一点,裂开嘴角:“不过落在几年前,说不得我还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他话语里隐隐有了占据上风的气势。
不等旁边的曹操开口,公孙止话语陡然一转,随手取过酒水敬过去:“不管往后如何,今日丞相与我都在这场仗上赢了,既然赢了就不要谈其他闹心的事,饮胜!”
曹操也点点头,宽袖抖开,伸手将酒盏回敬过去:“公孙既然这样说了……来,饮胜!”
周围人也俱都举过手中酒水,笑容满面:“为此胜,满饮——”
“痛快!”那边,典韦一口仰头喝尽,将外面的单衣扯开露出茂盛的胸毛,拍了拍肌肉虬结的胸膛,目光扫过周围:“许褚!快出来,与我较量一番。”
对面在座的将领都知道这巨汉力大,对方又点了名,自然不会凑上去,不久,身材彪肥壮硕的大胖子站了起来,干净利索的将酒水喝完丢到一旁,边走边脱去外衣,张开粗壮的双臂就朝对面的典韦扑了上去。
两名身高力大的俩人,直接角力起来。
座位上,公孙止喝了一口酒,看着场中两人巨力相搏的画面,双唇微启:“丞相与我交战的时候还尚早,袁绍才死,留下的四州之地,终归要拿的,这是块肥肉,不如趁早分了吧?”
这句话令都周围安静了片刻,有人随后说道:“都督说的没错,四州之地这么大,足够咱们两家吃一阵子了。”“不错,袁绍的儿子还在,这仗还有的打。”也声音附和。众人说话的声音中,曹操切过一片肉,笑道:“四州之地肯定要拿,倒不如看谁占的快?”
“好!这才有趣——”
众将欣然应若,那边的公孙止也并未反对,毕竟四州之地还在他人手中,就算要拿也只能凭自己本事去,冀州、青州富庶,可都在南面,离最近的也只有幽、并两州,他知道曹操说出这番话来,其实也是为避免此时可能出现的争端。
之后帐中的目光转到了四州这块肥肉上,喝醉的众人满口胡言的吹牛做出如何快速攻打四州的言论,不久之后,夜深下去,众人相互搀扶的走出大帐,公孙止披着裘衣与李恪、典韦走向他驻军的营寨那边。
不管如何快速拿下四州,今年已是不可能再打仗了,算是短暂的和平吧。
他抬起头,繁星密布,已铺砌出长长的银河。
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下惊鸿,因缘际会
夜色渐渐褪去,东方泛起一抹青白,残留火星的篝火飘着袅袅余烟。
营地中人声、马声有了喧闹,公孙止抹过手边的刀柄,方才睁开眼醒了过来,走出帐篷,外面战马嘶鸣,兵卒持着兵器开始归拢队伍,人影一道一道的从他视线中来去,李恪抱着狼牙棒打着哈欠过来:“首领,时辰差不多到了。”
公孙止点点头,看了一眼铅青的天色。
“让步卒先行,骑兵稍缓断后,现在就出发,休息一晚,曹军也恢复的差不多了,万事当心一些才好。”
李恪转头看了看曹军驻地那边,露出憨态的笑容,小声说道:“温侯和长史早防着曹操呢,并州铁骑和一支步卒从从夜就驻扎在外面。”
“就你聪明,你以为曹操会不知道?”
这位早起的狼王目光闪过笑意,对于自己亲善的人从不吝啬微笑,不久后,军队重新集结,马蹄踏出辕门前方里许之地,幽燕步卒呈出阵列面对东面的方向,并州铁骑、白狼骑、黑山骑以及近卫狼骑四支骑兵都齐齐下了马匹,悄然无声的站在原地,公孙止骑马过去前方,越过众人的木架出现在视野上方。
一层层搭建起来的木架中,有层层叠叠的身影穿戴一身甲胄,兵器放在他们身侧,安静的躺在里面,面目紧闭。阵列间肃穆安静,前方有人点起了一支火把,朝对面过去。
曹营中,曹操揉着有些微微疼痛的额头走出帐篷,正要开口询问一些事务,有人快步从前方过来:“大兄,公孙止的人出营了,看样子是要离开了,不过他们在外面有些奇怪。”
夏侯渊的视线里,曹操皱着眉头翻身上马,扬鞭轻喝了声:“驾!”朝辕门冲了出去,他和周围亲兵连忙跟着冲出营地,随后又有更多的将领看到这一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同样骑马追了上去,出了辕门不远。
“公孙止,还有他的人在干什么……”
曹纯紧抿双唇,仿佛陷入往日的回忆,过得一阵,他低声开口:“……在祭他麾下战死的英魂。”
铅青的天色里,东方吐露出金色照了下来,一束火光正在人的手中燃烧。
原野之上,高高的木架前面,公孙止下马接过火把,朝木架那边一步一步走了过去,望着上面层层躺着的尸体,沉默了片刻,将手中摇曳的火把扔向空中,划过一道长长的轨迹后,落在了木架上面,火焰轰的燃了起来,随后蔓延,在这片金色的清晨里,燃起了巨大的火柱。
“为你我弟兄……”李恪的声音在队伍中大喊,“……送行!!”
嘭!
嘭嘭嘭嘭……兵器齐齐砸在地面,发出整齐的声响,这个早晨还活着的人望着燃烧的大火为相熟的,或不相熟的同伴送去最后一程。过得许久,火势渐熄后,士兵开始上前收敛骨灰,将带回上谷郡安葬。
“带他们回家——”
公孙止在马背上大喊一声,策马转去了方向,回头,目光所及的辕门那边,曹操骑着战马停留在前方,胡须在微风里抚动,他伸出手朝对面那道人影的拱了起来。
“公孙,来日曹操定不会手软,你也全力以赴,放马过来——”
战马嘶鸣,公孙止望着他,也缓缓拱起手,此一别后,将来再见恐怕将会是敌人了,他脸上露出笑容。
“哈哈哈——”
“哈哈哈……好!!”
公孙止猛的一勒缰绳,兜转马头朝周围士兵、将领大喝一声:“我们回家,来年再南下——”
纵马朝着北面而去。
建安五年,七月中旬,公孙止、曹操不到五万兵马于官渡尽败袁绍二十几万军队,后者甚至被公孙止在溃败中斩在阵中,震惊天下的消息纷飞扩散。
……
八月初五,长江以南一支三万人的兵马正在校场操练,凑出的两千五百骑兵奔驰在校场外面,木台之上,孙策意气风发的望着这支精心为偷袭许都准备的队伍,在不久,他将要北上了。
“曹操如今正忙着与袁绍打仗,就算有公孙止在侧旁帮衬,能保持不败已属不易,要分出胜败至少也要明年甚至更久,子义,你说要是我偷袭许都,曹操难顾首尾,会不会败的更快一点?”
一手扶着木栏,一手压着剑柄,孙策语气说的颇为轻松,自从那日刺杀过后,他整个人恍如新生一般,对于将来要做的事,倍感自信。何况,他今年二十五岁,凭借当初一两千借来的兵马打下如此大的基业,让他有种想要会会天下群雄。
旁边,被称子义的将领,身长七尺有余,体态雄壮,气势沉稳。他名叫太史慈,字子义,东莱人,原是刘瑶的部将,后来降于孙策。此时皱了皱眉头:“拿下许都,或许呈一时痛快,但随后我们将面对袁绍,知晓我们虎口夺食,必定恼羞成怒,率大军压境,那时远离江东,这仗很难打了。”
孙策望着校场笑了一下,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打不打的过,也要打过再说,曹操那点人马都敢直面其锋,我若是接手许都,还畏畏缩缩不敢上前,岂不是堕了我父亲威名,只要皇帝在手,兵马不够再招就是。”
两人随后走下高台,在校场上商议出兵的事由,细节推敲还未定夺下来,远远有人过来这边,递上一份来自巴丘的消息。
“公瑾这时候来信……”接过情报,孙策有些疑惑的皱起眉来,将素帛展开,视线一行一行的扫下去,眉头越发皱紧,旁边太史慈察觉到气氛有些怪异,小声:“主公……”
那边,眉头舒展开,孙策摇摇头,笑起来,将素帛交给太史慈,“袁绍败了……还败的够惨的,连自己的命都给丢了……”
“会不会消息有误?”太史慈看过上面的内容,心里多少有些惊骇,二十几万大军,又不是一群草人,几乎是一夜溃灭,让人难以置信的感觉。
“公瑾向来谨慎,这份情报该是佐证过了的。”
还笑着的人影负手往后走,脸上的笑容却是看起来僵硬许多,片刻后,他说道:“偷袭许都之事……暂时搁下吧。”
对于这样夹杂庞大讯息的情报,实在很难让人相信,但对于江东这边其实已是最晚收到,而离北方最近的地方,已经佐证了消息的真实性,打听情报的快马往返与东南西北,不断的扩散,许都城中往昔给袁绍投过诚意的官员、世家豪族将彻夜难免了。
皇城之中,已有君临天下气势的刘协负着双手走在园圃之间,听到身后心腹人说出的情报,脚步停了停,又像粗汉般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四世三公之后……雄踞四州……几十万兵马……我呸!”
原本就不是真正皇帝身份的他,记忆深处已将过往的身份抹去了,锦衣玉食之中,野心也在滋长起来,他也有想过有天真正能君临天下,只是不得已还许依靠曹操罢了,不过总有一天……呃,还是想找皇后商量一下。思绪断开,他想了想。
而百子坊中,牵着小女孩的女子,拖着长裙望着北面的天边,柔美温和的脸,一时间没有任何表情,她不知该是笑,还是痛骂那个男人。
……
北方这场战事的消息还在持续发酵的同时,袁绍陡然死去,没有立下任何嘱托,袁谭想要回兵邺城被守卫的审配拒在了门外,愤慨望向城池:“我乃长子,父亲去后,冀州该是我的,尔等记着,早晚我会取回来!”随后,领着残余兵马朝青州而去。
至于官渡战场上,尸体得到掩埋,溃兵也回到城中等待新一轮的整编,文丑领着一支军队漫无目的的走过黎阳,看去城头,又回望身后的兵马,一张张满脸希冀的神色,让他感到自己无处可去了。
“不如投北面吧,反正外面已经这样传了。”副将提议道。
文丑望着天光,精神稍显萎靡,长长出了一口气,艰难的点下了头,“也只能如此了。”
手抬起来,指向更北的方向。
……
幽州,天色阴霾下起了细雨,道路泥泞湿滑,一名老人拄着一杆长枪,浑身狼狈的走过乡间小道,之前路过的酒肆听到的传闻,脸上颇为庆幸自己的决定。
“幸好走的快……就知道袁绍是个没出息的。”
路过一家房舍时,外面一名十一二岁的少年似乎是赶着回家吃饭,脚步飞快的从老人身旁跑过去,片刻后,又陡然折转回来,稚嫩的脸上沾着雨水,望着老人手中那杆大枪。
“你会武艺吗?”
老人被他逗的笑出声,点头:“老夫可是河北枪王,如何不会武艺,小郎君难道想要学武不成?”
“想啊,那你教我好不好?”
“你叫什么名字。”
“郭淮!”少年人挺起胸膛,这样说道。
第四百九十七章 名叫“狸猫”的种子
翠绿桑叶轻柔的在细雨中晃动,偶尔有雨滴摇曳落到屋檐下,朴素的鞋子往后挪了挪,一名妇人立在门前望着远方,铅青色的雨幕里,有人朝这边来。
泥泞、积水在飞奔的脚步间溅起来,少年人朝门口等待的身影,高兴的喊了一声:“母亲!”过去时,惹来妇人一声责怪:“跑哪里去了……”随后,替他擦了擦脸上的水渍,声音缓和下来:“快回屋里换身衣服,小心染上风寒。”
“嗯。”郭淮点了点头,向前走了两步,想到什么,连忙又退回来微微回过头,后方的道路上,持枪的老人正慢慢过来,他朝疑惑的母亲说道:“母亲,孩儿回来的路上遇见这位老先生,他肯教孩儿武艺。”
郭母沉下脸色:“你可有告诉那位老先生,我们家中的条件,岂莫诓骗人家。”
“呵……哈哈……这位夫人不用这般严苛。”
不等郭淮开口,染满泥泞的步履已经踏上屋檐,浑身湿气的老人,将那杆大枪往地上一柱,斑白长须间带着笑意,看去旁边的少年人,抚须点了点头:“令郎言语开朗,为人聪慧,正是一颗好苗子,老夫北河枪王韩荣,也是袁冀州麾下有名的将领,岂会在意身外之物,若是能收的令郎为徒,可谓人生圆满了。”
那妇人泛起疑惑盯着这位老人一阵,虽然不知真假,但对方神色威严肃穆,须发斑白自有股气势,是一般招摇撞骗之人难有的,她犹豫了一下,后退侧开,将老人请了进去。郭淮欢呼雀跃的跑进屋中,很快换了一身行头,撩开帘子出来,老人已与母亲坐在堂中攀谈,他压下脚步,规矩的在母亲身旁端直跪坐,听着二人的说话。
“不知令郎父亲何时回来,老夫既然进了郭家的门,总要见见家中男主人的。”
郭母倒了一些温水,递过去:“家中微寒,没有酒水。”对方接过时,她坐正身子,方才继续说道:“夫家早亡,如今只剩下孤儿寡母生活,这周围还有几家郭姓,都是家中旁亲。”
“原来如此。”韩荣放下温水,抚过须上水渍,抬头看去妇人身侧的少年,叹口气:“早些时日,我也有一名弟子,可惜在冀州一战中,被飞将吕布所杀,老夫也在那场夜战中迷失方向,阴差阳错下竟来到幽州地界,巧遇令郎,如此也是缘分所致,老夫不求金银锦帛,一日两餐即可。”
“听过往的商贩有人说袁冀州在官渡败亡了……”郭母下意识的开口问出这个问题。
“呵……郭夫人竟喜欢听这些战事?”韩荣回她一句,随后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老夫如今已是普通老人,只求再教出一名弟子继承衣钵,便再无所求。天下大事是什么样,亦不是我等操心的。”
“老先生说的是,那往后我儿之事就拜托先生了。”
“当是老夫感谢夫人才对。”
韩荣起身朝妇人拱了拱手,今年他已五十有六,再过几年就满六十高龄了,江湖游侠那一套在军阵厮杀中几乎难有成就,更何况又不通兵法战阵,在逃去幽州的路上,已是想的明白许多。至此收下郭淮为关门弟子后,便在郭家这座简陋的小院坐了下来,每日教导少年练习一些基本的下盘功夫,之后过了数日有进步后,才逐步套入棍棒一类的简单挥舞之法。
不时也会带郭淮去往外面宽敞地带,将自己那杆大枪挥舞开,让这位少年开开眼界,就在第七天的时候,村外的道路上,人影渐多了起来,偶尔有背弓挎刀的骑兵出现在周围百姓、货郎的视野之中,又很快的消失在尽头。
八月十二这天上午,天光明媚,田野间绿色盈盈,道路尽头烟尘自远方过来,看不见任何旌旗,剧烈的马蹄震动蔓延,一道道过去的骑兵甲胄上,布满了刀痕枪挂的斑驳痕迹,让人看上一眼都能感受到当初这支军队是遭遇了怎样的硬仗。
田间的农人、道路两旁仓惶躲避的商贩、商队迅速的低下头,对于这样一支骑兵,加上从冀州传来袁绍败亡的消息,不难看出这是来自北地狼王的兵马,传闻对方杀人不眨眼,更是每日生吃孩童之类的事……
“都督杀刘虞、杀卫家带来的恶果看来在北地真是深得人心啊,忽然觉得你之名声比某家那三姓家奴还要不堪。”
赤兔背上,吕布向来高傲、不屑的人,对于往昔被叫的恶名,显然已经看开了许多,往昔数年的沉淀不是没用的,对旁边那位比他小上许多的公孙止,没有吝啬自己的玩笑话。不过,随后,威猛的身形收敛了笑容,神色严肃:“往后,你想要再近一步,还是要从这里下手了,难不成要带着这种名声打……”
“难不成,要让我向那些世家低头?”
黑色大马上面,视线从远方一老一少的身影上收回视线,公孙止指了指对方,“温侯杀过刺史,杀过一名相国。”随即,又指了指身后不远,骑马的一名中年文士,“这位还杀了一个皇帝,我杀个刘虞、屠个卫家算个屁。”
李儒尴尬的拱了拱手。
名声在不明真相的百姓当中,在世家、皇亲很恶是事实,但他麾下几乎都是这样的人,狼群难道还需洗刷名声?
“下一步要怎么走,有没有路,其实都不要紧。”公孙止捏着缰绳,常年征战的身躯有着豪迈的气势,抬手指着前方,“没有路了,那就杀一条出来,谁挡在前方,就斩了对方,血路也是路,就不信嘴能硬过刀子。”
对于官渡那一战,虽然死了不少部下,也都是北地精锐,但在他的生命里,甚至他麾下所有人的一生中,是近乎狂热、兴奋的燃烧起来,就算前方还有二十万敌人,他们也有足够的信念将对方斩于阵前。
毕竟,二十万人都倒在他们面前了……
远方的乡村从视线中去往了后方,前进的队伍已经踏入幽州潞县地界,再转去西面就可到达昌平,与那边的公孙越、公孙续、田楷等人汇合,随后退入居庸关,返回上谷郡。
“年轻真好。”吕布在马背上笑了一下,回应那位狼王的话。话语停顿了下,看向潞县的方向,“下一步,都督怎么打算?冀州富庶,可惜隔太远,不如曹操有优势,眼下只能在幽、并两州下手,至少相对另外两州还是太过贫瘠。”
公孙止看这前方,视线在马背起伏中微抖,他点了点头:“目前能走的一步,确实只能是这些。”
“……不过温侯别忘了曹操的长子还在我麾下做事,将来的事啊,谁也说不定会有怎样的变化,万一打着打着,两家变成一家了呢?”
他声音平静的转过头看向吕布,吕布皱了皱眉头,他虽说有改变,但对于这种说话遮遮掩掩的方式,终究有些不喜欢。公孙止微微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文士,“还是让文优给温侯解释吧,我去前方看看。”
扬鞭拍马的身影离开后,李儒促马上前与吕布并肩而行,走动中,他轻声道:“温侯难道忘记袁熙身边那位假甄宓?虽然儒也不清楚主公为何突然暗中走了这一步棋,但该是落子曹家,毕竟袁绍已败,他三个儿子又有间隙,败亡也是时日问题,没必要再费周章做些多余的事。”
这位人到中年的文人抚过须髯,望着天光,又轻声说道:“……确实该是落在曹家的一步棋才对,这步谋划儒也有些看不透。”
听着李儒也有不小的疑惑,吕布整个人都有些混乱了。
八月中旬,得胜而归的北地狼骑、幽燕步卒返回昌平途中,击败冀州袁绍二十大军,袁绍身死的消息还在持续的发酵,朝四面更远的地方传递,然而在北面辽西草原对于这样的消息显得还有些迟缓。
皮毡大帐中,有人心中起伏,望着南面上谷郡,抓起了架上的兵器,走出了帐篷……趁势而起的混乱也将要来了。
第四百九十八章 漫漫星辰
官渡那场大战的消息已半月前快马传入北地,上谷郡沮阳的热闹持续了数日。
大战之前,上谷郡本就步入兴盛的征兆,先是马政的措施,剔除或减小本地世家的垄断,让商人得到部分利益,从而拉动了这边极高的贸易热点,后来在已故的谷侯手中逐步开放牛筋、牛皮等贸易,甚至表明出了寒门士子的晋身之阶,这让原本人烟稀少的土地,在他故去的数年里,这座用生命熬出来的边郡越发兴旺。
然而在战事爆发后的大半年里,居庸关、雁门关进入战备状态,太行山脉也被封锁起来,使得商途变得稍微有些混乱,毕竟坐拥四州之地,家世显赫的袁绍对于这边从上到下所有人来讲都是不可逾越的巍巍大山。
五月初的时候,郡守王烈召集滞留、不安的商会一众商人、豪绅等数百人,在府衙门前开了一场会,郡都尉眭固领着士兵划出警戒的范围将拥堵而来的围观百姓挡在十来丈外,那边台上声音安抚的同时,远远的人群外,一道穿着红披风的身影领着一名孩童,周围环绕一群持枪持刀的女兵挤开围观的百姓,快步走上木台将披风丢给身后的丫鬟,一柄汉剑呯的拄在婀娜的身前,目光坦率而有神的扫过下方一张张人脸。
名叫蔡琰的女人,素净、雍容的脸庞却是带给人一种锐利的感觉,自丈夫参与冀州战场后,她已很少出门,郡中之事也不会由她一个妇人来安排,何况王烈、邴原二人素有大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