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30-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弄个什么水!”多铎骂道,“大辽河就在边上,你们先骑上马到河里打个滚,然后立刻回来!”
几个白甲兵立刻出来,上了马,一口气冲到河边,直接冲进河里,让全身的衣甲都在水里泡了个透,然后立刻转身上马跑回来,端上云梯,就朝着壕沟跑去。随着他们不断地接近壕沟,大量的水蒸气便从他们的身上腾了起来。这些人都屏住了呼吸,因为他们知道,将这些滚烫的空气吸进去,只怕人立刻就不行了。憋着一口气,这几个白甲兵一直冲到了壕沟旁边,将第一具云梯架在了壕沟上。
“好奴才!真是好奴才!”多铎赞叹道。话音未落,却见那几个白甲兵晃了晃,便倒下了了两个。还有几个奋力的跑了回来,刚跑到近旁,便倒在地上,从口里吐出血来,不一会儿便断了气。原来他们已经憋不住气了,呼吸了几口热气,顿时烫坏了肺部。
多铎看他们的样子,知道确实过不去,再看看架在壕沟上的那架云梯,却见那架云梯也开始冒起了烟,不一会儿,居然升起了火苗,燃烧了起来。此时很多残余的清兵已经逃到了壕沟附近,但隔着壕沟却逃不过来。多铎虽然心急,却也只能看着对面那边追过来的模范军拿着火枪将侥幸未死的清兵一个一个的打死,或是迫使他们跪地投降,然后用绳子把他们绑成一串,就像牵着一群猪羊一样的将他们牵走。
又过了一阵子,多铎便又让人过去试试,这人过去了一趟,然后跑了回来,身上的衣甲倒是没有完全干,看来,温度已经降下来了不少,估计只要把衣甲弄湿,应该就能安全的越过壕沟了。
“准备上,架云梯,第一个过去的,赏一个前程!”多铎大喊道。
一群士兵抬着云梯向着壕沟冲过去,数十架云梯被架了起来,带头的白甲兵首先踩着云梯冲了过去,但就在此时,牛庄堡上响起了一片炮声。
第五百五十六章 攻防(5)
如今的牛庄堡的防御布置,是以火炮为核心的。它的设计原则之一,就是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区域处在更多的火炮的覆盖下。前沿的壕沟,更是火炮覆盖的重点。在这里,布置在前沿的,缴获自满清的那些仿制的大炮,部署在第二道土墙和第三到土墙上的,同样缴获自满清的,郑家自己生产的出口型火炮,以及部署在五座棱堡上的18磅海军炮,都可以将炮弹打到这个位置。只不过18磅炮有榴霰弹可用,而前两种炮,却只有实心炮弹可用。
前两种火炮一度也曾落入到满清的控制中。若是模范军,或者是其他欧洲军队,他们也许会在那段时间里用钉子把大炮的火门钉死。但是清军却还没有这种技能,而且,在清军看来,这些火炮已经是他们的了,为什么要破坏它呢?如今这些火炮又重新回到了模范军的控制之下,可以向着前来接应的多铎和豪格开火了。
一共有大约四十门大炮向着正准备冲过壕沟的清军开火射击。缴获的那些火炮用的是实心炮弹,加之部署得比较靠前,所以它们发射的炮弹首先击中了目标。为了快速的通过壕沟,清军的队列相当的密集,这些实心炮弹,从密集的队形中穿过,顿时就造成了大量的伤亡,紧接着18磅海军炮射出的榴霰弹又是一个覆盖,暴雨般的霰弹噼噼啪啪的又打倒了大批的士兵。仅仅一次齐射,就导致了数百人的伤亡。
这一轮炮击让满清的援军顿时乱成了一团。多铎一连派出好几拨人出去,想要维持住队伍,继续前进。但是满清军队毕竟不是后世的龙虾兵,还不习惯顶着摧毁性的炮火前进,在这样的炮火下想要重整队伍几乎就是不可能的。而且,前面的失败使得这支队伍的士气本来就不高,混乱中,他们又遭到了第二轮的炮击,这一下子,整个的队伍便都失控了,首先是大量的包衣和旗丁逃跑,接着整个的队伍都开始溃退。
“可惜,我们的骑兵不在。”站在瞭望台上,郑森望着溃散的清军,忍不住感叹道。
“世子,我们要追击吗?”一个参谋问道。
郑森望了望那边,摇了摇头道:“算了,等我们的人出去,他们应该已经跑远了。还是抓紧时间打扫战场吧。”
黄台吉也在山头上远望着前线,看到部队开始溃散,他便知道,营救行动已经不可避免的失败了。即使他再重整部队,时间上也来不及了。
看着援军败退了,那些还留在牛庄堡阵地里面的清军自然也没了指望,投降的也越来越多。没过多久,那些清兵就基本上都投降了。
“世子,张团长他们抓到了建胬的一个大官,是正白旗的旗主多尔衮!那个多尔衮说,他愿意给世子做奴才。”一个卫士向郑森报告道。
“多尔衮?他被张英抓到了?要说张英这段时间运气是真不错呀,打死李自成,升团长才几天,他就又抓到了一个?”郑森惊讶的道。他想了想,摇摇头道:“我要什么奴才?就算要,难道会要一个蛮夷?不过,能抓到一个旗主,实在是大功一件。嗯,我们这次打死了那么多的鞑子,又抓住了那么多的鞑子,里面少不了有几个大官。正好让他认认。另外大家估计都还没见过鞑子大官是什么样子。让张团长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完了,等到晚上开总结会的时候,就把这个多尔衮带过来给大家开开眼界吧……”
第二日一早,天才刚亮,便有几个满清骑兵来到了牛庄堡的外围。那几个满清骑兵一边高呼着:“我大清国皇帝欲遣使与贵军言和。”一边用弓箭,将一封信件射了过来。然后便扬长而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便有一队骑兵护送着几个人到了壕沟前,护送的骑兵大喊,说是“大清”的使者求见闽王世子。
喊了几声之后,便有模范军的士兵出来,放下吊桥,让那几个人过来,然后依旧升起吊桥。
这几个人中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他走出来,向模范军的那几个士兵拱了拱手道:“我是大清的使者朱坚台,奉大清皇帝之命,前来拜见安平王世子。”
那几个士兵听了,便问道:“这些又是什么人?”
朱坚台一一介绍了,一个连长便对他道:“你们且在这里等等。”又对旁边的那些模范军士兵道:“你们看好了,这些家伙,都是些汉奸,秦桧一样的狗东西,说不定就要干什么坏事。你们把他们看严实一点,这些狗东西要是不老实,就打死他们!明白吗?”
几个士兵轰然应道:“明白!”便都举起手中的枪,瞄准了这几个人。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朱坚台高声喊道。
“呸!你们也算国?”那个连长,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转身就进去了。
过了好一会儿,那个连长又出来了,对朱坚台道:“世子让你们进去。不过……”说到这里,那个连长突然回头,对那些士兵道:“扒光他们的衣服,好好搜查一下,别让他们带着什么东西进去了。如有反抗,格杀勿论!”
话音刚落,一群士兵便一拥而上,将几个“使者”按倒在地,将他们的衣服全都扒了下来。于是一个个使者便都被扒了个精光。
“你们怎么能这样?士可杀,不可辱……”朱坚台浑身发抖道。
“士可杀,不可辱?”那个连长走到被按在地上搜身的朱坚台面前,一把抓住他的小辫子,将他的头向上拉起道,“你也配叫士?老子就是辱你了,你倒是死给老子看看?要死还不容易?你只要挣扎反抗一下,老子保证一枪把你的脑子都崩出来!你倒是挣扎给老子看看?”
这话一说,朱坚台反倒是不说话了。士兵们把他翻过来翻过去的检查了好几遍,又把他的衣服从里到外的乱抖了一番。检查了足足一刻钟,这才将衣服还给他们。
朱坚台穿好了衣服,那个连长便带着士兵们押送着他们向牛庄堡的主堡而去。
第五百五十七章 反正
卫兵进来通报的时候,郑森正在正在会客厅里和多尔衮谈话,听到通报,便向多尔衮问道:“这个朱坚台是个什么人?”
多尔衮听了,忙跪下回答道:“奴才多尔衮回主子爷的话,这个朱坚台,原本是胜朝的县令。后来在胬酋黄台吉入寇的时候,叛国从贼了。不过胬酋黄台吉觉得他并没有什么本事,所以只让他在宁完我在内三院做些杂事。这人认贼作父,最是无耻。”
郑森听了,嘿嘿一笑便道:“把这人带进来吧。”
卫兵们就把刚刚被搜过了身的朱坚台带了进来。朱坚台一进门便躬身行礼道:“大清国使者朱坚台参见安平王世子。”
话音刚落,却见一个身影忽的一下子就冲了上去,朱坚台还没有明白过来,那人便一脚把他踹了个滚地葫芦。朱坚台躺在地上,抬起头来,正想要说话。却见那人戟指喝骂道:“狗屁!放你。妈。的狗屁!天底下什么时候有个什么狗屁大清国了?这辽东大地,都是我大明的国土,哪里来的什么狗屁大清国?”
朱坚台本来想要反驳,但抬头一看,却见正义愤填膺的指着他大骂的不是别人,却是大清国的十四贝勒,睿亲王多尔衮。
只听多尔衮继续骂道:“这辽东大地,原本都是我大明的国土,我大明前代皇帝仁慈,见建州部在通古斯苦寒之地,生活艰辛,故而大发慈悲,许我建州部落在辽东生息。真是皇恩浩荡,我建州部虽粉身碎骨,不足以报大明皇恩之万一。奴才多尔衮的祖父和太祖父,都是为大明而死的忠臣。奴才的祖父曾经教导子孙说:‘我们本来都是下贱的蛮夷,就像是野狗一样,跑来跑去,不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谁。大明皇帝给了我们建州部最大的荣耀,让我们建州部能够归附在大明之下,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我们最大的荣幸呀!’”
说到这话的时候,多尔衮已经转身向着郑森跪了下来,又道:“只可惜我们建州部除了老奴这个该杀千刀的逆贼,这真是我建州的耻辱呀!这老奴天生就不是好东西!呸!这老奴就是个贼胚!生生的把我们建州部变成了一个匪帮呀!老奴忘恩负义,厚颜无耻,还搞出个什么狗屁的‘七大恨’!我呸!老奴真是不要脸!
老奴这个狗才,不孝不悌,奴才是不会认这样的父亲的。老奴这个杀才,连数数都不会,狗屁的‘七大恨’里面,有四条翻来覆去说的都是一件事,就是老奴这个贼酋去抢劫杀人,我大明阻止了他。呸!这也能叫恨?这明明是我大明的恩德呀!是为了防止我建州部走上错路呀!老奴还把它列在狗屁的‘七大恨’里面,可见老奴就是个不知好歹,忘恩负义的王八蛋!还有什么‘叶赫老女’,人家叶赫部的族长布寨贝勒,看在我祖父的份上,本来想要把女儿下嫁给老奴,可是老奴恩将仇报,杀了布寨贝勒,还把人家的尸体砍成两段,只把半截还给人家。叶赫部布扬古又怎么会把妹妹继续嫁给杀父仇人?老奴还不准人家出嫁,最后还是我大明出来主持公道,让这女人出嫁了。老奴以此为恨,这真是残暴凶蛮,不知天下复有羞耻之事!”
朱坚台目瞪口呆的看着多尔衮破口大骂努尔哈赤,一时间,完全说不出话来。
“老天有眼,老奴总算是死了!”多尔衮跪在地上继续骂道,“可惜老奴死都不肯死的痛快点,还留下了黄台吉这个祸根。主子,这黄台吉阴坏阴坏的,比老奴还不是个东西。一上台就逼死了奴才的额娘,可伶奴才的额娘呀……主子,奴才和黄台吉不共戴天,不共戴天呀!”
多尔衮放声大哭,哭得眼泪鼻涕都流了一脸的。郑森却不做声,只是冷眼看着他表演。多尔衮见郑森没什么反应,便继续哭道:“主子,奴才一片忠心可昭日月呀!”
“呵呵,”郑森冷笑道,“多尔衮,你真的愿意投降我大明?”
“奴才愿意,奴才愿意!”多尔衮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头将地面碰得嘭嘭直响。
“好了。”郑森道。
多尔衮停了下来,抬起头来,脑门上已经开始流血了。
“多尔衮,你说你早就痛恨老奴胡作非为,但是你自己呢?不也多次带兵入寇大明,犯下滔天罪行吗?”郑森身边的一个穿着一身儒装的人厉声道。
“主子,奴才罪该万死,奴才罪该万死!”多尔衮顿时又开始磕起头来,一边磕头,一边哭道,“奴才有罪,奴才怕死呀,黄台吉,联合老奴的那些豺狼儿子逼死了奴才的额娘,奴才要不听他们的,他们就要杀了奴才呀。奴才怕死,才不得不和黄台吉这狗东西虚与委蛇,奴才不敢不听他的,奴才有罪呀!”
“嗯,多尔衮,你既然知罪,你说你的罪过这么大,我怎么能饶了你呢?”郑森却微笑着说道。
“奴才……奴才愿意戴罪立功呀!”多尔衮就像抓到了一个救命稻草一样激动了起来,“奴才知道建胬很多机密,奴才还愿意写信劝降奴才的兄弟们,他们和奴才一样,和黄台吉有不共戴天之仇呀!奴才还愿意……”
“我大明的规矩,像你这样反叛的蛮夷,就算投降,就算赦免了,也要去了势,送到宫里去当太监的。”站在郑森旁边的那个儒生又冷冷的道。
多尔衮听了这话,先是一愣,接着大喜道:“这真是上天保佑呀!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大明天子真是仁慈,奴才能入宫当大明天子的奴才,那真是天大的光荣!奴才本来就不喜欢女人,再说,奴才是老奴的儿子,老奴这坏东西,做了这么多的坏事,早就该断子绝孙了。奴才也早就想要割了那东西,来个干净了。只是奴才怕疼,所以才……奴才娶的那些女人都是装样子的,她们都是黄台吉派来监视奴才的呀!主子要是打动了沈阳,抓住了她们,最好把她们都杀了,她们都不是好东西!”
这回答却是让那个儒生一下子愣住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郑森却又开口道:“多尔衮。”
“奴才在!”多尔衮赶紧回答道。
“如今黄台吉派来了这么一个使者,你觉得我该怎么处理他?”郑森盯着多尔衮的眼睛问道。
“主子,黄台吉不是个好东西,按说他派来的人,多半都是想要来骗人的。主子二话不说,直接把他们拖出去,砍了,不,不,应该是插在木桩子上面是最好的了。不过奴才想,主子英明,远超过黄台吉不知道多少倍,黄台吉又怎么能骗得过主子您呢?所以,主子爷您要是没什么事情,想要逗个乐子的话,听听黄台吉这个王八蛋派来的汉奸怎么胡说八道也是可以的。只看主子您怎么想了。”多尔衮几乎毫不犹豫的就这样回答道。
郑森听了,哈哈大笑,接着转过头冷冷地对朱坚台道:“说吧,黄台吉让你来干什么?”
朱坚台心中一凛,他知道,若是不能说动眼前的这位安平王世子,只怕自己真的会被穿在木桩上。于是他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罪人朱坚台参见安平王世子……”
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正(2)
朱坚台的应对之道其实也简单,就是赶紧投降。当然,朱坚台的家人——他投降满清之后又娶了妻生了儿子——还在建胬的手上。但是相比自己的性命,家人的命自然就没难么重要了。
“世子,胬酋其实拿牛庄堡已经没有多少办法了,这次胬酋派罪人来,不过是想要行反间计,要挑拨安平王和朝廷的关系罢了。”朱坚台伏在地上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嘿嘿……”郑森只是笑了一下,却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在他看来,如果黄台吉还在打着这样的主意,那就意味着黄台吉要么是无计可施了,要么是对明朝内部的情况的掌握上大不如前了。
“哼!建胬那边还有些什么动静没有?”郑森旁边的那个儒生问道。
“回大人的话,”朱坚台回答道,“建胬昨日又遭遇一场大败,建胬士气低迷,已经打不下去了。上次入关,所得有限,今年收成又不太好,到了明年春天,青黄不接,多半要有一场大饥荒,上次劫掠回来的人口怕也养不活。所以若是罪人这次来,没有什么结果,胬酋就准备让这些人都死在这里了。”
多尔衮听了赶忙插嘴道:“上次建胬入关,是奴才带的兵,奴才知道劫掠天朝百姓,那是罪该万死的。只是胬酋派了他的儿子豪格盯着奴才,奴才不得不和天兵作战。奴才有意出工不出力,那些人都是豪格抓回来的。奴才一直是胬酋的眼中钉肉中刺,加上奴才怕死,所以也不敢阻止!”
郑森听了,却道:“朱先生既然有弃暗投明之心,我也不能不给你一个机会。黄台吉让你过来,是想要谈出个什么样的结果?”
“世子,胬酋想要赎回十四贝勒。”朱坚台答道。
郑森瞟了多尔衮一眼。多尔衮立刻上前一步,跪倒在地,放声痛哭道:“奴才不回去,奴才不回去!世子爷,奴才好不容易才脱离了苦海,怎么能再回到那个贼窝里去呀!世子爷,奴才,奴才宁远死在世子爷的刀下,也不愿意回去再过那种不仁不义,不人不鬼的日子了!”
郑森却不理他,接着向朱坚台道:“黄台吉愿意出什么样的价钱来赎回多尔衮?”
朱坚台忙道:“胬酋说,久闻世子爱民如子,现在胬酋愿意用这次从关内掠夺到的人口和世子做一个交换。如果世子愿意吧十四贝勒放回去,胬酋愿意用两万个包衣换回十四贝勒。”
用两万个人换多尔衮,说老实话,郑森还真有点心动。毕竟两万人,而且是被满清掳走,奔走了数千里,活到了现在的人。可以想象,这些人的身体素质个顶个的都是不错的,送到济州岛或者台湾,稍微调养一下,就可以去充实南洋殖民地。不过,活捉多尔衮能给郑森带来政治上的巨大利益,也是不容易割舍的。况且,郑森觉得,满清能够到中原掳掠人口,自己一样也可以到满清那里掳掠人口。既然能凭本事抢劫,那凭什么和你搞什么交易?
“除此之外,胬酋还痴心妄想,想要和我大明讲和。据罪人所知,胬酋已经派人找门道,想要和朝廷直接联系了。”朱坚台又说道。
“和我大明讲和?他想要讲个什么样的和?”郑森颇感兴趣的问道。
朱坚台赶忙回答道:“回禀世子,那胬酋想要和大明为兄弟之国,甚至也愿意为大明属国。从此和大明互不侵犯,若是大明需要,那胬酋也愿意出兵帮助大明讨平逆贼。”
如今大明内部的流寇又一次被打压下去了,李自成已经死了,张献忠如今入了四川,四川是四塞之地,进出都不方便。他如今躲在四川,官兵一时间倒也很难组织力量去剿灭他,但是他自己也很难出得来。相比以前,危害反而小了很多。而更重要的是,内乱的根源——大量没饭吃的流民已经开始迅速的减少了。这首先是因为多年的内战中惊人的消耗,战乱加上饥荒总是能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人口。其次则是因为对海外的殖民的影响。郑家前前后后的将上百万精壮人口转移到了海外的殖民地,而在弘光皇帝登基之后,这一进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速。各地官员,在朝廷的指示下,主动的召集流民,并将他们送往海外。仅仅是半年时间,就又有近百万人口通过郑家,被转移到了海外殖民地。吃不饱饭的流民少了,造反的的后备军也就少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釜底抽薪的解决问题了。所以如今大明的内乱已经快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黄台吉找人去和朝廷说什么“讨平逆贼”,这“逆贼”到底指的是谁,还真难说。
“胬酋还让罪人来挑拨。他让罪人说,自古以来功高不赏,正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若是没了伪清,只怕立刻就有人要来害安平王了。而且,他还让罪人对世子说,要是安平王想要更进一步,戴上一顶白帽子,他也愿意支持。”朱坚台又说道。
“真是居心叵测!”那个儒生骂道。
“胬酋包藏祸心,自不待言。”郑森道,“况且他们和我大明求和,可要退出边墙,可要将劫掠的财物人口归还?如若不是,我大明什么时候有过割地求和的事情了?”
“世子说得对。罪人也觉得胬酋是在痴心妄想。”朱坚台也说道。
“主子,奴才也觉得,黄台吉这个贼胚没安好心,他的话信不得。”多尔衮也插嘴道。
“朱先生,你还是先回去,告诉黄台吉,多尔衮已经弃暗投明了,就不要再想着把他换回去了。至于那些被他掠走的百姓,我自然会带着军队把他们解救出来。也不劳他费心。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他在战场之外也别想得到。朱先生,建胬已经无路可走了,但是你不一样,若是能戴罪立功,将来也不一定没个结果。”
朱坚台跪下磕头道:“罪人多谢世子,罪人一定好好赎罪。”
“还有你带来的那些人,我就把他们都留下了。”郑森又道,“这也是为你好。”接着他又向多尔衮道:“明日你可愿意代表我军前去骂阵?”
第五百五十九章 骂阵
朱坚台转过头来,看到牛庄堡壕沟上的吊桥正在被徐徐收起,而在刚刚修复的第一道铁丝网后面,已经竖起了好几根木杆,他带着一起过来的那几个人的人头此时正挂在上面摇曳。朱坚台看了看那些人头,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然后便缓缓的向着前来迎接他的满清骑兵走了过去……
郑森的拒绝其实也在黄台吉的预料之中,黄台吉自问,若是自己,也不会同意这样的交易。不过这个姿态他还是要做一下的,不然,如何安抚两白旗的人?其实,在经历了这次失败之后,黄台吉已经在考虑撤军了。显然,攻击牛庄堡要付出的代价太高,超出了满清的支付能力了。这时候必须要割肉止损了。只是如今多尔衮失陷了,正白旗的旗主自然就要换成阿济各。以前黄台吉将多尔衮和阿济各都塞在正白旗里面,并且先让阿济各当旗主,然后又找事情,免去阿济各的旗主,让多尔衮当旗主。用这样的方式来挑拨他们的关系,在他们之间制造矛盾。要说这一招的效果还很不错,不但两人之间,甚至于属于阿济各和属于多尔衮的牛录之间,也明显有矛盾。不过如今,多尔衮落入了明军手中,正白旗中只剩下阿济各了,如果阿济各要收拢正白旗的人心,不努力的去抢回多尔衮是不行的。既然如此,只怕这仗就还要继续打下去。就在刚才的廷议中,阿济各和多铎都表示,要打到底,一定要打进牛庄堡,把多尔衮救出来。当然,后面的仗,两白旗肯定要打主力,若是以前,也算是消耗两白旗实力的机会,但是现在,却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黄台吉想了一会儿,觉得他现在必须和阿济各还有多铎两兄弟好好谈一下。明天即使要打,也不能再投入真本钱去打了。现在我大清没有那么大的本钱,继续往里面填了。
就在黄台吉准备派人去找阿济各兄弟的时候,却有人来报,说是阿济各和多铎一起来求见他。黄台吉心中一动,便立刻下令,将两个人迎接进来。
三个人见了礼。黄台吉便问:“老十二,老十五,明日一战,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皇上……”多铎首先开口了,只是只说了两个字,便不肯再说了,只是用眼睛盯着阿济各。阿济各却也不做声,直到多铎轻轻地踢了他一脚。
“皇上……这牛庄堡……不太好打……我们八旗损失不起的……”阿济各最后这样说道。
“那你们的意思是?”黄台吉问道。
“八哥,要我说,这牛庄堡根本就打不下来。”多铎低着头说,“十四哥落在敌人手里,咱们是要救,可也不能蛮着来。”
黄台吉听了,点点头道:“老十五说得有理!”
见已经说开了,阿济各也干脆明着说了:“皇上,我觉得明天咱们只能做做架势,不能真的把家底都压上。原本臣弟想着,干脆把那些养不活的包衣都拿去填了那个坑,但是如今看来,就算把他们填进去,也没什么用。我们花了老大力气,把他们从几千里外带过来,这样死了,也太可惜。臣弟觉得,这些人还是先留着……”
“对,先留着。”多铎也赶紧说,“臣弟觉得,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和明朝之间的攻守就又要逆转了。咱么也得学着筑城,学着建牛庄堡那样的堡垒。虽然有些东西,比如那种铁丝网,比如火枪咱们造不好,但是八哥你看人家,几个月改建的那个牛庄堡正是坚固得……这里面肯定有不少值得学的东西。咱们要在关键的地方多造堡垒,就用那些包衣造,让他们做到死。”
“马上就是冬天了,冬天肉不会坏,这些人这样死,至少,肉还在我们手里……要不然,明年春天可怎么过?”阿济各也赶紧说道。
“那明天?”黄台吉道。
“明天我们可以……”阿济各压低了声音。
……
第二天一早,清军便摆出了一副要决一死战的样子,摆出了大队的人马,在模范军的防线前,大炮射程外排好了队列,然后便有一队骑兵出列向前,一直逼近到第一道壕沟边上,开始大声的挑战。说的话的内容嘛,大抵都是有种的出来决一死战,缩在壕沟后面算什么好汉?
模范军那边很快也作出了反应,他们倒不是出兵作战,而是也派出了大约一百来个骑着此前清军没太见过的巨型马匹的骑兵。这些骑兵骑着的其实并不是战马,而是重型挽马。这类马匹其实相当迟钝,并不适合作为战马使用。只是如今天气渐渐地冷了,那些混血阿拉伯马,或者是安达卢西亚马都难以忍耐寒冷,但这些挽马不一样,它们有更好的耐寒能力。所以被拿来临时作为龙骑兵的战马使用。
不过清军的骑兵并不知道这些,相反,他们对模范军的那些使用大马的重骑兵非常恐惧,所以一看到这些巨型马匹,立刻便退开了一段距离。
这些模范军骑兵并没有进行追击。事实上,冷血挽马的速度相当慢,即使是和蒙古马相比也是如此。正因为如此,这些马匹才并不适合作为战马使用。模范军的骑兵们继续向前,一直到了距离清军两白旗的阵势不过百步的地方才停下来。
“你看,那里面怎么有个……那是……那是十四贝勒!”一个清兵突然发现,在敌人骑兵阵列的正中间,有一个穿着一身的满清贵族盔甲的人,仔细看看,却不是多尔衮还是谁?
只见多尔衮纵马而出,和后面的骑兵拉开了一个身位,朗声道:“我是十四贝勒多尔衮,快去请十二贝勒阿济各,十五贝勒多铎前来相见。”
只见清兵那边一阵骚动,过了一会儿,就见阿济各和多铎两人满身披挂的到了阵前。
在远方的瞭望台上,郑森收起望远镜,转头对顾绛道:“宁人你放心,那个多尔衮不会那样的。多尔衮是老奴的儿子中,最像他的一个。老奴是个什么样的人,宁人你不知道吗?想当初老奴力量薄弱的时候,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