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透的人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历史会作出评价”,这也是这句至理名言的由来。

何进听完陈琳的话后,哈哈大笑起来,道:“此懦夫之见也。我是大将军,岂会怕外兵,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也。”

袁绍急忙道:“就是就是。”

曹操脸黑,他一把推开秦峰拉住他的手,出来说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必败也。”

何进大怒,道:“孟德亦怀私意耶?”

曹操的意见和陈琳一样,就是何进自己把这事给办了。只要带几个狱卒进宫,就能抓住张让,何须这么多事。

而何进大骂曹操怀有私心。

双方的对答,和历史上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带错的。

何进怒道:“如此就是忤逆了太后,孟德你有私心!”

何进纠结就纠结在忤逆太后这里了,事情若是按照曹操说的来办,何进就是忤逆太后,他就要面对太后的怒火。他就会因此失势,没有一点翻身的机会。而曹操不会面对这样的怒火。

所以,何进认为曹操有私心,而袁绍说的才是体己的主意。

曹操看到何进态度坚决,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曹操看到秦峰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立刻道:“大将军,何不听听子进怎么说?”

秦峰原本置身事外挺惬意的,没成想曹操要拉他下水。这决定乱世来临的历史事件,可不是一件好事。若是参与进去,一个搞不好就会遗臭万年,名臣良将都是很看重名节的,对于将来争霸就会极其不利。(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章开往乱世的快车

秦峰,字子进,中平元年出现在东汉的政治舞台上,传闻是冀州邺城人。

当世评价他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平定黄巾之乱的功勋者,汉室中兴的中流砥柱。他对内平定黄巾,消灭幽州二张(张举、张纯)的叛乱,对外降服匈奴、乌桓等,为汉室重新巩固北方的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又出使罗马,实乃华夏在西方留下足迹的第一人也。

他在朝为官之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开洛阳清明盛世繁华,百姓亲切的称呼他为洛阳及时雨、大汉秦青天,百姓大救星。

他又提出儒家《理学》思想,为儒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通天大道,因此被天下儒士尊为当世鸿儒。

秦峰初为军司马,后担任洛阳令、前将军,在对匈奴作战时,封狼居胥,为冠军侯,到达了人臣的一个巅峰阶段。

他精兵法,善诗歌,体恤人民的苦难生活,大散家财慈善百姓。

虽然秦峰也有许多缺点,但世人从不否认他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名臣。太祖曾说“我的心与秦峰是相通的”。

秦峰有能力,有才干,有政绩,兼备仁德,从而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掌权的大将军何进引为左膀右臂,在其心中有极大的分量。

何进十分重视秦峰,看他也是一直没有说话,就问道:“子进以为如何?”

袁绍也看秦峰,寻求支持的模样。

对于秦峰来说,何进召外兵进京,就是乱世的开端。开乱世的人,必定遗臭万年。若是他参与这些事情,未来必定留下一个祸乱天下的印象。他才不会去帮助何进分担这个罪名。

这一刻,秦峰所说的话必定会被载入史册。于是他好好措辞了一番,就说道:“孟德和本初说的都有道理,如何抉择,请大将军乾纲独断。但无论任何时候,下官都会忠于朝廷作出的任何决定。”

吾靠!曹操心里一阵惊天的大骂。他请秦峰出来说话,是因为他深知秦峰一定能够看透现在的形势,从而劝说何进不召外兵进京。没想到秦峰说了一通,其实跟没说一样。唯一确定的,是秦峰是忠心为国的。

曹操一阵暗骂,心说你这个狡猾狡猾的家伙,往日每每看的透彻,怎么到了最重要的关头,你就掉车轮了?

何进却是十分欣慰,于是道:“陈主薄,快些檄文,今天就发出去。”

“哎~。”陈琳一阵摇头叹息,但他左右不了形势,只能是听从命令。

唰唰唰~,陈琳开始写檄文了。

事情有了定论,秦曹袁也就告辞离开。

走出大将军府,曹操怒视袁绍,道:“乱天下着,必定大将军和本初也!”

袁绍尴尬起来,道:“孟德别这么悲观好不好,大将军统领朝廷,又有百官支持,外兵来到又能怎样?难不成他们还敢造反?那里有你说的那些事情发生。”

曹操一甩袖子,叫道:“如今天下之势,各地州郡以成藩镇诸侯之态,各路诸侯大军云集京城,看到时候,你们怎么收场。子进,关键时刻,你怎么就愚昧了呢?哎~。”曹操一副恨铁不成钢,甩袖子走了。

袁绍立刻就站到秦峰近前,道:“什么愚昧,为兄看就挺好。子进,别听孟德的,他就是杞人忧天。今天晚上,为兄做东,洛阳楼……。”

秦峰十分钦佩曹操,曹操看大势就是比袁绍来的准确。到时候几十万大军云集京城,就不是何进能够控制的了。

几十万大军云集京城,真的是谁也无法控制的局面的。未来事情会如何,对于何进,对于朝廷,对于曹操袁绍都是未知数,对于秦峰来说,也是未知数。他摆了摆手,道:“决定命运的大事就要来了,这些时日,还需保持清醒。”

袁绍也成心事沉重的模样,点了点头。

于是乎,秦曹袁,暂时分道扬镳。而随着檄文传与各地,开往乱世的“快车”,已经开始搭载一些必须的人。到了站,这些人下来,乱世就成了。

星夜,何进就秘密派人,传檄文与天下各州。

6月21日,檄文就到了西凉。

话说西凉州牧董卓,先为破黄巾无功,因贿赂十常侍幸免,遂任显官。今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

董卓得诏后大喜,“此天命于我也!”他第一时间就点起军马,过长安之时。就命女婿牛辅,守住关西(潼关以西),他就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华雄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期间,董卓的女婿军师李儒,就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策略。李儒是个有才华的谋士,他就对董卓说道:“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朝廷,一来名正言顺,二来十常侍就知何进手段。那时候十常侍一定会和何进拼命,京城混乱,主公大事可图!”

也就是说,何进想暗着来,有所图谋的董卓将事情挑明。十常侍得知何进调集外兵杀他们,一定会反抗。双方掐起来,渔翁得利。卓大喜,遂上表。

何进得到董卓的上表后,看到有人响应,也是高兴。由于董卓明着上表,他不得不和百官通气,于是马上召集百官来到了大将军府,就将董卓的上表出示百官。

曹操看到后,脸色铁青的吓人。

秦峰不动声色,实则内心喜悦,看来这驾通往乱世的历史“快车”,就要顺利抵达终点了。

袁绍高兴的头大,道:“天下人响应大将军,十常侍必灭。”

何进闻言,笑着点头称善。

百官吃了一惊,这才知道何进调外兵进京。中侍御史郑泰,急忙起身道:“董卓其人残暴,往日多送金银进宫,这才有现在显赫的地位。实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何进一心收拾十常侍,不听郑泰之言。

卢植又劝说道:“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

何进已经王八吃秤砣,不听。

郑泰、卢植见何进固执己见,便以弃官而去为胁,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谁知,何进依旧我行我素。

历史上,有许多人当权者或是一时蒙蔽,或是本就看不清形势,导致各种“离奇”历史事件发生。何进召董卓进京,就是其中之一。卢植这些人弃官而去,也未能拉回何进。

何进反而是更加要让董卓进京,平稳铲除十常侍后,好给卢植这些弃官的人一些颜色看看。

于是,何进就派人去告诉董卓,让他快快进京清君侧。

董卓接到何进命令的时候,他的大军已经到了渑池。渑池在弘农县东部,与洛阳“咫尺相隔”,在这里曾经发生了著名的“渑池会”,也就是蔺相如和秦王那一段。

董卓接到命令后,李儒就开动他阴险又精明的脑筋,进言道:“主公可先在这里按兵不动,十常侍得到消息后,一定会和何进搏命。到时候京城混乱,主公火速进兵入京。杀十常侍再利用混乱,以十常侍之名杀何进,大事成矣。”

董卓想要取代何进,就要杀掉何进。然而就算是董卓的力量,也不敢乱来,以免成众矢之的,被天下英雄群起攻之。李儒的办法就太妙了,董卓立刻听从了这个建议,他按兵不动,静待时机的出现。

另一方面,洛阳,皇宫。

十常侍得知外兵来到,炸了锅,他们立刻召开了“圆桌会议”。也就是围成一圈,商议对策。

半个时辰后,十常侍张让、段珪、郭胜、赵忠等人,一个个面色恶毒阴狠,皆是鱼死网破的模样。

他们商议了好半天,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先下手为强。为了不被灭族,他们也是要拼命了。

于是,十常侍一起来到了专供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十人一进宫殿,就“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呼,“祸事了!”

正在和少帝刘辩说话的何太后吓了一跳,急忙道:“祸从何来?”

白发苍苍的张让,就惊恐万分的对何太后道:“大将军调集外兵,马上就到京师。这件事情,大将军没有在朝廷上提起过,是私下进行的,其心……。”

张让说了一半就不说话了,其他常侍也不说话,但眼珠子里,全是何进要造反的眼神。

何进的确是秘密进行的,董卓这边是有李儒出主意,故意搞的明朗化。何进不得不出示群臣,十常侍这才知道。

何太后也这才知道外兵要进京,她领悟到了一些,花容失色,抱住她的儿子,惊呼道:“这不可能!”

张让急忙道:“太后,应该马上想对策,若是不然,骨肉齑粉矣!”

何太后惊问道:“你们有何主意?”

张让立刻来了精神,跪着的他直起腰,道:“宣大将军入宫……。”他举起右手成刀,做了个斩杀的动作。

历史上,张让他们来何太后这里求饶,何太后宣大将军入宫,张让他们趁机杀了何进。

现在,张让他们并没有来求饶,而是直接迷惑何太后杀何进。

历史走到这里又有变化,若是何太后同意杀何进,就不会有历史上十常侍失败后劫持皇帝的事情发生。虽然何进依旧会死,但朝廷形势会平稳过渡。

那么,董卓进京掌握政权的野心就告吹。同时,历史开往乱世的“快车”就会停止下来,对于秦峰来说,前途就会变的一片混乱。(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宫门前的对决

何太后陡然脸色苍白,一瞬间,儿时的回忆划过她的脑海。那个亲切的哥哥,那个如父的哥哥。她不相信,她的哥哥会害她。她看了看怀里惊恐不安的少帝刘辩,最终说道:“哀家这就宣大将军入宫问问具体的情况。”

张让看出何太后没有立刻杀何进的意思,脸色一变,急忙道:“太后,迟则生变呀!”

何太后摇了摇头,道:“一切,等到哀家问明白后再说。”

于是,何太后没有同意十常侍杀何进的意图,而是降诏宣何进入宫。她要当面问问她的哥哥,问个明白。

十常侍出了长乐宫后,急忙抱团商议对策。

赵忠焦急道:“太后和何进相见,我们的谋划就暴露了,必死无疑。”

郭胜道:“这可如何是好!”

关键时刻,还是十常侍首席张让有主张,他狠狠道:“何进入宫,就是我们的机会。可派刀斧手埋伏在长乐宫嘉德殿内,待何进入宫,就杀了他。”

段珪急忙道:“如何应付太后以及百官?”

张让阴沉道:“就对太后说,何进已经造反,我们这才杀了他。而百官,听我们的就赦免,不听我们的,按造反之罪杀掉。”

此乃瞒上欺下,十常侍已经没有退路,就此用张让之谋,开始了行动。

半个时辰后,大将军府。

秦峰、曹操、袁绍都在。

何进拿出太后的诏书,道:“必定是太后得到了调兵的消息,宣我进宫问话。这一次,一定劝说太后杀十常侍。”

秦峰估摸着明年的今天,就是何进的忌辰,实不知是否还有诸侯讨董,他暂时不动声色。

主薄陈琳不只是会写檄文,他看出了明堂,道:“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立刻不满,道:“这是太后亲笔写的诏书,说明是太后在诏我,并不是十常侍冒名,太后召我,有何祸事?”

太后是何进的亲妹妹,何进从来没有想过太后会害他。

秦峰忍不住暗赞一声,都说天家无情,但何太后和何进,皆是亲情之人。

袁绍同意陈琳的见解,道:“今董卓带兵到了渑池,人尽皆知,事已露,将军不可入宫!”

“我妹妹是不会害我的,我若是不入宫,十常侍一定诬陷我,这才是授人以柄。”何进说道。

何进说的十分在理,袁绍和陈琳无法反驳。

曹操铁青着脸,道:“大将军可以先召十常侍出宫,然后入宫。”

何进因为召外兵的事情和曹操起了间隙,嘲笑道:“此小儿之见,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如何?”

众人无法说服何进,只能眼睁睁看着何进动身。

秦曹袁一路送何进出府。

秦峰发现,何进已经上马了,这就要出发了,他眉头一皱,道:“大将军此去入宫,吾等可引甲兵护从,以防不测。”

何进此去入宫,九死一生。还需提防他死后,十常侍挟天子太后,以令诸侯。另外,秦峰格外担心十常侍会对太后不利。他虽然一直忍着这段缘,但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

何进便感到,秦峰提出的这个建议,就要比曹操和袁绍说的实在得多。

于是秦峰、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跟随何进来到长乐宫外。

长乐宫,周长约一万米,城墙厚度约有二十米,总面积达六平方公里。是皇宫南侧,相对独立的,专供太后居住的地方。

大队兵马就在宫门外布阵,何进、秦峰、曹操、袁绍出马,下马。秦峰三人带剑,护送何进来到宫门前。

秦峰仰面,看了看高大的宫城,一时间感慨万千。终于,他从184年走到了这里,终于,他将见证,乱世到来的一瞬间,不是任何人都有这种机会。

话说张让等人,听说何进带兵来了,吃了一惊。

张让急忙找来一个小黄门,吩咐一番。

少顷,小黄门登上城头,传懿旨:“太后宣大将军进宫见驾,其余人等,不可入内。”

咯啦啦,宫门打开,禁军充分履行了他们的职责,随着大开的宫门,戒备两侧。

何进大气昂然,道:“无妨,你们切在宫外等待,我去去就回。”

何进入宫,秦曹袁三人,返回军前,上马等待,各有所思。

另一方面,一队禁军护送何进望嘉德殿而去。

何进经常来嘉德殿见太后,他熟门熟路,顺着台阶上去的时候,禁军就停了下来。随着太监打开嘉德殿门,何进撇了一眼这些太监,露出不屑,大步走了进去。

哐当,殿门马上就被太监关闭了。

殿内光线一暗的时候,何进没有看到何太后,心里一惊,问道:“太后何在?”

“太后不在,我们在!”怒声中,十常侍个个提剑,奔了出来,包围了何进。

何进大惊失色,叫道:“你们要干什么!”

张让厉声骂道:“何进匹夫,你本是屠户贱民,因我等,你才有如今的荣华富贵。你不思报效,反而要谋害我等。今日就在这里,且看我等手段,取你狗命!”

何进汗毛倒竖,心脏跳到了嗓子眼。他奋起,撞开张让,就要跑路。

张让被撞了一个屁股蹲,尖叫道:“不杀何进,更待何时!”

话音未落,四面八方冲出来几十个太监,何进无路可逃,被围住。

何进吓倒在地,浑身发抖,望着四周几十双恨不得吃他肉的眼神,惊叫道:“不要杀我!”

“呜哇!”

太监们发起狠来,比真男人还疯狂。刀枪齐出之间,就将何进剁成了肉泥。

后人有诗叹之曰:“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然而,何进虽然无谋,但在历史上也有决定性的地位。若不是他,也就没有了后来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华夏第一英雄辈出的年代的出现,何进当是首功。

十常侍杀了何进,精神激昂。张让亲自提剑,硬生生割下了何进的首级,他抓在手里,看着何进死不瞑目的眼睛,哈哈厉笑,“何进屠户,你杀猪时可曾想到,有一天你也如猪般被屠呼!喋喋……。”

另一方面,长乐宫外。

秦峰、曹操、袁绍三人,带着一千五百精兵,左等何进不出来,右等没有一点消息。

曹操脸黑,他取下头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道:“大将军怎么还不出来?”

秦峰攥了攥剑柄,估摸着何进应该是死了,再出来的时候,应该是头出来,身体出不来了。

袁绍等不下去了,就策马到宫门前,就对城上禁军呼道:“我乃袁绍,你们马上去通知大将军,请大将军马上出宫,有大事商议!”

城头上,禁军面面相窥,不知如何是好。

“哇呀!”这时候城头传来一声惊呼。

“哎呀~。”

“啊啊~。”紧跟着,禁军士兵的惊呼声不断。

禁军士兵望去,就见几十个浑身是血的太监,登上了皇城头。为首是张让,提着何进滴血的人头。

太监们凶神恶煞,又提着大将军的人头,禁军一时间受惊了,纷纷让路。

张让头发皆张,他来到城头前,就将何进的脑袋扔了出去。挥舞着宝剑,厉声道:“太后有旨,何进谋反,现在已经诛杀。”他就用宝剑嘟点着秦峰等人,道:“尔等只是被胁从,尽皆赦免。你们马上退了兵马,前去南宫门外等候诏命。”

蓬~,张让话音落地的时候,何进的人头也落地。滴溜溜一阵转动,停下来的时候,眼珠子瞪着秦峰他们。

唔~,三军将士齐齐倒抽一口冷气。

“大将军被杀了!”

“被太后处决了!”士兵们一阵议论纷纷。

果然应了秦峰的猜测,何进的头出来了,身体没有出来。

看着何进死不瞑目的眼睛,秦峰一阵叹息,他望着城头上厉声高叫的十常侍,缓缓拔出了倚天剑,望着何进的头颅,道:“大将军,此事秦峰也是无奈。然,秦峰必定杀尽十常侍,为你报仇。”

这个时候,曹操,袁绍,以及所有将士,都被震惊了。若是两军交战,他们一定会猛烈进攻为大将军报仇。但现在是太后处决了大将军,太后就等于皇帝,皇帝杀了大将军,他们不知所措。

张让他们看宫外的兵马不敢动,心生激荡,得意。他们认为计策已经完全得手了,有太后的“旨意”杀何进,谁敢反对?

“太后处决了大将军!”曹操和袁绍顿时没有了主意。

曹操脸色铁青。

袁绍头大如斗,急忙来到秦峰身前,道:“子进,大将军现在死了,我们怎么办?你快点拿个主意出来!”

秦峰突然宝剑一挥,吓的袁绍一阵闪身。就看他宝剑怒指张让,厉声呼道:“阉官假传圣旨,挟持太后,谋杀大臣,实乃****。敢诛杀****者,随我一战!”

将士们先是愣了一下,秦峰的威望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愿追随冠军侯,诛杀****!”三军将士振臂齐呼。

袁绍眉头一皱,舒展之时,就知道秦峰的打算,他面目凶狠起来,亦是呼道:“杀****!”

“铲除恶党!”此刻不是十常侍死,就是他们死,曹操脸黑的可怕。

转眼就是对十常侍群起攻之的节奏。

宫外三军的喊杀声中,十常侍顿时没有了刚才计谋得手的轻松,慌乱了起来。

张让杀了何进后,本以为能够震慑住其他人,那么就能够以何进谋反,脱了擅杀的干系。没想到秦峰带领下,曹操他们的反应这么大。

关键时刻,还是首席常侍张让狠毒,他对其他常侍道:“我们马上去告诉太后,何进、秦峰、曹操、袁绍造反。何进被杀,秦峰他们强攻皇城。”

段珪跟着叫道:“对对,请太后下旨,秦峰的兵心马上瓦解。他们都是叛逆,太后旨意一下,统统杀死,一个不留!”

张让叫来禁军军官,道:“不要怕,秦峰他们只有千人而已,我们禁军有五千之多。杀了叛贼,你们就是汉室的功臣。我们马上就去太后那里请旨,你们马上组织兵马,进攻叛逆!”

就此,第二次,十常侍和何进一方,对峙皇城。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是造反,唯一的区别,是何进这边何进已经死了。隐隐间,众人以秦峰为首。

然而这一次,秦峰他们隐隐落入下风。

宫门前的对决,历史将会由胜利者来书写,失败者无论对错,皆是造反,不会有任何的幸免。(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形势一片混乱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张让在皇城上疯狂的叫嚣,“秦子进,你们别猖狂。千年来,非造反者,没有人敢进攻皇宫?我马上就去太后那里,请下旨意,将你们这些叛逆,统统杀死,一个不留!”

秦曹袁三人脸色大变,他们没想到张让这倒打一耙打的这么流畅。由于何进死了,秦峰他们这边又进攻皇城,确实就在太后那里成为叛逆了。

“子进,怎么办?”曹操和袁绍没了主意。

秦峰侧的士兵,被扣了造反的大帽子,士气也是一阵低落。

秦峰振臂道:“皇城内外的大汉将士们,十常侍劫持了太后和陛下,假传旨意。你们千万不要听他们的话,但凡杀了十常侍,就是国家的功臣。历史会记住你们,在帝国危难的关头,你们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吗?”

三军将士闻言一激。

他高举起倚天剑,“以我冠军侯之名起誓,愿为国为民者,随我一起,杀十常侍,救出陛下和太后!”

曹操和袁绍对视一眼,这些话说的太好了,张让他们控制了陛下了太后,诏书什么的都是扯淡。

曹操也举起青虹剑,“追随冠军侯,为国除奸!”

袁绍举起大刀,“追随冠军侯,清君侧!”

这一刻,秦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继承了冠军侯的优良传统,一时间卫青、李广、霍去病什么的,虽然没有跟他灵魂附体。但新老冠军侯的威名,为现场的将士,打了一针兴奋剂。

跟着冠军侯去战斗,这对于大汉好儿郎来说,是必须的。

冠军侯VS十常侍,十常侍代表了什么玩意,大家心里都有数。

一时间,三军将士燃了,他们一定会听从冠军侯的命令。

忽然,宫门突然大开,几名小校呼道:“冠军侯快快入宫!”

秦峰大喜过望,呼道:“将士们,虽我一起入宫,除奸护驾!”

希律律~

秦曹袁策马疾驰,三军将士一拥而入。

原来,有情报卫特工在禁军内任职,他们打开了宫门。这一刻,也体现出了秦峰成立情报卫的价值。

张让大惊失色,他一把抓住禁军将官,叫道:“快带兵反击,快……。”

将官一把推开了十常侍,后退一步,冷眼相看。

禁军经历过上一次的“南宫之变”后,新的禁军全部是秦曹袁他们的旧部。看到张让杀了何进,他们又听到秦峰的号召,所有人不愿抵抗。

“叛徒,你们都是叛徒,本宫一定启奏太后……。”张让扎了毛,其余常侍也是心惊肉跳。

对于十常侍来说,原本是一场史诗级的计谋已经是得手了。但因为秦峰的出现,竟然180度大反转。他们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然而确是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十常侍急急如丧家之犬,茫茫如漏网之鱼,他们带着心腹太监们,急忙向北宫逃窜。

秦曹袁入宫,十常侍逃窜,禁军集体投诚。

“杀太监,一个不留!”曹操脸黑,嘁哩喀喳就劈死了好几个跑不及的太监。

“嘴上没有毛的,全部杀掉!”袁绍怒喝着。

“别杀我,我是自己人,我早起刚挂的胡子!”

就此,秦曹袁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

北宫是后宫,但也顾及不了太多,秦峰、袁绍、曹操斩关入内。赵忠、程旷、夏恽、侯览四个,被赶至翠花楼前,剁为肉泥。

一时间,宫中火焰冲天。到处都是士兵在杀太监,近千太监到处乱窜,近千宫女也是到处乱跑,几千人乱跑,又有大火,形势一片混乱。

形势混乱,火势逼迫下,到处杀太监的官军,建制也有些乱了。一时间兵不知将,有些躲避大火,有些救火,有些继续杀太监。杀的兴起之时,宫女也是一并杀死。

这些官军可没有后世我军的纪律性,见到宫中财宝,就开始趁火打劫。一时间,少数官军自己也是放起火来,到处杀人,到处抢东西。

这让形势更加混乱。

张让等人趁着混乱,顺利来到了何太后的宫中。

“太后,大将军造反了,反兵进宫了,快跟微臣离开这里,去外地,调兵围剿叛军!”张让一进来,一兜子话就倒了出去。

“就是他们,十常侍造反,杀了大将军!”

张让等人定睛一看,就见德全跪在地上,指着他们。

何太后在等着何进来见她,听到外面杀伐之声,就派德全出去打探。德全不似十常侍,是一个忠心的内侍,何太后也就知道了实情。

何太后气的浑身发抖,又害怕,脸色苍白中怒斥道:“十常侍,你们杀我大哥造反!”

十常侍对视一眼,既然露馅了,他们也就撕下了虚伪的伪装,露出狰狞的模样。

张让大手一挥,几十个太监各个手持刀枪,身上带着何进的鲜血,他们冲了进来,就围住了太后和少帝刘辩。

何太后那里见识过这样的阵仗,当时娇躯一软,就倒在了凤塌上。

“母后,母后,我怕……。”少帝刘辩大哭起来。

张让一不做二不休,“快,郭胜,你去抓陈留王,从皇宫暗道,离开洛阳。此乃汉室在手,天下我有!”

一炷香时间后。

当秦峰、曹操、袁绍来到太后宫中的时候,看不到一个人。

这时候,德全从暗处跑了出来,上去就跪在地上,抱住了秦峰的腿,哭着尖叫道:“侯爷,大事不好了,十常侍劫持了太后、陛下还有陈留王!”

十常侍把汉室嫡脉连锅端了,曹袁闻之一阵心惊肉跳。

“始终是来晚了,本以为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秦峰双手拽着德全的脖领,提溜起来大声道:“劫去哪里了?”

“我不知道,不知道!”德全已经吓的歇斯底里,语无伦次。

秦峰扔了德全,吼道:“还他吗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找!”

于是乎,秦峰、曹操、袁绍三人,瞬间就四散而去。

另一方面,皇宫大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