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席卷天下II-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骠骑将军董重这一次没有妥协,因为妥协就等于死。他便带领五千本部兵马,入城护驾。谁知半路上被何氏集团的兵马包抄。
曹操、袁绍带领听令大将军的一万五千兵马,狙击董重。
双方一场大战,血雨腥风在一个时辰后落幕。董重连同他的兵马全军覆没,曹操袁绍这边也有损失。
至此,何进又除掉了一个异己的势力。但中央军经历过两次火并后,从五六万人,减少到了现在的一万二千人。
如同历史上一样,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他们便用大量的金银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又用美玉明珠供奉何进的母亲舞阳君。何苗和他的母亲,每次见到何太后的时候,就为张让他们说好话。因此,十常侍又得近幸。
话说董太后离开皇宫后,诺大的皇宫,就只有何太后一个人的声音。她的儿子又是皇帝,百官又有他哥哥统领,那真是江山固若金汤。天下第一有权势的女人,到了这里,可以说何太后什么都有了。
但是,拥有整个天下的何太后,却有一样东西她从来没有过,就是感情。
好在没有不要紧,她现在,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去寻找了。
六月的第一天,秦峰硬挺着起床,他的美人鱼们都在邺城,因此他这一段时间十分火大。
秦峰洗漱妥当,就去他的前将军官署处理公务。
东汉朝廷经历过两次剧变后,变动很大。秦峰多次提出外调为大汉镇守一方,何进舍不得他离开身边,不同意。何进表示,袁隗老了,过一段时间,就提拔秦峰当太尉。
何进都承诺让秦峰当三公了,若是秦峰还要外调,不免就会引起猜忌。他也只好收拾心神,静待其他机会的出现。
秦峰没能成功外调,但何进为了执掌天下大权,外放出去了很多嫡系人马,比如刘岱就是衮州牧。其实,后来的十八路诸侯,大半都是何进放出去的。
这让天下各州的形势,渐渐逼近诸侯割据时候的模样。
从西北开始,凉州牧是董卓,精兵二十万,实力最强横。西川州牧是刘焉,据说在天府之国过的很嗨皮。
并州牧是丁原。
幽州牧是刘虞。
冀州牧是韩馥。
衮州牧是刘岱。
皇甫嵩是青州牧,但由于朝廷动荡,一直没有成行,暂由孔北海管理州里事物。
豫州牧是孔伷。
徐州牧是陶谦。
扬州牧是陈温。陈温,字元悌,汝南人,官至扬州刺史。曹操起兵时陈温供以兵卒,后身死。陈寿认为陈温为袁术所杀,而裴松之则以为陈温死于疾病。
荆州牧是王睿,王睿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多少信息,但有一句话,“王睿为孙坚所杀,董卓上书派刘表继任。”
司隶是司隶校尉袁绍在管着。
雍州的行政区还没有正式成立,长安属于直辖,其他西北地方都是董卓的地盘。
转眼就到了下午,秦峰就打算找曹操和袁绍他们喝点,毕竟,或许很快就再也聚不到一起了。就在他琢磨着是不是也叫上刘备的时候,典韦走了进来,道:“主公,常侍德全来了。”
又用完了?这流量是不是太大了?
德全虽然没有如同十常侍一样执掌皇宫事务,但他却是何太后的心腹。何太后现在是天下第一有权势的怨妇,怨妇美丽、有权、有钱,但内心空虚,空虚就要找事,是最不能得罪的。
少顷,德全进来了,笑道:“侯爷,太后召您入宫。”
秦峰看了看外面的夕阳,十分警惕,道:“德全常侍,太后召本侯何事?”
德全完全无害的表情,道:“太后召侯爷商量一下宫禁的事情。”
“嗯?”秦峰眼珠乱转,他兼职执金吾,对禁军有管辖权,这理由是相当的充分。
明天去行不行?但秦峰没有说出来,毕竟大领导找你,别说黄昏了,就算是半夜十二点,也是要第一时间到位的,你还不能有怨言。
小半个时辰后,秦峰没有进北宫,北宫是后宫,他是不能进的。不过他来到位于北宫南边的长乐宫,长乐宫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宫殿,是专门供太后居住的地方。
长乐宫,一听就是想要太后快乐,但是东汉后一百年,没有快乐的,出事的倒是不少。不但太后出事,皇帝也出事,大多早早就嗝屁了。或许就是有感于此,董卓也迁都,曹操也迁都,就是不跟这玩了。
秦峰进了长乐宫,就看到何太后坐在凤座上。秦峰急忙见礼,“千岁千千岁,不知太后何事召微臣来?”
何太后眼睛明亮,胸前一阵起伏,娇声道:“这许多年了,侯爷为我汉室操劳,哀家早有心款待侯爷,却是一直没有机会。”
秦峰小心肝一阵噗通噗通乱跳,退堂小鼓就敲了起来。
何太后就吩咐德全,在台下设席,请秦峰同饮。
秦峰本来是要找曹袁刘喝酒的,没想到没喝成,反而是在皇宫里面,陪着太后开喝了,这说出去,谁信?
他无奈,只能开喝。
喝酒不能干喝,得聊天。秦峰作为唯一一名男宾,他就开“吹”了,后世的见闻咔咔咔一说,何太后总是瞪圆了美丽的大眼睛。
何太后虽然没有多说话,但大送“秋天的菠菜”。
下一个月才是秋天,这时候就有“菠菜”吃了,秦峰大呼受不了。
其实,秦峰也不是第一次和太后独处。以前灵帝老板活着的时候,老板很忙,顾不上何氏。何氏作为老板娘,十分抑郁,就会出宫散散心,就会找秦峰来护驾。
一来二去,也是熟了。若是用后世的关系论,虽然不是女朋友,但也是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总是关心着何太后。
若是秦峰对何太后没有感觉,那绝对是假的。理智告诉他,绝对不能再深入的发展下去。因为若是发生了感情,何太后的身份,会让他无法收场。
秦峰是不会当吕不韦的,更不会当多尔衮。他是要争那个位置的,若是发生感情,将来必定是决裂,心碎。
也不知什么时候,何太后有了酒意,美酒加荷尔蒙加肾上腺。何太后就一副烈火的模样,竟然是走下凤位,来到秦峰对桌而坐。
红唇欲滴,加上任由采摘的模样,秦峰大呼受不了。他是过来人,怎能不知何太后心里的想法,心说少年才俊比比皆是,为什么要来找我?
然而秦峰到底是想歪了一些,虽然何太后守了多年的空闺,但她可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她只想寻找到真的感情,而秦峰就是她认定的那个人。
芳香扑面,秦峰受不了了,急忙起身,道:“太后,微臣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跐溜,秦峰就跑了。
何太后幽怨望着消失的背影,她多年的抑郁已是怨妇。之前,她总是能够在外出的时候,感受到秦峰丝丝的关心。她认准了秦峰,这辈子都不会改了。越是得不到,她越是想得紧。
何太后能够从秦峰那里感受到关怀,这是秦峰上辈子遗留的,也有这辈子的。何太后便想到,或许是因为她的身份,让秦峰望而止步。那么,她就应该主动一些。
话说秦峰出了宫,热风一吹,更加感到浑身躁动受不了。想起何太后勾魂的模样和身段,就是鸡冻不已。
这时候,对面跑来两匹乱晃荡跑路的马,定睛一看,原来是喝多的曹操和袁绍。
曹操见到秦峰,脸黑,道:“子进,你跑哪里去了,找你找不到。”
袁绍哈哈一笑,道:“子进你今天是亏大了,十个八个小妮子,洛阳楼的新鲜货色。”说着,他就挠了挠裤裆,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曹操和袁绍哪里知道,秦峰刚刚拒绝了天下第一夫人。便是一千一百个小妮子加起来,也不及何太后小脚丫上的一根指头。
话说到了第二天,秦峰更加硬挺着起床,一出门就开练了,先是五公里跑步,又是骑马射箭耍大枪。
出了一身汗,又洗了个凉水澡,愣是没有镇静下来。以往都能镇静下来,这次没成功,秦峰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秦峰就很想回邺城,不全是因为夫人在邺城,而是时至今日,留在洛阳,就是留在了是非之地,是非不单单只是何太后。相信根据现在的形势,过不了多长时间,董卓进京的历史时间就要发生了。
董卓若是来,秦峰还在洛阳的话,恐怕就很难出京了。
“不行,要去找何进……。”
下午。
秦峰暗骂着从何进的大将军出来了,他前期爬体制爬的太好,何进引他为左膀右臂。何进正在琢磨着对付十常侍,他不让秦峰走。
何进拍着胸脯说道:“子进,过了年,先帝许诺袁隗的任期就到期了,到时候我就启奏太后,升你为三公太尉加太傅。”
大领导都这么说了,秦峰还能说啥。他再说啥,大领导一怒,事情就更加不好办了。
秦峰回到府邸的时候,又已经是黄昏。
“主公,德全常侍已经等待多时了。”许褚回报道。
吾靠!
半个时辰后,大领导召见,秦峰不得不再次入宫。
秦峰又来到了长乐宫,一看,好家伙,席面又办好了。上等美酒,东海的大虾,荆州的螃蟹,幽州的虎鞭。虎鞭,这啥意思?
他生怕酒后出事,他想好了,“千岁千千岁……,臣戒酒了。”
他戒酒了,想来就不用喝了。
谁知何太后幽怨的模样,眼睛都有泪花了,娇呼道:“难道,哀家这里,一杯酒都不能喝吗?只是一杯酒……。”
“一杯?”秦峰琢磨一下,一杯肯定喝不多,没事。
于是乎,秦峰就举杯,刺溜,喝了。
这酒杯还没有放下,秦峰就感到头昏眼花,看何皇后的模样都是双影。他大惊失色,坏了,这是被下药了。他就说赶紧起身跑路,但为时已晚,一个跟头就砸在了地上。
当秦峰闻到体香的时候,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乱世的序幕(一)
第二天,明媚的阳光普照皇宫,照耀每一个角落。
“许老捻,许老捻,主公呢?”典韦来到皇宫外的等待区,就见许褚整个人趴在马上,睡着了。
许褚醒来,抹了抹嘴角的口水,伸了个懒腰道:“主公进宫了,还没有出来。”
典韦心急,道:“不会是出什么事情了吧?”
许褚不满道:“说啥的这是?禁军里有不少情报卫的人,出事了早就来报了。”
“那倒是……。”典韦挠了挠头。
同一时间,太后的长乐宫里,一声男人的惊叫,传遍了内外。
宫外,许褚一阵机灵,叫道:“我好想听到主公的叫声了,典老黑,你听到了没有?”
典韦侧耳倾听,什么都没有听到,嘲笑道:“许老捻,你还没睡醒吧。”
长乐宫。
秦峰的惊叫,惊醒了枕边的梦中人。
何太后起身的时候,忽然发现上身一凉,急忙就用被褥裹住身子,就脸红了。
而秦峰看着身边显然是没穿衣服的太后,他一掀自己的被子瞅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
自古以来,都是女人被下药,到了秦峰这里倒好,他一个大老爷们,竟然被女人下了药。
秦峰便感到,他不行了。脸色阴晴不定,不知所措。
何太后见到秦峰这样的模样,哭了,道:“这么多年了,难道侯爷看不出哀家的心意。侯爷难道不能分出一点点心意,来对待哀家吗?若是侯爷愿意,哀家愿意抛弃现在的身份,以平常人的身份,嫁到侯爷府上。”
太后下嫁。
秦峰当时就蒙圈了,嫁是能够嫁的。但是,大将军何进以及百官会把秦峰活生生给吞了。什么名声威望威信就全没了,什么名臣良将,一定会飘来一阵白眼,然而转身就走。
然而说实话,秦峰对何太后是有感情的。前世里,也是因为他,何太后才做出许多的事情来。
秦峰遥想前世今生,多少有些不舍,但他必须有所取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而何太后渴盼的望着他。乃至于,也不知什么时候,何太后抱住了秦峰的胳膊,生怕他忽然消失在面前。
何太后仿佛回到了少女的时候,她终于找到了她可以托付一生的人,然而,她必须等待这个人对她的“判决”。
很长一段时间后,秦峰从温暖的怀抱里脱出胳膊,淡淡说道:“太后,我们是不可能的。今天的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臣告退。”
秦峰一咬牙,飞身下床,抱起一旁的衣物,就急急忙忙开溜了。
身后,传来何太后委屈、痛苦的哭声。她终于有了可以自己选择的权利,她选择了这个男人。她能够觉察出秦峰心里有她,她认为是身份隔阂了他们。她想着生米煮成熟饭,就能够打破这层身份的隔阂。然而,却是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
秦峰心里的确是有何太后,这来自于前世,也来自于今生。但由于何氏的身份加上少帝刘辩,他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他只能违心,去逃避了。
秦峰顺利出宫后,大出一口气,又感到特别对不起何太后。他也是身不由己,就急急忙忙回家,闭门不出。
七日后,189年六月中旬,董太后于河间驿庭突发疾病死翘翘的消息传来。
又五日,董太后的灵柩回京,葬于文陵。
其实,董太后是何进杀的,为得是斩草除根。何进为了避嫌,托病在家不出来。
这一日,六月十五。
袁绍来到了大将军府,道:“大将军,外面有流言,说是大将军鸩杀了董后,欲谋大事。”
何进心底一紧,薄弱大怒:拽掉了额头上的白布条子,怒道:“这一定是有人诬陷我!”
袁绍来到这里就是提醒何进的,他说道:“此必定是宦官所为,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内竖,机谋不密,反受其殃。今大将军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尽力,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何进微微点头,道:“你是司隶校尉,你去查一查流言具体起于何处,再商议后事。”
袁绍就开始暗中侦查。
十常侍把持朝政多年,手底下也是有人的。就有中都徒,也就是司隶校尉部的“探员”,将袁绍暗查的事情报告给了张让。
流言的事情,是十常侍的一个计策。
自从蹇硕死了后,十常侍就成了九常侍,但张让他们提拔了一个叫宋典的大太监上来,补足了十常侍之数。这个计策,就是宋典想出来的。
十常侍得到消息后,他们就按照计划,一起去找何太后。
长秋宫里,何太后坐在凤塌上,阴沉着脸。
张让等人早就得知,何太后这些日子以来,每日都会大发脾气,惩罚太监和宫女,性情大变。他们看到何太后面色不善,心里也是一阵发毛。自从皇子辩登上皇位后,何太后一直都是很高兴,为什么突然变成这样,他们也是不解。
不过何太后心情不好,易怒,对十常侍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人心情不好,就会容易怀疑人,容易收拾人。
“千岁千千岁……。”
十常侍一阵跪拜,那恭敬,那礼节,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不愧是干了一辈子的大太监。
“何事?”何太后冷着脸问道。
张让急忙道:“太后,外面都在说,是大将军杀的董太后,欲谋大事。”
何太后娇哼一声,“死了活该。”
十常侍暗中对视一眼,心里一紧。好在何太后很快就问道:“大事,欲谋什么大事?”
张让松了口气,赶紧给何进“上眼药”,道:“别怪老奴直言,今大将军执掌朝纲,若行王莽之事,无人能够抵挡。”
何太后吃了一惊,虽然她和何进是兄妹,但自古天家无情,为了皇位,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出来。以往血粼粼的历史教训,从何太后脑中一闪而过。何太后怒道:“都是不可信任的,枉顾哀家对他们的信任。”
十常侍虽然不知太后为何用复数的人称,但闻言欣喜,太后生气了,这对十常侍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何太后深知,欲成大事,兵权是最重要的。她就写下了一份诰书,交给张让,道:“从现在开始,禁军暂由张常侍执掌,直到有哀家另外的命令下达。”
于是,张让他们就暂时执掌了禁军。
张让他们十分欣喜。
这也能够看出,皇家怀疑大臣后,身边就没有可用之人,只能用太监。
若是何太后和何进反目,张让他们就能够从中取事了。这个计策还是双保险,就算没有反目,一定也会出现间隙。何太后外面没有可用的人,身边只有太监。自然会重用张让他们,张让他们有了何太后这张保命符,在面对何进的时候,就又会立于不败之地。
张让他们哪里知道,何太后本来已经在外面找了一个最体己的人,但是……。
何太后生怕张让说的事情成真,她将禁军的权利交给张让后,就让张让派人去找弟弟何苗。
张让他们离开长秋宫,回到自己的殿里。
十常侍欣喜围坐一圈,跟圆桌会议的架势一样。
张让喜不自胜道:“此必定是太后想要从何苗这里得到消息,咱们的机会来了。”
中常侍赵忠道:“何苗爱财,我们重金送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决口不提何进的事情,只让何苗为我们说好话。”
于是乎,十常侍就行动了起来。
一个时辰后,何苗进宫。
何太后就在南宫御书房,召见了何苗,冷问道:“外面皆说你大哥欲谋大事,不知是何大事?
何苗看到姐姐气性很大,急忙道:“大哥那里有什么大事。但他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此取乱之道也。人们见到这许多事情,故而有这样的流言。”
由于何太后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对她打击很大,这让她性情大变,变的谁也不相信。对于何苗所说,将信将疑。
同一时间。
大将军府。
袁绍来找何进,“大将军,有确切的情报,流言来自宫中,就是十常侍散布的。”他提出了他的见解,“任由这样下去,必定被十常侍所害。只有杀了宦官,才能永除后患!”
发生了董太后的事情后,何进早就想要对付十常侍,如今看来,已经是迫在眉睫。他重重点头,道:“此事当雷霆发动,不可传与过多人知晓。谁人可以用之?”
袁绍毫不犹豫,道:“前将军秦峰,后将军曹操,是自己人,可用。”
何进也是这么想的,道:“你三人实乃我的臂膀,待得大事成了,必重用。”
袁绍大喜过望,道:“既如此,大将军请发兵,吾等立刻带兵进宫,诛杀宦官。”
谁知何进又摇了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宫中有陛下有太后,我们作为外臣,不请命就带兵入宫杀十常侍,与造反何异?此事还需要得到太后的同意……。”
袁绍闻言一愣,就有些不满何进的犹豫不决。
何进急忙道:“这次,我一定会据理力争,太后一定会同意的。本初马上去找子进和孟德来,等我回来后,咱们马上动手!”
于是,二人一起出府,袁绍去找秦峰和曹操,何进急急入宫。
一时间,洛阳虽然依旧繁华和平静。但私底下,十常侍、何进纷纷行动,又是风雨欲来。这也说明了从汉灵帝死后,东汉朝廷不稳定的形势,各势力为了争权夺利,阴谋不断,真是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实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
也不知,这一次,鹿死谁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一章乱世的序幕(二)
洛阳城,大将军府,议事厅。
秦峰、曹操、袁绍,都在厅中等待。
三人心情各不相同,但都带着热切。
曹操和袁绍热切何进终于开始了铲除十常侍的行动。而秦峰热切“历史的快车”,正在高速开往乱世。
还是那句话,让秦峰开创一个乱世的局面,十分艰难,他必定因此失去名声和威信。只有“历史的快车”按照原有的历史开往乱世,对秦峰才是最好的局面。
三人等待许久,就有些座不下去了。
曹操起身,就在厅中转悠了几圈,最终忍不住问道:“子进,你看此事能成吗?”
秦峰琢磨了一番,道:“我看够呛,太后恐怕不会同意进宫杀十常侍那些人。”
袁绍顿时头大,道:“不可能吧?太后可是大将军的亲妹妹。”
秦峰了解历史,因此透彻的很,闻言淡淡道:“亲兄弟还明算账,别说兄妹了。”
曹操和袁绍不相信会是这样一个结果,但他们没有多说。又全部座了下来,开始琢磨若是果真如同秦峰所说,可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何进在南宫御书房,见到了何太后。
何进见礼问安,何太后问了问母亲平安,何进说了一番家话后,就说到了正题,道:“董太后提拔十常侍统领禁省,参与政务,太后为何不免去他们?这些宦官怀有异心,昔先帝之时,就屡次加害百官,不可不除。”
何太后一阵冷笑,何进看的有些发毛,他从来没有见过妹妹这么阴冷的模样。
何太后冷道:“外面皆说你要谋大事,你是要造反吗?”
何进大吃一惊,道:“妹妹何出此言,你我骨肉一奶同胞,哥哥岂会造反?昔日我家还是平常百姓之时,哥哥起早贪黑,全是为了你们,妹妹竟然如此说,哥哥实在寒心……。”
何太后面色缓和了一些,她信了大多,但还保留了几分,就说道:“中官统领禁省,是汉家历代的规矩。先帝新弃天下,尔欲诛杀旧臣,非重宗庙也。既然你没有如同外面传言一样谋求“大事”,就不要杀十常侍了。你杀了十常侍,还会有八常侍,七常侍,你难道都要杀掉吗?”
“这……。”宦官是要有的,果然杀了十常侍还有七常侍八常侍,何进无言以对。好一会后,才道:“太后说的那些流言,就是十常侍散播的,若是留他们,早晚必被其所害。“
何太后早就从何苗那里得到了一些信息,闻言冷笑道:“大将军,你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今无端又欲杀十常侍。世人不明就里,见你要杀陛下近臣,安得不乱想?须知周公恐惧流言时,周公时皆有留言。若是大将军行周公之事,流言不攻自破。”
何太后随后说道:“大将军可以回去了,大将军应该多想想怎么实施政务,辅佐陛下开大汉盛世。而陛下身边,岂能没有近臣服侍?”
何进郁闷不已,唯唯告退。
十常侍马上就得到了消息,张让喜道:“太后已经和何进有了间隙,我们有太后做靠山,何进无法奈何我们。我们当养精蓄锐,等待再起的机会。”
于是乎十常侍弹冠相庆。
洛阳城,大将军府。
何进回来后,秦曹袁起身接住。
曹操和袁绍就忙不迭的问事情如何了,他们本以为事情成了,没想到何进一阵摇头叹息,道:“太后不同意杀十常侍……。”他就将太后所说,照搬说给秦曹袁三人听。
曹操和袁绍吃了一惊,不由钦佩秦峰的眼光独到,看的透彻。
秦峰便感到一切都在历史当中,并为没有影响到历史,而感到庆幸。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拒绝了何太后的交往,已经深深影响了历史。若是他和何太后交往,作为何太后唯一心爱的男人,何太后就这些事情,一定会找他商议。
那么他一定会面临一个两难的情况,那时候他不同意杀十常侍,立刻遗臭万年。他若是同意杀十常侍,何太后必定会听他的,那么历史就会大变,何进就死不了了。
看来,冥冥中自有天意,虽然秦峰影响到了历史,但也是影响历史向原本的轨迹发展。
早前曹操和袁绍因秦峰所说,也在琢磨太后不同意该怎么办。
现在果真是不同意,袁绍一方面服气秦峰的神机妙算,一方面就提议道:“大将军,可调兵直接进宫杀了十常侍,到时候,也由不得太后。”
秦峰哑然,他发现袁绍也够狠的,有时候比曹操还狠。
何进大摇其头,道:“汝等也要为我考虑一下,没有太后同意的情况下强攻进去,我将来如何面对太后?我也不是造反?惹怒了太后,免了我的官职,如何是好?“
众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何进也不是造反,惹怒了太后,就算不被免官,何进也会失去太后的支持,失去太后的支持,大势已去。对于何进来说,就是得不偿失了。
袁绍,曹操便感到,何进一定不会强攻进宫的。
于是袁绍又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历史知名的主意,他说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如此,就不是大将军所为,大将军就可以推脱不知此事,一切都是外兵为了清君侧所为,太后那里就好交代了。”
当袁绍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秦峰浑身一个激灵,他也就知道,乱世的序幕,终于是开始了。
这一次,殿上,谁能举印,这一次,殿下跪拜的千百人中都会有谁?
是秦峰终结乱世,还是曹袁刘中有人崛起。亦或是秦曹袁刘含恨收场,在谜底揭开前,谁也无法说的清楚。
曹操闻言脸色大变,就要开口。秦峰一把就把曹操拉住了,道:“稍安勿躁,且听大将军怎么说。”
何进露出十分赞同的模样,拍案而起道:“此计大妙。陈琳,陈琳呢?”
少顷,大将军府的主薄陈琳来到。
何进就喜悦的说道:“陈主薄,消灭十常侍就在近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你马上写一篇绝佳的檄文,我好派人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
秦峰瞅了一眼陈琳,这位文采横溢的人物,看来就是天生写檄文的。一篇檄文天下大乱,一篇檄文北方一统。
陈琳听说要消灭十常侍,原本十分高兴,随后听到是召集外兵进京杀十常侍,顿时大惊失色。
现在的外兵形势,已经不是以前。
以前,地方兵都是中央招募、训练,军官也是朝廷任命的。但各地叛乱不断后,兵力缺口很大,朝廷的效率有限,无法快速有效的募兵训练,再派遣各地镇压各地叛乱,朝廷因此迫于奔命。
所以就实行了州牧制度,州牧制度后,地方兵都是地方上招募的,地方上训练的,军官也是州牧任命的。虽然快速有效的镇压了各地叛乱,但中央也失去了对地方兵的控制力。
陈琳不单单只是会写檄文,他立刻劝说道:“此时不可,俗语云: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国家大事乎?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如今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带雄兵聚会京都,难保有怀有异心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陈琳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何进掌握中央的兵权,总览朝纲,杀十常侍只需要下定决心,就易如反掌。若是外兵进京进宫,宫禁和城防就会易手他人,若是人家反戈一击,就会取代何进。
曹操呼应道:“此忠言尔。”
袁绍大怒,合着他说的就是谗言了?他气红脸道:“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谁敢放肆?”
其实,到了现在,敢放肆的人太多了。就连袁绍都敢劝说何进强行闯入皇宫,这就是造反,其他人还有什么不敢的?
只不过,许多人对于一些事情看不透,这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离奇”事情发生。当然,看透的人认为“离奇”,看不透的人认为本来就应该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