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行三国-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午夜时分,赵云这边的最后一波骑兵已经上船了,现在,湖对岸还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动静,赵云和甘宁他们已经在湖对岸抢下几个渡口,成功抵达的骑兵已经在渡口处列阵准备进攻了。

不多时,就在最后一波骑兵还在湖中央的时候,湖对岸已经爆发出一阵阵喊杀声,看来,敌军的巡逻队终究还是发现了白袍军,不过,这时候才发现,是不是有点晚了呢?

赵云立马指挥一个千人队对这巡逻队进行攻击,双方就在这黑夜中交手了。

反正最后一波人马很快就会上岸,赵云留下一千人把守渡口后,他立刻率领其余人马去偷袭敌军最近的一个营地。

而赵云刚出发不久,甘宁就对身后的部下吼道:“尔等把守好渡口,切莫使敌军有机可趁。”

说完,甘宁就率领一百擅长骑战的亲兵朝敌军的另外一个营地出发了。

防守在这边的匈奴大军有两万人,他们分属两个营地驻扎,靠得近的这个营地有一万五千多人,他们是防备北疆军渡河的主力,至于另外五千人则将大营立在十里外的一个大渡口,两座大营互为犄角,相互呼应。

赵云这边进攻的乃是敌军的较大的营地,由于之前那个巡逻队的缘故,敌军已经察觉到北疆军又有动作了,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北疆军出动了多少人马,可是,营内的千夫长们已经在集结人马,随时准备出营作战。

可是,这大半夜的,想要将所有人马都召集齐也是很难的事情,再加上很多人都习惯了北疆军的这种骚扰,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北疆军真的进攻了。

所以,闹了很长时间,匈奴这边也不过有七千人马整顿完毕,七个千夫长依次率军出营,其余将领则在营内继续整顿兵马,如果情况真的很糟糕的话,他们也将出营作战。

匈奴人都不习惯夜战,很多人甚至就拿了兵器就跨上了战马,连皮甲都来不及穿戴,大多将士都睡眼蒙松,他们都觉得这是北疆军在糊弄他们,毕竟,这类似的情况每天晚上都会发生。

只有夜夜当贼人,哪有夜夜防贼道理,要不是长官们逼着他们出来,他们甚至都还想偷懒,可是,他们刚出营不久,赵云就率四千人马从两侧朝他们发起了进攻,大战,拉开序幕了。

第298章:局势逆转1

赵云的这七千白袍军,个个都是经历过许多大战的精锐,人人都擅骑射,大部分人都开两石以上力量的硬弓,而且,在组建这支骑兵的时候,公孙续也特意照顾了这支骑兵,然他们经受了魔鬼般的训练,这其中,就包括夜战和偷袭。

这四千人没有集结成密集的阵型,他们都撒得很开,而后,当敌军出现在时,他们朝敌军防守薄弱的两翼冲去。

可是,等到距离接近五十步的时候,白袍军将士基本上就不再前行,他们个个都弯弓搭箭瞄准敌军的火把下面,但凡是举着火把的骑兵都遭受了白袍军的重点照顾。

匈奴骑兵七千余人,火把不下于五千个,这时候,他们就成了活靶子,虽然也有矫健的匈奴勇士翻身趴在马背上或是躲在马肚子下面,然后趁机反击。

可是,他们的弓箭的射程有限,根本就不能跟白袍军将士的弓箭相比,就这么一交手,匈奴士兵这边就吃了大亏,再加上这又是黑夜,他们不清楚袭击他们的兵力是多少,故而很多士兵都有慌乱的迹象。

千夫长和百夫长都在约束部下,这时候千万不能乱,更不能散开,敌军情况不明,更应该结阵抵抗,要不然也该列冲锋阵型朝敌军所在的方向冲锋。

可是,白袍军这边没有亮火把,匈奴士兵压根就摸不清楚白袍军是什么状况,如果说这时候要匈奴士兵列阵冲锋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谁知道前方有没有陷阱,谁知道敌军是不是布下口袋阵等着他们。

不过,只要自己这边压住阵脚,就不怕敌军的偷袭,千夫长和百夫长等将官都勒令一部分人下马列阵,以战马为障碍抵挡敌军的弓箭,并朝敌军弓箭射来的方向反击。

可是,白袍军压根就不给他们列阵的机会,此刻,赵云也正在马上弯弓搭箭,但凡是被他瞄准的对象,就没有一个能活下去的,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射杀了一名千夫长和八名百夫长了,这份战绩,当真是了得。

不过,赵云最擅长的可不仅仅是弓箭而已,他身边已经举起了五百亲兵,这些人大都是他的常山老乡或是从军多年的幽州老兵,个个都被赵云亲手调教过,不论是单兵战斗力还是集体作战能力,都厉害得紧。

当年,赵云率三百亲兵打头阵去袭击鲜卑大王檀石槐的千军万马,后来虽然受仆从军拖累没能冲垮敌军,可是,赵云却照样在万军从中来去自如,甚至将侥幸未战死的两百多亲兵救出了包围圈。

而后,赵云以这两百多人为基础,采取一名老兵带领一名新兵的办法,将亲兵人数扩增到五百人,如此一来,赵云的亲兵的人数得到了扩充,但是战斗力却们没有下降。

每次大战,赵云都会率领亲兵冲锋在最前面,撤退的时候,赵云又会率领亲兵殿后,但凡是有士兵被围困,赵云和他的五百亲兵都会毫不犹豫的掉头杀回去救人。

在北疆军中,赵云的亲兵也渐渐杀出名气,将士们不仅仅仰慕他们的战斗力和战功,更加佩服他们的豪情与义气,大小数十战后,赵云的亲兵已经成了北疆军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世人只知道北疆大将军公孙续的亲兵战斗力非凡,其实,除了公孙续的亲兵,其他北疆大将的亲兵又岂是草包。

黄忠麾下有六百悍勇黄家军,人人都擅用凤尾刀,个个都算得上是黄忠的徒弟,黄忠这亲兵的战斗力,在北疆军中也是很有名气。

高顺麾下的陷阵营其实有八千人,但是外人只知道陷阵营满员五千,其实,另外三千人中,有两千是预备兵,剩下一千其实就是高顺的亲兵。

颜良和文丑共有八百幽燕精锐,这些都是他们二人挑选出来的家乡子弟和沙场老兵,战斗力自然是不言而喻。

张飞麾下有五百四十燕云骑兵,分别由其麾下的燕云十八骑统帅和训练,战斗时,张飞每战必亲冒箭矢,冲锋在前,这燕云十八骑,也都各率三名部下冲锋在最前。

其余大将麾下的骑兵也都各有名气,只不过,由于他们都还不是成建制的军队,所以外人对他们的了解很少,而且,大多时候,外人都将他们的功绩归纳到其主将所率领的部队去了。

比如赵云的亲兵的战绩多半铸就了白袍军的威名,张飞的燕云十八骑为重甲骑兵打响了名号,高顺的亲兵,为陷阵营的坚不可摧立下了累累战功。

很多时候,如果外人对这些将领的亲兵了解不够多的话,那一旦与这些人交手,多半会吃亏,而且是吃很大的亏。

就比如现在,赵云已经率军朝敌军发起冲锋,不过,跟着赵云冲锋的骑兵只有五百人,其余白袍军将士则在继续瞄准那些举着火把的敌军,他们的任务就是狙杀敌军将士,而非冲锋陷阵。

赵云之所以发动冲锋,乃是因为敌军在几个千夫长的指挥下渐渐稳定下来,赵云可不容许这种情况发生。

匈奴这边的几个千夫长看到敌军冲杀过来的将士不过五百余人,他们大都不把对方放在眼里,哪怕这五百人的领兵主将乃是赫赫有名的白马银枪赵子龙。

很快,这些狂妄的匈奴千夫长就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价,赵云一人冲锋在前,他手中的长枪立马狂舞起来,在火把的照耀下,银枪反射出一阵阵寒光,随着这寒光闪动,一个个匈奴士兵掉下战马,甚至很多人没有看见这些士兵受伤,眼尖的人才发现这些士兵的喉咙都在喷血,可是,赵云身上却没有一点血迹。

赵云身后,五百骑兵相互配合,他们结成长枪阵,但凡是靠近的敌军都会同时被几根长枪刺中,然后被挑落战马,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五百骑兵毫无畏惧,但凡是有谁敢阻拦他们,都会遭受银枪的攻击。

赵云又是一枪挑飞敌军一名百夫长,接着,敌军一名正在指挥士兵的千夫长出现在他视野中,赵云瞅准对方,就好似发现了猎物一般。

敌军千夫长也感受到一阵阵寒意,多年在战场摸爬打滚训练出来的第六感告诉他,他被盯上了。但是,这千夫长也豁出去了,他立马指挥就四五十人围攻赵云,同时,外围还有一百多人等着加入战圈。

赵云的亲兵没能像赵云这样勇冲猛杀,他们之间,已经拉开了十步左右的距离,眼见主将被围困,这五百亲兵都不要命的朝赵云这边聚集过来。

不过,此刻,赵云全然不惧,一杆银枪在手,敌军几十人竟不能靠近起三步之内,一招横扫前军将前面的六名骑兵扫飞后,赵云犹嫌杀的不过瘾,他竟然用右手执枪连番挑刺,同时左手从腰间抽出公孙续赏赐前秦宝剑一阵猛砍。

这宝剑太过锋利,不论是敌军的兵器还是盔甲,在这宝剑面前就如同纸糊的一样,就这么几息功夫,围困他的那四五十骑兵警竟被全部斩杀,而敌军外围作为预备的一百多骑兵竟然都没来得及补上,就好似这四五十人是在同一瞬间被赵云斩杀一般。

如此杀人速度,如此精确的攻击,再加上赵云这勇猛无敌的武艺和他手中削金断玉的兵器,敌军将士全都被吓破胆了,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勇士。

这千夫长更加感到那越来越重的寒意了,此刻,不知为什么,他脑海中竟然闪过草原上的一个传说,杀神吕布的出手速度快不可言,他要杀谁,就没有谁能活下去,死在他手上的草原勇士恐怕有几千人。

而眼前的这赵云,让这千夫长觉得或许只有吕布那样的猛人才能与之相抗吧。

不过还没等这千夫长回过神来,他就感觉有什么东西朝他的额头飞来,接下来,他只感到额头一阵剧痛,然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赵云在解决完身为匈奴士兵的那一刹那,又以最快的速度将宝剑和长枪交叉放在马鞍上,然后,趁敌军还没围上来,赵云立马弯弓搭箭,朝着前方就是一箭,他甚至就好像不曾面准敌军千夫长似的,可是这千夫长却中箭倒地,额头上的雕翎箭已经刺穿了他的脑袋。

等敌军士兵反应过来的时候,赵云又是枪剑在手朝敌军冲杀过去,这份神勇,这种速度,还有如此精确的射击,直接就吓住了较远的几个千夫长,他们甚至都觉得自己不能出现在这敌军主将的视野中,不然,他必定是能一箭了解了自己。

此刻,赵云在前方开路,他身后的五百亲兵也爆发出让人畏惧的战斗力,五百骑兵相互配合,外围的长枪舞动,轮番刺杀敌军,里边的连连射击,瞄准敌军将官放箭,不论是远射还是近战,这五百人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很快,他们就与赵云汇合了,赵云在接连斩杀敌军十几名勇士后就自动退入亲兵的保护圈,此刻,他们也必要在继续冲杀了,敌军的阵型已经被冲乱了一部分,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瞄准那些上前阻止士兵反抗的敌军将官。

果然,敌军的千夫长和百夫长为了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他们不得不出面呼喊,可是,招呼他们的,竟然是赵云的连环箭。

第299章:局势逆转2

赵云这边杀的兴起,匈奴大军也更加混乱,失去了千夫长和百夫长们的指挥,剩下的匈奴士兵就乱成一锅粥,他们渐渐失去了阵型,转而趋向单打独斗,不少悍勇的匈奴士兵开始冲向外围那些朝他们放箭的敌人,虽然他们还看不清楚敌军的阵型。。。

赵云抓住机会,继续在匈奴军阵型内制造混乱,但凡是有匈奴士兵想聚成一团或是要结阵相抗的,赵云都会第一个冲杀上去将他们搅乱,可怜那侥幸活下来的一个千夫长和剩下的百夫长都不敢出面指挥,他们都躲在军士后面呐喊,自己却不敢上前。

如果说吕布的残虐是匈奴人挥之不去的噩梦与传说的话,那眼前的赵云,绝对是让匈奴人胆寒的战神,就是这个白马银枪的男子,双手并用,枪剑同舞,每一招都快到了极致,每一次出击都精准到了极限。

那些倒下的匈奴士兵甚至来不及呐喊哀嚎,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喉咙那里传来一阵剧痛,然后,全身的力量都从喉咙那里喷走,接着,他们就陷入了无尽的黑暗。

拼杀到最后,赵云的盔甲虽然没染多少血,可是,他的坐骑却鲜血给染红了,被他击杀的敌军太多,就算赵云的兵器挥舞的再怎么密不透风,他都不可能做到不让自己不沾上敌军一点鲜血。

如果说刚开始时的赵云让匈奴士兵觉得畏惧的话,那现在的赵云绝对是让他们胆寒了。匈奴士兵越杀越多,赵云也不在追求一招一式的精准击杀,他的长枪舞动的时候不仅可以刺破敌军的喉咙,也能扫断敌军的骨骼。

左手的前秦宝剑发挥出它最大的威力,但凡是碰上这剑的,都会分成两截,不管是敌军的兵器,盔甲,亦或是敌军的身躯,此时此刻,赵云俨然已经成了这块战场的主宰,他已经是个无敌的存在。

十多里外,甘宁已经率领亲兵一百人抵达敌营外三百步,另外一座营地那边的喊杀声还没有传来,甘宁还有机会发动奇袭。

看着敌军营内火把闪烁,甘宁从胸前拿起个面具,然后说道:“都记得任务时什么吗?”

回应他的是一阵阵兵器被抽动的声音,没有谁会在这时候大吵大闹。

“分为四队,都记住自己的队名了吧。”甘宁说完,也不等部下回答就立马套上面具,然后,他就策马朝前奔去。

在他身后,有二十五人跟着甘宁的脚步而去,剩下的骑兵自动分作三队,他们都戴上不同的面具而后朝三个方向奔去。在这些不同的面具和动作中,唯一相同的,就是这些骑兵散发出的凶悍气息和他们脸上所戴的面目的恐怖性。

没多久,甘宁出现在敌军营门处,门楼上的哨兵已经发现了有二三十名骑兵朝他们营地冲来,他们正想吹响号角以提示营内的部队,可是,这时,跑在最前边的甘宁突然抬起头,两名哨兵看到的,竟然是一副恐怖的鬼脸,这两人被吓的一时愣住了,此时,甘宁已经瞄准他们二人,然后就是同时射出两支箭。

这两名哨兵都是头颅中箭,他们到死都还没来得及吹响号角,甘宁策马冲到营门处,而后他纵身一跃就跳上营门,接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攀爬过去,等他打开营门后,二十几名骑兵就冲杀了进来。

这么大的动静,敌军营地内的巡逻队不可能不知晓,等到一队二十的巡逻队闻声赶过来的时候,他们正看见闯进自己营地的二十几名骑兵的背影,领队的小队长立马吼道:“杀。”

这时,甘宁队伍中最后一名骑兵猛的一回头,他眼中的杀气从面具孔内传出,可是,追击他们的小队却被他脸上的面具所恐吓住,全都吓的站在原地,在这黑夜中,一队凶悍的骑兵杀进了匈奴大军营地,可是,这些骑兵的头部,却跟恶鬼一样恐怖,很多匈奴士兵的第一反应就是见鬼了。

甘宁这边却没有闲着,他们立马燃起火把,但凡是遇到营帐或是草垛,他们都会将身上的引火之物扔上去,然后就投过去火把,很快,匈奴营地的正门出燃起大火,火势很快就蔓延起来。

终于,有一支约一百人的匈奴士兵冲杀过来,他们只知道有敌军冲进来捣乱,在百夫长的带领下,他们都朝着这支骑兵小队所在的方向奔来。

巧的是,双方竟然正面相遇了,两军相距不过二十步,在这黑夜中,虽然有火光闪动,但是双方终究还是看不清对方的面孔。

突然,队伍最前边的甘宁猛然发出一阵奇异的嚎叫,而后,甘宁身后的骑兵都跟着鬼嚎起来,甘宁第一个冲向了对方。

对方的百夫长也算悍勇,他不退反进,为了鼓舞士气,他也第一个朝甘宁冲去,双方越来越近,等到相距不过五六步的时候,这百夫长终于看清了甘宁的面孔,竟然是一张鬼脸。

就是这张鬼脸,直接就把这百夫长的勇气吓的不剩了,甘宁却没有给他机会,他猛的策马冲上前,而后手中大戟就砍下了这百夫长的头颅。

双方将士很快就冲杀在一起,虽然匈奴士兵较多,可是他们都是步行,反观甘宁这边,个个都是骑兵,占据了冲锋的优势,再加上他们脸上的面具给了对方一阵恐吓,使得敌军士兵的勇气都丧失大半,很快,这支百人队就被击溃。

同样的事情,在匈奴营地的其它三个营门处也在上演,那些被击溃的匈奴士兵都不敢再回去抵抗,他们边跑边吼道:“恶鬼杀来了恶鬼杀来了,快跑啊、、、、、、”

这些溃兵的呼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军的士气,其他想去拦截敌军的匈奴士兵多多少少都从心底里有点害怕,他们不明白,是什么让己方的士兵变得这么胆小。

可是,当他们上前追赶上敌军的时候,他们终于明白是为什么了。

对方人数虽少,可是个个都武艺高强,尤其擅长相互配合,自己这边哪怕是一百多人一起上也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最恐怖的是他们的脸都太过恐怖,还有他们发出的嚎叫,简直就跟地狱的恶鬼一模一样,虽然匈奴士兵都没见过恶鬼,但他们觉得,恶鬼,最多也就是这样。

甘宁这边再次击溃一队前来阻击的敌军过后,他立马率队跑向别的地方,他的任务可不是来杀人的。放火,制造混乱,这才是他的目的。

随着甘宁及其部下的捣乱,这座匈奴营地的混乱程度越来越严重,虽然直接被杀的匈奴士兵没有多少,可是很多营帐起火,多处了粮草被烧,这情况,在这黑夜中,很是危险。

溃散的匈奴士兵都在传扬有恶鬼进了营地,本来,营地内出现这样的情况,只需要将官们立马制止这些溃兵逃散就行,可是,在这黑夜中,匈奴军的将官们都还没反应过来到底怎么回事,甚至不少人都还以为是敌军大举来攻。

甘宁这边继续放火,使得匈奴军顾此失彼忙着救火,虽然也还有不少悍勇的匈奴士兵想着去组织甘宁这群人,可无奈的是这些人人数太少,但个个武艺高超,移动速度太快,好不容易刚刚追踪到他们的影子,他们又立即策马跑向别的地方了。

赵云这边已经击溃了出营的匈奴士兵,少了千夫长和百夫长的指挥,这群匈奴士兵再怎么悍勇也很难长久坚持下去,再者,赵云和他的亲兵队伍专挑硬骨头啃,但凡是有不要命的匈奴士兵想上前,都会遭到赵云的重点照顾。

溃败的匈奴士兵都纷纷逃往大营方向,赵云则率人尾随其后,他指挥部下驱逐败兵,以求能以这些败兵为掩护杀进敌营。

此刻,守在营门处的一名匈奴千夫长似乎也意识到了白袍军的企图,他一边指挥部下赶紧关上营门,一边朝溃兵呼喊要他们别靠近大营。

可是,这种生死关头,有几个溃兵能听进他的命令,不能逃进大营必将是死路一条啊,营门口处,营内防守的士兵跟冲向营门的溃兵起了冲突,而白袍军已经在营门二十步之外。

此刻,这千夫长想下令放箭驱散营门的溃兵,可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站在塔楼上太过招摇,赵云早已弯弓搭箭瞄准了他,甚至,赵云身后的亲兵也都弯弓大家瞄准了塔楼上的传令兵,一声声雕翎箭刺破空气的声音,塔楼上的匈奴士兵皆应声倒下。

赵云靠近后立马朝溃兵动手,他将弓箭指向那些想关上营门的匈奴士兵,营门处太过混乱,匈奴士兵们都顾不上营外的白袍军了。

此刻,匈奴大营的其它营门处又响起一阵阵喊杀声,这是剩下的白袍军在其他方向发动了进攻。营内的两名万夫长一边组织士兵进行抵抗,一边派人向另外一座大营求救。

赵云这边率先杀进敌营他身后的白袍军也都挥舞着兵器冲进敌军营地,虽然白袍军在人数上不占优势,可是他们个个都敢杀敢拼,再加上有匈奴溃兵在前面挡着,白袍军进攻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

按照目前的情况,天亮之前,这座营地多半是要被攻破了,白袍军都已经杀进来了,匈奴士兵还能支撑多久。

第300章:大举反击1

北疆军大营正面乃是匈奴大军的第二座营地所在,此刻,距离天亮也就半个时辰,可是,营地内的右贤王已经接到有营地被袭击的消息。

这一次可不是像以前那样骚扰,而是实实在在的袭击,看着眼前这个传信兵满身鲜血,右贤王能感觉到营地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此刻,他必须下令,是去救援还是就地防守,匈奴单于已经带着左贤王铁昆等人去围困北疆军的第二路大军去了,在这营地内,现在就他最大,他必须得想出应对办法。

若是北疆军击破湖边的营地,然后再像上次那样向湖对岸调兵,然后再来袭击己方后营的话,这后果将不堪设想,右贤王已经察觉到形势的危急,他立马派人向几十里外的单于报信,另外一边,我了安全起见,他立马调遣两万骑兵去支援被袭击的营地。

刚刚布置完这些以后,右贤王觉得哪里还有点不妥,思前想后,他觉得北疆军不会只有这么点行动,搞不好营门正面可能会出事,虽然现在天还没亮,但谁能保证北疆军不会接连出击呢。

就在右贤王想着派兵去严加把守北疆军营地前门的时候,突然,北疆军营地方向传来一阵阵怒吼声,精明的右贤王听出这似乎是北疆军步兵精锐陷阵营的口号,这下子,右贤王觉得北疆军是动真格的了。

自北疆被围困以来,陷阵营和虎贲军两支步兵精锐就一直没有出现过,匈奴高层都一致认为这是北疆军不想白白损失了这些精锐,而且,以步对骑,终究还是占了弱势。

可不曾想,现在,陷阵营又杀了出来。

等到右贤王领兵来到阵前的时候已经是一柱香时间以后的事情了,就在这一柱香的时间内,陷阵营已经接连攻破匈奴大军的两道封锁线,这两道封锁线内的一万匈奴士兵被五千陷阵营将士打的抱头鼠窜,压根形成不了有效阻击。()

右贤王刚想调遣一万骑兵扑上去,可是,这第三道防线又被攻破,匈奴士兵在匆忙之中也就只构建了四道防线而已,他们没有想到北疆军的攻势会如此迅猛,自己这边甚至都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此刻,强破敌军三道防线的陷阵营立马稳住阵脚,盾牌兵上前构建临时障碍。可是,北疆军的进攻却没有停止,陷阵营停下来以后,他们后边又出现了一支五千人的步兵。

虎贲军将士在典韦的率领下疯狂的扑向匈奴大军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双方很快就混战在一起。右贤王知道陷阵营和虎贲军的厉害,如果不赶快想出应对办法的话,虎贲军很快就会杀过来。

一万骑兵已经集结完毕,他们在各自掌管的率领下朝前移动,虎贲军已经击溃了匈奴大军的第四道封锁,不过,典韦却没有继续率军前进,他们立马将地上的障碍清楚,使得北疆军正门前面的场地空出来。

对面,右贤王已经下令其他骑兵以最快的速度结阵,等第一波万人队杀过去之后,他们得立即补上,不能给敌军两支王牌步军有喘息的机会。

可是,在清理完匈奴大军设下的障碍以后,典韦立马率军向左边撤去,此刻,一直列阵清理障碍的陷阵营也以最快的速度朝右移动。

右贤王已经能远远看到北疆军营地的大门敞开了,这几十天来,匈奴大军接连强攻猛打都不能攻破这个营门,此刻,踏竟然自己敞开了。

匈奴大军的第一波万人队的万夫长似乎是看到了巨大功劳一般,反正陷阵营和虎贲军已经撤向两边,他就没有必要再率军去攻击他们,现在,北疆军营门大开,正是进攻的最好时刻。

可是,右贤王感觉到了一点不对,北疆军从来不会这么疏忽,营门大开,绝对不可能是为了接应陷阵营和虎贲军杀回去,也不可能是他们来不及关上营门,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右贤王已经想到敌军好有后招。

果然,就在匈奴大军的第一波万人队在加速的时候,北疆营地方向传来一阵阵地动山摇般的声音,右贤王听出这是骑兵列阵冲锋的声音,可他又觉得有点不对,这跟自己这边的骑兵有点不同。

现在这时候已经来不及想这么多了,敌军营门大开,正是攻击的最佳时机,如果等营门关上的话,又得浪费多少儿郎的性命才能攻破。

他立马指挥集结好的两万骑兵跟着前面骑兵的脚步去攻打北疆军的营门,可是,北疆军大营内的那声音越来越大,右贤王都似乎觉得自己的坐骑都有点不安了。

没一会,北疆军营门处出现了一群钢铁猛兽,接着,越来越多的钢铁猛兽排列着整齐的阵型冲杀了出来,他们汇聚成一道钢铁洪流,朝被清理了障碍的方向冲锋,而这边,也正巧就是匈奴骑兵冲来的方向。

右贤王见此情景心中大骇,这群钢铁猛兽他见过,乃是北疆军重金打造的重甲骑兵,天下就此一家,别无分店啊。

当初第一次交手的时候,匈奴单于就和麾下众将聊起过,仅仅是北疆军用来打造重甲骑兵所耗费的金钱和钢铁,就足够匈奴这边打造十万骑兵的装备,公孙续花这么大价钱打造了这么一支骑兵部队,也不知道是奢侈还是败家。

第一次交手的时候,北疆军的重甲骑兵只是出场客窜了一下就下去休息了,当时,重甲骑兵人数不多,给人的印象无非是就是步兵难以抵挡其锋芒。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敌军营地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重甲骑兵,这架势,远比上一次庞大得多,右贤王觉得北疆军是不是一直都藏着很多后手。

匈奴骑兵中对北疆军的重甲骑兵了解的还不算多,上一次,重甲骑兵只是切断了匈奴大军的前线步军阵型,但是并没有给匈奴大军带来多大损失,最后,那些被阻击下来的步兵是被陷阵营和虎贲军联手剿灭,重甲骑兵似乎并没有直接参与搏杀。

可现在,右贤王看着北疆军又派出重甲骑兵,他心里还猜不透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对方想与自己麾下的草原骑兵一争雌雄不成,若说其中冲阵,自己这边还是十多万骑兵,难道还不足以击破北疆军的骑兵吗?

很多事事情,只有真的经历过才能知道,比如右贤王眼前的这重甲骑兵,若是有当年公孙续东征时期的鲜卑部落在这里的话,他们必定是能了解北疆军的用意的

很快,双方的骑兵就快要接触了,这时候,冲锋在最前边的匈奴勇士猛然发现一件事情,对方的重甲骑兵不仅是战马和战士都身材高大健壮,而且他们的盔甲都特别厚,防御力强,仅有眼睛和鼻孔露出来。

更让匈奴勇士奇怪的是,对方的骑兵与骑兵之间用一根根粗大的铁链连接起来。除此之外,最让匈奴勇士奇怪的是对方一些骑兵的兵器,很多人将大枪挂在马背上,手上却拿着一根铁链,铁链另一边,则是一个个带刺的铁球或圆形的铁制品,这到底是什么,匈奴勇士都叫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