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庆幸的事情了。

秦峰挨个拥抱着他的夫人们,久违的有力臂膀,让女人明白了男人的心。女人们流着泪,羞着脸,但却是紧紧抱住了她们的男人。有太多相思的话,幽怨的话,但在这一刻,都不重要了。

“秦琰,秦月,秦飞……!”秦峰呼唤着儿女的名字,一别两年,他的儿女变化很大。但那血脉相连的感觉,从未中断过。他用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儿女的额头。家,才是最让他真实感受到自己存在与这个陌生的时代。

“你们想爸爸了没有?”

其实汉朝根本就没有爸爸这个词,但在这几年,已经是风靡天下。

“哇!”

“坏爸比……!”

“嗅嗅,是这味道,哇呜呜……。”

这一下秦峰算是捅了‘马蜂窝’了,‘闹事军团’哭成了一团。

夫人们抹泪,丫鬟下人们也抹泪,心说‘闹事军团’的少主们什么时候哭过,都是害的别人哭……。

但秦峰老高兴了,若是孩子们陌生的害怕,那他才是真的完蛋了。为了天下,他时常不在家,但他会抓住一切机会,付出他所有的爱。

“这人是谁呀,我好怕怕!”

“怕怕……。”

何太后、褚飞玉、王蓉儿,抱着她们的儿子哭了。

秦峰也想哭,出征之前,珠胎暗结,愣是没有机会在跟前。

好在关键时刻,七岁的长子秦琰站了出来,“这是父亲,你们做梦都想要见到的父亲!”

三个小家伙瞪大了眼睛。

老贾诩哭了,他最疼家人了,见不得这个。徐庶等军师,赵云等大将,见到这样的情况,见礼后便扶着老贾诩主动离开了。

于是秦峰亲自搬过来一个大木箱子,挥舞着罗马的玩具,安息的玩具,贵霜的玩具,就在家门口,就和秦氏的‘闹事军团’打成了一片。

“爸爸,我要骑大马,哥哥姐姐说骑大马最好玩了!我们还没骑过呢!”

“好好,骑大马,骑……。”

华灯初上,丞相府灯火通明。

大厅中,好大好大一张桌子,蔡琰、小月、褚飞玉、伏寿、貂蝉、甄宓、甄姜、甘梅、王蓉、何倩穿着华丽的汉裙,而大玉儿、黛雅、夫余娜则穿着本民族的盛装。

主位上,秦峰终于阖家团圆,这对于一位南征北战的诸侯来说,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回到家中的他,完全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和妻子们说着话,和孩子们玩耍,骑大马。

望着自己的妻儿,秦峰便感到,妻儿能过上好日子,他面临再多的苦难,都不算什么了。他发誓,他会用一切来守护得来不易的家。

晚些时候,秦峰就被甄家姐妹、伏寿和褚飞玉一起抓走了。往常其她夫人绝不会让的,这一次其她人没有说什么。她们不会阻挡她们的夫君为天下做事,然若是夫君出征在外时,身边能有一个孩子,就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恶龙出现了,外面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等待着他,但在这一刻,他只属于这里,属于他的家。

当他走出这个家的时候,他会如同恶龙一样,守护着他的领地。(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一章糜竺来投

丞相府,外府官署。

“老典,哈,看你那张脸,昨天一定喝多了,说跟谁喝的,不叫俺……。”许褚非常不满。

典韦脸色大变,“你个垃圾,昨天就是跟你喝的。”

“嗯?”许褚顿时二五眼,叫道:“不可能,我岂能喝多!”

“嘘~,主公来了……。”

众侍卫望去,就看到秦峰扶着墙,一步一步往外挪。

许褚和典韦急忙跑了过去,扶住,齐道:“主公,您这是咋了?昨天喝多了?”

“快快……。”秦峰连连挥手。

少顷,一碗热气腾腾的华佗牌大补汤,还有龙眼大的华佗牌大补丸就上来了。

秦峰是大补汤喝着,大补丸吃着,这才缓了过来。心说这真是要了老命呀,这是要将两年的存活一晚上全吸走的节奏呀,这家伙我都成全自动摇杆了。今天晚上我是不能回去了,回去就活着出不来了。

其实秦峰很快乐,今天早上差一点出不来温柔乡。然而他毅然决然爬了出来,这世道还乱着呢,今天沉迷了,明天就被人干掉了。想要长久沉迷,就要先干掉所有人。

又过了一会,以荀彧为首的军师们,以赵云为首的将军们,陆续到来。还有周山、华佗等人。

众人正式大礼参见,二年多没见面的荀彧他们,都是激动目光望着秦峰。

随后,荀彧正式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荀攸。

早在远征以前,秦峰就已经招揽了荀攸,远征大方向的战略,荀攸也有功劳在里面。只不过之前荀攸是朝廷的侍郎,秦峰不好收过来。现在好了,秦峰掌控了朝廷成为了丞相,荀攸也就名正言顺的过来了。

秦峰就正式任命荀攸为军机处第六位军师。

荀攸拜道:“主公,快二年不见,您依惜如故……。”

“是吗?没见老?”秦峰很高兴,摸了摸下巴,“公达真会说话。”

众人这才觉察,典韦叫道:“公达军师不说,俺还真没发现,主公一点也不见老,还是跟俺第一次见主公时候一样。”

秦峰吓了一跳,心说我成老妖怪了,这么多年都没变化,便道:“这多亏了华佗先生的大保健。”

华佗还正好下面,急忙道:“主公夸赞了,主公早晚锻炼身体,生命力旺盛。”他是主医治的,平常他是不来的,来了就是有人病了。这一次两年没见主公,说什么他都是要来的。

这时候后宅已经炸了锅。

“哎呀!甄宓妹妹,你这里大了许多!”

“咦?甄姜妹妹比昨天年轻许多,是不是暗藏了什么新的护肤品?”

甄家姐妹,伏寿、褚飞玉四人被其人夫人给围住了。

最后,众位夫人一致认为,一定是昨天她四人陪着秦峰所致,雨露滋润,这身材皮肤就回到了两年前的水平。

这一下可炸锅了,美女们谁不想年轻,于是,为了争夺秦峰的霸权,展开了‘战争’。好在有大夫人蔡琰掌总,雨露均沾,按日子排表,这才作罢。

外府官署里。

言归正传后,秦峰听取了荀彧、田丰的工作报告。

秦峰治下的发展十分迅猛,这得力于土地改革,和推行工商业发展。百姓有了土地,种地积极性大增。士族改革后,为了维持奢华的生活,就转型搞工商业。秦峰的政府中央调控,这让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大的发展。

秦峰指出:“一定要严格土地的所有权,决不能出现任何非法形式的土地买卖。百姓拥有土地,拥有创造财富的根本,社会才能安定。要引导告诫转型的士族,百姓富裕了,工商就会繁荣,他们才能挣钱。”

文武对秦峰的政策心气极高,这些政策下,粮食收成极高,工商业的税收极高。秦峰这边一年的收入,能抵其他所有诸侯加起来收入的三倍。打仗不单单是打人,更是打的钱粮,所以秦军的将军也十分关心政务。

说话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这时候,侍卫领班张平来报,“主公,外面太傅司空马日磾,司徒董承,太尉杨彪求见。”

三人到来后,表达了明确的意思,应该尽快恢复朝会,制定迁都后的各种国策,最重要的就是恢复朝廷各机构的运转。

秦峰很明确的恢复,明天就开会。

马日磾三人就离开了。

外面。

“二位,昨日百姓不拜陛下,秦峰也不管,我看秦峰也有狼子野心,吾等不可不防。”马日磾颤巍巍说道。

于是三人密议一番,各自回府去了。

而秦峰在官署,和他的文武,定下了几条政务。这些政务,会有利于秦峰控制朝廷,又能完善他麾下军队的制度。

这时候,张平又来报,说是外面有人找秦峰麾下华夏商会会长周山。

周山在秦峰这里,完全是财政大臣。

少顷,周山带进来一个人,这人纳头便拜,“罪人糜竺,见过丞相。”

“糜竺?”秦峰颇为惊讶,“你不是在徐州吗?”

糜竺激动一下,道:“丞相也知糜竺?”

糜竺也是个中层人才,但秦峰更加感兴趣的是糜竺的妹妹。虽然秦峰现在腰子还有些不利索,但想来多一个媳妇,就会利索了也说不定。有了甘夫人岂能没有糜夫人。

说起来秦峰一上来惦记人家妹妹的确不好,但可别忘了,糜环可是秦峰上辈子的媳妇。这就算是厚着脸,也是要重续前缘的。

但秦峰不能盯着人家妹妹说事,便道:“糜先生,你到本相这里,有何事见教?”

糜竺就诉说了徐州发生的事情。

其实刘备和吕布的事情秦峰已经从情报卫那里得知了,对于刘老板隐忍小沛,秦峰大加‘赞赏’。

“恳求丞相收留我糜家,愿为丞相肝脑涂地。”糜竺主动提出效忠,他也代表了一种风向。秦峰五州之地,独占北方,这让天下人看到了一种迹象。

糜竺这个人还是不错的,有经济头脑,未来一定能够在华夏经济上发挥他的作用,秦峰就说道:“那么,糜竺先生就在周山那里先任一个副会长吧。”

糜竺大喜过望,“主公在上,请受糜竺一拜。”

至此诸事告一段落,秦峰便让文武各归职位,主持下面的工作去了。

望着离开的糜竺身影,秦峰就开始琢磨他媳妇糜环的问题了。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毕竟这辈子还不认识,冒冒失失,恐怕事倍功半。

秦峰有些头疼,忽然,他看到了老贾诩的背影,豁然开朗。(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二章朝廷纷争

天子銮驾到了邺都,朝廷重新‘开张’,立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董承等十三人帮助汉献帝逃出长安有功,封为列侯。

汉献帝有感秦峰救驾的大功,朝廷到了邺都诸事顺利,就下达了诏书,加秦峰食邑为邺,废置三公辅政,在三公之上设置丞相,统率三公百官。

公元196年,建安三年,五月十五。

在秦峰的主持下,汉朝召开了汉献帝改年号后的第一次正式的朝会。

几乎是三年了,第一次正式的朝会,可见这三年来形势的混乱。

好在,混乱的形势中,秦峰抓住了机会,掌控住了朝廷,这对他将来的霸业是极其重要的。

自从周公制礼以来,礼教深深影响着华夏民族。例如从春秋开始,周朝已经名存实亡,但作为共主,又延续了数百年,直到战国后期,才被秦国所灭。

有了汉室,秦峰就有了正统性,无论是征讨四方,还是自己当皇帝,一切顺理成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虽然府衙大厅无法和大殿相比,但威仪足够了。

汉献帝坐在堂上,示意平身。

“朕今日能够在这里,皆是诸位爱卿的功劳,尤其丞相劳苦功高……。”汉献帝洋洋洒洒,报告会致辞一般,稀里哗啦说了半天。“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要说的?”汉献帝最后道。

秦峰刚要说话,身后太傅马日磾就拄着拐棍走了出来,抱着朝板,道:“陛下迁都长安,百废待兴,首要就是建造宫殿,安置太庙,也好祭天告祖,安抚黎明百姓。”

秦峰一撇嘴,心说行,建造宫殿都能够跟安抚百姓挂钩。

汉献帝微微点头,“太傅说的是。”

马日磾就转向秦峰,鞠躬一礼,“此事还需丞相操心。”

秦峰微微一笑,“本相早有考虑,新宫的建设已经开始选址了,初步就定在城中心。未来建设起来,将会在长安、洛阳两宫之上。”

宫殿是要修的,在这个时代,一个文明没有辉煌的宫殿,文明就会大打折扣。这座宫殿,秦峰可不是为汉献帝修的,他是为自己提前修的。

汉献帝和文武百官高兴坏了。

然而秦峰话锋一转,苦闷道:“陛下,但国库没有钱呀。”虽然这宫殿实际上是秦峰给自己修建的,不奢华是不行的。但秦峰不打算这笔钱全由自己出。

汉献帝和朝廷来到邺都,其实全是秦峰白养活的。对于白养活这些人,虽然暂时有这个必要,但秦峰依旧不爽。所以修建宫殿的钱,他打算上至汉献帝,下至官员,都要分担。

“哎~!”听说国库没钱,汉献帝和大臣们受了一惊。

“修建宫殿,没有千八百万贯,实难修建完成。只是民夫的工钱,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秦峰道。

“工钱?”马日磾立刻道:“丞相,恐怕您想错了,历来服徭役,是百姓的义务。这是不用给工钱的,管饭吃就行了。”

国舅董承也说道:“是呀是呀,夏粮已经收获,我们都看到了,这一季是个大丰收。丞相治理地方独到,吾等十分钦佩。有了足够的粮食,征发徭役不成问题。”

秦峰暗地里冷笑,不给农民工工钱,只管饭?秦峰一心为民做事,岂能不给他的子民工钱,顿时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天下大乱,各方虎视眈眈。你们如此压迫百姓,岂不是要重蹈黄巾覆辙。势必有宵小之辈趁机来犯,又遭劫难!”

汉献帝已经大臣们闻言一阵机灵,便感到秦峰说的着实有道理。

汉献帝遭受多年苦难,惊弓之鸟的他可不想失去得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就说道:“丞相,那该怎么办?”

“如今国库空虚,建设宫殿提上日程,就会入不敷出,不过……。”秦峰说到这里,大义道:“本相带头,俸禄减半。缩减朝廷各项开支,这样的话,就能够节省大笔资金,用于宫殿的建设上去。”

“啊?”百官闻言一阵激动。

秦峰就对马日磾笑道:“马老,你等三公要起到带头作用呀。”

“哎呦呦~。”马日磾受不了了,他是士族出身,本有大片的土地和奢华的生活。然数次迁都后,祖上流传下来的广阔土地全没了,就靠着俸禄过日子。如今竟然俸禄也要降低一半,这不是要命吗。

然而,马日磾不愧是汉室遗老,他依然点了点头。

国舅董承艰难的抉择了一番,为了让自己外甥能够住上宫殿,他这个舅舅也是豁出去了,点头道:“也好……。”

杨彪受不了,但三公里的其他二位都表态了,他不得不投了赞成票。

各路大臣们则是大骂秦峰卑鄙无耻,北地如此繁荣,宫殿岂能盖不出来?这是明着剥削我们呀!然而三公都点头了,他们不敢不同意。

“这一下,回去只能喝稀粥了!”

“回去后赶紧告诉夫人,招募下人的事情还是缓一缓,等宫殿盖好了再说吧。”百官纷纷大骂。

然而秦峰就无所谓了,反正他的俸禄也是自己发给自己,不发工资也没事。

建设新宫的议题结束后,秦峰适时提出,为远征胜利的将士们请功。

这是一件正经的大事。

然而汉献帝看完秦峰的奏折后,就皱起了眉头。他没说什么,而是让马日磾、董承、杨彪等三公也看了看奏折。

马日磾和汉献帝对视一眼,就走了出来,道:“启奏陛下,朝廷历经劫难,官员缺失严重,若无增补,朝廷无法正常运转。”

“自该增补,太傅认为应如何进行呢?”汉献帝问道。

马日磾立刻道:“依照祖制,可让官员们互相推荐,从中选拔贤才。”

推荐制度,是士族当权时期的特色。封闭了寒门有才华者的晋升之道。虽然士族中也不乏有能力的,但基数太小,因此太多有才华的被埋没。渐渐的,只是士族官员无法支撑华夏的发展,时代也因此末路。

士族最腐朽的地方,就是这种任人唯亲的推荐制度。

秦峰为将士们请功,汉献帝不置可否,反而和马日磾一唱一和,要推荐人才充实朝廷的位置。这事情不言而喻了,这就是在打压秦峰。(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三章汉献帝骑木驴

汉献帝欲意马日磾等人推荐人选,担当朝廷空缺出来的职位。

推举制度,就是士族为了维护自身长远的利益,搞出来的一种不合理的制度。

这个制度极大埋没了人才,例如曹操身边的郭嘉。郭嘉是祭酒,祭酒这个职位是曹操自己个编出的,不是朝廷编制。而后世里,郭嘉到死,也就是这么个编外人员。这是曹操对士族的妥协,毕竟他本身也是士族,同时,也是如郭嘉般寒门英才之士的悲哀。

郭嘉遇到曹操这样的,还能出个谋划个策。遇到袁绍那样更加士族的诸侯,直接就给埋没了。

推举制度,严重阻碍了华夏文明的发展。秦峰岂能埋没华夏英才,他立刻表示了反对。

恰好,他也有意补充朝廷空缺出来的职位,“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汉献帝和马日磾等大臣,蒙叨叨的。

“丞相,何为科举制度?”汉献帝问道。

科举制度就要比推举制度强的太多,它给了所有读书人晋身的路。

秦峰在朝廷上解释了科举制度后,没有例外,立刻被士族官员们所反对。

士族官员们群起反对,无一例外都是一个借口,寒门无贤才。

秦峰就说道:“科举大考,任人唯贤。既然寒门无贤才,那你们推举的贤才根本就不怕比试。若是害怕比试,就是说你们推举的人没能力。”

马日磾他们无言以对,就求助汉献帝。汉献帝作为士族的总代表,立刻表示支持马日磾他们。

双方争执不下。

汉献帝以及马日磾等大臣,要求按照祖制,推举贤才。秦峰则是要开科取士,选拔贤才。

马日磾就跳出来道;“丞相,难道陛下金口玉言都不起作用吗?”

可以说,汉献帝代表了广大士族的根本利益。

说白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就是士族搞出来的。士族已经腐朽,阻碍了华夏的发展,于公于私,秦峰绝不能让这些事情发生。

秦峰冷笑,原本他没打算过早和汉献帝决裂,现在说不得,要将汉献帝治理的服服帖帖的,

秦峰随即笑了,道:“此事容后再议。”

朝会最终不欢而散。

出了临时行宫,秦峰就找来了沙摩柯。同时今天马日磾等人的反应,也提醒了秦峰。为防止后世曹操那些什么下毒一类的事情发生,秦峰又吩咐沙摩柯安插密探在百官家中。

沙摩柯乃是‘臭名昭著’的黑衣卫指挥使,秦峰的三徒弟,北地官员谈之色变的角色。而这个大特务头子,现在又分管行宫安全守备工作。

汉献帝下了朝回到寝宫,一边喝着茶,一边琢磨着怎么夺秦峰的权。

这时候房门被粗暴的踹开,沙摩柯带着十几个黑衣卫刽子手,就这么直接闯进了皇帝的寝宫里。

汉献帝当时就炸了毛,惊呼道:“来人呀,护驾,护驾!”

御林军都是秦军精锐,都当作没有听到。汉室腐朽,不得人心。将士们早就巴不得他们的主公能够当上皇帝,天下才能太平,才能有长久的好日子过。

汉献帝忽然明白了一切,他想到了国~贼董卓,看起来,秦峰比董卓还要‘贼’。“我大汉四百年,竟没有一个忠臣!”汉献帝急怒攻心,叫道:“秦……。”

啪~。

沙摩柯一巴掌就将汉献帝扇飞了出去,别看他是师兄弟里最憨实的,但却是最能贯彻执行师父命令的。这几年他也是在黑衣卫练就了出来,对付不听师父话的,就是要心狠手辣。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套路。

转眼,面目狰狞的刽子手们,就将汉献帝的寝宫布置成了刑房。而汉献帝已经是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了。

“朕是不会屈服的,罗马一个帝国朕都没有屈服,就凭秦子进……。”

‘老实’的悟净暴脾气上来更加可怕,他哈哈大笑,挥手道:“小的们,让陛下见识见识咱们黑衣卫的手段,请他喝喝茶。”

“喏!”刽子手们狰狞笑着,随着各路诸侯的崛起,天下都知道汉室完了,又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所以黑衣卫们毫不在意汉献帝的身份,反而因为能够‘教导’天子,而生出了成就感。

刽子手马上就将坚强的汉献帝夹了起来……。

“朕是不会屈服的!”汉献帝叫道。说起来,汉献帝受遍了罗马刑罚,最终没有屈服,他是一位有经历的皇帝。

然而,黑衣卫的刑罚和罗马的刑罚大大不同。

什么老虎凳只不过是开胃菜,当汉献帝的腚门骑了骑缩减版的木驴后,汉献帝彻底不行了。

“哇啊!不要……,朕不要骑木驴了,朕再也不敢反对丞相了,从今以后,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朕全听丞相的。”天子的惨叫在沉寂的皇宫回荡,然而无有一人问津。

黑衣卫对天子的‘教导’,持续了一个晚上,直到汉献帝果真是心服口服。

外面听了一夜的御林军官兵,个个色变。

“黑衣卫真不是东西!”

“听说被他们请去喝茶的,就没有一个完整出来的。”

“嘘~,小声一点,小心小命。”这些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精锐士兵,顿时紧张了起来。

虽说黑衣卫只是打击作奸犯科的官员,但秦峰体系内不免兔死狐悲,所以黑衣卫“臭名昭著”,人人谈之色变。

沙摩柯完成了任务,带着他的黑衣卫走后,前朝太监德全带着一群小太监来到了临时行宫。德全是何太后身边的总管,自从何太后跟了秦峰后,就在秦峰这里。

如今,德全也是重操旧业,他不禁心里想,一定要好好表现,到时候丞相当了皇帝,我又是大总管了。

德全对现在当汉献帝的大总管不感兴趣,他一心想当秦峰的大总管。

他进了寝宫,就看到奄奄一息的汉献帝,仔细查看一番,惊呼道:“黑衣卫太不是人了,折磨成这样了,外面一点伤看不出来!”

“呜哇,朕的屁股眼!”汉献帝一阵惨叫。

“屁股眼!”德全没来由没牛械溃骸翱欤菹麓┮路砩县┫嗑鸵崃恕!

“陛下,一定要听丞相的话呀……。”德全说道。

“是是……。”汉献帝看起来是真的不行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赶考

汉献帝原本以为,他遭受过罗马的苦难,秦峰这边的苦难一定能够扛过去。只要能扛过去,就能够揭发秦峰的丑恶嘴脸,让天下人知道他就是大国~贼。

然而,黑衣卫只是用到了缩减版的骑木驴,正式版都没有登场,汉献帝就不行了。

汉献帝是真的不行了,就此温顺如小白兔,朝廷之上凡事只看秦峰,只要秦峰一点头,汉献帝立刻就准奏。

马日磾他们没脾气了。

当然,秦峰并没有一直虐待天子,只要天子听话,好吃好喝供着。汉献帝明白‘喝茶’的含义后,就再也不喝茶了。

秦峰有后世的经验,未免出现曹操那时候的不好事情,对宫禁控制更加严密。国舅董承等人入宫,都有人一路陪伴,汉献帝因此没有办法道出秦峰的真面目。

秦峰还专门派老贾诩,为汉献帝‘上课’,多讲春秋战国时候的周室。

汉献帝得到教导,就以自己年幼无德,明发诏书,百官的升迁、赏功、罚罪,全部由秦峰来处置。

于是,丞相秦峰开始大刀阔斧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心腹手下,贾诩任职光禄大夫,荀彧任职尚书令、徐庶任职中书令、田丰任职御史中丞,沮授任职太中大夫,荀攸任职黄门侍郎。周山为典农中郎将,督办钱粮。

秦峰又大力提拔一直给与自己大力支持的三位岳丈大人,相信有岳丈们在朝中,一定更加鼎力支持。而秦峰的岳丈蔡邕、伏完都是老一辈的名士,进入朝廷顺理成章。

伏完任职御史大夫,蔡邕为大鸿胪,甄逸为大司农丞。

陈琳为邺城令,张燕为并州刺史,田豫为幽州刺史,阎柔为东北州刺史,赵云为司隶校尉。

又任命赵云为安东将军、张辽为安西将军、张郃为安南将军、高顺为安北将军。

朝廷正式成立水师,太史慈和甘宁为正副大都督。

典韦、许褚皆为都尉。

地方上,辛毗、崔琰、毛介、荀谌、王昶,周仓、廖化、田楷,单经等皆为州郡别驾、郡守,都、校尉。

秦峰以丞相开府治事,正式成立军机处,其编制取代尚书台,军师六人组一起坐堂。并又明立黑衣卫、情报卫督查百官与地方。自此大权皆归于秦峰,朝廷事务,先禀报秦峰,在发军机处建章程,最后才奏天子。

然秦峰又得司隶州,又得朝廷,人手就显得不够用了。好在教导汉献帝一番后,科举顺利实施。

秦峰便想着,这是华夏的第一次科举,一定有很多英才之士上京赶考,到时候一网打尽,只是不知,都会有谁来赶考。

这一日,五月二十日。

秦峰在丞相官署对军机处做出了指示,“这一次的试题,就由你们六位为主考,负责命题以及一切的考试事项。我这里只有一点要求,一定要严格保密试题,绝对不能舞弊的情况发生。才能为朝廷选拔真正的人才……。”

对于秦峰提出的科举制度,军机处的军师们由衷钦佩,这可是能够改变时代的制度。作为第一届科举考试的主考,这可是名传青史的荣耀,荀彧他们十分激动,个个离席拜倒宣誓。

“主公开科举之先河,实为天下读书人的幸事,真是孔圣教育天下后,最重要的决策。属下代天下的读书人,永感主公的大恩大德。”老贾诩哭了。出身西北边陲的他,到了四十多岁,才因为乱世有了出头之日。他对之前的推举制度,太深有感受了。

秦峰也是喜悦,相信首开科举,一定能够吸引天下很多有才之士的到来,“今日就檄文天下,都来邺都上京赶考,要建立花名册,到时候先送我这里一份,本相先看看。”

“喏。”众人应道。

治世需要文人,打天下不能缺了武将,所以秦峰的这次科举考试,不单单有文举还有武举。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秦峰便任命赵云为武举主考,张辽、张郃、徐晃为副主考,负责武举考试。

并且,秦峰再次打破常规,额外推行了杂科的科举考试,任命周山负责杂科的考核。

秦峰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今天下百废待兴,我们需要各行各业的状元们,引领行业的发展。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

“圣主在世,天下万民之福!”老贾诩当时就激动的拜倒在地。其他人更不用说。

于是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就此流传天下。秦峰自己都没有想到,他这句话,激励了一代有一代华夏各行业的精英们。而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成为各行业精英们的座右铭。

随着檄文传于天下,老百姓们欢呼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口号,他们从中体会到丞相秦峰对天下万民同样的宽仁爱护。而读书人沉浸在了‘为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的话语中,个个收拾行囊,上京赶考。

檄文传到青州,袁绍头大,评价道:“秦峰摒弃千百年的祖制,滑天下之大稽。他抛弃了世家大族,定然以失败告终。”然而袁绍额外一阵头大,因为他突然发现,秦峰从来没有依靠过士族。对于秦峰能够崛起,袁绍这位士族领袖,百思不得其解。

檄文传到小沛,刘备只有一县之地,他根本就顾不上这个。

檄文传到徐州,吕布不屑一顾。

檄文传到曹操那里,曹操大惊失色,“秦子进这是要将天下有志之士一网打尽,那我还有何人所用?”

曹操欲意效仿,却是被士族阻挠,不得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