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30-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望着对面的明军道:“我看难。老刘你看他们的那个队列,上万人的站在那里,横的直的,就跟用墨线弹出来的一样。这样的队伍,怕是再疲惫,也不会疏于防范的。不过试试也行,就算是去给他们捣捣乱,免得他们睡得太安稳。”
说到这里,李自成又道:“不过还是要小心,别被人家反过来埋伏了。”
“嘿嘿,皇上,俺也知道,劫营没那么容易。我就想着晚上摸近一点,往他们的军营里面射一点火箭,骚扰一下他们罢了……”
……
“少将军,我觉得我们晚上应该去袭击一下他们。”甘辉对郑森道,“流寇被我们正面击败过,少将军你看,他们躲在车城后面,但是他们的士兵对我军的畏惧之色却是掩盖不住。这些人本来就慌乱,若是我们晚上去袭击他们,定然能让他们陷入混乱,然后我军顺势攻击,一定可以彻底打垮这些流寇。”
郑森却摇了摇头道:“夜战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我们在白天也可以打垮他们……不过组织一次规模有限的夜袭也还是不错的,说起来,我们的士兵还接受过夜战训练呢,而且,我们的士兵没有夜盲的,眼神也更好……”
……
这天是下弦月,所以上半夜是没有月亮的。等到西方的落日收起了最后的一缕微光之后,大地立刻就沉入一片沉沉的黑暗中。好在这个时代基本上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洁净度相当的好,所以天上的星星倒是显得格外的璀璨。而这些微弱的星光,也让人能勉强的看到一点东西。
模范军的军营中心部分倒是点着些灯,但在外围,比如营墙和营门的位置上,倒是一盏灯都没有。因为在晚上,灯光虽然能提供种种方便,但也会刺激人的瞳孔,使得瞳孔收缩,减少了进光量,从而让他看不清黑暗中的东西。而另一方面,点在营门和营墙上的灯还会暴露自己,所以,在营墙和营门这些地方,模范军是不会点灯的。
这时候,军营的大门悄悄的打开了,一百来个身穿黑色罩衣的士兵从营门中走了出去,无声无息的融入了黑暗中。
而在另一边,刘宗敏的义子刘满贵也带着几百人离开了军营,向着明军的营寨摸了过去。
相比模范军,顺军要组织一次劫营要困难不少。首先,顺军的士兵的营养状况不算好。虽然这一年多来,顺军不断地获胜,所以士兵也算是告别了过去的经常挨饿的状态,但要说营养均衡什么的,却还远远谈不上。所以在顺军中还是有不少的士兵有着或轻或重的夜盲症的。因此能够在黑夜中作战的士兵本来就不算多。
不过这还不是顺军在夜战中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顺军在夜战中要面对的最大问题,乃至包括模范军在内的这个时代所有军队在夜战中的最大问题都是如何在黑暗中保持组织度。
黑夜中,视线受限制,使得各种指令的传达都变得很困难。即使是模范军,在这样的情况下战斗,都很容易因此而陷入混乱。而顺军之类的军队更是只要进入夜战,那肯定就立刻会失去组织,然后变成一场大乱战。
如果仅仅只是这个问题,夜战甚至可能是对顺军有利的选择。因为顺军的组织度本来就远低于模范军,在夜战中,他们完全可以有可能将模范军拖入混战,然后靠着丰富的无组织度混战的经验来占便宜。但是,黑夜中的另一个问题却严重的威胁着顺军,使得他们根本不敢将军队投入到夜战之中。这个问题就是士兵逃亡的问题。
顺军也好,一般的明军也好,他们的士兵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参加战争的。比如顺军,大多数士兵都是裹挟而来,战争的胜负,几乎和他们毫不相干。对于他们来说,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保住性命,因此,只要一有机会这些士兵就会抓住机会当逃兵。在平时,靠着亲兵充当督战队弹压还能迫使他们作战,但如果将这样的士兵投入到夜战中,在黑夜里,督战队可看不到他们,他们肯定会一哄而散的。所以,只有那些足够忠诚,或者说和战争的胜负利益攸关的人才能被投入到夜战之中。这样一来,在劫营这样的夜间作战中,顺军之中,真正能投入作战的,也就是那些将领们的亲兵;而一般的明军,也只有将领的家丁能干这样的活,甚至就连八旗军,也要担心那些包衣们会趁机逃跑。相形之下,多少有点民族主义洗脑的模范军在这方面的问题到时小得多。但是,因为他们在组织度上明显强于对手,当然也就不太愿意进行大规模的,低组织度下的战斗。
双方的军营距离并不算远,不过一里多路而已。而出来偷营的部队自然也不敢打起火把来走路,所以大家都只能摸索着向前走。而且因为担心会被对手的伏路军发现,所以双方都避开了官道,而且都派出了精干的小分队走在前面,搜索对手可能的伏路军。双方的队伍一个从官道的东边向北,一个从官道的西边向南,倒是正好避开了对方。
刘满贵知道,这次夜袭虽然不太可能真的把对方怎么样,但是这次行动对于掩护自家军队撤退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果他能在这一战中表现出色,他义父也肯定会提拔他的。所以他还是非常希望能获得成功的。
顺军的士兵们摸索着向前,一路上倒也还算顺利,也没遇到什么伏路军。以至于刘满贵都忍不住以为对面的明军一路赶来,过于疲惫,加上过于骄狂,以至于完全没把顺军放在眼里,完全没有防备。他的心里忍不住冒出了诸如悄悄地摸进明军大营,然后一边杀人,一边放火,黑暗中,明军大乱炸营,然后……这一类的美梦了。刘满贵带着部队部队继续向前,不一会儿,接着微弱的星光,他就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明军的营寨了。但就在此时,前方传来了一阵犬吠声。
模范军营地夜间的防御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军犬的。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它们都远远超过人类,所以它们总能抢先发现那些试图依靠夜色掩护靠近的敌军。这使得其他军队想要在夜间偷袭模范军的军营变得非常的困难。
听到犬吠声,刘满贵便知道自己刚刚做的杀入明军大营,杀人放火立大功的美梦破灭了,但是看看敌军的军营就在不远处了,似乎只要猛冲几步,就能冲过去。刘满贵便大喊一声,带着那些顺军冲了过去。才向前冲了几步,就听见前面一声惨叫,却是在前面探路的一个斥候发出来的。这斥候大喊道:“小心,地上有竹签子!”
夜晚在营地周围插上竹签子,也是加强防御的常见手段。这样的招数甚至一直用到二十世纪。直到后世的越战和中越边境战争的时候,越南人还在丛林中使用这种陷阱,并靠这中古老的手段给美国人、中国人带来了一定的伤亡。为了对付这东西,PLA甚至一度都在士兵们的解放鞋的鞋底里加了一块薄钢板。
这声大喊让正在往前冲的几个人的脚步一下子慢了下来。大家都不敢抬起脚来跑,只敢将脚面贴在地面上移动。果然一移动,便碰到不少的东西。想来应该全都是那种竹签子。
这时候,就在他们身边,突然轰的一声响,倒像是谁放了个大炮仗。然后一个火堆便迅速的在他们身边烧了起来,熊熊的火光中,顺军士兵们的身影立刻就变得格外的清楚。
“这火堆?快退……”刘满贵喊道。
刘满贵不知道这火堆怎么就突然一下烧了起来,他不知道这火堆里面固定着好几根拉火管,这些拉火管旁边是火药硫磺之类的东西,然后是用鲸油浸泡过的柴火,都是些见着一个火星就能烧起来的东西。拉火管通过一根绳子一直连到营墙后面,只要守营的人用力一拉绳子,整个火堆几乎就能在眨眼之间烧起来。
顺军的士兵们被这个变化一下子弄呆了,还没等他们完全明白过来,对面的营墙上的大炮就响了。顿时便有十多个顺军士兵被乱飞的霰弹打翻在地。
刘满贵在转身逃走的时候,一不留神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摔了一跤,倒是正好躲过了这一炮。他知道自己踏进了一个陷阱,动作稍微慢一点就只有死路一条,趁着这一炮打完的空挡,跳起来向后飞奔,几乎一眨眼功夫就跑进了黑暗中。
刘满贵猛跑了一阵子,直到他确信那些明军已经看不到自己了,这才停下来大口的喘气。他朝着四周望了望,周围已经没人了,显然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些人估计都逃散了。刘满贵知道,刚才明军只开了一炮,无论如何打不死太多的人。大部分的人应该和他一样,是跑出来了的。只不过在黑暗中跑散了。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顺军将领的亲兵,忠诚度还是有保证的。所以刘满贵估计这些人还是会摸回去的。于是他看了看星星,辨别了一下方向,便朝着顺军军营的方向摸了过去。
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袭(2)
刘满贵才走了几步,就看见官道那边远一些的地方突然腾起了十几条火龙,这些火龙带着吓人的呼啸,朝着南边飞过去,然后一头扎了下来,远远的听到了一阵爆炸的声音,接着就看到那边烧了起来。
“不好!这是明军在偷袭我们的营寨!”刘满贵一下子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若是换了百多年后,经过了我大清的康乾盛世的普通人,看到这场景,说不定就真的要想到神神怪怪之类的东西上面去了,说不定日后还会到这里来,给这些火龙立个庙祭祀,就像后来太平洋岛上的拜货土著,给美军的飞机塑像朝拜一样。不过我大明这会儿还没有从文明人堕落到半野蛮,所以对于那些火龙是怎么回事,刘满贵很快就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一定是和上午的时候他们用来传信的烟花差不多的东西。看这样子,这东西怕是能打出一里多地呢!官军啥时候有这东西了?”
虽然李自成已经定了国号,并且称了帝,但是,在大多数的顺军士兵,甚至是顺军将领(其中说不定还有李自成自己)心中,自己依旧是流寇,明军依旧是官军。
刘满贵看出来了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能有什么办法。他如今只身一人,不但不能去阻止明军发起攻击,甚至,为了自己的安全,他最好还要和明军拉开一点距离。
刘满贵可以躲远一些,但此时在军营中的顺军却没办法躲开。模范军的最新的纵火火箭是一种非常丧心病狂的武器。
从南美引种回来的橡胶树已经可以割胶了。郑森知道橡胶对于将来极其重要,知道橡胶要派上用场就要添加一些东西,比如硫磺,炭黑之类的玩意儿。但是知道基本的原理,和做出真正好用的产品从来就是两码事。至少目前,郑家还无法生产橡胶轮子,最多不过能制造橡胶套鞋。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橡胶却派上了用场,那就是纵火。
吕宋附近的金洲岛(苏门答腊)盛产石油,而且都是质量非常优良的轻质原油。二战时候,日本海军的军舰甚至可以直接将这些原油当做军舰的燃油使用。虽然这时代还没有架起钻井的技术,但是,婆罗洲的一些地方的石油干脆就是自己就能涌出地面的。少量的取得这些东西并不难。郑家在那里也建立了一个小据点,专门采集那些自然从地下涌出的石油。这些石油被送到台湾,用土法稍微分馏一下,便得到了疑似汽油的“猛火油”,然后将原生态的天然橡胶颗粒混入其中,加以搅拌,就得到了一种果冻状的,受热会变得熔融粘稠,冷一点又会凝固的东西,这东西在后世,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胶状汽油”。也就是“凝固汽。油。弹”的主要成分。在模范军的纵火火箭的战斗部中,主要就只这种玩意儿。每一枚纵火火箭中都有八十多个胶状汽油的火种,在发射出去后,它们会在最后的爆炸中被点燃,并向四面抛洒。如果发射这些火箭弹的士兵对弹道控制得当,就能让这种火箭在目标上空合适的高度炸开,然后将燃烧的火种抛洒在相当大的一片范围内。这样一枚火箭也许就能制造出十多处的着火点。这样的效率是大部分的纵火手段无法比拟的。
所以,虽然模范军仅仅只发射了十多枚这样的纵火火箭,但效果却不亚于布置上千名弓箭手,用火箭向顺军的军营中齐射。这十多枚火箭大多都在合适的高度上炸开了,其中的一枚甚至一直飞到了顺军的中军位置。一眨眼功夫,顺军军营中就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上百个着火点。顺军的军营中顿时乱成一团。
老实说,李自成和刘宗敏在今晚上派人出去骚扰明军,自己这边自然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李自成此时还没有睡下,而在军营中,也还有负责巡夜的将领带着亲兵们四处巡视。一般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有上千人抛射火箭过来,也不至于弄出什么大乱子来。但是这一次的情况却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些从天而降的火雨几乎在一瞬间就点燃了顺军的帐篷,有些火种还掉落在了巡逻的顺军士兵的身上。那些顺军的士兵顺手就想把这些火种从身上拍落下来,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火种,如果不拍,还只是在一处燃烧,随着拍打,这些粘稠的胶状汽油一下子就糊地人身上到处都是,而且因为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增加,这火还一下子就大了起来。刚刚不过是一个火种,瞬间就变成了可以吞噬一个人的熊熊大火。这些被点燃的士兵痛苦的在地上打滚。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衣甲上着了火,在地上打滚的确能迅速的将火苗压灭。但在面对凝固汽油的时候,这样的举动只会让胶状汽油越发的沾染扩散开来,火焰自然也就越发的高。在这样极度的痛苦中,士兵们往往会乱抓乱抱,然后就会粘稠的胶状汽油从一个人身上粘到另一个人身上。
同样,那些试图用拍击的方式来对付落在帐篷上的火种的顺军也发现,这些火种不拍还好,燃烧的速度倒还有限。只要一拍,几乎立刻就会从一个小火星变成一团熊熊烈火。这种无法扑灭的大火顿时就让顺军乱成了一团。即使是李自成和刘宗敏也无法让军队重新镇定下来。
“真没想到,这东西放火这样厉害!”侦察连长朱宏建望着乱成一团的顺军军营,估计自己说话也没顺军能发现了,便忍不住感叹道。
“就是,这东西,真的粘到身上了,叫我说,除了照自己心窝里来一刀,给自己一个痛快,简直就没有任何办法了。”一排长刘波说道,“连长,我们要不要趁势杀进去?”
朱宏建望着对面,脑海里一下子就冒出了在模范军学校中学过的那些古代名将的光辉往事:
汉定远侯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带着百来个人夜袭匈奴使者,堵住前后营门,先是放火,接着用强弓硬弩射击那些从火海中逃出来的匈奴人,然后等大火烧过了,再杀进去补刀,以百余人的力量,将匈奴使者一千余人杀得一个不剩。
唐邢国公苏定方帅两百轻骑,趁着浓雾,突袭突厥颉利可汗大帐,一举击溃上万突厥军队,颉利可汗的亲卫都逃散了,他只能孤身出逃,结果撞上包抄过来的唐军,从此变成了长安城中的阶下之囚。
还有甘兴霸,还有辛弃疾……
朱宏建深深的吸了口气,低声道:“一排长!”
“到!”刘波也压抑着兴奋的心情低声的回应道。
“你带上你的排,趁乱拿下并控制住营门。二排三排跟着我杀进去!”朱宏建命令道。接着他又转身对自己的传令兵张英道:“你马上回大营去,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上级。动作快点!”
张英低声的应了一声便转身朝着北边跑去。
朱宏建有看了一眼正在燃烧的顺军军营,下令道:“检查武器,准备战斗……”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夜袭(3)
郑森预计模范军在白天的野战中,至少在亚洲,对上任何部队,都会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作为一支装备主要为热。兵。器,近身肉搏几乎完全依赖刺刀的军队,在夜战中,这种优势可能会有所缩小。而那些出于劣势的军队也许会有意的选择在夜间和模范军战斗,所以模范军非常重视夜战的训练。不过模范军虽然有专门的夜战训练,但是,这些训练更多的是基于如何在夜间进行防御,而不是进攻作战的。
所以当朱宏建带着他的连队逼近到顺军军营的营门附近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以至于原先的计划似乎不太行的通了。营门附近的大火完全失控了,火焰逼人根本无法靠近,守军什么的更是早就不存在了。
依着朱宏建最初的想法,先趁乱抢下营门,然后守在它,等大军到来就可以顺势……然而,营门处如今根本没有守军,但是因为大火的缘故,他们也完全没法去占据它了。甚至都无法穿过营门攻入敌营。
“连长,要不我们到那边去,再找另一个营门?”刘波问道。
“另一个营门?”朱宏建想了想,摇了摇头。
另一个营门还远,等大家杀过去,也许敌人已经反应过来了,安抚好了军队,并且做好了防御的准备。虽然在事实上,顺军并没有在黑夜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完这一系列的事情的能力,但是朱宏建对于顺军的情况并不太了解,他最为熟悉的军队还是模范军自己。以己度人,朱宏建觉得,就算对方再烂,这么长时间也该能做出合适的反应了。模范军并不主张在夜间发动攻击作战,除非对手完全乱了套,失去了指挥并且士气低落。否则,模范军就算在夜战中获胜,理论上,交换比也肯定不如白天好看。
“我们直接越过这边的那段营墙。”朱宏建道,“然后直接往敌军多的地方杀过去,用掌心雷,还有霰弹枪猛打,顺便放火,把声势造大一点,尽可能的制造出更多的混乱。敌军在混乱中肯定无法判断我们有多少人,也难以做出有效的决定,我们的攻击肯定能让他们的混乱进一步加剧,弄得不好,让他们自己发生混战都有可能。至少,能让他们的混乱再多延续一段时间,这样我们的援军到达后,要面对的就是完全在混乱中的敌军了。诸位也都会因为在这样的一战中的功勋获得勋章和奖励。”
模范军的高昂的士气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两种基础上的,这两种基础一个是民族主义的洗脑,另一个则是丰厚的物质奖励。所有参加了战斗的士兵除了军饷,还能在台湾或是吕宋获得一块土地。如果在战场上立功,那更是会获得丰厚的奖金、奖品以及更多,更好的土地。这些东西,尤其是土地,对于鼓舞士兵们的士气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所以当听到连长朱宏建讲到“勋章和奖励”,虽然所有的士兵都知道,连长的作战计划非常冒险,但是所有的士兵却都对此表示了支持。
“富贵险中求,干了!”一个士兵道。
“那个苏烈,就是被说唐黑了的那个,他带着百多人就打垮了突厥人。虽然那些流寇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天生就该比蛮夷能打,但是流寇毕竟只是流寇,应该不会比突厥蛮夷厉害太多。我觉得能行。”另一个士兵也说道。模范军中设有教导官,教导官平时的职务一个是帮士兵们处理一些文字事务,比如写信或者读信件;另一个就是给士兵们讲华夏英烈们的故事了。灭国专家苏定方的故事自然也是经常会被提到的,所以模范军中的士兵,对于这位后来被演义什么的黑得一塌糊涂的传奇名将还是很熟悉的。
“那好,跟我杀进去。”朱宏建道,“然后我们以排为单位散开,分头作战,造出的混乱越大越好。”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进去放火的时候小心点,要注意风向,不要把自己陷进去了。现在,行动!”
士兵们越过无人看守的营墙,然后分成四队,借着火光,向着人声鼎沸的地方摸了过去。
朱宏建和刘波一起带着一排才走了几步,迎头就遇到一群乱哄哄的顺军。这些顺军手里拿的都是些救火的玩意儿,并没有什么武器,他们乱哄哄的跑过来,完全没有注意到对面的模范军。模范军也没有立刻就发起攻击,而是一直等他们靠近到不过二十来步,才用霰弹枪发起了一轮齐射,紧接着又投出了掌心雷。
模范军的霰弹枪这种武器正是模范军为了夜战而准备的利器之一。它有两根平行排列的枪管,每根枪管的都有一套独立的发射机构。这样一来,这支前装霰弹枪,可以连发两枪。每一发霰弹都有12颗小铁珠,它们从霰弹枪中被以扇形射出。这些霰弹的射程相当有限,超过了三十步之后,子弹就会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但是在三十步之类,这种枪却有着非常出色的命中率和杀伤力。很多时候,如果对方很密集的话,甚至可能一枪就打翻好几个敌人。郑森,以及模范军的其他将领都觉得,在夜战中,双方的交战距离会被拉近,这种近距离威力惊人的枪支,就是夜间作战的利器。
这一轮齐射顿时便将对面的顺军放倒了一大排,接着一串掌心雷又落到了他们的身边,轰隆隆的炸开来。这些顺军顿时乱了套,他们抛下那些救火的工具,抛下受伤了但还没有死的顺军战友,掉转头,乱喊乱叫着诸如“官军来了”之类的话,掉头就跑。
“追上去,追着他们打,不要让他们停下来!”朱宏建一边喊,一边带着一排追了上去。
几乎在于此同时,在其他的几个方向上也想了了枪声和爆炸声,还有喊杀声。
“活捉李自成!”朱宏建一边追赶,一边高呼道。
第四百八十三章 内讧
纵火火箭带来的火势起得很猛,军营中虽然也有灭火的准备,但面对这么多的起火点,却还是杯水车薪。而且更要命的是,着火了的不光有帐篷,车辆什么的,甚至还有人和马匹。一些火种落在了人身上,马匹身上,也燃烧了起来。那些浑身带着难以扑灭的火焰的人和马匹到处乱撞,又点燃了更多的东西。顺军被追了一天,对后面跟着的明军又颇为恐惧,在加上组织度本来就有限,突然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乱成一团。李自成和刘宗敏他们虽然废了很大的力气想要将他们重新整顿起来,但却只是白费力气。
李自成望了望刘宗敏,火光下,他看见刘宗敏的脸都扭曲了。李自成摇了摇头,正要说话,却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枪声,和叫喊声,周围的各种声音嘈杂,李自成也听不清那是什么声音。不过李自成立刻就明白了,那是敌军杀过来了。如果敌军在成功地点起了这把火之后,不趁机杀进来,那才是不正常了呢。
“皇上,一定是明军。”刘宗敏道,“我带上人去……”
“老刘。”李自成却上来拉住了他的马缰绳,“老刘,不要去,没用了。这一仗已经败了。”
“皇上,那边声音不大,应该没多少……”刘宗敏着急的说。
“就算没多少人,就算你嫩打退他们,等到明天天亮了……”李自成用马鞭指了指周围乱成一片的军营,还有跟在他们身边的那些面如土色的亲卫,然后苦笑道,“就我们这样子,明天还用打吗?”
“那,皇上您的意思是……”刘宗敏似乎想到了什么。
“我们走,现在就走。要是等到天亮,就走不了了。”李自成突然说。
“啊?”刘宗敏似乎吃了一惊,“但是皇上,这么多的兵,还有这么多的……就都……?”
“老刘……”李自成道,“我们已经送了不少人,不少东西回去了。如今这些人,这些东西,我们真的带得回去吗?”
李自成看看刘宗敏似乎还有不舍之意,便又道:“老刘,我们两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多少次了?想想几年前,我们才几个人?我们那会儿被官军追得东奔西逃,一直跑进商洛山里,差点就饿死在里面。可是这才几年,我们就进了北京……”
“真的像是做梦一样呀。”刘宗敏突然道。
“老刘!这不是做梦。”显然,刘宗敏的话并不是李自成想要听到的,“老刘,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是要输得起。输了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以前输得更惨的时候都有,还不是照样东山再起了?我们今天认输了,输得再多,只要我们兄弟还在,还能比当年更惨?当年我们都挺过来了,如今还怕什么?”
听了李自成的话,刘宗敏笑了笑,摇了摇头道:“皇上,要说怎么这些人还真没有比得上您的。您说的是,是我糊涂了。这些金银虽然多,但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当初老……老刘我把这些东西从那些狗官那里敲出来的时候,还笑话他们,说他们想尽办法捞钱,让他们的朝廷没钱养兵,如今连性命都保不住了,结果捞来的钱还不是便宜了我们?如今,臣也差点就犯了一样的要钱不要命的错。皇上,你说的对,如今这一仗,无论如何也打不过了。今晚就算……明天他们的大军往上一压,我们也要完。还不如连夜走掉……”
……
朱宏建带着手下的几十个人到处乱冲,见到人便用霰弹枪射击,或者用刺刀刺杀。顺军乱成一团,大多数顺军见了他们便只会逃走,甚至有跑错了方向,自己跑进火场中去了的。枪里面的子弹打空了,士兵们就都停下来装子弹,轮道理,这正是朱宏建他们最为虚弱的时候,然而周围的顺军大多只把这当成可以顺利逃跑的机会,根本就没人抓住这个机会杀上来。到后来,朱宏建发现,只要自己带着扑过去,哪怕不开枪,那些顺军也只会到处乱跑乱躲。便干脆也不装填子弹了,只是挺着刺刀见人就追过去刺。正杀得忙乱,却听见那边一阵的惊呼。朱宏建侧着耳朵听了听,似乎是在喊“皇上跑了”还是什么的,也不太听得清楚。但是这声音却变得越来越响亮,也越来越乱。更多的人从朱宏建他们的眼前逃走了。
朱宏建灵机一动,大喊道:“李自成死了!李自成死了!”身后的士兵们也跟着大喊了起来,顺军更是混乱,大多数顺军也管不得许多,便都打开营门,朝着外面的旷野奔逃而去了。
“连长,我们现在干什么?”有人问道。
朱宏建抹了抹头上的汗,道:“老子怎么知道?这乱成一锅粥的!先喘喘气,点点身边,看看少了人没有。要是没少,我们往中军那边去。”
朱宏建嘴里说中军,但是在这军营中,中军在哪里,其实他也弄不清。只能乱闯,路上抓了个顺军,却不想那个顺军也是个糊涂蛋,一样分不清方向,转了几圈,倒是差点把朱宏建他们带到火场里去了。好不容易找对了方向,找了过去,却见一大群人正围在那边,相互用刀子招呼,似乎正在内讧。
“这是怎么回事?”朱宏建吃了一惊。
“连长,你看他们都在抢东西!”一个士兵道。
朱宏建仔细一看,却见果然有不少的顺军士兵手里提着或者背上背着包袱,其他的人往往追着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