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国关系早从蜜月期变更为剑拔弩张,谁还顾虑到当初的约定,美利坚的铁路总里程在美洲仅次于新华夏,即使在世界上,也是仅次于新华夏与大英帝国,甚至排在普鲁士与法国之前。
依靠发达的铁路网,美军的进军速度才能如此还快。
美军原本打算在一个月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内趁着新华夏不备迅速占领圣路易,而后另一路美军占领新奥尔良,以此控制密西西比河这条国际河流,并在合适的实际,比如新华夏海军最终战败,继续西进,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但是,圣路易的攻城战让美国人速胜论的破灭。
此时白宫的主人安德鲁?杰克逊也只能召集自己的内阁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不仅汉人懂得暗度陈仓的道理,西方人也照样懂得。他们最后决定在看似容易额南部战场打开局面。
原本打算投入北方战场的美军在铁路的输送下,迅速赶往新奥尔良。
原本已经控制新奥尔良的美军在统帅部的命令下,继续向西岸进发。
经过两天激战,在奥尔良的新华夏军队实在抵抗不住优势的美军,被迫放弃新奥尔良,向后方撤退,美军全占新奥尔良。
此时,已经是1833年初夏。
大明的西北地区终于褪去了严寒,万物复苏,在伊犁地区的明军总算获得了了充足的军用物资,还迎来了六万援军,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
兵精粮足的明军向伊犁俄军仅剩的最大据点哈桑进军。虽然说,必要的计谋还是很有作用的,但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再好的计谋也是无效的,更何况,一向粗犷的老毛子其实也没什么智谋。
明军稳扎稳打的一步步向哈桑进军,一个月后,抵达哈桑。
老毛子虽然坚韧顽强,但是面对占据极大优势的明军,所有的英勇也只是让送死来得更快些。
半个月后,哈桑城破,三万俄军最后仅剩3100多名存活,还大多带着不轻的伤势。明军来不及对这些俄军表示敬意,就开始趁着天气尚可,向西面继续进军,其目标就是扎尔肯特,这个沙俄在哈萨克重要据点,是沙俄侵略伊犁的桥头堡。
然而, 即使地位重要,后方空虚的沙俄也未能在此驻扎多少兵力,同样为大明轻松攻破,若是补给充足,大明军队纵横沙俄境内不在话下。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地广人稀的哈萨克给明军补给造成了最大的困难。为此,明军只能一面继续等待补给物资的到来,一面建设防御设施,以防备沙俄的反扑。
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华夏的秘密武器(二)
此次西方国家海军没有出现在南洋,而是来到了巴拿马运河,新华夏虽然后知后觉,不过也推算出了原因。
南洋,距离大明实在是太近,此时的亚太就如同大明的内湖,就是大明的主场。在此地与华明联军作战,地利上就差了一筹,即使有荷兰殖民的印尼就在周边,但是印尼根本就无法与大明相比。大明的工业化已经进行了五十几年,此时的印尼却由于荷兰人的提防,工业落后,根本无力承担一支庞大舰队的消耗。更何况,华明联合舰队也在第一时间扫荡了雅加达,导致印尼的殖民当局陷入瘫痪,就更难提供物资补给了。
在拉美,虽然是新华夏的主场,然而距离欧洲也不是很远,最关键的是,在北美还有一个最大的后勤供应基地,那就是美利坚。
西方最大的敌人不是大明,而是新华夏,只要打败了新华夏,大明独力难支,也就不足畏惧了。然而,新华夏死穴在哪里?那就是巴拿马运河。只要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就可以切断新华夏太平洋沿岸与大西洋沿岸的联系,新华夏离分裂也就不远了。
结果就是,新华夏以为英国的关注点在于亚洲,将兵力调到了亚洲,意图凭借地利优势与西方国家决战;英国则想的比较深远,在亚洲以伪装的巨型舰队吸引新华夏与大明的海军主力,然后兵出奇招直接占领巴拿马运河,切断新华夏东西方的联系,并趁机吃掉了大西洋舰队。
结果也如同英国人所料,占领了运河,并“消灭”了新华夏的大西洋舰队,这样,新华夏就只剩下太平洋舰队了。
西方联军在巴拿马运河,之所以布置在太平洋一侧,而不是大西洋一侧,并不是自身有多么高尚,不打算在大西洋一侧事先布防以占据有利攻击位置,而是大家都不是傻子,新华夏也不可能上当不是?
再说,在巴拿马运河布防的西方联合舰队200余艘几乎全部是主力战舰组成,最小的驱逐舰吨位都大于4000吨,这样的舰船甚至可以媲美一向推崇大舰巨炮的新华夏主力舰船。
而与此同时,新华夏太平洋舰队主力战舰不过95艘,即使加上大明的主力舰队也不足为惧,因为大明大多数的主力舰船都是新华夏淘汰的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设备,少有的新建造舰船数量吨位都不大。
这,就是西方联合舰队在太平洋一侧与新华夏或者加上大明联合舰队作战的底气所在。他们的意图是,突袭巴拿马运河,打乱新华夏的海军部署,逼迫他们从太平洋调集海军主力前来决战,到时候,对方远途劳累,且得不到休整,联军就可以以逸待劳,不费吹灰之力的战胜新华夏这一最大的对手。
不过,新华夏舰队迟迟不来决战,原因也不用说了,新华夏的舰队正与大明舰队在太平洋甚至印度洋肆虐呢。想到这里,英国人也发了恨,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
在联军统帅威廉的命令下,舰队主力离开巴拿马运河,北上新华夏太平洋海域。这一次的决定,却直接葬送了西方最强大的一支联合舰队。
1833年10月,西方联合舰队抵达下加州海域(后世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联军首先占领了半岛南端最大的港口窥南港,开始休整,一天后就可以抵达新华南部最大的城市洛杉矶。新华夏虽然人口不多,大城市不多,但是城市的富裕是出了名的。不要看西方国家自称文明,但是背地里龌龊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比如后世的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无非就是抢了东西,担心被别人说三道四,直接放把火掩盖自己龌龊的偷盗行为。因此,联军想到这里都是眼中放光,口涎欲滴,几乎个个都进入了美好的梦乡,只有少量的警戒人员,一闪一闪的灯光,更凸显了夜的宁静。他们绝对不会想到,看似空虚的新华夏,竟然派出了收割他们性命的死神镰刀。
新华夏集装箱船改装的建议航母共23艘,搭载着轰炸机一千多架飞机早就在洛杉矶候着呢。凭借建在侦察机更加遥远的侦查距离,提前发现了气势汹汹赶来的西方联合舰队,并注视着他们进入了窥南港。
半夜时分,夜色皎洁,视野极佳。新华夏航母上的轰炸机分为10个批次,对着停驻在窥南港的联军舰队发动了不间断的轰炸。
有许多联军官兵直接在睡梦中见了他们的上帝,倒也死的安详,但是更多的人却是被爆炸声惊醒,睁眼一看,四处火光,伴随着雷鸣般的爆炸声,根本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套,只能忙不迭的四处乱跑,如同没头苍蝇。
有少数人还算镇定,竟然还听到了空中传来的嗡嗡声,“天上怎么会有声音?难道是什么鸟类吗?”抬眼一看,果然是一只只如同黑鸟的飞行物,只是他们虽然也有翅膀,却不会像鸟一般来回扑腾以保持飞行状态,两只直直的翅膀却带着这些奇怪的东西快速的飞来飞去,所到之处,投下了一颗颗*,将自己的同伴送归西天。“上帝啊,这是魔鬼的武器吗?”看到眼前不可思议情景的士兵不停在胸前画着十字架,“主啊,保佑我们吧!”正祈祷间,一颗*在身边落下,紧接着就开始爆炸,将这少有的清醒之人也送到了上帝的怀抱。
这是航母第一次向世人展示它的威力,战果自然也是极为辉煌。联军大小舰船204艘,被击沉了35艘,失去行动能力的还有42艘。更糟糕的事,由于新华夏的飞行员们的重点照顾,无畏级战舰的损失更加严重,击沉与失去行动能力的无畏舰就超过了39艘,占所有无畏级战舰的六成。
虽然还不知道遭受了什么,幸存的联军总司令威廉下达了突围的命令。
于是,看似最为强大的西方联合舰队,就这样连敌人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这样茫然无知的遭受了重创,再茫然无知的踏上了归途,一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因为危险来自夜晚,来自未知的天空,这支舰队干脆放弃了休息,放弃了停驻港口,放弃了补给,就这么径直往巴拿马运河驶去。
三天过后,他们抵达了巴拿马运河,认为远离了敌人的他们,这才在运河停留了下来,稍作休整。
然而,等到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好不容易入睡时,死神再次来临,依然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恐怖,将联合舰队再次送下地狱。
这一次,威廉上将再也没有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也死不瞑目的投入了上帝的怀抱,舰队临时有法国人奥古勋爵担任总司令,强行渡过运河,打算逃亡大西洋。然而,此时,狭窄的运河给联军的撤退造成了最大的困难,导致每次渡河只能有一艘舰船,尤其巴拿马运河还是船闸式结构,更是大大降低了通过速度。
这时候,新华夏的魔鬼再不用保持神秘,大批的飞机如同乌鸦般黑压压一片,对着运河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运河的船闸被炸毁了,堤坝被炸毁了,原本运河中断就高于两侧海洋,导致大量的运河水向两侧海洋泄去,在运河内的船只就如同玩具般被河水冲击的一沉一浮,还被携带着到了两侧的海洋。
看着重新来到了太平洋,残存联军欲哭无泪,这是给死神送菜啊,仓皇向南逃去。果然,一个小时过后,在航母上接受完补给的飞机再次光顾,又接连炸沉了几艘舰船。残余的舰船再也没有了战斗甚至逃跑的勇气,打起白旗,投降了。
侥幸进入大西洋的三十几艘舰船也没有幸运到哪里去。
原本在马岛的大西洋舰队残余以及太平洋舰队的援军在五天前就开始北上,经由里约的时候获得了补给。这时候,联合舰队遭遇惨败的信息已经通过电报传遍世界,虽然巴西依旧有些不敢相信,但是面对新华夏如此庞大的舰队,甚至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就答应了给予舰队军火补给的要求。
这些年,随着美洲合作组织联系的逐渐加强,在新华夏主导下,拉美各国的军火基本上都来自新华夏,这不仅扩大了新华夏军火的销售,从而创造了超额利润,还极大的方便了新华夏在各地的补给,拉美就是新华夏的后院啊。
在获得军火补给后,整支舰队士气高昂的进入了巴拿马运河的大西洋一侧,并守株待兔的等到了惨败的西方联合舰队。
面对严阵以待的新华夏主力舰队,遭遇惨重损失的西方联合舰队仅剩的四十几艘舰船也打起白旗投降了。
此战,是航空母舰的首秀,以损失53架飞机的代价,重创了拥有204艘舰船的西方联合舰队,虽然是偷袭为主的战斗,但是,这也显示了飞机这一新生事物强大的战斗力,举世震惊。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华夏的秘密武器(三)
1833年9月,得到后续援军的支援,南线战场的美军已经超过二十万,而且行军迅速,已经越过了密西西比河,正向着新华夏南部重镇休斯顿大幅迈进。
休斯顿是新华夏大西洋舰队所在地,是新华夏五横三纵铁路线南部最重要的节点,占领了休斯顿,新华夏大西洋沿岸与国内的联系就被切断,不战自溃。
十月间,美军已经抵达休斯顿的门户城市,博蒙特,几乎没有驻军的博蒙特不战而降。越过了博蒙特,西面就是新华夏东南沿海少有的平原区,地形开阔,视野极佳,是大兵团作战的最佳场所。
美军统帅泰勒志得意满的对诸位将领说道,“不成想,新华夏陆军竟然如此无能,放任我们轻松占领大西洋沿岸,诸位,只要占领了休斯顿,切断新华夏东西方联系,我们就将立于不败之地,成功之日,我与诸位痛饮。”
正于此时美军接到了从国内传来的电报:
33。10。17,17:27,新华夏海军以飞机大胜西方联军,南部我军暂缓进攻。
接到电报,众人慌了,“将军,真没想到,新华夏海军竟然能够在没有主力的情形下,凭借所谓的飞机战胜了庞大的西方舰队,我们还是撤军吧。”
“是啊,将军,新华夏海军既然轻松战胜了西方联合舰队,其回师大西洋时间也就不长了,连拥有二百多艘舰船的西方联合舰队都失败了,以我们美利坚的海军想要对抗新华夏舰队就更是不可能的,如此,失去了海上羽翼,我们陆军也就很难获得战果了,而且,即使占领了休斯顿,我们恐怕也受不住了。”
泰勒看着眼前的地图,前面不远就是休斯顿了,眼中满含着不舍,沉声说道,“诸位难道不知,越是不利的情形,我们越是不能退缩,既然海战不利,那我们就更要用陆军优势来弥补,否则,我们还这怎么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难道我们这一次大张旗鼓、耗费巨资的军事行动,就是为了给新华夏人送战利品么?难道你们就这样愿意当一个败军之将?我不愿意。”
见众人神情转为激愤,这才继续说道“海战利器,在陆上未必就好用。我美利坚陆军自出新奥尔良以来,战无不胜,新华夏陆军几无一战之力,既然我们的海军很难为美利坚带来荣誉,那就让我们陆军来为美利坚争得荣誉吧”。泰勒将自己的指挥刀一把劈在了桌子上。
众人会议完毕,赶紧走出军营,督促士兵抓紧休息,明日继续行军。
第二天,天气难得晴朗,久违的阳光照耀在身上,身体暖和和的,连带心情也好了许多,泰勒紧皱的眉头也舒缓开来,“再过两日,我们就可抵达休斯顿了,再然后,十天内必须拿下休斯顿,让新华夏海军在大西洋在无立足之地,如此,我们美利坚掌控美洲大西洋沿岸也就不在话下了。”
根据最新情报,新华夏的新武器飞机虽然轻松战胜了西方联合舰队,但是却也炸毁了巴拿马运河,想要再次利用巴拿马运河,就必须加以修缮,据估计,这个时间不会少于一个月,而新华夏海军想要绕过南美南端的德雷克海峡时间虽短也要超过半个月。所以,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利用。
当天夜晚,美军在距离休斯顿不足三十里的一个小镇休整,只待明日一举拿下休斯顿。
大多数士兵都在休息,只有少数卫兵依旧强打精神的在站岗,虽然秋天已经来临,地处亚热带的大西洋沿岸依然炎热,蚊虫极多,让人防不胜防,哨兵们一边站岗,一边还要驱赶蚊虫,烦不胜烦。最后,见没什么动静,几个士兵干脆不再注意外面,而是三五成群的在一起交头接耳起来。
突然之间,其中一名听觉灵敏的士兵感觉,耳朵边上似乎传来嗡嗡声,“奇怪,这是什么声音?难道是蚊子?”却听得声音越来越大了,“蚊子不可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辨别声音来源天空,那名哨兵赶紧抬头,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消逝了,变得面目狰狞,“飞来的这是什么怪东西?黑压压的一片,哪有这么大的飞鸟?”
大家都抬起了头,其中一人突然想到了什么;“糟糕,快起来,新华夏的飞机来了。”声尽力竭的嘶喊传遍军营,整片军营陷入嘈杂,有的在找衣服,有的在找武器,还有的四处乱窜,如同无头苍蝇,不知道想要干什么。人们对于不明白的事物总是更加恐惧。
不错,确实是新华夏的飞机来了。
新华夏最高统帅部自然明白休斯顿的重要性,不仅是新华夏链接东西方的铁路线最重要的节点,还是进出大西洋的最后一个大港口,没有了这个港口,新华夏海军想要再次进入大西洋,就失去了一个最坚实的后方。为此不惜任何一切代价也要保住休斯顿。
不仅大量的陆军迅速南下,就连新组成的机械化第一师团也被调到了南部战场,不过最先抵达的却是新华夏空军仅有的634架飞机。
为了确保海战的胜利,新华夏将大部分飞机分配给了海军。新华夏的飞机自然脱离不开历史规律,最新出现的依然是螺旋桨飞机,不过,新华夏由于前辈的“智慧”,早一步确定了飞机的最佳材质,铝镁合金材料,再加上设计的“前瞻性”,新华夏的飞机出一出场,就具有很大的先进性,若是有后世人出现,会评估出这些飞机性能已经不下于一战时期的主流装备水平。
螺旋桨飞机速度比起喷气式战机慢了太多,这是缺点,却也是优势,那就是速度慢,起飞距离也短,跑道就不用长,且简陋跑道也能起飞。因此,陆军的飞机稍作改进就可以用在海军上,无非是减小油箱,降低飞机的起飞重量便于飞机起降,至于减少的行程,对于有了航母这个前沿阵地的海上飞机来说影响并不大了。
但是如此一来,分配给新设立的空军的飞机就少了许多,只有六百多架,临战前又发现有好几家飞机因为故障无法起飞,最终能用的只有634架。
不过即使如此,新生事物飞机此时还没有出现天敌,根本无所畏惧。眼见得敌人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休整,那还能客气?
634架飞机分成8个批次,对着美军的营地进行了几乎是无间断轰炸。
为了提高轰炸效果,新华夏空军投掷了*,这些*不仅提供了照明,还就着大风,烧遍了整个美军大营,让美军损失惨重。
第二天,美军稍作清点,才发现,二十几万的大军竟然损失了五六万,最大的损失却是军用物资,几乎被烧得一光二净。
泰勒明白,此时的美军不要说战斗了,就是战力都困难,再不敢坚持,下令撤军。
然而,一向秉持“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新华夏有怎么可能就这么让敌人轻松的推出自己的国土?
新华夏陆军十二万人,以新编第一机械化师团为前锋,对着丢盔弃甲的美军展开了进攻。
在这时候,美军才惊恐的发现,新华夏不仅有飞机,还有这种钢铁怪兽,刀枪不入,不,是不惧枪弹的钢铁巨兽存在。
新华夏其实一直都明白,相比较海军,陆军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军费投入还是国内的重视程度都不能与海军相比,若是与对面的美利坚相比,都没有多大的优势,甚至,由于数量的劣势,一旦打起来,还未必能够最终取胜。
要想取胜,最后还是想到了技术。按照“新华夏前辈先贤”的说法,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同样也是军队战斗最大的提升器。依照“先贤们”留下的技术发展纲要,新华夏决定组建机械化师团。当然,为了组建这个机械化师团,设备就成了最基础的需求。
战争临近,新华夏再也没有犹豫的时间,在第一时间就将坦克与装甲车的研制提上了日程。好在内燃机已经研制成功,极大的减少了研制的难度,无非是给这些动力装置加上坚硬的外壳罢了。
不过,即使看着轻松,由于时间关系,三年时间,一年研制,半年实验,最后支剩下一半年时间,新华夏倾尽全力,还是只生产了105辆坦克,320辆装甲车。按照集中使用的原则,将这些装备全部装备给了实验性质的新华夏新编第一机械化师团,并在最短时间抵达了战场。
虽然新华夏对于自己仅仅装备了这么点坦克装甲车有些不满意,但是对面美军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面对着刀枪不入的钢铁怪物,美军用火枪、*、炮弹等等一切可用的设备,对着这些铁家伙猛攻,然而,没什么用,这些铁家伙依然在迅速却稳定的追击着自己,还一边发射着炮弹。不过,炮弹到没什么,毕竟打击的主要是固定目标,最令美军绝望的却是如同移动堡垒的装甲车,他们通过车身上的射击孔不停的射击,不停的射击,关键他们还是移动的,根本就无法对付他们。
面对无法应付的敌人,美军几乎要疯了。即使有最有威望的将军,再有森严的军纪,美军也不免溃败了,四散而逃。
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胡桃木被敲碎了
拿着望远镜观察前线情形的新华夏陆军总参某长,组织此次会战的最高指挥王源之叹息道,“至此后,军队的比拼不再是人数,而是技术。”
这就是纯粹武人的悲哀,技术促进了军队这个战争巨兽的强大,却也降低了单纯的“人”的力量。军队战力的提高再也不是单纯的士兵的武力,更不是武将的智慧。当然,一军主将必要的军事素质与智慧还是需要的。
在第一机械化师团的引导下,新华夏陆军一路跟进,沿途遇到的美军再也没有了斗志,整队整队的头像,到最后,就连连级、团级的美军作战单位都在成建制投降,正是兵败如山倒的真实写照。。
此战,新华夏以微乎其微的代价,迫降了以泰勒为首的20万美军。其中,5万多美军死于空袭,3万多死于伺候的陆战,剩余的美军在泰勒的率领下, 投降了。
20万美军主力惨败,美利坚其实已经失去了再战之力。传消息传回国内,一向作风强硬、被人称为“老胡桃木”的安德鲁?杰克逊也瘫坐在椅子上,半天回不过神。原本打算趁火打劫的,谁知道,打雁不成,却被雁啄了眼。
正在为难间,新华夏发来了电报,主要有以下几点意思:
1,新华夏与美利坚立即结束战争状态并宣布退出反新华夏联盟;
2,美利坚放弃对古巴的保护,允许古巴独立,美国海军撤出加勒比地区;
3,美利坚赔偿新华夏1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十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考虑到国民收入情况,新华夏允许美国二十年还清,但需要加上利息,总额达到160亿美元。
一向强硬的老胡桃木自然不愿意答应如此苛刻的条件。然而,有的时候,事情的发生往往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834年初,新华夏终于修复了巴拿马运河,新华夏海军得以通过巴拿马运河,来到美国领海耀武扬威。
庞大的舰队直让美国海军战战兢兢,躲在港口内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冒头。
新华夏海军干脆越过了佛罗里达,直接来到了纽约海面。按照做内的命令,新华夏舰载机轰炸了自由女神像,一贯为美国标榜的自由文明的象征,被几发*送到了海里,不仅让美国人举国哀痛,更让其余西方国家同病相怜,面对前所未见的飞机,该如何防备?大家根本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
安德鲁虽然已经慌乱了,却表面强硬的说道,“新华夏此等暴行是对整个西方闻名世界的一次重大挑衅,必将再次引起世界性的大战。”
新华夏不为所动,“废话,现在我们就是在进行世界大战好吧!”
新华夏再次发出通牒,如果美国人不答应新华夏提出的条件,将进一步扩大轰炸范围,纽约、华盛顿、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都将是轰炸的目标,这绝不是空言恫吓。
在发出此封电报后,新华夏舰载机在华盛顿与纽约空投大量传单,明言,美利坚政府必须在十天内答应新华夏的条件退出战争,否则,下一次空投的就是*了。
一向骄傲的美国牛仔终于坐不住了,如果战火还在国外,没有涉及自身安全,对于政府的军事扩张还是比较支持的,现在美国政坛就有一股政治势力支持建立一个古典的、完美的农业社会,农业,自然离不开土地,扩张,就是他们的动力所在。
然而,命都没了,说什么都没用,美国国内掀起了反战浪潮,尤其是新华夏重点宣传要打击的这几个城市居民更是反战的主力,甚至提出,如果政府不同意停战要求,这两个地方将举行公投,退出美利坚合众国,加入新华夏也不是不可能。
意见虽然荒唐,却切实的给了安德鲁这届政府极大的压力。
一贯强硬的安德鲁终于答应与新华夏谈判,只是对于新华夏提出的苛刻条件很不认同,还在试图让新华夏更换一些“合理”的条件。
然而,新华夏谈判代表,外长唐德对之嗤之以鼻,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同样会失去。唐德傲慢的对美国谈判代表,国务卿莱德说道,“我们这不是谈判,只是最后通牒,若谈判桌上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的战机会逼迫你们在战场上答应。”
那傲慢的神态让莱德一行郁闷的几乎以头跄地。
然而,人在屋檐下,能怎么办呢?
最后,美利坚还是咬着牙答应了新华夏的条件,不过,新华夏在谈判过程正宗做出了一些让步,那就是答应将160亿的还款总额降低为150亿。
美利坚是最迟一个加入世界大战的国家,却是第一个退出战场对国家,让其余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气的几乎吐血。然而,又能怎么办呢,牛不喝水强按头,也要这头牛在身边不是,美利坚可在大洋的彼岸,难道要为此教训一下美国人?英国此时也自身难保呢,随着海军主力的丧失,英国如丧考妣,自己的殖民地要难保了。
不过,要说受此战影响最大的国家,并不是英国,而是加拿大。
英国对于此次世界大战,抱有极大的野心,不仅是要保住自己的海上霸权,甚至是要对全世界的殖民地进行一番梳理与调整,让米字旗飘扬在更多的土地上。为此,英国不仅出动了自己的海军,还强迫自己的殖民地参战。比如,印度当局就在英国的压力下,加入战团,对大明与印支半岛进行了渗透,只待时机成熟,比如英国重新掌握制海权,就可以在海军的支援下夺取这些地方。
加拿大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对于英国这个宗主国的命令自然是要遵从的。与美军进攻新华夏不同,加拿大的进攻方向是印第安酋长国。只因为酋长国堵住了加拿大西进的通道,让英国人不能像北美西部进军。更关键一点,酋长国明显是个比新华夏弱小的软柿子,正适合给加拿大这些民兵练兵。待酋长国被打下,新华夏应该也是被美利坚拖住了,到时候,就可以图谋新华夏的西北部甚至中西部了。
可是啊可是,形势变化的让英国人欲哭无泪。首先是大英帝国竭尽全力拼凑的史上最为强大的联合舰队被新华夏轻松歼灭,接着,寄予厚望的美国陆军也被新华夏陆军打得一败涂地,让大英帝国已经丧失了对北美的控制,甚至连最微小的干涉都做不到,因为英国海军已经不敢出战了。
美国投降的消息传来,加拿大民兵正在围攻酋长国最后一个据点,那就是苏城(后世的法戈附近)。作为酋长国的首都,集中了酋长国最多的兵力,在新华夏的帮助下,也是城防设施布置最好的城市。
因此,加拿大民兵虽然轻松占领了酋长国其余的城市,对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