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晋无敌铁军-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潜之道:“高大都督方才十六,如今业是一品开国王爵,正三品开府大将军,官职爵位太高,这本身就有问题。”
高敬宗不以为然的笑道:“因为我十六岁的时候,干出来的事情许多五十岁的老爷子干了一辈子年也没干出来。”
顾潜之道:“可你还没有结婚!”
第336章 政治交易
“没结婚?没结婚怎么了?这有什么问题?高敬宗有点不解的问道:“没结婚难道有罪?”
顾潜之一本正经的道:“问题?问题大了去了!一个十六岁开国国王,正三品开府大将军,却未成亲,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高敬宗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哼……这话说出来有人会信吗?”顾潜之道:“莫不是高都督……”
顾潜之沉吟片刻,用异常的目光上下打量着高敬宗。
高敬宗被顾潜之看得心里发毛,隐隐不悦道:“顾先生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高大都督莫要误会!”顾潜之捻着灰白色的胡须说道:“王谢子弟,多有断袖之癖,莫非高都督……也好这个调调……”
要说魏晋之风到底是什么,说穿了就是一个社会风气问题。比如后世,随着鸦片战争,满清被西方列强肆意欺凌,整个华夏民族丧失了民族自信心。随着改革开放,崇洋媚外成风。在魏晋时代也是如此,最初仕林间的代表人物莫过于建安七子,孔融死于多嘴,其他名士开始闭口不谈政治,改论老庄。可是他们仍然没有逃脱被屠杀的命运。在这个时期,士林间的风气渐渐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他们喜欢喝酒、吃五石散,喜玩**。
王谢在这个时代几乎等于贵族的代名词,然而王谢子弟的行为就可以像后世的明星一样,很快引起全民效仿。
听到顾潜之误会自己居然是同性恋,高敬宗勃然大怒:“本都督喜欢女人?”
顾潜之淡淡的道:“那谁能证明?”
高敬宗一时语塞,心中暗想:“这事怎么证明?难道自己行房的时候,让其他前来观摩?欣赏自己大展雄风?”
高敬宗暴跳如雷道:“这事怎么证明?”
顾潜之道:“高都督何不成亲?”
高敬宗:“成亲之事,对高某来说,为时尚早!”
顾潜之道:““其实也不早了,与高都督一般年岁的人,大都孩子会跑了!”
高敬宗冷笑道:“这恐怕才是你的本意吧?”
被高敬宗一语心事,顾潜之也不禁老脸一红,不过老狐狸终究还是老狐狸,尴尬之色在他的老脸上仅仅一闪,随即就消失不见了。
顾潜之语重心长的道:“老朽前来为高大都督说媒……陆氏有佳女,出身高门,年方二八,样貌娟秀,才学过人,实乃高大都督良配。”
顾潜之不是代表吴郡顾氏,而是代表整个江南士族集团。要说晋元帝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制称帝,除了琅琊王氏王导,顾潜的祖父顾荣,同样功不可没。然而当时江南各大士族手中并未掌握着兵权,所以在历次的政治斗争中都被北方侨姓士族,一力降十会,打得狼狈不堪。
自认为对东晋王朝有着建国之功的江南士族,实在没有想到司马氏诸帝居然个个都是刻薄寡恩,薄情寡义之人。他们无视江南士族对东晋王朝的贡献,反而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血洗。
手握东晋最高兵权的大司马、驸马都尉桓温也是北方人,一旦桓温得势,将来也会重用北方士族,所以江南士族集团根本不可能与其合作。
不过随着高敬宗的出现,让江南士族集团看到了他们成功的希望,江南士族集团想与高敬宗合作。一旦高敬宗在北方站稳脚跟,面对北方士族集团的刁难和不配合,高敬宗肯定会与江南士族合作,从而达成永固的政治利益联盟。如果将来高敬宗实力发展壮大,他们就可以拥立高敬宗成为天下至尊。
吴郡顾氏出现在这里,本身就不寻常。高敬宗知道东晋的朝廷格局就是南人掌握政,北人掌军。吴郡顾氏属于南人一派,他们一直没有掌握军权,所以联系自己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无论披着什么鲜亮的外皮,这都是一场交易,一场各方利益的均衡和联姻的。
晋朝司马氏依靠门阀篡夺了曹氏的江山社稷,然而借助门阀的恶果开始突显,从司马炎开始,东西两晋十五帝事实上都是士族门阀的权力代表,都是士族门阀的提线木偶。而现在看,顾氏似乎有什么想法了。
高敬宗知道在这个时代,所谓的爱情,就是天真而又遥远的想法。高敬宗喜欢祝英台,他与祝英台也是真心相爱。但是高敬宗也明白,他与祝英台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中间还隔着一个马文才。
然而祝英台却是上虞祝氏之女,对于江南上虞,高敬宗可是半点影响力都没有。而且他还不可能影响到地方郡守之子。高敬宗虽然说对于政治斗争不甚精通,却也不是完全不懂。这个婚姻就是一个利益的交换,高敬宗非常渴望获得援助,江南士族集团肯定可以在物资和粮食、武器、以及人才方面人给他最大的支持。如果可以谈笼络,高敬宗不介意用自己名义上的婚姻,做一个事关百万军民生死的交换。
大不了他把自己的心交给祝英台,而给陆氏女一个藩国王妃的虚荣。高敬宗可以不计较这个陆氏女长像如何,也不计较他人品如何,哪怕是一头母猪,只要可以让他渡过眼下的难关,带领北府军百万军民获得生机,他也认了。
高敬宗不想与这个老狐狸绕来绕去,直接开门见山的道:“本都督不管你为何人说媒,也不管你所说何人,爽快点,本都督有什么好处?”
顾潜之笑道:“江左四大家族,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之下还有数以百计的附庸家族,基本上可以代表江南士族。您接获得江左四大家族的友谊。他们会考虑加入,或者不反对家族子弟加入北府军。”
高敬宗摇摇头道:“这还不够!”
顾潜之道:“不知道高大都督还有什么要求?”
“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这是士族门阀生存之道。”高敬宗顿了一顿,加重了语气:“但是……本都督不喜欢两面三刀,我需要你们能更积极一些,比如停止资助氐秦、鲜卑燕国、鲜卑代国……”
第337章 血火丰乐(上)
顾潜之试着问道:“还有晋国吗?”
高敬宗摇摇头道:“晋国你们可以随意,但是若本都督发现氐秦、鲜卑燕国、代国有你们任何一个家族的子弟效力,或者你们在资助他们,我们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不要以为本都督是在开玩笑……”
顾潜之点了点头:“可以。”
高敬宗道:“那么,我可以接受你们的友谊。眼下既然暴发的决战,事关北府军百万军民的生机,本都督也没有精力去操心此事。不过你们江南士族可以需要表现点诚意?”
“诚意?”顾潜之不解高敬宗的意思,疑惑的望着高敬宗。
高敬宗淡淡的笑道:“锦上添花易得,雪中送碳难寻。本都督如今正面临生死攸关之战,你们也莫想着坐壁上观……”
“这个老朽明白!”顾潜之笑道:“为示我们江南士族的诚意,我们已经准备了一百万石粮食,十万匹布帛,甲胄万副,箭矢百万只,刀、枪、戈、矛、盾、弓、弩各以万计,现在这些物资已经筹备完毕,老朽只要发出消息,三天之内可以临海启运,如果路上不出意外,最多十五天可以抵达朐县(今连云港市)……哦都督还没有接管朐县,不过这也无妨,我们的船队可以继续北上,抵达不其(今山东青岛)……”
听到顾潜之的话,杨释杨子服欣喜若狂。现在多了这一百万石粮食,既使北府军百万军民消耗也可以消耗三个月时间。加上高敬宗原有的库存,基本上可以满足这场大战的消耗。最关键的还是武器装备,此时高敬宗麾下仍有相当一部分军队装备异常简陋,如果得到这批装备,高敬宗足足可以武装五六万军队,有五六生力军随时加入战斗,这场战争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出乎杨释的意料,高敬宗居然望着顾潜之摇了摇头。
顾潜之看到高敬宗的态度心中也来了气。他冷冷的道:“难道这……还不足以表示我们的诚意吗?”
高敬宗点点头,郑重的道:“确实不足以表达你们的诚意!”
“哈哈……”顾潜之眼睛中几乎要喷出火来,目光如电死死的盯着高敬宗:“高大都督好大的口气啊!不知道在高大都督眼睛,如何才能算诚意?”
“很简单!”高敬宗看着道:“本都督治下有一百余县,你们各家可以自行商量,派出一百名子弟,充任郡县丞、或主薄。”
顾潜之道:“高都督这是让我们遣子为质吗?”
“你也可以这么认为!”高敬宗端起一杯酒,仰头一饮而尽。高敬宗将酒杯放在案几上,看着顾潜之道:“顾老先生也应该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顾潜之还真没有听过这句话,不过感觉高敬宗意思也很明了。
高敬宗接着道:“本都督虽然答应你们,接受你们的友谊,但是不代表本都督没有原则和底线,本都督的原则,也希望顾老记住,本都督不要废物,一个都不要。若是顾老明白本都督的意思,尽管派人来。若是不信,也可以派些偏远支子弟或者庶子前来,如何选择……皆在顾老一念之间。不过……还是希望顾老将来不要后悔。”
说完高敬宗根本不理顾潜之,长扬而去。
就在高敬宗走后,大厅内的宾客也随即散去。若大的宴会大厅,只剩下四个人。他们分别代表着顾、陆、朱、张四大门阀。
吴郡顾氏的代表自然是顾潜之,而陆氏代表则是一名与杨释年龄相差无几的中年人,不过此人的目光远比杨释更加桀骜。这个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陆氏二房本家(家主)陆始,字长庚。他是东晋五兵尚书(既兵部)陆纳的堂兄。目前他是东晋所州大中正。
大中正是曹魏司马懿执政时期创立的官职,主要考察人才,类似于后世省人事部长。大中正考评士族子弟,分为九个等级。
陆始躬身朝着顾潜之深深一辑,问道:“他怎么说?”
顾潜之却悠悠长叹,答非所问:“真是一个小狐狸!”
陆始疑惑的望着顾潜之,顾潜之将与高敬宗的对话,向众人复述了一遍。然后淡淡的问道:“诸位如何看?”
朱氏代表朱栢皱起眉头道:“让我们遣子入质,哼哼……如今他现在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居然敢威胁我们江南士族,这……这……未免也托大了吧?”
顾潜之也疑惑的道:“难道是他早已胸有成竹?有必胜的把握?”
陆始道:“或是如此吧,不过他现在对咱们就这个态度,将来恐怕不好相与啊,不知顾老意下如何?”
张氏在四大门阀中排行最末。张氏代表张劲张如松一直一言未发。当然也主要是和张劲的年龄有关,张劲是四大家族唯一一个家族派出来的青年子弟。此时张劲去年刚刚加冠,在一帮老头子面子,他还是一个毛孩子。
顾潜之望着张劲笑道:“贤侄,你怎么看?”
张劲微微一愣,下意识的望着高敬宗的背景,似乎想从高敬宗刚刚的言行举止中发现问题。
考虑了片刻,张劲道:“顾世伯、陆世叔、朱世叔,咱们是不是被高大都督刻意误导了?”
“误导?”顾潜之恍然大悟,他一拍额头:“差了上了他的当……”
陆始不解的道:“顾老,这是怎么回事?”
漆黑的夜里,邺城东三十里漳水河畔的丰乐镇也陷入了诡异的沉静。这段时间葛非等数千汉工奴表现得非常配合,任凭鲜卑人如何蹂躏他们,鞭打他们,他们都毫无怨言。当然那些人都是被鲜卑人吓怕了,被鲜卑人彻底征服了,他们虽然还活着,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但是葛非却不一样,他和特别行动队的四十一名成员则是假装被征服。
人类一直以摧毁见长,这是历史已经证明过无数次的。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都经历过无数岁月的沉淀与积累,但是当人类摧毁这些文明的时候,往往只会用短短的一瞬间。
丰乐镇是一座拥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这座小镇因靠近漳水,方便灌溉和排涝而时常保证丰收,百姓命其为丰乐。
事实上丰乐镇确实如这个名字一般,丰收而安乐。然而随着就在二月二十日的夜里,这场安静宁和的小镇彻底被摧毁了。
第338章 血火丰乐(下)
升平四年二月二十日寅时三刻,阴暗而漆黑的夜空,伸手不见五指。一队莫约百余人的鲜卑军士兵手持刀枪,在奴工营茅草棚外巡逻。当燕军巡逻士兵的脚步渐渐低声不可闻的时候,正在呼呼大睡的葛非,突然睁开了眼睛。
不光是葛非,还有其他特别行动队的四十名成员,皆蹑手蹑脚的走到葛非身旁。葛非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握着拳头,朝着四十名成员,划了一个半圆,然后这四十名成名,则分四批,分别消失在夜空中。
经过十天时间的摸查,葛非终于弄清了燕军丰乐仓储的巡逻守卫情况和各仓储的位置。连续六天以来,丰乐奴工营几乎都是两刻钟巡逻一次,不过每当寅时三刻(既凌晨三点四十五分)燕军巡逻会间隔间卯时四刻才会重新巡逻。
这中间间隔一个时辰又一刻钟的时间。葛非曾经默默的算过,既然在视线开阔的白天,也可以轻易避开箭塔上和哨塔上的燕军哨兵。而且二十日夜的月色,如果是晴天,哨兵还有及时发现问题,非常可惜,二月二十日这天却是一个阴天。
在黑暗夜色的掩护下,四十一名北府军特别行动队成员,悄悄潜行,通过人梯的方式,潜入仓储大营。为了准备这次南征,慕容雋第一次调集了燕国很多附庸部落,如铁佛部、铁勒部、柔然部、鲜卑拓跋部、鲜卑宇文部、鲜卑段部、扶余部、高句丽人、乌恒部、丁零部、高车部、羯部、昭武九部、加上燕国各州汉人附庸军,以及邺城驻守的鲜卑慕容部十万轻骑、三万五千具装甲骑,全军高达八十余万人马。
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人吃马嚼每天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燕军八十余万人马,自然分为三六九等,第一等的鲜卑族慕容部具装甲骑,每天供应三斤粮食两斤肉,还有每匹战马粮草十二斤,包括三斤麦麸或豆料。然而最差的则属于燕军各州郡的汉人附庸军,这些人主要是当时北方汉人豪强和变节的乞活军组成,他们的装备差、战斗力也相对弱,供应自然不用说了,他们每天每天都一斤粮食的供应量,而且没有油水和肉食。
尽管如此,可是燕军近八十万大军每天仍需要消耗一百五十万斤粮食外加一百七十万斤草料,肉食也要消耗三万余只羊上千头牛。慕容雋倾出所有,储备的物资也堪堪够全军支撑四十天。如此庞大的粮草,自然不可能储存在丰乐一地,事实上从邺城丰乐到北海郡昌乐,慕容雋调集了三百余万石粮草,分别储存在从丰乐到昌乐数百上千里的区域内。
葛非也知道仅凭他们一个队的人马,绝对无法全部烧毁燕军的粮草,不过秉着咬不死你恶心死你的原则,能烧多少就烧多少。
葛非潜入一座粮食仓营房的后面,仔细观察了甚久,站起来伸伸懒腰:“有二十个守卫分为五个点,如果被他们发现,咱们就前功尽弃了,这样一直耗下去,天亮了咱们全部都得玩完。”
“二十个守卫,咱们才十一个人,不好办啊!”一个老兵靠近葛非:“兄弟们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手里也没有趁手的家伙,别说二十个人,就是五个人也把咱们给办了。”
“卧倒!别被现了!”葛非远摁着老兵的肩头,把重新按到地上趴着。
突然一名鲜卑守军士兵,步履踉跄着来到仓库旁边,解开裤子,对着墙角撒尿……
哗哗……一股骚臭味扑鼻而来。
就在这时,葛非突然动了,上去伸手捂住那名燕军士兵的嘴吧,胳膊死死的搂住他的喉咙,其他几名特别行动成员,也一拥而上,按手的按手,抱腿的抱腿,不一会儿,这名燕军士兵便窒息而死。
葛非从这名死去的燕军士兵腰上摘下他的腰刀,又从腿上的拔出一把一尺余长的短刀。葛非笑道:“家伙不就有了吗?他们还剩四个人,二个人对付一个,别弄出动静……”
四名鲜卑燕军守军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最核心的仓库里居然会有敌人潜入。这些麻痹大意鲜卑士兵在睡梦中都去见了阎王。而葛非等人也弄到了五套甲胄七件长短兵刃,最关键的是搞到了两张弓,五壶箭。
鸟枪换炮的葛非,又接连偷偷弄死了其他三点地点的守卫。清理完仓库区的守卫,葛非没有立即去点燃粮仓,而是准备好,等待。
葛非把人员分成四组,自己率领一组潜入粮仓,另外三组则分别潜入油库和草垛。其实葛非重点照顾的反而燕军的草料。二月青草刚刚吐出嫩芽,这个时候,不仅是粮食珍贵,草料比粮食更加珍贵。
葛非也相信鲜卑人在无粮可食的时候,杀汉人充饥。但是鲜卑人高达六七十万匹战马却没有办法吃人。
丰乐城的燕军油料库,率领起火。在古代的油料自然没有后世那么重要,然而猛火油和桐油仍是这个时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军事物资,火攻之计,若是没有油是没有办法实施的。就在油库燃烧起大火时,燕军很快就发现了火情。随即大量士兵架上水龙车提着水桶木盆,前往油料仓库救火。
只是非常可惜,在这个时代油料仓库自然是没有办法扑灭的。在燕军士兵大都被吸引在油料仓库的时候,葛非这才将粮食仓库点燃。就在燕军士兵急急忙忙朝着粮食飞奔时,结果两个庞大的草料库也同时起火。
特别是堆积如山的草料,由于扑灭最佳时机已经失去,出其意料的引发了连锁反应,整个丰乐镇都在陷入了火海……
丰乐镇陷入了火海,仿佛整个天边都像烧红了一样。身在三十里外邺城皇宫中的燕国皇帝慕容雋在睡梦中被唤醒。慕容雋袒露的毛茸茸的胸堂,推开窗户。身边的宫娥和宦官,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
慕容雋冷声喝道:“这是怎么回事?”
身边的宦官道:“不太清楚,已经差人前去询问了,想必不久消息便会传来。”
慕容雋又问道:“这起火的地方是哪里?”
宦官忐忑的道:“看样子,似乎是丰乐!”
“丰乐?丰乐?丰乐?……”慕容雋连连念叨着丰乐丰乐,突然脚下一软,差点摔倒在地上。
慕容雋一口鲜血喷出……
宦官大惊失色:“快传太医!”
第339章 改造战船
经过太医们的紧急抢救,慕容雋过了大半个时辰,终于被抢救了过来。事实上慕容雋不用问也知道丰乐城的物资大营肯定损失惨重。此时邺城东方的天空已经被映得通红,可见火势的猛烈。
慕容雋紧急招集大司马、太原王慕容恪、司空阳鹜入宫面圣。然而不等慕容恪、阳鹜返回。二人就各在家中接到了圣旨。
大司马、太原王慕容恪被慕容雋加封为征南大都督,率领八十万燕军发动进攻。而司空阳鹜则被任命为征南副大都督。阳鹜字士秋,阳耽之子,河北蓟县。其和辅国将军慕容恪、辅弼将军慕容评,号称“三辅“,又与慕容恪、慕容评同为托孤重臣。
阳鹜自小好学,卓识不凡,初任平州别驾,多次进献治国安邦之策,大多被采用。慕容廆认为他是个奇才,升他做辽东太守。北魏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慕容廆卒,其子慕容皝嗣位,任用王诞为左长史。王诞以阳鹜才能超众为由,把左长史的位子让贤给他。慕容皝自立为燕王,任阳鹜为司隶校尉。阳鹜帮助慕容皝东西征伐,出谋划策。慕容皝临终时,对他的儿子慕容俊说:“阳士秋忠心耿耿,很有才干,可托付大事,你要好好待他。“
阳鹜历事廆、皝、俊、暐四朝,德高望重,从太宰慕容恪以下都礼拜他。在接到慕容雋的圣旨之后,却顾虑重重。
他连夜去拜访太原王慕容恪。面对同样文武双全的慕容恪,阳鹜对慕容恪说出了他的顾虑:“太原王,咱们没有办法打败南人的!”
“是啊”慕容恪叹了口气道:“无论是秦灭蜀,还是晋灭吴,都是先定巴蜀,后入荆湘,最后再沿江而下,势如破竹,从而一战定乾坤,然而我们……不仅未定巴蜀,甚至连关中也未拿下,这个时候若是与南晋胶着,难保苻坚小儿不趁火打劫。”
说到这里,慕容恪望着阳鹜一眼,淡淡的道:“长江是天然的保护伞,让华夏的光辉不曾熄灭,炎黄的道统不曾断绝,天爱南人何厚也!
面对慕容恪轻蔑的目光,阳鹜好像恍然未觉,他不以为然的笑道:“不过,我们也不必渡江作战,因为长江对岸的那位皇帝,只怕也无时无刻盯着江北吧!”
慕容恪的嘴角露出一丝儿讥诮的笑意:“南晋那位皇帝可没有这么高的心气,咱们不去打他,他就会谢天谢地了,倒是那位高都督,恐怕不好相与。”
阳鹜道:“不会吧,就凭高敬宗小儿那群乌合之众?”
“污合之众?”慕容恪道:“如果南晋那位皇帝有一支这样“乌合之众”的军队,恐怕我们早就退回龙城老家了。”
“难道高敬宗小儿真……真……有这么厉害?”阳鹜脸色缓缓出现凝重之色“您是说……吴王殿下……”
没等阳鹜说完,慕容恪叹了口气道:“老六老五都栽在高敬宗手里,你说这样的人好相与吗?阳司空是咱们大燕的元老重臣,你也应该知道,老五和老六是浪得虚名的人吗?”
阳鹜道:“恐怕这仗还不好打!”
“岂止是不好打,这仗根本就没有办法打!”慕容恪道:“苻坚小儿意图不明,如若抽调河东军队南下,难保苻坚小儿不会没有歹心思,可是若是不倾起大燕之兵,对上高敬宗,孤王心里还真没底。观其用兵之法,高敬宗可谓是深得兵家诡道真传,天知道他会如何用兵……此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静观奇变。偏偏咱们的陛下,最终还是上了高敬宗的当,被激怒了啊!”
阳鹜道:“太原王的意思是说,这丰乐镇的大火也和高都督有关?”
“说是意外,你会信吗?”慕容恪道:“前将军悦绾向来勤于王事,从无懈怠,如此倾国物资重地,能意外走水吗?这次高敬宗命人烧得丰乐城,难保他没有细作潜入邺城,如果一旦动手,谁知道会出多大乱子。”
其实慕容恪还真冤枉了高敬宗,高敬宗此时已经回到了睢县县城,得知高敬宗平安返回。北府军上下士气大振,满城军民欢心如雷动。
高敬宗返回便在睢县北府军大都督府召开北府军军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高敬宗简明扼要的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观点:“作战之势有时应以等待来制服敌人,有时应迅速战胜他们。如果对方和我方势均力敌,而且他们有强大的后援,考虑到腹背受敌的困难形势,我们必须急速进攻,迅速得到大的战果。如果我强敌弱,又没有外来敌人的增援,我们的力量足以制胜的话,应当防守控制他们,等待他们自己困乏。兵法上有十围五攻的说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据内卫接到的情报,如果燕国集结了八十万大军,准备进攻我们北府军。八十万燕军,估计是虚数,但是燕军人数应该不会低于五十万大军,敌人是我们的将近三倍优势兵力,在这个时候,如果采取守势,那么我们北府军将陷入全线被动,此时我们唯一胜机,便是抢先进攻,打乱燕军的进攻节奏。”
北府军众将领听到这话,感觉心中积郁了半年的晦气一扫而空。
第一中郎将府胡光中郎将率先道:“请大都督下命令,这仗该怎么打!”
高敬宗望着崔逞道:“崔长史,以北府军大都督府的名义下达全军第一道军令,全军但凡熟悉水性、不晕船、不怯水的士兵,全部集中起来,无论从事何职,立即赶赴不其城集结待命!”
尽管各将领此时非常疑惑高敬宗这道命令,但是此时高敬宗就是北府军的神,众人对高敬宗拥有着无比崇高的崇拜,无人当面敢质疑高敬宗的命令。
“司工参军!”
瘦得如同麻杆一般的王嘉颤颤巍巍的起身“卑职在!”
“集中所有将作监所有工匠,以最短的时间,赶赴不其。”高敬宗朗声说道:“图纸稍后会下发到你的手中,抵达不其之后,立即按照图纸要求,以最短的时间,改装舰船。”
(本章完)
第340章 核捆绑战略
王嘉拱手道:“卑职遵命!”
高敬宗又望着众人道:“接下来,就是咱们玩命的时刻了。成王败寇,是生是死,就看将来大家如何去做了!”
胡光、封雷、冉裕、刘牢之等北府军将领整齐起身齐声喝道:“请大都督示下!”
高敬宗道:“北府军全军将士以本都督以下,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准备好进攻。本都督不会打防守战,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们这是在收复失地,夺回我们的祖宗之地,所以我们要抢先进攻,北府军哪怕只剩一兵一卒,我们也要进攻,中原大地,华夏九州哪怕留一个活着的胡虏,我们就不停止进攻!我们要进攻,鲜卑人即使不让我们活,那我们就跟他们拼到底,牺牲我们一代人,两代人,给子孙后代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北府军满堂将帅听到高敬宗的这话,感觉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尽管北府军众将领都愿意听从高敬宗的命令,然而对于高敬宗这个决定还是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刘牢之皱起眉头道:“高都督是不是要慎重考虑一下?”
高敬宗道:“还考虑什么?燕国白虏要集结八十万大军进攻我们。我们还有路可走吗?没有,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即使他们鲜卑人不想让咱们汉人活下去,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我们汉人有千万人口,而鲜卑人只有不足二百万人,我们就是要抢先进攻,大不了咱们都去太行山中钻山沟,我就不相信了,那鲜卑人还能把咱们都从山沟里抓出来。”
“抢先进攻,主动进攻”这其实并不是高敬宗发明出来的战略布局,而是高敬宗在学习伟人。事实上在后世中苏交恶期间,苏联政府曾对中国采取过核讹诈,苏联当局声称要命百万苏军进攻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