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檄文传到徐州,吕布不屑一顾。
檄文传到曹操那里,曹操大惊失色,“秦子进这是要将天下有志之士一网打尽,那我还有何人所用?”
曹操欲意效仿,却是被士族阻挠,不得善果。
江东孙策则是力排众议,学习师父,从而和江东门阀产生了裂痕。而他的兄弟孙权却是反其道而行,带着二弟司马懿,各府门阀游走安抚,和各家族门阀形成了特别好的关系。江东各路门阀便感到,孙权就是好,比他哥哥强。
至于荆州,蜀中,当地士族把持权柄,岂容刘表和刘璋有所为。更何况,刘表一心安度晚年,而刘璋小年轻沉迷声色犬马。
话说只是十几天,檄文就传遍了荆州大地。
襄阳城,一位短浓眉,朝天鼻,大黑脸,面貌古怪的年轻人,拜别了养育自己长大的叔叔庞德公,背着包袱离开了。荆州的士族看不起他,鄙夷他的相貌,而他,立志上京赶考,追随以贤取人的丞相,匡扶天下。
“士元,不要在意外人的眼光,叔叔相信凭你的才华,一定会被丞相重用。”慈眉善目的庞德公谆谆教导。
庞统离开了襄阳城,但他并没有马上渡江北上,而是转道前去一个叫‘隆中’的地方。(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五章向那邺都的方向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咦?士元兄,你什么时候来的?”
草堂上,一位模样俊美的年轻人姗姗起身,颇为惊讶看着身边的故人。这位年轻人太儒雅了,放到后世,力压所有小鲜肉。
一旁的童子暗道:“我家先生如此才华横溢,与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大贤为友,却也和这个丑不拉几的黑小子是好友,真是奇葩。”
庞统朝天鼻抖了抖,“孔明,这都夏天了,你也不改改词,应该是草堂夏打盹才对。”
诸葛亮俊美的小白脸一阵抖动,尴尬的笑了笑,扇了扇扇子道:“兄长话语一如既往的犀利。这么热的天,士元兄不在家避暑,难道是家里太热,到小弟这郊外来避暑来了?走,先去后塘游个泳先……。”
庞统嬉笑一收,郑重道:“孔明贤弟,为兄就要走了,特来与贤弟辞行。”
“兄要去那里?”诸葛亮颇为惊讶中扇着羽扇,忽然道:“难不成上京赶考?”
“不愧是孔明,一算就知道了。”庞统较为激动,又道:“丞相这个科举制度真是太好了,给了天下有志之士机会。”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额首,淡然道:“这个治国之策还算说的过去,符合丞相一直以来的水平,还在水平线之上。”
庞统哑然,诸葛亮有许多的优点,才学惊人,但也有缺点,就是有时候,特别的持才傲物。谁的论点也听不进去,还非要辩你个接受他的论点。每每激烈辩论的时候,跟要打架一样。
“孔明,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可是能够改变时代的政策,给了所有人机会。”庞统不满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
庞统又哑然,本以为又是一场争论,没想到诸葛亮认同了。庞统很高兴,他深知诸葛亮和他拥有同样的志向,这也是他们能够成为朋友的原因。他看诸葛亮没有其他表示,就忍不住道:“孔明没有什么想法吗?”
诸葛亮扇了扇羽扇,淡然一笑,道:“士元兄,科举给了寻常人机会,但你我这样的人不在其中。我劝兄长还是不要去上京赶考了,以你我的名声,将来一定会有人来请的。你这么去参加考试,反而不受重视。有道是文无第一,你要是考砸了,反而更加不美了。”
“咱们是自己人,我才和兄长说这些的,你仔细想想?”诸葛亮摇着羽扇道。
“考砸了?”庞统朝天鼻抖了抖,此刻诸葛亮胸有成竹的模样,却是无比欠揍的样子,他只好说道:“既然贤弟如此自信,可在草堂高卧,将来必定有人来请,为兄告辞了。”
“不送……。”诸葛亮四平八稳坐在床上,一个字都没有多说。
于是乎,庞统上路了,顶着风,冒着雨,披星戴月。无论多么艰苦的路途,也磨灭不去他心中的热血。越是距离邺都越近,他越是感到,此生的志向即将得到舒展。
而诸葛亮依旧在隆中,每日和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大贤,谈天说地饮酒作乐。上至治理国家,下至行军布阵,无所不谈。每每辩论到激烈的时候,都要打起来的样子。诸葛亮又教导百姓农耕制造,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人称卧龙先生。
这一日,诸葛亮来到了黄承彦家中,请教机械的事情。
“黄先生北上了,赶考去了?”
“是的,黄先生一家人都走了。”
诸葛亮神情一阵恍惚,“待得名声高隆时……。”
于是乎,接下来的日子里,诸葛亮越发发奋图强,越发谈天说地。激烈的辩论中,仿佛理念已经在天下施展。
而在山野之中,一个奇丑的年轻人,冒着酷暑,奔向心中希望所在的地方。
另一方面,在汝南和扬州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的混乱地带,盗贼横行。
一伙马贼冲进了王家村。
马贼,是所有贼众类型中,级别最高的,这来自于有马。
少顷村子里的男女老幼都被驱赶了出来。
村民们吓坏了,但当他们看到马贼首领的时候,大松了一口气。
这名马贼首领身材魁梧,武力惊人,在这一带威名远播。其他贼众又杀有抢,欺凌女人,但这伙马贼,只取粮食。
“老大,全村都翻遍了,没多少油水。”
马贼首领大刀一指,村长就被带了出来,“老家伙,下个月准备好足够的粮食,某会来取。从今以后,你们村就由我魏延保护了,其他人来这里,你就报我的名号。”
村长竟然高兴坏了,与其死在其他杀人不眨眼的贼众手中,他更愿意投在魏延这股马贼麾下得到庇护。村长昔日在县里当过小官,此刻心中有感,不禁说道:“首领颇有武力,若能搏取功名,建功立业易如反掌。打家劫舍,岂不是埋没了本领。”
魏延恼怒,“我就曾从军,屡立战功却是不得重用。上头战败,反而我来顶罪!与其为那些奸诈之人卖命,倒不如在这里逍遥快活!”
村长急忙道:“将军想来所遇非人,近日传来消息,秦丞相在邺都开科举考试,设有武举。将军若是过去,一举夺下武状元,光宗耀祖不说,建功立业就在眼前。”
“武举?竟然有这样的事情?”魏延惊讶道。
“这也是这两天刚传来的消息。”村长道,又道:“丞相礼贤下士,以才取仕。我这样的老百姓都知道,将军岂能不知?”
魏延很快有了决定。
“老大,你走了,那兄弟们怎么办?”
魏延既有决断,大手一挥,“这一村人不错,你们也别做马贼了,就在这里安定下来,保护村民。待我夺了武状元,就来寻你们,带尔等建功立业。”
村长原本已经开始后悔告诉魏延这件事情,因为魏延走了,他的村长就失去保护了。闻言大喜过望,急忙跟着道:“诸位兄弟,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将来跟着将军,有个出身,岂不比现在强千百倍?”
于是,魏延脱去了马贼的服饰,单枪匹马,前往邺都赶考。
与此同时,天下许许多多有志之士,带着梦想,双肩扛着天,踩着脚下的黄土地,走过千山万水。迎着日出东升,望着夕阳西沉,不怕山高水长路迢迢,背起行囊向那邺都的方向。(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六章文举武举
“邺都,终于到了!”遥望远处巨大的城郭,庞统擦了擦脸上的汗,紧了紧肩头的包袱。
庞统还是第一次这么宽敞舒适的大道,“若不是这般的大道,恐怕还要好几天才能够到邺都。听说北地皆是这般能够并排同行四辆马车的大道。要想富先修路,丞相这句话说的太有哲理了!孔圣人都说不出这般贴近民生的话。”
大道上,车水马龙,还没有进入邺都,只是道路熙熙攘攘的人群,就能感受到盛世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
庞统感叹道:“江南最繁华的城市就数襄阳了,那里百多年来未曾经受过战乱的破坏,但与丞相的邺都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
丞相的邺都,这说明庞统深知北地的繁华,和秦峰密不可分,但和汉室、朝廷,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人都说近乡才情怯,兄台上京赶考,怎么哭了?”
“我太激动了,想我十年寒窗苦读,求遍世家大族不得推荐,本以为此生无望。丞相真乃我儒家至圣先师,给了吾等儒生施展抱负的路。呜呜呜……,不要劝我,就在这里,我要先给丞相老人家磕个头。”
庞统望去,就看到一群读书人,一看衣着就是寒门出身,就在路边望邺都跪拜。
庞统唏嘘不已,心说看年纪,你比丞相都要老了,还老人家,丞相他老人家可不老。
“闪开,闪开,别挡着我进京,驾~驾~。”
一匹骏马疾驰而过,带起一片风尘,刮在庞统脸上,“奶奶个熊,紧赶着去死呀!”
庞统进了城,顿时迷失在盛世繁华之中。
“这可是丞相住的地方,跟咱们那里就是不一样。”
“那是当然,你没听说过吗?天下人都说,但凡丞相在的地方,乱世尽去,盛世来临,百姓苦尽甘来。”
“嗯,你说的太对了!”
庞统左顾右盼,“哇~,这就是盛世的模样吗?”他也是在书中看到过盛世的描述。
“街市非公务禁止策马奔驰!”
一声厉喝,庞统就看到刚才路上奔驰过去的骑手,在巡逻衙兵的呵斥下老老实实下马,一脸懵逼的模样。
“傻眼了吧,没见过大城市。”庞统暗笑。
骑手的确被震惊了,他只在打仗中见到过这么多人,平时还真是第一次。
“这都是丞相治国有方,咦,有书店。自从丞相低价推行纸张后,书籍得到了推广,本公子进去看看。”
“切~,书有什么好看,能有这繁华盛世,全靠丞相治军有方!”骑手一看到书店就头疼,转身走了。
时值中午,庞统抱着一本古书,津津有味,边看边找客店。
一个时辰后,眼瞅着就下午了,庞统也没有找到客店。不是客店少,客店不少,但如今科举大比,外来人口暴涨数万,他所到之处全部爆满。
少顷,庞统又来到一家客栈,“高升客栈,名不错。”他走了进去。
“你住店吗?”店小二看到庞统进来,大刺刺说道。
庞统却是书生的拘谨,有礼问道:“有房间吗?”
“这房间吗?”小二双肩一耸,眼珠一转,就向旁边算账的掌柜看去。
掌柜停下笔,瞅了庞统一样,看起寒酸的衣着,颇没感觉。絮叨道:“我们这里已经住满了客人,如今是大比之年……。”掌柜的好生打量庞统,提点道:“我们这里,住的可都是上京赶考的举子。”
掌柜的挥了挥手,“不收闲杂人等。”
“住的都是举子?”庞统颇为欢喜,道:“我也是应试赶考的?”
“咦?”掌柜的小吃一惊,“你也是?”他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上上下下打量庞统。
庞统不知何意,随着掌柜的眼光在也是在自己衣服上看,心说这老头看什么呢?
掌柜的笑了笑,“房间是有,但可是一贯一天的上房……。”他一副你住不起的模样,问道:“你住不住呀?”
“呀?一贯钱!”庞统吃了一惊,他早年父母双亡,一直寄宿在叔叔庞德公家,如今长大成人,出来谋前程,哪里有这么多钱。急忙问道:“太贵了,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房间?”
“便宜一点的呀?当然有喽~,别家。”掌柜的一抬手指向外面。
“别家,别家已经客满了。”庞统道。
掌柜的一撇眼,双手拢起来,“那不就结了,我也没有办法。”
“这……。”庞统毫无办法的模样。
掌柜鄙夷的摇了摇头,就要让店小二撵人。这时候,店小二反而耳语一番,掌柜的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回头道:“小子,你运气好,便宜的倒还是有一间……。可以说,是全京城最便宜的了。”
庞统大喜过望,刚要说话,就看到一个大腹便便的年轻人从里面走了出来,身上华丽丽的锦绣儒衫,都快被一声的肥肉撑爆了。
“张大公子!”掌柜扔下庞统就颠颠跑过去,刚才淡淡的脸上都笑开花了。
“我读书读累了,去外面逛逛。”肥头大耳的这位张大公子哼哼道。
掌柜的急忙开路,还不断说道:“张大公子说的太对了,老看书也没意思,去外面逛逛好,用不用预备轿子?待会给您预备晚饭吧。”虽然张大公子没有搭理他,他还是追着继续说道:“张大公子,一会给您留着门。”虽然张大公子已经消失在街上的人群里,但掌柜还是喊道:“我……我亲自在这里,给您守在这……。”
庞统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巴结人的。
掌柜送走张大公子,转身看到庞统古怪的眼神,顿时寒了脸,瞪了一眼。
庞统也收起了古怪的眼神,嘿嘿一笑,“店掌柜,你不是说还有一间房吗?”
这时,外面来了一个魁梧的汉子,“掌柜,有房间没有?”
店掌柜道:“有是有,不过我们这里只接待举子。”
“那正好,我也是赶考的。”汉子道。
店掌柜吃了一惊,上下一阵打量,看来人一脸横肉,一身劲装,没有一点斯文气。不想是赶考的,倒是像打劫的,“就你也是赶考的?”
“武举。”汉子有些恼火。
庞统望去,便发现来人竟然是之前遇到的骑手。
掌柜的呵呵乐了,“得,一个文举,一个武举,倒是配对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七章人才汇聚
庞统拦住店掌柜和骑手的对话,道:“掌柜的,你不是说还有一间房吗?”
掌柜点了点头,道:“不错,还有一间柴房,三百钱,你住不住?”
“柴房?”庞统没想到竟然是柴房,“柴房你也要三百钱?”
掌柜拢着手,翻眼道:“物以稀为贵,你住不住?”
庞统还没有回答,骑手就说道:“我住了!”
骑手对庞统道:“兄弟,满城我都转遍了,别家柴房都没有了。这老家伙要三百钱也够黑的,不过不要紧,今天住你这三百钱的柴房,来日中了状元,拆了你的鸟店。”
掌柜哈哈大笑,“就你们两个还想中状元,也不看你们家祖坟长没长那颗草。”
“你这狗眼看人低的老家伙,看打!”骑手就要动手。
掌柜一点也不害怕,还挺起了胸膛,“你打,给你打,正好住牢房,一文钱你也不用花了,还管饭。”
“什么?”骑手气坏了。就说真打过去,却发现胳膊被拉住,转身一看。
庞统拉住道:“切莫动手坏了前程。”
掌柜得意道:“你们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界,这可是丞相的邺都城。我敢保证,你敢动手,不出一炷香的时间,你就进牢房了。你跑都没地方跑。”
骑手没有动手,摸出钱扔给了掌柜,十分感激的看了庞统一样,道:“兄弟,咱们一起住,到时候你考个文状元,我考个武状元,拆了这老家伙的黑店。”
掌柜的见到钱,什么都无所谓了。就让小二带庞统和骑手去房间,还不断絮叨道:“话说到前头,这房钱一天三百钱,不供水不供饭,也没有人给你们看门。不能有访客,这东西要是坏了的话,你们要加倍赔偿。”
这跟住大街上也没啥两样了,骑手大怒,“玛德,你一个柴房,能有什么可坏的?”
“坏了一根柴火,赔两根呀。”掌柜的道。
“你……。”骑手举拳要打。
掌柜反而是探过头去,一副你随便打的模样。
庞统急忙拉住。
“先别急着走,叫什么,籍贯何处,我这里还要登记呢。”掌柜的道。
“在下庞统,襄阳人氏。”
“魏延,义阳人……。”
庞统这才知道这名骑手叫魏延。
二人进去后,掌柜不屑的模样还在那里嘀咕,“一副穷酸样,还想考状元?我看是鬼迷心窍了吧。”他忽然心里一动,急忙对里面喊道:“小二,给我多看着他们点,别偷了我的东西!”
于是,庞统和魏延就在杂乱不堪的柴房里住了下来,又一起去报名考试。
隔日。
丞相府。
秦峰在后花园和夫人们和孩子们玩耍,其乐融融。他无论多忙,每天都会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妻儿。什么当马骑,那都是家常便饭。
他一个丞相,当马骑,传出去天下人都要傻眼。但没有人看低他,丫鬟下人们都能够从中感受到丞相对家人深深的爱意。而夫人们,一个个甜蜜蜜。至于小家伙不想那么多,就是要跟秦老爹玩耍。
这时候小兰儿来了,“老爷,贾诩、荀彧二位军师,还有衍圣公孔融大人,已经在前厅等候了。”
“爹,还能不能一起玩耍了?”三儿子秦青不满道。
“能,能,等爹回来……。”
秦峰就去了。
此时科举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大比就在七日后的八月一日进行。
孔融、荀彧和贾诩今日来到秦峰这里,是来汇报科举工作的。
秦峰拿着花名册详看,这花名册真是厚厚的一摞,他却是高兴坏了,“差不多过万人报名吧?”
自从秦峰成立翰林院后,孔融这位孔府的家主就是院长了,位比九卿,专管文化,急忙道:“主公,文举武举加起来近万人参加,杂科也是过万,真是前所未有的文武盛会。”
荀彧道:“主公,邺城贡院已经修建完毕。请主公赎罪,吾等还是没有考虑周全,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参加,场地有些不够。是否分批次,文举和武举同时进行,杂科则后面进行。”
秦峰点了点头,“分批次是可行的,告诉邺都令陈琳,加派人手,一定要维护好考试期间的治安。这期间若有人犯罪,定要从严从快处理。可是要知道,天下人都在看着我们。”
的确,天下人的目光如今全部汇聚在了邺都。天下诸侯也都在观望,科举考试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加上各地士族绝大多数都在抵制科举,所以诸侯们不太看好,个个恨不得秦峰立刻就搞砸了。
不过秦峰对于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就让军师们下去准备去了。
秦峰就看花名册,一看就是一个时辰过去了。一开始他还十分精神,逐渐就萎靡了,最后都开始打盹了。
终于,他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他立刻就精神了起来,越看越激动,“庞统,董昭,杨修,徐邈,许靖,蒋琬,费祎,陈矫,诸葛瑾,鲁肃,杜畿,陈震,温恢,好……很好。”
“魏延,郝昭,郭淮,朱灵,王凌,冯习,李通,吴班,晏明,孙礼,张既……。”
“马钧、黄承彦、枣祗……。”
“哈~。”秦峰已经乐的合不拢嘴了。
这些人秦峰熟悉,其他不熟悉的,想来敢来考试,定然是有才能的。相信随着这一批人的应试,不但能成为秦峰势力下中层的骨干力量,也有不少人,能够成为上层的精英力量。
像庞统、诸葛瑾、鲁肃、蒋琬、费祎、魏延这些人,秦峰恨不得现在就见到,马上给安置官职。但秦峰不能这么做,还是要通过考试,公平公正的取材,才能服人。
典韦就和许褚嘀咕,“许老捻,主公光看人名就乐成这样了?这是什么情况?”
许褚挠了挠头,“你忘了,主公能掐会算,估摸着是算出来什么。”
秦峰其实不会算,但他后世而来,对三国名人门清,有了这批人,治理天下那就完全不是问题了,他岂能不乐。
秦峰在府里正乐呵呢,就在府外,有那么两个人,就在丞相府大门口转悠,每每看着府邸大门,踌躇不前。
“咦?”也不知什么时候,两人忽然发现,对方还是熟人。(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八章考题买不买?
“您可是王朗王景兴大人?”
“您可是华歆华子鱼大人?”
“哎呀,多年未见,都不敢认了。”
这两个人,白胡子的老头是王朗,年富力强的是华歆。
华歆和王朗,灵帝那会,就任职江东地区。华歆是豫章太守,王朗是会稽太守,江东六郡之地,这两人就占了两个。后来秦峰的徒弟来了,他们两个不是孙策的对手,地盘归了孙策,他们二人就隐居了起来。
这两个人都是老一辈,不愿在孙策手下做事。而华歆是平原人,王朗是东海人,也都不是江东出身,在门阀林立,十分排外的江东,意欲不得志。
二人隐居了一段时间,难耐寂寞,听说秦峰迎了汉献帝,迁都邺都,便蠢蠢欲动。
这二人政治敏感度很高,在他们心中,汉室已经是风烛残年,就跟战国时候的东周一样。而现在的天下,也跟战国差不多。谁最能统一天下,自然是‘秦’喽。
所以,他们二人变卖了家产,不约而同,举家搬迁来到了邺都。
二人来到邺都后,见到了邺都的繁华,天下没有另外一个地方再有这样的气象。二人便敏锐的感觉到,那种新朝的气象。
于是乎,二人并没有递牌子去找汉献帝,而是来找秦峰投顺。
但到了丞相府门口,二人又踌躇不前。
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有个人商量就是不一样劲。
华歆就说道:“兄长,咱们不在朝多年。当年早早前往江东,也跟那时候的丞相不熟。这般冒冒失失求见丞相,恐怕不太合适,我意思找个中间人,兄长以为如何?”
王朗一拍巴掌,“贤弟说的太对了,咱们是应该找一个中间人。”
那么找谁呢?
王朗心里一动,道:“孔文举大人现在是翰林院的院长,专管天下文人之事,我们以文人的身份去找孔大人,最合适不过。”
华歆和王朗是朝廷任命的一方太守,太守,顾名思义,典型的率土之滨。但现在镇守的地方没有了,还是被丞相的大徒弟抢走了。这些事情,在他二人看来,决不能和丞相提这些事情。
那么,以文人的身份来投丞相,就再好不过了。那么去找孔融,顺理成章。
并且,华歆和王朗也是汉末文人中的佼佼者,和孔融有些关系。
就在这天下午。
秦峰的六位军师荀彧、徐庶、田丰、沮授、贾诩、荀攸,还有世袭罔替的衍圣公孔融,带着考卷,来到了秦峰这里。
考卷按照秦峰的要求,细分为四大题目,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还有策论题。
秦峰瞅了瞅这份书写在邺都纸上的卷子,让他想起了后世的考卷,不免会心一笑,道:“选拔贤才的标准,并不单单是熟读经典,还要对治国理政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就有了策论题目。但只有自己的论点,没有饱读诗书的经历,也是枉然,所以就有了填空题、判断题、和选择题。”
秦峰这边的填空判断选择,都是从万卷书中抽取,志在考核考生的基本读书能力。而策论题目,就是防止读死书死读书了。
孔融纳头便拜,“主公此法,为后世建立了考学的标准,其对文人的意味深远,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
六位军师也是一拜,这一拜,是代天下学子拜得。
就此,秦峰的这种填空、判断、选择、大题的试卷考核方式,就流传了下去,乃至于一千八百年后的科技时代,卷子也是这么出的。后世学子,都是先拜孔子再拜秦子,然后开考。
秦峰细看考卷,道:“看来你们明白了本相的初衷,似这些填空判断等,就是要引经据典,还是要激发学子热情的典故摘选出来。但不必孤本残卷,因为孤本残卷不会普及,这样出题就偏了。但也应该摘选一些冷门,这些小难题也就那么一两道,却能够测试学子的熟读能力。”
“至于这些大题……。”秦峰看了看,皆是‘结束乱世,重开盛世’有关的题目,便道:“你们可有一个衡量评判的标准?”
荀彧急忙道:“主公,吾等在密室七日,封闭不出,已经研究妥当了一个衡量的标准。”
秦峰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那就好,但是要注意,若是考生中有大贤之人,另有新的论断,切不可因此判错。”
其实策论就跟写作文差不多,极少有满分的,至于多少分,就要看老师的主观意识了。秦峰就是在提点他的军师们,立一个标杆是应该的,但有另外出彩的论述,切不可产生抵触,从而抹去。
军师们急忙紧张的应命,连道不敢。
秦峰笑着宽慰道:“想来,天下能够在诸位军师之外再立标准,也是不太可能了。”
秦峰这六位军师那代表了天下顶级的团队,他们综合研讨出来的标准,在秦峰想来,就算是诸葛亮这些人成长起来,最多也就是互为印证,另有他说,是不可能了。
孔融看到秦峰高兴,又是大吹法螺赞美一番,也是真心为天下学子感谢,就趁机道:“主公,有华歆、王朗二位大人,从江东来到邺都,希望投在主公门下,为主公出力。”
这话就说明白了,是来投顺秦峰的,跟朝廷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样的表白秦峰最愿意听了。
荀彧进言道:“主公,华歆和王朗是有才能的,他们也是老一辈中的佼佼者,他们不远千里来投,说明主公的仁德已经遍及天下……。”
秦峰哈哈一笑,召见了华歆和王朗。
华歆和王朗是老臣了,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是很著名的名士。后世里曹操称王,曹丕称帝,这两人功不可没。
秦峰就接见了华歆和王朗,答应明日早朝,就让他们一起上朝。秦峰会上表,任命华歆为少府,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王朗为太常,掌管礼乐。
九卿之一,华歆和王朗皆是三朝元老,有这个资格,也有能力。
华歆和王朗大喜过望,他们本打算,给个九卿下的大夫就满足了,没想到是九卿。顿时五内感恩,宣誓效忠。
秦峰笑道:“以后朝廷上,还需二位多多出力。”
华歆和王朗急忙再拜:“唯主公马首是瞻……。”
……
天近黄昏,庞统和魏延来到了高升客栈对面的吉祥酒家喝酒。
酒菜上齐,魏延饮了一杯,道:“今天在邺都转了转,新建皇宫的工地真是庞大,少说有二三万人在里面干活,运送物资木料的数以万计。看来,这处新未央宫之宏大,远超历朝历代。”
庞统饮了一杯,道:“北地在丞相的治理下富庶,但征伐这么多徭役,百姓受苦,也是不该。”
魏延笑道:“贤弟,这你就错了。这不是徭役,听那些人说,这是工作岗位,不但管吃管住,还给工钱。我看的那会,好多人都在询问还有没有没岗位,都打破头要去做工,挣钱补贴家用。”
庞统吃了一惊,酒都忘了喝,好半天出了口气,唏嘘道:“一直以来,百姓服徭役,那里有工钱,饭都不管饱,丞相真是仁义。”
别看魏延大老粗,也有自己的见解,道:“这说明丞相的治下真的富庶,也只有真正的盛世,才能够派发工钱。”
其实,不单单是庞统和魏延这一桌在说新宫的建设,其他桌子的人喝酒聊天的话题,也集中在了新宫的建设,还有即将开始的科举考试。
庞统和魏延听着百姓赞扬丞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