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霸行三国-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铁链另一边,则是一个个带刺的铁球或圆形的铁制品,这到底是什么,匈奴勇士都叫不出来。
见识短浅,总是要害人的。匈奴勇士不知道这种连环马的厉害之处,所以他们才敢朝前冲,他们不理解为何敌军骑兵拿着那么奇怪的兵器,所以他们才敢叫喧着想与北疆军前排重甲骑兵交手。
很快,他们就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代价。
就在双方快要接触的时候,冲锋在最前边的重甲骑兵猛的甩起手中的铁链,接着,一个个带刺的铁球和圆轮被甩向对面的匈奴骑兵,人借马力,铁链则带着旋转产生的动能,在临界点的时候,一个个铁球和圆轮飞出去了。
对面的匈奴骑兵知道这东西不能硬抗,所以最前边的人想躲闪,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四周都是自己的战友,能往哪躲呢?很多骑兵都选择趴在马背上或者躲在马肚子底下。
可是,接下来,一阵阵战士们的哀嚎,一阵阵战马痛苦的嘶鸣声响起来,北疆军抛出来的铁球和铁轮几乎没有一个落空,匈奴骑兵太过密集,他们想躲,但总有人躲不掉。
被击中的匈奴骑兵惨不忍睹,有的被砸中了头,运气好的脑袋也就是少了半边,运气不好的,整个脑袋当场就没了。有的匈奴骑兵则是被击中上身,不少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下半身随着战马往前奔去,他们感觉自己都飞起来了,只有他们身边的战友才知道,这些人,已经被砸成两截。
不少战马也不幸被击中,多数战马的脊背被砸断,当下就瘫痪在地上动弹不得,连同它们身上的骑兵都来不及动弹,后边的骑兵就已经踩在他们身上,转眼间,地上就剩下一堆肉泥。
北疆军的第一次出手,不是弓箭,不是投枪,也不是直接对撞,而是这众人从没见过的铁链兵器,而且,这杀伤力,太过恐怖,但凡是被击中,就不可能会有活口。
可是,这只是第一步而已,重甲骑兵排成一列列,相互之间的都有点距离,这就是为了方便骑兵们发挥,同时又能保证骑兵的冲击力和阵型的稳定。
第一排骑兵出手后,第二排骑兵也没有闲着,他们手中的铁链,已经被抡起来,正朝前上方抛去。
第301章:大举反击2
冲在最前边的匈奴骑兵现在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悲哀了,面对这样的钢铁猛兽,自己基本是没有生还的可能。
可是,这时候,双方骑兵已经撞上了,仅仅穿着皮甲的匈奴骑兵都被撞的人仰马翻,很多匈奴骑兵当场就被撞飞出去,甚至,右贤王现在都能看到前边许多骑兵被撞飞的场景。
这场面,右贤王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见过,以前看骑兵对冲的时候,也没有这么激烈的场景啊。
其实,他哪里知道,匈奴骑兵连人带马再加上装备,一般也就是六七百斤重而已,而北疆军的重甲骑兵,其战马都是从西凉引进的高头大马,骑兵也是刷选出来的身材高大雄壮之士,再加上那一身的骑兵重甲和战马的盔甲,其重量足足有匈奴骑兵的两倍多。
战马冲锋起来,再加上自身的重量,这动能就不可小觑了,匈奴骑兵根本就无法与之抵挡,所以,但凡是撞上重甲骑兵的匈奴战马,多数都当场骨折倒地,连同骑在战马上的骑兵也都被撞飞。
一万匈奴骑兵对阵一万北疆军重甲骑兵,其战果可想而知,交战不到一刻钟,匈奴骑兵就被打的倒退,后边的匈奴骑兵根本就发动不了攻击,北疆军重甲骑兵就如同一辆辆重型坦克直接将匈奴骑兵给碾平了。
右贤王心中大骇,这种场景,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这世间,竟然有如此恐怖的骑兵,自己这边的骑兵在他们面前,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如果让这支骑兵就这样杀了出来,那自己这边剩下的十几万骑兵还能派上用场吗?右贤王现在都惊恐的说不出话来。
匈奴这边虽然有将近二十万骑兵围困北疆军,可是,二十骑兵可能时时刻刻都严阵以待啊,再加上匈奴这边的营地也很是广泛,在北疆军发动攻击的时候,右贤王在匆忙之中能集结五万万骑兵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这其中,他还调遣了两万骑兵去救援湖对岸的大营。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匈奴这边也不可能让剩下的骑兵集结完毕,到时候北疆军一杀出来的话,那就真是难以抵挡了。
右贤王现在也没有办法了,除了硬拼,他还能怎么办,好在剩下的两万骑兵在前面一万骑兵快要崩溃的时候抵挡了上去,面对匈奴三万骑兵的拦截,北疆军的一万重甲骑兵的势头终于稍稍被遏制住了,可是,北疆军营地内的重甲骑兵还在向外增援,匈奴骑兵能挡住多久,还是个问题。
此刻,不仅仅是北疆军的重甲骑兵在冲锋,陷阵营和虎贲军从左右两边也在朝匈奴大军的营地发动攻击,匈奴人营外的防御工事和障碍被陷阵营和虎贲军清理的干干净净,他们冲进敌营后就立马结阵拼杀,匈奴营地也有点混乱了。
右贤王不断下令要将领们以最快的速度集结部下,现在这种情况,一定要阻拦住北疆军的攻势。
匈奴大军在调动,可北疆军也没有闲着。重甲骑兵全部出营后,一排排北疆军步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吼着响亮的口号从大营中杀了出来。
先是铁枪兵,再是长枪兵,接着是刀盾兵,然后是弓弩手。他们立马抢占住营前的空地列下阵型,同时,前边的重甲骑兵每向前争夺出一部分空间,他们就立马将这一部分空间给占领住,压根就不给匈奴人反击的机会。
三万步兵出营后,北疆军营地内立马又出动了一万步兵,他们都推拉着战车朝步军两边奔去,战车阵,很快就会出现在北疆军大营前方。
重甲骑兵已经将敌军骑兵打的败退,任凭右贤王再怎么指挥,再怎么阻止,他也不可能拦住重甲骑兵的攻势。三万匈奴骑兵前后损失将近九千多人,最终,他们还是溃败了。
重甲骑兵这边的损失也不小,冲在最前边的一千多人都倒下了,虽然重甲骑兵还可因继续冲锋,可是,若是再向前冲的话,极有可能会陷入敌军营地内,甚至被敌军包围。
张飞很明智的指挥重甲骑兵朝左边冲去,他并不直接去冲击敌军的中军大营,那里,必定有匈奴大军的层层防御,去攻击那,虽然会有不少收获,但是这代价,肯定也不小,张飞还不想让自己部下损失太大。
虎贲军在匈奴大营的左营中杀了个痛快,典韦带头冲锋,匈奴士兵根本就抵挡不住,要不是有匈奴左谷蠡王立马在营内组织了一万人去和虎贲军步战,恐怕这时候,这匈奴左营早就被毁了。
可是,一万下了马的匈奴士兵能有多大作用,他们也就是暂时抵挡住了虎贲军的攻势而已,为了击破眼前这一万人,典韦下令大军靠拢,结阵冲锋。
对于这种大规模的集体作战,高顺麾下的陷阵营明显要胜上一筹,杀进匈奴右营的陷阵营已经结下圆阵,特制的盾牌相互勾结起来,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钢铁墙壁,陷阵将士们的大刀已经从盾牌中伸出,接着,在各自将官们的指挥下,这座巨型圆阵竟然转动起来。
一个由五千人结成的钢铁圆阵,一柄柄北疆特别打造的巨刃长刀,此刻竟成了一台收割人命的机器,不管是匈奴勇士还是匈奴的战马,亦或是匈奴人的营帐,但凡是被这圆阵撞上,都被当场毁灭。
匈奴人的右营被破坏的很严重,哪怕是右谷蠡王已经组织了几千人想上前阻挡住陷阵营,可是,匈奴勇士下了战马后一时组建不出什么有效的阵型,他们大都是单打独斗一般的冲上前,结果,等到他们撞上这盾牌阵的时候,立马就被当场剿杀。
匈奴左营这边,此刻也是迎来了一场灾难,张飞指挥重甲骑兵朝这边冲锋,典韦立马带着虎贲军让道,反正大营外面的栅栏和障碍以及被清理的差不多,就算还有拦路的,也都被重甲骑兵一并撞飞。
如果让重甲骑兵杀进左营的话,那匈奴大军的左营必定是要被毁掉,再怎么多的步兵都不可能阻拦住攻势如此迅猛的重甲骑兵啊,左谷蠡王不甘心,他一边指挥士兵拖住重甲骑兵,一边指挥剩下的骑兵赶紧上马列阵。
此刻,双方的交战重心从营前的封锁线转移到了左右两个营地,相比较于左营那边有重甲骑兵捣乱,右谷蠡王这边就要轻松多了,陷阵营再怎么强悍也还只是步兵,移动速度也不快,右营现在被破坏的也不怎么严重。
最终,右谷蠡王调用战马三千匹,硬是让骑兵驱赶战马去撞击陷阵营的盾牌阵,陷阵营将士知道事不可为,再在敌军营地内耽搁的话,敌军很快就要反扑了。
反正自己这边已经匈奴右营杀了个痛快,在遭受到战马接二连三的撞击过后,陷阵营将官们指挥盾牌阵且战且退,慢慢朝缺口杀去,以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退出匈奴右营。
右谷蠡王并没有过多的派遣士兵上前阻拦,他心里清楚,陷阵营要走,他这边根本就拦不住。于是,在勒令部下继续驱赶战马将陷阵营驱赶出营地的同时,右谷蠡王也抓紧时间让营地内的几万骑兵赶紧列阵稳住阵脚。
可是,匈奴左营这边的运气就要差上很多,重甲骑兵攻击力强,速度快,根本就不是普通军士能够阻挡的。左谷蠡王也想过用战马去冲击重甲骑兵。
可是,战马也是有灵性的,驱赶战马去撞击陷阵营的盾牌阵,它们或许还不怕,在没有骑兵的情况下,也还有不少战马朝前冲,可是,面对重甲骑兵,很多战马都害怕了,哪怕是有骑兵在背上,它们都不敢朝前冲。
面对乱糟糟的营地和溃散的士兵,再加上在营地内嚣张的北疆军重甲骑兵,左谷蠡王现在很是气坏了,可是他也没有办法,要想保住营地就得挡住重甲骑兵。
可重甲骑兵是这么容易就能阻挡住的吗?中军三万骑兵都没能撑住多久,更何况自己这边还没上马列阵的部下。
经过一番纠结之后,左谷蠡王以壮士断臂的决心下令放弃营地,所有将士以最快的速度出营列阵,不要给对方一点攻击的机会,重甲骑兵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匈奴骑兵敢和其对撞,若是匈奴骑兵不这么做,重甲骑兵的威力又怎么能发挥出来呢?
匈奴左营这边的士兵都朝营外撤退,营内的障碍物虽然阻挡不住重甲骑兵,但是却成功阻滞了重甲骑兵的速度。张飞若是想继续率兵追击的话,就必须得先出了这营地,但是,到那时候,匈奴左营的士兵肯定已经在外列好阵势了。
到目前为止,重甲骑兵取得的战果也算得上辉煌,再者,骑兵和战马的体力消耗也不小,张飞可不想在这虚弱的节骨眼上被匈奴人给围困了。
他立马下令大军停下,然后骑兵都掉头列阵往回冲锋。好在当初为这重甲骑兵设计战甲的时候就考虑到会有这原地掉头的情况,骑兵将士们都将扣在马甲上的铁链取下,如此一来,各个骑兵之间相互影响就不大了。
典韦已经率军守住了重甲骑兵的退路,从重甲骑兵杀进来的那一刻,虎贲军就没再朝前搏杀了,有重甲骑兵在,他们的速度就太慢了,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保证重甲骑兵的后路。
有了虎贲军的保护,重甲骑兵顺利推出匈奴大营左营,但是,这战斗,却还只是开始,重甲骑兵现在要休息,北疆军步兵,就得登上舞台。
第302章:噩耗连连1
北疆军的战车阵防御力强,组建速度快,是最适合步兵在平原地区无所依仗时用来对抗大规模骑兵的法宝。()。与一般的步军阵法不同的是,车阵不仅将步兵保护的只剩下一个出口,同时也限制住了步兵的退路,除非战事结束,否则步兵就必须战斗至最后一人。
幸运的是,北疆军第一次摆出车阵的时候给予了匈奴骑兵重大打击,这在草原上迅速组建出的一个铁疙瘩,确确实实让匈奴战马的铁蹄撞破了血。
此刻,在北疆军大营正前方,北疆军的战车阵再次出现,不同的是,这一次,战车阵的移动性和灵活性竟然提高了不少。
由于步军阵型的后方是北疆军大营,所以这就免去要布下战车保护步兵阵型后方的问题,步兵在中间列下阵势之后,战车从两翼上前,而后等战车抵达预定位置后,士兵们再将战车的前面转向外边,一根根长矛和大刀被绑定在战车上,此刻都指向着敢于冲过来的敌军。
铁枪兵上前列下较松散的阵型,长枪兵在后,盾牌兵已经渐渐抵达各自位置,他们跟长枪兵相互配合,立下严密阵型,最后的弓弩手,此刻也已经列下三段式阵型。整个战车阵已经布在北疆军营地前方。
匈奴右贤王想过趁北疆军阵型未稳时就发动进攻,他知道这种铁疙瘩的厉害之处,有这战车阵在前方,北疆军就等于抢回了出入营地的主动权,匈奴骑兵想再对北疆军采取封锁的话,几乎是不可能了。
可是,右贤王的想法得不到实施,他最先聚集的三万骑兵被击溃后,连带后边骑兵聚集的速度也被阻滞下来,再加上左右两营也都出现了麻烦,匈奴大军这边一时抽调不出人马对北疆军发动进攻。
等到右贤王好不容易再次带着列好阵势的五万骑兵出现在北疆军营前的时候,北疆军的陷阵营和虎贲军已经退入大营内,重甲骑兵此刻也正有条不紊的在一边列阵。
匈奴右营此刻被损坏的还不算严重,右谷蠡王已经在指挥部下抢修营地,构建防御,以防止北疆军会再次杀进来捣乱。
而左营这边就要差上很多了,虽然张飞没有继续率兵朝匈奴左营进发,但是,将近一万重甲骑兵扫过的地方,哪还会留下完整的营地,左营有将近一半的地方被毁,要不是左谷蠡王命令下的快,恐怕连这左营内的士兵也大都会被击溃。
也正是因为如此,左谷蠡王的重心并不放在构建营地的防御工事上,对面不远处,左谷蠡王还能看见北疆军重甲骑兵在列阵的情形,看这架势,对方的重甲骑兵多半还会发动进攻,而首当其冲的,必定是匈奴大军的左营。
所以,为了防止刚才那样的惨剧再次上演,左谷蠡王将能集结的三万人马全部列阵在左营前方与北疆军重甲骑兵对峙,同时,为了能有效抵抗重甲骑兵的冲锋,左谷蠡王正在让其余部下在阵前构建拒马等防御工事。
双方已经在北疆军营地前列下阵势,大有一股决战的气息,可是,右贤王此刻却不敢率先动手,敌军的战车阵威力强大,他不敢私自上前试探,这种险,他冒不起啊。
最多半个时辰,单于那边就该传来消息,要是自己现在乱下命令导致自己这边遭受巨大损失的话,单于多半是不会放过自己,这一点,右贤王心里很清楚,所以,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跟北疆军对峙。
再者,北疆军的实力可不就只有这么一点,到目前为止,北疆军不过是出动了一万重甲骑兵,五千陷阵营和五千虎贲军,外加四万精锐步军,这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六万人而已。
北疆军营地内至少还有六七万的精锐骑兵,他们不出现,这战事就无法打响。右贤王观察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情形,自己中军这边已经集结号了五万人马,左营那边也有三万骑兵列好阵势,右营的将士们正据营防守,想来至少也应该集结了两万骑兵。,
总得来说,自己这边现在还是占据着点上风,此刻,右贤王只求后营那边能够尽快给予支援。至于湖对岸的那两万骑兵和前去支援的两万骑兵,右贤王现在已经不抱希望了,只要他们能够不让北疆军从湖对岸大规模登陆就行,正面,他会自己阻挡住北疆军的攻势。
此刻,在北疆军水寨对面的湖岸上,赵云已经在率军追剿残敌,匈奴大军的第一座营地很快就被他攻破,白袍军的战斗力可不是吹出来的,在夜战情形下,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再加上他们也失去了先手,最后沦为挨打的局面。
至于匈奴大军的另外一座营地,早已被甘宁搅和乱了,虽然这营地内没有损失多少人马,可是匈奴千夫长却很难召集自己的部下列阵,甘宁百骑劫敌营,五千奴兵难结阵。
正是他们的混乱,使得这座营地的匈奴士兵失去了最佳的救援时机,或许,很多匈奴士兵还搞不清楚什么状况,到现在,这座营地都还是混乱一片。
就在重甲骑兵朝匈奴营地发起冲锋的时候,赵云已经集结人马奔向匈奴的这座混乱的营地。赵云心里清楚,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现在闹出这么大动静,匈奴那边最多一个时辰就会做出反应。
到时候,自己这边将要面对的可能是数万匈奴骑兵的围攻,如果不能在半个时辰内解决掉敌军这座营地的话,赵云也就只有率军撤退了。
水军五千人正朝这座营地赶来,不同的是,他们都是乘坐船只。匈奴大军之所以分兵立下这么一座营地,就是为了扼守岸边最大的一个渡口。
赵云和甘宁的计划很简单,先由赵云率军击溃匈奴一万五千主力,然后,赵云就得立马率军抢下这个渡口,水师也会配合白袍军的攻击。
甘宁在天亮前就退出了敌军营地,他可不敢过多逗留,等到天亮后,他就失去了隐藏的可能性,到时候要是被匈奴士兵给发现的话,随便来上个几百人就能将他们留下。
趁着敌军营内混乱的时候,赵云率军一举杀了进来,这时候天虽然已经亮了,但是赵云无惧于营内的匈奴兵马,一群忙活了小半夜被吓破胆的鼠辈,能有多大作用。
大战了半夜过后的赵云已经是血染白袍,此刻,他那俊秀的脸庞上也沾染上了几滴血渍,通体雪白的坐骑也被敌军的鲜血染红,这就是赵云一样的战绩。
没有谁能统计出赵云一夜杀了多少敌军,恐怕连赵云自己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或许是两三百,或许更多。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恶战过后的赵云并未见半点疲劳。
他的长枪依旧锋利,他的宝剑还可以砍金断玉,这就是赵云,一旦大战起来,他就好像有用不尽的力量一般,像这样打破敌营一夜又如何,对他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
白袍军将士们占据着夜战的优势压制着匈奴大军厮杀了一夜,他们虽然是精锐,但是混战之中,仍然不免有人受伤,有人死亡,不少将士已经是面露疲惫之色。
可是,哪怕是受再重的伤,白袍军将士们都咬牙苦苦坚持着,赵云和他身边的亲兵成了白袍军的象征,只要他们还在,其余将士就不会抱怨,就不会说苦。
最勇猛的军队永远是从战场上打出来的,这句话用来形容北疆军中任何一支精锐都不足为过。
白袍军就是这样一支经受住战火考验的精锐,自赵云在前率领剩下的四百多亲卫又冲进敌军大营后,后边的白袍军将士们也都毫不犹豫的挥舞着兵器杀了进来。
这座营地的匈奴士兵在经历了半夜的惊慌之后,再次迎来了厄运。白袍军将士的刀枪是那么的锋利,营内纵然有五千匈奴勇士,但他们拦不住杀得兴起的白袍军。
匈奴大营中央,赵云见人就砍,找到敌军将领就刺,但凡是被他看见的敌军,就没有一个可以安全撤走。一人一骑,一枪一剑,已经将匈奴人的勇气杀的一点都不剩。
赵云之勇,就在于他的锐不可挡,只要他找到目标,他就一定能将其击杀,而且,赵云最大的有点在于,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不会失去理智。
从杀进敌营到现在,赵云所做的可不仅仅是在斩杀敌军,他的目光,总是在寻找隐藏在敌军之中的千夫长之类的将官,这倒不是赵云喜欢夺取大功劳,关键是,失去这些将官的指挥,敌军必将混乱,战事也就可以更快结束。
万军从中,直取敌军上将之首级,这对于赵云而言,只不过是家常便饭,不论是他的武艺还是他的兵器,都是北疆军众将中最适合在混乱的战场击杀敌将的。
匈奴大营外面,甘宁已经率领三千水军赶到,他可从来没觉得攻营拔寨跟自己无关,哪怕公孙续给他的定位就在于水军,但凡有机会,甘宁总是不甘于寂寞的。
如此一来,匈奴军算是雪上加霜了,面对白袍军这样勇猛的军队已经是噩梦了,现在又加上甘宁这个凑热闹的。就这样,小半个时辰不到,营内的匈奴士兵全被击溃。
赵云和甘宁立马收拢士兵,抓紧时间收集所有能用的物资,接下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守住渡口,尽量吸引敌军。
第303章:噩耗连连2
北疆军大营前,双方大军仍在对峙,右贤王稳稳守住了大营,北疆军现在要是想继续突围的话,恐怕不可能会像之前那么轻松了,为了防止北疆军的骑兵会大举攻击,右贤王甚至下令所有骑兵上马,随时准备作战。()。
面对的铁疙瘩,右贤王也派了几支千人队做了试探性的进攻,但让右贤王失望的是敌军的铁疙瘩实在是太难缠了,自己这边的骑兵想进入敌阵前三十步,就得先遭受敌军箭雨的袭击。
在没有防御力较好的盔甲和足够盾牌的情况下,让骑兵冒着箭雨去攻打敌军的战车阵,这无异于是将骑兵往地狱里送。右贤王思前想后,现在自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等单于过来主持大局,要么自己现在下令守住阵脚,不让北疆军前进一步。
为了布置这战车阵,北疆军出动了精锐步兵四万多人,人数虽然比匈奴这边的骑兵少上很多,但关键是这步军都集结在一起,彻底堵住了北疆军的入口。
右贤王不敢贸然让勇士们去浪费性命,他下不了这个决定。
终于,盼星星盼月亮,右贤王总算是把单于给盼来了。匈奴单于一接到消息就立马率了五千亲兵卫队赶过来。
匈奴这边对公孙续的第二路人马围攻了这么多天,虽然没能给北疆军造成多大损失,但是,匈奴单于相信,最多五天,公孙续肯定就在山上呆不住要跟自己决战。
只要五天啊,匈奴单于一直想着活捉公孙续。可是事情总是没有按着他的想法走,一向安静的北疆军大营,这下子突然爆发了,竟然差点就自己的主营地给攻破了。
要是自己这边守不住北疆军的大营,那之前所有的努力就白费了,这个道理,匈奴高层人员都知道,。绝对不能让北疆军两路人马汇合,否则,匈奴这边将迎来最大的危机。
其实,匈奴单于不是不知道自己这边最大的缺点就是兵马太多不能分兵,当初他贸然率军前来与公孙续对阵,他对北疆军的战斗力和兵种构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
之前,北疆军不断派兵去袭扰他的大营,其实这并不是匈奴这边不敢对北疆军骑兵进行驱赶,他最怕的就是这是北疆军的诱敌之计,不管派出的兵马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被北疆军算计。
不过,匈奴这边的大忌是不能分兵,北疆军这边又何尝不是?三万选锋军离开北疆军大营后,北疆军的骑兵战斗力就下降了一小半,根本就不能在小股骑兵骚扰战术上对匈奴这边构成威胁。
当初公孙续留下一万选锋军迷惑匈奴军队,结果时间一长就被匈奴人识破,差点被匈奴五万骑兵给围剿。双方都有共同的弱点,就看谁能抓住时机给对方以致命一击。
这段时间以来,匈奴单于好不容易指挥部下对北疆军形成包围,然后又对北疆军援军阻击成功,接下来,只要时间充裕,他就能将对北疆军逐个击破。
不曾想,北疆军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摆平的啊,不论是北疆军主力还是战斗力较弱援军,都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就能吞下来的。
匈奴单于现在着急了,若是再这个关头被北疆军反扑成功,那他就不得不撤兵了。现在,最主要的还是要镇压住北疆军的主力,至于公孙续那边,已经被打的没有还手之力,暂时派人盯住他的骑兵就行。
等到,匈奴单于了解完所有情况后,他才觉得自己想了有点想当然了,北疆军主力的战斗力,似乎现在才开始斩头露角,一个奇袭,一个连夜攻击,竟然就差点将自己这边的大营给击破,关键还是北疆军没有触动全部兵马,要不是场地限制施展不开的话,恐怕北疆军全部人马现在都该杀出来了吧。
匈奴单于现在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一早就将营地立的很近,使得北疆军唯一的出口被遏制住,所以,北疆军打动突袭的时候,也只能一次派出五千步军,就连陷阵营和虎贲军,也还是分批出营的。
双方依旧在对峙,匈奴单于率人观察了情形后立马问身边众人道:“敌军在营前列下阵势却不进攻,明显是想与我军对峙,若是不能趁早将他们赶回大营的话,那我们这边就会被拖住,你们说,有什么办法打破目前的僵局?”
右贤王对目前的情况较为了解,他明白单于的意思是想先全力对付北疆军的援军,于是,他站起来说道:“想攻破我军营地,仅仅依靠敌军的步兵是根本完成不了的。
再者,敌军的战车阵防御力强,但攻击力却差得很,只要我军派出兵马盯住他们,我们还可以像之前那样对北疆军形成围困,如此一来,单于就可继续率军攻打敌军援军。”
不少都点头表示同意,右贤王分析的还是有点道理的,现在敌军还是处于自己这边的包围圈内,情况还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可是,有些人想法就不一样,左谷蠡王冷笑道:“右贤王,你是不是想的太理所当然了,北疆军闹出还这么动静,难道就只是想多腾出点空间吗?
你觉得他们会安分与我军的包围圈吗?你可不要忘了敌军的重甲铁骑,一万重甲铁骑一个冲锋,就可以将我军三万骑兵给击溃,而且还能有余力对我军左营进行破坏,有这样恐怖的骑兵存在,你觉得我们现在还能安稳的围困他们吗?
之前,我军对敌军形成包围,连续四道封锁线就限制死了敌军不能出动大量骑兵,这才是我军能够围困敌军的关键所在。可是,现在情况变了。
敌军最先派出的陷阵营和虎贲军进行突围,他们的任务根本就不是侵扰我军营地,在他们将我军的四道封锁线给破除后,我军就必须的得面对敌军骑兵的威胁了。
据我所知,敌军营地内应该还有五千重甲骑兵,你们想想,要是敌军所有重甲骑兵都一起发动攻击的话,我军得要多少人马才能扛住,我觉得我们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北疆军大营这边来,趁着天亮,我们应该尽快将他们赶回营地内。
否则,要是等到天黑,北疆军又将占据夜战的优势,到时候会是什么情况,我们谁也无法预料。敌军的战车阵绝对不是摆设,他就是想暂时拖住我们而已。”
左谷蠡王吃了重甲骑兵的大亏,所以他对重甲骑兵的战斗力和威胁都一清二楚,经过他这么一解说,众人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北疆军闹出这么大动静难道就真的是想再营地前面列出个战车阵吗?难道就蔓延后手吗?
匈奴单于现在也觉得情况确实不妙啊,到目前为止,北疆军的精锐骑兵还没有出动,他们在等什么呢?等天黑?还是在等战机呢?谁说得准,或许,他们就是想趁自己这边不注意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