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明朝-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雅先生的感觉……

  郑和虽然感觉出此人的武功应该很普通,但是他身上散发着一种另一种令人折服的气质,好像特别的儒雅,就是圣贤学者的气质。虽然当初的齐泰、方孝儒、黄子澄等人也是当时大儒学者,但是和眼前的驸马都尉梅殷比起来,气质明显差了太多了。他们只能称为是大儒,但这个梅殷给人的感觉就是圣贤!

  梅殷看到两人呆呆的看着自己,不禁的笑道:“两位大人请随意,有什么事找梅某人,尽管说。”其实梅殷心里也感觉出两人是来者不善,想想,朱棣一下子就把自己身边两位最得势的重臣一起派来了,没事才怪呢,但自己还是没有表现出一点的慌张。

  李景隆听完了梅殷的话,也不客气,直接拉着郑和便坐了下来。其实李景隆也感觉出来了,眼前的这个驸马都尉绝非等闲之辈,而且李景隆知道当年为朝廷输送兵力的人就是这个梅殷,他也算是当年靖难之役时朱允炆的后勤保障。看来这次来调查梅殷不是个简单的差事!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先天下,后为己

  李景隆和郑和坐在了驸马都尉梅殷的军帐中,但是这两个人都没有先开口说话,都在等着梅殷开口……

  梅殷见李景隆还有郑和都不说话,便开口说到:“两位大人这次来找我是不是有特别要紧的事?直说吧。”梅殷说的语气特别平静,好像给人的感觉是根本看不出来他的内心到底是有何如的情绪!

  郑和听完了梅殷的话,看了看李景隆,毕竟两人是带着任务来的,总不能一直这么沉默吧?

  李景隆见郑和看着自己,便对着郑和点了点头,示意还是直说吧。

  郑和见李景隆点头,便直接对着梅殷说到:“驸马爷,实不相瞒,我和国柱爷这次特来拜访,是有事求证。相传驸马爷为建文帝发了丧,还追了封号。建文帝是真的死了么?陵墓你修在了何处?为何有一万人数的梅家军会不知所踪?”郑和反正也是合计着问了,就索性,一下子直接把问题全部都问了。

  梅殷听完了郑和的话,淡淡一笑,说到:“的确是为允炆发丧了,怎么?不可么?建文帝乃是一代明君,上位之后减负税,废酷刑,大行仁政之风。我于公,身为臣子。于私,他是我的侄儿,我为他发丧不可以么?我想这天下人,当时只有我有资格为他发丧吧?”梅殷的几句话,很明显已经承认了自己是为朱允炆发丧过了,但是语气似乎给人的感觉很理所应当!

  李景隆见梅殷已经承认了,心想着如果朱允炆真的死了又真的就那么凑巧的被梅殷给安葬了,如果这些凑巧都成真的话,那么赫杨的尸体呢?李景隆急忙问到:“葬在哪里了?还有什么人被你一起葬了?”李景隆毕竟还是很想念赫杨,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倒是真的希望赫杨可以入土为安!

  梅殷明白,其实朱棣一天没有真正的确认朱允炆的生死,他的江山就不可能真正的坐安稳。所以这次直接把两位心腹给派过来。梅殷笑着说到:“你们猜呢?你们就猜猜看,允炆到底死没死!还有,我那一万多梅家军到底哪去了!这一万可是梅家军的精锐,还带走了几门红夷大炮呢!”梅殷其实早就不在乎自己的生死,所以才敢这样和李景隆还有郑和说话,也是希望直接给两人造成一种假象,让他们摸索不清,回去给朱棣复命。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梅殷断定了朱棣不敢杀自己!

  这梅殷的话,说话看似疯话,似笑话,但又虚虚实实,的确让李景隆还有郑和摸不着头脑。两个人也不敢轻易的断定。李景隆想了想,直接对着郑和说到:“擒了!”

  郑和听完了李景隆的话,直接上前扣住了梅殷的双手,郑和本以为梅殷会加以反抗的,但是出乎了自己的意料。梅殷一点都没有反抗,就像等着束手就擒一样……

  “得罪了驸马爷!”郑和擒住了梅殷后,立刻封了梅殷的X道。押着梅殷便和李景隆往军帐外面走……

  李景隆还有郑和押着梅殷出了军帐后,立刻傻眼了。难怪这梅殷一点也不慌张,原来早就有安排。军帐外面已经是整整齐齐的军队已经列队站好了。而且几门红夷大炮正好对着军帐!

  其实李景隆和郑和不知道,这些根本就不是梅殷事先安排好的,只不是梅殷的副将得知了朝廷这次来了两位重臣要找梅殷,就已经断定好了是朱棣要找梅殷麻烦,所以立刻传令部下包围了梅殷的军帐,生怕梅殷有闪失!梅殷对待自己的部下,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是亲如一家,所以这些将士们为了梅殷也是甘愿犯险,不惧生死,所以身上散发出的杀气,让郑和这样的高手都不敢小觑。

  此时的梅殷见到李景隆还有郑和的脸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神色,便在一旁对着两人摇头笑了笑。大声的对着自己的部下喊到:“都让开吧。”

  “都尉大人,我等愿意就此反了,如果我们让开的话,都尉大人定会被这两个小人擒回京城。恐怕凶多吉少!”梅殷的副将听完梅殷让自己让开,急忙的把情况说了一下。

  梅殷此时依旧很平静的说到:“众位兄弟,你们随我镇守鲁地十多年,可是现在如果我要让你们为我犯险,那我就太没义气了。现在天下局势已稳,我们就不要再生战乱!江山虽然易主,但是你们记住,忠大明之心不可改!我们是军人,忠于的是大明朝,不是某一个人。我们要做的是永远守着大明朝的平安。都散开吧,记住我今天的话,你们是军人,不管谁当皇帝,只要还是大明朝,我们就要忠!我和朱棣还有建文帝之间乃是私事,是我们的家事,你们让开!”梅殷知道,自己的部下如果见到自己有难的话,一定会立刻起兵,这样一来,刚刚稳定的太平又将陷入战乱,所以自己必须阻止!

  梅家军的将士们听完了梅殷的话,纷纷为李景隆还有郑和让开了道路!

  而李景隆和郑和都是愚笨之人,他们两人都明白梅殷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只是不想再让天下起战乱。这就是先天下,后为己!的确是大丈夫所为!

  梅家军的将士们让开了道路后,梅殷微微一笑,对着郑和还有李景隆说到:“两位大人,咱们起程吧!”梅殷好像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什么大事,反而显得很轻松。

  李景隆听完了梅殷的话,点头说到:“那就得罪了,驸马爷。咱们回京面圣!”李景隆以前而言,自己一生只佩服一个人,就是赫杨。但是今天突然开始佩服起了梅殷,这位驸马都尉。所以对梅殷的语气也算是客气了。

  李景隆和郑和就这样押着梅殷一路赶回了京城。而且两个人也是问了梅殷一路关于建文帝墓和消失的一万梅家军的去向。可是这梅殷每次都是打着囫囵语,让李景隆和郑和这样的两个聪明都猜不准他的话到底是真是假,所以一切只能留给在京城的朱棣自己定夺……


第二百五十五章 忠于国

  李景隆还有郑和两人押着梅殷日夜赶路,终于把他押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见到梅殷以后并没有为难什么,而是很客气的说到:“姐夫,一别多年,别来无恙?”这梅殷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姐夫,所以朱棣对他还算是相当的客气。

  此时的梅殷还是一副平静的样子,只是对着朱棣缓缓说到:“别来无恙。但是此时你我身份却是各不相同了。如今你成了皇帝,我是大明朝的臣子!”梅殷说的话听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也很明显,他承认自己是大明朝的臣子,却没说成是朱棣的臣子!

  朱棣很明显是听出了梅殷的画外之音。但也没有发怒,因为现在整个大明朝都是自己的,梅殷既然承认是大明的臣子,这就够了。朱棣想了想,对着郑和还有李景隆说到:“你们两人先下去,我有话和驸马说!”

  李景隆、郑和。听完了朱棣的话,很识趣的便告退了。两个人都明白朱棣是该问正事了……

  朱棣见李景隆、郑和二人走后,对着梅殷问到:“朕自登基后,对你梅家军可是分毫未动。姐夫你应该明白朕的心意吧?”朱棣的确是对着梅殷一脉未曾发难,也未曾过问,好像朱棣登基以后,这支军队就像和以前一样。

  梅殷只是点了点头说到:“这就是你的圣明之处。而且你打入京城时,我梅家军也不曾赶来救援。我梅家军是一个只是忠于国,一致对外的军队,内战就如同是家事。允炆的确是让我带兵抗敌,可是我从未答应过他。因为我不想我兄弟们在战场上和自己的同僚厮杀!”其实梅殷是当初就看出了朱棣会谋反成功,所以并未亲自出兵,但是同时又为朱允炆输送兵力。可如今话让梅殷说成了忠于国的军队,意思也只是让朱棣不要为难梅家军而已。

  朱棣听完了梅殷的话,微微一笑,但这一笑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好笑还是坏笑。朱棣对着梅殷说到:“你的意思是忠于国而不忠于君?”朱棣说这话时明显已经有点暗自讽刺梅殷的意思了!

  梅殷根本也不在乎朱棣怎么看自己,直接说到:“嗯,没错啊,就是这个意思啊。军队是大明的,守卫的是大明的疆土和百姓。”

  这时朱棣突然脸色一变说到:“大明朝都是朕的天下,何况你梅家军。如今梅家军消失了一万多众兵力。朕问你,他们去哪了?”朱棣终于还是该问题问回到了关键点上,自己其实关心的只是这个梅殷到底和朱允炆有没有什么勾结,或者到底有没有朱允炆的消息。朱允炆到底有没有死!

  梅殷听完了,呵呵一笑说到:“我现在应该叫你皇上还是四弟呢?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何苦呢?你现在已经坐得了天下。允炆怎么说也是咱们的晚辈,何必苦苦相*!”梅殷知道,朱棣心里有根刺,就是朱允炆。而其实自己心里也是想效忠于朱允炆的,只可惜自己的性命关系到整个梅家军还有自己整个家族,所以自己还不能明面上直接与朱棣对立。

  朱棣双眼紧紧盯着梅殷,这时目露凶光的说到:“朕再问你一遍,消失的一万多梅家军士兵去了哪里?”朱棣也感觉出来这个梅殷简直就是在和自己打马虎眼,所以不由得心里冒起了一丝杀意!

  “遣散回原籍了!”梅殷应对自如的说到:“按我大明军律规定,达到一定年线士兵,可以自己选择继续留在军营还是直接领了朝廷给你遣散银回乡。如今天下太平,谁都想着回家过日子。所以这些人领了银两便走了。皇上你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去调查。军中都有遣散薄的。”梅殷从一开始时就算到了朱棣一定会对梅家军做什么动作的或者自己为朱允炆修建了一个陵墓的事会被引起重视的,所以从一开始,梅殷便想好了对策。

  朱棣听的梅殷回答的如此平静,心里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个梅殷是早有准备了。而且这一万多万人,自己怎么可能派人挨个的核实。朱棣想了想,又继续说到:“好,朕信你所说的他们被遣散了。那朕再问你,传闻你为朱允炆发丧修陵,这事可是真的?”朱棣就是想看看梅殷怎么回答这最关键的问题,所以也就一次性直接问完了。

  梅殷点了点头,说到:“允炆好歹也曾是贵为一国之君,如今死了,身边又没有人悼念,我作为他的姑父难道为自己的侄儿发丧都不可么?”

  “你只须回答朕的问题,修建的陵墓在哪?”朱棣根本不想和梅殷废话了,他认为如果梅殷直接说出个地址,自己派人去开馆确定了朱允炆到底是生是死这事也就到此完结了。假如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梅殷和朱允炆一定是给自己设计了一场戏。而消失的那一万梅家军可能就是梅殷助朱允炆起兵之用!

  梅殷对着朱棣说到:“逝者已逝,皇上你何须再执着!恕我不能告诉你,要杀便杀。”梅殷知道,朱棣只要一天没有确定朱允炆的死因,他在皇位上就一天也坐不安稳,所以直接就是利用了朱棣的这点心理,还让朱棣不安心。而同时,自己的话又是模棱两可,让朱棣琢磨不定,所以朱棣根本不可能轻易的杀自己。

  朱棣听完了梅殷的话,的确是沉默了一下,看了梅殷好久。朱棣明白,这个梅殷现在开始和自己在玩心理战。便对着梅殷说到:“有意思,此事朕就不和你废话了。但是你那支忠于国的梅家军该换血了,你就好好的留在京城陪着朕吧。”朱棣这也是要把梅殷软禁在自己的身边,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朱棣把梅殷留在了京城,而其实朱棣的耐心是有限的!次年,便设计,让人假意在桥上造成拥挤,把梅殷弄入水中溺死!但是为了平息自己的姐姐宁国公主,还是给梅殷追封了一个伯爵位,封了梅殷的两个儿子各自为官。这便是也吻合了中佐证了朱棣谋杀梅殷一猜想……

  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朱棣还是在寻找建文帝,哪怕是墓。所以朱棣在郑和下西洋后,又秘密委派了一人同时去寻找传说中梅殷为朱允炆修建的陵墓,此人叫胡濙……


第二百五十六章 第一次坐飞机

  赫杨和王珂这次成功考察出土了一座建文帝的衣冠冢,所以回到了单位了后,有了几天休假的时间。而朱允炆自然还是在研究王珂带来的那些书……

  朱允炆这日看着一本书的记载中提到了武当山的字样,便对着赫杨说到:“对,武当山。张真人当年都是已经是活神仙了。他现在会不会还在呢?”在朱允炆这样古人的眼里,张三丰就好像是仙人一样,根本就是不死不灭的……

  赫杨听完了朱允炆的话,无奈的笑了笑。这个时候张三丰早就死了二百多年了。可是一提到张三丰,赫杨的思绪突然又回到了明朝,张三丰也算是自己的授业恩师了。不由得想再去武当山为张三丰上柱香,便对着朱允炆说到:“早点睡吧,明天我去带你看师父他老人家去。”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觉得不可理解,难道是张三丰居然活到了后世?便点了点头,先回房睡觉去了……

  而王珂,第二天一早就跑到了赫杨家想要继续和赫杨还有朱允炆讨论建文帝墓的事,却是正好堵到了两人要离开!

  “去哪?好不容易可以休假几天。咱们几个人好好研究研究,也算你们帮我完成我先祖的遗愿啊!”王珂知道,赫杨和朱允炆两个人似乎对着明史知道的非常清楚,甚至是知道了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事,所以现在的王珂已经把两个人当成了活的明史,自然是要好好利用!

  赫杨觉得对于王珂也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的去向,便笑着说到:“这不难得休假么,朱专家以前一直生活在国外,我打算利用休假的时间带着他好好的领略一下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去趟武当山旅旅游。”赫杨也知道,朱允炆其实还是有些和现代人的思维格格不入,所以只能说朱允炆以前一直生活在国外。

  王珂听完了赫杨的话,很奇怪的看着赫杨,又看了看朱允炆,想到朱允炆住在这里。好像若有所思的说到:“原来你们是这个调调啊?我理解,我思想很开放的,不会歧视你们的。放心,我和你们一起去,我们可以路上讨论交流一下明史,至于你们别的事,我不介意!”王珂似乎把赫杨和朱允炆当成了那种“亲密爱人”的关系。

  朱允炆自然是听不明白王珂话里的意思,不解的朝着赫杨问到:“她说什么调调?”

  赫杨更是无奈的对着王珂说到:“你思想开放,不过我还没开放到那种地步,你想多了。”转头对着朱允炆小声说到:“龙阳之癖!”

  好在现在旅行业方便,既然王珂非要跟着,赫杨也没有反对,怎么说这王珂也算是自己老婆的后人么。三人便一起去往了机场……

  飞机,现代路途最快、最省时的交通工具。但是朱允炆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自然是充满新奇感……

  “这里是什么地方?”朱允炆被赫杨和王珂带到了机舱里坐好后,望着窗外,感觉自己在一个巨大的怪物身体里面,而且这个怪物好像一支巨大的鸟,但是没有想到这个鸟的身体里居然还有椅子,所以急忙的对着赫杨问到。

  赫杨很慢和朱允炆解释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便说到:“就是对动的,和风筝意思差不多,你坐好就好了。”

  王珂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朱允炆,赫杨不是说朱允炆以前一直在国外生活么。难道回国不是坐飞机回来的?

  朱允炆听完了赫杨的话,又看了看周围的人都是在这里这样安静的坐着,便想到这个大鸟的肚子内应该没有什么危险,对着赫杨点了点头,便安心的在椅子上坐着!

  不多时,飞机到了起飞的时间,开始慢慢的升起……

  朱允炆虽然没有感觉到什么颠簸感,但是望着窗外的情况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没想到自己这样就上天了。而反观其他人,好像都没有什么异常,自己硬是强压住了心里的恐慌,生怕给赫杨闹出什么笑话……

  “先生,请问需要喝点什么?”这时,空乘小姐已经推着饮品车在机舱走动,走到了朱允炆的身边对着朱允炆问到。

  朱允炆看了看其他人都已经有喝的了,而自己身边的赫杨已经开始打盹,王珂又在自己的后面,不知道该怎么办,便有点胆怯的对着空乘小姐说到:“多少、多少钱?”

  空乘小姐听完了朱允炆的话,本来想在心里笑着说土包子,但是脸上还是露出了很职业的微笑说到:“这不要钱的先生,都是免费的!”

  朱允炆一听是免费的,那就是说不用花钱了,而且又看了看前面都有人点了喝的。自己仔细看了看饮品车上的所有饮品。好像有的赫杨在家里喝过。有的自己根本就没有见过。但想着反正也是不要钱了,便对着空乘小姐再次问到:“不要钱?”

  “是的先生,都是免费的!”空乘小姐再次很有礼貌而且很有耐心的回答了朱允炆的问题。但估计心里已经开始很瞧不起朱允炆了!

  朱允炆这次听完了空乘小姐的话后,好像很有底气了一样,对着空乘小姐说到:“那每样给我来一杯!”朱允炆想着反正都不要钱了,自己都尝试一下。

  而朱允炆的这样每样给我来一杯,瞬间就把机舱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此时的王珂听见朱允炆这么说,急忙的闭上了眼睛,开始装睡,太丢人了……

  尽管空乘小姐对着朱允炆露出了很鄙视的目光,但还是强咬着牙为朱允炆倒好了饮品后才离去……

  飞机到达目的地,停稳后,可以下飞机时,王珂急忙的率先走了,而赫杨还和朱允炆慢慢的起身时,赫杨发现好像机舱里所有人都对着自己笑,这种笑不是好的那种笑,更像是嘲笑。还有的人对着自己和朱允炆开始指指点点的。弄的自己莫名其妙的。他哪里知道其实是因为朱允炆把所有的饮品都要了一杯才引起的这样的场面,那时这些笑的自己心里居然开始发虚,急忙拉着朱允炆去追赶王珂……


第二百五十七章 武当禁地

  赫杨下了飞机后,急忙追上了王珂问明了情况,才知道朱允炆在飞机办了那么丢人的事,心里实在是太无奈,生怕他去了武当山时再闹出什么笑话,急忙叮嘱朱允炆不要轻易说话,跟紧自己就行……

  三人出了机场后,立刻去往了武当山……

  如今的武当山可不是朱允炆认知里的武当山,自己去了那里还有什么道士接驾!现在的武当山可是道门圣地,旅游圣地、国家aaaaa级风景区。更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仙。”也就是说白了,现在进去是要收门票的了!

  由于现在不是旅游的旺季,所以游客根本不多。显得不是很热闹。而

  而王珂一直也搞不懂赫杨为什么非要带着朱允炆这个专家来武当山,毕竟祖国大好河山有的事,两人来这里一定是另有目的!没准是两人在书中得到什么线索!

  朱允炆到了武当山后,感觉到很奇怪,对着赫杨问到:“这里怎么都没人看管了呢?看不见武当的道士了?”现在武当山是归旅游局管理了,山上偶有道士也都是拿着工资蒙骗吃喝的工作人员,当然了,朱允炆并不了解这些,所以感觉很诧异!

  赫杨实在是没有办法和朱允炆说明这里的原因,现在这里已经不是道士说的算了,便对着朱允炆说到:“社会在进步么,道士也得赚钱吃饭,下山谋生了。”说完,便带着朱允炆和王珂朝着大殿走去。

  对于武当山,赫杨是在熟悉不过了,自己毕竟也是武当山里除了张三丰和其他张三丰几个弟子里辈分最大之人。但是,那是在明朝的时候。不过现在再来这里真的是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赫杨来到了大殿后,对着张三丰的石像,跪下重重的磕了几个头,看的周围的人都有些莫名其妙。心想这个人一定是精神有问题。但是只有朱允炆知道是怎么回事。张三丰毕竟是赫杨的师父!

  王珂看着赫杨的举动,又看了看身边的朱允炆也不加以阻止,心里更是奇怪了……

  赫杨对着张三丰的石像磕完了头,便想着自己到处转转,毕竟自己曾经也是在武当山被张三丰传功,成为了明朝当时的绝世高手。而且也是在这里张三丰研究打开时空之门的方法,想要送自己回现代,是自己当初决定不回的。也算是对这里挺有怀念之情的,便带着朱允炆到处走走。而王珂,赫杨根本没有理会她,毕竟自己和朱允炆在明朝时对武当山就有些渊源,这次来只不过是来怀旧的。王珂她愿意干嘛就干嘛吧……

  王珂也不废话,也不多问朱允炆和赫杨什么话,只是静静的跟着两个人!

  赫杨走到了一处地方,停下了脚步,上面的牌匾写着张三丰故居!赫杨便进去了……

  一切和自己当初在这里一样,一点都没有变,唯一变化的就是当初张三丰在这里住的时候,这里有很多古籍古书,现在这里什么书都没有。赫杨想了想,一定是被当地文物保护单位给收走了!

  赫杨在屋里转了一圈,又带着朱允炆和王珂继续在武当游荡,来到了当初张三丰闭关修炼的那个山洞。只不过不同的事现在那个山洞外围已经是圈起了围栏……

  赫杨刚想着进去,这时,一名穿着西服,带着胸牌的工作人员过来拦住了赫杨说到:“几位游客,这里不能进。”

  “不能进?为什么?”赫杨虽然自己也是在现代第一次来到武当山,但是自己按理解的话,这处应该也算是个景点,顶多就是额外花门票呗,怎么还不让进呢?但是毕竟人家对方是工作人员,赫杨还是笑着说到:“这里不是景点么?我们可以花钱进啊!”

  那名工作人员对着赫杨笑着说到:“对不起几位游客,这里不是景点,我们就是在这守着,怕有人进去。不好意思啊!都是为了工作。”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只是按照上面交代的办事,所以态度上还是很友善的!

  但是赫杨明白这个就是以前张三丰闭关修炼的山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自己以前也进去过。便对着那名工作人员笑着说到:“说说呗,怎么还不让进呢?”说完,赫杨直接掏出烟递给了那名工作人员!

  那名工作人员,也是推辞了几下,收下烟说到:“不知道啊,局里定的规矩。听说是从武当山开放成旅游区,由旅游局管理时就定下的规矩。这个地方是武当山的禁地。听说还是旅游局还有文物局、考古队一起和当时武当山的道士们商量后得出的结果。估计也是有什么考古价值吧,怕有人进去对文物遗址进行破坏。”

  赫杨听完了后,更是想不明白了。那里面明明什么都没有,连床和椅子都没有,还能有个屁考古价值?自己以前又不是没有进去过。但是,越是不让进,赫杨就越是感觉到好奇。非想进去看看不可,别说在现代了,在明朝的时候,自己想进去的话,也没有人能拦的住啊!

  赫杨想了半天,最后直接掏出证件,对着那名工作人员说到:“我们就是专门负责国家文物考研的。先行个方便,稍后我们会有人与你们上头沟通的。”

  而王珂,见赫杨非要进这个什么禁地。心里料想着没准这才是赫杨和朱允炆这次来武当山的真正目的,所以急忙掏出了手机,给当地的地方下属单位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立刻和有关部门沟通。自己现在要和考研队的赫队长还有特聘的朱专家进去考察!

  任何事都是官大一级能压死人,地方的单位人员听说直接是国家最顶级的单位过来人了,哪敢怠慢,直接开始打电话沟通这件事……

  就在这名工作人员看着赫杨的证件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知道该怎么办好时,突然手机响了。而赫杨从那名工作人员的接电话的语言交流里,听出了是那工作人员的领导打来的话,不由得笑了笑!

  那名工作人员,挂断电话后,立刻对着赫杨等人说到:“几位专家,你们是现在进去么?还是等一会?我们这地方的旅游局、文物局、考古队的领导都正往这赶呢,你们看看是不是等着人到齐了一起进去?”

  赫杨就知道这个年代就是这么市侩,王珂的一个电话居然起了这么大的作用。但赫杨还是摇了摇头,没打算等着那些人,直接带着王珂和朱允炆走进了那个现代被说成的武当禁地……


第二百五十八章 墙壁上的字

  赫杨和王珂还有朱允炆三人走进了张三丰曾经闭关的山洞。山洞黑漆漆的,只有几处顶方的漏洞中透着出来的光线,照在里面……

  王珂看着山洞内的情况,有点想不明白,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啊,便对着赫杨和朱允炆说到:“这里很普通啊,怎么会成为禁地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

  而朱允炆此时却停在了一面墙壁上观看着什么。赫杨急忙过去打开手机的手电筒,照了起来,原来墙壁上有字……

  墙上都是张三丰的一些道家心法和一些琐事记录,而且赫杨仔细的照了下,整个山洞里好像已经被张三丰曾经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如果说这里被曾经武当山的人称为禁地的话,估计着就是怕这些心法流传出去吧!

  王珂也是仔细的看着墙壁上的字,只不过是她看了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便开始继续往里走了……

  “快过来看。”过了一会王珂突然叫到:“这上面有些字和我家一直要寻找的那位赫先人有关。”王珂发现了一些线索,急忙的对着赫杨和朱允炆喊到。

  赫杨一听这里还有关于自己的事,急忙拉着朱允炆跑了过去……

  墙壁上面记载着张三丰亲自收的徒弟的名字,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