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步枪)-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赵孝锡很坦然的目光,高太后终于露出一丝微笑道:“看来,我家的皮猴子也长大了。是啊!都说皇帝好,可谁又知道当皇帝的苦呢?统御天下,岂是易事啊!
这些年,你在外面的事情,奶奶都有所关注。你做的很好,为大宋培养了几万铁骑,让大宋终于不用害怕番邦骑兵的南下,奶奶很替你高兴。
至于你找的那些女人,奶奶怕是看不到了。能得到大理段氏兄弟的认可,想来你确实不错。相比其它皇族子弟,你才真正是皇家的栋梁之材。
奶奶时日无多,却不想看到你们兄弟自相残杀。实在不行,你就离开吧!奶奶相信,以你的能力,这天下终于你的一席之地。何时小六知道错了,你再帮他一把吧!
都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奶奶真不希望在九泉之下,听到你们兄弟相残的事情。你不要担心,等下去小六那,把这话直接告诉他,就说是奶奶的意思。
如果他不想看到,奶奶我再次上朝,那就放你离开皇城。要是你父亲不贪恋权势,也一并离开吧!有些事,奶奶不想说,却不意味着奶奶不知道。懂吗?”
听着这位历经三朝的高太后,讲出这样一番话。赵孝锡心中确实震惊,她竟然猜到自己准备离开的打算,而且是带着家人一起离开。可她还是装作不知情,难得啊!
第四章你不敢杀我!
听着这位曾经执掌大宋朝政的老人,此刻却跟平凡的农家老人一样,为了子孙的和睦做着最后的努力。而此刻赵孝锡,也才知道这老人手中,还掌握着不少皇室隐藏的力量。
陪着高太后聊了几句后,看着对方精神又开始消沉下去,赵孝锡也终于明白。这个以前权倾朝野的老人,最终还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即将带着无尽的不舍离开。
扶着高太后躺下,赵孝锡告诉她,等她睡醒了再来看她。对此,已然眼皮垂下的老人,连挥手的动作都省了,重新陷入昏睡之中。
看着赵孝锡从寝宫里面走出来,守候在门口的太监总管,很恭敬的道:“郡王爷!”
赵孝锡点头道:“公公,劳烦照顾,本王有事先离开。太皇太后现在已经睡了,你们不要轻易打扰。等她醒了之后,尽量不要惊扰于她,明白吗?”
太监总管受宠若惊般道:“郡王爷折煞奴才了!请郡王爷放心,奴才一定会照顾好太皇太后的。如有什么情况,奴才会派人第一时间通知郡王爷的。”
陪着这位皇祖母的心腹太监聊了几句,赵孝锡很快就往赵煦居住的宫殿走去。每个行走在皇宫里的太监宫女,甚至那些禁军,都对其告抱以善意的问安。
尽管快三年没回到这里,可对于这座从小就熟悉每个角落的赵孝锡。根本不用人引领,直接走到了位于赵煦的御书房,而赵煦的贴身太监已然在此等候。
看到赵孝锡过来。那位太监很恭敬的道:“郡王爷,官家在里面等着。先前官家有交待奴才。等郡王爷来了,可自行进入。”
说完这句话。这位太监动作很轻的推开了房门。看着里面似乎没什么动静,赵孝锡点头后,很坦然的就走了进去。等到他进去,太监又将房门给关了起来。
正坐在书记审阅奏折的赵煦,看到走进来的赵孝锡,根本就没停下手头的工作。而赵孝锡很恭敬的拱手道:“微臣赵孝锡,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着赵孝锡的参拜声,赵煦跟没听到一样。继续朱批着手中的奏折。而赵孝锡也不说话,就保持着弯腰行礼的姿态。书房的气氛,一下又变得冰冷下来。
似乎忙完手上的事情,赵煦才淡淡的道:“平身吧!”
赵孝锡很快挺直腰杆道:“多谢官家!”
此后,继续这样平静的注视着赵煦,想看看这位幼时亲如兄弟的堂弟,到底准备拿他怎么办。确切点说,这将决定他对赵煦未来的态度。
从进到御书房,赵孝锡就能明显感觉到。这座书房里并没什么埋伏。这说明,潜意识里面,赵煦还是相信他。只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他不想再赵孝锡服软罢了。
两兄弟就这样。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久久凝神无语。最终还是赵煦忍不住,这样平静的眼神对视。说道:“你真想离开?”
赵孝锡很快道:“回官家,是的。确切的说。微臣不得不离开。”
‘为何?’
对于赵孝锡的回答,赵煦似乎觉得很好奇。可很快赵孝锡就道:“一个被君主视为威胁的人。还能坦然待在这个朝廷吗?我不想死,只能离开。”
赵煦听到这里,眉头一皱道:“你在怪朕?”
‘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何况微臣觉得,以其当个受人猜忌的郡王爷,还不如当个逍遥江湖的闲散王爷。当然,当个普通的江湖人,微臣也愿意。’
听到赵孝锡如此坚决的语气,赵煦突然冷起脸来道:“如果朕不让呢?”
在赵煦看来,他忌惮赵孝锡会对他的帝位形成威胁。可听到赵孝锡,敢于如此坚定的放弃荣华富贵。又觉得非常不舒服,觉得不想让其如意。
看到赵煦流露出的表情,赵孝锡终于很直接道:“小六,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这天地到底有多大吗?这张椅子,对你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见赵孝锡喊出他的乳名,赵煦心中一怒却没生气,平静道:“你想跟朕说什么?”
赵孝锡走到御书房的地图上,指着大宋的彊土道:“这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基业,甚至这里还有一大块,被辽国所占领。你跟先帝,都盼望着将其收回。
可你们是否知道,在倭国之外是什么地方?在安南之外,又是什么地方?天竺之外,又有多辽阔的彊土?当你们盯着这块地盘时,我却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既然你觉得,我留在朝廷,会让你觉得有威胁。会让你的那些臣子,觉得我这位郡王爷不怀好意。那用句民间的俗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是吗?”
第一次听到如此大胆的话,赵煦立刻冷笑道:“这么说,祖宗留下的这点基业,你看不上吗?你还想到海外,去开彊拓土称王称霸吗?”
面对赵煦的冷嘲热讽,赵孝锡很直接的道:“说实话,我一直在履行着,当初从少林回来所许下的诺言。那怕我游走江湖,可我有耽误过骑军的组建吗?
不是我在江湖上四处奔走,让那些江湖人,替朝廷打探消息走私马匹,眼下朝廷边军的骑兵,能增长的如此迅速吗?我做的这些努力,你有曾看到过?
这次得知祖母病重,我抛下手头的事情,一路狂奔跑死八匹马,从西夏回到这里。你给我的是什么?不是一句幸苦,而是软禁我的父王跟兄长,换做你是我,你是何滋味?
今天既然我敢来,就不怕跟你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跟你争权夺利。因为我知道,皇帝不是个好差事,天下的担子也不是那么好扛。
既然你宁愿相信,那些在你看来忠君爱国的忠臣,不愿相信我这个血融于水的兄弟。那我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不离开,等着被软禁于皇城吗?”
听到这些可谓狂妄大胆的话,赵煦愤然而起道:“你好大胆,你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对这话,赵孝锡淡淡一笑道:“你不敢!先不说,你能不能杀的了我。无凭无据,杀一个郡王爷,你想过跟朝臣还有天下百姓交待吗?一个好杀的君主,是不会得民心的。
另外我也不瞒你,刚才皇祖母已经跟我说过,让我离开这里。这即是为我好,也是为你好,确切点说,是为了整个大宋好。如果你还当稳这个皇帝的话!”
对赵孝锡的回答,赵煦深吸一口气道:“你果然有不臣之心!”
‘错!从始至终,我都没想过挑战你的皇权。以其当个皇帝,我更喜欢当兵马大元帅。天天坐在那张龙椅上,看似风光无限大权在握。可这天下,全凭那些朝臣的一张嘴。
他们除了歌功颂德,还会说什么?为了讨君主欢心,为了争权夺利,他们那个不是朝上一张脸,背后一张脸呢?这样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更喜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你当然可以命令皇城禁军,将我围攻于皇城之内斩杀。但我敢保证,这样做的后果,将是皇宫变成血流成河的局面。你真想看到这一幕吗?
另外有一点,也是皇祖母让我告诉你的。这次不但我要离开,我父王还有母妃,甚至我的兄长都会离开。从此以后,我们将是普通的赵氏家族,而非什么皇族嫡系。
有一点,你直到现在都没看出吗?从我领命组建骑军开始,你可曾见过我,指派过统兵将领?那些统兵将领,那个不是你亲自任命的?你杀我,他们会作何想法?
而且你太小瞧皇祖母的心智,她贵为三朝后宫之主,又历经你与先帝两朝。你觉得,她手里就没一点隐藏起来的力量?你想真正掌权,必须得到她手里的力量。
如果你不放我离开,皇祖母会重新临朝,动用手里的权力。罢免你这个君主,就算不成功,你觉得这朝廷还是朝廷吗?你想看过,皇族自相残杀的局面吗?’
一番干净利落的话说出,赵煦猛然意识到,那位皇祖母还掌握着皇室宗族的大权。如果他真做出这种事情,皇室宗亲们,真的可以用君主失德的权利宣示天下。
到那时,赵煦就算能挽回局面,那些拥有资格继承大统的王族子弟。完全可以凭借皇室宗族做出的决论,讨伐他这个失德君主。真到那时,大宋将纷争不断!
一直以为,此刻的他,真正成为了掌控天下的君主。可听完赵孝锡的话,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傲气跟皇帝的自信,是多么的可笑。
尤其听到赵孝锡表示,这是那位皇祖母说出的话。赵煦终于一脸无言的重新坐了回去,他觉得这个皇帝,真的太失败了。
望着赵煦失落的表情,赵孝锡也长叹一声道:“小六,你心太急,心太大。却从未想过,在祖母代你处理朝政的这些年,虽然被番邦屡次欺负。
可这几年的休养生息,百姓才恢复了一点元气。你现在能看到,大宋的兵强马壮,何曾想过这是祖母留给你的呢?她老人家,比你我都睿智,看待事务的眼光更理性。”
说完这句话,看到赵煦失魂落魄的样子。赵孝锡也清楚,今天这番话,他只怕又要想上一段时间。所以,行礼后很干脆的离开了这里。
第五章再不走,就走不了!
看着有些失魂落魄的赵煦,赵孝锡非常清楚,他再怎么装成熟,也是个二十不到的少年。再英明睿智,听到赵孝锡说出的理想与现实差距,多少还是会觉得心里难受。
只是有些事情说开来,就意味着选择的权利,交到了赵煦手上。如果他还有一些理智,赵孝锡相信他会做出聪明的选择,毕竟话都说到这个份上。
重新回到后宫的赵孝锡,直接找到那位守候在高太后寝宫外的太监总管。很直接的道:“公公,麻烦将徐王妃请出来,本王要带她回徐王府。”
听到赵孝锡的话,这位总管稍稍迟疑道:“郡王爷,此事官家知道吗?”
对于总管的话,赵孝锡眼神一凌道:“此事太皇太后已经首肯,官家同不同意,真的很重要吗?是公公去请,还是本王亲自去请呢?”
如此大胆的话,把这位太监总管吓一大跳。望着赵孝锡不似开玩笑的表情,这位老太监很快道:“郡王爷稍等,奴才这就去请徐王妃出来。”
有了太监总管的回答,赵孝锡静静的站在寝宫后面。没多久,徐王妃就出现在赵孝锡面前。看到这位略显惊喜的母亲,赵孝锡也知道这段时间,她应该受了些惊吓。
很痛快的跪下道:“儿子回来晚了,让母亲大人失罪了。”
听着赵孝锡的话,徐王妃赶紧上前将其拉起道:“傻孩子,说什么傻话呢?我这不是好好的吗?没事,看到你平安回来,我就很高兴了。对了,茑儿那丫头呢?”
对于这个问题,赵孝锡回道:“娘。这些事,等我们回家再说好了。今天儿子接你出宫,这段时间你在宫里,父王跟大哥都很担心呢!”
一听这话,徐王妃脸色一愣道:“带我出宫?这样不好吧?是官家下旨,让为娘来宫里伺候太皇太后的。这个时候离开。会让人说闲话的!”
自从被圣旨请进宫中,徐王妃也意识到其中的真实原因。这个时候离开,又是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很容易授人权柄,攻击她这个儿媳不孝呢!
望着母亲一脸担心的样子,赵孝锡却笑着道:“娘,没事,你离开的事情,是奶奶亲口同意的。官家那里,我刚才也跟他说过。我们今日回去,有时间再来看望奶奶就是了。”
见赵孝锡几乎不给她反驳的机会,直接扶着她往宫外走去。一路上,那些太监跟宫女都不敢吭声。直到负责门禁的禁军,上前将两人给拦了下来。
说道:“郡王爷,徐王妃出宫需要官家圣旨,还请郡王爷出示。”
面对这位禁军统领的阻拦,赵孝锡很平静的翻出高太后的令牌道:“有这块令牌。本王能带母亲离宫吗?”
禁军统领面对这块令牌,显得有些迟疑。而在这个时候。赵孝锡又冷笑道:“好一个尽职的禁军统领,是不是觉得,现在本朝太皇太后的话也不管用了?
现在本王就要带母亲出宫,你若再敢阻拦,信不信本王当场格杀你?皇家的事情,岂是你们这些人所能参与的?滚开。不要让本王出手!”
望着赵孝锡一脸怒气,这位刚被提拔上来的禁军统领,望着手下那些禁军。都将眼睛还有头颅给移开,似乎不想参与到这种事情上。毕竟,太皇太后还没离世呢!
趁着这位禁军统领迟疑时。赵孝锡一把将他推开,扶着有些忐忑不安的徐王妃,堂而皇之的离开了皇宫。等到上报到赵煦这里,得到的同样是暴怒的回答。
‘滚,让他们都给朕滚,滚的越远越好!’
从这番话中,前来禀报的禁军统领,也清楚这位皇帝,面对赵孝锡带徐王妃离开。虽然不情愿,可他似乎不敢阻拦。这意味着,赵孝锡这位郡王爷,在朝中的地位不小啊!
等到赵孝锡带着徐王妃,出现在皇宫外面,等候在外面的赵大等人。立刻单膝跪地道:“赵大,见过徐王妃金安!”
看着这位伴随儿子左右的家将,徐王妃也很高兴的道:“赵大,你们也一起回来了。好,回来了也好,有些时日没见到你们了。王爷知道你们回来,也一定高兴的。”
说着话,赵孝锡将徐王妃扶到,先前交待赵大找来的马车之上。亲自骑马走在前面,带着这位进宫多日的母亲返回徐王府。这情况,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赵孝锡刚一回京,就将被当成人质般叫进宫的徐王妃接出来。这个情况,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惊讶。更令王公贵族们惊讶的,还是赵孝锡带母亲出来没得到赵煦同意。
这种诡异的情况,更令这些王公贵族觉得,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可更令他们惊讶的事情还在后面,这位郡王爷似乎在挑战皇帝的底线!
当车队行驶到王府门前,两个看上去很普通的小贩,却突然被赵孝锡下令道:“赵大,将此二人拿下。本王看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那象一个生意人。
这是当朝皇叔徐王的王府,你二人为何敢如此大胆,监视当朝皇叔。是谁给你们下的命令?还是你们,打算刺杀本朝的皇叔徐王呢?如实交待!”
面对赵孝锡的询问,两个小贩打扮的皇宫秘探,很心虚的道:“郡王爷,你真的冤枉,小的只是个做小买卖的,真不是什么探子啊!”
‘是吗?’
望着两人拼命点头的样子,赵孝锡却大声道:“看来,你们真觉得自己掩饰的很好。赵大,将他们押到开封府,让知府大人好好审问一下,他们到底是何来历。
本王幸苦在外替国征战,刚一回家,就碰到这样的事情。真当本王好惹的吗?要知道,死在本王手里的番邦贼人,本王自己都数不过来。
若非看你二人,是本朝子民,信不信本王当场将你们斩杀。不交代没有问题,那你们就去跟知府大人交待吧!赵大,告诉知府大人,本王等下会亲自去开封府,看他审案。”
赵大清楚此次回来,赵孝锡几乎不可能,再留在这座皇城里面。不光是赵孝锡,那怕这座王宫里的人,也全部都会离开。至于将来如何,谁也预料不到。
这两个秘探,谁都清楚他们是皇帝派来的。可问题是,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能对外公开的。现在赵孝锡这样做,无疑将难度推到了开封府尹身上。
审吧!得罪那位九五之尊的天子。不审吧!得罪这位掌控骑军的实权郡王。最重要的是,现如今那位太皇太后还没死。那位天子,也不敢将事情闹的满城风雨吧!
果不其然,随着赵孝锡带着徐王妃回到王府,赵大却亲自押着两位密探。来到了开封府衙外,敲响了堂着的鸣冤钟,将这两人在百姓的观望下,丢给了一脸苦涩的开封府尹。
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无论是那位皇帝,还是这位皇叔跟郡王爷,都不是他一个外臣所能处理的。而这位知府也很清楚,那位郡王爷不会不知道,这两人的真实身份。
很多人都清楚,这件事情真要说起来,还是当朝皇帝做的有些过份。可于情于理,这种事情他们也阻拦不了。这毕竟是皇家之事,沾都不能沾的啊!
在皇城知府,为这两个烫手山芋而头疼时,赵孝锡却终于一家团聚了。将所有下人给打发掉,赵孝锡让回府的赵大等人,将书房严密监控了起来。
有些事情,赵孝锡清楚,宜早不宜迟。趁着大家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他身上的时候,他要尽快将家人送出京城,才好真正的放开手,跟这位堂弟掰下腕子。
等到全家人齐聚于此,赵孝锡很快道:“父王,先前祖母已经说了,同意我们全家离开京城。看起来,我确实有些低估了祖母手中的暗卫力量。
先前我与小六谈了一次,几乎没什么回旋的余地。为保证安全,你们今晚全部要离开。我一个人留下,代替你们替奶奶送行,她只怕坚持不到几日。”
此话一出,徐王妃立刻惊讶道:“什么?云儿,为何我们要偷偷离开呢?”
赵孝锡苦笑道:“娘,现在小六视我为威胁,现在奶奶还在世,他不敢动手。可我不敢保证,等到奶奶过世后,他也不会动手,所以你们必须先走。
请父王跟娘亲放心,离开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们等下好好休息一下,晚上准时跟赵大他们离开。我的人,会送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提前就得知这个情况的赵颢,很快道:“小云,要是官家知道我们走了,他肯定会雷霆大怒的。搞不好,父王也会背上一个不忠不孝手罪名啊!”
对于赵颢的担心,赵孝锡却笑着道:“父王放心,晚上你们安心离开就是。明天这座王府里面,也会有一个徐王跟王妃,甚至连世子爷都有。总之,一切我都有准备了。”
见赵孝锡都这样说,徐颢也不好多说什么。虽然他不舍离开,更不想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可他同样清楚,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
第六章太皇太后殡天
深夜时分的汴梁城,显得异常的安静。除了守卫皇城的城防官兵,不时举着火把游走在城中巡逻。先前出来逛夜市的皇城百姓,此刻也渐渐散去准备歇息。
位于皇城中间的内城,此刻更是显得非常安静。居住在附近的朝臣们,此刻也都陆续熄灯休息。唯有府门口的气死风灯,告诉巡逻队这些房子里住的是什么人。
白天被赵孝锡送去开封府送审的两个秘探,也没等到赵孝锡的到来。这无形中,让开封府尹也长松口气,觉得最好这位郡王爷,将此事彻底遗忘掉才好。
相比皇城中,其它人都陆续陷入梦想之中。已经在徐王府附近,隐藏许久的皇宫秘探,此刻却显得有些睡不着。还是一如既往,派两人在王府前后进行盯防。
其余白天盯守的秘探,此刻也陆续回去交差休息,等到明天重新恢复监视的工作。而在徐王府不远处的一门商铺里,还休息着几个晚上准备接班的皇宫秘探。
就在两个秘探,躲在暗处仔细盯着王府的一举一动。可直到现在,徐王府内的情况,跟以往没什么区别。渐渐他们也稍稍放松了些警惕,躲在暗处稍稍休息片刻。
这些正在休息,还在正在盯哨的秘探不知道。在他们的房间外,在他们的身后,都出现了不明身份的黑衣人。伴随着,负责报更的更夫,敲响了四更的信号。
伴随着更夫敲更的声音,引来这两位秘探的注意。躲在他们身后的黑衣人,终于迅速的出手了。如同夜晚的夜茑般,直接将他们无声格杀于监视的暗处。
同时,在其它监控人员休息的房间。两个隐身而入的黑衣人,刺破他们休息的窗户纸。将两根带来的铁管,伸进里面去开始吹了起来。
伴随着铁管飘散出烟雾,没多久里面休息的人,就睡的更加死沉了起来。而两位进入房间的黑衣人,直接将他们的武器给打包带走,迅速离开了这里。
一直在王府花园暗处打坐的赵孝锡。听到王府外传来几声夜茑叫。紧闭的双眼立刻睁开道:“赵大,把父王他们叫起来,准备离开!”
听到赵孝锡的命令,赵大很快转身回房,将没带多少东西的赵颢等人。全部叫了出来,不多时,王府的后院就开车一辆遮棚的马车。
看到这辆马车,赵孝锡朝准备登车的赵孝骞道:“大哥,此去江南。你路上多照顾一下父王跟娘亲。过些时日,我就会跟你们汇合。一路多小心!”
望着赵孝锡关切的眼神,身为大哥的赵孝骞点头道:“二弟放心,大哥会照顾好他们的。只是这一去,二弟你在京中,可要加倍小心啊!”
两兄弟说了几句话,赵孝锡让赵大亲自护送。没多久,这辆马车很快消失在王府外的大街上。来到城中一处普通百姓居住的院落。
就在赵颢等人下车,这幢平时就住着一对老夫妻的院子。很快门户大开。不多时,徐颢四人就走了进去,见到这对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老夫妻。
面对赵颢的到来,两夫妻显得很平静,行礼之后。看到赵大拿出的阁主令牌,很快道:“尊客请跟我们来!”
不多时。跟着两夫妻走进一间卧房的赵颢等人,很快就看到他们将睡觉的床铺移开。就在赵颢等人好奇好端端移床做什么时,这地上却出现一个大洞。
等到两夫妻笑着道:“贵客稍等,让我老两口先把下面的灯点着。”
随着两夫妻提前走下这个洞口,不多时就看到一条台阶。从夫妻俩搬开的洞口一路延伸下去。而这个时候,赵大却领着赵颢等人,沿着台阶走了下来。
看着两夫妻走在前面,不时的点亮挂在地道中的油灯,赵颢略带好奇的道:“阿大,我们这是去那里?这条地道,又是怎么回事呢?”
前头领路的赵大,很快道:“王爷,这条地道直接通到城外。是小王爷,从五年前就派人挖掘出来的。为的就是,在遇到紧急的时候,能够通过地道出城。”
五年前挖掘的地道!
听到这话,赵颢也被吓了一跳。对这位儿子,这种事前布置,他真的说汗颜。可他清楚,相比他跟大儿子,赵孝锡的谋略武功,无疑都比他们强上许多。
现在这样离开,赵颢虽然心有不甘,却也不想因为自己,而让儿子跟家人全部死在皇城之中。这种事情,他身为皇叔,也算见识过不少了。
在这弯弯曲曲的地道中走了将近半个时辰,赵颢很快看到一道通往地面的台阶。而此刻,两位一路点灯的夫妻,却停下了领路的脚步。
等到赵颢等人出现,两夫妻再次行礼道:“贵客,我们老两口,只能将你们送到这里。上去自有人员,将贵客送到安全的地方。请恕我们告辞!”
赵颢此刻也没摆什么王爷架子,拱手道:“今日之助,多谢了!”
老两口笑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几年前,若非阁主施手相救。别说我们老两口,就算我居住在乡下的儿子,此刻也早就家破人亡了。”
说完这些话,老两口也不再多说什么,很快往回走了过去。将先前点亮的油灯,又全部给吹灭,很快就消失在赵颢一行人的眼中。
伴随着赵大上到台阶,在那地板上敲出有节奏的声音,很快被封住的地板就被人从外面拉了起来。等到赵颢等人走上台阶,发现来到城外码头一座客栈的后院。
还是跟之前一样,在赵大出示了阁主令后,没多时就有两条乌篷船出现。载着赵颢一行人,很快就通过码头缓缓往外面行驶而去,不多时又换到一艘停泊在河面上的大货船。
在这艘船上,赵颢很快看到,另外两位赵孝锡的贴身近卫。同时,去年被恩赐放回家中的几位王府丫环,此刻也待在船上,给徐王妃还有世子妃行礼。
望着这些王府的老人,赵颢望着皇城所在的方向,深深的感叹这位儿子的深谋远虑。只是这一去,它日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回到皇城中来。
在赵颢等人顺利上船,并且连夜从运河之中开出。在他们离开不久,先前那辆接赵颢等人离开的马车,又重新回了王府后院。从车上,又走下四个人来。
如果此刻有人不经意看见,一定会觉得好奇,赵颢不是离开皇城了吗?为何,这个时候,又重新返回了王府呢?
面对这四个身高长相,跟赵颢他们非常相似的人。赵孝锡很平静的道:“从明天开始,你们就是王府的王爷,王妃,世子跟世子妃。
如果事情不出本王所料,你们应该可以跟本王一道离开。如果出现意外,你们很有可能会因此送命。但你们放心,本王之前答应你们的事情,一定会替你们办到。”
听到这番话,四人很快行礼道:“多谢郡王爷!”
这四个人,就是用来冒充赵颢四人的替身。除了四人外,其它王府中的人,也就赵大跟两位侍卫离开。所以,明天一早赶来,只怕王府中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替身的身份。
为了保证家人的安全,赵孝锡不但让人找到跟赵颢等人相似的人。还给自己也找过替身,只是目前,还用不到他的替身上场。但赵颢等人的替身,却到了他们上场的时候。
这也是为何,赵孝锡不怕赵煦知道,死了两个秘探之后,会派人调查王府的底气所在。甚至在第二天,王府就派人进宫,请太医前去王府替夜染风寒的赵颢看病。
正愁没机会进入王府的皇宫秘探,陪着皇宫派出的太医,一起进入到王宫之内。看着徐王妃,坐在床头垂泪,世子跟世子妃一脸焦急的表现。
两位陪着太医前来的秘探,也觉得非常奇怪。昨晚那两个被杀的秘探,到底是不是这位郡王爷的手笔呢?可看这样子,似乎又不象啊!
亲自送太医离开的赵孝锡,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甚至在请过太医之后,中午时分又进宫,看望了同样躺在病榻上,将不久人世的高太后。
所有人都清楚,这场皇室的纷争,会随着高太后过世的那天,会落下一个最终的结局。而这个时候,朝中的大臣们,同样非常担心这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