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晋无敌铁军-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团指挥使邱宁远何时打过这么阔绰的仗?他们仅仅一个团,就自带两壶箭(五十只),辎重队运输三壶,平均每个弓弩预备一百二十五只箭矢。一百二十五只箭矢的重量就多达八十余斤。如果不是因为运输能力有限,高敬宗还想着像后世的步枪一样,每具弩机配箭两百只。
升平四年三月一日,夏军第一师先头部队直属骑兵团,率先朝着剧县城墙上射出第一只箭,预示着夏军北征之战拉开序幕。
(本章完)
第346章 便宜桓温
早在夏军刘牢之第一师进入北海郡之前,夏军内卫部队已经深入燕国境内上百公里了。高敬宗对于特别行动队的战绩相当满意,不仅未撤销原本十几个残部,在高敬宗改制以后,这些特别行动队成员,将由徐敬宣的内卫直接负责给养、辎重以用活动经费。
这些原本心存死志的特别行动队,他们的战果得到高敬宗的充分肯定,这些特别行动队尽管损失相当惨重,却也士气高昂。此时这些特别行动队拥有一个全新的编号——铁军锐士。
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有四支精锐部队名扬天下,魏国的魏武卒,齐国的齐技击士,还有赵国胡刀骑士,当然最厉害的还是秦国铁鹰锐士。
当然,夏军的铁军锐士跟秦国时期的铁鹰锐士根本没法比。首先是秦国的铁鹰锐士选拔,比后世的特别种更加严格。吴起当年训练魏武卒手执一支长矛、身背二十支长箭与一张铁胎硬弓、同时携带三天军食,总重约五十余斤,连续疾行一百裏还能立即投入激战者,方可为武卒。司马错则在此之外又增添了全副甲胄、一口阔身短剑、一把精铁匕首与一面牛皮盾牌,总重约在八十余斤;此关通过,方能进入各种较武;步战较武要在秦国新军的步军中名列一流,骑战较武要在秦军新军的骑兵中名列一流;个人简拔过关後,还要过以各种阵式结阵而战的阵战关,过各种兵器的较武关。如此一一下来,凡能成为铁鹰锐士者,便几乎个个都是无敌勇士!秦国新军二十万,铁鹰锐士却堪堪只有一千六百人。
如果按照这种标准进行选拔,夏军的所有铁军锐士,几乎没有可以合格的。或许出自高敬宗的恶趣味,他虽然将这支活跃在燕国境内的特别行动成员改编为铁军锐士,然而却给他们装备了后世锦衣卫的代表刀锈春刀。
铁军锐士第十二队总旗(队正)郭春旺抚摸着刚刚接到后方秘密运送过来的锈春刀。这柄绣春刀刀柄,镌刻着“荣耀既吾命”五个隶书小字。此时郭春旺已经得知,这种锈春刀在夏国内部,铸造的非常稀少,哪怕中郎将级别的师都指挥使,也没有资格佩戴。每一柄除了镌刻着“荣耀既吾命”之外,还有自己名字,可以说每一柄锈春刀,都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郭春旺感觉如果不大干一场,对不起高敬宗对他的信任。然而他却没有找到可以下手的机会。作为对葛非等人的表彰,高敬宗在全军通报了葛非等人以全队四十一人牺牲为代价,焚烧了燕国在邺城丰乐镇的二十余万石粮草。
受到葛非等人的激励,郭春旺决定要超过葛非等人,获得全军通报表扬的机会。
燕国魏郡武安县,这里是武安郡白起的封地。也是一座历史名城。郭春旺发现这里是燕国一处物资集中地,这里的物资储备不及丰乐,只有粮草近十万石。不过因为葛非等人的袭击,燕国针对这种小股部队突袭的形式,已经加强了戒备,首先是所以汉人奴工,与粮草仓库,分别关押,而且针对奴工营的戒备,也提高到了苛刻的程度。这让郭春旺准备仿效葛非进行火烧武安县的计划落空。
锐士第十二队的小旗(伙长)陈家乐道:“禀告总旗,咱们或许有一个机会可以利用!”
“什么机会?”
陈家乐道:“卑下意外得知武安县尉李初九,与燕国护军将军平熙的侍妾段氏有染。”
郭春旺闻言一愣,眉头一挑:“这……算什么消息。”
陈家乐又道:“总旗有所不知,这个李初九有一个兄长,叫李永一是护军将军平熙的心腹大将,武安仓库就是他负责防守的。”
郭春旺疑惑的望着陈家乐:“重点。”
“这个李永一非常疼爱他这个弟弟,说是兄弟,其实情同父子。”陈家乐看着郭春旺眼睛里马上就要冒出火来,顿时改口道:“若让平熙将军知道李初九跟段氏有染,李初九绝对活不了,所以为了他这个弟弟,他肯定会帮助我们进入武安仓城。”
郭春旺道:“捉贼拿脏,捉奸捉双……”
在这个时候可不比后世,偷拍几组照片就可以要挟人家。陈家乐道:“他们就在南城一个宅子里,卑职可以带郭总旗过去……”
剧县是在原淄川国的国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城池规模破为不小。不过由于南北朝乱世,当权者都在忙着争夺天下,所以对于城池的修缮工作,差不多停顿了近十年之久。作为一座被荒废十年的夯土城池,事实上已经到了寿终正寝。
当夏军先头部队直属骑兵团出现在剧县城下的时候,燕国北海太守鲍荣结结巴巴的冲身边的长史问道:“陛下怎么说?”
长史露出了一个比苦还难看的笑容:“陛下有旨,命我北海军消灭来犯之敌!”
“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鲍荣失神落魄的跌坐的城头上如丧考妣。“咱们都得死在这里,消灭来犯之敌,说得容易,这怎么可能做得到。”
按照燕国朝廷的兵册上,北海军应该扔有前、后、左、右四部加一个骑兵曲,满编拥有四千五百余人,事实上燕国兵部拨出的粮饷,还没有出邺城就减少了两成,冀州刺史部再缩两成,北海太守鲍荣还没敢怎么贪污,他只截留一成。然而到了北海军下面的各别部司马每人学着鲍荣的样子,吃掉一成空额,而下面的军侯也如此效仿,从别部司马、军侯、都伯、队正层层克扣空额,事实上北海军只拥有一千八百余兵员,其中吃空额最狠的还是骑兵曲,除了刘牢之在城外歼灭的百余骑兵,北海军再无一名骑兵。
兵员仅一千八百余人出头,至于装备更加惨不忍睹了。一般人还穿着后赵时期的褐色军服,一般人还装着老百姓的衣服,至于燕军制式戎服,也只有九名军侯有一身。至于北海军军中的武器,清一色廉价的长枪兵,至于什么弩兵、刀盾兵等装备,对于北海军来说,那太奢侈了。整个军队只有不到五十张弓,然而箭却不足一千只。
事实上一千箭只北海军弓弩手也没有反握全部射出去,这四十五张弓,都被虫蛀得不像样子,那些北海军弓弩手还害怕挽弓的时候,把弓臂拉开,把自己的下巴打碎。
鲍荣作为北海军统帅,可是非常清楚北海军的尿性,这样的军队用他们支维持当地的治安尚且勉强,抵抗战无不胜的夏军,弄不好他们肯定会哗变。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就在鲍荣担惊受怕的时候,突然听到城内一片骚动。北海军的士兵们手持的劣质刀枪,在城中大呼小叫,鲍荣隐约听到“反了,反了,都他娘的反了,不吃白虏的粮,吃高家的粮也不错!”
鲍荣一看这个局面,他不是派亲卫去弹压叛乱,而是直接下令道:“快开城门,本太守降了……”
刘牢之看看天色,淡淡的下令道:“在城外五里扎营,休息一夜,明早攻城!”
不一会儿,参军张旭满脸喜悦的笑道:“还不能扎营,赶紧命部队进攻,剧县的北海军哗变了,此时乱兵正在城中烧杀抢掠……”
刘牢之不可思议的望着张旭道:“你不要跟本将军开玩笑!”
“我也想给刘将军开个玩笑,非常可惜,这还真不是玩笑!”张旭道:“这是燕国北海太守鲍荣的降表……”
刘牢之赶紧跨上战马,飞奔到剧县城门口,却见一身燕国绯红官服的鲍荣跪在地上,垂首不语。顺着洞开的城门望去,此时城中却杀喊声震天,隐隐火起,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血腥味。
此时原本应该守土卫民的北海军将士,化身魔鬼,挥舞着劣质的武器,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
刘牢之脸色铁青,愤愤下令:“进城,十息之内敢持刀兵皆斩!”
大队的夏军飞速进入剧县县城,直到晚上子夜时候,这才把剧县县城内的骚乱平息。刘牢之拍着伸着懒腰,张旭异常郁闷的道:“刘将军,这个战报怎么写?”
刘牢之不假思索的道:“照实写就是了!”
“一旦照实写了,谁知道王上会怎么想?”张九满脸苦笑道:“我军不费一兵一卒,占据北海郡城剧县,斩首五百七十三级?”
刘牢之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王上也是知兵之人,他会相信咱们这战报吗?”张旭道:“咱们一个人都没有折损,占领北海郡不说,还斩首近六百级。王上会信吗?别说王上不信,换作刘将军,你会信吗?”
刘牢之露出苦笑:“张参军,这个战报应该怎么写,你掂量着办吧。”
张旭迟疑了片刻,提起笔在纸上写道:“王上明鉴,第一师都指挥使刘牢之启奏。臣领第一师与敌血战……
(本章完)
第347章 八槽船
当高敬宗说出便宜桓温的时候,籍戡下意识的想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如果要帮助桓温打下关中,我们至少我抽调至少一个师的部队,协助西府军攻打关中,可是我们在陈留、定陶方向用什么抵挡鲜卑人的反扑?”
高敬宗目光望向幽暗的夜空:“这个问题,本都督无法回答,不过相信半个月时间内就可以见分晓了,我们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足够了!”
“什么事情?”封雷紧张的问题。
“相信我!”高敬宗道:“本都督还从来没有输过。”
夜色中正深,烛影摇曳。高敬宗却毫无睡意,眼下他需要做的事情还非常多,在后世蒋委员长喊出了地无分南北,人与无老幼,血战到底的抗日宣言。**也写下了《论持久战》等名篇。就算是欧洲的那个小胡子也写下了用我们这一代人的鲜血,为德意志人民杀出一个未来。
高敬宗的思绪非常活跃,他仔细认真的思索着后世那种激励人心的战争宣言,慢慢的高敬宗提起笔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字:“我们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爱好和平的民族……”
早已人事不醒的郗超,在夏军侍从将其从沐浴桶提出来,换上一身轻便的衣衫慢慢放在床上时,郗超却睁开了眼睛,他的眼睛异常清澈,根本看不到一丝的醉意。
郗超这次出使夏国,携带着桓温的重大任务。桓温其实现在还没有拿下主意,到底是与高敬宗结盟,还是趁着高敬宗这把东风,为自己赚取一些好处。
郗超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自从进入睢县夏国大本营,就仔细观察着夏国的一举一动,一草一木。尽管此时夏国都城睢县已经进入了最高战备,到处都是执勤的夏军将士。虽然有些夏军将士的甲胄并算不好精良,然而就让郗超疑惑的是夏军将士眼睛里却看不出任何一丝可能出现的恐惧。
这让郗超非常不解,按说燕国夏弱这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的问题,难道夏军上下都没有脑袋,都是傻大胆,不知道害怕?……
如果说有一部分人无知无畏也好,初生牛犊不怕虎也罢,然而夏国自上而下,却没有那种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气氛,反而一片详和,一片宁静。
对于出现的这种诡异情况,郗超一直在反思,高敬宗到底是用了什么手段让全国百万军民都别无二心的跟他殊死相搏?
高敬宗就是一个谜团,郗超可以看透无数人,却唯独看不穿他。
……
青州胶东国不其城(今青岛),原本仅供海船停泊的海港,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一艘一艘海船缓缓进港,等这些海船刚刚停稳,如同蚂蚁一样密集的民夫便一拥而上。快速的将海船上的粮食、布帛、甲胄、兵刃等各种物资卸下来,堆放在港口上的仓库内。
只要刚卸空一艘海船,马上就被纤夫拖运到船坞里,进入紧急改装。在风帆时代的商船,事实上与战船的差距并不明显。战船的艏艉设计较为狭窄,而且加装上雕刻成猛兽样子的撞角,相对而言,战船为了追求速度,会把船型制造得更加狭长,而商船则为了追求运载量,刻意扩大了船仓和船身。
高敬宗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打造全新的战船,而是利用隋朝发明的拍杆,作为战船的自卫式武器,充分利用商船船体高大,载重量超大的特点,每船商船加装猛虎撞角之外,还树立前后各二、左右两翼各四共十二座拍杆,这些的外形就像一座放大版的“称”杆的尾部吊着重达千斤重的石弹,攻击的时候就移动拍杆,将吊着的石弹移至敌舰的正上方,然后操作士兵,突然放下石弹上的绳索,重达千斤的石弹依靠自重力和势能加速,可以瞬间击穿敌舰上层甲板或击伤敌舰上的人员。
由于江南士族集团与新安商盟的商船大小不一,所以王嘉在改装拍杆的时候,也都大小不一。其中样式也是“八槽舰”、“鸟船”、“沙船”为主,所谓的八槽舰是两晋人民辛苦智慧的结晶,率先采取了“密水仓”设计,全舰分成八个船舱,拥有四层长约四十丈。即使放在后世,这种八槽船也属于大型船只之类,因为这种船宽达六丈八尺,约合后世的十五点九米,长达四十丈,就是九十四米。这样的大型舰船载重量也相当惊人(武汉理工大学复原出来的原型船,推测此型可载重约一千零五十八点四吨。)
江南士族集团和新安商盟送给高敬宗的八槽舰其实也不多,仅仅四十三艘。当高敬宗看到这种八槽舰的时候,眼睛就像看到了极品美女,嘴里忍不住流下了口水。这简直就是风帆时代的战列舰,只是非常可惜,在这个时代高敬宗并没有办法制造出来后世的火炮,哪怕属于佛郎机子母炮级别的原始火炮,拥有这四十三艘风帆战列舰也可以横扫天下所有水面上的战舰。
高敬宗尽管没有办法制造出来火炮,却把配重式重型投石机和万钧弩移置在这种八槽船上,用来增加八槽船的远程打击能力。
王嘉在改装这种八槽船的时候,就把拍杆的重量增加到三千斤,采取高敬宗这个异世蝴蝶剽窃而来的动滑轮组机构,进行操作。当然除了这种八槽船,就属于鸟船。所谓的鸟船,基本上属于战船性质,两头皆翘,舰首如同鸟嘴,故名鸟船。这种船中间平阔,冲波送浪,无往不利。
新安商盟打造这种鸟船,主要是为了追求速度,在南洋海盗活动猖獗的区域,用这种高速度鸟船甩开海盗船的阻击。不过鸟船不适合作为打海上阵地战的战船,只适合充当冲锋舟,进入快速穿插突击。这种鸟船共计五十六艘,王嘉对鸟船几乎没有改装,唯有的整改方面,就是统一漆成了夏军制式的黑色。
至于沙船则是整个舰队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船型,也可以叫方艄。方艄按照大小分别加装一千五至八百斤的拍杆。为了追求攻击力,而且高敬宗也更加追求不对称打击,所以任何船加装的投石机和床子弩。每艘鸟船在舰首位置加装两张万钧弩,船身位置加装两具可以射击三百斤重石弹的配重式投石机。别看这种鸟船比楼船小上一圈,一旦真正面对晋军制式的楼船战舰,鸟船可以在三百步外用一枚石弹将楼船从上层甲板打到底部船舱,来一个彻底的透心凉。
第一批改装完毕的五十六艘鸟船全部自吃水线以上部位漆成黑色,挂上夏军节旗,开始沿着济水、黄河进行武装巡逻。
(本章完)
第348章 喷泉
一艘鸟船迎着波浪,逆流而上。随着飘荡的鸟船上,新任夏军水师中郎将水师师都指挥使祝英庭看着身后越来越多的战舰沿着黄河向着中游方向前进。此时夏军水师不再是单纯的鸟船为主了,至少二十余艘八槽大舰和十几艘方艄沙船也在黄河的河面上进行紧张的训练。
祝英庭耳边响起了水师司监在大声朗读高敬宗的演讲稿。对于同级司监,从级别上来说,师级司监只挂大校级别,比祝英庭低一级,然而一旦祝英庭想投敌变节时,司监就可以指挥祝英庭的亲卫队,将祝英庭控制起来。
最让各级师都指挥使无可奈何的是高敬宗设计的这一套体制,非常操蛋。原本是各级将领直属的心腹亲卫部队,却不是各级将领直接指挥,而属于各级监军负责。师都指挥使,指挥不了师直属亲卫团。而旅都指挥使,同样指挥不了直属亲卫营。团指挥使也指挥不了亲卫队。
当然都监也无法直接指挥部队,一旦出现正职阵亡或投敌,部队失去指挥权,各都同级都监可临时监督副指挥使行动都指挥权。副都指挥使阵亡或投敌,则顺延续下级第一、第二第三指挥使。
各级都监,在高敬宗计划,应该是属于后世政委性质的人员。只要负责主管全军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监察各级将领对全军将士的生活问题。各级将军想要提拔军官,必须经过各级平级都监联名认可,这样的晋升才有效。也就是说各级将领只拥有提名权,而没有拍板决定权。都监拥有决定权,却没有提名权。各级将领拥有指挥部队的权力,却没有直接指挥亲卫的权力。
在这种层层制约下的权力,也不会容易引起军队私有化。如果按照高敬宗的这种模式,将来夏军就不再单纯的是高家军,而是一支正规国家军队。
水师司监是高敬宗的心腹嫡系,也算高敬宗的小舅子之一。他是田沧海的族兄、田洛的堂哥,田庭训。
田庭训正当着祝英庭的面给下面水师的六个旅都监、二十一个团都监宣读高敬宗的指示精神。
田庭训大声道:“华夏民族自古以来都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从来不会欺凌任何比我们华夏民族弱小的民族。我们勤劳、我们朴素,我们友好。当匈奴人内部分裂,南匈奴被北匈奴打得如同丧家之犬,就在他们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时候,是我们友好的华夏人收留了他们,给他们土地,让他们繁育生息。鲜卑人、卢水胡人、石国、康国等昭武九姓石胡也是如此,然而当这些胡人在我们华夏人的土地上,渐渐恢复了伤口,渐渐强大的时候,他们却卑鄙的向我们亮起了屠刀。”
“这种行为是什么?这是出卖!是背叛!匈奴、羯、氐、鲜卑、羌、卢水胡、黑水胡、丁零、铁佛、棘勒、高车,他们都是背信弃义的白眼狼,他们肆意的屠杀我们华夏民族,毁我们宗祠,烧我们庙宇、辱我们姐妹妻女,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简直就是砍尽南山的竹子都无法写下……他们自以为可以取得胜利!他们自认为自己可以击败我们!不过优秀的华夏人民!我们会任人宰割么?不!我们做好了准备,哪怕我们没有铠甲和刀枪,我们只要还剩下拳头和牙齿,我们也敢于向对手发起挑战!我们也敢于为了自己的土地抛洒热血!”
“酂城之战、定陶之战、睢县之战已经证明了我们夏军战无不胜!本来那些该死的鲜卑白虏都应该庆幸,庆幸我们没有把刺刀扎进他们的胸膛!可是他们竟敢向我们神圣的领土发起挑战!这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的罪恶挑衅!这是对我们向往着的和平的亵渎!”
“士兵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向天下证明只有我们才是真正的勇士,我们才是华夏民族忠实的守护者,我们不畏惧敌人,也不畏惧战争!正好相反,我们渴望在鲜血和烈火中向祖国人民证明我们的忠诚!我们渴望用胜利来回报父老乡亲对我们的信任和爱戴!把侵略我们的白虏开膛破肚,扯出他们的肠子来绞死他们!去吧!让他们尝尝我们横刀的厉害!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铁拳的坚硬,让他们知道华夏人民坚定的决心!夏国的优秀战士们,你们去吧!我们在战火的洗礼,在战火中重生,只有鲜血才能洗刷诸胡强加给我们耻辱……华夏民族万岁,夏国万胜……”
祝英庭听到这里,不自觉的举起拳道:“华夏民族万岁,夏国万胜,王上万岁!”
“夏国万生,王上万岁!”
然而就在这时,不合时宜的战鼓声自鸟船的望塔上响起。鼓声就是命令:“右前方……敌舰十一!”
祝英庭立即下令道:“第十二舰队右翼负责掩护、第七舰左翼包抄,第九舰队全体,负责主攻……第六舰队你们不要过来,随时准备接应。”
随着祝英庭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众将领和都监这才发现这个高敬宗的小舅还真有两下子。高敬宗此时还不知道,他的这个便宜小舅子可是大大有来头。他的真名谢玄,字幼度。如果谢玄连区区一个水师一百余艘大小战船都指挥不了,那也太有负他的盛名了。
很快,黄河水面上的燕国长水军就发现了夏军的水师舰队。面对如此规模庞大的舰队,燕国长水校尉马愿吓了一大跳。马愿原为冉闵冉氏乞活军小校,后来随冉闵反抗后赵,冉闵建国后,封为八校尉之一的长水校尉,按说冉闵如此器重他,他应该为冉闵鞠躬尽瘁,可是马愿却在燕国大举攻打邺城的时候,背后给了冉智一刀子。他居然打开西景门,放燕军入城,燕军在城中大开杀戒,而马愿就是最大的帮凶。
投靠燕国之后,慕容雋依旧封马愿为燕国长水校尉,负责统率燕国水师部队。然而燕国的水师事实上并不后世蒙国古海军强,所以马愿这个水师司令员,只是一个空头名号。看到河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黑色的战船,他赶紧下令:“撤退,快撤退!”
然而,撤退还来得及吗?
答案是肯定的。燕国水师这种老式的战船在顺风的情况下速度拥有莫约六七节。逆流的时候,肯定坑爹,绝对无法超过四五节的速度。然而以流线型狭长船体的鸟船在顺风的时候可以跑出十一二节的速度,简直像在水面上飞。就算逆流,也可以轻易跑出五六节的速度。将近一倍的差距,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内,夏军水师的“鸟船”已经追上了燕国水师。
祝英庭下令道:“控!”
夏军第九舰队六艘飞鸟战船如同镰刀一样摆出一个弧线阵形,六艘战船上的十二座配重式投石机,瞄准燕国水师的战船,发射第一波次石弹打击。
“轰轰轰……”十二枚重达三百余斤的石弹带着飙飙声飞向燕国水师战船。
“右满舵……”
马愿虽然气节全无,但是作战经验还是有的。当看到空中飞来石弹,下意识的下令规避。好在此时夏军的投石机只是试射,而且黄河水面的风浪太大。第一波十二枚石弹先后全部落空,重达三百斤的石弹飞行三四百步远的距离后,重重的砸在水面上,激起的浪花高达六七丈。
几乎相当于后世的近失弹,大股浪花将马愿淋了一个落汤鸡。
马愿惊魂未定的连道:“好险……好险!”
只是他的话音刚刚落,夏军的投石机打击第二波又来了。
不过这次他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只咔嚓一声。
一枚石弹砸中舰尾,这艘楼船就像是一块奶酪,被老鼠咬掉了口。大约如同脸盆粗的水柱如同喷泉一样从船底冒出。
(本章完)
第349章 投降
马愿失神落魄的跌坐的甲板上,他正欲开口叫亲卫将他扶起来,他刚刚想张嘴,一大股浑浊的河水涌进他的嘴里,将他想说的话也堵了回去。
“哎呀!”马愿好不容易把嘴里的河水吐出去,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座舰已经缓缓向上倾斜,这是舰尾进水严重,让战船的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偏移。马愿也是久经沙场的老鸟,他当即反应过来:“快,弃船。”
说着,马愿爬向船挥刀砍下绑在战船船舷上的救生艇。当然在这个时代的救生艇,其实就是游牧民族的羊皮筏子,每只羊皮筏子规模不大,不过可以装载七八人保证不沉。
夏军水师第九舰队的配重式投石机,石弹像不要钱似的朝着燕军长水战船上砸。石弹如雨点密集般落下。只是非常可惜,大部分石弹并没有直接命中目标,而是落入水中,激起数丈高的浪花。
夏军水师投石机命中率超级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黄河风高浪急,瞄准不易。其次是夏军水师从士兵和军官,基本上清一水的亲手。事实上祝英庭对于夏军第九舰队将士的表现也不满意。
一名士兵居然没有放石弹,直接击发机括。要知道投石机空弹发射,对于投石机抛射臂的损失是相当大的。如果连续几次空射,就容易让抛射臂折断。好在这种事情仅仅出现一次,祝英庭尚可以忍受。
最让祝英庭感觉暴跳如雷的还是四名抬着石弹士兵,居然一不小心将石弹掉在甲板上,还把其中一名士兵的脚砸中。夏军第一名伤员也出现了,让司监田庭训感觉哭笑不得的是,这名伤兵居然是因为失误造成的。因为三百斤的石弹太重,这名夏军士兵的脚面被砸得血肉模糊,骨头肯定是粉碎性骨折,如果这种放在后世还有康复的可能。然而在这个时代,肯定会落下残疾。
祝英庭望着田庭训道:“田司监,此事还请酌情处理,给他一个因伤吧!他们这一家子还指望着他以后生活呢!”
“田某也不是不通人情!”田庭训望着各舰舰甲板上固定的石弹,眼看看石弹消耗了将近三分之一,却堪堪命中燕军长水军两艘战船,其中还有一艘属于是瞎猫打中死耗子居然命中了吃水线,结果这艘倒霉的燕军战船在不足一刻钟的时间内便沉入海底,甚至比马愿的战船下沉速度要快得多。
祝英庭看到第十二舰队与第七舰队分别部署到位,这个时候根本不用担心燕军水师会突破重围跑掉,祝英庭也没有命令第九舰队进行抵近攻击。
田庭训不解的望着祝英庭皱起眉头道:“祝将军,为何不命令第九舰队抵近攻击,距离越近不就打得越准吗?”
尽管对田庭训这种外行的说法有点不满,可是祝英庭还是耐心的解释道:“祝司监有所不知,我们夏军水师,从各级将领到基层士兵,都是新手,我们平时训练怎么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实战条件下练兵的效果,趁着敌人孤立无援,不如让将士好好练练手!”
田庭训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祝英庭这般打算。事实上祝英庭就算是不跟他解释,他也无法过问具体作战指挥,除非祝英庭想投敌,否则他是没有资格干涉祝英庭作战指挥的。不过随着夏军第九舰队投石机操作手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夏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