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达人秀-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刹那间,崇祯那属于至尊者的气势释放出来,一手更是抖动了一下衣袖。
  这一番话语,就像平地一声惊雷,着实镇住了大门旁的众护卫,胆敢威胁福王府,胆敢直呼世子的名姓之人,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
  尤其是看到崇祯所表现的那份气度,没有丝毫虚张声势的味道,更是让他们非常的忌惮,即便沉稳如护卫队长,眸子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心中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恐怕对方的来头不小,并不惧怕福王的威势。
  护卫队长刚想说什么,却被一个轻浮的护卫抢先了,所打断。
  “哼~你算什么东西?世子的名姓也是你能叫的?”
  轻浮的年轻护卫连连喝问完之后,脸上现出洋洋得意之色,进而颇为自得的炫耀道:“就算是当今的皇上来了,见到我们家世子,也要叫一声,堂兄!世子岂是你这种人能够呼来喝去的?放眼于天下,谁人敢对皇叔福王不客气?”
  崇祯的眼睛微眯,深邃的眸子光芒闪动,心里却是暗暗长舒了一口气,尽量控制住胸中的怒火,这一番的试探,在王之心还未回来之前,至少有五成的把握,可以确定田秀英就在王府,朱由崧已经回来了。
  “谁啊?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在福王府门聚众前闹事儿?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将这些贱民驱离,如若反抗,格杀勿论,还真反了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狗东西!”
  一个年轻而张扬的声音突兀的响起,打破了短暂的平静,更是将紧张的气氛推到了新的层次。
  很显然,那个轻浮的年轻护卫极为熟悉这个声音,闻之顿时就是一喜,脸上现出浓浓的谄媚之意,转身向前走去,虽还未见到人,却先讨好道:“黄管家,你终于来了,没有你的主持大局,今天的事情还真不好处理,没有人有那个胆魄定夺。除你之外,没人能镇得住这些宵小之辈,不开眼的东西。”
  众王府护卫纷纷而动,自动让出了一米多宽的狭长过道,簇拥之间,一个少年故作一副老气横秋的模样,迈步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缓缓走来,一张下巴抬得极高,以鼻孔对着崇祯等人。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福王府的管家黄澍鋃,也就是福王世子朱由崧的小舅子。
  当然,还是指挥使佥事黄奇瑞的独子。
  俗话说,王府的小吏也有品阶,虽无官职,但也比一般的知县要高上一些。
  此刻,黄澍鋃不像是福王府的管家,更像一名知府,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凭着身后的后台,颇为张扬不可一世,丝毫不将崇祯聚集的这么多人放在眼里。
  “不错,不错,你小子很不错,很有前途!”
  很显然,走出众人的黄澍鋃,听到年轻护卫的恭维,很是受用,笑着轻轻弹头,心情不错的回应了一句,但看到没有一个护卫动作,执行自己的命令,神情顿时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黄澍鋃刚想发作,再看到聚集在王府门前的人足有五六十人,还在不断增加,神色顿时一僵,将到嘴的话语咽了回去,改口说道:“你们有什么好闹得?不就是一个女人吗?而且,世子已经准备纳其为侧室,你们家老爷也就成为了皇亲国戚,这是好事儿,别闹了,全都散去吧~!”
  这个时候,王之心出现在了人群之中,来到了崇祯的面前,附耳说道:“皇上,福王府的所有厂卫暗手全都启动了,只要咱们这边一发出信号,他们那边立即就会行动,控制住福王和福王世子的同时,确保贵妃娘娘的安全。”
  崇祯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轻轻点了点头,并未有过多的表示,直直地看向黄澍鋃等人,眸子中闪过一丝凛冽的杀意,嘴角噙着一抹冷笑。
  与此同时,看到这种情况,黄澍鋃也有了判断,深深地知道,以前的那种狐假虎威手段,现在已经没有了多大震慑作用,脑袋微偏,压低着声音,对着护卫队长小声吩咐道:“现在立即让人从后门溜出去,向我父亲搬救兵。同时,一会儿打起来的时候,让人趁乱溜走,两手准备,同时向我父亲求援。”
  “是,黄管家,属下明白。”
  听到护卫队长的答应之后,黄澍鋃凝重的神情流露出一丝满意之色,轻轻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补充道:“只要守住了大门,坚持到家父带兵前来,所有的麻烦就不再是麻烦。”
  自认为悄无声息地做好了这一系列的安排,黄澍鋃心安了许多,但看向对面的神色依旧凝重无比,右手紧握,缓缓后退,一副即将大战的准备。
  当黄澍鋃在悄悄地部署之时,李若珪出现在了崇祯的面前,快速地说道:“公子,事情已经办妥了,人已经拿下了。”
  在这一刻,面色平静的崇祯,心中才是真正的大定,唯有真正的控制了黄奇瑞,他接下来的行动才是有所无保障,风险降到最低。
  “上,将这些聚众闹事的无赖全部斩杀!”


第一百零二章 震慑

  黄澍鋃猛然的暴喝一声,那年轻的面孔显得略微有一些狰狞,手掌为之一挥的同时,在身旁的护卫纷纷前冲之际,他却在快速倒退,脸上闪过一丝狡诈之意。
  笑吟吟的模样,显得对接下来的事情很自信。
  一切都不过发生在那么一瞬间,从爆喝出那么一句话,再到后续的一连串动作,都不过是几个呼吸的时间,黄澍鋃做得很是流畅,可谓是一气呵成。
  这一刻,黄澍鋃的脑海里浮现一个念头,自己退到福王府,关住大门,有着身前的这些护卫暂时抵挡,足以让他从容而退,足以坚持到身为指挥佥事的到来。
  凭着福王府的建造规格,就算是数百人强攻,至少也能坚持一两个时辰!
  黄澍鋃的嘴角噙着一抹冷笑,隐隐有一些嘲讽,显得很是不屑和蔑视,好像是在无声的说,就这么一点人,也敢强攻福王府,也敢在这洛阳城内闹事儿,真是自不量力,与取死何异?
  与此同时,崇祯也没有再等待,右手微微抖动,衣袖翻滚之间,燧发枪顺势而落,出现在手中。
  眸子中寒光闪烁,杀意凛然,崇祯猛地抬起右手,燧发枪的枪口直指不断倒退的黄澍鋃,砰地一声大响之后,随之暴喝道:“行动!胆敢抵抗和阻拦者,格杀勿论!”
  砰砰砰。。。。
  又是几声枪响,随着黄澍鋃的身死,胸前被打了一个血洞,应声而倒之时,又有几名护卫相继而亡,倒在两扇大门之前。
  只见,除了崇祯手持着燧发枪,以杨启聪为首的几名绝声卫,也是人手一把燧发枪,将崇祯护在最里面,和锦衣卫形成了好几层的防护。
  惊人的变故,起到了极大的威慑性!
  这一刻,随着连续几声枪响,黄澍鋃与几名王府护卫先后倒地而亡,场面短暂地沉寂了一下,所有人都被这一瞬间的变故所惊,手上的动作条件反射的一滞,弥漫开来的浓浓血腥味,更是刺激着他们紧张的神经。
  燧发枪这等未知的火器,尤其是神秘莫测的射杀效果,让人防不胜防,还有那震撼人的杀伤力,不仅王府护卫,就连崇祯周边的一些人,情不自禁的生出莫名的恐惧感。
  见此情形,李若珪快速而行,上前一步,同时,从腰间取出代表锦衣卫的腰牌,悬在半空,将其正面对着众王府护卫,大喝道:“锦衣卫办事,闲杂人等,退到两旁,速速放下兵器,莫要顽固不化,不知进退,而累及到家人!”
  很显然,李若珪这一声带着极具威胁的爆喝,随着亮明己方身份,起到了极大的震慑效果,原本想要继续厮杀的王府护卫动作再次一滞,这才是真正的停了下来。
  作为朝廷的两大特殊机构之一,无人不晓锦衣卫的存在,无人不知道他们拥有莫大的权力,上到皇亲国戚、各地藩王,下至普通官员,无需六部和内阁的批捕手续和行,都可以直接抓取,关入大牢之中,进行审问。
  所以,锦衣卫和东厂是令天下人窒息和恐惧的存在,只因为他们手中的莫大权力,前者主要针对于官员、皇亲国戚和藩王,后者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权力拓展,可以监察和搜捕普通百姓,不需要任何的手续。
  仅此一点,就可以知道,天启年间,掌握这锦衣卫和东厂的魏忠贤,有多么的可怕?有多么的权势滔天?为何让朝中的那些大臣深深忌惮?
  缓缓而退,王府护卫再也不敢向前冲杀,但也没有立即相信李若珪的话语,护卫队长更是强撑着镇定地喊道:“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们就是锦衣卫?而且,我们怎么知道这腰牌是真是假?”
  “嘿嘿。。。”
  李若珪狞声一笑,并未理会对方的置问,大手一挥,在场的锦衣卫全都退去了伪装,现出锦衣卫特有的飞鱼服,人人从怀里取出了标志性的帽子,佩戴整齐。
  这一刻,在那一身飞鱼服的映衬之下,众王府护卫这才发现,对方手持的短窄利刃,赫然就是绣春刀,锦衣卫的标配!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了李若珪的身份,几乎没有假的可能。
  “哼真是愚蠢,稍有一点脑子,就不会质疑我们的身份,这么一点人,胆敢在洛阳城闹事,胆敢硬闯福王府,怎么可能没有自持之处?”
  听到李若珪的不屑与嘲讽之言,护卫队长的眼皮跳动了一下,刚想要下命令,让人发下兵器,锵琅琅,一阵兵器落地的声响此起彼伏,使得护卫队长一阵错愕,回头望去,早就有许多的王府护卫放下了刀械,蹲到了一旁。
  咻咻咻。。。。
  箭矢划破空气的声音骤然响起,护卫队长还有其他人还处于错愕之中的时候,又有十几名动作稍慢的王府倒在血泊之中,再无声息,这次出手的却是绝声卫,杨启聪的那些手下,左手平抬,露出了他们手臂上的袖珍弩箭。
  “李若珪,还跟他们废话什么?再有人不听使唤,这些王府护卫再不老实的交出兵器,退到一旁,杀了就是。”
  崇祯幽幽的话语,使得李若珪一个激灵,敏感地嗅到崇祯有一些不满,随之想到了田贵妃,还在王府之中,心里暗骂自己一声“愚蠢”,当即回道:“是,公子!”
  紧接着,李若珪转过身来,面对着众王府护卫,大手一挥,喝道:“上,如遇冥顽不灵之人,胆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这一刻,看着李若珪冲进福王府,崇祯的反应虽然冷漠,但心里却是非常满意,李若珪的这一些安排,整个过程的表现,亮出锦衣卫的身份,却不暴露自己,已经非常不错、
  “杀啊。。。我们是锦衣卫,在执行公干。。。。闪开。。。。我们是锦衣卫。。。。”
  福王府传来各种嘈杂的声音,还有各种打斗,以及越来越浓郁的血腥味,听着自福王府传出的一系列消息,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崇祯”虽然知道锦衣卫的莫大权柄,莫大特权,还是被他的威慑性震惊了。
  加上潜伏的厂卫,不过是一百多人,居然就占领了福王府,居然就控制了那数百人的王府护卫。
  当然,无法忽视的一点,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不仅仅是锦衣卫往日积累的凶名,主要的还是,他们代表着天子,背后有着朝廷作为靠山。
  就算像是藩王这样的皇亲宗室,也能先行捉拿,再上报朝廷,上报的主要还是皇帝,而不是刑部这样的司法部门。
  明天就要上架了,激动的有一些平静不下来,既期待,又忐忑紧张,期待有多人真得在追这本书,忐忑紧张的是,担心看得人不多,成绩不理想。
  那个。。。厚个脸皮预约一下,预约各位巨巨的月初保底月票喔


第一百零三章 削藩的大概策略

  行动异常的顺利,完全出乎崇祯的意料,有一些让他难以相信,堂堂的福王府,诸王之中的首富,地位极为尊崇的福王朱常洵的府邸,居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控制住了。
  一时间,“崇祯”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回想起关于明朝宗室的管理制度,对待藩王的变迁。
  朱元璋立国之初,对外,不仅继承了蒙古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对内,也搞起了蒙古人分封几大汗国的封建模式。
  不同的是,当年的蒙古人,是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四五个汗国,而朱元璋,则是在地域更小的东南大陆上,建立了更小更杂的“小汗国”!
  关键的是,这些“小汗国”的数量并不固定,只会越来越多,固定的疆域,总是有分封的极限。
  思绪百转千回之间,在无聊的等待之中,“崇祯”又想了想明朝的削藩演变历程,朱元璋去世之后,继任者的建文皇帝,就开始了他的削藩举措。
  首先就是削去藩王的军事权和行政权,规定地方亲王不得节制当地的文官武将,禁止他们不得干涉地方的事务,更是寻找诸多借口,处分和逮捕了部分亲王。
  一时间,诸王人人自危,风声鹤唳,仅仅是有人告发,或者说是无中生有,湘王朱柏意图谋反,后者就吓得**而亡。
  仅此一点,足可见当时削藩的氛围有多么的紧张,有多么的令人恐惧,可以让一个藩王自杀。
  不言而喻,建文帝的操之过急了,也就酿成了后来的靖难之役。
  再到后来的朱棣,为了笼络诸王,稳固地位,虽然恢复了藩王的种种特殊权利,但很快就翻了脸,继续执行建文帝的削藩之策,不断地削弱各地的藩王实力。
  渐渐地,各地藩王被剥夺拥兵自重的依仗。
  翻开明史不难发现,以后的历代明朝皇帝,都在贯彻和执行着削藩之策,并进一步的将其发扬光大恩威并施之间,几乎完全收缴了藩王们所辖的护卫,也形成了系统性的削藩之策,越来越完善,。
  禁止二王相见,禁止宗室与勋贵联姻,禁止宗室出仕,禁止宗室来京、朝觐奏事,禁止藩王私自出城,以及废止藩王的其他一些特权,等等。
  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在那些削藩政策的作用之下,形成了“爱的包养”,诸王等同于被朝廷保养了起来,形同于废人,存在的唯一价值,那就是为宗室繁衍生息,增加种族的人口数量。
  时至今日,到了崇祯年间的时候,那些藩王更加的没有丝毫威胁可言,完全被束缚在藩地的驻城之中,没有朝廷的允许,根本就不能踏出驻城一步,更不用说什么豢养甲士了?
  这一刻,“崇祯”的眸光闪烁,心中豁然开朗,猛然一松的同时,不禁暗道:“削藩,自朱元璋开始,提前挖掘历代皇帝留下的‘宝藏’,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到了这个时候,诸王无权无人,只有一身的财富,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资本,形同于被圈养的肥猪,砧板上的鱼肉。眼前的这个福王,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仅仅是出动了锦衣卫,就能将其拿了下来。”
  恍惚间,“崇祯”不禁想起了现代的一句话,极富有哲理,圈养起来的老虎,供游人参观的老虎,即便是爪牙犹在,但没有了应有的锋利,也没有了属于老虎的那种野外野性,不再狩猎觅食,与一只温顺的猫咪何异?
  明朝的藩王不就是如此吗?
  只能龟缩在藩王府,最多只能在城中游走,以赡养的方式,完全被抱养起来,隔离了与外界的联系,不得与勋贵交往,藩王也就彻底失去了爪牙,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崇祯”轻轻一点头,脸上洋溢着意味深长之色,心中那道无形的枷锁被打破,对于诸王的忌惮,几乎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嗯。。。只要手段不要太过于激烈,给诸王一条后路,让他们看到生的希望,并赋予一些人身自由,可以下海经商,可以入仕当官,可以出入为将为相,在大势所趋之下,未尝不愿意放弃那些财富和土地,像一个正常人生活,可以游走于天下,不再受那些削藩之策的束缚。”
  崇祯的嘴里念念有词,发出模糊之音,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策略,如何安排那些被削去亲王爵位的宗室,虽然削去了他们种种特权,没收了那惊人的财富,但也赋予了个人自由。
  渐渐地,崇祯的脸上现出一抹笑意,颇有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味道,心中暗想,别怪我的手太黑,你们现在没有了这些惊人的财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总比没命要好,总比便宜了别人要强,大明存在一天,你们这些宗室依旧是特殊的群体。
  这个时候,“崇祯”想起了那些藩王的下场,或是被各路起义军所杀,或是被清军所斩,没有一个好下场,一家子全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自己这一些不近人情的动作,也是救了他们和他们一家满门一命。
  就在这时,巡按御史毛九华带了一队城防营走来,替天子巡视,毛九华又怎么可能不认识崇祯?
  来到近前,刚要行礼,就要说些什么,却被崇祯挥手阻止了。。。
  “我现在还不想暴露身份,不用这么多礼节,人前喊我尤公子即可。”
  毛九华只是愣了那么一下,转瞬就反应了过来,将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改口说道:“公子,下官现在改如何做?”
  崇祯微微一笑,露出满意之色,并未立即回应毛九华,而是看向了福王府的方向,嘴唇微动,淡淡地说道:“杨启聪,可以撤开绝声卫了,让毛大人率兵进去,配合李若珪他们控制住福王府。”
  杨启聪轻轻点头,双手轻划,作出了一连串的手语,护在崇祯的绝声卫,也就是堵在福王府的那些大汉,立即让出了两米多宽的通道,毛九华随之走出了护卫圈,率领着城防营,进入了福王府。
  崇祯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片刻之后,福王府不再有丝毫的打斗之声,这才向福王府走去,同时招呼道:“走,杨启聪,咱们也进去看看,早就听闻,福王府可是能够比拟于皇宫宫殿的存在,远胜于其他藩王府。神宗之时,婚费花销了三十万之巨,营造福王的邸第(达官显贵的府第)多达二十八万,十倍于常制!”


第一百零四章 悲催的父子俩(一更)

  南阳府南阳城内,唐王府之中。
  作为亲王府的宦官机构,有着人事行政、管理和责罚王府人员的职责,承奉司的权力很大,有着正、副两个首领,分别有着正、从六品的官阶,地位几乎仅次于王爷。
  当然,所谓的地位,仅限于王府之内,相对于那些王府护卫、下人以及婢女而言。
  像往常一样,两名护卫守在承奉司的门前,一个年纪稍大,一个正值壮年,百无聊之下,见四周无人,两人小声地攀谈着,打发无聊的时间,话语里却隐隐透着担忧之意。
  “哎。。。同是王爷的子嗣,世子和小世子却是这样的待遇,不过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过错,就被关入了这承奉司之内,这一关就是十五年,真是可怜啊”
  “是啊,确实是让人心生同情,堂堂的皇室宗亲,却被关进了承奉司之内,十几年无人过问。尤其是在囚房中的待遇,还比不上普通的囚犯。”
  “细细算来,小世子被关进承奉司之时,也就十几岁,十五年过去了,如今也是二十六岁的大小伙了,其他宗亲这般年纪之时,早就成亲,生儿育女了,小世子却。。。哎。。。不说也罢”
  。。。。。。
  当两名护卫谈得十分沉重之时,一名小官自远处缓缓而来,刹那间,两人的话音戛然而止,很显然,二人对自己的谈话内容还是有一些顾忌。
  然而,他们懒洋洋的站岗模样并未改变多少,似乎是礼节性的问候使然,又或者出于熟人之间的寒暄,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其中的一名年长护卫颇为讨好的问道:“张大人,您又来了。”
  小官并未有多少的言语,只是轻轻点头,报以微笑,算是回应,紧接着,径直走进了承奉司。
  这时,看到小官很是无礼地径直而入,无视同伴的打招呼,丝毫不将自己二人放在眼里,看着小官刚刚走进屋子里的身影,壮年护卫脸上有一丝恼怒之意,上前一步,就要喝阻,为难一番,却被那名年长护卫给拦住了,频频向前者递眼神,连连的摇头。
  看着小官消失的身影,年长护卫这才小声地说道:“喂,你傻啊?脑袋有毛病啊?张书堂的官虽小,管不到咱们,为人虽然孤傲一些,但他做得事情,对咱们也有好处,你拦什么拦啊?”
  “对咱们也有好处?”壮年护卫的脸上现出狐疑之色,呢喃了一句,进而补充道:“张书堂之所以这样做,不就是为了讨好世子和小世子吗?对咱们能有什么好处?一旦世子与小世子离开承奉司,继承了王位,也只是记得他张书堂的好啊!”
  “你啊说你什么好?怎么就这么目光短浅,不能看远一些?现在这种情况,对咱们承奉司的一干人等而言,是再好不过了。”
  年长护卫语重心长地说了这么一句,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话语兀自的一顿,打量了一下四周,上前一步,几乎是趴在壮年护卫的耳边,压低着声音,继续说道:“在这唐王府之内,谁人不知,老唐王并不想让世子和小世子继承王位和唐王世子,而是想另立一名小妾的儿子为世子,奈何朝廷的祖训使然,立嫡不立长,无嫡立长子,老唐王也不敢违逆这个祖训。”
  “当年,老唐王之所以小题大做,将世子和小世子父子俩关入承奉司,还不给饭吃,小世子当时年仅十二岁,老唐王这样做,不就是绕过那个宗室祖训,达到另立世子的目的吗?”
  “嗯,这个我知道,虽然外界的人不是很清楚,但王府内早就传得满城风雨,在世子和小世子被关押期间,王爷其他的几个庶出子嗣先后夭折,死得很是离奇,但王府上下很清楚,这都是王爷为那个小妾的儿子铺路而已。”
  “虎毒不食子,就算那些子嗣的夭折与王爷无关,不是王爷指使的,但也与那个小妾脱不了关系。寥寥几年内,夭折一两个还有可能是意外,但先后死了好几位,恐怕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壮年护卫微微点头,附和了一番,进而又补充道:“一旦世子和小世子父子二人有什么闪失,那个小妾的儿子可以直接继承为世子之位,成为下一代唐王,谁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这和张书堂有何关联?他做得事情又怎么对咱们有好处了呢?”
  “你啊你啊,这不是挺明白的吗?刚夸过你,怎么有犯糊涂了呢?”
  年长护卫刚开始听得还是频频点头,一听后面之语,忍不住地连连反问了两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不等对方回应,进而说道:“你啊好好想想,如果世子和小世子有什么闪失,一旦朝廷追究下来,咱们承奉司就会首当其冲,受到责罚,一个弄不好,全都小命不保。”
  “现在多好,有着张书堂暗中相助,私下送一些吃的,虽然只是一些糙米饭,但世子和小世子父子俩还不至于饿死,只要人不死,咱们这些人就能保住小命,不至于遭受鱼池之苦。”
  在这一刻,壮年护卫露出恍然之色,脑海里浮现出三个字,替罪羊。
  一念及此,壮年的脸色就有一些发白,心中后怕不已,忍不住地转而说道:“难怪。。。难怪,难怪张书堂暗地里送饭送书籍,王府里知道的人不多,但在承奉司,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难怪两位首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不管,有时候还有关照之意。”
  。。。。。。
  囚房之中,昏暗的光线之下,一个二十五六的青年端坐在饭桌旁,双手捧着一本书,借助着幽幽的烛光,入神的看着书中的内容,面黄肌瘦的模样,一看就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惨白的脸色,一看就知道缺少阳光的普照。
  尽管身处的环境极为恶劣,到处都弥漫着发霉的味道,还有屎尿那等腌臜之物的刺鼻味儿夹杂其中,光线昏暗等等,但这一切依旧阻挡不了青年的好奇之心,对知识的渴望。
  在青年不远处的草堆之上,还躺着一个身影,同样的瘦弱,一样的蓬头垢面,但气息要微弱的多,若不是仔细感受,还以为是一个死人,此情此景,显得好不凄凉。
  两人不是他人,正是唐王世子朱器墭以及后来的唐王朱聿键父子俩,后者正是南明的隆武皇帝,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奈何时运不济,那个时候的南明已经是风雨飘雨中的破船,各地武将拥兵自重,远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傀儡,傀儡皇帝,或许是对朱聿键最好的形容。
  精彩!
  〖。=〗


第一百零五章 十五年的囚徒生活锻造

  踏踏踏。。。。
  一阵细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扰乱了沉浸在书本里朱聿键的心神,使得后者微微蹙眉,瘦削的身体散发着儒雅的气质,从书上收回注意力,微微侧头,看向黑暗的过道之上,脸上略有迟疑之色,转瞬间,眸子中就光芒点点,隐隐有一丝兴奋和期待,轻声询问道:“张书堂,是你吗?”
  “是的,小世子,正是下官。”
  张书堂从黑暗中走了出来,脸上早就换了一副神情,挂着淡淡的微笑,不像刚才那般冷漠,不近人情,说话之间,人已经来到了囚房的房门之前,将食盒放在地上。
  朱聿键早就站了起来,兴奋的快走了几步,随即蹲在张书堂的面前,一边帮着起开食盒,拿出里面的糙米饭,一边问道:“张书堂,你这次都带来了什么好书,快拿出来看看?有没有我想要的那些兵书?”
  “带了,带了,小世子,下官怎么会忘了你的交代?”
  张书堂笑着回应,,然而,那笑容看似是那么的灿烂,却透着淡淡的苦涩与不自然,似乎觉得自己的话语有一些伤感之意,进而朗声说道:“小世子,还是先吃饭吧,书,什么时候都可以看,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
  “嗯嗯。。。你说的不错,先吃饭,我确实也饿了。。。。”
  说话之间,朱聿键放下了手中的几本书,将其放到了一旁,动作很是轻缓,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但一看到简单的糙米饭,就是两眼放光,眸子里焕发出了晶莹的神采,更是忍不住地吞咽了几下口水,那副馋嘴的模样,仅仅是一大碗糙米饭,就能够满足,却是看得张书堂很是心酸。
  “好香。。。好香。。。聿键,开饭了吗?”
  当朱聿键刚一接过糙米饭之时,一个虚弱的声音打破了平静,回荡在昏暗的囚房之中,唐王世子朱器墭挣扎着站了起来,不断地吸鼻子,看到糙米饭的那一刻,两眼放光,和朱聿键的反应如出一辙,随后更加的不堪,喉咙蠕动之间,已经行动了起来,翻身而起,想要爬过去。
  朱聿键已经站了起来,双手端着糙米饭,连忙跑到朱器墭的身前,径直坐在那里,一只手扶着朱器墭,让其靠在自己的身旁,一边喂着饭,动作很是温柔,一边轻声地说道:“父亲,慢点吃,还有呢,别噎着了。”
  即便是饥肠辘辘,腹鼓如雷,朱聿键还是强压着那股强烈的饥饿感,慢条斯理的喂着饭。
  这一刻,看到这一幕,张书堂心酸的同时,再也忍不住了,眸子里雾气朦胧,两行泪水顺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